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历史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知识梳理

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战国时期:①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3、西汉: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②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序幕。③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5、三国时期: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6、隋唐时期: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④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⑤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⑥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7、宋元时期: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②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③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⑤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

8、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9、明清时期: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②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开发起了积极作用。③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④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

极作用;⑤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⑥清朝时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⑦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10、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①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②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③1913年,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④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⑤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云、贵、川、甘、陕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⑦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⑧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企业从华北、华东、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西部的经济实力。

11、新中国时期:①新中国建立后,和平解放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⑤1957~1966年,在西部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⑥1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动乱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⑦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较快发展。⑨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升华认识

1、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②战乱的影响。③自然条件的影响。④无节制地开发。⑤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则严重落后,东西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⑥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

2、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知识梳理

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战国时期:①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3、西汉: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②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序幕。③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5、三国时期: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6、隋唐时期: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④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⑤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⑥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7、宋元时期: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②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③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⑤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

8、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9、明清时期: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②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开发起了积极作用。③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④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

极作用;⑤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⑥清朝时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⑦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10、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①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②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③1913年,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④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⑤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云、贵、川、甘、陕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⑦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⑧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企业从华北、华东、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西部的经济实力。

11、新中国时期:①新中国建立后,和平解放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⑤1957~1966年,在西部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⑥1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动乱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⑦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较快发展。⑨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升华认识

1、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②战乱的影响。③自然条件的影响。④无节制地开发。⑤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则严重落后,东西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⑥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

2、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相关内容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一.山东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下面将山东省近五年(2007-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以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 1. 试卷结构及分值 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客观性试题包括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 ...

  •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检测题 1.[茂名市2012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在探究"事物联系哲理"的课堂上.一位同学举例: 在非洲东部的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哨刺金合欢树.在它的周围,举腹蚁.天牛.介壳虫.长颈鹿形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为了不让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吃合欢树的叶 ...

  • 高三学法指导
  •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第一轮 复习 (2014年8月---2015年1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务必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 ...

  •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天津蓟县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201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5周年.5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西藏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 ...

  • 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高三 地理试卷 图1示意我国某科考基地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有冰川分布,R 河2月份流量最大.读图完成1-2题. 1. "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 图 1 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 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qu ...

  • 山东省2011年普通高中应届毕业年级省级优秀学生人选名单公示
  • (2011-01-05 16:17:02) 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考信息 导读:1月4日,山东省教育厅公示了山东省2011年普通高中应届毕业年级省级优秀学生人选,共70名. 山东省2011年普通高中应届毕业年级省级优秀学生人选名单公示 (70名) 姓名 性别 学  校 注册学号 班级 学业 ...

  • 高三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 高三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第I卷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的垛状高田称为垛田.垛田四面环水,形同千万个水上小島,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改 造自然中的智慧结晶.据此.完成1〜2题. 1. 垛 ...

  • 高中地理 农业
  • 1.(陕西省五校高三届第三次模拟考试) (20) , 完及该地气候资料图(图 图7 图8 (1) 阅读材料一, 简述该地气候特征, 并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10分) (2) 阅读材料二, 说出近20年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简要分析新疆种植业内部结构作如此调整的理由.(10分) ...

  •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1 32分) 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卷上的答题栏内. 1. 2012年春节期间降雪对我国南方地区的蔬菜市场供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据报道:菠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