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城市发展为例

【内容摘要】: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运转方式已经存在了近400年,在全球化、信息化、世俗化的今天,西方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郊区化、逆城市化等新的特点的分析,初步讨论西方社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西方社会 郊区化 逆城市化

一、西方社会城市及城市化综述

“城市化”这一术语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出现的,西班牙的一位工程师塞尔门写的一本书叫做《城市化的理论问题》,第一次用了“城市化”一词。西方的城市化运动自工业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后的六七十年代,城市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城市已经成为西方人口的主要聚居区。西方城市化的高水平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表现。城市作为独立的、高效的经济运行实体,有力地推进着西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城市能够非常有效地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人力、组织、文化、技术等资源聚合在一起,并加以合理的配置,已达到最优化的运行方式,使城市的运行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仅依靠产业的推动,城市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西方城市的功能不是其生产水平有多高,而是要有能力组织起社会生产。在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城市更象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指挥者。城市规模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规模过小则不具备足够的聚合力,无法有力地吸引各种资源,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西方城市的发展已经表明,城市的规模越大,其运行效益越高。“美国3/4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在大都市区,日本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大都市圈。这种大都市区或城市群,1990年全世界已有34个。”[1]城市经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经济创造了规模效益。西方国家目前已实现高度城市化与高度现代化的相结合。

西方城市的发展,是西方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技术的聚合,使城市这种最适合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相互推动中不断实现的。“从十八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四次大变动,最后都体现在城市上:第一次大变动是蒸气机的发明,使得欧洲诸国,特别是英国首先成为城市化的先锋。第二次大变动是电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英国、美国等国家主要城市的发展。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后一个发展起来的国家,在1920年就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三、四次大发展就是电子工业及网络技术的的发展,它使城市化进程不仅仅在英国、美国发生,而且扩散到全世界,特别是日本作为一个后期的工业国家,它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大大地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90年以来,随着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城市化并不仅仅是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简单集中,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它包含非农产业的集中,生活空间的转化和观念意识的转化。

西方社会在城市化的初期,主要是在工业革命后,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象交通紧张、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特别是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工厂工作,却无法得到安定的住房,于是他们在工厂的周围建起很简陋的房子,当时的城市景观上的突出表现是摩天大楼和贫民窟并存。从1920年初开始,西方城市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并在50年代得到大规模发展。下面将讨论西方社会城市化的郊区化趋势。

二 西方社会城市化的郊区化

西方社会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成为人们工作居住的主要场所,成为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城市中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较高的薪金待遇,这一切都吸引着来自乡村的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寻找机会,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开始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象美国这种特殊的移民国家,城市中大量存在的低收入的新移民、少数族裔更是对城市社会治安的严重的潜在或现实威胁。美国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高犯罪率,加上交通紧张、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使人们认为城市特别是城市中心区不再适合居住。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汽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白领阶层普遍拥有私人汽车,是随时的、快速的出行成为可能。他们的住房不必一定要靠近位于市区的工作地点。大量高速公路的修建也使驾车出行十分方便快捷。这些都为郊区化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而在二战之后出现的婴儿潮使人口迅速增加,人们不得不到城市中心区之外寻找新的居住地点,这时环境幽雅,空气质量好,有开阔地区适合修建住宅,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成为人们选择新住宅区的首选。“美国1956年州际高速公路法(Interstate Highway Act),确立了以汽车作为基本交通工具的出行模式。郊区化以牺牲郊野地为代价向外扩展,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和步行空间的退化。不经几年,郊区化就导致了新的城市形态的形成,即郊区城市(Suburban City)。这一新的城市形态具有两极化的特征:郊区-城里,居住区-工作区,富人区-穷人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一个城市综合体中出现了两极分化。”[3]郊区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拥挤和混乱,使一部分白领阶层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居住,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首先,由于时间和地理上的距离,人们之间的交往减少,邻里关系逐渐淡化。正象有学者所说的:汽车代替了房子,而电视代替了城市。其次,郊区化使城区向外大面积蔓延,破坏了田园美,郊区散布着单调的路网和孤立的建筑。第三,它也是对土地资源和交通时间的浪费。郊区化的结果是“导致了另一个居住-生活-工作模式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外的城市或‘边缘城’,‘外泄城’(X-urkan, Gandelson,1999)的出现。”[3]

“城市郊区化经历三个步骤:郊区形成新的居住区;零售业外迁;新兴企业建于郊区。”

[4]郊区化实质上是城市功能向郊区的延伸,原有城市的居住、商业流通、工业生产等功能都有一部分转移到郊区,郊区成为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中心——郊区的关系,实质上是中心与次中心的关系,他们共同构成大都市的复合结构。我们由此可以预测,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在大都市区的基础上建立大都市带。

城市的郊区化不可避免地对西方社会的工业生产产生影响。郊区拥有的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税费优惠等优越条件,更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的要求,从而吸引了大批企业到郊区投资建厂,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像底特律、费城这样的传统重工业城市,已有近3/4的重工业企业搬迁到其它地方。”[5]工业企业外迁不仅影响了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状况,也动摇了建立在工作和居住基础上的亲密的城市邻里关系,而且它使许多居住在城市中心贫民区的美国黑人失去了工作。

城市的郊区化导致了城市的空心化现象。美国富裕阶层流向郊区,也同时带走了城市的商业和服务业,一定程度上引起城市繁华的衰落,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文明的倒退。“在美国那次出现的城市空心化现象中,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就是大量的城市高收入人口外流,分散到城市周边,并没有形成一个中心区或城市新区。城区中主要居住者都是低收入阶层,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阻碍。”[6]西方社会在应对城市郊区化时,如何解决好城市中心区和郊区的关系,如何维持城市老中心区的继续繁荣,解决城市的污染、犯罪、混乱等问题,这都是必须面对的。毕竟郊区化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法,城市旧有的完备设施和历史文明的被遗弃是社会

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西方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逆城市化或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是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贝利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它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现象。它的实质是由人口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区的集中型城市化转变为人口向郊区和卫星城迁移的分散型城市化。可以说,逆城市化是西方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目前逆城市化已经成为整个西方社会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城市化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是一种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是城市出现过度饱和后的必然结果。它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人口的减少,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逆城市化在西欧和美国表现比较突出。“在60年代,美国全国6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减少了140万,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从20个减至16个。这16个大城市人口总数也减少220万,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2.2%降到9.7%。英国伯明翰的人口减少了8%,伦敦的人口减少了54万。”[7] 在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许多城市平均人口增长率为负数;而在一些北欧和南欧国家,这一现象仍在进行当中。

逆城市化和上面讨论的郊区化是同时进行的。由于郊区的开发,居民、产业、服务向郊区的移植,结果就导致城市中心区在一定程度上的衰落,表现为逆城市化的现象。“发达国家所谓‘逆城市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城市化’,而恰恰是城市化深化的表现,其本身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这是城市化进入到‘郊区化’的一个新阶段。”[8]城市中心变得“空洞化”,原有的经济结构老化、商业衰退、犯罪率高等问题丝毫未得到解决。目前这些西方国家也开始着手,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发城市中心衰落区,吸引人口回城市居住,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现象。

毫无疑问,逆城市化并非是西方社会完全放弃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有着良好设施和历史的大城市,城市郊区或卫星城与城市中心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居住在郊区的高收入阶层,他们的工作地点大都仍在市区,这就必然要求市区与郊区间有快捷方便的交通。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轿车工业的成熟发展是一个重要条件,可以说,轿车是一个“反城市化”的工具,是以时间来换取空间。

逆城市化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首先,由于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通讯业和交通业的高度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化社会。其次,由于经济和其他活动大量向大城市聚集,造成城市的拥挤和居住环境的恶化。于是大城市中的高收入阶层首先开始离开市区,搬到环境条件好的郊区居住,他们也带动了城市中心区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转移到郊区。最后,西方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也是城市人口减少的一个原因。

逆城市化和郊区化,使原有的大城市在地理上得到了延伸。城市居民、城市产业、城市生活方式向城市周围扩展,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区位辐射作用更加明显,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西方城市中象纽约、洛杉矶、巴黎这些超级城市,连同它周围的卫星城,形成城市聚集区和城市带,城市地域出现连片发展的趋势。

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城市发展为例

【内容摘要】: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运转方式已经存在了近400年,在全球化、信息化、世俗化的今天,西方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郊区化、逆城市化等新的特点的分析,初步讨论西方社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西方社会 郊区化 逆城市化

一、西方社会城市及城市化综述

“城市化”这一术语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出现的,西班牙的一位工程师塞尔门写的一本书叫做《城市化的理论问题》,第一次用了“城市化”一词。西方的城市化运动自工业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后的六七十年代,城市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城市已经成为西方人口的主要聚居区。西方城市化的高水平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表现。城市作为独立的、高效的经济运行实体,有力地推进着西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城市能够非常有效地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人力、组织、文化、技术等资源聚合在一起,并加以合理的配置,已达到最优化的运行方式,使城市的运行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仅依靠产业的推动,城市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西方城市的功能不是其生产水平有多高,而是要有能力组织起社会生产。在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城市更象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指挥者。城市规模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规模过小则不具备足够的聚合力,无法有力地吸引各种资源,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西方城市的发展已经表明,城市的规模越大,其运行效益越高。“美国3/4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在大都市区,日本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大都市圈。这种大都市区或城市群,1990年全世界已有34个。”[1]城市经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经济创造了规模效益。西方国家目前已实现高度城市化与高度现代化的相结合。

西方城市的发展,是西方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技术的聚合,使城市这种最适合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相互推动中不断实现的。“从十八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四次大变动,最后都体现在城市上:第一次大变动是蒸气机的发明,使得欧洲诸国,特别是英国首先成为城市化的先锋。第二次大变动是电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英国、美国等国家主要城市的发展。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后一个发展起来的国家,在1920年就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三、四次大发展就是电子工业及网络技术的的发展,它使城市化进程不仅仅在英国、美国发生,而且扩散到全世界,特别是日本作为一个后期的工业国家,它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大大地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90年以来,随着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城市化并不仅仅是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简单集中,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它包含非农产业的集中,生活空间的转化和观念意识的转化。

西方社会在城市化的初期,主要是在工业革命后,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象交通紧张、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特别是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工厂工作,却无法得到安定的住房,于是他们在工厂的周围建起很简陋的房子,当时的城市景观上的突出表现是摩天大楼和贫民窟并存。从1920年初开始,西方城市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并在50年代得到大规模发展。下面将讨论西方社会城市化的郊区化趋势。

二 西方社会城市化的郊区化

西方社会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成为人们工作居住的主要场所,成为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城市中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较高的薪金待遇,这一切都吸引着来自乡村的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寻找机会,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开始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象美国这种特殊的移民国家,城市中大量存在的低收入的新移民、少数族裔更是对城市社会治安的严重的潜在或现实威胁。美国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高犯罪率,加上交通紧张、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使人们认为城市特别是城市中心区不再适合居住。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汽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白领阶层普遍拥有私人汽车,是随时的、快速的出行成为可能。他们的住房不必一定要靠近位于市区的工作地点。大量高速公路的修建也使驾车出行十分方便快捷。这些都为郊区化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而在二战之后出现的婴儿潮使人口迅速增加,人们不得不到城市中心区之外寻找新的居住地点,这时环境幽雅,空气质量好,有开阔地区适合修建住宅,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成为人们选择新住宅区的首选。“美国1956年州际高速公路法(Interstate Highway Act),确立了以汽车作为基本交通工具的出行模式。郊区化以牺牲郊野地为代价向外扩展,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和步行空间的退化。不经几年,郊区化就导致了新的城市形态的形成,即郊区城市(Suburban City)。这一新的城市形态具有两极化的特征:郊区-城里,居住区-工作区,富人区-穷人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一个城市综合体中出现了两极分化。”[3]郊区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拥挤和混乱,使一部分白领阶层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居住,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首先,由于时间和地理上的距离,人们之间的交往减少,邻里关系逐渐淡化。正象有学者所说的:汽车代替了房子,而电视代替了城市。其次,郊区化使城区向外大面积蔓延,破坏了田园美,郊区散布着单调的路网和孤立的建筑。第三,它也是对土地资源和交通时间的浪费。郊区化的结果是“导致了另一个居住-生活-工作模式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外的城市或‘边缘城’,‘外泄城’(X-urkan, Gandelson,1999)的出现。”[3]

“城市郊区化经历三个步骤:郊区形成新的居住区;零售业外迁;新兴企业建于郊区。”

[4]郊区化实质上是城市功能向郊区的延伸,原有城市的居住、商业流通、工业生产等功能都有一部分转移到郊区,郊区成为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中心——郊区的关系,实质上是中心与次中心的关系,他们共同构成大都市的复合结构。我们由此可以预测,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在大都市区的基础上建立大都市带。

城市的郊区化不可避免地对西方社会的工业生产产生影响。郊区拥有的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税费优惠等优越条件,更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的要求,从而吸引了大批企业到郊区投资建厂,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像底特律、费城这样的传统重工业城市,已有近3/4的重工业企业搬迁到其它地方。”[5]工业企业外迁不仅影响了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状况,也动摇了建立在工作和居住基础上的亲密的城市邻里关系,而且它使许多居住在城市中心贫民区的美国黑人失去了工作。

城市的郊区化导致了城市的空心化现象。美国富裕阶层流向郊区,也同时带走了城市的商业和服务业,一定程度上引起城市繁华的衰落,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文明的倒退。“在美国那次出现的城市空心化现象中,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就是大量的城市高收入人口外流,分散到城市周边,并没有形成一个中心区或城市新区。城区中主要居住者都是低收入阶层,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阻碍。”[6]西方社会在应对城市郊区化时,如何解决好城市中心区和郊区的关系,如何维持城市老中心区的继续繁荣,解决城市的污染、犯罪、混乱等问题,这都是必须面对的。毕竟郊区化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法,城市旧有的完备设施和历史文明的被遗弃是社会

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西方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逆城市化或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是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贝利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它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现象。它的实质是由人口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区的集中型城市化转变为人口向郊区和卫星城迁移的分散型城市化。可以说,逆城市化是西方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目前逆城市化已经成为整个西方社会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城市化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是一种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是城市出现过度饱和后的必然结果。它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人口的减少,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逆城市化在西欧和美国表现比较突出。“在60年代,美国全国6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减少了140万,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从20个减至16个。这16个大城市人口总数也减少220万,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2.2%降到9.7%。英国伯明翰的人口减少了8%,伦敦的人口减少了54万。”[7] 在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许多城市平均人口增长率为负数;而在一些北欧和南欧国家,这一现象仍在进行当中。

逆城市化和上面讨论的郊区化是同时进行的。由于郊区的开发,居民、产业、服务向郊区的移植,结果就导致城市中心区在一定程度上的衰落,表现为逆城市化的现象。“发达国家所谓‘逆城市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城市化’,而恰恰是城市化深化的表现,其本身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这是城市化进入到‘郊区化’的一个新阶段。”[8]城市中心变得“空洞化”,原有的经济结构老化、商业衰退、犯罪率高等问题丝毫未得到解决。目前这些西方国家也开始着手,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发城市中心衰落区,吸引人口回城市居住,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现象。

毫无疑问,逆城市化并非是西方社会完全放弃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有着良好设施和历史的大城市,城市郊区或卫星城与城市中心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居住在郊区的高收入阶层,他们的工作地点大都仍在市区,这就必然要求市区与郊区间有快捷方便的交通。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轿车工业的成熟发展是一个重要条件,可以说,轿车是一个“反城市化”的工具,是以时间来换取空间。

逆城市化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首先,由于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通讯业和交通业的高度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化社会。其次,由于经济和其他活动大量向大城市聚集,造成城市的拥挤和居住环境的恶化。于是大城市中的高收入阶层首先开始离开市区,搬到环境条件好的郊区居住,他们也带动了城市中心区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转移到郊区。最后,西方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也是城市人口减少的一个原因。

逆城市化和郊区化,使原有的大城市在地理上得到了延伸。城市居民、城市产业、城市生活方式向城市周围扩展,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区位辐射作用更加明显,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西方城市中象纽约、洛杉矶、巴黎这些超级城市,连同它周围的卫星城,形成城市聚集区和城市带,城市地域出现连片发展的趋势。


相关内容

  • 国外城市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 总第99期城市问题2001年第1期 国外城市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冷熙亮 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在促进社区发展和管理上,基本采取了/政府负责规划.指导,给以资助,社会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0的运作方式[1].政府每年要制定社区发展的整体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并把社区拟办的事情公布于众,征求居 ...

  • 20世纪的现实与高中[世界历史]课本(上)
  • 作者:黄安年 历史教学 1995年01期 教材研究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发展之快,竞争之烈,规模之大,超过了有史以来的任何历史时期.在行将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坚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渴望看到一部具有深厚时代气息 ...

  • 赵剑英: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
  • 一.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像一些学者指出的,自进入近代历史以来,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勃勃生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不仅如此,我们认为,当今中国以建构社会主 ...

  •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其意义
  •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其意义 美国出版的国际政治和事务的权威刊物<外交>,在其1993年夏季号上,发表了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教授萨缪尔.亨延顿的"诸文明的冲突吗?"一文.亨廷顿教授是研究国际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专家,"诸文明的冲突吗?"一文则是作者站在 ...

  • 金融企业市场营销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
  • [摘要]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企业对市场营销的熟悉及实施,与其一般工商企业相比,是较晚的.市场营销运用于金融企业这样的服务行业,其主要原因是其适用于一切行业--即为盈利而为客户服务,这意味着金融企业运用市场营销的策略,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利润.因此,现代西方国家的金融企业把营销工作提高 ...

  • [管理哲学]
  • <管理哲学>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管理哲学>是省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两年制本科(专科起点)的选修课.课内学时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哲学的概况,理解这门新兴 ...

  • 毛概论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坚 持 走 和 平 发 展 道 路 内容摘要:中国步入和平发展的道路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和平发展之路无疑是艰难.曲折和漫长的.但这是最有利于中国的选择.中国必将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关键词:和平发展 必然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 一.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反响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些 ...

  • 现代西方史
  • 三.西方现代部分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A :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指明了寻求解放的道路. B :政权的巩固:选举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经济上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 ...

  • 现代行政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65520102 :号学线 怡芳潘 :名姓 订 班301计会 :级班 院理学管济经 :院学江西农业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 开课单位: 经管学院 任课教师: 蔡波 呈交时间: 2013.12 论文题目: 现代行政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摘要:现代行政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