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原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文 | 简白

摘自《你原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16:37 你原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来自十点读书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默言朗读音频

◆ ◆ ◆

同学聚会,小A又没参加。

自打毕业后,年年不落同学聚会的他,几乎再没来过。

我私下里给他打电话,约他在上学时常去的那个小餐馆见面。他同意了,说好六点。却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不知为什么,看见他的第一眼我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又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

互相寒暄坐下,点了几样小菜,喝了几杯小酒,他的话渐渐变多,我这才恍然,十几年过去,他看起来竟然还和高中那会儿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年龄,他仍旧穿一件皱巴巴的外套,聊着上学时玩的那几款网游,说着哪里能看见漂亮姑娘,结账时为了十几块的零头和老板讨价还价。

没有共同语言,聚会变得有些百无聊奈。

熬到结束,我送他回家,临告别时他拍了拍我的肩。

“我知道,我这几年混得不好!”

“什么?”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我说,我混得不好!没有你们好”

“同学之间,提这些干嘛?”

我搜肠刮肚想应对的话,从嘴里挤出这么一句后,匆匆离开。

我向来讨厌这样的对白,安慰显得敷衍,一同抱怨又略觉矫情。

回到家,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上学的时候,小A其实是我们当中的佼佼者,我们在省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而他又是重点班里的重点学生,高考时上了一所几乎算是顶尖的学校。毕业那会,我们都忙着找工作、考研、考各种证,而他每次都是气定神闲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问他为什么这么清闲,他说自己已经报名了选聘生,毕业了直接回老家当一名大学生村官。

我们这一帮朋友就赶紧劝他别去,还是正经找个工作比较好。结果他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以我们的条件,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啊,还不是给人家当牛做马,每天两点一线,生活来回奔波。回老家当一名村官,不仅可以离父母近一些,还有大把的清闲时间,我可以看看书,种种花,旅旅游。等三年满期,我再考个公务员。你们去追逐外面的世界吧,我就过自己安稳的小日子。”

既然他这样想,大家也就不再劝了,毕竟那时候每个人都前途未卜,谁也没法给别人指条明路。

后来我听说,小A并没有过上稳定的生活。村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你一个外来的学生,是根本没能力占据一个位置的。留是留不下了,可是出也出不去了。公务员竞争更加激烈,自然他又没考上。出去找工作的时候,他才发现,才三年时间,他已经跟不上社会的节奏了。没法跟应届生比性价比,没法跟老员工比能力,他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一份卖保险的工作。

我后来见过他几次,无一例外,抱怨着他的工作,抱怨着自己混得不好,过得没意思,我问他有没有想过换一种生活,他点点头又摇摇头。

“每天都想,可是怎么换呢?我现在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而且像你们那么辛苦,恐怕我这个年纪已经吃不消了!”

我不再说什么,心里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惋惜。

作为旁观者,似乎能够比他更看得清症结所在。毕竟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人早已不在他的身边了。

小A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中央财经大学毕业,考进了农业银行总部。她为了离家近,主动申请调到家乡的银行。刚工作的那几年,正好赶上了银行最后的繁荣期,每年放几笔贷款,年底轻松拿二十几万的奖金。

每次跟她通电话,她都会数落我一番,大意就是一个女孩子,在外一直漂着算什么,老家的工作收入也不低,还稳定,过两年找个人嫁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我想反驳,可是那时候我真是没底气,工作不顺利,这么辛苦,赚的却比人家少多了。

可是我知道老家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外面虽然辛苦,但是我愿意坚守。这些想法在她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可笑,跟她没什么共同语言,每次聊几句就挂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也能猜到一二,国家政策改变了,国库捂住了钱包,银行都没钱了。银行这个工作,如果没有钱可以放贷的话,基本工资是很低的,在我老家那地方,每个月也就2000多点。这种落差自然让我这个朋友接受不了,于是那段时间每天跟我抱怨,抱怨政府,抱怨社会,抱怨工作,抱怨自己选错了路。刚好那段时间我的工作有了起色,给杂志兼职写稿也能赚到一笔不菲的稿费,这自然成了她羡慕的地方,说我轻轻松松就能赚这么多,还是我的工作好。

我真想朝她翻白眼,我赚的都是辛苦钱,每天熬夜写稿的时候,她怎么不羡慕?说到这里,我要说一个我们自媒体里面的佼佼者,也是我的偶像。他独自一人管理着一个上千万粉丝的微博号和一个几百万粉丝的微信号,每天工作都是忙碌到凌晨四五点。即使这样,人家也没有抱怨,每天还是抽时间指点一下我们这些新人。

我有时候特别想不明白,那些毕业于名牌大学,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人,为什么宁愿被困在一份自己并不喜欢,觉得没什么意义,甚至连薪水都十分有限的工作里?他们抱怨、他们茫然、可一旦你劝他们离开,他们又能找出种种理由告诉你这不现实。

“我过得安逸”

“我过得稳定”

“这里福利还是不错的”

既然这么好,抱怨什么?

归根到底,好,不过是说服自己的借口,而不离开只是缺乏勇气。相比于对现状的不满,我们更怕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我们宁愿后悔当初的选择,抱着如果不怎么怎么样,就怎么怎么样的假设,却忘了,我们还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第三次,第四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晚的是总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我能理解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更愿意听从长辈的意见。

长辈们说去国企工作不会那么累,他们便满腔心思想要进国企,长辈们说去考公务员是一份铁饭碗,他们便纷纷涌入报考公务员的队伍当中,长辈们说,去当老师,不仅稳定还有假期,他们便动了当老师的念头。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让他们选择了听从上一辈人的意见。

这样的听从本身并没有错,错误在于,当发现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时候,他们没有放弃这份工作再做尝试,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留在这样的工作当中。

他们忽略了,这早已是另一个时代,

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再只是意味着一家老小的温饱,早已摆脱温饱的我们想要追求的是更有价值感的人生,能带来尊严和意义的工作。用上一辈人的价值观指导这样的诉求怎么会得到好的结果。

当别人在外面为了自己的未来辛苦打拼的时候,那些有着良好家世背景的人,却在依靠着父辈们荫蔽,在旧体系中安逸度日。然而这种安逸不过是一种假象,他们不过是守着旧日的荣光,活在旧时光的幻象之中。自己人为地与这个社会的前进和变革脱节,这样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便很难适应,最终被时代抛弃。

有着很好的出身和起步条件,当然是巨大的优势,但倘若因此而让自己止步不前,则有些得不偿失。你所谓的稳定,其实只是假象,不要在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对自己不将就,自己才能变得更优秀,对生活不将就,生活才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你原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本书没有虚无的抚慰,没有空泛的说教,它用一些你我生活周围常见的现象和事例,46篇警醒睿智的文字,献给正在经历迷茫、寻找方向的你。

-主播-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文 | 简白

摘自《你原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16:37 你原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来自十点读书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默言朗读音频

◆ ◆ ◆

同学聚会,小A又没参加。

自打毕业后,年年不落同学聚会的他,几乎再没来过。

我私下里给他打电话,约他在上学时常去的那个小餐馆见面。他同意了,说好六点。却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不知为什么,看见他的第一眼我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又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

互相寒暄坐下,点了几样小菜,喝了几杯小酒,他的话渐渐变多,我这才恍然,十几年过去,他看起来竟然还和高中那会儿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年龄,他仍旧穿一件皱巴巴的外套,聊着上学时玩的那几款网游,说着哪里能看见漂亮姑娘,结账时为了十几块的零头和老板讨价还价。

没有共同语言,聚会变得有些百无聊奈。

熬到结束,我送他回家,临告别时他拍了拍我的肩。

“我知道,我这几年混得不好!”

“什么?”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我说,我混得不好!没有你们好”

“同学之间,提这些干嘛?”

我搜肠刮肚想应对的话,从嘴里挤出这么一句后,匆匆离开。

我向来讨厌这样的对白,安慰显得敷衍,一同抱怨又略觉矫情。

回到家,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上学的时候,小A其实是我们当中的佼佼者,我们在省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而他又是重点班里的重点学生,高考时上了一所几乎算是顶尖的学校。毕业那会,我们都忙着找工作、考研、考各种证,而他每次都是气定神闲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问他为什么这么清闲,他说自己已经报名了选聘生,毕业了直接回老家当一名大学生村官。

我们这一帮朋友就赶紧劝他别去,还是正经找个工作比较好。结果他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以我们的条件,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啊,还不是给人家当牛做马,每天两点一线,生活来回奔波。回老家当一名村官,不仅可以离父母近一些,还有大把的清闲时间,我可以看看书,种种花,旅旅游。等三年满期,我再考个公务员。你们去追逐外面的世界吧,我就过自己安稳的小日子。”

既然他这样想,大家也就不再劝了,毕竟那时候每个人都前途未卜,谁也没法给别人指条明路。

后来我听说,小A并没有过上稳定的生活。村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你一个外来的学生,是根本没能力占据一个位置的。留是留不下了,可是出也出不去了。公务员竞争更加激烈,自然他又没考上。出去找工作的时候,他才发现,才三年时间,他已经跟不上社会的节奏了。没法跟应届生比性价比,没法跟老员工比能力,他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一份卖保险的工作。

我后来见过他几次,无一例外,抱怨着他的工作,抱怨着自己混得不好,过得没意思,我问他有没有想过换一种生活,他点点头又摇摇头。

“每天都想,可是怎么换呢?我现在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而且像你们那么辛苦,恐怕我这个年纪已经吃不消了!”

我不再说什么,心里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惋惜。

作为旁观者,似乎能够比他更看得清症结所在。毕竟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人早已不在他的身边了。

小A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中央财经大学毕业,考进了农业银行总部。她为了离家近,主动申请调到家乡的银行。刚工作的那几年,正好赶上了银行最后的繁荣期,每年放几笔贷款,年底轻松拿二十几万的奖金。

每次跟她通电话,她都会数落我一番,大意就是一个女孩子,在外一直漂着算什么,老家的工作收入也不低,还稳定,过两年找个人嫁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我想反驳,可是那时候我真是没底气,工作不顺利,这么辛苦,赚的却比人家少多了。

可是我知道老家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外面虽然辛苦,但是我愿意坚守。这些想法在她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可笑,跟她没什么共同语言,每次聊几句就挂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也能猜到一二,国家政策改变了,国库捂住了钱包,银行都没钱了。银行这个工作,如果没有钱可以放贷的话,基本工资是很低的,在我老家那地方,每个月也就2000多点。这种落差自然让我这个朋友接受不了,于是那段时间每天跟我抱怨,抱怨政府,抱怨社会,抱怨工作,抱怨自己选错了路。刚好那段时间我的工作有了起色,给杂志兼职写稿也能赚到一笔不菲的稿费,这自然成了她羡慕的地方,说我轻轻松松就能赚这么多,还是我的工作好。

我真想朝她翻白眼,我赚的都是辛苦钱,每天熬夜写稿的时候,她怎么不羡慕?说到这里,我要说一个我们自媒体里面的佼佼者,也是我的偶像。他独自一人管理着一个上千万粉丝的微博号和一个几百万粉丝的微信号,每天工作都是忙碌到凌晨四五点。即使这样,人家也没有抱怨,每天还是抽时间指点一下我们这些新人。

我有时候特别想不明白,那些毕业于名牌大学,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人,为什么宁愿被困在一份自己并不喜欢,觉得没什么意义,甚至连薪水都十分有限的工作里?他们抱怨、他们茫然、可一旦你劝他们离开,他们又能找出种种理由告诉你这不现实。

“我过得安逸”

“我过得稳定”

“这里福利还是不错的”

既然这么好,抱怨什么?

归根到底,好,不过是说服自己的借口,而不离开只是缺乏勇气。相比于对现状的不满,我们更怕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我们宁愿后悔当初的选择,抱着如果不怎么怎么样,就怎么怎么样的假设,却忘了,我们还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第三次,第四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晚的是总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我能理解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更愿意听从长辈的意见。

长辈们说去国企工作不会那么累,他们便满腔心思想要进国企,长辈们说去考公务员是一份铁饭碗,他们便纷纷涌入报考公务员的队伍当中,长辈们说,去当老师,不仅稳定还有假期,他们便动了当老师的念头。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让他们选择了听从上一辈人的意见。

这样的听从本身并没有错,错误在于,当发现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时候,他们没有放弃这份工作再做尝试,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留在这样的工作当中。

他们忽略了,这早已是另一个时代,

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再只是意味着一家老小的温饱,早已摆脱温饱的我们想要追求的是更有价值感的人生,能带来尊严和意义的工作。用上一辈人的价值观指导这样的诉求怎么会得到好的结果。

当别人在外面为了自己的未来辛苦打拼的时候,那些有着良好家世背景的人,却在依靠着父辈们荫蔽,在旧体系中安逸度日。然而这种安逸不过是一种假象,他们不过是守着旧日的荣光,活在旧时光的幻象之中。自己人为地与这个社会的前进和变革脱节,这样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便很难适应,最终被时代抛弃。

有着很好的出身和起步条件,当然是巨大的优势,但倘若因此而让自己止步不前,则有些得不偿失。你所谓的稳定,其实只是假象,不要在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对自己不将就,自己才能变得更优秀,对生活不将就,生活才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你原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本书没有虚无的抚慰,没有空泛的说教,它用一些你我生活周围常见的现象和事例,46篇警醒睿智的文字,献给正在经历迷茫、寻找方向的你。

-主播-


相关内容

  • 给猫挂铃铛 三年级 李宇希
  • 给猫挂铃铛 姓名:李宇希 年级:三年级 原本鼠国的子民生活的十分幸福,可自从来了一只凶猛的黑猫之后,鼠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时甚至鼠王睡觉也会梦见那只凶猛的猫-- 一天,鼠王命令鼠将军去偷粮食.鼠王对将军说:"今天你务必要把粮食给我偷回来!"鼠将军信誓旦旦地说:"大 ...

  • 大自然的一封信_900字
  • 尊敬的慈溪人们: 你们好! 我是大自然妈妈,我非常美丽.在我身上有山川.河海.生物.但自从人类从我身上贪婪地掠取资源始,我就渐渐的"病"了.人类胡砍滥伐树木.撕杀动物.开采矿产-- 一座座烟塔排放的废气使空气变得浑浊,鸟儿失去了自由的天空:一条条水沟排放的污水让本很干净的河.湖. ...

  • 论最低工资的弊端
  • 摘要: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是这项政策对经济的主要影响之一.文章通过对经济学上价格的形成机制的探讨,得出最低工资制度的弊端. 关键词:最低工资 价格 一.最低工资的概念及意义 最低工资制度最初产生于十九世纪末的新西兰.澳大利亚,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其后也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继建立了各自的最低工资 ...

  • 不要在别人的婚姻里仰望自己的幸福
  • 遇见端木婉清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要在别人的婚姻里仰望自己的幸福 文:端木婉清 图/网络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必要在别人的婚姻里去仰望自己的幸福,因为所有的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知足方能快乐. FRO ...

  • 一个杀妻者的秘罪
  • 我原本以为,从此便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我用双手犯下的罪过,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将我紧紧地攫住.从那天以后,我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常常从噩梦中惊醒,因为我知道,欠下的债,迟早要还的. One 午饭后,雅芳再一次央求我带她去两公里外的河堤.我禁不住她的苦苦哀求,把她抱到轮椅上,推着她向河堤的方向走去.一 ...

  • 罪恶的人死后,世界不会自动变好
  • 对于奥斯维辛的见证文字和影像已经有很多,但即使再多,从道德和人性层面来说,都还仍然不够.一次次的提及是为了抵抗遗忘.历史的真相并非只是为了对过去负责,更重要的是对未来负责. 和说出真相相比,选择缄默,有时候要容易得多.但总会有人想要掀开那个盖子,毕竟用沉默假装过去未曾发生过任何事,是不可能持久的.在 ...

  • 你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拼尽全力了吗?
  • 有人说"谁的青春不迷茫",我很赞同.大家都是从十八九岁走过来的,必然都叛逆过,迷茫过,但是然后呢?然后我们大学毕业了,工作了,恋爱了,又过了几年,就会分出两类人.一类是深知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不断调整脚步,朝着想要的方向一路狂奔,另一类是不紧不慢的过着日子,享受当下的恬静生活. ...

  • 女主重生文
  • 1. 重生小媳妇 [文案]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钟玲一定可以抓住幸福,享受平淡,如今她真的有了这样的机会. 从一个落魄的.沧桑的中年妇女,回到了十八岁时,那是她还是一个小媳妇,一个小军嫂. 女主是个军嫂,之前不懂的珍惜自己的丈夫,做过很多错事,死后重生回到了嫁人前的几天 那时她知道要好好对待这个值得他 ...

  • 一场人性复活的盛宴--读[复活]有感
  • 一场人性复活的盛宴 -读<复活>有感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用长达十年之久的时间以一个真实事件为原型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这部小说融合了托尔斯泰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向我们展示了一场人性复活的盛宴,被公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顶峰,是他一生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