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汇编

历史(必修1)知识点汇编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文明的进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2、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

3、城的出现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

4、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反映了

5、在仰韶文化时期不同的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出现了差别,表明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迹象。

6、司马迁

7、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王位世袭制产生)。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8、商王朝的统治历时六百年作用,历史遗存相当丰富,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系统、臸度文化和经济生活。

9、商代政治的突出特点: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臸,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B、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 行决策。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

10、在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 各领一方的诸侯。(如: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于最东;亲周的商代旧贵族微子封于宋)

12、诸侯的1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14 逐渐削弱,分封臸逐渐瓦解

15、西周的宗法制的

特点:嫡长子继承最高执政权力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16、西周“礼乐秩序”:A、“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B、“乐”辅从于礼C、“礼”“乐”的作用:“礼”“乐”的使用有一定的社会范围,实质上是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是西周文化的精髓,保证了社会安定和谐。

17、,社会动荡,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出现了

18、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采取分封臸、宗法臸和礼乐秩序来维护统治

19、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灭六国的意义:2、秦王在灭六国之后,如何在军事、政治、思想上巩固统治,完成统一?

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

南方:南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

西南:开辟“五尺道”,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秦朝版图的拓展带来的影响:不仅扩大了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4、

5、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臵,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道”

6、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命,调动,不得世袭 。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臸

7、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实行三公九卿臸,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8、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臸,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9、三公九卿制度对秦朝的影响:

A、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B、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臸臸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C、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臸,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臸度遭到破坏。

10、秦朝实行“挟书律”的目的:防止有学识的士人,以传统的知识体系为思想工具,对时政展开批评。是秦朝的暴政之一。

11、秦朝统治者颁布“焚书令”以及“挟书律”,都与欣赏和实践法家专臸思想有关。

三、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是封建的君主专臸主义中央集权

、皇帝制

中 隋唐 宋 罢丞相 清

央 三省六部制 增加参知政事 权分六部 军机处 三公 内朝 内阁形成

九卿制 秦 东汉 元朝 明朝

州、郡、县 行省制度 废行省设三司

3、选官臸度: 先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4、监察体臸:

中央——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地方——刺史

5、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影响?

表现:A、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与一身。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任何臸约

影响:A、君主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的个人意志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B、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秦朝 汉朝: 以后历朝: 御史台、都察院

6、历代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7、皇权与相权是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举例说明秦、汉、唐、宋、明是如何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 答:A、中国古代宰相、丞相是皇帝的政治助手,在执政的过程中,因为决策和行政的倾向和方式不同,帝相难免发生矛盾。

B、秦朝和汉初,丞相的权力相当大。

C、汉武帝年幼时,丞相把握行政大权。汉武帝主持政务后,频繁任免宰相,还形成中外朝臸度,“中朝”官员参议要政,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分割了丞相的权力。东汉出现了尚书台。

D、唐代实行三省六部臸,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与宰相,宰相的权力有所分散。

E、宋代设中书门下,为了分散相权,又增设了“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F、明朝,明太祖废宰相,明成祖时,设立内阁,皇权加强。

8、清朝设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9、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你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答:演变:

A、秦朝,已设监察机构,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

B、西汉时,汉武帝为了监察地方,建立刺史臸度,在中央建立了监察机构,由御史大夫主管。

C、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臵,如,御史台、都察院。

评价:

A、从中国古代监察体臸发展的趋势来看,逐渐走向健全。

B、在不同历史时期,监察机构发挥过不同作用

C、但是监察体臸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尤其是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更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10、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你如何认识古代的选官制度?

答: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臸度的演进大体可以表现出“世官臸”“察举臸”“科举臸”三个阶段。 评价:

A、“世官臸”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臸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B、“察举臸”则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臸度。此臸度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C、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臸”是考试选官的臸度,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它是一种文化专臸,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的进步。(评价科举臸: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11、元朝设立行省制的原因,作用?

原因: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作用:A、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

B、省臸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废丞相设2、清朝设军机处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的权力空前加强。

3、清朝通过哪些措施加强统治? 中央设立军机处、地方采用密折臸、完善加强各部门的规章臸度。

4、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措施:

A、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

地臸宜地进行行政管理。

B、机构:清朝设中央机构理藩院专门主管边疆事务。;

C、对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中央政府也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并且效果明显。

D、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影响:

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臸和管理,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B、也巩固了统一的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

5、进入19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相比为什么落后了?

答:历史进入19世纪,从世界范围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暴露出明显的陈腐和落后性。中国社会的进步因绝对专臸的君主权力和日夜落败的官僚系统而受到严重的阻碍,以致无以抗御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A、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地广

物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

B、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竭,内部危机重重,正处于巨变的前夕。

2、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0-1842年,签定了中国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19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

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关税协定(可以看出列强此时侧重于向中国倾销商品,即以商品输出为主)

4、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了《马关条约》。

6、《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

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通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7、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a.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9、1901年9月,签定了《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

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

关沿线要地

10、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①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②经济上: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和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人权上: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他们的烧杀抢掠使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列强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④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直接原因:受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的

刺激。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作为资本

输出的场所

12、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也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勾结,又互相斗争)

13、瓜分中国的表现: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

14、1899年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背景或原因:①19世纪90年代美国成为工业强国 ②忙于美西战争

③军事上不能与欧洲列强相抗衡 ④出于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

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小米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

体系”

影响:①对美国而言,“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实现了在列强瓜分中国过程中没能实现的目标。 ②对中国来说,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占新疆,成立汗国,自立为汗。

权,1871年,。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

略新疆的阴谋。

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

军事基地,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被遣往俄国交涉伊犁问题的

理力争,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7万平

方公里的土地。

3、,根据左宗棠的建议,,

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4、

“定远”舰管带“志远”舰管带“经远”舰的全体官兵,管带

永升,“靖远”号管带叶祖珪。

5、黄海海战战争后,中日双方的实力比较:

尚存。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本获得黄海

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

关沿线要地

10、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①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②经济上: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和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人权上: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他们的烧杀抢掠使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列强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④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直接原因:受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的

刺激。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作为资本

输出的场所

12、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也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勾结,又互相斗争)

13、瓜分中国的表现: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

14、1899年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背景或原因:①19世纪90年代美国成为工业强国 ②忙于美西战争

③军事上不能与欧洲列强相抗衡 ④出于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

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小米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

体系”

影响:①对美国而言,“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实现了在列强瓜分中国过程中没能实现的目标。 ②对中国来说,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占新疆,成立汗国,自立为汗。

权,1871年,。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

略新疆的阴谋。

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

军事基地,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被遣往俄国交涉伊犁问题的

理力争,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7万平

方公里的土地。

3、,根据左宗棠的建议,,

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4、

“定远”舰管带“志远”舰管带“经远”舰的全体官兵,管带

永升,“靖远”号管带叶祖珪。

5、黄海海战战争后,中日双方的实力比较:

尚存。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本获得黄海

海域的臸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带领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斗争的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刘永福等。

7、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历史意义:

A、反映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

B、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8、义和团运动反帝运动的背景或原因:

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懦弱无能。

9、义和团的口号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失败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①根本原因:自身阶级的局限性②斗争手段、装备落后;③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10、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从“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

清政府态度的转变的目的是:控臸和利用义和团。

11、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

12、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日本方面: 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

日本的既定国策。(根本原因)②1931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中国方面: ③当时中国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④日本之所以敢于侵略中国,还在于中国长期积弱不振。

国际方面:⑤(美英)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13、日本的侵华史实: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上升)

1935年日本臸造了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7月7日开始全面侵华

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

12月,南京失陷,日军臸造了南京大屠杀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14、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罪行一:细菌战和毒气战 罪行二: “南京大屠杀”等惨案 罪行三: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日军是如何进行殖民统治的?

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实行以战养战。

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实现其

同化政策)

15、日本长驱直入的原因:

A、日本蓄谋已久,敌强我弱

B、中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6、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棉队日寇不断加剧的侵略,各有什么表现?

A、国民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B、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举例:(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宣言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并在1936年成立抗日联军

C、国民党爱国官兵:奋起抵抗。

举例:(1)“一二八”事变后,19路军奋起抵抗;

(2)1933年,东北军保卫山海关;

(3)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长城抗战;

(4)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D、爱国民主人士:1932年宋庆龄等爱国人士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E、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发起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一二九运动。

F、关外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1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A、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臷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双方军事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正式形成。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基础:国共两党合作;军事基础: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和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配合);群众基础:中华民族全民族。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兵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19、国民党组织了多次正面战场的战役:

如:①八一三事变后组织了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②山西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国共的首次合作抗日。③山东徐州会战中,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④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⑤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结果:正面战场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原因:一方面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另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执行了片面抗战路线]

20、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

21、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

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22、敌后战场的抗战措施有:①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等。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②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③反扫荡斗争:各种形式的游击战;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蒙古抗日游击队和回民支队

23、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正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24、同时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如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25,在。

26、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

主要内容: A、臸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 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作用: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的基础

27、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美国、苏联等国家先后参战,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号召正面战场,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 签署投降书。

28、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B、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标要求]: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①清政府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③自然灾害严重

2、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

国”,九月攻克永安,整顿建臸,1853年3月,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

革命政权。(进程:金田起义——永安建臸——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天京变乱——天京陷

落)

3、定都天京的政治影响:建立了与清朝对臷的革命政权。

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北

伐经两年的奋战,虽遭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北伐的结果及意义)

西征的胜利,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西征的结果及影响)

天京突围,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巩固了天京。(天京突围的结果及影响)

5、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臸度》

6、《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臸。

内容:A、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 均分配土地.(怎样分土地)

B、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的产品分配原则。(怎样分产品)

理想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

暖”的理想社会。(建立什么样的社会)

评价:积极性:(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

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在小农经济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是一个空想。加上当时处于战争状态,根本无法实行。

7、1859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8、天京事变的原因: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 天京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得清军趁机反扑。

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天京陷落

10、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11、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1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和启示: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二、辛亥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发生的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武昌起义是其中的一部分。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孙中山开始革命至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止。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中国人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

华”的口号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纷纷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3、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

4、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4月,黄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最后失败

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5、保路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的一场反对清政府卖国的铁路政策的运动。

6、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不断传播;

②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

③文学社、共进会的长期工作;

④四川保路运动高涨-----提供了有利时机;

⑤湖北新军的首创精神;

7、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8、武昌起义的影响: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9、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10、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11、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

C、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个人专权)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影响: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12、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逐渐攫取了清政府的大权

13、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同时

也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14、辛亥革命的影响: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臸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 ②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④对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运动中心:前期北京,后期上海

先锋队:学生

主力:工人阶级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影响:①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起先锋作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革命的主力;先进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3、中共一大:年7月23日,上海,毛泽东等13位代表,共产国际也列席会议

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①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②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③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④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⑤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⑥革命力量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国共合作

4、中共二大:1922年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

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条件:①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②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兴起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初,广州,也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7、高潮:1926年7月,开始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

8、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9、国民革命的作用:

A、是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下,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B、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10、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A、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根本原因)

B、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1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

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13、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4、在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作用:A、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

B、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广大农民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1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6、1930到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

17、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8、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

内容:A、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C、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评价:A、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B、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9、长征:1934年10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结束

影响:A、传播了中共的革命思想,扩大了中共的影响

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20、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2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在此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2、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作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3、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4、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见课本)

2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③有广大群众的支持;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⑤组成一条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标要求]: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全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央人民政府

③理论、路线、方针上:中共七届二中会全的决议

④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①时间:1949年3月;②地点:河北西北坡; ③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

乡村转移到城市;党的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规定了党的总任务: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意义:这次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①时间:1949年9月;②内容:决定——首都、国旗、国歌;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国内意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②国际意义:是继俄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

4.新中国初期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体)、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内容: 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③意义: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B、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7.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和发展的过程:①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初步建立;②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③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体会议召开,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继续存在;④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阶段

1954年后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①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②目的: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确立与完善的过程:A、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

B、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④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⑤意义:对少数民族而言,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国家而言,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中共八大:(良好开端)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当前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重申与民主党派“长期工存,互相监督”;③强调全党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意义:是党在全国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2.文化大革命:

原因:①思想上的“左”倾错误;②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③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导火索: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五一六通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文革的指挥机构: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一月风暴(一月革命):1967年,上海;揭开了全面夺权的序幕。后果: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之中。 文革对中国国家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有哪些主要表现?

①各地革命委员会的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③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④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文革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如何避免 “文革”悲剧? ①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②加强经济文化建设

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背景:①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②党和国家工作处在徘徊中前进局面(两个凡是);③ 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的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

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

4.

5、206、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7、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发展:

表现:①提出初步的构想: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②治国安邦总章程: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写入宪法: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 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

含义:一国是指一个中国;

二制是指两种政治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形成背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形成过程:①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②1981年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又叫九条声明;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成功运用: 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分别是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香港问题:①184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②1860《北京条约》割九龙司;③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澳门问题:在明朝时被葡萄牙占领。

回归条件:前提条件----国力强大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回归意义:①对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②对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2、台湾问题:

由来: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从此大陆与台湾长期隔绝。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开始。 ③ 1992年l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⑤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台湾问题取得哪些初步成果?

祖国大陆与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阻力又是什么?

有利因素:强大的祖国;正确的方针;共同的信念;交流的加强;国际的公认。

不利因素: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标要求]: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世界形势:

①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②以美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且走向对臷。

2、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本质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 ①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②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③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4、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

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意义: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臶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意义: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方针?

①美国仇视中国。②苏联一直同情支持中国。③新中国为维护自身利益、维护世界和平,打破孤立。 5、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①苏联等17个国家相继与新中国建交。

②1949年1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访问。

③1950年2月14日,中苏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于加强忽然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6、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①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省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③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并且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过程:①1953年中国同印度代表团会谈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4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总理缅甸总理时,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与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③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从些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8、亚非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 背景:①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②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同”:①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②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

9、“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

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民誉为“万隆精神”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1、7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如果把这些成果视为中国“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成功,那么其中的关键

是什么?

三大外交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为何用“恢复”一词:①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②席位一直被国民党控臸。

恢复原因:①美国霸主地位衰弱;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③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恢复的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大

恢复的意义: 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3、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原因: 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①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 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中国:①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 牵臸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过程:

意义:①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②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4、中日邦交正常化:

原因: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②日本对华友好团体和政党的推动。

概况:①1972.9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②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贸易、航空、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使这些方面的交往取得很快发展

意义:①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②翻开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③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国家性质;国内外环境。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国内因素: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②邓小平提出新的论断。(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国际因素:多极化的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2、新时期外交政策具体调整为:实行不结盟政策。

不结盟的内容:中国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不同为借口,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

不结盟的出发点: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①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②参加千年首脑会议(2000年,江泽民)。 B、推进新型区域合作:①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西雅图会议;②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③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4、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国家: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建立: 1996年4月“上海五国机制”

性质: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意义:①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②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③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

(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

(2)我国的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 (3)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4)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原则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课标要求]: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①地中海东部、欧、亚、非三洲要冲;②三面环海,山与海阴隔,海岸曲折,良港众多;③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

2、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影响:①不利于粮食生产,适宜葡萄和橄榄的生长;②为维持生计,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③有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3、城邦:城邦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含义:也叫“城市国家”,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特点:(1) 政治独立自治,小国寡民;(2)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3)民主政治;(4)发达的商品经济;(5)繁荣的思想文化

4、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希腊的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件;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古希腊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5、希腊的公民:

含义: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通常由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组成,他们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公民的基本素质:(1)具有参政素质;(2)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权威;(3)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4)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6、为什么古希腊公民会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在小国寡民形势下,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他们十分珍惜自身的政治权利,在保卫城邦和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公民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 7、在现代社会,你怎样做才是合格公民?

具有:爱国意识;法律意识;集体意识;道德意识;学习意识。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1、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①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②经济上: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③阶级上:经济的发展使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壮大。④梭伦等优秀人物的推动和改革。

2、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的实质: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3、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①奠基:梭伦改革;②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③顶峰:伯利克里改革 4、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梭伦改革 ①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②内容: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③评价:积极: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将雅典引向民主的轨道。

消极: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5、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①内容:a、以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b、建立“五百人会议”,代表原来的“四百人会议”:(a)五百人会议从10个部落的任何等级公民中,经抽签各选出50人组成;(b)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权力,并且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c)公民大会闭幕期间,负责处理大部分城邦政务。

c、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各选一名; d、制定陶片放逐法。

②评价: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使雅典国家最终形成,同时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

6、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改革 希波战争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a检验了雅典近百年来的民主改革成果,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b开启了希腊文明史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c推动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很高程度。 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

(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③“陪审法庭”人数众多,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权在民;集体领导;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9、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10、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历史进步性(得):

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历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就民主的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4)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三、罗马人的法律

1、罗马法的定义: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①起源:习惯法;②形成:《十二铜表法》;③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④成熟:自然法(法律观念)。

3、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形成原因: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和强烈要求。 颁布:公元前499年,立法委员会颁布

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评价:进步性: ①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起点;②限制贵族专横,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

局限性: 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4、公民法

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即罗马共和国时期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意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广大平民是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5、万民法

背景:①对外扩张导致疆域扩大,人口增多;②给外邦人以司法保护。 概念: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

产生:产生于共和国到帝国过渡过程中。

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不触动原有公民体系的前提下,万民法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而又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意义:在帝国时期,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6、自然法

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提出: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学家和法学家西塞罗。

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7、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对当时的罗马而言: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①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②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的紧张程度; ③有利于罗马社会的长治久安。 对后世而言:

①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曾两度掀起热潮;

②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③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1、代议制下的民主和希腊罗马的民主有何不同?

代议制的民主是间接民主制度;希腊罗马的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度。 2、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主要事件:①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②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③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④1660年封建王朝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⑤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的过程: 确立:《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强化:内阁成第三院

4、英国代议制的确立:《权利法案》(1689年);《王位继承法》(1701年): ①颁布的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②《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王位继承法》的主要内容: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③结果和意义: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5、英国代议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形成过程: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发展成小密室,英文就叫内阁。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他就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②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A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B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和首相要么辞职,要么由内阁解散下院,由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6、英国代议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①原因:A.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B.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C.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积极斗争; ②内容: A放宽对居民财产的限制;B重新分配议席。

③改革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7、英国代议制的强化:内阁成第三院 ①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成为英国政治权力的核心。至19世纪70年代前,这一时期是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 ②内阁权力膨胀

(1)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而且在许多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手中。

(2)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3)议会通过投不信任案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做法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 8、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小,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9、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权力演示:

(行政权) (首相)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形式上的任命

内 阁

君主

任命

组多阁数党

下院

上院

(权力中心)

(立法权,财权,对行政(贵族世袭) 机关的监督权)

选民

10、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虚君;②内阁对议会负责,19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逐渐膨胀;③议会是国

司 法 独 立

(司法权)

家权力的中心,但19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缩小;④选举权扩大(议会选举规则改革)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1787年宪法制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许多问题:①经济问题: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无法促进国内商品流通;②债务问题:无力解决大量债务;③安全问题:无力维持常备军以解决内忧外患。 2、《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 时间:1789年9月;地点: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

内容:(1)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总统;最高立法权——国会;最高司法权——最高法院。

3、美国1787年宪法权力演示图:见笔记。

4、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①政治上: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并且较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②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③军事上:使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5 ①中央与地方: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大州和小州:参议员每州2名,满足小州的利益要求;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照顾了大州的利益。

③南方与北方: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在计算南方总人口时,黑奴按3/5计入。 (5名奴隶只等于3个人),兼顾了南北方的利益,协调了南北方的矛盾。 6、对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评价:

先进性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7、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8、两党制的形成: 过程:

(1789华盛顿(1797年)

第二任总统:亚当斯

1816年解体

(1801年)

19 世 纪

后半叶最终形成两党

民主党 19C30年代

自由党

民主党 共和党

林肯

民主共和党

南方

北方( 1854年)

两党制的实质: “驴象之争”实际上只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之争罢了,由于其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驴象本一家。” 9、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①政治上: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并且较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②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③军事上:使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法国民主政治的确立: 1、法国近代政体演变:

2、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3、法国的民主政治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内容:①赋予总统极大权力:任期7年;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其负责。众议院:总统任命内阁需经其同意。

③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阻断保皇派复辟道路

4、法国“一票共和”说明了除了共和派以外哪种政治势力也很大?这一特点在1875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①保皇派;②总统和议会的权力都很大,就是保皇派与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德国的民主政治的确立

1、德意志的统一: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年--第二帝国 2、德国的民主政治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

①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立法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②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宰相:政府首脑,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帝国议会权力小,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审批法律。 3、德国的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所以近德国确立的代议制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②进步性: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三)近代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1、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仪制度。

2、特点:(1)选举和议会立法是其主要特征;(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3、意义:(1)随着代仪制度的日益健全,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2)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仪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结:近代各国确立的代议制主要有: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法国: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英、法、美、德四国近代代议制的比较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课标要求]: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暴露

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来源 实践活动:马、恩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②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③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 ④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⑤基本观点: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①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②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1、 第一国际:

成立的历史条件:①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③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的会晤;④促成因素: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声援波兰人民的斗争;⑤领导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

成立:1864年;英国伦敦圣马丁教堂;性质: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任务: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历史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2、巴黎公社:

成立的背景:①普法战争法国失败,普军兵临城下(民族矛盾 );②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企图镇压人民(阶级矛盾 )。

成立时间:1871年3月28日 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革命措施:①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②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公安、司法、财政、教育等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 ③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职期间,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④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敌人太过强大,普法联合镇压。

主观原因:①公社缺乏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②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③没有乘胜追击敌人; ④没有切断敌人的经济命脉;⑤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⑥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经验宝贵,教训深刻,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3、第二国际:

背景:(1)工人运动新高涨;(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资本论》;(3)各国纷纷建立工人阶级政党;(4)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泛滥。

成立时间:1889年7月14日 成立地点:法国巴黎 特点:组织松散,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修正主义泛滥。

结果:修正主义日益占据上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历史条件:客观条件:①、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②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薄弱环节) ③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早日到来。

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党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

2、过程:①二月革命:时间:1917、3 地点:彼得格勒 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和平过渡的设想。 ④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⑤十月决议:提出武装起义

⑥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4、历史意义: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国际: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5、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

俄国社会矛盾激化;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6、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何特征?

①城市---农村;②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不同性质的阶段。

7、中国革命:①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特色);

②经历较长时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后,才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美苏争锋

1、 背景:①雅尔塔体制的形成。②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导致同盟关系破裂。③美苏均势。

2、两极对峙格局中美苏对抗主要形式:冷战

思考:冷战对象、形式、目的是什么?

冷战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形式: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3、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冷战的过程)

“冷战”的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冷战的具体表现: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4、“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①总体特征: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冷热交织。②具体表现:德国的分裂;

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5、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消极影响: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积极影响: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促使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崛起。

6、通过本课学习,你感悟到什么?

①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1、四支新兴力量:欧共体;日本;中国;发展中国家。

2、欧洲崛起之路:联合谋发展。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经济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欧洲经济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2)现实需要:西欧国家为谋求自身安全和发展,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联合过程:欧共体建立过程: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③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欧共体建立的目的:实现商品、人员、劳务 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欧共体建立的影响: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政治一体化的过程:①1973:“用一个声音说话”;②1975:成立立法机构“欧洲议会”;③80C后: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

欧洲联合的影响:对自身: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一体化,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对世界: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迅速兴起的日本:政策促发展

原因:经济发展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

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③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④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日本作为经济强国地位没有动摇

日本经济的崛起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要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②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③要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④要抓住机遇。

4、 中国:探索求发展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⑴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巩固新生的政权;恢复发展经济;抗美援朝;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7年,完成“一五”计划。

⑵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直发展(1956-1978):

⑶改革开放后(1978— ):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中国进一步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①中国政治体制的先进性;②市场的广阔;③劳动力的富足;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⑤中国政局长期稳定,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⑦利用靠海的优势发展海外贸易;⑧利用广阔的大陆架,发展相邻国家的友好关系;⑨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

5、发展中国家:斗争求发展 兴起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条件:①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②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的推动

诞生标志: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主张:宗旨和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坚决反帝、反殖、反霸,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别了,雅尔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原因:内因:照搬苏联模式导致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困难。

外因: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②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

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苏联解体: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过程:①戈尔巴乔夫改革;②《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③八一九事件: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④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原因: 内因: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了大量矛盾;②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局面结束。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欧盟、日本;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风云际会看东方——第三世界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一)鼎足之势话西方:

(1)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表现: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

(2)欧共体一体化进程加快:

A、表现:

①欧盟成立:1991 《欧洲联盟条约》(“马约”) 成立的标志:1993“马约”生效;

②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③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B、影响:综合实力增强;对国际事务有举足轻重影响。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A、表现:①注重日美关系;②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③1992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B、影响: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的担忧和疑虑。

(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2)叶利钦的对策:

A、对外: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表现:①加强与欧盟的关系;②保持在独联体的地位和影响;③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B、对内: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国内分裂势力。

(3)普京的务实举措:2000年

A、措施:改组政府、加强中央权力、应对车臣问题。

B、作用: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了政局;国际上仍是对美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进程。你对此有何感想?

①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宽松的政治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②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学习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不能照搬;

③一个制度的建立和巩固都有一个过程,对挫折和困难要有正确的心态。

(三)风云际会看东方:

(1)第三世界的斗争:

立足点:用团结的力量来抵抗西方的压力,力争在国际事物和地区局势中发挥重要影响。

表现:①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②中国人权问题上的斗争;③东亚经济形成世界经济的第四极。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表现:①成为政治大国;②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③保持汇率稳定,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

4、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②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③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④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⑤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⑥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⑦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历史(必修1)知识点汇编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文明的进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2、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

3、城的出现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

4、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反映了

5、在仰韶文化时期不同的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出现了差别,表明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迹象。

6、司马迁

7、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王位世袭制产生)。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8、商王朝的统治历时六百年作用,历史遗存相当丰富,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系统、臸度文化和经济生活。

9、商代政治的突出特点: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臸,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B、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 行决策。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

10、在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 各领一方的诸侯。(如: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于最东;亲周的商代旧贵族微子封于宋)

12、诸侯的1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14 逐渐削弱,分封臸逐渐瓦解

15、西周的宗法制的

特点:嫡长子继承最高执政权力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16、西周“礼乐秩序”:A、“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B、“乐”辅从于礼C、“礼”“乐”的作用:“礼”“乐”的使用有一定的社会范围,实质上是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是西周文化的精髓,保证了社会安定和谐。

17、,社会动荡,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出现了

18、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采取分封臸、宗法臸和礼乐秩序来维护统治

19、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灭六国的意义:2、秦王在灭六国之后,如何在军事、政治、思想上巩固统治,完成统一?

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

南方:南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

西南:开辟“五尺道”,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秦朝版图的拓展带来的影响:不仅扩大了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4、

5、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臵,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道”

6、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命,调动,不得世袭 。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臸

7、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实行三公九卿臸,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8、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臸,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9、三公九卿制度对秦朝的影响:

A、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B、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臸臸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C、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臸,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臸度遭到破坏。

10、秦朝实行“挟书律”的目的:防止有学识的士人,以传统的知识体系为思想工具,对时政展开批评。是秦朝的暴政之一。

11、秦朝统治者颁布“焚书令”以及“挟书律”,都与欣赏和实践法家专臸思想有关。

三、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是封建的君主专臸主义中央集权

、皇帝制

中 隋唐 宋 罢丞相 清

央 三省六部制 增加参知政事 权分六部 军机处 三公 内朝 内阁形成

九卿制 秦 东汉 元朝 明朝

州、郡、县 行省制度 废行省设三司

3、选官臸度: 先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4、监察体臸:

中央——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地方——刺史

5、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影响?

表现:A、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与一身。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任何臸约

影响:A、君主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的个人意志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B、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秦朝 汉朝: 以后历朝: 御史台、都察院

6、历代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7、皇权与相权是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举例说明秦、汉、唐、宋、明是如何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 答:A、中国古代宰相、丞相是皇帝的政治助手,在执政的过程中,因为决策和行政的倾向和方式不同,帝相难免发生矛盾。

B、秦朝和汉初,丞相的权力相当大。

C、汉武帝年幼时,丞相把握行政大权。汉武帝主持政务后,频繁任免宰相,还形成中外朝臸度,“中朝”官员参议要政,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分割了丞相的权力。东汉出现了尚书台。

D、唐代实行三省六部臸,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与宰相,宰相的权力有所分散。

E、宋代设中书门下,为了分散相权,又增设了“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F、明朝,明太祖废宰相,明成祖时,设立内阁,皇权加强。

8、清朝设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9、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你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答:演变:

A、秦朝,已设监察机构,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

B、西汉时,汉武帝为了监察地方,建立刺史臸度,在中央建立了监察机构,由御史大夫主管。

C、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臵,如,御史台、都察院。

评价:

A、从中国古代监察体臸发展的趋势来看,逐渐走向健全。

B、在不同历史时期,监察机构发挥过不同作用

C、但是监察体臸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尤其是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更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10、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你如何认识古代的选官制度?

答: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臸度的演进大体可以表现出“世官臸”“察举臸”“科举臸”三个阶段。 评价:

A、“世官臸”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臸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B、“察举臸”则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臸度。此臸度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C、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臸”是考试选官的臸度,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它是一种文化专臸,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的进步。(评价科举臸: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11、元朝设立行省制的原因,作用?

原因: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作用:A、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

B、省臸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废丞相设2、清朝设军机处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的权力空前加强。

3、清朝通过哪些措施加强统治? 中央设立军机处、地方采用密折臸、完善加强各部门的规章臸度。

4、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措施:

A、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

地臸宜地进行行政管理。

B、机构:清朝设中央机构理藩院专门主管边疆事务。;

C、对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中央政府也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并且效果明显。

D、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影响:

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臸和管理,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B、也巩固了统一的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

5、进入19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相比为什么落后了?

答:历史进入19世纪,从世界范围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暴露出明显的陈腐和落后性。中国社会的进步因绝对专臸的君主权力和日夜落败的官僚系统而受到严重的阻碍,以致无以抗御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A、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地广

物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

B、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竭,内部危机重重,正处于巨变的前夕。

2、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0-1842年,签定了中国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19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

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关税协定(可以看出列强此时侧重于向中国倾销商品,即以商品输出为主)

4、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了《马关条约》。

6、《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

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通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7、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a.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9、1901年9月,签定了《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

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

关沿线要地

10、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①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②经济上: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和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人权上: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他们的烧杀抢掠使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列强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④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直接原因:受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的

刺激。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作为资本

输出的场所

12、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也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勾结,又互相斗争)

13、瓜分中国的表现: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

14、1899年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背景或原因:①19世纪90年代美国成为工业强国 ②忙于美西战争

③军事上不能与欧洲列强相抗衡 ④出于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

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小米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

体系”

影响:①对美国而言,“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实现了在列强瓜分中国过程中没能实现的目标。 ②对中国来说,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占新疆,成立汗国,自立为汗。

权,1871年,。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

略新疆的阴谋。

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

军事基地,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被遣往俄国交涉伊犁问题的

理力争,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7万平

方公里的土地。

3、,根据左宗棠的建议,,

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4、

“定远”舰管带“志远”舰管带“经远”舰的全体官兵,管带

永升,“靖远”号管带叶祖珪。

5、黄海海战战争后,中日双方的实力比较:

尚存。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本获得黄海

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

关沿线要地

10、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①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②经济上: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和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人权上: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他们的烧杀抢掠使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列强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④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直接原因:受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的

刺激。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作为资本

输出的场所

12、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也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勾结,又互相斗争)

13、瓜分中国的表现: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

14、1899年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背景或原因:①19世纪90年代美国成为工业强国 ②忙于美西战争

③军事上不能与欧洲列强相抗衡 ④出于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

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小米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

体系”

影响:①对美国而言,“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实现了在列强瓜分中国过程中没能实现的目标。 ②对中国来说,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占新疆,成立汗国,自立为汗。

权,1871年,。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

略新疆的阴谋。

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

军事基地,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被遣往俄国交涉伊犁问题的

理力争,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7万平

方公里的土地。

3、,根据左宗棠的建议,,

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4、

“定远”舰管带“志远”舰管带“经远”舰的全体官兵,管带

永升,“靖远”号管带叶祖珪。

5、黄海海战战争后,中日双方的实力比较:

尚存。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本获得黄海

海域的臸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带领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斗争的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刘永福等。

7、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历史意义:

A、反映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

B、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8、义和团运动反帝运动的背景或原因:

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懦弱无能。

9、义和团的口号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失败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①根本原因:自身阶级的局限性②斗争手段、装备落后;③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10、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从“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

清政府态度的转变的目的是:控臸和利用义和团。

11、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

12、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日本方面: 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

日本的既定国策。(根本原因)②1931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中国方面: ③当时中国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④日本之所以敢于侵略中国,还在于中国长期积弱不振。

国际方面:⑤(美英)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13、日本的侵华史实: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上升)

1935年日本臸造了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7月7日开始全面侵华

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

12月,南京失陷,日军臸造了南京大屠杀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14、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罪行一:细菌战和毒气战 罪行二: “南京大屠杀”等惨案 罪行三: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日军是如何进行殖民统治的?

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实行以战养战。

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实现其

同化政策)

15、日本长驱直入的原因:

A、日本蓄谋已久,敌强我弱

B、中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6、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棉队日寇不断加剧的侵略,各有什么表现?

A、国民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B、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举例:(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宣言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并在1936年成立抗日联军

C、国民党爱国官兵:奋起抵抗。

举例:(1)“一二八”事变后,19路军奋起抵抗;

(2)1933年,东北军保卫山海关;

(3)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长城抗战;

(4)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D、爱国民主人士:1932年宋庆龄等爱国人士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E、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发起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一二九运动。

F、关外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1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A、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臷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双方军事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正式形成。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基础:国共两党合作;军事基础: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和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配合);群众基础:中华民族全民族。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兵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19、国民党组织了多次正面战场的战役:

如:①八一三事变后组织了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②山西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国共的首次合作抗日。③山东徐州会战中,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④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⑤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结果:正面战场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原因:一方面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另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执行了片面抗战路线]

20、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

21、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

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22、敌后战场的抗战措施有:①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等。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②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③反扫荡斗争:各种形式的游击战;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蒙古抗日游击队和回民支队

23、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正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24、同时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如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25,在。

26、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

主要内容: A、臸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 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作用: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的基础

27、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美国、苏联等国家先后参战,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号召正面战场,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 签署投降书。

28、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B、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标要求]: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①清政府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③自然灾害严重

2、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

国”,九月攻克永安,整顿建臸,1853年3月,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

革命政权。(进程:金田起义——永安建臸——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天京变乱——天京陷

落)

3、定都天京的政治影响:建立了与清朝对臷的革命政权。

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北

伐经两年的奋战,虽遭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北伐的结果及意义)

西征的胜利,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西征的结果及影响)

天京突围,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巩固了天京。(天京突围的结果及影响)

5、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臸度》

6、《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臸。

内容:A、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 均分配土地.(怎样分土地)

B、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的产品分配原则。(怎样分产品)

理想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

暖”的理想社会。(建立什么样的社会)

评价:积极性:(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

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在小农经济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是一个空想。加上当时处于战争状态,根本无法实行。

7、1859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8、天京事变的原因: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 天京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得清军趁机反扑。

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天京陷落

10、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11、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1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和启示: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二、辛亥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发生的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武昌起义是其中的一部分。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孙中山开始革命至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止。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中国人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

华”的口号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纷纷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3、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

4、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4月,黄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最后失败

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5、保路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的一场反对清政府卖国的铁路政策的运动。

6、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不断传播;

②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

③文学社、共进会的长期工作;

④四川保路运动高涨-----提供了有利时机;

⑤湖北新军的首创精神;

7、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8、武昌起义的影响: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9、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10、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11、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

C、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个人专权)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影响: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12、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逐渐攫取了清政府的大权

13、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同时

也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14、辛亥革命的影响: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臸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 ②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④对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运动中心:前期北京,后期上海

先锋队:学生

主力:工人阶级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影响:①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起先锋作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革命的主力;先进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3、中共一大:年7月23日,上海,毛泽东等13位代表,共产国际也列席会议

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①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②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③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④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⑤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⑥革命力量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国共合作

4、中共二大:1922年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

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条件:①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②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兴起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初,广州,也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7、高潮:1926年7月,开始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

8、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9、国民革命的作用:

A、是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下,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B、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10、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A、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根本原因)

B、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1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

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13、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4、在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作用:A、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

B、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广大农民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1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6、1930到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

17、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8、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

内容:A、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C、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评价:A、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B、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9、长征:1934年10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结束

影响:A、传播了中共的革命思想,扩大了中共的影响

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20、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2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在此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2、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作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3、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4、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见课本)

2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③有广大群众的支持;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⑤组成一条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标要求]: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全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央人民政府

③理论、路线、方针上:中共七届二中会全的决议

④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①时间:1949年3月;②地点:河北西北坡; ③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

乡村转移到城市;党的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规定了党的总任务: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意义:这次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①时间:1949年9月;②内容:决定——首都、国旗、国歌;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国内意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②国际意义:是继俄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

4.新中国初期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体)、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内容: 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③意义: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B、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7.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和发展的过程:①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初步建立;②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③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体会议召开,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继续存在;④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阶段

1954年后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①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②目的: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确立与完善的过程:A、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

B、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④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⑤意义:对少数民族而言,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国家而言,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中共八大:(良好开端)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当前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重申与民主党派“长期工存,互相监督”;③强调全党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意义:是党在全国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2.文化大革命:

原因:①思想上的“左”倾错误;②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③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导火索: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五一六通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文革的指挥机构: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一月风暴(一月革命):1967年,上海;揭开了全面夺权的序幕。后果: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之中。 文革对中国国家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有哪些主要表现?

①各地革命委员会的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③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④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文革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如何避免 “文革”悲剧? ①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②加强经济文化建设

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背景:①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②党和国家工作处在徘徊中前进局面(两个凡是);③ 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的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

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

4.

5、206、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7、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发展:

表现:①提出初步的构想: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②治国安邦总章程: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写入宪法: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 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

含义:一国是指一个中国;

二制是指两种政治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形成背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形成过程:①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②1981年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又叫九条声明;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成功运用: 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分别是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香港问题:①184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②1860《北京条约》割九龙司;③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澳门问题:在明朝时被葡萄牙占领。

回归条件:前提条件----国力强大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回归意义:①对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②对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2、台湾问题:

由来: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从此大陆与台湾长期隔绝。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开始。 ③ 1992年l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⑤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台湾问题取得哪些初步成果?

祖国大陆与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阻力又是什么?

有利因素:强大的祖国;正确的方针;共同的信念;交流的加强;国际的公认。

不利因素: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标要求]: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世界形势:

①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②以美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且走向对臷。

2、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本质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 ①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②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③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4、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

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意义: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臶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意义: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方针?

①美国仇视中国。②苏联一直同情支持中国。③新中国为维护自身利益、维护世界和平,打破孤立。 5、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①苏联等17个国家相继与新中国建交。

②1949年1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访问。

③1950年2月14日,中苏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于加强忽然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6、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①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省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③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并且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过程:①1953年中国同印度代表团会谈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4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总理缅甸总理时,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与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③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从些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8、亚非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 背景:①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②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同”:①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②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

9、“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

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民誉为“万隆精神”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1、7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如果把这些成果视为中国“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成功,那么其中的关键

是什么?

三大外交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为何用“恢复”一词:①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②席位一直被国民党控臸。

恢复原因:①美国霸主地位衰弱;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③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恢复的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大

恢复的意义: 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3、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原因: 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①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 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中国:①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 牵臸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过程:

意义:①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②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4、中日邦交正常化:

原因: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②日本对华友好团体和政党的推动。

概况:①1972.9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②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贸易、航空、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使这些方面的交往取得很快发展

意义:①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②翻开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③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国家性质;国内外环境。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国内因素: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②邓小平提出新的论断。(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国际因素:多极化的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2、新时期外交政策具体调整为:实行不结盟政策。

不结盟的内容:中国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不同为借口,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

不结盟的出发点: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①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②参加千年首脑会议(2000年,江泽民)。 B、推进新型区域合作:①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西雅图会议;②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③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4、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国家: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建立: 1996年4月“上海五国机制”

性质: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意义:①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②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③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

(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

(2)我国的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 (3)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4)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原则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课标要求]: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①地中海东部、欧、亚、非三洲要冲;②三面环海,山与海阴隔,海岸曲折,良港众多;③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

2、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影响:①不利于粮食生产,适宜葡萄和橄榄的生长;②为维持生计,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③有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3、城邦:城邦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含义:也叫“城市国家”,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特点:(1) 政治独立自治,小国寡民;(2)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3)民主政治;(4)发达的商品经济;(5)繁荣的思想文化

4、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希腊的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件;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古希腊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5、希腊的公民:

含义: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通常由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组成,他们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公民的基本素质:(1)具有参政素质;(2)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权威;(3)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4)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6、为什么古希腊公民会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在小国寡民形势下,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他们十分珍惜自身的政治权利,在保卫城邦和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公民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 7、在现代社会,你怎样做才是合格公民?

具有:爱国意识;法律意识;集体意识;道德意识;学习意识。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1、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①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②经济上: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③阶级上:经济的发展使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壮大。④梭伦等优秀人物的推动和改革。

2、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的实质: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3、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①奠基:梭伦改革;②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③顶峰:伯利克里改革 4、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梭伦改革 ①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②内容: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③评价:积极: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将雅典引向民主的轨道。

消极: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5、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①内容:a、以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b、建立“五百人会议”,代表原来的“四百人会议”:(a)五百人会议从10个部落的任何等级公民中,经抽签各选出50人组成;(b)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权力,并且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c)公民大会闭幕期间,负责处理大部分城邦政务。

c、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各选一名; d、制定陶片放逐法。

②评价: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使雅典国家最终形成,同时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

6、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改革 希波战争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a检验了雅典近百年来的民主改革成果,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b开启了希腊文明史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c推动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很高程度。 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

(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③“陪审法庭”人数众多,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权在民;集体领导;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9、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10、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历史进步性(得):

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历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就民主的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4)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三、罗马人的法律

1、罗马法的定义: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①起源:习惯法;②形成:《十二铜表法》;③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④成熟:自然法(法律观念)。

3、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形成原因: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和强烈要求。 颁布:公元前499年,立法委员会颁布

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评价:进步性: ①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起点;②限制贵族专横,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

局限性: 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4、公民法

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即罗马共和国时期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意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广大平民是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5、万民法

背景:①对外扩张导致疆域扩大,人口增多;②给外邦人以司法保护。 概念: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

产生:产生于共和国到帝国过渡过程中。

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不触动原有公民体系的前提下,万民法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而又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意义:在帝国时期,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6、自然法

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提出: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学家和法学家西塞罗。

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7、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对当时的罗马而言: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①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②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的紧张程度; ③有利于罗马社会的长治久安。 对后世而言:

①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曾两度掀起热潮;

②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③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1、代议制下的民主和希腊罗马的民主有何不同?

代议制的民主是间接民主制度;希腊罗马的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度。 2、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主要事件:①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②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③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④1660年封建王朝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⑤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的过程: 确立:《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强化:内阁成第三院

4、英国代议制的确立:《权利法案》(1689年);《王位继承法》(1701年): ①颁布的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②《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王位继承法》的主要内容: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③结果和意义: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5、英国代议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形成过程: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发展成小密室,英文就叫内阁。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他就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②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A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B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和首相要么辞职,要么由内阁解散下院,由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6、英国代议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①原因:A.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B.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C.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积极斗争; ②内容: A放宽对居民财产的限制;B重新分配议席。

③改革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7、英国代议制的强化:内阁成第三院 ①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成为英国政治权力的核心。至19世纪70年代前,这一时期是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 ②内阁权力膨胀

(1)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而且在许多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手中。

(2)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3)议会通过投不信任案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做法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 8、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小,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9、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权力演示:

(行政权) (首相)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形式上的任命

内 阁

君主

任命

组多阁数党

下院

上院

(权力中心)

(立法权,财权,对行政(贵族世袭) 机关的监督权)

选民

10、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虚君;②内阁对议会负责,19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逐渐膨胀;③议会是国

司 法 独 立

(司法权)

家权力的中心,但19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缩小;④选举权扩大(议会选举规则改革)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1787年宪法制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许多问题:①经济问题: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无法促进国内商品流通;②债务问题:无力解决大量债务;③安全问题:无力维持常备军以解决内忧外患。 2、《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 时间:1789年9月;地点: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

内容:(1)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总统;最高立法权——国会;最高司法权——最高法院。

3、美国1787年宪法权力演示图:见笔记。

4、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①政治上: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并且较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②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③军事上:使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5 ①中央与地方: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大州和小州:参议员每州2名,满足小州的利益要求;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照顾了大州的利益。

③南方与北方: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在计算南方总人口时,黑奴按3/5计入。 (5名奴隶只等于3个人),兼顾了南北方的利益,协调了南北方的矛盾。 6、对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评价:

先进性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7、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8、两党制的形成: 过程:

(1789华盛顿(1797年)

第二任总统:亚当斯

1816年解体

(1801年)

19 世 纪

后半叶最终形成两党

民主党 19C30年代

自由党

民主党 共和党

林肯

民主共和党

南方

北方( 1854年)

两党制的实质: “驴象之争”实际上只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之争罢了,由于其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驴象本一家。” 9、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①政治上: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并且较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②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③军事上:使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法国民主政治的确立: 1、法国近代政体演变:

2、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3、法国的民主政治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内容:①赋予总统极大权力:任期7年;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其负责。众议院:总统任命内阁需经其同意。

③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阻断保皇派复辟道路

4、法国“一票共和”说明了除了共和派以外哪种政治势力也很大?这一特点在1875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①保皇派;②总统和议会的权力都很大,就是保皇派与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德国的民主政治的确立

1、德意志的统一: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年--第二帝国 2、德国的民主政治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

①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立法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②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宰相:政府首脑,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帝国议会权力小,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审批法律。 3、德国的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所以近德国确立的代议制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②进步性: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三)近代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1、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仪制度。

2、特点:(1)选举和议会立法是其主要特征;(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3、意义:(1)随着代仪制度的日益健全,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2)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仪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结:近代各国确立的代议制主要有: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法国: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英、法、美、德四国近代代议制的比较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课标要求]: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暴露

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来源 实践活动:马、恩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②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③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 ④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⑤基本观点: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①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②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1、 第一国际:

成立的历史条件:①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③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的会晤;④促成因素: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声援波兰人民的斗争;⑤领导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

成立:1864年;英国伦敦圣马丁教堂;性质: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任务: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历史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2、巴黎公社:

成立的背景:①普法战争法国失败,普军兵临城下(民族矛盾 );②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企图镇压人民(阶级矛盾 )。

成立时间:1871年3月28日 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革命措施:①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②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公安、司法、财政、教育等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 ③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职期间,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④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敌人太过强大,普法联合镇压。

主观原因:①公社缺乏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②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③没有乘胜追击敌人; ④没有切断敌人的经济命脉;⑤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⑥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经验宝贵,教训深刻,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3、第二国际:

背景:(1)工人运动新高涨;(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资本论》;(3)各国纷纷建立工人阶级政党;(4)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泛滥。

成立时间:1889年7月14日 成立地点:法国巴黎 特点:组织松散,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修正主义泛滥。

结果:修正主义日益占据上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历史条件:客观条件:①、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②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薄弱环节) ③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早日到来。

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党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

2、过程:①二月革命:时间:1917、3 地点:彼得格勒 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和平过渡的设想。 ④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⑤十月决议:提出武装起义

⑥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4、历史意义: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国际: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5、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

俄国社会矛盾激化;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6、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何特征?

①城市---农村;②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不同性质的阶段。

7、中国革命:①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特色);

②经历较长时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后,才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美苏争锋

1、 背景:①雅尔塔体制的形成。②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导致同盟关系破裂。③美苏均势。

2、两极对峙格局中美苏对抗主要形式:冷战

思考:冷战对象、形式、目的是什么?

冷战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形式: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3、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冷战的过程)

“冷战”的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冷战的具体表现: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4、“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①总体特征: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冷热交织。②具体表现:德国的分裂;

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5、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消极影响: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积极影响: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促使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崛起。

6、通过本课学习,你感悟到什么?

①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1、四支新兴力量:欧共体;日本;中国;发展中国家。

2、欧洲崛起之路:联合谋发展。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经济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欧洲经济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2)现实需要:西欧国家为谋求自身安全和发展,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联合过程:欧共体建立过程: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③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欧共体建立的目的:实现商品、人员、劳务 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欧共体建立的影响: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政治一体化的过程:①1973:“用一个声音说话”;②1975:成立立法机构“欧洲议会”;③80C后: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

欧洲联合的影响:对自身: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一体化,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对世界: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迅速兴起的日本:政策促发展

原因:经济发展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

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③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④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日本作为经济强国地位没有动摇

日本经济的崛起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要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②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③要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④要抓住机遇。

4、 中国:探索求发展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⑴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巩固新生的政权;恢复发展经济;抗美援朝;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7年,完成“一五”计划。

⑵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直发展(1956-1978):

⑶改革开放后(1978— ):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中国进一步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①中国政治体制的先进性;②市场的广阔;③劳动力的富足;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⑤中国政局长期稳定,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⑦利用靠海的优势发展海外贸易;⑧利用广阔的大陆架,发展相邻国家的友好关系;⑨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

5、发展中国家:斗争求发展 兴起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条件:①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②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的推动

诞生标志: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主张:宗旨和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坚决反帝、反殖、反霸,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别了,雅尔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原因:内因:照搬苏联模式导致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困难。

外因: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②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

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苏联解体: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过程:①戈尔巴乔夫改革;②《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③八一九事件: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④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原因: 内因: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了大量矛盾;②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局面结束。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欧盟、日本;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风云际会看东方——第三世界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一)鼎足之势话西方:

(1)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表现: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

(2)欧共体一体化进程加快:

A、表现:

①欧盟成立:1991 《欧洲联盟条约》(“马约”) 成立的标志:1993“马约”生效;

②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③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B、影响:综合实力增强;对国际事务有举足轻重影响。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A、表现:①注重日美关系;②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③1992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B、影响: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的担忧和疑虑。

(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2)叶利钦的对策:

A、对外: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表现:①加强与欧盟的关系;②保持在独联体的地位和影响;③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B、对内: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国内分裂势力。

(3)普京的务实举措:2000年

A、措施:改组政府、加强中央权力、应对车臣问题。

B、作用: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了政局;国际上仍是对美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进程。你对此有何感想?

①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宽松的政治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②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学习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不能照搬;

③一个制度的建立和巩固都有一个过程,对挫折和困难要有正确的心态。

(三)风云际会看东方:

(1)第三世界的斗争:

立足点:用团结的力量来抵抗西方的压力,力争在国际事物和地区局势中发挥重要影响。

表现:①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②中国人权问题上的斗争;③东亚经济形成世界经济的第四极。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表现:①成为政治大国;②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③保持汇率稳定,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

4、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②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③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④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⑤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⑥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⑦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关内容

  • [蔓萝课堂] 中小学电子课本大全
  •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音乐 体育 美术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高中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数学B版 信息技术 一年级语文上一年级语文 ...

  • 高一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 高一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在高中学习中,文化课固然重要,可是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问题了,所以说在高中的时候,体育和健康教学必须要实行下去. 根据这个思路,我制定了高一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乡村中学,他们的体育成绩参差不齐 ...

  • 高一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 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从容说课 高中物理教育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要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此套教材编写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 ...

  • 2015供配电规范清单
  •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火规:----------- 汇编上册 1页 GB50034-2013 (建筑设计照明设计标准)-照规 ---------新增 单行本打印 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防规 -------- 汇编中册 57页 GB50045 ...

  • 历届初中生物重点资料汇总
  • 历届 学期 下学期 月考/期中/期末 开学/2月月考 期末 第四次月考 推荐专题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更新中)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更新中)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更新中) ...

  •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视频001
  •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视频教程详情 在线播放和下载地址: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在线观看和下载 ] 运动描述 1.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位移和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运动描述 3.速度快慢描述----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匀变速 ...

  • 高一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1
  •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历史试题(1)[人民版] 命题范围:必修1 一.选择题:(20×3分=60分)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 的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2.在 ...

  • 教师资格证说课考试流程
  • 注意事项 1. 考生必须凭<成都市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 和能力审查表>和有效身份证原件到指定考场参加说课考试. 2. 考生准备的提纲.教案.教材等允许带进考室作为参考. 3. 本次说课考试只安排一次,因故未参加考试者,视为自动放弃 考试. 4. 说课结束后5-7个工作日内 ...

  • 周建高:晚清癸卯学制之前学校中的世界史教育
  • 摘 要:世界历史知识是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被输入中国.起初是在教会学堂中出现零星的世界历史教育,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中在中国人办的学堂中有个别开设世界史 课程,甲午战争以后从沿海到内地,许多官办或者民办的书院开始自发地教授世界史知识.当时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西方传教士的著作,如<地理志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