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健康观教育下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

三维健康观教育下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

[摘 要] 为考察三维健康观的实施情况,选取了湖南衡阳四所中学的初、高中400名中学生进行抽样,从对三维健康观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与比较,结果显示:中学生体育课与中学健康教育的结合著有成效,但深入、落实不够;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从传统健康理念向现代健康理念发展;当代中学生对富于挑战性、刺激性的新兴体育项目兴趣较浓。提出的建议包括:建议增设和扩大期末笔试内容,督促学生加深对”健康”的认识与了解;中学生体育应加强对学生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的培养;创造条件,大力引进新兴体育项目。

[关键词]三维健康观 中学体育 调查分析

1三维健康观的提出

以往,医学上把健康定义为无病,这种医学的健康定义既直观又易于理解,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广泛的接受。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状况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始逐步地突破有无疾病表象上的健康认识,社会学家们更是把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综合应用于健康研究。至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宣言中,把健康定义为:“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翻译成中文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体弱,而且是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这明确提出了三维健康的观念,比第一次卫生革命期间的“无病即健康”的直观健康观高出了一个层次。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再次重申了这一定义[1]。至此,健康的内涵由传统的单纯生物模式发展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有人称之为三维健康观。

依据WHO的扼要陈述,罗杰斯《保健题解词典》的“健康”条目认为,健康是多方面的(解剖学上、生理上和精神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制约。该书从三方面给健康下定义: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它认为,健康的任何定义都必须考虑社会和心理领域。之后,美国的F·D·林斯基等建立了健康的三维表象模式:医学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这三维形成一个立方体。

三维健康观要求我们从多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特别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2三维健康观对中学体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体育作为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健康理念的转变引起体育为社会服务功能从过去的“强身健体”转化为现在的对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而学校体育作为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民族和国家国民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增进学生健康最有效的途径,三维健康观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的确定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三维健康观教育下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

[摘 要] 为考察三维健康观的实施情况,选取了湖南衡阳四所中学的初、高中400名中学生进行抽样,从对三维健康观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与比较,结果显示:中学生体育课与中学健康教育的结合著有成效,但深入、落实不够;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从传统健康理念向现代健康理念发展;当代中学生对富于挑战性、刺激性的新兴体育项目兴趣较浓。提出的建议包括:建议增设和扩大期末笔试内容,督促学生加深对”健康”的认识与了解;中学生体育应加强对学生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的培养;创造条件,大力引进新兴体育项目。

[关键词]三维健康观 中学体育 调查分析

1三维健康观的提出

以往,医学上把健康定义为无病,这种医学的健康定义既直观又易于理解,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广泛的接受。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状况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始逐步地突破有无疾病表象上的健康认识,社会学家们更是把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综合应用于健康研究。至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宣言中,把健康定义为:“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翻译成中文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体弱,而且是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这明确提出了三维健康的观念,比第一次卫生革命期间的“无病即健康”的直观健康观高出了一个层次。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再次重申了这一定义[1]。至此,健康的内涵由传统的单纯生物模式发展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有人称之为三维健康观。

依据WHO的扼要陈述,罗杰斯《保健题解词典》的“健康”条目认为,健康是多方面的(解剖学上、生理上和精神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制约。该书从三方面给健康下定义: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它认为,健康的任何定义都必须考虑社会和心理领域。之后,美国的F·D·林斯基等建立了健康的三维表象模式:医学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这三维形成一个立方体。

三维健康观要求我们从多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特别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2三维健康观对中学体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体育作为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健康理念的转变引起体育为社会服务功能从过去的“强身健体”转化为现在的对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而学校体育作为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民族和国家国民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增进学生健康最有效的途径,三维健康观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的确定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相关内容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季浏教授 从2001年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进入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到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课程标准>,至今为止已有十个年头. ...

  • 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通过新课程教学改革专题培训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不是被动的接受 ...

  • 对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三维目标达成的探讨
  • 摘 要: 本文对三维目标的内涵,三维目标的三者关系与目标整合,以及对体育教学中三维目标达成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 三维目标 达成 新课程改革以鲜明的三维目标而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实践,许多体育工作者对此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新课程的许多理念.观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非常重 ...

  • "国培计划"华东师范大学小学体育学科培训日志
  • 10月20日晚,在体育与健康学院二楼报告厅,我们的班主任汪晓赞教授召开了第一次班会课,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活动前期组织情况,并对培训课程安排进行了说明.虽然并不是正式的开幕式,但也让人感觉到培训的大幕徐徐拉开.培训的日程安排很满,既有全国知名专家的讲座,也有一线教师的授课观摩:既有国内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

  • 体育与健康演讲稿
  • 体育与健康演讲稿 一.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通过新课程教学改革专题培训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在课堂 ...

  • 试探体育教学三维目标统领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探体育教学三维目标统领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第08期 体育课程教与学的过程是人类生命存续和生命活动的过程,也是促进个体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运 ...

  • 初二健康教育试卷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
  • 一.指导思想: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面向全动为主的一种上课方式,或直接叫做心理活动课.它是以学生成长中的心需要和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活 动内容,以学生深刻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提高心理素质,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自助和助人的目的,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健康成. ...

  • 模块2项目学习设计
  • 模块2 项目学习设计 项目学习设计要点 在本节里,我们要策划出结合自己学科的项目学习的主题,并构思这个项目学习.我们要明确项目学习设计的四个步骤: 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框架问题→制定评价计划→设计项目学习活动. 课程标准与项目构思 在这节中,我们要学会如何从课程标准来构思项目学习,从而获得项目学习主题 ...

  • 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
  • 浅析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 摘 要 体育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也是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本身的要求.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德育 一.学校德育建设的必要性 德育,严格上来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而在广义的"德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