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生产力:大机器生产

优越性(进步性)生产关系:雇佣关系

思想意识:要求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发展的要求

局限性:贫富不均

☆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

生产工具先进,交通便利,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 ☆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阶级统治(英国、法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组度废除旧制度(俄国、日本)

4、通过对外发动王朝战争(德国、意大利)

☆四大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 性质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 14——17世纪 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

会大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资产阶级领导的、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理性主义 洛克、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

自由主义思想 19世纪 略 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边沁、孔德、杜威

社会主义思想 19世纪 略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文艺复兴运动

1、中古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

展,引起广泛的不满

背景 2、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荣区域——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兴起许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资

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

3、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含义: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自

由,表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的思想文化运动

发源地: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影响范围:几乎西欧所有国家

影响: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

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推动作用,是近代

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

国籍 称谓 作品 意义

但丁 意大利 诗人、

文艺复兴的先驱 《神曲》 《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 意大利 艺术家(画家)、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

莎士比亚 英国 文学家(戏剧家) “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使英语文学创作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联想,以和悦的眼神、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人性的光辉,达•芬奇 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与典雅,鼓励人们去大胆追求不受宗教璀璨的世俗生活,完全摆脱宗教题材的束缚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不是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会、反神学斗争,为资产阶级服务 ☆16——18世纪的四次巨变: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运动

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背景 自然科学取得长足的进步

封建君主制依然存在,人们群众的利益仍然不断遭到侵犯和剥夺

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不满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斗争,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摧毁封建制度

含义:17——18世纪,许多思想家的理论启迪人们的思想的时代是“理性时代”,提倡的思想是“理性主义” 天赋人权: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

卢梭. “人民主权说”:人的权利是自然赋予、不可剥夺的天然权利

代表人物 “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代表资产阶级激进派(小资产阶级),提出“三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立”学说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其精神支柱天主 教教会,抨击天主教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实力建立在“成见与无知”的基础上

意义:“性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理论依据

☆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指向是欧洲宗教神学,启蒙运动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新航线开辟

根本原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黄金成为最贵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换手段,追逐金钱的

梦想和日益膨胀的发财欲望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物质动力

原因 条件:欧洲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地理知识在

欧洲的传播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

间接原因:《马可•波罗游记》的盛行,使欧洲人认为东方非常富有,有利可图

目的:开辟市场,掠夺财富

时间:15世纪——17世纪

代表人物: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含义:15世纪——17世纪,欧洲各国在进行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

性质:殖民扩张活动

1、锤炼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坚强乐观的精神,开阔眼界

对欧洲 2、欧洲市场扩大,欧洲贸易中心变化,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 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欧洲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加速欧

影响 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海外市场和原始积累

积极作用:是继郑和远航之后人类航海史上的又一壮举,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扩展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连接欧洲与非洲、亚洲、美洲的航路,打破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产生了

消极作用:使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长期陷入落后和贫困之中

时间 资助国 航向 航线 意义(地位)

迪亚士 1487 葡萄牙 向东 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印度洋 穿越大西洋,发现好望角, 开辟欧洲至印度的海上航线

哥伦布 1492 西班牙 向西 西班牙→大西洋→美洲 略

达•伽马 1497 葡萄牙 向东 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印度洋→印度西海岸 实现欧州人从非洲沿岸

到达东方的夙愿

麦哲伦 1519——1522 西班牙 向西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西班牙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

☆西班牙、葡萄牙多次开辟新航线的原因: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沿岸;国力较小,无力争夺欧洲大陆;造船和航海技术较好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目的: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寻找黄金

过程:哥伦布每到一个地方就宣布是西班牙王室的领地,现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广大中、南美洲地区,除巴西以

外都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体现新航路开辟具有殖民主义色彩),但既没有找到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新航 线,也没有圆黄金梦,临死前仍误认为到达了亚洲的印度,因而美洲的土著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 加勒比海上的岛屿被称为“西印度群岛”

个人才能和信念,自学获得地理学、天文学、航海学等专业知识,并坚信地球是圆的

成功的原因 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见“新航路开辟”“原因”

☆麦哲伦:

进步性:是伟大的航海家,1519——1522进行环球航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地圆说,为

世界航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局限性:是殖民强盗,新航路的开辟具有殖民主义色彩,拉开长期血腥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序幕 ☆新航路开辟后,印第安人遭到殖民主义者的野蛮掠夺和种族灭绝,处境极其悲惨

☆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的区域与所开辟的新航路基本一致,如西班牙主要在美洲,葡萄牙主要

在非洲、亚洲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6——18世纪

特点:暴力形式(武装斗争、人民起义)、法律形式(利用立法手段)

举例: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共同点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异同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结果:取得胜利,改变社会性质,确立资产阶级政权

不同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的发展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性质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美国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 资产阶级

结果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成为总统制的联邦国家

法国成为共和制国家

颁布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影响

对英国:确立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对欧洲: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打击、削弱欧洲封建势力,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1、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以小胜大、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杰出战例;2、打碎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道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3、独立战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政治精神,对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深刻的影响,促进法国大革命爆发,有力地推动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

进步性:彻底摧毁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性: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只为少数人所享有,所有人的民主、平等与自由仍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和目标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

时间 1689 1776.7.4 1791 1804

人物 —— 托马斯•杰斐逊 —— 拿破仑

颁布机构 议会(国会) 第二次大陆会议 制宪会议 ——

内容

严格规定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的权力;确定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公民应有的权利 1、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

权利);2、人民主权说:人民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利去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3、宣布独立: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并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1、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2、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第一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并吸收大革命以来的各种社会立法和理论上的成果

影响 确立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为限制王权提供宪法保障,法律取得至高地位,使人治走向法治 书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对美国建国以后的国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它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进步性:1、“自由、民主、平等”原则成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一面旗帜,在反封建战争中起巨大的号召作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2、开启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提出尊重、维护人权的思想

局限性:只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规范,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限制王权(国王的权力),保证国会的权力

◇《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直接原因(导火线):1638苏格兰人民起义

特点:剥夺王权、保留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和不彻底性 对战双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

开始的标志:1640新议会(国会)的召开

封建势力和新贵族先后爆发两次内战

过程 1649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1653克伦威尔任“护国公”,成为统治英国的独裁者

1660军官蒙克把查理二世接回,查理二世被迎立为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结束的标志:1688“光荣革命”(“宫廷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复辟王朝,威廉和玛丽到英国执政 ☆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后来破坏资产阶级共和制

☆英国人把宗教信仰看的很重要的原因:

人的宗教信仰反映他的政治态度,比如天主教教徒支持王权是保守的,新教徒主张推翻王权,建立资本主义制

度,发展资本主义

☆典故“风能进,雨能紧,国王不能进”的含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公民有权拒绝国王,但无权拒绝贫困”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产生贫富不均的制度

☆英国实行民主政治、但不取消国王的原因: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逐渐壮大

2、政治前提:1688“光荣革命”

3、历史传统:1415《自由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成为立宪的政治基础

4、理论依据:17世纪启蒙思想

☆当今英国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力

美国独立战争

17——18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形成现代美国的基础,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

背景 北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形成市场,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1756——1763英国与法国为争夺在北美的殖民统治权展开“七年战争”,英国战胜法国

英国因长期战争财政困难,向北美各个殖民地增加税收,实行高压政策,阻碍北美发展,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导火线):1773波士顿倾茶事件

对战双方: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统治者

开始的标志:1775.4.19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6.7.4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决定组织大陆军,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过程 初期:美军受挫,英国军队的实力远远超过大陆军

转折点:1777.10萨拉托加大捷: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鼓舞士气,坚定信心 1781.10约克镇战役: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军事对抗阶段结束

结束的标志:1783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是一场正义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得道多助

胜利的原因 全体北美人民在华盛顿的正确领导下英勇作战,不屈不挠(根本原因)

广泛的国际援助(法国、荷兰)

☆华盛顿:

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77.10带领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

1781.10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制定1787年宪法,1789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6

在做了两届总统后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开创民主政治的先河,

是美国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是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法国大革命

政治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封建等级制度下阶级矛盾激化

原因 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宫廷腐败与财政危机

思想原因:启蒙思想的传播

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的标志:1789.7.14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代表阶级 上台时间 被推翻时间 措施

斐扬派 大资产阶级 1789 1792 颁布《人权宣言》

吉伦特派 工商业资产阶级 1792 1793 1792.9.22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 小资产阶级利益 1793 1794.7.27 革命被推向高潮,实行“革命恐怖政策”

过程 结束的标志:1794.7.27“热月政变”,结束雅各宾派的统治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教士←贵族←平民(城市资产阶级、农民、平民和市民)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功绩: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

☆推动法国大革命不断走向高潮的主要力量是人民群众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专政):1804拿破仑建立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拿破仑三世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9建立

☆拿破仑时代:1799.11.9雾月政变——1815.6.18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

前期成功的原因:个人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干,适合法国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后期失败的原因:对外战争威胁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他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同时连年

的征战造成法国的经济困难

评价:是法国大革命时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军事独裁者。1799年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

后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 程,为培养人才、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教育做出贡献。但拿破仑也有局限性,他的对外战争功过参半, 早期战争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具有正义性;但后期战争侵犯多国主权, 损害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导致人民反抗,最终帝国覆亡

☆雾月政变:1799.11.9,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政权,政变后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对内政策:颁布法典:

措施:巩固政权,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铁腕统治,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802拿破仑通过修改宪法使自己成为终身第一执政

事件 1804.5拿破仑再次修改宪法,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2拿破仑成为资产阶级皇帝,开始统治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0拿破仑制定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对外政策:发动战争:

具有复杂性:

性质 前期:具有反侵略、反干涉性质的民族战争,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后期:带有浓厚的霸权主义色彩、具有侵略性的战争

1805.12奥斯特里茨战争

1810奥地利公主路易斯嫁给拿破仑,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帝国的铁蹄踏遍除俄国外的整个欧洲

事件 1812拿破仑率军进攻俄国,以失败告终

1813莱比锡战役:法国军队在德国被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

1815.6.18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在比利时滑铁卢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从此退出法国政治舞台 影响: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用刺刀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过程,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所征服的欧洲国家,战胜欧洲干涉力量,争取欧洲霸权 ☆拿破仑登上政治舞台的决定性因素:资产阶级期望稳固的统治维护自己的利益

☆《民法典》说明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皇帝,没有破坏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拿破仑对后世影响最大的 ☆华盛顿与拿破仑的共同点: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在人类社会由法治向人治转变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华盛顿、拿破仑、孙中山

☆资本主义制度:

生产力:大机器生产

优越性(进步性)生产关系:雇佣关系

思想意识:要求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发展的要求

局限性:贫富不均

☆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

生产工具先进,交通便利,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 ☆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阶级统治(英国、法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组度废除旧制度(俄国、日本)

4、通过对外发动王朝战争(德国、意大利)

☆四大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 性质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 14——17世纪 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

会大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资产阶级领导的、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理性主义 洛克、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

自由主义思想 19世纪 略 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边沁、孔德、杜威

社会主义思想 19世纪 略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文艺复兴运动

1、中古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

展,引起广泛的不满

背景 2、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荣区域——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兴起许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资

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

3、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含义: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自

由,表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的思想文化运动

发源地: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影响范围:几乎西欧所有国家

影响: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

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推动作用,是近代

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

国籍 称谓 作品 意义

但丁 意大利 诗人、

文艺复兴的先驱 《神曲》 《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 意大利 艺术家(画家)、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

莎士比亚 英国 文学家(戏剧家) “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使英语文学创作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联想,以和悦的眼神、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人性的光辉,达•芬奇 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与典雅,鼓励人们去大胆追求不受宗教璀璨的世俗生活,完全摆脱宗教题材的束缚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不是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会、反神学斗争,为资产阶级服务 ☆16——18世纪的四次巨变: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运动

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背景 自然科学取得长足的进步

封建君主制依然存在,人们群众的利益仍然不断遭到侵犯和剥夺

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不满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斗争,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摧毁封建制度

含义:17——18世纪,许多思想家的理论启迪人们的思想的时代是“理性时代”,提倡的思想是“理性主义” 天赋人权: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

卢梭. “人民主权说”:人的权利是自然赋予、不可剥夺的天然权利

代表人物 “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代表资产阶级激进派(小资产阶级),提出“三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立”学说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其精神支柱天主 教教会,抨击天主教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实力建立在“成见与无知”的基础上

意义:“性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理论依据

☆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指向是欧洲宗教神学,启蒙运动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新航线开辟

根本原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黄金成为最贵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换手段,追逐金钱的

梦想和日益膨胀的发财欲望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物质动力

原因 条件:欧洲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地理知识在

欧洲的传播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

间接原因:《马可•波罗游记》的盛行,使欧洲人认为东方非常富有,有利可图

目的:开辟市场,掠夺财富

时间:15世纪——17世纪

代表人物: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含义:15世纪——17世纪,欧洲各国在进行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

性质:殖民扩张活动

1、锤炼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坚强乐观的精神,开阔眼界

对欧洲 2、欧洲市场扩大,欧洲贸易中心变化,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 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欧洲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加速欧

影响 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海外市场和原始积累

积极作用:是继郑和远航之后人类航海史上的又一壮举,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扩展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连接欧洲与非洲、亚洲、美洲的航路,打破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产生了

消极作用:使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长期陷入落后和贫困之中

时间 资助国 航向 航线 意义(地位)

迪亚士 1487 葡萄牙 向东 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印度洋 穿越大西洋,发现好望角, 开辟欧洲至印度的海上航线

哥伦布 1492 西班牙 向西 西班牙→大西洋→美洲 略

达•伽马 1497 葡萄牙 向东 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印度洋→印度西海岸 实现欧州人从非洲沿岸

到达东方的夙愿

麦哲伦 1519——1522 西班牙 向西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西班牙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

☆西班牙、葡萄牙多次开辟新航线的原因: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沿岸;国力较小,无力争夺欧洲大陆;造船和航海技术较好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目的: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寻找黄金

过程:哥伦布每到一个地方就宣布是西班牙王室的领地,现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广大中、南美洲地区,除巴西以

外都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体现新航路开辟具有殖民主义色彩),但既没有找到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新航 线,也没有圆黄金梦,临死前仍误认为到达了亚洲的印度,因而美洲的土著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 加勒比海上的岛屿被称为“西印度群岛”

个人才能和信念,自学获得地理学、天文学、航海学等专业知识,并坚信地球是圆的

成功的原因 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见“新航路开辟”“原因”

☆麦哲伦:

进步性:是伟大的航海家,1519——1522进行环球航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地圆说,为

世界航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局限性:是殖民强盗,新航路的开辟具有殖民主义色彩,拉开长期血腥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序幕 ☆新航路开辟后,印第安人遭到殖民主义者的野蛮掠夺和种族灭绝,处境极其悲惨

☆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的区域与所开辟的新航路基本一致,如西班牙主要在美洲,葡萄牙主要

在非洲、亚洲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6——18世纪

特点:暴力形式(武装斗争、人民起义)、法律形式(利用立法手段)

举例: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共同点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异同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结果:取得胜利,改变社会性质,确立资产阶级政权

不同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的发展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性质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美国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 资产阶级

结果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成为总统制的联邦国家

法国成为共和制国家

颁布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影响

对英国:确立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对欧洲: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打击、削弱欧洲封建势力,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1、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以小胜大、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杰出战例;2、打碎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道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3、独立战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政治精神,对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深刻的影响,促进法国大革命爆发,有力地推动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

进步性:彻底摧毁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性: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只为少数人所享有,所有人的民主、平等与自由仍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和目标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

时间 1689 1776.7.4 1791 1804

人物 —— 托马斯•杰斐逊 —— 拿破仑

颁布机构 议会(国会) 第二次大陆会议 制宪会议 ——

内容

严格规定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的权力;确定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公民应有的权利 1、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

权利);2、人民主权说:人民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利去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3、宣布独立: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并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1、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2、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第一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并吸收大革命以来的各种社会立法和理论上的成果

影响 确立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为限制王权提供宪法保障,法律取得至高地位,使人治走向法治 书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对美国建国以后的国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它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进步性:1、“自由、民主、平等”原则成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一面旗帜,在反封建战争中起巨大的号召作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2、开启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提出尊重、维护人权的思想

局限性:只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规范,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限制王权(国王的权力),保证国会的权力

◇《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直接原因(导火线):1638苏格兰人民起义

特点:剥夺王权、保留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和不彻底性 对战双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

开始的标志:1640新议会(国会)的召开

封建势力和新贵族先后爆发两次内战

过程 1649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1653克伦威尔任“护国公”,成为统治英国的独裁者

1660军官蒙克把查理二世接回,查理二世被迎立为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结束的标志:1688“光荣革命”(“宫廷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复辟王朝,威廉和玛丽到英国执政 ☆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后来破坏资产阶级共和制

☆英国人把宗教信仰看的很重要的原因:

人的宗教信仰反映他的政治态度,比如天主教教徒支持王权是保守的,新教徒主张推翻王权,建立资本主义制

度,发展资本主义

☆典故“风能进,雨能紧,国王不能进”的含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公民有权拒绝国王,但无权拒绝贫困”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产生贫富不均的制度

☆英国实行民主政治、但不取消国王的原因: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逐渐壮大

2、政治前提:1688“光荣革命”

3、历史传统:1415《自由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成为立宪的政治基础

4、理论依据:17世纪启蒙思想

☆当今英国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力

美国独立战争

17——18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形成现代美国的基础,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

背景 北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形成市场,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1756——1763英国与法国为争夺在北美的殖民统治权展开“七年战争”,英国战胜法国

英国因长期战争财政困难,向北美各个殖民地增加税收,实行高压政策,阻碍北美发展,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导火线):1773波士顿倾茶事件

对战双方: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统治者

开始的标志:1775.4.19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6.7.4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决定组织大陆军,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过程 初期:美军受挫,英国军队的实力远远超过大陆军

转折点:1777.10萨拉托加大捷: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鼓舞士气,坚定信心 1781.10约克镇战役: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军事对抗阶段结束

结束的标志:1783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是一场正义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得道多助

胜利的原因 全体北美人民在华盛顿的正确领导下英勇作战,不屈不挠(根本原因)

广泛的国际援助(法国、荷兰)

☆华盛顿:

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77.10带领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

1781.10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制定1787年宪法,1789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6

在做了两届总统后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开创民主政治的先河,

是美国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是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法国大革命

政治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封建等级制度下阶级矛盾激化

原因 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宫廷腐败与财政危机

思想原因:启蒙思想的传播

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的标志:1789.7.14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代表阶级 上台时间 被推翻时间 措施

斐扬派 大资产阶级 1789 1792 颁布《人权宣言》

吉伦特派 工商业资产阶级 1792 1793 1792.9.22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 小资产阶级利益 1793 1794.7.27 革命被推向高潮,实行“革命恐怖政策”

过程 结束的标志:1794.7.27“热月政变”,结束雅各宾派的统治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教士←贵族←平民(城市资产阶级、农民、平民和市民)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功绩: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

☆推动法国大革命不断走向高潮的主要力量是人民群众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专政):1804拿破仑建立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拿破仑三世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9建立

☆拿破仑时代:1799.11.9雾月政变——1815.6.18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

前期成功的原因:个人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干,适合法国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后期失败的原因:对外战争威胁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他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同时连年

的征战造成法国的经济困难

评价:是法国大革命时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军事独裁者。1799年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

后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 程,为培养人才、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教育做出贡献。但拿破仑也有局限性,他的对外战争功过参半, 早期战争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具有正义性;但后期战争侵犯多国主权, 损害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导致人民反抗,最终帝国覆亡

☆雾月政变:1799.11.9,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政权,政变后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对内政策:颁布法典:

措施:巩固政权,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铁腕统治,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802拿破仑通过修改宪法使自己成为终身第一执政

事件 1804.5拿破仑再次修改宪法,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2拿破仑成为资产阶级皇帝,开始统治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0拿破仑制定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对外政策:发动战争:

具有复杂性:

性质 前期:具有反侵略、反干涉性质的民族战争,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后期:带有浓厚的霸权主义色彩、具有侵略性的战争

1805.12奥斯特里茨战争

1810奥地利公主路易斯嫁给拿破仑,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帝国的铁蹄踏遍除俄国外的整个欧洲

事件 1812拿破仑率军进攻俄国,以失败告终

1813莱比锡战役:法国军队在德国被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

1815.6.18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在比利时滑铁卢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从此退出法国政治舞台 影响: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用刺刀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过程,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所征服的欧洲国家,战胜欧洲干涉力量,争取欧洲霸权 ☆拿破仑登上政治舞台的决定性因素:资产阶级期望稳固的统治维护自己的利益

☆《民法典》说明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皇帝,没有破坏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拿破仑对后世影响最大的 ☆华盛顿与拿破仑的共同点: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在人类社会由法治向人治转变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华盛顿、拿破仑、孙中山


相关内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述评
  • 内容摘要: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命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刻.学术理论界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确立的重大意义.内涵.特征和优势以及如何坚持 ...

  • 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
  •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突然爆发,导致美国陷入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继而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世界正面临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引发了不同程度的世界性经济社会危机,目前还没有见底,今后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不同层面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中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 2013-09-05 14:16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我有话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 ...

  • [十八大党章学习讲座]笫五讲
  • 笫五讲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 ...

  • 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
  • 作者:何俊志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来源日期:2002-5-22 本站发布时间:2009-8-22 10:37:13 阅读量:95次 [提 要] 历史制度主义既是当代西方以经验为基础的政治科学的主要分析范式之一,也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内部的一个重要流派.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继承和改造了政治科学中的旧制度主 ...

  • 社会主义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 作者:卫兴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1年02期 [中图分类号]F04: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0)04-0060-09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其性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的实际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实 ...

  • 论当今世界的时代方位与历史走向
  • 作者:刘昀献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02期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以下简称为"两个必然")是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150多年来它引领着时代 ...

  • 新.老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 作者:黄少安张卫国 江海学刊 2007年02期 一般认为,制度经济学派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密契尔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Institutionalism或the Institutional School),制度主义.老制度主义.旧制度主 ...

  •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第二讲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一.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概述 (一)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及其二者关系 经济制度:亦称"社会经济制度" .指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 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基础.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 一是反映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