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摘    要: 虽然高中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已经基本形成,但高中班级管理仍然不能懈怠,班级工作的重心和重点仍然是班级管理。班级里的学生具有层次性,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分层管理之重要性可窥一斑。如何做好高中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值得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分层管理理念    分层管理策略   有人用“良莠不齐”将学生比作田地里庄稼的长势参差不齐,农民们对待“良莠不齐”的庄稼,唯一的方法是关注长势好的幼苗,但也不忽视长势弱小的禾苗,对这些弱势禾苗多施肥、勤照顾,最后,弱势的禾苗逐渐茁壮长大,农民们收获“百亩良田”。   学生和田地里的庄稼一样,是千差万别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快乐成长和学习的摇篮,班级中学生的基础和素质不尽相同,因此,分层教学、分层管理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班级分层管理的意义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新课改下,分层教学成为教学主流。在分层教学中,班级管理松散现象逐渐明显,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加之分层导致的心理因素,对自己的要求逐渐降低,和老师配合不密切,和同学合作不主动,因而成绩出现滑坡。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升学的压力,以及父母、老师期盼的压力,更有社会的压力,使得一些学生因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自主意识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多数学生往往习惯于一个老师、一种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变化令他们眼花缭乱。因为随着学生层次的不同,科任教师可能随时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这里,学生的快速适应能力很关键,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心态和学习方式,以适应新要求、新方法、新挑战。   二、班级分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认为高中学生都是为了升学,都是为了进入高校大门,分层教学无疑会给B、C层次的学生重重的打击,学生认为自己被老师看不起,自己被“拒之于”高校的大门之外;而A层次的学生则被老师“看好”,是老师心目中的佼佼者,但如果不注意引导和加压,他们也会浮漂起来。总之,学生习惯“一条渡船”过河,他们认为“一刀切”是对他们的尊重。其实,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对分层教学的误解,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分层教学的内涵与意义,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在高中搞分层管理没有必要,甚至是画蛇添足。因此,思想、认识到位是分层管理的关键。   三、优化班级管理,实施分层管理   1.处理好管理和教学的关系。   抓班级管理是为了促进教学,教学质量提高了,反过来对班级管理就有促进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和教学质量就是一架天平,应时刻促其保持平衡,不得重一头轻一头,否则,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素质教育为班级管理和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活动都是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观”为指挥棒,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2.分层管理中注重动态管理。   所谓分层管理,简言之,就是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管理。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阶段性地发生改变,如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对学生的层次进行一次调整,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层次教学。   班级管理工作中,层次的划分很关键,划分方法大不相同。如根据成绩划分、根据遵守纪律与否划分、根据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划分、根据性格划分等。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遵守纪律,爱学习,积极向上等,这些学生基本不要老师费心;而一些学生逃课上网、玩手机等,则需要老师多加注意;还有的学生谈恋爱、喝酒、打架、斗殴等,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品德需要老师正确、耐心、悉心地疏导和沟通。   学生是发展变化的,层次的划分不能一成不变,管理方法、管理策略、教育方法也不能固定不变,教师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智更见其重要性。   3.班级管理开放,学生自我管理。   一个班级的管理水平,首先看班干部的组建和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我不否认这种观点,但更坚持班干部轮流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班干的选用上,一些教师习惯于任命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认为他们说话和做事有说服力,在学生中有影响力。其实,让那些违纪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对他们来说无疑更是约束和促进,迫使他们自我约束自己、自我管理自己。在班级管理上,我多采用值周制,即每人参与班级管理一个星期,值周的班干可以自由搭配,也可以老师根据情况“任命”,如品学兼优的学干加一个普通学生;也可以一个性格内向的和一个管理、组织能力强的等。当然,学生管理班级不意味着老师一点不问,任其发展,应加以指导和幕后指挥,对每一周的值周情况及班级在一周内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并进行有效评比,以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层管理理念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需要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管理模式。在分层管理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发展等,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管理,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实现因材施教,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以及全面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使每一位学生在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中,在教师的呵护和指导下,在同学们的互爱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提高能力,为以后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垂光.层次性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管理学家,2013(16).   [2]林国庆.浅谈高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J].学理论,2013(17).

  摘    要: 虽然高中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已经基本形成,但高中班级管理仍然不能懈怠,班级工作的重心和重点仍然是班级管理。班级里的学生具有层次性,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分层管理之重要性可窥一斑。如何做好高中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值得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分层管理理念    分层管理策略   有人用“良莠不齐”将学生比作田地里庄稼的长势参差不齐,农民们对待“良莠不齐”的庄稼,唯一的方法是关注长势好的幼苗,但也不忽视长势弱小的禾苗,对这些弱势禾苗多施肥、勤照顾,最后,弱势的禾苗逐渐茁壮长大,农民们收获“百亩良田”。   学生和田地里的庄稼一样,是千差万别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快乐成长和学习的摇篮,班级中学生的基础和素质不尽相同,因此,分层教学、分层管理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班级分层管理的意义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新课改下,分层教学成为教学主流。在分层教学中,班级管理松散现象逐渐明显,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加之分层导致的心理因素,对自己的要求逐渐降低,和老师配合不密切,和同学合作不主动,因而成绩出现滑坡。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升学的压力,以及父母、老师期盼的压力,更有社会的压力,使得一些学生因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自主意识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多数学生往往习惯于一个老师、一种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变化令他们眼花缭乱。因为随着学生层次的不同,科任教师可能随时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这里,学生的快速适应能力很关键,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心态和学习方式,以适应新要求、新方法、新挑战。   二、班级分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认为高中学生都是为了升学,都是为了进入高校大门,分层教学无疑会给B、C层次的学生重重的打击,学生认为自己被老师看不起,自己被“拒之于”高校的大门之外;而A层次的学生则被老师“看好”,是老师心目中的佼佼者,但如果不注意引导和加压,他们也会浮漂起来。总之,学生习惯“一条渡船”过河,他们认为“一刀切”是对他们的尊重。其实,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对分层教学的误解,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分层教学的内涵与意义,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在高中搞分层管理没有必要,甚至是画蛇添足。因此,思想、认识到位是分层管理的关键。   三、优化班级管理,实施分层管理   1.处理好管理和教学的关系。   抓班级管理是为了促进教学,教学质量提高了,反过来对班级管理就有促进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和教学质量就是一架天平,应时刻促其保持平衡,不得重一头轻一头,否则,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素质教育为班级管理和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活动都是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观”为指挥棒,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2.分层管理中注重动态管理。   所谓分层管理,简言之,就是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管理。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阶段性地发生改变,如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对学生的层次进行一次调整,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层次教学。   班级管理工作中,层次的划分很关键,划分方法大不相同。如根据成绩划分、根据遵守纪律与否划分、根据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划分、根据性格划分等。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遵守纪律,爱学习,积极向上等,这些学生基本不要老师费心;而一些学生逃课上网、玩手机等,则需要老师多加注意;还有的学生谈恋爱、喝酒、打架、斗殴等,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品德需要老师正确、耐心、悉心地疏导和沟通。   学生是发展变化的,层次的划分不能一成不变,管理方法、管理策略、教育方法也不能固定不变,教师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智更见其重要性。   3.班级管理开放,学生自我管理。   一个班级的管理水平,首先看班干部的组建和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我不否认这种观点,但更坚持班干部轮流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班干的选用上,一些教师习惯于任命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认为他们说话和做事有说服力,在学生中有影响力。其实,让那些违纪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对他们来说无疑更是约束和促进,迫使他们自我约束自己、自我管理自己。在班级管理上,我多采用值周制,即每人参与班级管理一个星期,值周的班干可以自由搭配,也可以老师根据情况“任命”,如品学兼优的学干加一个普通学生;也可以一个性格内向的和一个管理、组织能力强的等。当然,学生管理班级不意味着老师一点不问,任其发展,应加以指导和幕后指挥,对每一周的值周情况及班级在一周内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并进行有效评比,以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层管理理念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需要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管理模式。在分层管理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发展等,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管理,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实现因材施教,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以及全面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使每一位学生在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中,在教师的呵护和指导下,在同学们的互爱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提高能力,为以后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垂光.层次性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管理学家,2013(16).   [2]林国庆.浅谈高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J].学理论,2013(17).


相关内容

  • 2013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 安庆市2013年教育科研研究课题论文评选获奖名录 一等奖(45篇) 题 目 <高中英语作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把握学情 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寻找口语能力训练的"源头活水"> <积累贵在常态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学生 ...

  • 区课题结题报告
  • 研 究 报 告 课题名称:<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课题负责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176中学 课题负责人:张昕姝 研 究 报 告 课题名称:<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一. 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目前,高中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这种差异愈加明显,最 ...

  • 新课改下高中生励志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 <新课改下高中生励志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序言: 各位专家:我们课题组从接到立项通知书后,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课题研究,现研究周期已到,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向各位专家进行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目前学术界对励志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励志教育研究比较少,一方面是实践的积累 ...

  • 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 学科课程建设纲要(讨论稿) 温州第十四高级中学 一.学科基本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时代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大变革,对青少年的外语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外语课程改革有利于人的全面素质提高,符合信息时代需求,有利于学生多元的社会发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良好性格.品格.意志和交 ...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一.德育研究 1.高中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建设研究 2.青少年自我表现心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3.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4.贴近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5.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提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实践研究 6.中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7.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 ...

  • 2016下学期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 本学期上学期教学任务是完成<现代散文选读>和<史记选读>剩余部分教学,下学期教学任务是完成<唐诗宋词选读>.上学期期末统考暴露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规范答题能力不强,本学期要进一步强化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利用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学习,以点带面提升语文素养,同时结合 ...

  • 新课程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初探
  • [作者:俞刚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430次 发布时间:2010-4-13 19:13:23] 选择视力保护色: [ ] 新课程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初探 [摘  要]分层次教学,就是针对班内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身心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面向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 ...

  • 关注选课走班制(杭师大附中)
  • 关注选课走班制:来自一线的实践与思考案例 2014-05-28 12:44:0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朱建民 石杏元 任学宝 "选课走班"已经不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许多学校开始了探索性的实践.本期 话题,我们试图从学校.学科及一些关键点上提供一些实践案例,希望能 ...

  • 中学数学教研工作计划(共12篇)
  • 篇一: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雅丽中学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总的目标 教研回归课堂, 落实学校的提高教学质量方案.措施, 研究我们教师的教, 怎样最大限度的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使我们的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 渗透数学文化方面更有成效. 二.具体做法 1.加强对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