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酒趁年华

打开猎豹浏览器,查看更多文化图集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看”,一作“望”。

2. 壕(háo):护城河。

3. 咨嗟:叹息、慨叹。

4.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5. 新茶:指清明节前采摘的茶。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词的上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风细柳斜斜”点明春的特征,“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是作者登高所见。作者登上超然台,远远望去,只见“半壕春水一城花”,护城河水半满,蜿蜒地迤逦开来;城内开满了缤纷的春花,零零星星地点缀着千家万户。有了春水、春花,若没有了雨的参与,这个春天就略显单调乏味了。果然,歇拍处,作者结以“烟雨暗千家”,将雨中的春城写得十分美丽,成了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作者居高临下,看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那一座座亭台楼阁都暗淡模糊起来。“烟雨”时常和江南连在一起,而此时作者在密州,看到如此熟悉的景物,不免产生对杭州的怀念。“烟雨暗千家”,一个“暗”字,极写烟雨之迷蒙,给人以恍惚迷离之感。且从整体来看,“烟雨暗千家”的画面是静止的,然而从细处观察,雨又是呈动态的;因此,画面静中寓动,韵味十足。

词的下片触景生情。“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点明登临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从这天起,要禁火三天。寒食节过后是清明,可以另起新火。然而清明正是回家扫墓的时候,作者有家难回,唯有不绝如缕的思乡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不要再老朋友面前思念家乡了,那样只能徒增离愁,不如点起新火煮一杯新茶吧。这两句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现出词人善于自我排遣的旷达心胸。作者将这种思乡之情与异乡景物结合得天衣无缝,不见痕迹,足见艺术功力之深厚。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打开猎豹浏览器,查看更多文化图集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看”,一作“望”。

2. 壕(háo):护城河。

3. 咨嗟:叹息、慨叹。

4.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5. 新茶:指清明节前采摘的茶。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词的上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风细柳斜斜”点明春的特征,“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是作者登高所见。作者登上超然台,远远望去,只见“半壕春水一城花”,护城河水半满,蜿蜒地迤逦开来;城内开满了缤纷的春花,零零星星地点缀着千家万户。有了春水、春花,若没有了雨的参与,这个春天就略显单调乏味了。果然,歇拍处,作者结以“烟雨暗千家”,将雨中的春城写得十分美丽,成了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作者居高临下,看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那一座座亭台楼阁都暗淡模糊起来。“烟雨”时常和江南连在一起,而此时作者在密州,看到如此熟悉的景物,不免产生对杭州的怀念。“烟雨暗千家”,一个“暗”字,极写烟雨之迷蒙,给人以恍惚迷离之感。且从整体来看,“烟雨暗千家”的画面是静止的,然而从细处观察,雨又是呈动态的;因此,画面静中寓动,韵味十足。

词的下片触景生情。“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点明登临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从这天起,要禁火三天。寒食节过后是清明,可以另起新火。然而清明正是回家扫墓的时候,作者有家难回,唯有不绝如缕的思乡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不要再老朋友面前思念家乡了,那样只能徒增离愁,不如点起新火煮一杯新茶吧。这两句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现出词人善于自我排遣的旷达心胸。作者将这种思乡之情与异乡景物结合得天衣无缝,不见痕迹,足见艺术功力之深厚。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相关内容

  • 苏轼[浣溪沙]教学设计
  • <浣溪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和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反复吟诵, ...

  • 论苏轼词中的愁
  • 论苏轼词中的愁 摘要:苏轼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大家.他所写的词首首耐人寻味,特别是他词中所表现出的愁情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我将会从豪放词,清旷词,婉约词三个不同风格的词中分别品味他词中所表现出不一样的愁情,来更好的了解这位伟人的词作和启发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苏轼词愁情 苏轼是我国文坛上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 ...

  • 论苏轼的_密州四曲_
  • 第29卷第09期2014年09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 Vol.29,No.09 Sep.2014 论苏轼的"密州四曲" 乔云峰 (诸城市超然台管理处,山东诸城262200) 苏轼知密州时期创作成绩斐然.为怀念前妻王弗所 ...

  •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2015-04-03 精选宋词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赏析]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 ...

  •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答案
  • 一.你觉得唐朝和宋朝有在精神气度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在文学上有什么表现? 回答: 唐朝国家富强而且思想外向,愿意开拓疆土,唐朝还是中国历代灭亡少数民族和国家最多,而宋朝,思想守旧不思进取,重文轻武,文人地位低下. 在文学上,唐朝的诗歌比较豪放大气,唐人是入世的,比如李白的诗歌"长风破浪会有 ...

  • 苏轼词赏析(二)
  • 查看文章 苏轼词赏析(二) 2008-09-14 12:58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 ...

  • 119-----望江南 超然台作_望江南 苏轼 赏析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苏轼,然后赏析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的注释: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 ...

  • 望江南教案
  • 背景: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大体是说应超然物外的意思)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 ...

  • 苏轼赤壁怀古2
  • 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知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4.背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