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初探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计算机基
础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探求行之有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亟待解决。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方法实践性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获取、处理信息是人人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计算机正符合这一时代发展要求。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日益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已成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程,在社会,计算机知识的应用也已成为现代人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必备素质。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因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计算机基础性教育的教学形式三个层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是逐步由理论到实践、由课堂到课外、由基础到专业的过程,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面临社会需要,计算机基础性教育已成为该领域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基础性的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高等教育阶段才预示着计算机教育的开始。然而,伴随着全国中小学生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全面展开,计算机基础教
育“零起点”提前,同时也意味着中职校必须从高起点进行教育,以适应基础教育提前这一趋势。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懂英语、懂计算机和懂专业知识的人才,没有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无法参与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基础性教育同时也是专业化教育的基础,该教育的宽度和广度对之后计算机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2 计算机特点以及教学存在问题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它的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计算机与时俱进,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其知识更新速度快,因此计算机教学也就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计算机应用性强,它将理路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特点要求计算机应注重基础性教育。
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被列入各学科专业的必修课,它是一门基础性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后,学生在计算机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计算机教学中仍广泛存在着问题,如缺乏实践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因此决定了要亲身实践、独立动手。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过程中,以了解现实与理论的差距,从而检验与修正理论,以便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正是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较快,现实生活中出现问题往往是理论无法解决的,因此教学方法亦需要与时俱进。同时,也有的学生只知道书本知识,却对于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实现的就一无所知,无法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计算机知识是抽象的,诸如路由协议、IP 地址的配置等,没有经过亲自
动手,很难掌握;像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局域网的设置等很多实验如果没有亲身实践,也根本无法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性教育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学内容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我国“二元城乡”结构明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许多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计算机基础教育无法达到,而同时一些城市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计算机基础教育落实较好。这样势必导致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其次,是计算机教学内容与本专业知识链接不紧密,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向对象广泛,包括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此如何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知识相链接,以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性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它是今天人们必备的一种技能,我们应当建立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观念,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一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德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8-25.
[2]张李。 把脉信息技术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9-22.
[3]纪丽莉。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9-22.
[4]左路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9-08.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初探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计算机基
础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探求行之有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亟待解决。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方法实践性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获取、处理信息是人人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计算机正符合这一时代发展要求。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日益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已成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程,在社会,计算机知识的应用也已成为现代人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必备素质。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因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计算机基础性教育的教学形式三个层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是逐步由理论到实践、由课堂到课外、由基础到专业的过程,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面临社会需要,计算机基础性教育已成为该领域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基础性的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高等教育阶段才预示着计算机教育的开始。然而,伴随着全国中小学生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全面展开,计算机基础教
育“零起点”提前,同时也意味着中职校必须从高起点进行教育,以适应基础教育提前这一趋势。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懂英语、懂计算机和懂专业知识的人才,没有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无法参与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基础性教育同时也是专业化教育的基础,该教育的宽度和广度对之后计算机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2 计算机特点以及教学存在问题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它的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计算机与时俱进,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其知识更新速度快,因此计算机教学也就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计算机应用性强,它将理路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特点要求计算机应注重基础性教育。
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被列入各学科专业的必修课,它是一门基础性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后,学生在计算机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计算机教学中仍广泛存在着问题,如缺乏实践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因此决定了要亲身实践、独立动手。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过程中,以了解现实与理论的差距,从而检验与修正理论,以便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正是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较快,现实生活中出现问题往往是理论无法解决的,因此教学方法亦需要与时俱进。同时,也有的学生只知道书本知识,却对于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实现的就一无所知,无法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计算机知识是抽象的,诸如路由协议、IP 地址的配置等,没有经过亲自
动手,很难掌握;像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局域网的设置等很多实验如果没有亲身实践,也根本无法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性教育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学内容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我国“二元城乡”结构明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许多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计算机基础教育无法达到,而同时一些城市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计算机基础教育落实较好。这样势必导致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其次,是计算机教学内容与本专业知识链接不紧密,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向对象广泛,包括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此如何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知识相链接,以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性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它是今天人们必备的一种技能,我们应当建立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观念,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一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德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8-25.
[2]张李。 把脉信息技术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9-22.
[3]纪丽莉。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9-22.
[4]左路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