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混合经济制度是
A.集中决策的制度 B.分散决策的制度C.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相结合的制度 D.完全排斥分散决策的制度
2.吉芬商品的特点是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
A.增加 B.减少C.趋于零 D.不变
3.影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消费者偏好增加 B.商品本身价格下降C.消费者收入增加 D.替代品价格提高
4.城市居民对自来水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单位弹性 B.富有弹性C.无限弹性 D.缺乏弹性
5.某正常商品价格下降,其产生的
A.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 B.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
C.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为负 D.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为正
6.边际收益的公式是MRTR Q
7.在古诺模型中,假设市场需求函数是:P=1-Q,所有厂商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都等于0,那么,双寡头竞争下的市场价格为A.0 B.C. D.1
8.准租金是A.固定总成本和经济利润之和 B.平均成本和经济利润之和C.边际成本和经济利润之和 D.边际收益和经济利润之和
9.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
10.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AC C.MR=MC=AR=AC D.MR>MC
11.政府打算对某污染企业征收污染税,适当的税负应等于该企业的
A.正常利润 B.社会边际成本C.私人边际成本 D.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之差
12.下列活动中会产生正向外部经济影响的是
A.蜂农养蜂影响农场主的利益 B.化工厂排放污染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C.债务人赖账影响债权人的利益 D.地震使股市下降影响投资人的收益
13.四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是
A.I=S B.I+G=S+T C.I+G+X=S+T+M D.I+G+M=S+T+X
14.在本期GDP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某种原因使平均消费倾向变小了,这会使得本期的
A.消费和储蓄都增加 B.消费减少而储蓄增加C.消费和储蓄都减少 D.消费增加而储蓄减少
1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6.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失业类型是A.季节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17.总需求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A.个人消费随价格上升而增加 B.利率随价格上升而下降C.总支出随价格上升而下降 D.政府购买减少
18.西方国家最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道义劝说 B.调整准备金率C.公开市场业务 D.变更再贴现率
19.下列属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的是
A.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B.存在资本折旧C.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可变
20.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 D.政府购买不变但税收减少
D.存在技术进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等产量曲线的基本特征有
A.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B.等产量曲线是凹向原点的C.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相交 D.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E.等产量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解析:
BD
22.实现帕累托最优应满足的条件有
A.两个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B.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C.产品转换率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D.产品转换率大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E.两个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
解析:ABC
23.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是
A.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 B.市场上有众多的厂商C.厂商生产有差异性的产品 D.厂商生产的产品不具有替代性E.从长期看,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是自由的
解析:ACE
24.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是规模扩大
A.有利于厂商使用先进的技术 B.有利于专业分工C.有利于厂商开发和利用副产品 D.减少信息传递费用
E.有利于厂商更好地利用销售渠道
解析:CDE
25.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
A.价格的上升
解析: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一般均衡
答:指在生产要素的供给函数与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以及反映生产技术状况的生产函数为既定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以及这两种市场互相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每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将各在某一价格下同时趋于相等,社会经济将达到全面均衡状态,这时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27.引致需求
答:在经济学上称厂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为引致需求,又叫派生需求,因为它是厂商为了生产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产生的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为了本身自己的消费 B.价格的下降C.自发投资的增加 D.政府购买的增加E.自发消费的上升
28.IS曲线
答: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29.有保证的增长率
答:均衡增长率就是哈罗德提出的有保证的增长率。它所对应的是投资者满意的储蓄率和投资者满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
30.滞胀
答: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1.简述理解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概念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中间产品的形式之一:各种燃油 中间产品的形式之一:各种燃油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32.简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
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的基本经济活动不受政府的控制,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作出选择并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从决策结构上来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了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明确死人的产权所享有的权利。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33.简述厂商的三种法定形式。
答:1独资企业。独资企业是单个人所有的企业。独资企业所有人对企业的负债承担无限的责任。
2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分担经营责任的企业。这类企业不需要经过特定的法律程序,
但大多数合资企业都会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合资人的责任和利益。合资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的负债负有无限的责任。 3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是以法律程序建立的法定实体,其特点是企业与创办者和所有人相分离。股东对企业负债负有限的责任,与独资和合资企业相比,公司有利于筹集大量的资金。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4.设某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是可支配收入,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亿美元)。
问题:(1)求均衡国民收入Y。
(2)求投资乘数KI、政府支出乘数KG、税收乘数KT、平衡预算乘数KB。
35.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要素L和要素K的价格分别为rL=2,rK=3,当厂商的成本为24时,应该投入多少单位的劳动和资本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其中Q表示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论述垄断市场是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市场结构的理由。
答:1)垄断厂商为了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厂商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生产,这就决定了在垄断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2)在垄断市场上市场价格高于厂商最低的平均成本,意味着厂商没有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垄断厂商在技术使用方面也是缺乏效率。
(3)由于垄断厂商不存在竞争的压力,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无形中增加了社会的成本。
37.论述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成因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答:我们常用的是按照通胀的成因来分类,大致可以分成
(1)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温和型通胀,奔腾型通胀,超级通胀三类;
(2)按照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动来区分:平衡的通货膨胀、不平衡的通货膨胀;
(3)按照人们对价格变动预料的程度划分: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预料到的通货膨胀。
成因: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3)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需求和成本相互作用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涨。
(4)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下面就详细说一下传导途径吧: ①价格途径,世界市场上某种特殊产品的价格上涨(不如说石油,粮食)使得大量进口这些产品的国家可能被输入通胀; ②需求途径,在国外通胀的情况下,国外的需求会通过产品进口的增加来释放,比如A国或大多数国家发生了通胀,而B国没有,这时A国等通胀国家就会大量进口B国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久而久之B国产品的价格自然是要上升的,尤其是当B国产品已经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最大产出; ③汇率途径,在B国使用固定汇率制的条件下,如果外国的通胀会导致其国家货币贬值,相对应而言B国就有货币升值倾向,B国政府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将会采取增发货币 的形式,从而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也就是说被输入了通胀。(事实上,即使是浮动汇率制也无法完全阻止①②途径的传导)
治理方法: (1)财政政策 遏制通胀一般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常表现为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减少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增加税收,提高所得税率等 (2)货币政策 遏制通胀一般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常表现为①央行的正回购(融资)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③提高利率④提高再贴现率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混合经济制度是
A.集中决策的制度 B.分散决策的制度C.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相结合的制度 D.完全排斥分散决策的制度
2.吉芬商品的特点是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
A.增加 B.减少C.趋于零 D.不变
3.影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消费者偏好增加 B.商品本身价格下降C.消费者收入增加 D.替代品价格提高
4.城市居民对自来水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单位弹性 B.富有弹性C.无限弹性 D.缺乏弹性
5.某正常商品价格下降,其产生的
A.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 B.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
C.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为负 D.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为正
6.边际收益的公式是MRTR Q
7.在古诺模型中,假设市场需求函数是:P=1-Q,所有厂商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都等于0,那么,双寡头竞争下的市场价格为A.0 B.C. D.1
8.准租金是A.固定总成本和经济利润之和 B.平均成本和经济利润之和C.边际成本和经济利润之和 D.边际收益和经济利润之和
9.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
10.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AC C.MR=MC=AR=AC D.MR>MC
11.政府打算对某污染企业征收污染税,适当的税负应等于该企业的
A.正常利润 B.社会边际成本C.私人边际成本 D.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之差
12.下列活动中会产生正向外部经济影响的是
A.蜂农养蜂影响农场主的利益 B.化工厂排放污染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C.债务人赖账影响债权人的利益 D.地震使股市下降影响投资人的收益
13.四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是
A.I=S B.I+G=S+T C.I+G+X=S+T+M D.I+G+M=S+T+X
14.在本期GDP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某种原因使平均消费倾向变小了,这会使得本期的
A.消费和储蓄都增加 B.消费减少而储蓄增加C.消费和储蓄都减少 D.消费增加而储蓄减少
1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6.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失业类型是A.季节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17.总需求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A.个人消费随价格上升而增加 B.利率随价格上升而下降C.总支出随价格上升而下降 D.政府购买减少
18.西方国家最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道义劝说 B.调整准备金率C.公开市场业务 D.变更再贴现率
19.下列属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的是
A.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B.存在资本折旧C.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可变
20.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 D.政府购买不变但税收减少
D.存在技术进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等产量曲线的基本特征有
A.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B.等产量曲线是凹向原点的C.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相交 D.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E.等产量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解析:
BD
22.实现帕累托最优应满足的条件有
A.两个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B.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C.产品转换率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D.产品转换率大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E.两个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
解析:ABC
23.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是
A.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 B.市场上有众多的厂商C.厂商生产有差异性的产品 D.厂商生产的产品不具有替代性E.从长期看,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是自由的
解析:ACE
24.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是规模扩大
A.有利于厂商使用先进的技术 B.有利于专业分工C.有利于厂商开发和利用副产品 D.减少信息传递费用
E.有利于厂商更好地利用销售渠道
解析:CDE
25.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
A.价格的上升
解析: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一般均衡
答:指在生产要素的供给函数与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以及反映生产技术状况的生产函数为既定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以及这两种市场互相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每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将各在某一价格下同时趋于相等,社会经济将达到全面均衡状态,这时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27.引致需求
答:在经济学上称厂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为引致需求,又叫派生需求,因为它是厂商为了生产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产生的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为了本身自己的消费 B.价格的下降C.自发投资的增加 D.政府购买的增加E.自发消费的上升
28.IS曲线
答: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29.有保证的增长率
答:均衡增长率就是哈罗德提出的有保证的增长率。它所对应的是投资者满意的储蓄率和投资者满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
30.滞胀
答: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1.简述理解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概念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中间产品的形式之一:各种燃油 中间产品的形式之一:各种燃油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32.简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
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的基本经济活动不受政府的控制,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作出选择并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从决策结构上来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了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明确死人的产权所享有的权利。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33.简述厂商的三种法定形式。
答:1独资企业。独资企业是单个人所有的企业。独资企业所有人对企业的负债承担无限的责任。
2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分担经营责任的企业。这类企业不需要经过特定的法律程序,
但大多数合资企业都会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合资人的责任和利益。合资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的负债负有无限的责任。 3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是以法律程序建立的法定实体,其特点是企业与创办者和所有人相分离。股东对企业负债负有限的责任,与独资和合资企业相比,公司有利于筹集大量的资金。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4.设某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是可支配收入,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亿美元)。
问题:(1)求均衡国民收入Y。
(2)求投资乘数KI、政府支出乘数KG、税收乘数KT、平衡预算乘数KB。
35.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要素L和要素K的价格分别为rL=2,rK=3,当厂商的成本为24时,应该投入多少单位的劳动和资本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其中Q表示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论述垄断市场是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市场结构的理由。
答:1)垄断厂商为了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厂商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生产,这就决定了在垄断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2)在垄断市场上市场价格高于厂商最低的平均成本,意味着厂商没有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垄断厂商在技术使用方面也是缺乏效率。
(3)由于垄断厂商不存在竞争的压力,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无形中增加了社会的成本。
37.论述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成因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答:我们常用的是按照通胀的成因来分类,大致可以分成
(1)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温和型通胀,奔腾型通胀,超级通胀三类;
(2)按照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动来区分:平衡的通货膨胀、不平衡的通货膨胀;
(3)按照人们对价格变动预料的程度划分: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预料到的通货膨胀。
成因: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3)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需求和成本相互作用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涨。
(4)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下面就详细说一下传导途径吧: ①价格途径,世界市场上某种特殊产品的价格上涨(不如说石油,粮食)使得大量进口这些产品的国家可能被输入通胀; ②需求途径,在国外通胀的情况下,国外的需求会通过产品进口的增加来释放,比如A国或大多数国家发生了通胀,而B国没有,这时A国等通胀国家就会大量进口B国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久而久之B国产品的价格自然是要上升的,尤其是当B国产品已经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最大产出; ③汇率途径,在B国使用固定汇率制的条件下,如果外国的通胀会导致其国家货币贬值,相对应而言B国就有货币升值倾向,B国政府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将会采取增发货币 的形式,从而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也就是说被输入了通胀。(事实上,即使是浮动汇率制也无法完全阻止①②途径的传导)
治理方法: (1)财政政策 遏制通胀一般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常表现为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减少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增加税收,提高所得税率等 (2)货币政策 遏制通胀一般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常表现为①央行的正回购(融资)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③提高利率④提高再贴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