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丝绸之路反思--五上教科版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反思

2012-12-10 14:50:03|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反思

在我的这节课上,设计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孩子们自主读图,初始丝绸之路。通过读图发现丝绸之路的起点、所到国家等内容,从读图的结果中感知丝绸之路的线路长、范围广、所到国家多,进而体现其辉煌之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丝绸之路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读懂图,也为后面“丝绸之路是联系东西方的重要陆上通道”的学习作铺垫,我在让学生独立看图前,先和学生一起回顾看图方法,这样做就能使每个孩子都在没有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学习。通过这个学习活动会有自己的收获。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的第二个活动时讲故事、读故事,感知张骞其人,再识丝绸之路。讲故事,讲的其实就是最简短的一小段史实。通过老师给这段史实加上合理的渲染,帮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领悟张骞不怕困难、意志坚定的品格。从学生课上得回答中,我觉得我设计的初衷实现得很好。读故事,读的是课本上的一段话,孩子们也很容易能从这段话里读出东西方的友好交往,及丝绸之路的意义。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的第三个活动是个学生动手的活动,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感受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个学生喜欢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需要学生的合作、需要学生运用本册教材一单元中学过的知识、需要学生在本课上认真听讲获取的知识,甚至还需要一些学生作为中国人所具备的常识性知识(如中国的瓷器、茶叶驰名世界,等)、学生参与活动还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时,他们需要及时地向老师寻求帮助等等。除此之外,学生参与这个活动不是简单的分一分就可以的,我还对他们提出思考的要求:“想一想,这些物品的传递给当时的西域各国和中原地区的人们带来什么好处?”这样,这个活动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了。

其实,有了好的设计不等于能上好课,我在这节课的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抓课上生成的资源的能力很差,灵活应变的能力也不好,这样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孩子,打消孩子学习的兴趣。

在这里,借用一位老师的方法,锻炼自己的利用生成资源的能力:即每次上课的

时候,都在头脑中惦记要抓住一个课堂生成点,然后尽量利用。课后再反思课上利用的效果如何。极少成多,我想我也会有进步的。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反思

2012-12-10 14:50:03|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反思

在我的这节课上,设计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孩子们自主读图,初始丝绸之路。通过读图发现丝绸之路的起点、所到国家等内容,从读图的结果中感知丝绸之路的线路长、范围广、所到国家多,进而体现其辉煌之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丝绸之路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读懂图,也为后面“丝绸之路是联系东西方的重要陆上通道”的学习作铺垫,我在让学生独立看图前,先和学生一起回顾看图方法,这样做就能使每个孩子都在没有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学习。通过这个学习活动会有自己的收获。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的第二个活动时讲故事、读故事,感知张骞其人,再识丝绸之路。讲故事,讲的其实就是最简短的一小段史实。通过老师给这段史实加上合理的渲染,帮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领悟张骞不怕困难、意志坚定的品格。从学生课上得回答中,我觉得我设计的初衷实现得很好。读故事,读的是课本上的一段话,孩子们也很容易能从这段话里读出东西方的友好交往,及丝绸之路的意义。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的第三个活动是个学生动手的活动,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感受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个学生喜欢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需要学生的合作、需要学生运用本册教材一单元中学过的知识、需要学生在本课上认真听讲获取的知识,甚至还需要一些学生作为中国人所具备的常识性知识(如中国的瓷器、茶叶驰名世界,等)、学生参与活动还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时,他们需要及时地向老师寻求帮助等等。除此之外,学生参与这个活动不是简单的分一分就可以的,我还对他们提出思考的要求:“想一想,这些物品的传递给当时的西域各国和中原地区的人们带来什么好处?”这样,这个活动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了。

其实,有了好的设计不等于能上好课,我在这节课的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抓课上生成的资源的能力很差,灵活应变的能力也不好,这样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孩子,打消孩子学习的兴趣。

在这里,借用一位老师的方法,锻炼自己的利用生成资源的能力:即每次上课的

时候,都在头脑中惦记要抓住一个课堂生成点,然后尽量利用。课后再反思课上利用的效果如何。极少成多,我想我也会有进步的。


相关内容

  • 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教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出名师名校的必由之路,是教师由"教书匠"变为"教育家"的重要途径.教科研是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武器,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教育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的创造性活动. ...

  •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
  • 历史不容忘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 胜利70周年 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胜利70周年,又是一个轮回,又是一个时间节点可以让我们驻足回望.这是人类反思深重灾难的一天,是鞭挞罪恶的一天,是呼唤人性良知的一天,是彰显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一天. 70多年前,中华大地哀鸿遍野,灾难深重. ...

  • 中国文明赞
  • 中国文明赞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本次我演讲的题目是<长城赞>. 长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涵盖的面非常广,把整个文化载体当中丰富的内涵,通过具体的活动都展现出来,这无疑对增进海峡两岸之间,对中华文化理解,特别是对台湾年轻人一代弘扬中华文化传统,都很有意义.当前,岛内台独势 ...

  •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教科室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形势和学校新年度的中心工作,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坚持一个中心,即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实施两项策略,即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的方法研究。做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育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 教后反思: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本学期科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我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他们都经历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只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首先用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引导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 ...

  •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作为一门新建构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 赞长城演讲稿
  •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本次我演讲的题目是<长城赞>. 长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涵盖的面非常广,把整个文化载体当中丰富的内涵, 通过具体的活动都展现出来,这无疑对增进海峡两岸之间,对中华文化理解,特别是对台湾 年轻人一代弘扬中华文化传统,都很有意义.当前,岛内台独势力非常嚣 ...

  • 教科研特色
  • 长治县一中 "教科研特色建设"材料 教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只有走教科研之路,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焕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近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了"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qu ...

  • 幼儿园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 幼儿园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把握《纲要》精髓,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角色,充分认知和尊重幼儿生命特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自觉创造与生命相和谐、与个体生命相一致的教育;在“存精、吸纳、创新”的课程研究总原则下,突显语言特色,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