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型鉴定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1 目的

有效地指导血型鉴定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

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标本适用的检验范围

适用于ABO 血型正、反鉴定和RH 血型 抗-D 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3 职责

3.1 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门诊病人标本由检验科人员采集。因此,必须使临床医护人员明确血型鉴定标本采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检验人员有义务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中的相关问题和向临床提供检验此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保存条件,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

3.2 血型鉴定标本的运送应由患者亲自或医护人员承担。

3.3 血型鉴定检验后血液标本由检验人员或检验科卫生员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 工作程序 4.1 患者准备

血型鉴定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为了保证正确的标本采集,医护人员应根据血液检验项目的目的,口头和书面指导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4.2 对项目申请者的指导

申请者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血型鉴定的目的,血样不能溶血。 4.3 申请单的填写

血型鉴定申请单的填写时,必须注意:①临床医生:应完整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字迹必须清楚,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采集标本的时间、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及特殊说明。②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填写的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

1

采集。③检验人员:必须在收到临床医生书面的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④检验申请单及检验结果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4.4 血型鉴定标本的容器

采集血样使用一次性加抗凝剂的真空试管(EDTA-K 2抗凝剂),2 — 3ml 。 送检血样上标本容器应用标签,并注明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采集标本的日期和时间及惟一标识。

4.5 血样的采集方法

一般情况下,由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患者静脉血液。 4.6 血液标本的运送

4.6.1 门诊患者的血液标本由检验科人员采集收取或由患者家属运送,住院患者由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运送。

4.6.2血型鉴定标本送到门诊化验室(医疗楼二层) 。 4.6.3 血液必须保证运送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打碎。破碎后应立即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4.7 血液标本的保存

血液标本采集后,如不能当天送检,必须采取保存措施。可放到4℃环境中,第二天送检。千万不要放入0℃以下环境冷藏,否则造成溶血。

4.8 血液标本的合格与接收

4.8.1实验室接收合格血液标本的标准

实验申请单(化验报告单)应清楚填写下列内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采集标本时间、实验室接收时间及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

血液标本容器标签填写内容应与实验申请单的内容完全一致。 血液标本量不能少于2.0ml 。 4.8.2实验室拒收标本的标准

实验申请单(化验报告单)填写的内容需与标本标签填写内容完全一致,否则拒收。

2

实验申请单(化验报告单)与标本标签应填写清晰,易于辨认和识别,否则拒收。

标本溶血,标本少于2.0ml 者,拒收。

实验申请单(化验报告单)和标本容器受标本玷污者,拒收。

4.9 血型鉴定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输血: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从人群中选择相同血型的供血者血液,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合才能输血。

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诊断母婴ABO 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器官移植。受者与供者必须在ABO 血型相符时,才能进行器官移植。 4.10 血型急诊报告方案

接收急诊标本后,要离心分离血浆及血球,做ABO 血型的正、反鉴定。在无特殊疑难血型时,接到标本后40分钟报告鉴定结果。

4.11 血型标本鉴定后的保存

血型鉴定后标本存放在2℃~8℃冰箱保存2周。 4.12 血型鉴定后标本的处理

4.12.1 鉴定后的血型标本,超过保存有效时间后,由卫生员送医院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

4.12.2 经血型鉴定标本污染的各种废弃物:经卫生员统一收集并送医院垃圾处理站处理。

3

血型鉴定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1 目的

有效地指导血型鉴定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

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标本适用的检验范围

适用于ABO 血型正、反鉴定和RH 血型 抗-D 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3 职责

3.1 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门诊病人标本由检验科人员采集。因此,必须使临床医护人员明确血型鉴定标本采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检验人员有义务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中的相关问题和向临床提供检验此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保存条件,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

3.2 血型鉴定标本的运送应由患者亲自或医护人员承担。

3.3 血型鉴定检验后血液标本由检验人员或检验科卫生员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 工作程序 4.1 患者准备

血型鉴定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为了保证正确的标本采集,医护人员应根据血液检验项目的目的,口头和书面指导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4.2 对项目申请者的指导

申请者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血型鉴定的目的,血样不能溶血。 4.3 申请单的填写

血型鉴定申请单的填写时,必须注意:①临床医生:应完整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字迹必须清楚,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采集标本的时间、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及特殊说明。②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填写的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

1

采集。③检验人员:必须在收到临床医生书面的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④检验申请单及检验结果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4.4 血型鉴定标本的容器

采集血样使用一次性加抗凝剂的真空试管(EDTA-K 2抗凝剂),2 — 3ml 。 送检血样上标本容器应用标签,并注明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采集标本的日期和时间及惟一标识。

4.5 血样的采集方法

一般情况下,由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患者静脉血液。 4.6 血液标本的运送

4.6.1 门诊患者的血液标本由检验科人员采集收取或由患者家属运送,住院患者由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运送。

4.6.2血型鉴定标本送到门诊化验室(医疗楼二层) 。 4.6.3 血液必须保证运送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打碎。破碎后应立即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4.7 血液标本的保存

血液标本采集后,如不能当天送检,必须采取保存措施。可放到4℃环境中,第二天送检。千万不要放入0℃以下环境冷藏,否则造成溶血。

4.8 血液标本的合格与接收

4.8.1实验室接收合格血液标本的标准

实验申请单(化验报告单)应清楚填写下列内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采集标本时间、实验室接收时间及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

血液标本容器标签填写内容应与实验申请单的内容完全一致。 血液标本量不能少于2.0ml 。 4.8.2实验室拒收标本的标准

实验申请单(化验报告单)填写的内容需与标本标签填写内容完全一致,否则拒收。

2

实验申请单(化验报告单)与标本标签应填写清晰,易于辨认和识别,否则拒收。

标本溶血,标本少于2.0ml 者,拒收。

实验申请单(化验报告单)和标本容器受标本玷污者,拒收。

4.9 血型鉴定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输血: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从人群中选择相同血型的供血者血液,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合才能输血。

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诊断母婴ABO 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器官移植。受者与供者必须在ABO 血型相符时,才能进行器官移植。 4.10 血型急诊报告方案

接收急诊标本后,要离心分离血浆及血球,做ABO 血型的正、反鉴定。在无特殊疑难血型时,接到标本后40分钟报告鉴定结果。

4.11 血型标本鉴定后的保存

血型鉴定后标本存放在2℃~8℃冰箱保存2周。 4.12 血型鉴定后标本的处理

4.12.1 鉴定后的血型标本,超过保存有效时间后,由卫生员送医院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

4.12.2 经血型鉴定标本污染的各种废弃物:经卫生员统一收集并送医院垃圾处理站处理。

3


相关内容

  • 临床输血管理办法4.13
  • 临床输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 输血申请 第二条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交叉配血检验单和 ...

  • 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
  • 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 一.输血科(血库)的组织管理 (一)输血科的组织管理 输血科 根据卫生部卫医发[2000]184号"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总 则第四条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 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 ...

  • 血库工作制度
  • 血库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严格执行用血"三统一"的管理规定,不私自采血供血. 2.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做好血库的管理和技术工作. 3.要有备血计划,备有一定数量血液,保证临床需要.遇到有急诊用血,血库存血不足时,及时与血站联系,进行急诊送血. ...

  • 新生儿血型检测的结果分析_蔡旭清
  • ·1474·,,,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检验技术与方法· 新生儿血型检测的结果分析* 孙爱农2,孙雯婷3蔡旭清1, (广东省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中山市中心血站,广东中山5广东中山51.28437:2.28403: )中山市石岐区安监分局,广东中山53.28400 目的 了解新生儿A研究提高新 ...

  •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
  •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 输血申请 第二条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 ...

  • 临床输血与护理
  • 临床输血与护理 一.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3.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4.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6.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 临床常见的输血反应与处理原则
  • 临床常见的输血反应与处理原则 1.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持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撤下输血器并注明"输血反应", 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寒颤者保温),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2.过敏反应 除按 ...

  • 输血管理相关制度
  • 目 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 1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及审核制度 ......................... ...

  •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第一条 工作制度. (1)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严格执行国家在输血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不断提高医院输血管理水平. (3)委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本季度的输血工作,并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及时反馈输血科和个临床科室. (4)输血科和医教部负责执行输血质量管理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