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地区(教师版)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导学稿(文科学生版)

班级 姓名 座号

主编人: 备课组长: 学校审批领导:

协编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定稿日期: 2013年11月12日

一、课题:中国南方地区(区域地理第95-97页)、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目标

1.熟记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地理特征

2.对比中国南方与北方的位置、范围及地理特征

3、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和工业化二者的关系,了解国际通用标准的工业化结构指标。

4、结合江苏省现状和教材相关图表,分析该省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5、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中国南方地区

阅读教材第 页,并结合第 页图“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 一、南方地区的概况

(一)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

1、 位置:(地形区)以东,东部、南部临海和 2、 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包括苏(南)、皖(南)、鄂、陕(南)、甘(南)、沪、

浙、赣、湘、渝、川、云、贵、桂、粤、闽、琼、台 3、 地形区:

巫山以西为 四川 盆地,以东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雪峰山以西为云贵 高原,以东为 东南 丘陵

东南丘陵由三大丘陵组成,分别为南岭以北为 江南 丘陵、南岭以南为 两广 丘陵,武夷山为 浙闽 丘陵 4、 气候:以800毫米

5、 主要河流和湖泊: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洪泽湖等

A. 江汉平原 B. 成都平原 C. 辽河平原 D. 洞庭湖平原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

1、 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地图上填写以下内容。 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河流:①松花江、②黑龙江、③乌苏里江、④海河⑤黄河 山脉:A 大兴安岭、B 小兴安岭、C 长白山、D 太行山 2、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地图上填写以下内容。

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

11珠江 河流:⑧淮河、⑨长江、⑩钱塘江、○

山脉:E 秦岭、F 大巴山、G 巫山、H 雪峰山、I 武夷山、J 南岭、K 横断山脉 3

4、土壤类型:东北平原的 水稻土 ,江南丘陵的 红壤 ,四川盆地的 紫色土 。

【思维构建】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自主学习】

1、工业化的概念: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 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工业化是否完成的衡量指标

(1)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降到15%以下。(2) 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 的比重降到20%以下。 (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3.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从农业产值 指标看,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从 农业就业人数 和城镇人口指标看,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实现。

4.城市化的概念:指城镇 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是 农业 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5、城市化的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 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 地区扩散 6产业转向第

7、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基本同步增长——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

知识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城市化 反作用于工业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知识点二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及水平 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 【探究活动一】阅读必修3教材第66页的最后一段文字和下述文字资料,并结合教材第67页图2—5—2和下图,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个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江苏省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下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

1、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邻近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 2、自然资源:

(1)地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降水丰富,(2)平原(地形)广阔、河湖众多

3、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交通方式有:铁路、水运(内河、海运)、航空等 4 5

【对点练习】1、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

、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2、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

【探究活动二】结合第67页表2—5—1,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00年和2004年江苏省是以什么产业为主 第二、三产业

(2)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 上升

(3)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中,从业人员大量从第 一 产业转向第 二、三 产业,说明江苏省总体上处于工业

化 中级阶段

知识点三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及其影响

【探究活动三】阅读必修3课本第68页第1~3段的文字和下列文字材料,结合课本图2—5—5,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338平方千米,流域面积36500平方千米,其中有小城市38座,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几十年来,随着沿湖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染因素不断增多,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1)根据材料分析太湖水污染的原因

由于环境治理没有与工业发展同步,太湖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排污量增多,再加上乡镇企业规模小,经济能力有限,难以进行污染治理,因此造成了大规模的太湖污染

(2)分析江苏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点练习】2、关于江苏省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B. 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C. 乡镇企业发展分散所产生的问题 D. 知名的乡镇企业太少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省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 限制大城市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B 、建设发展三大城市圈

C.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D 、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知识点四 推进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及其目的

【对点练习】

4、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 主要是因为( )

A. 苏南近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中的人口和企业大量迁往苏南地区

B. 这里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 C. 这里最新发现了大量矿产资源 D. 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2010·泰州模拟) 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 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 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据此完成5~6题。

5. 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处在季风气候区 ④海运便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但矿产资源缺乏,三个都市圈均不临海,但河运发达 6、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 )

①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地区 ②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 ③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 ④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知识点四:城市化有不同的模式

【对点练习】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企业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7~10题。 7.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 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 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9.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1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 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 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知识点五: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分析方法:区域特征——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探究活动】阅读必修3课本第70~71页,结合图2—5—7和图2—5—8,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美国“锈带”州在20世纪前半叶发展的区位条件

(2)美国“锈带”州在20世纪中前期出现什么问题及其采取的措施

【对点练习】下图分别是我国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优惠政策

2、该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削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

【思维构建】

【课后练习】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水平高达48%。但苏南、苏北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差异较大。据此回答11~12题。

11.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矿产资源的差异 C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交通方式的差异 12.下列关于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 . 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B .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 C .苏中地区要搞好沿江地区开发 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3题。 13.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A .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 .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 .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 .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导学稿(文科学生版)

班级 姓名 座号

主编人: 备课组长: 学校审批领导:

协编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定稿日期: 2013年11月12日

一、课题:中国南方地区(区域地理第95-97页)、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目标

1.熟记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地理特征

2.对比中国南方与北方的位置、范围及地理特征

3、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和工业化二者的关系,了解国际通用标准的工业化结构指标。

4、结合江苏省现状和教材相关图表,分析该省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5、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中国南方地区

阅读教材第 页,并结合第 页图“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 一、南方地区的概况

(一)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

1、 位置:(地形区)以东,东部、南部临海和 2、 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包括苏(南)、皖(南)、鄂、陕(南)、甘(南)、沪、

浙、赣、湘、渝、川、云、贵、桂、粤、闽、琼、台 3、 地形区:

巫山以西为 四川 盆地,以东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雪峰山以西为云贵 高原,以东为 东南 丘陵

东南丘陵由三大丘陵组成,分别为南岭以北为 江南 丘陵、南岭以南为 两广 丘陵,武夷山为 浙闽 丘陵 4、 气候:以800毫米

5、 主要河流和湖泊: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洪泽湖等

A. 江汉平原 B. 成都平原 C. 辽河平原 D. 洞庭湖平原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

1、 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地图上填写以下内容。 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河流:①松花江、②黑龙江、③乌苏里江、④海河⑤黄河 山脉:A 大兴安岭、B 小兴安岭、C 长白山、D 太行山 2、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地图上填写以下内容。

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

11珠江 河流:⑧淮河、⑨长江、⑩钱塘江、○

山脉:E 秦岭、F 大巴山、G 巫山、H 雪峰山、I 武夷山、J 南岭、K 横断山脉 3

4、土壤类型:东北平原的 水稻土 ,江南丘陵的 红壤 ,四川盆地的 紫色土 。

【思维构建】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自主学习】

1、工业化的概念: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 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工业化是否完成的衡量指标

(1)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降到15%以下。(2) 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 的比重降到20%以下。 (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3.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从农业产值 指标看,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从 农业就业人数 和城镇人口指标看,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实现。

4.城市化的概念:指城镇 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是 农业 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5、城市化的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 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 地区扩散 6产业转向第

7、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基本同步增长——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

知识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城市化 反作用于工业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知识点二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及水平 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 【探究活动一】阅读必修3教材第66页的最后一段文字和下述文字资料,并结合教材第67页图2—5—2和下图,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个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江苏省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下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

1、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邻近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 2、自然资源:

(1)地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降水丰富,(2)平原(地形)广阔、河湖众多

3、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交通方式有:铁路、水运(内河、海运)、航空等 4 5

【对点练习】1、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

、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2、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

【探究活动二】结合第67页表2—5—1,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00年和2004年江苏省是以什么产业为主 第二、三产业

(2)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 上升

(3)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中,从业人员大量从第 一 产业转向第 二、三 产业,说明江苏省总体上处于工业

化 中级阶段

知识点三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及其影响

【探究活动三】阅读必修3课本第68页第1~3段的文字和下列文字材料,结合课本图2—5—5,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338平方千米,流域面积36500平方千米,其中有小城市38座,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几十年来,随着沿湖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染因素不断增多,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1)根据材料分析太湖水污染的原因

由于环境治理没有与工业发展同步,太湖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排污量增多,再加上乡镇企业规模小,经济能力有限,难以进行污染治理,因此造成了大规模的太湖污染

(2)分析江苏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点练习】2、关于江苏省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B. 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C. 乡镇企业发展分散所产生的问题 D. 知名的乡镇企业太少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省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 限制大城市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B 、建设发展三大城市圈

C.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D 、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知识点四 推进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及其目的

【对点练习】

4、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 主要是因为( )

A. 苏南近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中的人口和企业大量迁往苏南地区

B. 这里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 C. 这里最新发现了大量矿产资源 D. 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2010·泰州模拟) 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 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 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据此完成5~6题。

5. 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处在季风气候区 ④海运便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但矿产资源缺乏,三个都市圈均不临海,但河运发达 6、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 )

①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地区 ②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 ③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 ④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知识点四:城市化有不同的模式

【对点练习】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企业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7~10题。 7.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 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 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9.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1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 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 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知识点五: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分析方法:区域特征——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探究活动】阅读必修3课本第70~71页,结合图2—5—7和图2—5—8,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美国“锈带”州在20世纪前半叶发展的区位条件

(2)美国“锈带”州在20世纪中前期出现什么问题及其采取的措施

【对点练习】下图分别是我国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优惠政策

2、该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削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

【思维构建】

【课后练习】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水平高达48%。但苏南、苏北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差异较大。据此回答11~12题。

11.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矿产资源的差异 C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交通方式的差异 12.下列关于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 . 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B .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 C .苏中地区要搞好沿江地区开发 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3题。 13.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A .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 .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 .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 .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相关内容

  •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汉朝的外交与汉文化的影响. 2.掌握两汉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及其状况.如:与朝鲜半岛的往来:与日本的交往:与越南的经济文化联系. 3.准确掌握两条丝绸之路的路线. 4.掌握中国政府通过丝绸之路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盛况. 5.掌握汉朝与 ...

  •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2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

  • 中国古代历史论文
  • 邯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学 生 指导教师 年 级 专 业 二级学院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仇媛媛 程动田 副教授 2012级专接本 历史学 文史学院 2014年5月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程动田副教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 ...

  • 教案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3.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4.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学会正确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利与弊:培养利用各 ...

  •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__第四章第一节教案
  • 第一节 农业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能区分经济作物的类型. 2.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 3.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分布和地区环境特征间的相互关联.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农业的概念和主要粮食及其主要产品 ...

  • 初二地理教案土地资源2
  •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谁能说出它的优势和劣势? (同学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这个内容继续学习. [讲授新课] 大家看课本图3.9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看后请同学们回答几个问题: ①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②草地主 ...

  • 根据民族学实例分析民族动机形成的过程=
  • 根据民族学实例分析民族动机形成的过程 一.培养目标 民族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民族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 ...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3
  • 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两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差异 [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个小组5-6个同学为宜:部分同学准备事先搜集好的相关图片及信息材料. 2.教学课件: ...

  • 2.4__中国的气象灾害
  •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 2.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说明我国旱灾.台风的分布地区及其多发原因. (2)比较我国不同区域的旱灾类型及灾情特点. (3)知道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