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一)

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也是中西文化差异之焦点。这个命题学界议论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直接反对天人合一观的,他们认为:天人合一只是一套维护礼教、巩固皇权的教化理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并没有多大关系,和如今人们提倡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也风马牛不相及,当然更不能用于医学上了。有赞成天人合一观的,他们认为:天人合一是传统的世界观,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有完整的技术操作系

统,有现代价值,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

持天人合一观的学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阐发,也有分歧。辩论的焦点有三个方面:其一,“天”是什么天?如冯友兰先生认为先哲所说的“天”主要有五种不同含义:第一种是“物质之天”,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这五种含义中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前者是基础,对后者起决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领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对前者进行意义建构,使自然的无生命无情感的“天”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天”实际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种外在化或对象化形式。其二,“人”是什么人,因为人也包括身心灵。天人合一的人,具体指哪个意义上的“人”?其三,“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张岱年先生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所谓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为天和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于天。在今观之,在天为根本的,自一意义言,亦是在人为根本的,因人为自然中之一物。然自另一意义言,所谓人性,常指人之所以异于非人者,即人与他类物不同者;而人与他物相同的,虽为根本,亦不含于所谓人

性之中。以此义言,人固以自然为根本,而人性乃是后起之特殊的性质,非即是普遍的天道。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这就陷于拟人的错

误。”“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二,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同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①

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也是中西文化差异之焦点。这个命题学界议论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直接反对天人合一观的,他们认为:天人合一只是一套维护礼教、巩固皇权的教化理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并没有多大关系,和如今人们提倡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也风马牛不相及,当然更不能用于医学上了。有赞成天人合一观的,他们认为:天人合一是传统的世界观,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有完整的技术操作系

统,有现代价值,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

持天人合一观的学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阐发,也有分歧。辩论的焦点有三个方面:其一,“天”是什么天?如冯友兰先生认为先哲所说的“天”主要有五种不同含义:第一种是“物质之天”,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这五种含义中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前者是基础,对后者起决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领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对前者进行意义建构,使自然的无生命无情感的“天”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天”实际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种外在化或对象化形式。其二,“人”是什么人,因为人也包括身心灵。天人合一的人,具体指哪个意义上的“人”?其三,“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张岱年先生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所谓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为天和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于天。在今观之,在天为根本的,自一意义言,亦是在人为根本的,因人为自然中之一物。然自另一意义言,所谓人性,常指人之所以异于非人者,即人与他类物不同者;而人与他物相同的,虽为根本,亦不含于所谓人

性之中。以此义言,人固以自然为根本,而人性乃是后起之特殊的性质,非即是普遍的天道。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这就陷于拟人的错

误。”“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二,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同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①


相关内容

  • "天人合一"观念的内涵
  • 责编导语: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道法自然,一切都可以看作自然,人也不例外.所以,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是符和天道运行的规律的,是充盈且生生不息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儒家.道家都很注重的一个根本的理念,事实上它有三方面的内涵: 第一个内涵是天人同构: 我们看天上 ...

  • 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再认识
  • 作者:曾振宇 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12期 天人关系是先秦两汉学术界关注的中心问题,此后,成为历代思想家讨论的焦点.近些年,天人关系再次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热点.有些学者立足于中国文化如何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高度,将西方哲学文化的性质归纳为"天人相分",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性质 ...

  • 易经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摘要:国学易经包含着深邃的生态文明思想与深厚的生态经济理论,是古人留下的一份珍贵的生态文化遗产.易经运用八经卦诠释生态经济巨系统的构成.运行 机理.评判标准等生态维度:运用六十四重卦讨论生态经济的七大主题:生态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生态经济愿景思想.生态运行规律.生态资源.生态预警.生态 危机及对策, ...

  • 沈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quo ...

  • 建筑学与风水
  • 2011年1月总第187期陕西建筑1 建筑论坛 建筑学与风水 路钧 摘要:文章首先从风水探索与建筑之间的联系,继而论证风水对现代建筑规划的启示.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风水文化:天人合一 风水并非迷信,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于建筑 ...

  • 符号解读易经的智慧
  • 符号解读易经的智慧 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 那么,<易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它 ...

  • 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_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 第18卷 第2期2008年 6月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XinyangAgriculturalCollege Vol.18No.2Jun.2008 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闵正威,李昊凤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教育 ...

  • [国学精神]
  • <国学精神> 主讲人: 李里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学工作室主任 时间:2011年12月9日 15:00-17:00 地点:川师美术学院A109 <易经>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 ...

  •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整理
  • 1.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与自然相对,指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创造.又称"大文化".狭义的文化: 指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总和,包括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等内容.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