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作业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A 6B 7B 8D 9A 10D
二、判断题
1 R 2 R 3W 4W 5W 6 W 7 R
三、简答题
1、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二: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增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岩。
2、总矿化度表示水的矿化程度,为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量,以每升水中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总克数(g/L) 表示表示。高矿化水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腐蚀钢筋,促使混凝土分解,故拌和混凝土时不允许用高矿化水。高矿化水中的混凝土建筑亦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3、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四种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上,由温度和挥发物引起的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原有的区域变质岩体与岩浆状的流体互相交代而形成新岩石的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在地壳构造变动时产生的强烈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的变质作用。
4、层理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
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阳光曝晒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等。
结核 :结核是成分、结构、构造及颜色等与周围沉积物(岩)不同的、规模不大的团块体。
生物成因构造: 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特征,而在沉积物中形成的构造称生物成因构造。
5、斜坡变形:
(1)松动: 斜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表面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的陡倾角张开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的岩体便向临空方向松开、移动,这种过程和现象称为松动。
(2)蠕动: 斜坡岩体在以自重应力为主的坡体应力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形,称为斜坡蠕动。
斜坡破坏:
(1)崩塌: 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陡倾结构面分割,并突然脱离母体,翻滚而下,造成岩体互相冲撞、破坏,最后堆积于坡脚而形成岩堆。
(2)滑坡:斜坡岩土体沿着连续贯通的破坏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与现象称为滑坡。
6、沉积岩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7、(1)地形:洞轴线位置选线时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
(2)地层与岩性条件:在洞线选择时,应分析沿线地层的分布和各种岩石的工程性质。
(3)地质构造条件: 隧洞选线最好的地质构造条件是出露面积较大的块状岩体,如深成火成岩的岩基或岩株;古老的基底片麻岩以及厚层沉积岩等。在这些岩体中亦应注意断裂带及风化带的发育程度。
(4)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地下水涌水的可能性和涌水量。此外,还应注意地下水水质资料的分析。
工程地质作业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A 6B 7B 8D 9A 10D
二、判断题
1 R 2 R 3W 4W 5W 6 W 7 R
三、简答题
1、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二: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增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岩。
2、总矿化度表示水的矿化程度,为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量,以每升水中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总克数(g/L) 表示表示。高矿化水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腐蚀钢筋,促使混凝土分解,故拌和混凝土时不允许用高矿化水。高矿化水中的混凝土建筑亦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3、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四种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上,由温度和挥发物引起的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原有的区域变质岩体与岩浆状的流体互相交代而形成新岩石的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在地壳构造变动时产生的强烈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的变质作用。
4、层理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
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阳光曝晒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等。
结核 :结核是成分、结构、构造及颜色等与周围沉积物(岩)不同的、规模不大的团块体。
生物成因构造: 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特征,而在沉积物中形成的构造称生物成因构造。
5、斜坡变形:
(1)松动: 斜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表面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的陡倾角张开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的岩体便向临空方向松开、移动,这种过程和现象称为松动。
(2)蠕动: 斜坡岩体在以自重应力为主的坡体应力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形,称为斜坡蠕动。
斜坡破坏:
(1)崩塌: 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陡倾结构面分割,并突然脱离母体,翻滚而下,造成岩体互相冲撞、破坏,最后堆积于坡脚而形成岩堆。
(2)滑坡:斜坡岩土体沿着连续贯通的破坏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与现象称为滑坡。
6、沉积岩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7、(1)地形:洞轴线位置选线时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
(2)地层与岩性条件:在洞线选择时,应分析沿线地层的分布和各种岩石的工程性质。
(3)地质构造条件: 隧洞选线最好的地质构造条件是出露面积较大的块状岩体,如深成火成岩的岩基或岩株;古老的基底片麻岩以及厚层沉积岩等。在这些岩体中亦应注意断裂带及风化带的发育程度。
(4)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地下水涌水的可能性和涌水量。此外,还应注意地下水水质资料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