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DOI:10.13961/j.cnki.stbctb.2014.01.006

第34卷第1期年月水土保持通报

Vol.34,No.1

, 

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孙艳玲1,刘斌1,王中良1冯敏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087;2.471.003)摘 要:对1干燥与不同气候指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982—2006年华北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2—2006年华北地区植被其中农田和灌丛的植被NNDVI总体呈现上升趋势,DVI上升趋势最明显;1982—2006年华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生物热量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呈减少趋势;整体上华北地区植被N与上一年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DVI年变化与当年的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草地植被N与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农田和灌丛年降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DVI与年均气温、植被N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显著正相关。此外,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气候指标;相关分析;华北地区关键词:NDV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01100288X(201024606--- 

中图分类号:Q48.19

ationBetweenNDVIandDifferentClimateIndicesinNorthChinaCorrel         

12111

,,WANGFENG MinlinlianSUN YanLIUBinZhon-  -g,gg

(nmentes,sit1.ColleeoUrbanand EnviroSciencTianin NormalUniverTianin300387,China;    y,gf jj2.ColleeoGeorahand TourisChoninNormalUniverChonin00047,China)m,sit  gf gpygqg gqg4y, 

):Abstraaeranalzedthecorrelationsbetweennormalizeddifferentialveetationindex(NDVIandctThis         ppyg,(,reciitationariditindex,bioloicalheatindexdifferentclimateindicesannualmeantemeratureannual       ppygp )andbioloicalhumiditindexinNorthChinafrom1982to2006.Resultsshowedthattemoralchaneof            gypg ,resentedanoveralluwardtrendeseciallinfarmlandandbushland.MeanannualtemeratureNDVI           pppyp ,,wreciitationariditindexandbioloicalhuandbioloicalheatindexincreasedsinificantlhileannual-          ppygggy ,miditindexdecreased.OveralltheNDVIwassinificantlneativelcorrelatedwithariditindexincorre-        ygygyy    sondinerrasslandhadaeriod.TheNDVIforositivelcorrelatedwithtemeratureinreviousiodand            pgpgppypp  reciitationandamostsinificantlnesinificantlositivecorrelationwithmeanannualtemeratureand-           ppgyggypp  ativecorrelationwithariditindex.TheNDVIforfarmlandandbushlandwassinificantlositivelcorre -          ygypy   ,latedwithmeanannualtemerature.Inadditionthereweresinificantsatialdifferencesinthecorrelation            pgpbetweenNDVIandclimaticindicesinNorthChina.       

:;;;KewordsNDVIclimateindexcorrelationanalsisNorthChina   yy也是大气圈、生物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圈和土壤圈相互联系的枢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

1]

。一般而言,大尺度上的气候起到“指示器”的作用[

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归一化植被指数(nor-,)是监测地malizeddifferenceveetationindexNDVI   g

区或全球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指标,是植被生长状

3]

。长时间序列况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

[]

而且,NDVI数据已广泛用于植被变化趋势研究4-6,

也NDVI作为研究植被与气候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

要素是决定陆地植被类型分布格局及其功能特性的最主要因素,植被则是地球气候最鲜明的反映和标

2]

。研究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在全球志[

0126201040720133       修回日期:  收稿日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研究”41001022)  资助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及示范”C07B02)NCET2012BA-

);();()天津师范大学市级重点实验室开发研究基金课题天津师范大学教改项目100954YF117001022011-

::(),,—),(,。作者简介冯敏重庆市人硕士研究生女苗族主要从事生态环境方面研究mailfenm19in163.com。89E-  @gqj

:,,孙艳玲(天津市人,博士,副教授,女(满族)主要从事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E-mailflli1n99@163.com。977—)  通信作者:yg

第1期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冯敏等:

247

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降水这两个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方NDVI与气温、

[]

面,例如,DVI的Ichii等7研究了气候变化与全球N关系,发现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春秋季NDVI与温

利用N度显著相关;DVI研究植被对气候的响应时,en等Rasums龙等

[9]

[8]

加上便利的海陆空交通运输条件以及首都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得华北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同时也给华北地区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使该区时常受到沙尘暴、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1.2 NDVI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中所采用的GlobalinvenDVIIMMISN- g/torodelinndaintudiesnormalized mygppg m a s数据来源于NAdifferenceveetationindex)SA(na-  g全球监tionalaeronauticsandsaceadministration)    p,测的植被指数数据,时间分辨率为1时间跨度为5d空间分辨率为8k1906年12月,82年1月至20m×利用A投影方式为Alrc8km,bers投影。首先,GIS通过最大值合3软件获得华北地区的N9.DVI数据,,MV将每月的成法(mvaluecomositesC)maximu  p上、下半月每1每个栅格的5d的NDVI取最大值,同样采用MVNDVI值用该月最大的NDVI代替,C法得到每个栅格的年最大NDVI值,进而得到1986年25a的NDVI序列。2—2001.3 气象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的气象数据来自国家气象局华北地区85个,气象观测站(附图3)包括各个站点的经度、纬度和降水数据。分别计算出6年逐月的气温、1982—200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生物干湿度指数5种气候指标的数值。同时,采用ArcGIS软件中的克里格插值法对华北地区的不同气候指标进行空间插值生成各气候指标的栅格图,其投影方式和空间分辨率与植被NDVI栅格数据一致。其中,干燥度指数和生物热量指数、生物干湿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干燥度指数。用气温、热量、降水气候因子1

构成函数表达式,用来研究华北地区16年982—200

[16]

。干燥度的气候干燥程度(降水与蒸散量的差值)

发现N朴世DVI与降水量高度相关;

[10]

利用N降水研究DVI和气温、

中国植被变化,发现植被的增加源于温度的升高,但

和赵茂盛等

在区域尺度上则与降水有关。N降水等DVI与气温、单一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固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植被对气候和其他环境因子的反应是综合的,

11]

提出因此,必须强调气候因子的综合影响。倪健[

)了以月平均气温1和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BWI,生物干湿度指数(发现植被类型分布与热量因BK)子和干湿度因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被运用到其他

12]

。此外,干燥度指数作为表征一个地相关研究中[

区干湿程度的指标也可以用于植被与气候的关系研

113]4]

。张远东等[分析了西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究[

结果表明,沼泽、灌丛、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草原、草甸和栽培植被NDVI与干旱指数的相关性最大。

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NDVI不仅与单一气候指标有密切关系,而且与综合气候指标也有很好的相关性。目前,关于不同气候指标与植被指数相关关系对比分析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华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探讨16年华北地区植被动态及其与982—200不同气候指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生物干湿度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寻求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和植被生长对气候的反馈规律,为保护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依据。

1 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华北地区地处中国地形的第三阶梯,行政上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该区域面积广阔,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7℃左右,夏季热量充足,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平均年降水量在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自然条400mm左右,件比较优越,适合农作物及植被的生长。华北地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森林、灌丛、草地、

15]

。此外,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农田等[

指数r的计算公式如下:

Pm

r=

。量(mm)

()1

———年可能蒸散量(——年降水;式中:EPm—P—mm)

()生物热量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采用倪2

11]

(提出的修正生物热量指数BW和生物干健等[I℃)

/℃),用以研究植物生长环境的热湿度指数BK(mm量和水分条件,其计算公式如下:

248

4卷                  水土保持通报                     第3

)BWI=∑(T-10

i=1

()2()3()4

和灌丛(明显的是农田(r=0.664,r=01)p<0.),

呈现出极显著上升;草地N0.582,01DVI显p<0.;森林和沙漠土地类型著上升(r=0.497,05)p<0.。上植被N如表1所示)DVI上升趋势不明显(

()BWBK=I0≤8

BWI+40()BK=BWI0>8BWI+120

——1——月;式中:T—n—0℃以上的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平均气温大于1P—mm)0℃的月数;

BK值越大说明生态环境越湿润,BK值越小则说明生态环境越干燥。

1.4 研究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此方法常用来反1映植被NDVI和气候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特

17]

。本文以1征[982—26年25a的时间序列为自00

变量,对植被NDVI值和气候指标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此来研究植被NDVI及气候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其一元线性回归变化斜率计算公式为:

图1 1VI变化趋势006年华北地区ND982-2

表1 1982-2006年华北地区不同土地

覆盖类型NDVI变化趋势回归分析

n∑iXi∑Xi-∑i

i=1i=1i=1

sloe=pnn

22

)n∑i-(i∑

i=1

i=1

土地覆盖类型线性回归方程2

()5Rn=2

()5

森林灌丛草地沙漠农田

Y=0.0004x+0.3667   Y=0.0007x+0.2329   Y=0.0006x+0.2437   Y=0.0000x+0.0885  Y=0.0011x+0.3112   

14210. 0.3387 24720. 0.0056 44160.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变化斜率;式中:sloep——第i年的N——监测DVI值或气候指标值;Xn—i—

时间段的累积年数。sDVloe<0表示植被NI或气p候指标呈减小趋势,DVsloeI或气候>0表示植被Np指标呈增加趋势。

()相关系数。采用Pn相关系数分析不2earso同气候指标与植被NDVI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表明气候指标与NrDVI值之间的相关性|值越大,|

反之越好,该气候指标对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越大,则相关性越差。其计算公式为:

∑xy-

22

〕〕22

〔〔∑x-∑y-

nn

2代表相关系数的平方;代表年数。Rn  注:

2.2 华北地区气候指标的年际变化特征

196年华北地区不同气候指标的年变化82—200如图2所示。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0607℃/a的速 

;年降度增加,呈现出极显著的增温趋势(01)p<0./水量以2.但未通过显著性2a的速度减少,398mm 检验,降水量减少趋势不明显;干燥度指数的年变化波动较大,但减小趋势不明显。研究区生物热量指数,而生物01)BWI总体呈现极显著增加趋势(p<0.

)。干湿度指数B05K呈现显著减小趋势(p<0.

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上各气候指标的变化特征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年;森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1)p<0.;森林林的年降水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05)p<0.的干燥度指数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干燥度指数变化不明显;森林的生物热量指数,草地、农田、灌上升趋势达到显著水平(05)p<0.丛、沙漠的生物热量指数上升趋势极为显著(p<);森林的生物干湿度指数上升趋势最显著(0.01p<

,),农田、灌丛、其次是草地(沙漠的生05)0.01p<0.物干湿度指数上升趋势不明显。

r=

()6

——数据变量;——数据变量的个数。式中:x,n—y—

2 结果与讨论

2.1 华北地区植被NDVI的年际变化特征

由图1可以看出,华北地区植被NDVI在其线性回归方程2—2006年整体处于上升趋势,198的相关系数为0.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4706, 验,说明上升趋势显著。方程斜率表明华北地区平均每年N0011,25a间年NDVI上升了DVI增加0. 9.950%。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上植被NDVI变化最

第1期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冯敏等:

249

2.3 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气候指标的相关关系

通过对16年华北地区植被N982—200DVI与逐,可以发现植被表3)年的气候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为NDVI与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而生物热量通过了p<0.01的显著性检验,-0.64,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与植被NDVI的相关性较

低。对植被NDVI与气候指标进行滞后1a的时滞效应分析发现,年平均气温与滞后1a的NDVI呈显可以看出华北地区植被N著正相关,DVI与干燥度指数和气温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表3 1006年华北地区植被NDVI982-2

与不同气候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气候指标  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

生物干湿度指数

当年的NDVI

0.36 0.33 

**

64-0.0.17 0.23 

滞后1a的NDVI

70.40.06

0.030.120.02

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植被NDVI与气候指标

,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表4)草地、农田和灌丛的植被NDVI与当年的年均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分别通过了p<0.05和p<0.01的显著性检验;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植被NDVI与年降水量相关分析其他均未达到显著性水中只有草地呈现显著正相关,

平;草地的植被NDVI与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

关,相关系数最大,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NDVI与干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燥度指数均呈负相关,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N生物干湿DVI与生物热量指数、度指数相关性不明显,但草地的NDVI与生物热量指数的相关性最大,沙漠的NDVI与生物干湿度指数的相关性最大。

表4 华北地区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上植被

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系数N

土地覆

盖类型森林草地农田

生物干湿度指数

灌丛沙漠

年平均气温0.383 

*0.470*0.484

年降水1310.

图2 1006年华北地区不同气候指标的变化趋势982-2

表2 1982-2006年华北地区不同土地

覆盖类型气候指标的变化斜率

土地覆

盖类型森林草地农田灌丛沙漠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

干燥度指数

生物热量指数

干燥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生物干湿度指数0.0082770.0.0490.2060.319

-0.081160 0. 

***

3146000.0.409 -0. 

0452660.136-0. 0. 0.3020.382

156181-0. 0. -0.3030910.0.550

0.124**

4966*0.0187*0.2463* -0.1119**0.1025**-5.     

0937-0.0182 0.0561**-2.0463*0.3377**-0.     3701027801080574**-2.0.2950**-0.  0.   0.  

****

01333256-0.2418-0.01420.0652  0.   0.  

****

-0.7755-0.-0.01870372 0.07440.4423   通过1982—2006年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当年不同气候指标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图),植被N3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性在空间上

存在很大差异。统计表明,内蒙古地5.82%的地区(区东部和中部的草原地区,河北、山西的农田分布区,

01和p<0.05的显著性检验。  注:**,*分别代表通过了p<0.下同。

250

4卷                  水土保持通报                     第3

内蒙古、山西、河北交界的灌丛覆盖地区)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气温升高对草地、农田和灌丛植被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67%的京津冀晋部分地区)地区(内蒙古北部和西部,NDVI与年均气温显著负相关。华北地区NDVI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北部、中部和西部草原地区,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20.00%,这些区域气候干旱,降水成为植被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仅1.DVI与年降水量显著负相关,46%的地区N且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北部的森林地区。华北地区NDVI与干燥度呈显著正相关的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面积约占1.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区域11%;分布在内蒙古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占整个研究区总面内蒙古的通辽市、呼和积的1.43%的地区(7.73%。3浩特市和巴彦淖尔市)植被NDVI与生物热量指数呈内蒙古北部的森林地区现显著正相关;8.38%的地区(和西部沙漠地区,河北、山西境内部分区域)NDVI与生物热量指数显著负相关。华北地区NDVI与生物干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的范围占总面积的1主5.74%,中部、西部的草原覆盖地区,与要分布在内蒙古北部、

年降水量的分布范围相差不大,可见生物干湿度指数对反映草原植被生长情况具有很好的作用;还有主要位于内蒙古呼伦1.59%的地区呈现显著负相关,贝尔市、通辽市的东部以及华北唐山市内。

3 结论

通过对1982—26年华北地区植被N00DVI与不

整体上华北地区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

被N其中草地、农田和灌丛的DVI呈现出上升趋势,植被NDVI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华北地区不同气候指标在16年变化趋势表现为年平均气温和982—200生物热量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呈减少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当年的干燥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上一年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干旱的减缓和气温的升高对华北地区植被生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此外,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当年不同

气候指标的相关性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内蒙古境内年降水量呈现显著的草地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正相关,与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农田地区灌丛覆盖地区NNDVI与年均气温显著正相关;DVI与年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所有植被NDVI与生生物干湿度指数相关性不明显,物热量指数、但草地地区与生物热量指数的相关度最高,而沙漠地区与生物干湿度的相关度最高。

图3 1982-2006年华北地区NDVI与

各气候指标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

第1期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冯敏等:

251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NDVI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

是从较大尺度上分析了华北地区植被变化与m,8k

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关系。实际上地表植被覆盖变化不仅受气候因子的影响,亦受人为活动制约。虽然在较大时空尺度上气候变化可起主导作用,但是在特定地区和时期,社会和经济因素也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

[]2108-

tNDVIonmodelsbalinenvironsisteneetati   -V-yppygg  ()mentalandclimaticinformationPartII.Croieldas -    py [],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sessme    g():39.1998,1911191-

[]方精云.最近198年来中国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 朴世龙,

[]():第四纪研究,02.J.2001,2142943-

[]符淙斌,延晓冬,等.应用遥感数据研究中国植10 赵茂盛,

]:被生态系统与气候的关系[地理学报,J.2001,56(3)2296.78-

[]11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 倪健.

]():研究中的应用[应用生态学报,70.1J.1997,82161-

[]张小伟,蔡菊珍.浙江省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及12 高大伟,

]其与生态气候指标的关系[应用生态学报,J.2010,21():61522.1815-

[]倪健,张治国.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13 孟猛,

]():用评述[植物生态学报,61.53J.2004,28688-

[]张笑鹤,刘世荣.西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归一14 张远东,

]化植被指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应用生态学J.():报,2330.23011,2223-

[]吴炳方,颜长珍,等.用S15POT-VGT数据制作 徐文婷,

]遥感学报,中国2020000年度土地覆盖数据[J.5,9

():2214.204-

[]中国国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006:1S.217.-

[]王雪梅.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王建,17 马国明,

]: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遥感学报,21J.2006,10(3)4-431.

[]丁永康,陈仁升.长江黄河源区高寒植被变化18 杨建平,

]():的N地理学报,478.DVI纪录[J.2005,603467-

[]杨胜天,刘昌明.雅鲁藏布江流域N19DVI变化 付新峰,

():]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地理研究,2007,26160J.-66.

[]徐斌.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eterH V,20P  陈佑启,

]:的空间建模分析[地理科学进展,16J.2000,19(2)1-127.

。因此,在进行华北地区植被变化与气候指标

在特定区域和时期的相关关系研究时,还需要在更小的尺度上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进行验证。

[参

[]王长耀,牛铮,等.中国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1 孙红雨,

]与气候因子关系: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J.():遥感学报,41998,2320210.-

][]第四研究全球变化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J.2 张新时.

():纪研究,1169.57993,1321-

[]葛全胜,近5郑景云.3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 张学霞,

]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J.():生态学杂志,232005,2421130.-

[]abataA,IchiiK,YamauchiY.Globalmonitorin4aw     Kgg

oftheinterhanesinveetationactivitiesusinannualc      - gggNDVIanditsrelationshistotemeratureandreciita-       pppp,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    g():2001,22713771382.-

[]iedlM A,MclverDK,HodesJCF,etal.Global5r        Fg

:Alandcovermainfrom MODISlorithmsandearl    gyppg ,]ofEnvironment2002,83results[J.RemoteSensin  g ():1302.287-

[]王小平,蔡迪花,等.近260多年来西北绿洲植被指 郭铌,

]():数的变化及其成因[干旱区研究,J.82.2010,27175-[]7chiiK,KawbataA,YamauchiY.Globalcorrelation I    g

analsisforNDVIandclimaticvariablesandNDVI       y:trends1982—1990[J].InternationalJournalRemote  ,():2002,2318Sensin38733878.-g

,o,[]RsmusenM S.Develoinsimleerationalcon8a -pppg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李栋梁,等.青海南部冬季积雪和雪灾李生辰,6 时兴合,上接第245页)  (

[参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变化特征[0.2007,3136J.4-[]李林,刘彩红,等.青海高原17961—2008年雪灾 郭晓宁,

]():时空分布特征[气候系统变化,337.J.2010,65332-[]李海红,汪青春.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大暴雪过程8 周陆生,

]():及雪灾分布的基本特征[高原气象,2000,1944J.50-458.

[]青藏高原雪灾时空分布特征[C]9∥中国气象局 李培基.

气象服务与气候司.牧区雪灾的分析研究.北京:气象出

版社,1998:1518.-

[]张海珍,等.中国牧区雪灾等级指标研李锡福,10 李海红,

]():究[青海气象,28.J.2006124-

[]王冬梅.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汤懋苍,1 冯松,

():]的新证据[科学通报,1998,4366J.33636.-[]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特点及分布规邱建军.2 高懋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律研究[2011,2581J.01106.-[]]地青藏高原积雪分布与变化特征[李培基.3J. 柯长青,

():理学报,215.1998,533209-

[]韦志刚,范丽军.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4 董文杰,

]():特征分析[高原气象,406.J.2001,204402-[]瞿章,尹宪志,等.青藏高原东部雪灾的奇异谱5 董安祥,

]():分析[高原气象,J.2001,202214219.-

DOI:10.13961/j.cnki.stbctb.2014.01.006

第34卷第1期年月水土保持通报

Vol.34,No.1

, 

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孙艳玲1,刘斌1,王中良1冯敏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087;2.471.003)摘 要:对1干燥与不同气候指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982—2006年华北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2—2006年华北地区植被其中农田和灌丛的植被NNDVI总体呈现上升趋势,DVI上升趋势最明显;1982—2006年华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生物热量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呈减少趋势;整体上华北地区植被N与上一年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DVI年变化与当年的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草地植被N与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农田和灌丛年降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DVI与年均气温、植被N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显著正相关。此外,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气候指标;相关分析;华北地区关键词:NDV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01100288X(201024606--- 

中图分类号:Q48.19

ationBetweenNDVIandDifferentClimateIndicesinNorthChinaCorrel         

12111

,,WANGFENG MinlinlianSUN YanLIUBinZhon-  -g,gg

(nmentes,sit1.ColleeoUrbanand EnviroSciencTianin NormalUniverTianin300387,China;    y,gf jj2.ColleeoGeorahand TourisChoninNormalUniverChonin00047,China)m,sit  gf gpygqg gqg4y, 

):Abstraaeranalzedthecorrelationsbetweennormalizeddifferentialveetationindex(NDVIandctThis         ppyg,(,reciitationariditindex,bioloicalheatindexdifferentclimateindicesannualmeantemeratureannual       ppygp )andbioloicalhumiditindexinNorthChinafrom1982to2006.Resultsshowedthattemoralchaneof            gypg ,resentedanoveralluwardtrendeseciallinfarmlandandbushland.MeanannualtemeratureNDVI           pppyp ,,wreciitationariditindexandbioloicalhuandbioloicalheatindexincreasedsinificantlhileannual-          ppygggy ,miditindexdecreased.OveralltheNDVIwassinificantlneativelcorrelatedwithariditindexincorre-        ygygyy    sondinerrasslandhadaeriod.TheNDVIforositivelcorrelatedwithtemeratureinreviousiodand            pgpgppypp  reciitationandamostsinificantlnesinificantlositivecorrelationwithmeanannualtemeratureand-           ppgyggypp  ativecorrelationwithariditindex.TheNDVIforfarmlandandbushlandwassinificantlositivelcorre -          ygypy   ,latedwithmeanannualtemerature.Inadditionthereweresinificantsatialdifferencesinthecorrelation            pgpbetweenNDVIandclimaticindicesinNorthChina.       

:;;;KewordsNDVIclimateindexcorrelationanalsisNorthChina   yy也是大气圈、生物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圈和土壤圈相互联系的枢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

1]

。一般而言,大尺度上的气候起到“指示器”的作用[

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归一化植被指数(nor-,)是监测地malizeddifferenceveetationindexNDVI   g

区或全球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指标,是植被生长状

3]

。长时间序列况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

[]

而且,NDVI数据已广泛用于植被变化趋势研究4-6,

也NDVI作为研究植被与气候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

要素是决定陆地植被类型分布格局及其功能特性的最主要因素,植被则是地球气候最鲜明的反映和标

2]

。研究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在全球志[

0126201040720133       修回日期:  收稿日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研究”41001022)  资助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及示范”C07B02)NCET2012BA-

);();()天津师范大学市级重点实验室开发研究基金课题天津师范大学教改项目100954YF117001022011-

::(),,—),(,。作者简介冯敏重庆市人硕士研究生女苗族主要从事生态环境方面研究mailfenm19in163.com。89E-  @gqj

:,,孙艳玲(天津市人,博士,副教授,女(满族)主要从事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E-mailflli1n99@163.com。977—)  通信作者:yg

第1期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冯敏等:

247

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降水这两个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方NDVI与气温、

[]

面,例如,DVI的Ichii等7研究了气候变化与全球N关系,发现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春秋季NDVI与温

利用N度显著相关;DVI研究植被对气候的响应时,en等Rasums龙等

[9]

[8]

加上便利的海陆空交通运输条件以及首都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得华北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同时也给华北地区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使该区时常受到沙尘暴、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1.2 NDVI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中所采用的GlobalinvenDVIIMMISN- g/torodelinndaintudiesnormalized mygppg m a s数据来源于NAdifferenceveetationindex)SA(na-  g全球监tionalaeronauticsandsaceadministration)    p,测的植被指数数据,时间分辨率为1时间跨度为5d空间分辨率为8k1906年12月,82年1月至20m×利用A投影方式为Alrc8km,bers投影。首先,GIS通过最大值合3软件获得华北地区的N9.DVI数据,,MV将每月的成法(mvaluecomositesC)maximu  p上、下半月每1每个栅格的5d的NDVI取最大值,同样采用MVNDVI值用该月最大的NDVI代替,C法得到每个栅格的年最大NDVI值,进而得到1986年25a的NDVI序列。2—2001.3 气象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的气象数据来自国家气象局华北地区85个,气象观测站(附图3)包括各个站点的经度、纬度和降水数据。分别计算出6年逐月的气温、1982—200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生物干湿度指数5种气候指标的数值。同时,采用ArcGIS软件中的克里格插值法对华北地区的不同气候指标进行空间插值生成各气候指标的栅格图,其投影方式和空间分辨率与植被NDVI栅格数据一致。其中,干燥度指数和生物热量指数、生物干湿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干燥度指数。用气温、热量、降水气候因子1

构成函数表达式,用来研究华北地区16年982—200

[16]

。干燥度的气候干燥程度(降水与蒸散量的差值)

发现N朴世DVI与降水量高度相关;

[10]

利用N降水研究DVI和气温、

中国植被变化,发现植被的增加源于温度的升高,但

和赵茂盛等

在区域尺度上则与降水有关。N降水等DVI与气温、单一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固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植被对气候和其他环境因子的反应是综合的,

11]

提出因此,必须强调气候因子的综合影响。倪健[

)了以月平均气温1和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BWI,生物干湿度指数(发现植被类型分布与热量因BK)子和干湿度因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被运用到其他

12]

。此外,干燥度指数作为表征一个地相关研究中[

区干湿程度的指标也可以用于植被与气候的关系研

113]4]

。张远东等[分析了西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究[

结果表明,沼泽、灌丛、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草原、草甸和栽培植被NDVI与干旱指数的相关性最大。

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NDVI不仅与单一气候指标有密切关系,而且与综合气候指标也有很好的相关性。目前,关于不同气候指标与植被指数相关关系对比分析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华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探讨16年华北地区植被动态及其与982—200不同气候指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生物干湿度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寻求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和植被生长对气候的反馈规律,为保护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依据。

1 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华北地区地处中国地形的第三阶梯,行政上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该区域面积广阔,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7℃左右,夏季热量充足,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平均年降水量在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自然条400mm左右,件比较优越,适合农作物及植被的生长。华北地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森林、灌丛、草地、

15]

。此外,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农田等[

指数r的计算公式如下:

Pm

r=

。量(mm)

()1

———年可能蒸散量(——年降水;式中:EPm—P—mm)

()生物热量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采用倪2

11]

(提出的修正生物热量指数BW和生物干健等[I℃)

/℃),用以研究植物生长环境的热湿度指数BK(mm量和水分条件,其计算公式如下:

248

4卷                  水土保持通报                     第3

)BWI=∑(T-10

i=1

()2()3()4

和灌丛(明显的是农田(r=0.664,r=01)p<0.),

呈现出极显著上升;草地N0.582,01DVI显p<0.;森林和沙漠土地类型著上升(r=0.497,05)p<0.。上植被N如表1所示)DVI上升趋势不明显(

()BWBK=I0≤8

BWI+40()BK=BWI0>8BWI+120

——1——月;式中:T—n—0℃以上的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平均气温大于1P—mm)0℃的月数;

BK值越大说明生态环境越湿润,BK值越小则说明生态环境越干燥。

1.4 研究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此方法常用来反1映植被NDVI和气候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特

17]

。本文以1征[982—26年25a的时间序列为自00

变量,对植被NDVI值和气候指标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此来研究植被NDVI及气候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其一元线性回归变化斜率计算公式为:

图1 1VI变化趋势006年华北地区ND982-2

表1 1982-2006年华北地区不同土地

覆盖类型NDVI变化趋势回归分析

n∑iXi∑Xi-∑i

i=1i=1i=1

sloe=pnn

22

)n∑i-(i∑

i=1

i=1

土地覆盖类型线性回归方程2

()5Rn=2

()5

森林灌丛草地沙漠农田

Y=0.0004x+0.3667   Y=0.0007x+0.2329   Y=0.0006x+0.2437   Y=0.0000x+0.0885  Y=0.0011x+0.3112   

14210. 0.3387 24720. 0.0056 44160.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变化斜率;式中:sloep——第i年的N——监测DVI值或气候指标值;Xn—i—

时间段的累积年数。sDVloe<0表示植被NI或气p候指标呈减小趋势,DVsloeI或气候>0表示植被Np指标呈增加趋势。

()相关系数。采用Pn相关系数分析不2earso同气候指标与植被NDVI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表明气候指标与NrDVI值之间的相关性|值越大,|

反之越好,该气候指标对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越大,则相关性越差。其计算公式为:

∑xy-

22

〕〕22

〔〔∑x-∑y-

nn

2代表相关系数的平方;代表年数。Rn  注:

2.2 华北地区气候指标的年际变化特征

196年华北地区不同气候指标的年变化82—200如图2所示。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0607℃/a的速 

;年降度增加,呈现出极显著的增温趋势(01)p<0./水量以2.但未通过显著性2a的速度减少,398mm 检验,降水量减少趋势不明显;干燥度指数的年变化波动较大,但减小趋势不明显。研究区生物热量指数,而生物01)BWI总体呈现极显著增加趋势(p<0.

)。干湿度指数B05K呈现显著减小趋势(p<0.

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上各气候指标的变化特征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年;森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1)p<0.;森林林的年降水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05)p<0.的干燥度指数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干燥度指数变化不明显;森林的生物热量指数,草地、农田、灌上升趋势达到显著水平(05)p<0.丛、沙漠的生物热量指数上升趋势极为显著(p<);森林的生物干湿度指数上升趋势最显著(0.01p<

,),农田、灌丛、其次是草地(沙漠的生05)0.01p<0.物干湿度指数上升趋势不明显。

r=

()6

——数据变量;——数据变量的个数。式中:x,n—y—

2 结果与讨论

2.1 华北地区植被NDVI的年际变化特征

由图1可以看出,华北地区植被NDVI在其线性回归方程2—2006年整体处于上升趋势,198的相关系数为0.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4706, 验,说明上升趋势显著。方程斜率表明华北地区平均每年N0011,25a间年NDVI上升了DVI增加0. 9.950%。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上植被NDVI变化最

第1期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冯敏等:

249

2.3 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气候指标的相关关系

通过对16年华北地区植被N982—200DVI与逐,可以发现植被表3)年的气候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为NDVI与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而生物热量通过了p<0.01的显著性检验,-0.64,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与植被NDVI的相关性较

低。对植被NDVI与气候指标进行滞后1a的时滞效应分析发现,年平均气温与滞后1a的NDVI呈显可以看出华北地区植被N著正相关,DVI与干燥度指数和气温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表3 1006年华北地区植被NDVI982-2

与不同气候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气候指标  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

生物干湿度指数

当年的NDVI

0.36 0.33 

**

64-0.0.17 0.23 

滞后1a的NDVI

70.40.06

0.030.120.02

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植被NDVI与气候指标

,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表4)草地、农田和灌丛的植被NDVI与当年的年均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分别通过了p<0.05和p<0.01的显著性检验;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植被NDVI与年降水量相关分析其他均未达到显著性水中只有草地呈现显著正相关,

平;草地的植被NDVI与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

关,相关系数最大,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NDVI与干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燥度指数均呈负相关,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N生物干湿DVI与生物热量指数、度指数相关性不明显,但草地的NDVI与生物热量指数的相关性最大,沙漠的NDVI与生物干湿度指数的相关性最大。

表4 华北地区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上植被

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系数N

土地覆

盖类型森林草地农田

生物干湿度指数

灌丛沙漠

年平均气温0.383 

*0.470*0.484

年降水1310.

图2 1006年华北地区不同气候指标的变化趋势982-2

表2 1982-2006年华北地区不同土地

覆盖类型气候指标的变化斜率

土地覆

盖类型森林草地农田灌丛沙漠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

干燥度指数

生物热量指数

干燥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生物干湿度指数0.0082770.0.0490.2060.319

-0.081160 0. 

***

3146000.0.409 -0. 

0452660.136-0. 0. 0.3020.382

156181-0. 0. -0.3030910.0.550

0.124**

4966*0.0187*0.2463* -0.1119**0.1025**-5.     

0937-0.0182 0.0561**-2.0463*0.3377**-0.     3701027801080574**-2.0.2950**-0.  0.   0.  

****

01333256-0.2418-0.01420.0652  0.   0.  

****

-0.7755-0.-0.01870372 0.07440.4423   通过1982—2006年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当年不同气候指标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图),植被N3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性在空间上

存在很大差异。统计表明,内蒙古地5.82%的地区(区东部和中部的草原地区,河北、山西的农田分布区,

01和p<0.05的显著性检验。  注:**,*分别代表通过了p<0.下同。

250

4卷                  水土保持通报                     第3

内蒙古、山西、河北交界的灌丛覆盖地区)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气温升高对草地、农田和灌丛植被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67%的京津冀晋部分地区)地区(内蒙古北部和西部,NDVI与年均气温显著负相关。华北地区NDVI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北部、中部和西部草原地区,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20.00%,这些区域气候干旱,降水成为植被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仅1.DVI与年降水量显著负相关,46%的地区N且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北部的森林地区。华北地区NDVI与干燥度呈显著正相关的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面积约占1.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区域11%;分布在内蒙古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占整个研究区总面内蒙古的通辽市、呼和积的1.43%的地区(7.73%。3浩特市和巴彦淖尔市)植被NDVI与生物热量指数呈内蒙古北部的森林地区现显著正相关;8.38%的地区(和西部沙漠地区,河北、山西境内部分区域)NDVI与生物热量指数显著负相关。华北地区NDVI与生物干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的范围占总面积的1主5.74%,中部、西部的草原覆盖地区,与要分布在内蒙古北部、

年降水量的分布范围相差不大,可见生物干湿度指数对反映草原植被生长情况具有很好的作用;还有主要位于内蒙古呼伦1.59%的地区呈现显著负相关,贝尔市、通辽市的东部以及华北唐山市内。

3 结论

通过对1982—26年华北地区植被N00DVI与不

整体上华北地区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

被N其中草地、农田和灌丛的DVI呈现出上升趋势,植被NDVI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华北地区不同气候指标在16年变化趋势表现为年平均气温和982—200生物热量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呈减少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当年的干燥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上一年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干旱的减缓和气温的升高对华北地区植被生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此外,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当年不同

气候指标的相关性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内蒙古境内年降水量呈现显著的草地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正相关,与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农田地区灌丛覆盖地区NNDVI与年均气温显著正相关;DVI与年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所有植被NDVI与生生物干湿度指数相关性不明显,物热量指数、但草地地区与生物热量指数的相关度最高,而沙漠地区与生物干湿度的相关度最高。

图3 1982-2006年华北地区NDVI与

各气候指标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

第1期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冯敏等:

251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NDVI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

是从较大尺度上分析了华北地区植被变化与m,8k

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关系。实际上地表植被覆盖变化不仅受气候因子的影响,亦受人为活动制约。虽然在较大时空尺度上气候变化可起主导作用,但是在特定地区和时期,社会和经济因素也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

[]2108-

tNDVIonmodelsbalinenvironsisteneetati   -V-yppygg  ()mentalandclimaticinformationPartII.Croieldas -    py [],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sessme    g():39.1998,1911191-

[]方精云.最近198年来中国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 朴世龙,

[]():第四纪研究,02.J.2001,2142943-

[]符淙斌,延晓冬,等.应用遥感数据研究中国植10 赵茂盛,

]:被生态系统与气候的关系[地理学报,J.2001,56(3)2296.78-

[]11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 倪健.

]():研究中的应用[应用生态学报,70.1J.1997,82161-

[]张小伟,蔡菊珍.浙江省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及12 高大伟,

]其与生态气候指标的关系[应用生态学报,J.2010,21():61522.1815-

[]倪健,张治国.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13 孟猛,

]():用评述[植物生态学报,61.53J.2004,28688-

[]张笑鹤,刘世荣.西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归一14 张远东,

]化植被指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应用生态学J.():报,2330.23011,2223-

[]吴炳方,颜长珍,等.用S15POT-VGT数据制作 徐文婷,

]遥感学报,中国2020000年度土地覆盖数据[J.5,9

():2214.204-

[]中国国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006:1S.217.-

[]王雪梅.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王建,17 马国明,

]: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遥感学报,21J.2006,10(3)4-431.

[]丁永康,陈仁升.长江黄河源区高寒植被变化18 杨建平,

]():的N地理学报,478.DVI纪录[J.2005,603467-

[]杨胜天,刘昌明.雅鲁藏布江流域N19DVI变化 付新峰,

():]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地理研究,2007,26160J.-66.

[]徐斌.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eterH V,20P  陈佑启,

]:的空间建模分析[地理科学进展,16J.2000,19(2)1-127.

。因此,在进行华北地区植被变化与气候指标

在特定区域和时期的相关关系研究时,还需要在更小的尺度上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进行验证。

[参

[]王长耀,牛铮,等.中国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1 孙红雨,

]与气候因子关系: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J.():遥感学报,41998,2320210.-

][]第四研究全球变化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J.2 张新时.

():纪研究,1169.57993,1321-

[]葛全胜,近5郑景云.3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 张学霞,

]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J.():生态学杂志,232005,2421130.-

[]abataA,IchiiK,YamauchiY.Globalmonitorin4aw     Kgg

oftheinterhanesinveetationactivitiesusinannualc      - gggNDVIanditsrelationshistotemeratureandreciita-       pppp,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    g():2001,22713771382.-

[]iedlM A,MclverDK,HodesJCF,etal.Global5r        Fg

:Alandcovermainfrom MODISlorithmsandearl    gyppg ,]ofEnvironment2002,83results[J.RemoteSensin  g ():1302.287-

[]王小平,蔡迪花,等.近260多年来西北绿洲植被指 郭铌,

]():数的变化及其成因[干旱区研究,J.82.2010,27175-[]7chiiK,KawbataA,YamauchiY.Globalcorrelation I    g

analsisforNDVIandclimaticvariablesandNDVI       y:trends1982—1990[J].InternationalJournalRemote  ,():2002,2318Sensin38733878.-g

,o,[]RsmusenM S.Develoinsimleerationalcon8a -pppg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李栋梁,等.青海南部冬季积雪和雪灾李生辰,6 时兴合,上接第245页)  (

[参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变化特征[0.2007,3136J.4-[]李林,刘彩红,等.青海高原17961—2008年雪灾 郭晓宁,

]():时空分布特征[气候系统变化,337.J.2010,65332-[]李海红,汪青春.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大暴雪过程8 周陆生,

]():及雪灾分布的基本特征[高原气象,2000,1944J.50-458.

[]青藏高原雪灾时空分布特征[C]9∥中国气象局 李培基.

气象服务与气候司.牧区雪灾的分析研究.北京:气象出

版社,1998:1518.-

[]张海珍,等.中国牧区雪灾等级指标研李锡福,10 李海红,

]():究[青海气象,28.J.2006124-

[]王冬梅.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汤懋苍,1 冯松,

():]的新证据[科学通报,1998,4366J.33636.-[]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特点及分布规邱建军.2 高懋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律研究[2011,2581J.01106.-[]]地青藏高原积雪分布与变化特征[李培基.3J. 柯长青,

():理学报,215.1998,533209-

[]韦志刚,范丽军.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4 董文杰,

]():特征分析[高原气象,406.J.2001,204402-[]瞿章,尹宪志,等.青藏高原东部雪灾的奇异谱5 董安祥,

]():分析[高原气象,J.2001,202214219.-


相关内容

  • 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对作用分析_刘斌
  • 第30卷第1期自然资源学报Vol.30No.1 Jan.,20152015年1月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 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 相对作用分析 刘斌1,2,孙艳玲1*,王中良1,赵天保3 (1.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2.南京师范大学地 ...

  • 毕业论文-自然地理学-硕士
  •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它的科学目标是描述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运转的机制.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从而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预测和评估能力(荣裕 ...

  • 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
  • 中闻环境科学2011,3I(2):283-292 ChinaEnvironmentaIScience 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 毛德华屺,王宗明P,宋开山1,刘殿伟1,张柏1,张素梅1'2罗 玲u,张春华1a(1冲困科学院东北地理与 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 ...

  • 我国东部地区NDVI与气温_降水的关系研究_王永立
  • 第25卷 第6期 热 带 气 象 学 报 V ol.25,No.6 2009年12月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Dec. ,2009 文章编号:1004-4965(2009)06-0725-08 我国东部地区NDVI 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研究 王永立, 范广洲, ...

  • 基于MODIS影像的干旱指数相关性分析
  • 基于MODIS 影像的干旱指数相关性分析 1研究目的 影响干旱的直接因素是地表温度,地表温度高则土壤水分蒸散快,而土壤水分不足又会导致植被供水不足.因此,植被的生长状况也间接地反映了干旱情况.植被供水指数VSWI 是综合考虑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的的复合信息干旱模型,经过多重验证,其检测精度较高.为研究 ...

  • 大兴安岭NDVI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特征分析_郭笑怡
  • 第15卷第1期2013年2月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JOURNALOFGEOINFORMATIONSCIENCE - Vol.15,No.1 ,2013Feb. 大兴安岭NDVI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特征分析 郭笑怡,刘德赢,张洪岩*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运用消除趋 ...

  • 基于GIS的ndvi植被覆盖度的估算
  •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植被,包括森林.灌丛.草地和农作物,既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具有截流降雨.减缓径流.防沙治沙.保持水土等功能,联结着土壤.大气和水分等自然过程,在陆地表面的能量交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文循环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全球变化研究 ...

  • 春季农作物风沙灾害的遥感监测方法_程红霞
  • 第28卷第11期2014年11月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and Environment Vol.28No.11 Nov.2014 文章编号:1003-7578(2014)11-078-05 春季农作物风沙灾害的遥感监测方法 12 林粤江程红霞, ...

  • 北方防风固沙重要区草原型的遥感划分
  • 摘要:草原型是草地资源研究的关键基础数据.为了开展不同草原型防风固沙生态功能评价及探讨草地资源经济利用限值,以正蓝旗为典型研究区,综合利用遥感技术,研究了北方防风固沙重要区草原型遥感划分方法.在去除非天然草地利用区域的基础上,利用2011年8月中旬的NDVI,结合同期野外实地植物群落属性调查数据,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