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词语的文化内涵

第23卷第2期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6月

J OURNAL OF BIJIE TEACHERS CO LLEGE

典故词语的文化内涵

唐雪凝 丁建川

1

2

(1、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2、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71021)

摘 要:典故词语作为词汇的民族性符号体现者,

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物质文化、制度文

化、精神文化以及人名、地名中都可以发现典故词语的灵动, 通过它们, 可以加深理解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的关系。

关键词:典故词语;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精神文化; 人名; 地名

文章编号:1672-0296(2005) 02-0021-04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USIVE EX PRESSIONS AND

THE NAMES OF PEOPLE AND PLACES TANG Xue-ning 1 DI NG Jian-chuan 2

(1.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Shandong 273165, China; 2. Literature C 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Abstract:Allusive expressions which can be found in the names of people and places in Chinese are considered as the national symbols, entails profound histor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r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Key words:Allusive E xpressions; Materi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Spiritual C ulture; Name; Address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 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典故灿若群星, 内容涉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佛事以及古言成辞、俗语俚谚等。压缩典故, 提炼语句, 用简单凝炼的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概括提示这个故事或这个语句, 这个词或短语就是典故词语。典故词语作为词汇的民族性符号体现者, 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好比镜子或影集, 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风貌; 犹如管道或轨道, 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 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 [1]当我们从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来考察典故词语时, 会发

现典故词语对文化的反映更为集中。首先, 典故词语植根于中华民族古老历史文化的源头, 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次, 典故词语有特定的语义内涵, 它的原型和使用史又引起一连串的联想, 使它具有极大的 张力! , 包含的信息量大, 文化的负载量也大; 再次, 典故词语是语言的加工形态, 经过了语言社团在语言活动中的反复加工锤炼, 才由言语成分发展成为语言成分。在此过程中, 中华民族多种文化意识和文化现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语言作为文化符号具有记录功能、反映功能, 这只是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工具, 语言对文化并非只能简单、机械、被动地反映, 它对文化也能发挥其能动的影响作用。任何文化的形成、流传、发展过

作者简介:唐雪凝(1957- ) , 女, 江苏徐州人, 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 副院长, 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

学及对外汉语教学。

丁建川(1971- ) , 男, 山东泰安人,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 泰山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程都必然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的制约和影响。典故词语在反映文化的同时, 也参与了文化的形成、发展, 充当一个重要角色, 我们在下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1. 典故词语反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相比, 物质文化则较具体直观, 属于表层文化, 直接对应着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我们可透过典故词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探究古人的服饰、饮食、建筑以及多种多样的器物、动物、植物等等, 进而推求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

在崇尚 民以食为天! 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 与饮食行为有关的典故词语很多。例如 食指大动! ,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以示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 必尝异味&。及入, 宰夫将解鼋, 相视而笑。公问之, 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 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 染指于鼎, 尝之而出。! 此典又有 染指! 的用法, 来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西晋的张季鹰在洛阳做官时, 看到秋风起, 忽然想到吴中老家菰菜羹和鲈鱼脍的味道, 叹息到: 人生贵得适意尔, 何羁宦术千里, 以要名爵乎? ! 这里的适意, 就是从心所欲, 率性而为。为了这份适意, 张季鹰辞官归故里。于是便有了思乡赋归的典故词语 鲈鱼脍! 。此外如 千里莼羹! , 典出#世说新语∀言语∃, 说晋代陆机去拜谒王济, 王济正有几斛羊酪放在那里, 指给陆机看, 问: 你们东吴有什么可与之相比? ! 陆机答道: 有千里湖的莼羹菜, 还不必下盐和豆豉。! 后以此词形容家乡风味。这些典故词语, 非常准确地蕴涵 民以食为天! 的饮食文化, 如果不了解中华文化, 则无法理解这些典故词语的内涵。

酒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典故文化也渗透其中, 使酒文化的味道更醇更厚, 回味悠长。例如: 步兵酒! 语出#世说新语∀任诞∃: 步兵校尉缺, 厨中有贮酒数百斛, 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后世因以 步兵酒! 步兵厨! 借指美酒、酿酒之所。 刘伶酒德! 语出#世说新语∀文学∃: 刘伶着#酒德颂∃, 意气所寄。! 后以此词形容人纵饮酣畅忘情。另外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中山酒! 等典故词语都透露出我国古代悠久的酒文化。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 反映中医文化的典故词语也为人们熟知。如 杏林! , 典出晋葛洪#神仙传∃。传说仙人董奉信在山中, 不种田, 为人治病, 也不收钱, 只让病人痊愈后在山上栽几株杏树, 如此几年, 计有十万余株, 长成一片茂密的杏林。后以 杏林! 一词指代医界。

2. 典故词语反映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 即文化的制度层次, 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风俗以及相关的理论、规范等等。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制度文化也要靠语言为载体固定流传下来, 所以对一些典故词语进行考察, 透过语言的棱镜可以观察到制度文化的一些情景。

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家庭伦理, 重视孝悌忠信, 认为这是维护秩序的基础, 也是制度的体现。反映在典故里, 如 王祥卧冰! , 典出#世说新语∀德行∃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孝谨! 条刘孝标注。说晋代王祥为人孝谨, 母亲去世以后, 后母朱氏讨厌他, 常说他的坏话, 而王祥孝敬后母如常。隆冬河结冰, 后母要吃活鱼, 让王祥去捉。王祥解衣卧于冰上, 不一会冰开, 有双鲤游出, 人们认为是孝心感动了上天。抛开此典故词语的糟粕, 其中反映的尊老意识还是可取的。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 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结构, 也是实施封建伦理道德的基础单位, 所以婚姻的社会性和稳定性也是历来受重视的方面, 这在典故词语中有较多的体现。例如 举案齐眉! 破镜重圆! 等等。

中华民族一向重视注重个人修养, 把 立德! 作为 三不朽! 之首要内容, 完善自己品格是人生的不懈追求, 反映在典故中有: 韦弦! , 语出#韩非子观行∃: 西门豹之性急, 故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之心缓, 故佩弦以自急。! 今以此典表示自我规戒, 弥补不足。另外还有 陋巷、嗟来之食、捐金抵壁! 等等都是此类词语。

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教育, 这样的传统也在典故词语中多有反映, 例如 庭训! , 典出#论语∀季氏∃, 后以此典词指父亲的教诲。 断织! 一词流传很广的原因, 就在于孟母教子的故事反映出中华民族望子成龙的教育观。此外如 悬梁刺股! 、 囊萤映雪! 、 凿壁偷光! 、 铁杵磨针! 、 韦编三绝! 等等, 都是我们的祖先把一些好学的故事概括为典故词语, 代代相传, 用来教人树立向学之心。

3. 典故词语反映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覆盖了中华民族宗教、政治、哲学、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 是我们整个社会从古到今的集体精神财富。它反映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 在典故词语中往往有所折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典故词语, 了解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 学习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能, 铸就我们民族特有的心理素养。

宗教尤其是佛教对汉文化有巨大影响, 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教义在典故词语中当然有所反映。出自佛教的 拈花微笑! 、 割肉饲虎! 、 磨砖成镜! 、 临济棒喝! 等充满着禅智禅趣; 庄生梦蝶! 、 塞翁失马! 、 东山小草! 折射出道家思想, 这些都是每个受过民族文化浸润的人能够耳熟能详的。

典故词语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形式有所反映的也不乏其例。与文学有关的 温八叉! , 说的是唐代温庭筠才思敏捷, 善作小赋, 从来不起草稿。每次入试作赋, 每叉手一次即作好一韵, 叉手八次八韵已成。与音乐有关的典词, 例如 响遏行云! , 语出#列子∀汤问∃, 后以此典词形容歌声嘹亮; 知音! 语出#吕氏春秋∀本味∃, 后用此典词指心意相通的朋友。 阳关曲! 源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与书法有关的有 春蚓秋蛇! , 语出#晋书∀王羲之传∃, 用以形容书法柔弱, 多指字体拙劣; 黄庭换鹅! 亦出自#晋书∀王羲之传∃, 此典词形容书法精妙。反映舞蹈的典故词语如 羊家通体腰! 典出#南史∀羊侃传∃, 步步生莲花! 典出#南史∀齐废帝东昏侯记∃, 等等。

4. 典故词语与人名

游汝杰先生#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中有#人名、地名的文化内涵∃这一专章, 讲了人名的民族文化特征、地方文化特征、时代特征等专题, 从不

[2]

同角度探求人名的文化内涵。除了游先生以上提到的之外, 典故词语用作人名或以人名作典故词语也应是考察人名文化内涵的重要方面。

4. 1 典故词语用作人名

典故词语用作人名在中华民族比较常见, 这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关。中华民族有崇尚权威、重视人的因素和价值的人文心理倾向。名字是伴随人一生的符号, 自然人人都非常重视, 孩子生下来之后就要取个好名字, 这是汉人一贯的社会心理! [3]。命名讲究新颖典雅, 含蓄响亮, 不仅重视平仄, 顺口悦耳, 又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发人联想, 能从名字的背后品出浓浓的文化蕴味, 通过名字表现出取名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意识和审美趋向。所以很多人尤其是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人所取名字中含有典故因素, 有所寄托。例如:孙过庭, 唐代书法家, 擅长草书。名用 过庭! 典词, 源出#论语∀季氏∃ 鲤趋而过庭! 句, 义为 受到父亲的教诲! 。耶律楚材, 字晋卿, 辽皇族, 初仕金, 后仕元。 楚材! 一词源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声子通使于晋, 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 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 &对曰:%晋卿不如楚, 其大夫则贤, 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 自楚往也。虽楚有材, 晋实用之。&! 联系耶律楚材字 晋卿! , 初仕金后仕元的经历, 着实别有一番味道。

有些文人的本名与笔名、字等均与典故词语有联系。例如:蔡南冠, 笔名蔡仪, 现代文艺理论家, 美学家, #左传∀成公九年∃: 晋侯观于军府, 见钟仪, 问之曰:%南冠而絷者睡也? &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以笔名 仪! 易 南冠! , 正取南冠钟仪之义。陈其通, 笔名陈贯之, 话剧#万水千山∃的作者。#论语∀里仁∃: 吾道一以贯之。! 贯之! 由此而来, 说明 其通! 的原因。张九成, 字子韶, 南宋钱塘人, 名与字来自#尚书∀益稷∃: 箫韶九成。! 邝露, 字湛若, 明末诗人, 名与字来自#诗∀小雅∀湛露∃: 湛湛露斯, 匪阳不。!

上面提到的都是历史或当代的真实人物, 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用典故词语作人名的也不乏其例。通过含有典故色彩的名字, 人们既可以窥出作者构思中的深意, 同时也可以了解作者自身的知识修养和口味。例如:方鸿渐, 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男主人公。 鸿渐! 源出#易经∃ 渐! 卦, 渐! 训为进。义为飞鸿渐进于高位。故后以 鸿渐! 喻仕进。#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曰: 公孙弘卜式儿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 远亦羊豕之间, 非遇其时, 焉能致此位乎? ! 孙柔嘉, 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女主人公。 柔嘉! 出自#诗经∃, #诗∀大雅∀民∃: 仲山甫之德, 柔嘉维则。! 孔颖达疏: 柔和而美善。! 鸿渐! 、 柔嘉! 的含义与小说中方鸿渐、孙柔嘉的性格两相对照, 真有着极妙的幽默与讽刺。

4. 2 人名用作典故词语

人名用作典故词语, 有两种情况, 有的人名是历史人物、现代人物的名字, 也有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名字。例如, 忠肝义胆的关羽,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上面提到的 方鸿渐! , 因为广泛流传就具有了类化的意义, 作为海归派却无真才实学, 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找不到自己明确的位置的多余人, 人们常会想到方鸿渐。翻开各种典故词典, 由人名充当的典故词语比比皆是。 无忌、无盐! 、 周公、周郎! 、 子胥、子期! , 等等。

人名用作典故词语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或是典籍诗文中有记载, 或是人们对其事迹耳熟能详, 或是某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例如 贾生! 后世常用之表达怀才不遇、忠贤遭忌的不平之感。李商隐#贾生∃: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

神。! 楚狂! , 即接舆, 是楚国隐士, 佯狂避世, 后用代指佯狂不仕的狷介之士。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虽然, 典故词语是特指 这一个! , 但诗文中出现时其典故词义都用其借代义、类化义。 沆瀣! , 语本宋钱易#南部新书∃: 又乾符二年, 崔沆放崔瀣! , 后比喻臭味相投, 现在已经看不出是人名用作典故了。当代武侠小说家首推金庸, 他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如左冷禅、岳不群都已成为一类人的代名词, 左冷禅指野心家, 岳不群指伪君子。需要注意的是, 因为人的性格和际遇是复杂的, 多方面的, 像 方鸿渐! 还用来指拿假文凭蒙人唬事的人。所以大多数诗文中出现的人名, 其比喻义和指代义要通过结合语境来理解, 只有结合语境才能确定其想象主题、联想方向。

5. 典故词语与地名

地名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地名的形成可以找到历史文化理据。通过对地名典故色彩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命名时的心理、历史背景及地名沿革的概貌。这也可从两个方面考察。

5. 1 典故词语命地名

典故词语用作地名, 地名因典故而得, 含有典故色彩, 这样的地名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 是地名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渭阳里, 典故词语出自#三国志∀魏文昭甄皇后传∃: (明) 帝思念舅氏不已, 又于其后园为像母起观庙, 名其里曰:%渭阳里&, 以近思母氏也。! 拙政园, 在今江苏苏州市。园址本为唐代陆龟蒙故宅。明嘉靖中, 御史王献臣因寺遗址建别墅, 以自托潘岳#闲居赋∃序 拙者之为政也! , 因名 拙政园! 。鸡黍, 在今山东金乡县。 鸡黍! 源出自#论语∀微子∃, 但是#后汉书∃所载 范张鸡黍! 的故事更是为后人熟知, 是以人们一般记其流而忘其源, 一提 鸡黍! 就会想到范式和张劭的生死之交, 范式就是 山阳金乡! (今山东金乡县) 人, 此地即是由 鸡黍! 这典故词语而得名。宝鸡,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秦陈仓县地, 唐干元元年改名宝鸡, 以相传秦文公在此得陈宝鸣鸡, 故名(#史记∀秦本记∃有载) 。#历代典故辞典∃收录 陈宝鸣鸡! 条。

5. 2 地名作典故词语

地名在古人诗文中出现, 在后世被引用后, 成为典故词语, 常作 意象! 出之, 不再是原先具体的地方名称, 而是带有了比喻义或借代义等类化意义, 虚指或泛指一类地方。例如:灞桥, 本作 霸桥! , #三辅黄图∃卷六: 霸(灞) 桥在长安东, 跨水做桥。汉人送客至此桥, 折柳送别。! 后形成折柳送别的风俗, 柳! 与 留! 谐音, 以示不舍之意。灞桥两边, 长柳依依, 住在长安的人送别都至此桥。诗人墨客借景抒情, 所作诗词大多伤愁别恨, 所谓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就是这些文学作品的概括, 又名 销魂桥! 。渠黎, 也作 渠犁! , 汉西域诸国之一,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东南、尉犁县西北,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这里已作为泛指边关的一个典故词语了。云阳, #史记∀秦始皇纪∃十三年: 韩非使秦, 秦用李斯谋, 留非。非死云阳!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 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 秦始皇甘泉宫在焉。! 汉桓宽#盐铁论∀毁学∃: 李斯相秦, 席天下之势, 志小万乘, 及其囚于囹圄, 车制于云阳之市, 亦愿负薪入鸿门, 行上蔡曲径街, 不可得也。! 后来的文学作品中, 常以 云阳! 为行刑地之代称。沙门岛, 这个地名与 云阳、云阳市! 意思相近, 此岛属登州蓬莱, 居渤海之中, 离陆地不过几十里。北宋初, 始作流配罪犯的场所, 屯兵驻扎。后作为一个泛称, 指犯人流配的场所。因为当时许多无辜的人被草菅人命发配至此, 因此也成了人间地狱的象征。北宋南渡后, 随着北方的沦失, 沙门岛的使命也终结了。但是它作为一个可怕的名字, 和 云阳! 等一道, 直到元代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成为元杂剧家喜欢使用的典故词语。例如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 丑扮解子上云:%叫小的那里使用? &使命云:%着你押解吕岩, 迭配沙门岛去。&!#元曲选∃杨显之#酷寒亭∃四: 非我不怜他, 他罪原非小, 姑免赴云阳, 且配沙门岛。!

总之, 典故词语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可以见到典故词语的影子, 让人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典故词语的研究, 可以更好地挖掘沉淀在其中的文化底蕴, 弘扬中华文明和传统, 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邢福义. 文化语言学(修订本)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

[2]游汝杰. 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86.

[3]陈建民. 语言文化社会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46.

责 编 卢凤鹏责 校 谭本龙

第23卷第2期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6月

J OURNAL OF BIJIE TEACHERS CO LLEGE

典故词语的文化内涵

唐雪凝 丁建川

1

2

(1、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2、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71021)

摘 要:典故词语作为词汇的民族性符号体现者,

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物质文化、制度文

化、精神文化以及人名、地名中都可以发现典故词语的灵动, 通过它们, 可以加深理解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的关系。

关键词:典故词语;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精神文化; 人名; 地名

文章编号:1672-0296(2005) 02-0021-04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USIVE EX PRESSIONS AND

THE NAMES OF PEOPLE AND PLACES TANG Xue-ning 1 DI NG Jian-chuan 2

(1.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Shandong 273165, China; 2. Literature C 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Abstract:Allusive expressions which can be found in the names of people and places in Chinese are considered as the national symbols, entails profound histor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r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Key words:Allusive E xpressions; Materi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Spiritual C ulture; Name; Address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 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典故灿若群星, 内容涉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佛事以及古言成辞、俗语俚谚等。压缩典故, 提炼语句, 用简单凝炼的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概括提示这个故事或这个语句, 这个词或短语就是典故词语。典故词语作为词汇的民族性符号体现者, 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好比镜子或影集, 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风貌; 犹如管道或轨道, 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 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 [1]当我们从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来考察典故词语时, 会发

现典故词语对文化的反映更为集中。首先, 典故词语植根于中华民族古老历史文化的源头, 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次, 典故词语有特定的语义内涵, 它的原型和使用史又引起一连串的联想, 使它具有极大的 张力! , 包含的信息量大, 文化的负载量也大; 再次, 典故词语是语言的加工形态, 经过了语言社团在语言活动中的反复加工锤炼, 才由言语成分发展成为语言成分。在此过程中, 中华民族多种文化意识和文化现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语言作为文化符号具有记录功能、反映功能, 这只是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工具, 语言对文化并非只能简单、机械、被动地反映, 它对文化也能发挥其能动的影响作用。任何文化的形成、流传、发展过

作者简介:唐雪凝(1957- ) , 女, 江苏徐州人, 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 副院长, 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

学及对外汉语教学。

丁建川(1971- ) , 男, 山东泰安人,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 泰山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程都必然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的制约和影响。典故词语在反映文化的同时, 也参与了文化的形成、发展, 充当一个重要角色, 我们在下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1. 典故词语反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相比, 物质文化则较具体直观, 属于表层文化, 直接对应着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我们可透过典故词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探究古人的服饰、饮食、建筑以及多种多样的器物、动物、植物等等, 进而推求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

在崇尚 民以食为天! 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 与饮食行为有关的典故词语很多。例如 食指大动! ,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以示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 必尝异味&。及入, 宰夫将解鼋, 相视而笑。公问之, 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 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 染指于鼎, 尝之而出。! 此典又有 染指! 的用法, 来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西晋的张季鹰在洛阳做官时, 看到秋风起, 忽然想到吴中老家菰菜羹和鲈鱼脍的味道, 叹息到: 人生贵得适意尔, 何羁宦术千里, 以要名爵乎? ! 这里的适意, 就是从心所欲, 率性而为。为了这份适意, 张季鹰辞官归故里。于是便有了思乡赋归的典故词语 鲈鱼脍! 。此外如 千里莼羹! , 典出#世说新语∀言语∃, 说晋代陆机去拜谒王济, 王济正有几斛羊酪放在那里, 指给陆机看, 问: 你们东吴有什么可与之相比? ! 陆机答道: 有千里湖的莼羹菜, 还不必下盐和豆豉。! 后以此词形容家乡风味。这些典故词语, 非常准确地蕴涵 民以食为天! 的饮食文化, 如果不了解中华文化, 则无法理解这些典故词语的内涵。

酒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典故文化也渗透其中, 使酒文化的味道更醇更厚, 回味悠长。例如: 步兵酒! 语出#世说新语∀任诞∃: 步兵校尉缺, 厨中有贮酒数百斛, 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后世因以 步兵酒! 步兵厨! 借指美酒、酿酒之所。 刘伶酒德! 语出#世说新语∀文学∃: 刘伶着#酒德颂∃, 意气所寄。! 后以此词形容人纵饮酣畅忘情。另外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中山酒! 等典故词语都透露出我国古代悠久的酒文化。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 反映中医文化的典故词语也为人们熟知。如 杏林! , 典出晋葛洪#神仙传∃。传说仙人董奉信在山中, 不种田, 为人治病, 也不收钱, 只让病人痊愈后在山上栽几株杏树, 如此几年, 计有十万余株, 长成一片茂密的杏林。后以 杏林! 一词指代医界。

2. 典故词语反映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 即文化的制度层次, 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风俗以及相关的理论、规范等等。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制度文化也要靠语言为载体固定流传下来, 所以对一些典故词语进行考察, 透过语言的棱镜可以观察到制度文化的一些情景。

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家庭伦理, 重视孝悌忠信, 认为这是维护秩序的基础, 也是制度的体现。反映在典故里, 如 王祥卧冰! , 典出#世说新语∀德行∃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孝谨! 条刘孝标注。说晋代王祥为人孝谨, 母亲去世以后, 后母朱氏讨厌他, 常说他的坏话, 而王祥孝敬后母如常。隆冬河结冰, 后母要吃活鱼, 让王祥去捉。王祥解衣卧于冰上, 不一会冰开, 有双鲤游出, 人们认为是孝心感动了上天。抛开此典故词语的糟粕, 其中反映的尊老意识还是可取的。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 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结构, 也是实施封建伦理道德的基础单位, 所以婚姻的社会性和稳定性也是历来受重视的方面, 这在典故词语中有较多的体现。例如 举案齐眉! 破镜重圆! 等等。

中华民族一向重视注重个人修养, 把 立德! 作为 三不朽! 之首要内容, 完善自己品格是人生的不懈追求, 反映在典故中有: 韦弦! , 语出#韩非子观行∃: 西门豹之性急, 故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之心缓, 故佩弦以自急。! 今以此典表示自我规戒, 弥补不足。另外还有 陋巷、嗟来之食、捐金抵壁! 等等都是此类词语。

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教育, 这样的传统也在典故词语中多有反映, 例如 庭训! , 典出#论语∀季氏∃, 后以此典词指父亲的教诲。 断织! 一词流传很广的原因, 就在于孟母教子的故事反映出中华民族望子成龙的教育观。此外如 悬梁刺股! 、 囊萤映雪! 、 凿壁偷光! 、 铁杵磨针! 、 韦编三绝! 等等, 都是我们的祖先把一些好学的故事概括为典故词语, 代代相传, 用来教人树立向学之心。

3. 典故词语反映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覆盖了中华民族宗教、政治、哲学、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 是我们整个社会从古到今的集体精神财富。它反映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 在典故词语中往往有所折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典故词语, 了解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 学习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能, 铸就我们民族特有的心理素养。

宗教尤其是佛教对汉文化有巨大影响, 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教义在典故词语中当然有所反映。出自佛教的 拈花微笑! 、 割肉饲虎! 、 磨砖成镜! 、 临济棒喝! 等充满着禅智禅趣; 庄生梦蝶! 、 塞翁失马! 、 东山小草! 折射出道家思想, 这些都是每个受过民族文化浸润的人能够耳熟能详的。

典故词语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形式有所反映的也不乏其例。与文学有关的 温八叉! , 说的是唐代温庭筠才思敏捷, 善作小赋, 从来不起草稿。每次入试作赋, 每叉手一次即作好一韵, 叉手八次八韵已成。与音乐有关的典词, 例如 响遏行云! , 语出#列子∀汤问∃, 后以此典词形容歌声嘹亮; 知音! 语出#吕氏春秋∀本味∃, 后用此典词指心意相通的朋友。 阳关曲! 源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与书法有关的有 春蚓秋蛇! , 语出#晋书∀王羲之传∃, 用以形容书法柔弱, 多指字体拙劣; 黄庭换鹅! 亦出自#晋书∀王羲之传∃, 此典词形容书法精妙。反映舞蹈的典故词语如 羊家通体腰! 典出#南史∀羊侃传∃, 步步生莲花! 典出#南史∀齐废帝东昏侯记∃, 等等。

4. 典故词语与人名

游汝杰先生#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中有#人名、地名的文化内涵∃这一专章, 讲了人名的民族文化特征、地方文化特征、时代特征等专题, 从不

[2]

同角度探求人名的文化内涵。除了游先生以上提到的之外, 典故词语用作人名或以人名作典故词语也应是考察人名文化内涵的重要方面。

4. 1 典故词语用作人名

典故词语用作人名在中华民族比较常见, 这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关。中华民族有崇尚权威、重视人的因素和价值的人文心理倾向。名字是伴随人一生的符号, 自然人人都非常重视, 孩子生下来之后就要取个好名字, 这是汉人一贯的社会心理! [3]。命名讲究新颖典雅, 含蓄响亮, 不仅重视平仄, 顺口悦耳, 又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发人联想, 能从名字的背后品出浓浓的文化蕴味, 通过名字表现出取名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意识和审美趋向。所以很多人尤其是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人所取名字中含有典故因素, 有所寄托。例如:孙过庭, 唐代书法家, 擅长草书。名用 过庭! 典词, 源出#论语∀季氏∃ 鲤趋而过庭! 句, 义为 受到父亲的教诲! 。耶律楚材, 字晋卿, 辽皇族, 初仕金, 后仕元。 楚材! 一词源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声子通使于晋, 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 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 &对曰:%晋卿不如楚, 其大夫则贤, 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 自楚往也。虽楚有材, 晋实用之。&! 联系耶律楚材字 晋卿! , 初仕金后仕元的经历, 着实别有一番味道。

有些文人的本名与笔名、字等均与典故词语有联系。例如:蔡南冠, 笔名蔡仪, 现代文艺理论家, 美学家, #左传∀成公九年∃: 晋侯观于军府, 见钟仪, 问之曰:%南冠而絷者睡也? &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以笔名 仪! 易 南冠! , 正取南冠钟仪之义。陈其通, 笔名陈贯之, 话剧#万水千山∃的作者。#论语∀里仁∃: 吾道一以贯之。! 贯之! 由此而来, 说明 其通! 的原因。张九成, 字子韶, 南宋钱塘人, 名与字来自#尚书∀益稷∃: 箫韶九成。! 邝露, 字湛若, 明末诗人, 名与字来自#诗∀小雅∀湛露∃: 湛湛露斯, 匪阳不。!

上面提到的都是历史或当代的真实人物, 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用典故词语作人名的也不乏其例。通过含有典故色彩的名字, 人们既可以窥出作者构思中的深意, 同时也可以了解作者自身的知识修养和口味。例如:方鸿渐, 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男主人公。 鸿渐! 源出#易经∃ 渐! 卦, 渐! 训为进。义为飞鸿渐进于高位。故后以 鸿渐! 喻仕进。#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曰: 公孙弘卜式儿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 远亦羊豕之间, 非遇其时, 焉能致此位乎? ! 孙柔嘉, 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女主人公。 柔嘉! 出自#诗经∃, #诗∀大雅∀民∃: 仲山甫之德, 柔嘉维则。! 孔颖达疏: 柔和而美善。! 鸿渐! 、 柔嘉! 的含义与小说中方鸿渐、孙柔嘉的性格两相对照, 真有着极妙的幽默与讽刺。

4. 2 人名用作典故词语

人名用作典故词语, 有两种情况, 有的人名是历史人物、现代人物的名字, 也有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名字。例如, 忠肝义胆的关羽,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上面提到的 方鸿渐! , 因为广泛流传就具有了类化的意义, 作为海归派却无真才实学, 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找不到自己明确的位置的多余人, 人们常会想到方鸿渐。翻开各种典故词典, 由人名充当的典故词语比比皆是。 无忌、无盐! 、 周公、周郎! 、 子胥、子期! , 等等。

人名用作典故词语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或是典籍诗文中有记载, 或是人们对其事迹耳熟能详, 或是某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例如 贾生! 后世常用之表达怀才不遇、忠贤遭忌的不平之感。李商隐#贾生∃: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

神。! 楚狂! , 即接舆, 是楚国隐士, 佯狂避世, 后用代指佯狂不仕的狷介之士。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虽然, 典故词语是特指 这一个! , 但诗文中出现时其典故词义都用其借代义、类化义。 沆瀣! , 语本宋钱易#南部新书∃: 又乾符二年, 崔沆放崔瀣! , 后比喻臭味相投, 现在已经看不出是人名用作典故了。当代武侠小说家首推金庸, 他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如左冷禅、岳不群都已成为一类人的代名词, 左冷禅指野心家, 岳不群指伪君子。需要注意的是, 因为人的性格和际遇是复杂的, 多方面的, 像 方鸿渐! 还用来指拿假文凭蒙人唬事的人。所以大多数诗文中出现的人名, 其比喻义和指代义要通过结合语境来理解, 只有结合语境才能确定其想象主题、联想方向。

5. 典故词语与地名

地名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地名的形成可以找到历史文化理据。通过对地名典故色彩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命名时的心理、历史背景及地名沿革的概貌。这也可从两个方面考察。

5. 1 典故词语命地名

典故词语用作地名, 地名因典故而得, 含有典故色彩, 这样的地名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 是地名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渭阳里, 典故词语出自#三国志∀魏文昭甄皇后传∃: (明) 帝思念舅氏不已, 又于其后园为像母起观庙, 名其里曰:%渭阳里&, 以近思母氏也。! 拙政园, 在今江苏苏州市。园址本为唐代陆龟蒙故宅。明嘉靖中, 御史王献臣因寺遗址建别墅, 以自托潘岳#闲居赋∃序 拙者之为政也! , 因名 拙政园! 。鸡黍, 在今山东金乡县。 鸡黍! 源出自#论语∀微子∃, 但是#后汉书∃所载 范张鸡黍! 的故事更是为后人熟知, 是以人们一般记其流而忘其源, 一提 鸡黍! 就会想到范式和张劭的生死之交, 范式就是 山阳金乡! (今山东金乡县) 人, 此地即是由 鸡黍! 这典故词语而得名。宝鸡,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秦陈仓县地, 唐干元元年改名宝鸡, 以相传秦文公在此得陈宝鸣鸡, 故名(#史记∀秦本记∃有载) 。#历代典故辞典∃收录 陈宝鸣鸡! 条。

5. 2 地名作典故词语

地名在古人诗文中出现, 在后世被引用后, 成为典故词语, 常作 意象! 出之, 不再是原先具体的地方名称, 而是带有了比喻义或借代义等类化意义, 虚指或泛指一类地方。例如:灞桥, 本作 霸桥! , #三辅黄图∃卷六: 霸(灞) 桥在长安东, 跨水做桥。汉人送客至此桥, 折柳送别。! 后形成折柳送别的风俗, 柳! 与 留! 谐音, 以示不舍之意。灞桥两边, 长柳依依, 住在长安的人送别都至此桥。诗人墨客借景抒情, 所作诗词大多伤愁别恨, 所谓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就是这些文学作品的概括, 又名 销魂桥! 。渠黎, 也作 渠犁! , 汉西域诸国之一,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东南、尉犁县西北,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这里已作为泛指边关的一个典故词语了。云阳, #史记∀秦始皇纪∃十三年: 韩非使秦, 秦用李斯谋, 留非。非死云阳!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 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 秦始皇甘泉宫在焉。! 汉桓宽#盐铁论∀毁学∃: 李斯相秦, 席天下之势, 志小万乘, 及其囚于囹圄, 车制于云阳之市, 亦愿负薪入鸿门, 行上蔡曲径街, 不可得也。! 后来的文学作品中, 常以 云阳! 为行刑地之代称。沙门岛, 这个地名与 云阳、云阳市! 意思相近, 此岛属登州蓬莱, 居渤海之中, 离陆地不过几十里。北宋初, 始作流配罪犯的场所, 屯兵驻扎。后作为一个泛称, 指犯人流配的场所。因为当时许多无辜的人被草菅人命发配至此, 因此也成了人间地狱的象征。北宋南渡后, 随着北方的沦失, 沙门岛的使命也终结了。但是它作为一个可怕的名字, 和 云阳! 等一道, 直到元代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成为元杂剧家喜欢使用的典故词语。例如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 丑扮解子上云:%叫小的那里使用? &使命云:%着你押解吕岩, 迭配沙门岛去。&!#元曲选∃杨显之#酷寒亭∃四: 非我不怜他, 他罪原非小, 姑免赴云阳, 且配沙门岛。!

总之, 典故词语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可以见到典故词语的影子, 让人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典故词语的研究, 可以更好地挖掘沉淀在其中的文化底蕴, 弘扬中华文明和传统, 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邢福义. 文化语言学(修订本)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

[2]游汝杰. 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86.

[3]陈建民. 语言文化社会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46.

责 编 卢凤鹏责 校 谭本龙


相关内容

  • 论典故词语对典源依赖性的减弱
  •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4期 论典故词语对典源依赖性的减弱 唐子恒 提要 典故词语在产生之初大都需要结合典源发挥交际作用, 对典源的依赖性较强, 这是典故词语独特的理据特点决定的.而在后来的发展中, 典故词语程度不同地挣脱典源束缚, 使其意义发生变化.在现代汉语中, 有的典故词语对典源的依赖性已经 ...

  • 中国民俗文化词语英译的跨文化意识
  • 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 马慈祥 (青海民族学院外语系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 民俗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本文 从生态文化.器物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以及语言文化方面阐述了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并提出 了一些补偿 ...

  • 体育新闻的互文性解读
  • 摘要:体育新闻的重要特征是互文性,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作为研究视角,以体育新闻报道作为研究语料,试图探讨该理论在新闻语篇中深刻而具体的应用,并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揭示该理论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意义. 关键词:互文性 新闻语篇 批评话语分析 以Saussure的符号体系和Bakhtin的对话理论为基础,法国符号 ...

  • 浅析_玉台新咏_中的典故及其运用_章佳萍
  • 第23卷 第1期 2010年1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Vol. 23 No.1 Jan. 2010 浅析<玉台新咏>中的典故及其运用 章佳萍 (浙江工业大学 人 ...

  • 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 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教案: 中西方文化不同背景下地语言不同 因为文化上地不同,当我们议论一个严肃地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有时会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地话有时会使对方不快或气愤:因为文化上地不同,在国外演讲地人常常发现听众对他讲地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但是,在 ...

  • 对联的欣赏与写作
  • 对联的欣赏与写作 授课教师:福州十八中 周华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过程与方法:掌握拟写对联方法,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 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拟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拟写对联的 ...

  • 辛弃疾文档
  • 课 题水龙吟•等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两首>) 年级高一 学期 下期 教 学 目 标1.鉴赏词意:从意象入手, 把握词作空阔苍凉的意境,孤独悲愤的词人形象,描述词作的画面: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 动作暗示,用典传达. 3.梳理古 ...

  • 八面玲珑是什么意思八面玲珑成语造句和典故的相关文章推荐
  • 八面玲珑是什么意思八面玲珑成语造句和典故的相关文章推荐 八面玲珑是什么意思?八面玲珑成语造句和典故的相关文章成语大全四字成语及解释 写作文怎么可以离开成语,特别是四字成语,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四字成语但是不会用四字成语,因为我们不知道成语及解释,就难免会出错.出国留学成语大全栏目特意为您准备了100 ...

  • 为什么"买东西"不是"买南北"?
  • 买东西. 露马脚. 马虎-- 你知道这些词语的典故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许多词语,但关于这些词语的由来和典故,你了解多少呢?这些词语背后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今天,小编就整理了十个词语的起源,一起来涨知识吧! 1 [买东西]:为何不是买南北? "双十一"刚过,估计小伙伴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