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例1》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7页的混合运算的第1课时。我将会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基础上学习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进行整合重新编排的一个单元。在实验教材中,正式教学混合中运算在后,而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在前,而且教材淡化了对于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的书写规范要求,对于何时开始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教师在教学时较难把握。基于此,修订后的教材重新设计了混合运算教学的顺序,编排了这个单元,提前正式教学混合运算。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同级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用书中的主题图具体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从而找出合适的运算顺序,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一系列的分层次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达到熟练运算的目的。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是只有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及同级运算的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在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预防停电,我还准备了一些口算题卡和小黑板。
二、说教学策略
1、 教学理念与设计思想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 1
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路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单元在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三. 说教学过程
1. 由常规口算:加、减、乘、除法引出课题——混合运算。由学生学过的加减混合等运算,回忆知识。
2. 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由教材主题图引入教学,同学们请看,这是发生在阅览室里的有趣的数学故事。让一个学生读题,再让全班学生读题。目的是分析题目,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解决问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呢?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着做,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去板板演并说说思路。让用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板书,利于大家的交流,思维的拓展。教师再指出点明综合算式。再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分步和综合算式各有什么优点?有没有办法把它俩的优点揉合在一起?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从而引出今天学的新知识,写出递等式。让学生说说脱式与以前所学知识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的能力。再让学生充分说说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的思路,为了突出重点。接着让学生巩固递等式,引入乘、除法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说,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老师板演。两道题放在一起,只有加和减法或者是只有乘、除法,对比分析,总结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3. 习题小试,巩固内化
a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写计算过程,并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b, 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改错说理由。(先观察题目,再说说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我又多准备了一些拓展习题。在课堂时间能利用上时用。)
4.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导入,结识了混合运算,知道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希望同学们回去要好好梳理一下,并做一些练习巩固消化一下。
四.板书设计
2
《混合运算例1》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7页的混合运算的第1课时。我将会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基础上学习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进行整合重新编排的一个单元。在实验教材中,正式教学混合中运算在后,而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在前,而且教材淡化了对于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的书写规范要求,对于何时开始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教师在教学时较难把握。基于此,修订后的教材重新设计了混合运算教学的顺序,编排了这个单元,提前正式教学混合运算。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同级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用书中的主题图具体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从而找出合适的运算顺序,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一系列的分层次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达到熟练运算的目的。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是只有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及同级运算的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在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预防停电,我还准备了一些口算题卡和小黑板。
二、说教学策略
1、 教学理念与设计思想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 1
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路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单元在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三. 说教学过程
1. 由常规口算:加、减、乘、除法引出课题——混合运算。由学生学过的加减混合等运算,回忆知识。
2. 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由教材主题图引入教学,同学们请看,这是发生在阅览室里的有趣的数学故事。让一个学生读题,再让全班学生读题。目的是分析题目,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解决问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呢?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着做,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去板板演并说说思路。让用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板书,利于大家的交流,思维的拓展。教师再指出点明综合算式。再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分步和综合算式各有什么优点?有没有办法把它俩的优点揉合在一起?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从而引出今天学的新知识,写出递等式。让学生说说脱式与以前所学知识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的能力。再让学生充分说说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的思路,为了突出重点。接着让学生巩固递等式,引入乘、除法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说,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老师板演。两道题放在一起,只有加和减法或者是只有乘、除法,对比分析,总结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3. 习题小试,巩固内化
a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写计算过程,并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b, 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改错说理由。(先观察题目,再说说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我又多准备了一些拓展习题。在课堂时间能利用上时用。)
4.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导入,结识了混合运算,知道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希望同学们回去要好好梳理一下,并做一些练习巩固消化一下。
四.板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