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
——“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个人成长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原因,学校里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在讲究文明礼仪方面比较薄弱。学生粗言野语、随丢乱扔、抄袭作业、课间打闹、顶撞师长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浓厚校园文明氛围,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为创建文明校园而努力。
二、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以“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学礼仪、讲美德”的重要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全方位提高文明素养。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活动主题
学文明礼仪 创和谐校园 做文明使者
四、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黄贤明
副组长:蒲东权
组 员:李明 班主任
五、实施办法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学习方案精神,全面领会“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并根据《学校方案》布置活动工作。(负责:政教处)
2、横幅“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总务处)
3、召开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宣传启动。(文明礼仪倡议书、各班举行班级文明公约修订和宣誓签名互动。)(负责:校长室、政教处)
(二)第二阶段:实施发展阶段(负责:政教处)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的主题班会。(负责:少先队)
①、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礼仪规范——幸福校园的基石》,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②、学生讲文明礼仪故事。
③、“现代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明礼仪”班级讨论会。
2、各班出一期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布置和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并张榜公布和颁奖。
3、使用校园文明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4、语文教研组组织“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征文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负责:语文组)
5、开展争做“文明小公民”的活动:(负责:办公室主任)
各年级段自主策划进行一次义务劳动(铲除口香糖残渣,清洁地面污渍,除杂草等);
改正自身一个不文明习惯;劝导班内同学纠正一个不文明习惯。
6、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负责:行政值周、值周教师、少先队)
7、组织先队员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实践活动,到街道、社区等开展环境大扫除活动和“人人争做文明人”为主题的义务宣传活动。(负责:大队部)
8、利用每周一的朝会对上一周次当中出现的学生不文明现象进行表扬、批评。
( 负责:值周领导)
9、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七不进课堂”活动:衣着不整不进课堂;佩戴首饰不进课堂;吸烟不进课堂;酒后不进课堂;非礼语言不进课堂;接打手机不进课堂;没有备好课不进课堂上课。教师在进出校等礼仪方面树立榜样示范作。(负责:校长室)
10、继续强化学生的“衣、食、住、行、序”习惯:(值周领导、值周教师)
①、“衣”:严格仪容仪表要求,实行仪容仪表大检查和不定时抽查,并限时要求整改。
②、“食”:食堂有序用餐,按规定摆放餐具,节约粮食,养成文明用餐习惯。
③、“住”:加强寝室值周教师指导作用,集中整顿寝室内务,培养住校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④、“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要拥挤、推搡、打闹。
⑤、“序”:加强礼让守序方面教育,特别是进出场、排队、做操方面。
11、小小迎宾队。
(三)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负责:大队部)
1、开展“礼仪标兵”评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参照学校制定的评选标准,先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再由班级同学进行投票,最后根据票数的多少,每班各选出4名“礼仪之星”。并把其照片和事迹材料张贴于学校宣传栏内。
2、把在组织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评为“文明班级”。
3、针对“七不进课堂”活动,学校开展校级“我最喜爱老师”评比活动,由学生自己提出评比标准,自己评出最喜爱的老师。
4、三月底,各班将活动材料、总结交大队部
水口小学
2012-2-26年2月12日
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
——“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个人成长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原因,学校里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在讲究文明礼仪方面比较薄弱。学生粗言野语、随丢乱扔、抄袭作业、课间打闹、顶撞师长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浓厚校园文明氛围,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为创建文明校园而努力。
二、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以“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学礼仪、讲美德”的重要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全方位提高文明素养。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活动主题
学文明礼仪 创和谐校园 做文明使者
四、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黄贤明
副组长:蒲东权
组 员:李明 班主任
五、实施办法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学习方案精神,全面领会“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并根据《学校方案》布置活动工作。(负责:政教处)
2、横幅“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总务处)
3、召开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宣传启动。(文明礼仪倡议书、各班举行班级文明公约修订和宣誓签名互动。)(负责:校长室、政教处)
(二)第二阶段:实施发展阶段(负责:政教处)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的主题班会。(负责:少先队)
①、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礼仪规范——幸福校园的基石》,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②、学生讲文明礼仪故事。
③、“现代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明礼仪”班级讨论会。
2、各班出一期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布置和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并张榜公布和颁奖。
3、使用校园文明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4、语文教研组组织“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征文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负责:语文组)
5、开展争做“文明小公民”的活动:(负责:办公室主任)
各年级段自主策划进行一次义务劳动(铲除口香糖残渣,清洁地面污渍,除杂草等);
改正自身一个不文明习惯;劝导班内同学纠正一个不文明习惯。
6、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负责:行政值周、值周教师、少先队)
7、组织先队员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实践活动,到街道、社区等开展环境大扫除活动和“人人争做文明人”为主题的义务宣传活动。(负责:大队部)
8、利用每周一的朝会对上一周次当中出现的学生不文明现象进行表扬、批评。
( 负责:值周领导)
9、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七不进课堂”活动:衣着不整不进课堂;佩戴首饰不进课堂;吸烟不进课堂;酒后不进课堂;非礼语言不进课堂;接打手机不进课堂;没有备好课不进课堂上课。教师在进出校等礼仪方面树立榜样示范作。(负责:校长室)
10、继续强化学生的“衣、食、住、行、序”习惯:(值周领导、值周教师)
①、“衣”:严格仪容仪表要求,实行仪容仪表大检查和不定时抽查,并限时要求整改。
②、“食”:食堂有序用餐,按规定摆放餐具,节约粮食,养成文明用餐习惯。
③、“住”:加强寝室值周教师指导作用,集中整顿寝室内务,培养住校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④、“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要拥挤、推搡、打闹。
⑤、“序”:加强礼让守序方面教育,特别是进出场、排队、做操方面。
11、小小迎宾队。
(三)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负责:大队部)
1、开展“礼仪标兵”评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参照学校制定的评选标准,先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再由班级同学进行投票,最后根据票数的多少,每班各选出4名“礼仪之星”。并把其照片和事迹材料张贴于学校宣传栏内。
2、把在组织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评为“文明班级”。
3、针对“七不进课堂”活动,学校开展校级“我最喜爱老师”评比活动,由学生自己提出评比标准,自己评出最喜爱的老师。
4、三月底,各班将活动材料、总结交大队部
水口小学
2012-2-26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