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实验辅助课堂教学

  摘 要:家庭实验是课堂实验的补充和延伸。切实可行、操作简单的家庭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机会,有效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家庭实验;种子的萌发;高效课堂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教学从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实验规律,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而有些实验,如,月相的变化、种子发芽等实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观察,不便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根据教学要求,发动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并到学校进行评比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校兴趣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课例的主题   生活中学生经常吃到绿豆芽和黄豆芽,细心的学生对种子萌发过程很感兴趣,但是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差异很大,对种子萌发条件存在很多疑问。如果教师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萌发种子,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分享成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实验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认知材料和学习情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家庭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知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本课例通过引导学生在家庭中提前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探究,最终深化对种子萌发的认识,实现家庭实验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   二、案例片段与评析   片段一:(上课前一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小树苗、绿豆芽等植物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植物是怎么来的吗?   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形成的。   师:那你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种子萌发的过程呢?   生:(学生非常兴奋,纷纷举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绿豆种子,本周回家后同学们自己查阅资料,动手设计实验,下周我们上课时比一比谁的种子萌发的最成功。   师:分发种子和家庭实验方案表格。(提醒同学们自己寻找种子萌发的实验器材并通过相机记录种子萌发过程)   师:老师有几个疑问,希望你们通过实验帮我解决一下好吗?   问题1: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如何控制变量设计实验?)   问题2: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阳光?   问题3:绿豆种子由哪些结构组成?它们以后将发育成植物体的什么部位?   评析:教师根据教学安排,提前一周提出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注意和思考,此时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家庭实验方案时机很好。家庭实验的开展与课堂教学的安排相结合,并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相结合,以兴趣带动学生的探究欲,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片段二:交流展示,分享成果   学生上交实验方案表格,展示自己萌发的种子,交流收获。   师:同学们的实验非常成功,但是老师发现不同的同学绿豆芽大小不一,你们觉得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哪些?   生:(观察、比较、讨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水分、空气和温度。   师:水分越多越好吗?温度越高越好吗?   生:水分太多会导致种子无法接触空气,温度过高容易引起“烧苗”。   师:种子萌发过程需要阳光吗?你是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结论的?   生:水分、空气、温度相同的两组实验放在窗前,一组遮光,另一组不遮光,结果两组种子都能萌发,所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过程不需要阳光。   评析:初中的学生非常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交流实验过程的体验或展示实验制作,并予以表彰,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此外,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片段三:由浅入深,逐渐深入   师:多媒体展示同学们拍的种子图片和幼苗图片。   师:你知道种子由哪些结构组成吗?它们分别发育成什么?(展示种子剖面图)   生: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师:绿豆的两片子叶哪里去了?你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生:两片子叶在萌发过程中逐渐萎缩,其中的营养被植物吸收。   师:你能在自己的豆芽中找到这些部位吗?   评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思维性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从实验现象逐渐认识到实验本质。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必要的引导,加强学生的互动,从而探究出种子萌发过程的奥秘,轻松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反思与总结   从本课例可以看出,家庭实验的开展分为五个基本环节:教师提出实验方案、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合作学习探究问题、当堂训练与检测评价。家庭实验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以突破课堂教学难点为落脚点。因此,教师在精选家庭实验时应当以“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可操作性强、学生迫切需要补充的实验,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参考文献:   宋华.发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2).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编辑 郭晓云

  摘 要:家庭实验是课堂实验的补充和延伸。切实可行、操作简单的家庭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机会,有效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家庭实验;种子的萌发;高效课堂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教学从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实验规律,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而有些实验,如,月相的变化、种子发芽等实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观察,不便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根据教学要求,发动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并到学校进行评比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校兴趣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课例的主题   生活中学生经常吃到绿豆芽和黄豆芽,细心的学生对种子萌发过程很感兴趣,但是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差异很大,对种子萌发条件存在很多疑问。如果教师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萌发种子,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分享成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实验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认知材料和学习情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家庭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知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本课例通过引导学生在家庭中提前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探究,最终深化对种子萌发的认识,实现家庭实验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   二、案例片段与评析   片段一:(上课前一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小树苗、绿豆芽等植物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植物是怎么来的吗?   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形成的。   师:那你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种子萌发的过程呢?   生:(学生非常兴奋,纷纷举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绿豆种子,本周回家后同学们自己查阅资料,动手设计实验,下周我们上课时比一比谁的种子萌发的最成功。   师:分发种子和家庭实验方案表格。(提醒同学们自己寻找种子萌发的实验器材并通过相机记录种子萌发过程)   师:老师有几个疑问,希望你们通过实验帮我解决一下好吗?   问题1: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如何控制变量设计实验?)   问题2: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阳光?   问题3:绿豆种子由哪些结构组成?它们以后将发育成植物体的什么部位?   评析:教师根据教学安排,提前一周提出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注意和思考,此时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家庭实验方案时机很好。家庭实验的开展与课堂教学的安排相结合,并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相结合,以兴趣带动学生的探究欲,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片段二:交流展示,分享成果   学生上交实验方案表格,展示自己萌发的种子,交流收获。   师:同学们的实验非常成功,但是老师发现不同的同学绿豆芽大小不一,你们觉得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哪些?   生:(观察、比较、讨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水分、空气和温度。   师:水分越多越好吗?温度越高越好吗?   生:水分太多会导致种子无法接触空气,温度过高容易引起“烧苗”。   师:种子萌发过程需要阳光吗?你是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结论的?   生:水分、空气、温度相同的两组实验放在窗前,一组遮光,另一组不遮光,结果两组种子都能萌发,所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过程不需要阳光。   评析:初中的学生非常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交流实验过程的体验或展示实验制作,并予以表彰,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此外,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片段三:由浅入深,逐渐深入   师:多媒体展示同学们拍的种子图片和幼苗图片。   师:你知道种子由哪些结构组成吗?它们分别发育成什么?(展示种子剖面图)   生: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师:绿豆的两片子叶哪里去了?你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生:两片子叶在萌发过程中逐渐萎缩,其中的营养被植物吸收。   师:你能在自己的豆芽中找到这些部位吗?   评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思维性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从实验现象逐渐认识到实验本质。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必要的引导,加强学生的互动,从而探究出种子萌发过程的奥秘,轻松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反思与总结   从本课例可以看出,家庭实验的开展分为五个基本环节:教师提出实验方案、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合作学习探究问题、当堂训练与检测评价。家庭实验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以突破课堂教学难点为落脚点。因此,教师在精选家庭实验时应当以“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可操作性强、学生迫切需要补充的实验,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参考文献:   宋华.发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2).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编辑 郭晓云


相关内容

  • 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数学科整合的途径工作总结
  • 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数学科整合的途径工作总结 胜西小学课题组 一、 加快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完善信息化服务支持系统 为了更好的配合子课题的实施,学校加大了硬件投入。为每个教室配置了彩电,幻灯机。新建了一个多媒体教室,配置了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和多媒体电脑。开发教育信息网,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装备视频设备, ...

  • 学生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 化学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我们平时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做好以下工作: 一、采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指导实验教学 简洁而又形象化的语言,能引起学生注意并激发兴趣。如药品取用“三不” ...

  • 高中化学研修日志
  • 高中化学研修日志 上传:井大附中 周兰根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络研修,深感新课标下化学知识.教学方法.学生个人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化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科技联系更加密切,教学理念要更新,由过去教知识改为教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灵活高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再研读新课程标准和高 ...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方案 县 谭 山 镇 初 级 中 学 郧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以下四点考虑 (一) 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将面临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 ...

  • 一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
  • 一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打 电 话 教学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正题 师:小朋友,你们谁家有电话呢? 请举手. 生举手. 二.初步了解打电话的 ...

  •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
  •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 宿迁市泗洪县归仁中学 石芳 223953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课程,对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影响非常之大.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建构实验教学新模式,优化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不断诱导学生建立新的目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挥教 ...

  • 尝试教学理论专题
  • 一. 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践优势:尝试教学理论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很好地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正确地处理好了师生地位:完全改变了学习方式:重视评价方式的改进:重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培养:是当前很有实验价值的教学理论. (1)有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 ...

  • 小学语文学科_3
  • (一)新课程实施 1.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2.课程意识的全面体现和落实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作业设计 4.防止低年级识字回生的研究 5.扩大阅读量与增加学习负担的辩证关系 6.综合性与学科性贯通的综合研究 7.基础落实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9.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

  • 初中科学"家庭实验"
  •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强调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家庭实验是<科学>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在教师辅导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材或自制仪器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实验,属于一种辅助性课程形态,是科学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是落实科学教育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