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羽佳:陈独秀--中国的普列汉诺夫

陈独秀——中国的普列汉诺夫

翟羽佳

十月革命前夕,俄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普列汉诺夫意识到了资产阶级阶段不能逾越性。他认为,超越资产阶级民主这个阶段,必然会给俄罗斯民主带来巨大灾难。70年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一点。在意识到共产主义革命超越后,苏联激流勇退,彻底终结了这段可怕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内,也出现了一个普列汉诺夫,他就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面前,陈独秀一直认为:当时中国处于资产阶级革命阶段,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资产阶级革命家手里。可是,这些观点,很快为激进的革命同志所抛弃。

在革命初期,陈独秀一直对农民运动保持警惕,他反对农民暴动。在脱离了权力中心之后,陈独秀重新审视了过去信仰的革命理论和观念后,更加坚定了农村革命运动危害中国的观点。对于一个党来说,暴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可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暴力革命,则是民族的巨大灾难。

尽管陈独秀是苏联思想的传播者,但是,陈独秀并非彻底的列宁信仰者。他最初的思想中尽管趋同于暴力革命的,但是他的思想观点中存在很多民主的观点。他认为:“在民主之基本内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一样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无产阶级的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

在冷静反思过去之后,陈独秀更加坚定自己的“右倾”信念。对于暴力革命,陈独秀清楚意识到,超越历史阶段的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导致独裁。他认为斯大林的错误,不是一个革命领袖的人格问题,二是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的必然。十月革命的错误,就在于“轻率的把民主制和资产阶级统治一同推翻。”

在反思无产阶级专政道路之后,陈独秀还把纳粹主义与布尔什维克划上等号。认为,一党专政的结果也必然发展到领袖独裁,而“任何独裁制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

革命轻率把民主制和资产阶级统治一同推翻,这是革命后裁制回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革命的路径问题上,陈独秀显然是正确的,可是,革命的热情在苏联的挑动下,已经走到了不能复归的道路。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个个大小独裁着开始露出狰狞面目,把一个个国家带到了中世纪。他说:“此次若是德俄胜利了,人类将更加黑暗至少半个世纪,若胜利属于英法美,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然后才有道路走向大众的民主。”

陈独秀在研究了民主主义的历史发展后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民主的发展史。民主是社会进步抑或倒退的最可信指标,它本身并不含有阶级性,更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对民主加以排斥和拒绝,则是历史发展的反动。他说:“民主主义乃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一种动力。”

在反思革命的路径之后,陈独秀批评他的同志说说:“你们错误的根由,第一,是不懂得资产阶级民主之真实价值,把民主政治当着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是伪善,是欺骗,而不懂得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是:法院以外机关无捕人权,无参政权不纳税,非议会通过政府无征税权,政府之反对党有组织言论出版自由,工人有罢工权,农民有耕种土地权,思想宗教自由,等等,这都是大众所需要,也是十三世纪以来大众以鲜血斗争七百余年,才得到今天的所谓‘资产阶级的民主’,这正是俄、意、德所要推翻的;所谓‘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资产阶级的民主只是实施的范围广狭不同,并不是在内容上另有一套无产阶级的民主。”

只要存在人类社会,就需要有“资产阶级的民主”阶段。陈独秀在《我的根本意见》中说:“政治上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是相成而非相反的东西。民主主义并非和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是不可分离的。”陈独秀指出:“在政治上毁灭民主制,回复到中世纪的黑暗,即使不很长久,也是人类可怕的灾难和不可计算的损失。”

在饱受专制之苦之后,中国人希望摆脱专制之苦。可是,对于摆脱的路径大家往往忽略。越是缺少民主的时代,人们越容易犯急躁情绪,也越容易在民主进程中只抬头看目标,不注意脚踏实地。这个问题上,陈独秀始终也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激进的革命却无视陈独秀的观点。在经过几十年的革命之后,邓小平意识到了共产革命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认为:资产阶级是不可逾越的历史发展阶段,倒过来走路也成了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内容。

陈独秀——中国的普列汉诺夫

翟羽佳

十月革命前夕,俄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普列汉诺夫意识到了资产阶级阶段不能逾越性。他认为,超越资产阶级民主这个阶段,必然会给俄罗斯民主带来巨大灾难。70年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一点。在意识到共产主义革命超越后,苏联激流勇退,彻底终结了这段可怕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内,也出现了一个普列汉诺夫,他就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面前,陈独秀一直认为:当时中国处于资产阶级革命阶段,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资产阶级革命家手里。可是,这些观点,很快为激进的革命同志所抛弃。

在革命初期,陈独秀一直对农民运动保持警惕,他反对农民暴动。在脱离了权力中心之后,陈独秀重新审视了过去信仰的革命理论和观念后,更加坚定了农村革命运动危害中国的观点。对于一个党来说,暴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可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暴力革命,则是民族的巨大灾难。

尽管陈独秀是苏联思想的传播者,但是,陈独秀并非彻底的列宁信仰者。他最初的思想中尽管趋同于暴力革命的,但是他的思想观点中存在很多民主的观点。他认为:“在民主之基本内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一样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无产阶级的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

在冷静反思过去之后,陈独秀更加坚定自己的“右倾”信念。对于暴力革命,陈独秀清楚意识到,超越历史阶段的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导致独裁。他认为斯大林的错误,不是一个革命领袖的人格问题,二是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的必然。十月革命的错误,就在于“轻率的把民主制和资产阶级统治一同推翻。”

在反思无产阶级专政道路之后,陈独秀还把纳粹主义与布尔什维克划上等号。认为,一党专政的结果也必然发展到领袖独裁,而“任何独裁制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

革命轻率把民主制和资产阶级统治一同推翻,这是革命后裁制回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革命的路径问题上,陈独秀显然是正确的,可是,革命的热情在苏联的挑动下,已经走到了不能复归的道路。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个个大小独裁着开始露出狰狞面目,把一个个国家带到了中世纪。他说:“此次若是德俄胜利了,人类将更加黑暗至少半个世纪,若胜利属于英法美,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然后才有道路走向大众的民主。”

陈独秀在研究了民主主义的历史发展后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民主的发展史。民主是社会进步抑或倒退的最可信指标,它本身并不含有阶级性,更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对民主加以排斥和拒绝,则是历史发展的反动。他说:“民主主义乃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一种动力。”

在反思革命的路径之后,陈独秀批评他的同志说说:“你们错误的根由,第一,是不懂得资产阶级民主之真实价值,把民主政治当着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是伪善,是欺骗,而不懂得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是:法院以外机关无捕人权,无参政权不纳税,非议会通过政府无征税权,政府之反对党有组织言论出版自由,工人有罢工权,农民有耕种土地权,思想宗教自由,等等,这都是大众所需要,也是十三世纪以来大众以鲜血斗争七百余年,才得到今天的所谓‘资产阶级的民主’,这正是俄、意、德所要推翻的;所谓‘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资产阶级的民主只是实施的范围广狭不同,并不是在内容上另有一套无产阶级的民主。”

只要存在人类社会,就需要有“资产阶级的民主”阶段。陈独秀在《我的根本意见》中说:“政治上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是相成而非相反的东西。民主主义并非和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是不可分离的。”陈独秀指出:“在政治上毁灭民主制,回复到中世纪的黑暗,即使不很长久,也是人类可怕的灾难和不可计算的损失。”

在饱受专制之苦之后,中国人希望摆脱专制之苦。可是,对于摆脱的路径大家往往忽略。越是缺少民主的时代,人们越容易犯急躁情绪,也越容易在民主进程中只抬头看目标,不注意脚踏实地。这个问题上,陈独秀始终也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激进的革命却无视陈独秀的观点。在经过几十年的革命之后,邓小平意识到了共产革命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认为:资产阶级是不可逾越的历史发展阶段,倒过来走路也成了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关内容

  • 行无愧作心常坦
  • 行无愧作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不应被遗忘的伟人陈独秀 陈敏昭 每年的5月27日,是陈独秀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日,笔者以此小文纪念这位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曾经叱诧风云的可圈.可点.可爱.可敬.敢爱.敢恨.行无愧作而又被众人严重误解的真君子. 靳树鹏先生悼念陈独秀先生:"事不公有人管,路不平有人 ...

  • 现实主义在今日之中国电影
  • 现实主义在今日之中国电影 周涌 2012-7-31 11:17:27 来源:电影艺术 "又是'现实主义'!" "看到这样的论题,或许多少会令人感到腻味." 温儒敏先生在撰写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著作<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时,发此感慨.&quo ...

  • 我所知道的刘仁静
  • 1927年,我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因为学潮问题,认识了在列宁学院的刘仁静.当时,他支持东大同学的"反官僚主义"(反"旅莫支部"的官僚作风)活动,颇有正义感,我们就成了朋友.他比我大7岁,见多识广,因支持东大同学,被学校当局上报共产国际,成了被打击的&qu ...

  • 苏联哲学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2011年第6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6 总第190期 SeneralNo.190HANDONGSOCIALSCIENCES G 苏联哲学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陈食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 "苏联哲学教科书"是苏联哲学家建构的一种马 ...

  • 五四"启蒙运动"说的历史考辨
  • 作者:张艳 史学月刊 2007年09期 [中图分类号]K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7)06-0088-08 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底是什么性质?这是五四以来政治家与学者争相解说且聚讼纷纭的重要历史话题之一.很明显,在各种各样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定性中,有两种比附最为常见, ...

  • 当今中国人应读的50种书
  • 当今中国人应读的50种书 1.易经:群经之首,天地大法.读不懂没关系,能有所得即可. 2.圣经及其文学:旧约新约,奥古斯丁.但丁.米尔顿. 3.印度教经典:奥义书,吠陀,薄伽梵歌,能有所得即可. 4.其他经典:古兰经,古埃及圣颂,波斯净达经,摩门经. 5.佛教经典:法句经.心经.金刚经.坛经.华严经 ...

  • 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与史静仪的情感纠葛
  •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共"一大"在上海李汉俊的寓所内开幕.当时只有19岁的刘仁静是北京大学外语系的学生,他与另外一名北大学生.来自江西的24岁的张国焘,代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一大".刘仁静是"一大"13名代表中最年轻的.纵观 ...

  • 钢琴家阿格里奇的特点
  •  技术过硬.虽然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因为有哪个出了名的钢琴家技术不 过关的呢?不过要说她的技术,一个就是体现在速度上, 识谱快视奏快,据说她左手可以在一秒内弹完八个八度,看看她当年弹的拉三就知道了:(我第一次听都快咬舌自尽了,这也忒快了吧?!?再看指挥和乐团那个跟 不上她速度的焦急.....可怜( ...

  •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真题)
  •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备出的四个选项中办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