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马加爵1

《庭审马加爵》观后感

---一个令人深思的事件

2004年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为杀害4名同学遭全国通缉,当年3月15日,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落网。据马加爵供认,因与同学产生一些小矛盾,2004年2月13日至15日,马加爵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并把尸体藏匿在宿舍的衣柜里,随即外逃。2004年4月24日,法庭判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看了这段视频以后,说实话非常沉痛。他的确非常极端,心理问题不浅,过度的自卑表现形式是过度自尊,从法律角度,他被枪毙无可厚非。可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悲剧?看了遗书,再仔细想想吧,我只知道,马加爵在监狱中穿上了他这一生中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囚服的时候,他说:“这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在场看押他警察都落泪了……

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用一把铁锤断送了四个鲜活的生命也断送了自己的一切,马加爵留给了我们很多思考,他是一个让人思考的起点,从中能发现很多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大学校园中人与人如何相处?在马加爵事件后,可能有不少同学对身边同学变得警惕起来,回想自己身边是否存在第二个马加爵。。。

首先我觉得做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吧,

保持乐观开朗的人生观。多去体谅别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事情,以此来处理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同时做为一个学校要有可供学生抒发内心思想的平台,马加爵时间的发生学校教育应有足够的反思。反思之一,学校的德育教育要加大力度并落到实处。马加爵一案的发生,原因很多,学校德育教育不成功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虽然不能一出事就归结到德育教育不成功,但许多大学里的德育教育非常薄弱,也是不争事实。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要有一系列机制帮助有障碍的学生,从马加爵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从网上我了解到,从马加爵的老师和家长的眼光来看,马加爵确实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但他们却忽略了他在心理上的成长。一些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扭曲,他们平时盲目骄傲,狂妄自大,但又非常敏感脆弱,稍有挫折,就变得十分自卑,容易走极端,极需心理疏导。学习成绩好,只能代表他智商和认知能力没有问题,并不代表他心理上也是成熟和健康的。因而,学校要教会大学生学会宽容,有容人之量,有宽阔胸怀,学会正确与人相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论在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会处处碰壁,甚至走向犯罪之路。

虽然马加爵事件已经结束了了,他也受到应有的严惩,但是学校及相关部门也应进行认真反思,我们学生也要引以为戒,以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

《庭审马加爵》观后感

---一个令人深思的事件

2004年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为杀害4名同学遭全国通缉,当年3月15日,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落网。据马加爵供认,因与同学产生一些小矛盾,2004年2月13日至15日,马加爵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并把尸体藏匿在宿舍的衣柜里,随即外逃。2004年4月24日,法庭判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看了这段视频以后,说实话非常沉痛。他的确非常极端,心理问题不浅,过度的自卑表现形式是过度自尊,从法律角度,他被枪毙无可厚非。可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悲剧?看了遗书,再仔细想想吧,我只知道,马加爵在监狱中穿上了他这一生中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囚服的时候,他说:“这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在场看押他警察都落泪了……

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用一把铁锤断送了四个鲜活的生命也断送了自己的一切,马加爵留给了我们很多思考,他是一个让人思考的起点,从中能发现很多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大学校园中人与人如何相处?在马加爵事件后,可能有不少同学对身边同学变得警惕起来,回想自己身边是否存在第二个马加爵。。。

首先我觉得做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吧,

保持乐观开朗的人生观。多去体谅别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事情,以此来处理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同时做为一个学校要有可供学生抒发内心思想的平台,马加爵时间的发生学校教育应有足够的反思。反思之一,学校的德育教育要加大力度并落到实处。马加爵一案的发生,原因很多,学校德育教育不成功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虽然不能一出事就归结到德育教育不成功,但许多大学里的德育教育非常薄弱,也是不争事实。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要有一系列机制帮助有障碍的学生,从马加爵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从网上我了解到,从马加爵的老师和家长的眼光来看,马加爵确实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但他们却忽略了他在心理上的成长。一些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扭曲,他们平时盲目骄傲,狂妄自大,但又非常敏感脆弱,稍有挫折,就变得十分自卑,容易走极端,极需心理疏导。学习成绩好,只能代表他智商和认知能力没有问题,并不代表他心理上也是成熟和健康的。因而,学校要教会大学生学会宽容,有容人之量,有宽阔胸怀,学会正确与人相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论在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会处处碰壁,甚至走向犯罪之路。

虽然马加爵事件已经结束了了,他也受到应有的严惩,但是学校及相关部门也应进行认真反思,我们学生也要引以为戒,以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


相关内容

  • 从马加爵事件透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 成都理工大学 从马加爵事件透视当代大学生法 律意识现状 姓名:涂潇 学号:[1**********]5 在高考扩招后,大学生激增,全民素质也随着逐步提高.毫无疑问,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法律意识是一种较为宽泛的社会意识表现形式,对 ...

  • 大学生杀人比较
  • 从 2003-2010 年典型大学生杀人案谈大学生犯罪问 题冯大兴抢劫案1981 年 4 月 11 日北京外国语大学 77 级学生冯大兴携锤子.铁管等作案工 具,潜入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新华书店撬开保险柜窃得人民币 200 元:同月 18 日,冯潜入西单商场撬开一宿舍,窃得收音机一部,后由天窗潜入新华 ...

  • 心理学专家剖析林森浩犯罪深层原因
  • 心理学专家剖析林森浩犯罪深层原因:他的愤怒从何而来 2014年02月20日09:45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18日,林森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新华社 发 犯罪心理学专家剖析林森浩犯罪深层原因 投毒致室友死亡的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18日被判处死刑.人们至今难以理解,像林森浩 ...

  •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马加爵杀人案
  • 马加爵杀人案 核心提示:此次案件的犯人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身高171.5厘米,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一队.被害四人杨开宏,云南省红河州人:龚博,陕西人:唐学李,云南省怒江人:邵瑞杰,广西梧州人,五 ...

  • 案例分析之马加爵案
  • 案例分析之马加爵案 一:"马加爵案"回顾 2004年2月23日 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接报后,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 2月25日 云南省公安厅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15万元人民币捉拿云南大学凶杀案犯罪嫌疑人马加爵.4受害学生均为马加爵同窗非好友 ...

  • 米德互动符号理论视角下的马加爵杀人案原因分析
  • [摘 要]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在杀死4名同学后,将其残忍分尸,案件一时轰动全国.本文试从互动符号理论的角度来分析马加爵的犯罪原因. [关键词]马加爵:互动符号理论:犯罪原因 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在杀死4名同学后,将其残忍分尸,而后畏罪潜逃,案件一时轰动全国.一个月后,马加爵在海南落网 ...

  •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
  •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 作者:熊俪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99 更新时间:2006-10-20 9:42:17 摘要:新课标.新课程的出台,班级的文化建设也要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为课改助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介绍了班级文化的定义及功能,介绍了班级群体的心理功能:从心理学的 ...

  • 马加爵的心理分析(网友原创)
  • 马加爵的心理分析(网友原创) 稿件来源:原创 投稿类别:心理个案 马加爵,一个从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成长起来,并考入一所全国知名的高校的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却做出了一件令人感到十分震惊的事情.究竟是什么造成他这样可怕的转变?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杀人动机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他杀死了他的四个同学?对这些 ...

  • 浅谈网络道德与法律
  • 浅谈网络道德与法律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它.尽管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便捷,但是我们不可忽视它同时带来了许多道德法律的问题. 截止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将近6个亿,如此庞大数量的网民规模,让中国的互联网成为世界上最热闹.最嘈杂.也最舆论化的网络.再加上互联网本身具有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