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第二章 观察生物知识点

第一节 生物与非生物

1.放大镜的构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功能:具有放大观察物体的功能。观察到的是被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蜗牛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组成,蜗牛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①.有 ②.能 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 细胞

1、罗伯特。胡克 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 细胞壁 ,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

2、细胞学说基本内容是: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4

细胞结构:(1) 细胞膜 (2) 细胞质 (3) 细胞核

(4) 液泡 (5) 叶绿体 (6) 细胞壁

5、显微镜的构造:(1)(2)(3) (4)

(5) 载物台 (6) 通光孔 (7) 遮光器 (8) 压片夹 (9) 反光镜

(10) 镜座(11) 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 (13) 镜臂 (14) 倾斜关节

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把观察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

(4)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

8、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1)在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调节光线强弱;(4)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像清晰。(注意:此过程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内表皮 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展平⑤盖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另一边以45o再慢慢盖上)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10、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染色:滴加亚甲基蓝溶液

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应该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避免产生气泡。

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细胞分裂:一个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 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 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使得个体数目增加;

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但个体数目不变。

(2)细胞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它们能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

(3)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的组织。

3、许多相似,

4

A E

6、皮肤由外到内分为三层:构成;血液由结缔组织构成;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由神经组织构成;立毛肌由肌肉组织构成。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组成,能缓冲撞击,并储藏能量。

7、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2)生殖器官:

8、由多种组合在一起的、具有的结构称为器官。

9、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有,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10、系统是功能相近的排列在一起, 共同完成的结构;如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称为消化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分别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而协同工作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得人体形成一个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四节 常见的动物

1、科学分类的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

2、林耐的生物学分类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最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种类越多。 常用的检索表是二岐分类检索表。

3、根据有无脊椎骨,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1)脊椎动物:

最多的类群是昆虫。

(4)幼体发育首先摆脱水的环境,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爬行动物

(5)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家族。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体内没有骨骼,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

第五节 常见的植物

植物根据有无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无种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它们的区别如下:

被子植物:苹果、橘子等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铁树等;蕨类植物:蕨、胎生狗脊等;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等;藻类植物:紫菜、海带、水绵等。

第六节 物种的多样性

1、单细胞生物:个体。如衣藻和草履虫等。

2、单细胞植物:。原因是细胞内有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无叶绿体,靠口沟摄取现成的养料。

3、在多种多样的多细胞生物中,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为,最高等的植物为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为海绵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为昆虫。

4、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丧失了栖息地造成的。

5、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惜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称为自然保护区。

6、地球上,生物物种多样性复杂程度较高的区域都位于温暖地带,如热带雨林

7

第二章 观察生物知识点

第一节 生物与非生物

1.放大镜的构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功能:具有放大观察物体的功能。观察到的是被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蜗牛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组成,蜗牛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①.有 ②.能 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 细胞

1、罗伯特。胡克 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 细胞壁 ,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

2、细胞学说基本内容是: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4

细胞结构:(1) 细胞膜 (2) 细胞质 (3) 细胞核

(4) 液泡 (5) 叶绿体 (6) 细胞壁

5、显微镜的构造:(1)(2)(3) (4)

(5) 载物台 (6) 通光孔 (7) 遮光器 (8) 压片夹 (9) 反光镜

(10) 镜座(11) 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 (13) 镜臂 (14) 倾斜关节

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把观察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

(4)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

8、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1)在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调节光线强弱;(4)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像清晰。(注意:此过程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内表皮 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展平⑤盖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另一边以45o再慢慢盖上)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10、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染色:滴加亚甲基蓝溶液

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应该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避免产生气泡。

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细胞分裂:一个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 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 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使得个体数目增加;

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但个体数目不变。

(2)细胞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它们能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

(3)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的组织。

3、许多相似,

4

A E

6、皮肤由外到内分为三层:构成;血液由结缔组织构成;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由神经组织构成;立毛肌由肌肉组织构成。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组成,能缓冲撞击,并储藏能量。

7、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2)生殖器官:

8、由多种组合在一起的、具有的结构称为器官。

9、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有,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10、系统是功能相近的排列在一起, 共同完成的结构;如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称为消化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分别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而协同工作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得人体形成一个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四节 常见的动物

1、科学分类的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

2、林耐的生物学分类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最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种类越多。 常用的检索表是二岐分类检索表。

3、根据有无脊椎骨,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1)脊椎动物:

最多的类群是昆虫。

(4)幼体发育首先摆脱水的环境,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爬行动物

(5)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家族。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体内没有骨骼,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

第五节 常见的植物

植物根据有无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无种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它们的区别如下:

被子植物:苹果、橘子等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铁树等;蕨类植物:蕨、胎生狗脊等;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等;藻类植物:紫菜、海带、水绵等。

第六节 物种的多样性

1、单细胞生物:个体。如衣藻和草履虫等。

2、单细胞植物:。原因是细胞内有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无叶绿体,靠口沟摄取现成的养料。

3、在多种多样的多细胞生物中,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为,最高等的植物为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为海绵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为昆虫。

4、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丧失了栖息地造成的。

5、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惜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称为自然保护区。

6、地球上,生物物种多样性复杂程度较高的区域都位于温暖地带,如热带雨林

7


相关内容

  • 2014下半年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季 翔 翔 一、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 ...

  • 2011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 徐雪 2012-9 八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重视生物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生物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实验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 ...

  • 五年级科学上册 学期教学计划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科版五上<科学>教材由"生物与 ...

  • 巧用初中生物课本实验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 [摘 要]本文简要通过生物学课本中的一些实验案例的分析举例,浅谈了笔者如何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课本: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般公民参 ...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小苗的诞生>教学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是"生物生长的需要"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课本中设计了一个活动,首先让学生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部条件,并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研究种子萌发需要水"给学生提供参考,来动手 ...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东洲小学 吴文笏 第一课时 一,复习内容: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一)生物与环境 (二)光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四)运动和力 二,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 ...

  •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 课题:致同学们课时: 1课时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讲课人:孟大平 教学目标: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 设计思路 : 一.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由于 ...

  •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 福安市逸夫小学科教学计划(文字部分) 六年级 杨倩 文字部分包括:(1)班级情况分析(上学期原有成绩:学生掌握双基情况:学生学习习惯:学困生缺漏情况等).(2)本学期教学要求.(3)主要教学措施.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临近期末,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51班和52班.相比较而言,51班课堂纪律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准备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