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 要:为全面贯彻实施《山东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山东省组织实施了“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简称重大专项)。2007年,为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启动实施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简称重大专项),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联合印发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重大专项重点支持已取得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经中试能够实现产业化或能够直接进入产业化开发,并能较快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重大专项项目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重点支持在山东境内设立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资金来源于财政预算,由省级财政拨款。按照“突出重点、集成联动、科学管理、专款专用、注重效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金融机构、民间和外资等多方面资金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关键词: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22-01  1 基本情况  五年来,重大专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领导、各市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共支持重大专项项目300项,其中后补助项目30项,2010年支持项目数是2006年的2.6倍;省财政投入资金8.98亿元,平均支持强度296万元,2010年省财政投入资金比2006年增长了47%。  2 实施效果  五年来,重大专项项目实施取得重大效果,在当地产出了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极大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为优化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密切了产学研结合,促进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重大专项的实施引导企业采取“开放联合、多策并举、广纳贤才”的产学研联合模式,共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引导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面向企业生产、解决生产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产学研多方密切合作共赢,缩短了成果转化的周期,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据统计,参与项目合作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有220家,其中高校92家、科研院所89家、企业39家。  2.2 搭建了创新平台,凝聚了创新人才  重大专项的实施凝聚和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吸引了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高起点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据统计,参与的项目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数6021人,其中高级职称1907人,博士673人。支持了13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4个重点实验室和27个院士工作站。  2.3 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使企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重大专项的实施,带动专利申请总数达1078项,专利授权达585项,其中发明专利达19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项,获取技术标准156项。  2.4 优化了政府投入导向,建立了多元化投入体系  重大专项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宏观引导,使企业享受技术创新的成果、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巨大效益,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不断增加科研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重大专项的支持还带动了国家和地方各类计划的资金支持。据统计,项目总投资185.5亿元,省财政投入资金8.98亿元,占总投资的4.8%;带动地方匹配资金2.5亿元,占1.3%;银行贷款98.9亿元,占53.3%;企业自筹资金84.1亿元,占45.3%,其中企业自筹中用于项目研发的经费总支出59.4亿元。目前,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9.3亿元,新增利税29.3亿元,新增就业人员30816人。  2.5 突破了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了一批产业关键瓶颈技术,解决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培育壮大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中,新医药与生物技术产业占28.3%,新材料产业占17.2%,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占12.1%,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占10.4%,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占7.7%,其它占24.3%。在对新兴产业扶持资金中,新医药与生物技术产业占23.8%,新材料产业占17.6%,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占12.5%,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占9.5%,新能源占7.6%,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占7.5%,其它占21.5%。  2.6 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了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带动了上中下游产品的协调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由点带线、由线成片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莱芜市通过实施项目积极开展上下游协同创新,主动吸收外部智力支持,不断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了知名产品和品牌,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莱芜粉末冶金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寿光市组织实施了7个成果转化项目,带动了寿光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地方财力,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建议与对策  3.1 进一步加大重大专项资金强度  近年来,重大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单个项目平均支持强度达到400万元,但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重大专项支持面不大、显示度不高,与兄弟省市比差距很大。江苏省每年拿出20亿元用于重大专项,单项补助资金3000万元。建议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大幅度提高资金数额,使更多的企业享受更多出创新成果。  3.2 进一步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培训  尽管已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对资金的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具体应用中仍存在问题,有的企业项目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财政资金不能做到单独立帐,资金流向不明确。建议研究出台科技经费会计核算指导性文件,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培训和指导,规范资金使用。  3.3 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与监督  定期对重大专项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通报资金拨付缓慢的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建立完善日常监管、信息调度和情况核查等管理制度,及时把握项目实施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  3.4 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效果宣传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建议认真总结重大专项实施的好经验,挖掘重大专项实施的亮点和典型,以多种形式汇报宣传重大专项的实施效果,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成果转化,辉煌十一五——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成就汇编.山东省科技厅.

  摘 要:为全面贯彻实施《山东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山东省组织实施了“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简称重大专项)。2007年,为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启动实施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简称重大专项),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联合印发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重大专项重点支持已取得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经中试能够实现产业化或能够直接进入产业化开发,并能较快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重大专项项目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重点支持在山东境内设立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资金来源于财政预算,由省级财政拨款。按照“突出重点、集成联动、科学管理、专款专用、注重效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金融机构、民间和外资等多方面资金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关键词: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22-01  1 基本情况  五年来,重大专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领导、各市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共支持重大专项项目300项,其中后补助项目30项,2010年支持项目数是2006年的2.6倍;省财政投入资金8.98亿元,平均支持强度296万元,2010年省财政投入资金比2006年增长了47%。  2 实施效果  五年来,重大专项项目实施取得重大效果,在当地产出了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极大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为优化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密切了产学研结合,促进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重大专项的实施引导企业采取“开放联合、多策并举、广纳贤才”的产学研联合模式,共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引导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面向企业生产、解决生产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产学研多方密切合作共赢,缩短了成果转化的周期,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据统计,参与项目合作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有220家,其中高校92家、科研院所89家、企业39家。  2.2 搭建了创新平台,凝聚了创新人才  重大专项的实施凝聚和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吸引了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高起点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据统计,参与的项目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数6021人,其中高级职称1907人,博士673人。支持了13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4个重点实验室和27个院士工作站。  2.3 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使企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重大专项的实施,带动专利申请总数达1078项,专利授权达585项,其中发明专利达19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项,获取技术标准156项。  2.4 优化了政府投入导向,建立了多元化投入体系  重大专项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宏观引导,使企业享受技术创新的成果、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巨大效益,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不断增加科研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重大专项的支持还带动了国家和地方各类计划的资金支持。据统计,项目总投资185.5亿元,省财政投入资金8.98亿元,占总投资的4.8%;带动地方匹配资金2.5亿元,占1.3%;银行贷款98.9亿元,占53.3%;企业自筹资金84.1亿元,占45.3%,其中企业自筹中用于项目研发的经费总支出59.4亿元。目前,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9.3亿元,新增利税29.3亿元,新增就业人员30816人。  2.5 突破了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了一批产业关键瓶颈技术,解决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培育壮大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中,新医药与生物技术产业占28.3%,新材料产业占17.2%,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占12.1%,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占10.4%,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占7.7%,其它占24.3%。在对新兴产业扶持资金中,新医药与生物技术产业占23.8%,新材料产业占17.6%,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占12.5%,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占9.5%,新能源占7.6%,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占7.5%,其它占21.5%。  2.6 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了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带动了上中下游产品的协调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由点带线、由线成片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莱芜市通过实施项目积极开展上下游协同创新,主动吸收外部智力支持,不断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了知名产品和品牌,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莱芜粉末冶金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寿光市组织实施了7个成果转化项目,带动了寿光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地方财力,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建议与对策  3.1 进一步加大重大专项资金强度  近年来,重大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单个项目平均支持强度达到400万元,但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重大专项支持面不大、显示度不高,与兄弟省市比差距很大。江苏省每年拿出20亿元用于重大专项,单项补助资金3000万元。建议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大幅度提高资金数额,使更多的企业享受更多出创新成果。  3.2 进一步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培训  尽管已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对资金的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具体应用中仍存在问题,有的企业项目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财政资金不能做到单独立帐,资金流向不明确。建议研究出台科技经费会计核算指导性文件,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培训和指导,规范资金使用。  3.3 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与监督  定期对重大专项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通报资金拨付缓慢的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建立完善日常监管、信息调度和情况核查等管理制度,及时把握项目实施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  3.4 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效果宣传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建议认真总结重大专项实施的好经验,挖掘重大专项实施的亮点和典型,以多种形式汇报宣传重大专项的实施效果,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成果转化,辉煌十一五——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成就汇编.山东省科技厅.


相关内容

  • 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规划
  • 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国家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根据《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沈委发〔2011〕1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和基础条件 ( ...

  •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2009年第2期<云南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YunnanNo.2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赵冬初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摘要: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于受到技自主创新通过推动要素结构.术依赖观念 ...

  • [中国制造2025]全文内容
  •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5年5月8日 (本文有删减) 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 ...

  • 领导决策能力提高
  •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迅速,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管理者.领导者决策的科学性越来越重要.具有科学决策能力,成为对现代管理者.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决策的基本理念 (一)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在现代生产中,科学 ...

  • 中国经济发展史
  • 中国经济发展史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 ...

  •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 作者:王一鸣 宏观经济管理 2008年05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总结近30年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 ...

  •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
  • 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 深圳科技和信息局门户网站 www.szsti.net 2009-3-31 来源: 选择字号[大中小]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 深发[2008]8号 (2008年9月19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 ...

  •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建议全文
  •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 2010年12月06日08:29 来源:<北京日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 ...

  •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_三个转变_
  • HONGGUANJINGJIGUANLI 十七大专栏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王一鸣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总结近30年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