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重塑君子

■知识分子也有君子和小人之分。■中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成了考试的工具,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成了找工作的工具,社会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变成了欲望的工具。■重塑君子的两条可行途径:研习文化经典和培养生活情趣。孔子曾经告诫他的学生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所说的“小人”不见得就是坏人,更多地是指器量小、眼界窄、过分看重物质利益的人。《荀子》当中对于“陋儒”、“俗儒”、“偷儒”、“腐儒”等等有人格缺陷的知识分子给予了具体的批判,而提倡“雅儒”、“大儒”。我们也许不一定要赞成荀子的具体结论,但是,和孔子一样,荀子也显然已经注意到知识分子也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而震惊全国的校园凶手马加爵则是由小人演变成为暴徒———如他自己所言,一个人从思想上变坏就是不可救药的了。或许我们可以假设,如果马加爵有机会仔细体会《论语》当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格言,或者他有音乐、美术、绘画等方面的爱好和素养,对生命本身具有起码的敬畏和爱怜意识,能够体会到人生特有的美感和愉悦,应该不至于犯下如此残暴的罪行——不是不可救药,而是没有及时给他药。而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是一个曾经成绩优良,读中学时就在知识竞赛中获奖的“好”学生,再联系到以前的“大学生硫酸泼熊”的事件,以及大学校园里面时不时出现的因为感情、奖学金、出国机会、学生干部评选等问题伤人和自伤的事件,的确看到了我们教育的悲哀。或许我们可以推论,中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成了考试的工具,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成了找工作的工具,社会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变成了欲望的工具。自卑、自怜、侵犯性、逆反性等等不良的情绪以及充斥暴力的影片、游戏、书籍都有可能成为诱发杀人动机的因素。但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不良情绪的困扰,即使没有机会接触有暴力内容的文化产品,也有可能造成心理的畸形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和诱惑下,中学生的其他诉求都在“还不是为了你好”的口号下被压抑、被忽视,甚至被谴责、被惩罚。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很难改变为了考试分数而学习的习惯,他们出色的背诵能力和应付考试的技巧不能不使人赞叹,使老师不能不给他们高分。另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无心学习,专门盯着各种获奖的机会和所谓“锻炼能力”的机会,以巧言令色为能事,以“出人头地”为目标,把老师当成“公关”的目标,而实际上关心的是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为了某一门课程本身,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才费心。“成绩”又和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期望紧密挂钩。大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实际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但是大学里的生活又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情趣和清晰的自我定位,在没有人督促、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靠打游戏、打牌、吃吃喝喝来打发时间,则很危险———马加爵据说就是因为打牌吵架,“吵出了很多东西”而起了歹心。实际上,孔子也是主张游戏的,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人是会思考的动物,心智正常的情况下不思考是很困难的。打牌、下棋虽然是娱乐,但是毕竟也需要动脑筋,其中的规则、玩法、输赢等等就是生活本身的缩影,认真思考一下,其实是很有裨益的。孔子就说在游戏当中要做到“其争也君子”。孔子的一个基本生活态度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以“六艺”教学生,包括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文学、历史、音乐等等。他斥责想在他这里学养花和种庄稼的樊迟是“小人”,认为“君子不器”,主要是强调君子要突破各种具体职业的限制,而不能沦为工具。但是,我们也可以推测,孔子对于养花和种地是了解的,所以别人才赞叹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本事,他的学生说“天纵之将圣”。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很多家境比较贫寒的大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觉得压力很大,很多评论者也因此以为这些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看看孔子,恰恰是“贫贱”成就了他,是“三月不知肉味”,“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学习态度成就了他。“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是说君子能够融会贯通,抓住要害,而不是贪多求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马加爵就是长期处于“戚戚”的状态下,不良情绪日益滋长,没有被及时矫正,而最终酿成了悲剧。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说:还

不错,不过比不上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人。子贡引用《诗经》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吗?孔子很高兴,说子贡能够“告诸往而知来”,可以和他一起讨论《诗经》。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需要“告诸往而知来”的能力。马加爵的思维方式则是“一条道跑到黑”,居然奇怪警方这么快就锁定了他,以为逃到天涯海角就安全了,杀人以后不思悔改,反而“认命了”。他大概没有想过所谓的“命”实际上就是人类千百年来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正义的诉求,这样的珍惜和诉求是人类发展和繁衍的基石,任何罪行迟早都要受到审判,《老子》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是这个意思。所谓的“疏”实际上是指,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人们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是总有人自我膨胀,自作聪明,以为可逃脱正义的审判。从这个角度看,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是很有道理的。“无知者无畏”,但是一些“有知识的人”也会“无畏”,自以为可以怙恶不悛而逍遥法外。所以知识分子并不能当然地自以为是社会良心的代表,而是经常需要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各个层次的教育都需要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体制,抛弃假、大、空的说教,认真考虑重塑君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给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能力。研习文化经典和培养生活情趣应该是两条可行的途径。来源:《中国青年报》 《》

■知识分子也有君子和小人之分。■中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成了考试的工具,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成了找工作的工具,社会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变成了欲望的工具。■重塑君子的两条可行途径:研习文化经典和培养生活情趣。孔子曾经告诫他的学生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所说的“小人”不见得就是坏人,更多地是指器量小、眼界窄、过分看重物质利益的人。《荀子》当中对于“陋儒”、“俗儒”、“偷儒”、“腐儒”等等有人格缺陷的知识分子给予了具体的批判,而提倡“雅儒”、“大儒”。我们也许不一定要赞成荀子的具体结论,但是,和孔子一样,荀子也显然已经注意到知识分子也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而震惊全国的校园凶手马加爵则是由小人演变成为暴徒———如他自己所言,一个人从思想上变坏就是不可救药的了。或许我们可以假设,如果马加爵有机会仔细体会《论语》当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格言,或者他有音乐、美术、绘画等方面的爱好和素养,对生命本身具有起码的敬畏和爱怜意识,能够体会到人生特有的美感和愉悦,应该不至于犯下如此残暴的罪行——不是不可救药,而是没有及时给他药。而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是一个曾经成绩优良,读中学时就在知识竞赛中获奖的“好”学生,再联系到以前的“大学生硫酸泼熊”的事件,以及大学校园里面时不时出现的因为感情、奖学金、出国机会、学生干部评选等问题伤人和自伤的事件,的确看到了我们教育的悲哀。或许我们可以推论,中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成了考试的工具,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成了找工作的工具,社会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变成了欲望的工具。自卑、自怜、侵犯性、逆反性等等不良的情绪以及充斥暴力的影片、游戏、书籍都有可能成为诱发杀人动机的因素。但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不良情绪的困扰,即使没有机会接触有暴力内容的文化产品,也有可能造成心理的畸形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和诱惑下,中学生的其他诉求都在“还不是为了你好”的口号下被压抑、被忽视,甚至被谴责、被惩罚。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很难改变为了考试分数而学习的习惯,他们出色的背诵能力和应付考试的技巧不能不使人赞叹,使老师不能不给他们高分。另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无心学习,专门盯着各种获奖的机会和所谓“锻炼能力”的机会,以巧言令色为能事,以“出人头地”为目标,把老师当成“公关”的目标,而实际上关心的是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为了某一门课程本身,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才费心。“成绩”又和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期望紧密挂钩。大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实际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但是大学里的生活又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情趣和清晰的自我定位,在没有人督促、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靠打游戏、打牌、吃吃喝喝来打发时间,则很危险———马加爵据说就是因为打牌吵架,“吵出了很多东西”而起了歹心。实际上,孔子也是主张游戏的,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人是会思考的动物,心智正常的情况下不思考是很困难的。打牌、下棋虽然是娱乐,但是毕竟也需要动脑筋,其中的规则、玩法、输赢等等就是生活本身的缩影,认真思考一下,其实是很有裨益的。孔子就说在游戏当中要做到“其争也君子”。孔子的一个基本生活态度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以“六艺”教学生,包括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文学、历史、音乐等等。他斥责想在他这里学养花和种庄稼的樊迟是“小人”,认为“君子不器”,主要是强调君子要突破各种具体职业的限制,而不能沦为工具。但是,我们也可以推测,孔子对于养花和种地是了解的,所以别人才赞叹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本事,他的学生说“天纵之将圣”。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很多家境比较贫寒的大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觉得压力很大,很多评论者也因此以为这些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看看孔子,恰恰是“贫贱”成就了他,是“三月不知肉味”,“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学习态度成就了他。“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是说君子能够融会贯通,抓住要害,而不是贪多求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马加爵就是长期处于“戚戚”的状态下,不良情绪日益滋长,没有被及时矫正,而最终酿成了悲剧。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说:还

不错,不过比不上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人。子贡引用《诗经》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吗?孔子很高兴,说子贡能够“告诸往而知来”,可以和他一起讨论《诗经》。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需要“告诸往而知来”的能力。马加爵的思维方式则是“一条道跑到黑”,居然奇怪警方这么快就锁定了他,以为逃到天涯海角就安全了,杀人以后不思悔改,反而“认命了”。他大概没有想过所谓的“命”实际上就是人类千百年来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正义的诉求,这样的珍惜和诉求是人类发展和繁衍的基石,任何罪行迟早都要受到审判,《老子》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是这个意思。所谓的“疏”实际上是指,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人们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是总有人自我膨胀,自作聪明,以为可逃脱正义的审判。从这个角度看,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是很有道理的。“无知者无畏”,但是一些“有知识的人”也会“无畏”,自以为可以怙恶不悛而逍遥法外。所以知识分子并不能当然地自以为是社会良心的代表,而是经常需要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各个层次的教育都需要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体制,抛弃假、大、空的说教,认真考虑重塑君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给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能力。研习文化经典和培养生活情趣应该是两条可行的途径。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内容

  • 探讨武德重塑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 摘要:伦理学的辨证道德论认为,自人类道德产生以来,道德就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变化.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要求中有着不同的内容,因此武术也具有时空流动性的特点.武术教学不单是纯粹的技术传承,而是一个民族文化思想.传统美德的教育过程.当代的武德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基本立足点, ...

  • 药监系统--当好药品监管卫士 重塑药监新形象演讲稿
  •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当好药品监管卫士 重塑药监新形象> 神州五号上天,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加入WTO,经济一体化,催生我们红色的土地-江西和全国一样,正涌动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 ...

  • 百家争鸣的实质
  • 浅论百家争鸣的实质-- 重塑君主专制体制 中国的专制思想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华夏先民缔造华夏文明的那一刻,经三代至轴心时代,百家争鸣,传继至今,每一个华夏儿女的骨子里都存在着专制思想的因子.这是一种文化基因的传承,任何一个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华夏子孙都不可能剔除这种基因.当然,这里所 ...

  •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思想
  • 2010年6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 Jun.,2010 Vol.28 No.3 第28卷第3期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思想 吴 迪,田照军 1 2 ① (1.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黑龙 ...

  • 创业管理结业材料-万通六君子案例分析
  • 创业管理课程结业材料 班级:工 学号: 姓名: 万 通 六 君 子 案 例 分 析 商1 1 0 2 2 0 1 1 2 0 3 0 蒙 荣 禄 讨论题 1.万通六君子是一个创业团队吗?为什么? 创业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彼此通过分享认知和合作行动以共同承担创建新企业责任的,处在 ...

  • 哮喘 重在自己主动控制
  • 哮喘 重在自己主动控制--- 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陈宪海谈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 ■ 本报记者 高文超 专家简介 陈宪海,男,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 ...

  • 每日悦读:感悟清华"开学第一课"的灵魂滋养
  • 感悟清华"开学第一课"的灵魂滋养 付彪 18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今年开学典礼清华首次邀请了49位中学校长到场,见证他们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而在开学致辞中,校长邱勇以自己赠送给新生的名著<瓦尔登湖>为例,鼓励新生要在宁静中笃学,在砥砺中前行.(8月 ...

  • 材料作文"和而不同"(2)
  • 材料作文 "和而不同"(2) "君子和而不同"! 当霸王骑着乌骓化作鬼雄,当虞姬将生命化为矛尖之蓝:当屈原幽思而作<离骚>,消失于汨罗江:当渊明自叹"守拙归田园",日日无事而空吟,我不禁重新审视<论语>中的一句&qu ...

  • 中学生德行天下演讲稿
  • 2016关于德行天下演讲稿 关于德行天下演讲稿的主题是道德,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下面就是第一公文网小编为大 家整理的关于德行天下演讲稿范文 关于德行天下演讲稿一 但是,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伴随当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剧烈转型,传统的 道德体系尤其是孝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重塑.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