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元杰[蜀史考](5蚕丛与蚕神考证)

第十章  蚕丛考

蚕丛之名最早见于《蜀王本纪》和《先蜀记》。前人对蚕丛氏的研究多在其文化特征上,而对它的族属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对它的发源地普遍认为在川西。本文以丰富的史料揭示出蚕丛与少典、大典、五帝、女登的关系,揭示出蚕神、嫘祖、宛窳妇人、寓氏公主、马头娘、丛(崇)神后羿、马祖的文化特征;论证了蚕丛氏由蚕族(蜀族)与丛族(崇族)复合而成;皇帝女魃、女丑之尸为蚕丛之神;勾画了蚕丛氏发祥于豫北,崛起于山东,迁徙于川、滇的活动轨迹。下面先介绍蚕族的族属和文化特征,再介绍丛(崇)族的族属和文化特征,最后讨论两族复合成蚕丛氏后的文化特征及其迁徙路线。

一、蚕丛氏由蚕族与丛族复合而成

蚕丛氏是由蚕族与丛族复合而成的。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所谓“青铜龙虎尊”(如图10—1),其外壁上有一对饰物,为马首蚕身,马头耳大脸长,蚕身修长,足和环节十分清晰,形象十分逼真。正象俗语形容蚕所说的那样:“九对气门,八对足,十三环节,咪(小)脑壳”一样,确是蚕而非龙。蚕为蚕族之图腾,马为丛族之图腾(论证详后)。此图表达了蚕丛氏是由蚕族与丛族复合而成的意义。可以说,“龙虎尊”上的马首蚕身饰物正是蚕丛氏族微。图10—1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龙虎尊”上的蚕丛氏族徽(太平洋基金会《三星堆传奇》)

早在宋代的罗萍注《路史〈前纪四.蜀山〉》一文时就已指出了这种“金蚕”属蚕丛之物。他说:“永明二年,萧鉴判益,治园江南,凿石冢,有椁无棺,得铜器数千种,玉麈三斗,金蚕蛇数万。朱砂为阜,水银为池,珍玩多所不识。有篆云:‘蚕丛氏之墓’。鉴责功曹何伫坟之,一无所犯,于上立神,衣青衣,即今成都青衣神也。”唐代杜甫有“蚕丛铁马瘦,灌口米船稀。”的诗句。杜甫在灌口(今都江堰市)蚕崖关看到的“蚕丛铁马”,大概就是《外史》所记的“峙山之麓,字丈余的蚕崖石。”也当是一种有蚕有马,形状与“金蚕”相似、用黑色铁矿石凿成的蚕丛氏图象。

蚕丛氏复合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通过武力兼并,二是通过联姻和平融合。记叙的就是崇族的领袖帝尧,派出了后羿带兵攻伐蚕族的故事,后羿上射十日,下杀猰貐,征战有功,被崇族封为宗布神。交战对方蚕族的领袖窫窳在战争中表现卓越,而被族人尊为蚕神或者民族英雄。寓氏公主大概是在抵抗帝尧和羲仲的攻伐时表现卓越而被立为神的。

马头娘故事多种古籍都有记载,兹录《神女传》版本以飨读者:蚕女者,当高辛帝时,蜀地未立君长,无以统摄,其父为邻所掠去,已逾年,唯所乘之马犹在。女念父隔绝,或废饮食。其母慰抚之,因示于众曰:“有得父还者,以此女嫁之。”部下之人,唯闻其誓,无能致父归者。马闻其言,惊跃振迅,绝其拘绊而去。数日,父乃乘马归。自此马嘶呜不肯饮龁。父问其故,母以誓众之言白之。父曰:“誓以人而不誓于马,安有人而偶非类乎?”但厚其刍食,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则怒目奋击,如是不一。父怒,射杀之,曝其皮于庭。女行过其侧,马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旬日得皮于桑树之下,女化为蚕,食桑叶吐丝为茧,以衣被于人间。父母悔恨,念念不已,忽见蚕女乘流云驾此马,侍卫数十人,自天而下,谓父母曰:“太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义,授以九宫仙嫔之任,长生于天矣,无复忆念也!”乃冲虚而去。今家在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宫观诸处塑女子之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焉。

马头娘的故事表面上看,是一则神话故事,实际上反映的则是以蚕为图腾的蚕族与以马为图腾的崇族联姻的故事,它折射出的是史实的影子。

二、蚕族之名义

四川亦称为“蜀”,由古代的蜀族、蜀国之名而来。人们普遍认为:“蜀”是一种动物,是古代蜀族的图腾物。这个动物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蜀是野蚕,此观点占绝大多数,是主流派。第二种意见认为,蜀是一种与蚕相似的毒虫,即毛毛虫。此观点以古代的《韩非子》、《淮南子》和现代的吴其昌、童恩正先生为代表。第三种意见以任乃强先生等为代表,他认为蜀就是蚕。

笔者今从生物学分类法来分析蚕与蜀的关系。《辞海》说:“蠋(Zhu),本作蜀,昆虫纲,鳞翅目昆虫幼虫。是蛾蝶类的幼虫。”而蚕其注则是“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和天蚕蛾科昆虫的幼虫。”蜀为蠋的本字有《诗经》为证,《诗〈豳风.东山〉》古本为:“蜎蜎者蜀”,今本作:“蜎蜎者蠋”。知蜀为蠋的本字,其读音和意义都等于蠋。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蜀(蠋)包含了家蚕、野蚕、毛毛虫及其蝶蛾类的全部幼虫。而蚕只含蛾类的幼虫。因此,蚕是蜀的一部分。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四川峨嵋山一地,各种蝶类就有4千多种,全世界蝶蛾类有1万4千多种。那么,蜀(蠋)就有一万四千多种。这几乎包含了家蚕、野蚕、毛毛虫等及其蝶蛾类的全部幼虫,绝非家蚕和野蚕两种。而蛾类的幼虫——蚕大概只有数千种。可见,蜀与蚕的关系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从蜀为蠋来说,蜀具有以下几项意义:⑴、蜀在当时的读音为zhu;⑵、蜀的形状像蚕;⑶、蜀的范围包括家蚕、野蚕在内的、数以万计的蝶蛾类幼虫(蚕)。⑷.蜀在古代曾作过民族的图腾。

三、蚕族先祖少典、大庭(典)、五典、女登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云:“蚕音腆。”上古时文字不发达,假借字的使用很普遍,即使氏族方国名也不例外。这不由得使人想到少典原本可能就写作少蚕。少典在历史上颇负盛名,《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生炎帝。”《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生子大业,取少典之子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从以上史料看,少典从炎帝至秦都存在,因而,少典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即蚕族。

少典为少蚕可从两个方面来证明:一是从族属上。《伏羲庙残碑》云:“东迁少典君于颛顼,以奉伏羲之祀。”[1]少典应为伏羲族裔,否则是不会奉祀伏羲的。而《皇图御览》云“伏羲化蚕。”伏羲曾为蚕族应是事实,伏羲既为蚕族,其族裔少典也必为蚕族,因此少典为少蚕。“黄帝师有大填”[2]“大填”即大腆也即大典。《帝王世纪》谓:“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次有柏皇氏、中央式、栗陆式、骊连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皆袭庖牺之号。”此“大庭”即大典。大庭氏为炎帝之号,大庭氏能袭庖牺之号,证明大庭氏(大典氏)也当归附伏羲之族。伏羲既已化蚕,说明少典、大典也为蚕族,为蚕族之先。

二是从地域上,大庭在山东曲阜,《郡国志》:“自陈徙都于此,昔大庭阪。”《通纪》以大庭为炎帝之号,鲁有大庭之库,《路史〈大庭氏〉》:“(大庭)库在鲁城中曲阜之高处。今在仙源县内东隅,高二丈。”《帝王世纪》和《历代宅京记》都说:“伏羲氏都陈。”“陈”即河南淮阳市。而谯周《古史考》说少典是有熊国的国君。皇甫谧注说:“有熊在今河南新郑。”淮阳与新郑相去不远。从族属和地域上考查,都说明少典即少蚕,大填、大庭即大典,为大蚕。典、腆、填、庭、蚕五字同音通假,蚕是本字,而庭、填、典、腆都为蚕的通假字。由此而揭示了上古少典来无踪、去无影的奥秘。

少典妃女登其实也是蚕族,也居鲁。金文中有“女登氏”徽铭(如图10—2),《山海經〈海外北经〉》说:“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博物志〈异人〉》也说:“呕丝之野,有女子跪树而呕丝,北海外也。”“呕丝”不能解释成“吐丝”。(晋)郭璞注呕丝之野云:“盖蚕类也。”《山海经》诠释的是《山海图》上的蚕族方国。图10—2少典妃女登(安登)徽铭,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第143页)

“呕丝”读若“区丝”,与地名“歧舌、曲桑、穷桑”同。“呕丝之野”即“穷桑之野。”如解释成“吐丝”,不仅荒诞且与“之野”在语法上不搭配。

上图的“女登”由女、又、禾、豆四部分组成,左边跪地、胸部凸起的图形是个象形字“女”字,“又”通“有”,表示女登为有蟜氏的苗裔。豆字是祭器,《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豆和登都是祭器,二者的不同在于制作材料的不同。《毛传》:“木曰豆,瓦曰登。”豆上的禾表示谷物或麦穗,女子跪对祭器、祭品,是在祈祝五谷丰登,而非锯树。呕丝当是出现在《山海图》上,没有出现在金文徽铭上的图画字,表示女登属“蚕类”。今河南的登封、鄧州、鄧县应是女登族的故地。少典既娶蚕类的女登为妃,少典族也当为蚕类亲族。《山海经》中有“夸父逐日”的故事,这个神话,折射出了历史的事实。它描写的就是夸父族与以日为图腾的部落的战争,夸父族最后战败放下武器(弃其杖),投降(化为)女登族(鄧林)的故事。

《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少典既为蚕族,五典也就是五蚕,即五个蜀王。

神农氏的图腾本是鵀鸟,中期变换成鱼及牛,晚期成为蚕。炎帝之父少典是蚕族,炎帝之母女登是蚕族,女登之母有蟜氏也是蚕族。(彭曦先生认为:蟜是野蚕。)炎帝大庭即大典也是蚕族。大庭氏不见于八炎帝之列,当是其炎帝子裔。炎帝的大女儿英姬是“蚕娘娘”。在宝鸡民间有一则炎帝女儿戏言酿祸的传说,说炎帝出了远门,只留下长女英姬在家,英姬无聊,便与家里的白马逗趣说:“马呀,你若能找回我那远方的父亲,我便同你结为夫妻。”谁知白马听了此话,点了点头便扬蹄嘶呜,挣断缰绳,跑到渭河下游入黃河口处找到了炎帝。炎帝觉得奇怪,飞身跃马回到家里。当听了女儿逗马订婚的戏言后,用箭射死了马,用石刀剥了马皮晒干备作它用。谁知马皮却裹走英姬,挂在黄河边上的桑树上变成了一颗硕大的蚕茧。人们就把炎帝的女儿又叫做帝女桑,又叫“蚕娘娘。”此故事与《神女传》里蚕马故事相同。当地还流传着神农共十七个子女,其中男儿十三个,女儿四个。十七个子女与神农氏传十七世而有天下的史事相合,儿子们默默无闻,女儿的故事却很多。这又与当时男卑女尊有关。长女英姬戏马成祸,被白马裹胁配为夫妻。此“白马”可能是氐族白马,白马氐族生活在甘南成县西汉水上游,也属炎帝族系。次女瑶姬美丽非凡,隐居巫山之阳,朝云暮雨,后演义为与楚怀王巫山云雨交欢的故事。季女女娃随炎帝东巡,不幸溺死海中,化作“精卫”,人称“帝女雀。”民间“帝女雀”故事与《山海经〈北次三经〉》中的“精卫填海”故事相同。么女芹姬为炎帝的三个大臣雷公、风伯、雨师所仰慕,雨师在擒拿倮倮国使臣中,表现非凡被炎帝择为婿。这雨师本名叫赤松子,因为战胜了南方的名叫魃的干旱之神,被昆仑山中的西王母派遣给炎帝作助手。看来,西王母与炎帝是盟友或族友。这与《山海经》说西王母“戴胜”的记述相合,“戴胜”即“戴鵀”,与神农族鹰图腾相符。炎帝的儿子柱儿住在渭河南岸姜水一带,后与渭河北岸姬水的黄帝的女儿姬罗自由恋爱成婚。这时的炎帝国有人口十二万八千人,[3]  这个数字大概应包括炎帝治下的所有部族,也包括黄帝族在内。

四、蚕神

史书上的蚕神按时代先后有嫘祖、宛窳妇人、寓氏公主三人,《路史〈后纪五〉》云:“黄帝之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汉旧仪》“春桑生而皇后亲桑于苑中,蚕室养蚕千簿以上,祀以中牢羊豕祭蚕神,曰宛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先蚕嫘祖加宛窳妇人、寓氏公主共三蚕神。所以盐亭县金鸡镇的唐碑《嫘祖圣地》上的蚕神为三人。唐碑说:“嫘轩宫距地千丈,总殿五层。宫前设先蚕坛,宫内塑王母、轩辕、嫘祖、伏羲、燧人、神农、岐伯、风后、常伯等一百二十六尊圣像。宫之前殿为嫘祖殿,敬塑嫘祖、马头娘宛窳、寓氏公主三尊圣像。”[4]  下面对三蚕神分别考述之。

(一)嫘祖。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路史〈后纪五〉》云:“黄帝之妃西陵氏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隋书〈礼仪志〉》“后周制,皇后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宋史〈礼志〉》:“《开宝通礼》季春吉日,享先蚕于公桑,设先蚕氏神坐于坛上北方,南向。《唐会要》黄帝遣有司享先蚕,如先农可也。礼院又言:《周礼》蚕于北郊,以纯阴也。汉蚕于东郊,以春桑生也。”刘恕《通鉴外纪》:“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嫘祖为黄帝元妃、为蚕神,这是大家公认的,有争议的是嫘祖的籍贯问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四川省盐亭县发现了大量的有关嫘祖的人文资料和景观,特别是发现了唐碑《嫘祖圣地》,该碑文记载嫘祖是四川盐亭县叠溪场(今金鸡镇)人,引起全国轰动,于是很多人认为嫘祖是四川盐亭县人。接着又有专家据《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认为黄帝与嫘祖是古蜀国人,即今四川人。我们说,不错,黄帝、嫘祖、大禹、彭祖都生活在古代的蜀国,但那个蜀国并不在四川,而在晋南。详见本书第十三章〈蒲卑氏考〉。

黄帝有很多世系,黄帝各世系名号也不相同,或公孙,或姬,或轩辕,或有熊,或帝鸿,或归藏等。现在没有丝毫迹象能证明哪一世黄帝的幼年生活在四川。现在虽无法确证黄帝文化的源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与嫘祖成为夫妻的轩辕黄帝不生活在四川,而生活在晋南,葬于陕北黄陵。对此,我已用大量的史料作了论证[5],其中比较有力的证据是轩辕黄帝和嫘祖生活地有河水(今黄河)及其环绕的昆仑,有后稷葬,有炎帝文化,有一断为三的渤澥(今解池),有大夏等这些只出现在晋南的地理标志物。

黄帝既生活在晋南,而作为黄帝元妃的嫘祖也只能出在晋南。盐亭嫘祖人文景观当是嫘祖后裔蚕丛氏所为。盐亭的嫘祖景观除了嫘祖的籍贯外,其余都应该是真实的。比如嫘轩宫内“塑王母、轩辕、伏羲、燧人、神农、岐伯、风后、常伯等一百二十六尊圣像”,盐亭县嫘轩宫这种“通祀三皇”的行为,就被有的学者斥为“伪作”[6]。因为在有的学者眼里看来,嫘轩宫只应祭奠嫘祖和三皇之一皇就行了,怎么要“通祀三皇”呢?其实,从本文前面的考证可以看出,蚕族与三皇都沾亲带故,天皇伏羲、人皇神农就不必说了,女娲则属燧人氏族系,岂止三皇,蚕族与五帝也有亲缘关系。这从本文前面的蚕神与后面的丛(崇)神考也将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嫘轩宫通祀三皇是可以的。

盐亭县金鸡镇玉皇山的谷父蚕母神像也不是“伪造”出来的。据金鸡乡退休教师衡全三回忆:“童年时,在玉皇山我去瞻仰过谷父蚕母的神像,龛前的那幅对联是‘则祀之谷父蚕母、俱飨也五帝三皇’。”[7]“谷父”当是夸父的变音,因为盐亭县金鸡乡的唐碑上有“元妃嫘祖其名王凤,乃盘古、伏羲之后,夸父、精卫之女”的说法。“在今(河南)灵宝三百里桃林塞的夸父山以东的共谷、共水之东,有山名谷山,山上多谷,山下多桑,有谷水,有鬼山,有谷城之山(今洛阳市西)”[8]这里的谷山谷水就是盐亭“谷父蚕母”的源头。桃林又称邓林,为女登族居地。

(二)宛窳妇人。世人都知蚕神嫘祖,鲜知宛窳妇人、寓氏公主为何方神圣,《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的作者也疑惑不已:“(此祭祀自古)沿至魏晋,不改其俗,不知是何根据。”余以为宛窳妇人即《山海经〈北山经〉》中的窫窳(音yayu),说:“(少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也即《淮南子〈本经训〉》中故事中的猰貐。云:“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之上,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猰貐、修蛇等在《山海经》中都是形象奇特的怪兽,这是因为《山海经》的作者已不能尽识《山海图》中远古时期民族图腾符号。猰貐等实为东方部族,他们大都生活在古代的东夷,今山东省青州地区。猰貐族的具体方位不详,但与猰貐一起受到攻伐的凿齿、大风、封豨的方位是清楚的。何光岳先生在《南蛮源流史》中说:“寿华,又作畴华,今泰安市东五十里有祝阳,长清县东北四十五里有古祝国,历城县有铸乡,临沂县东南有祝丘,胶县西南有祝兹城,阳谷县南三十里有寿张,江苏赣榆县南有古祝其县,这些以祝为地名,实与寿、畴、铸音义皆同,应读铸字。这寿华之野,即在泰安一带,这些以祝、寿为名的古地名,恰好与泰安大汶口、曲阜西夏候、胶县三里河、诸城程子崖、邳县大墩子、兖州王因和青连冈文化等拨牙墓葬基本一致,可证凿齿人就分布在这一带地区。”

后羿所“缴大风于青邱之泽”的“大风”,郭沫若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史稿第1册》中说:“大风可能是居于山东境内青邱地区的风夷,风豨可能是住在山东境内有仍氏的别名,因为有仍也曾经称为封豕。”喻权中先生说:“羿缴大风之青邱有泽,当为山东广饶县北之青丘。这里,据《读史方舆纪要》载,相传齐景公尝畋于此。因其旁有大泽,又被称为青丘泊或青丘泺(见《清一统志》)。大风,则当为一以凤鸟为族徽的方国。青丘南不足百里处,即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商代时为“逢”国所在地。《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曰:“有逢伯陵因之。…夏代大风族所在为商代逢方之地,则夏之‘风’当为商之逢先族,列夏之时九夷之一。”[9]

猰貐既与凿齿、大风为邻,而凿齿地在今山东的泰安附近,大風也在今山東廣饒附近,那么,猰貐必然在这一带。这一代正是古代的蜀国所在地。由于方言的差异,古代山东人把“蜀”读为“祝”。生活在山东三邾古国就是三蜀。因此我们可以说,《山海经》和《淮南子》中的猰貐是山东地区古代的蜀国人。许慎《说文解字》说:“蜀,葵中蚕也。”现代史学家任乃强也说:“论界以为字,(蜀)盖即原蚕之本称也。”蜀人以擅长养蚕而名,其族因此以蚕(蜀)得名。猰貐之“为民害”,这是站在帝尧族的立场上的观点,猰貐之所以成为“神”,这是站在蜀族的立场上的观点。大概是她在带领蜀族与帝尧及后羿的战争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为蜀人所敬仰而祭祀为神。

(三)寓氏公主。余以为寓氏公主即《尚书〈尧典〉》中的“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日出,平称东作”中的“嵎夷”。也即《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居郁夷,曰旸谷”的“郁夷”。称其人曰“寓”,称其地曰“嵎”,称其族曰“嵎夷”。“郁”则是“寓”的假借字。今论“寓氏公主”谓“嵎夷”,这有《禹贡》为证。《禹贡》说嵎夷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晋)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引《郡县释名》认为郁州山即朐山:“郁州,即临朐之朐县也。”历史上东方之族称为夷。山东的青州或临朐都在东夷地区,与窫窳为近邻,且都为帝尧时代。《尧典》所谓“命羲仲宅嵎夷”中的“宅”用作动词,是驻守、占领的意思,就是帝尧派遣羲仲带兵驻守在嵎夷,这表明寓氏公主和窫窳一样都曾受到帝尧的军队的攻伐,只不过攻伐宛窳的将领是后羿,而攻伐寓氏公主的将领是羲仲。寓氏公主和窫窳妇人一样也都是蜀族领袖或英雄,是在抗击帝尧的民族战争中有过卓越贡献而成为族人敬仰的“神”。

《后羿射日》作为范文选入了许多高校教材,但这些教材几乎都否认它的史实,把它列入了虚妄的“神话”,把后羿射日的史实说成“是人们对太阳何以只有一个的幼稚解释”“它反映了人民战胜灾害的迫切愿望”,这些错误认识是需要澄清的。

(四)马头娘。唐《乘异记》载:“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马头娘,以祈蚕。”早先,人们只知道马头娘为蚕神,并不认为马头娘就是宛窳妇人、寓氏公主。近年,在盐亭县金鸡镇发现的唐碑《嫘祖圣地》,才揭示了马头娘就是宛窳妇人、寓氏公主。前引帝高辛之时马娶蚕女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蚕图腾部族与马图腾联姻的史实。而蚕马联姻又恰恰是后羿和宛窳所代表的两个氏族。

从前面我们已知道后羿死后称为“宗布神”,宗即崇的省写。《海内经》云:“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知崇族以马为图腾。(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云:“夏后氏骆马黑鬣。”后羿为崇族,当然也以马为图腾,因为崇族为夏族的一支,蜀族为华族的一支,所以“后羿射日”小而言之,反映的是蚕马之战,大而言之,是华夏之争。而马头娘的故事,小而言之,反映的是蚕马联姻,大而言之,则是华夏之和。

五、丛族之名义

《小尔雅〈广诂〉》说:“崇,丛也。”乐府诗《董逃行》有“吾欲上谒丛高山”句,而其他典籍中的丛高山又作崇高山。《庄子〈齐物论篇〉》:“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人间世篇》则云:“尧攻丛、枝、胥敖。”从上三例可证丛、崇互通,丛族即崇族。

崇为高山之意,崇族意即住在高山上的部族。这个“山”即指《海内西经》之昆仑山,它以今天晋南的王屋山为中心,包括历山、中条山、稷山等昆仑山余脉。帝尧和崇伯鲧居高山之上,可谓之崇族。崇族和氐族都以白马为图腾。崇族以白马为图腾在本文前面引用的《海内经》“皇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而鲧又称为崇伯鲧可知。而氐族以白马为图腾在(唐)杜佑的《通典》中有记载:“武都郡武州,古白马氐之国,同谷郡成州,古白马氐国。”武都郡、同谷郡在今甘南,而氐族最早和崇族一样,都生活在晋南。〈北山经.北次三经〉云:“自太行山以至于无逢山,万二千三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古太行山西南端起于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雷首山,蜿蜒于山西省、河北省境内,北端与燕山山脉连接。这证明古代生活在中条山区的崇族确以马为图腾。《华阳国志》:“梁,夷言马也。”《尔雅》:“梁山,晋望。”说明晋南的吕梁山、甘肃的西凉、川西的凉山都因夷言马而名。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图3)就出现在甘肃武威,证明古之西凉地区确实崇拜马。“马踏飞燕”当是当地古代氏族马图腾崇拜之遗物。图10—3马踏飞燕

章太炎在《神权时代居山说》中指出:“夏禹居所曰嵩山,夏都阳城,即嵩山所在。古无嵩字,但以崇字为之,故《周语》称鲧为崇伯鲧,《逸周书》称禹为崇禹。”而禹通常称夏禹,知崇族为夏族,确切地说,崇族为夏族的一支。周族也称宗周,宗或为崇的省写,宗周即崇周。

崇族的始居地当在晋南的崇山与豫北的嵩山一带,晋南的崇山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在(襄汾)县东南四十里,一名卧龙山,俗名大尖山,南北连亘长二十余里。”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云:“崇山在(襄陵)县东南四十里,一名卧龙,山顶有塔,俗名大尖山,山之西,峤(山)也曰卧龙岗,东南接曲沃、翼城;北接临汾、浮山,皆谓之分水岭。”和司马相如、王充所言冀州唐尧所葬的崇山地望相合。

到了商代,崇国在丰、镐之间。《诗〈大雅.皇矣〉》云:“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此“同尔兄弟”即夏与周。夏与周联合起来攻打崇墉。当周族力量壮大,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的时候,周露出了灭商称帝之志。为了扩大版图,扫清灭商的道路,于是联夏攻伐崇国。崇侯虎在崇国处于危急的情况下,与商王密谋,将周文王囚于羑(you)里,文王被囚后,周人用献地纳贡、进美女宝物的办法,使纣“乃赦西伯,赐之以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文王受命后五年,“伐崇侯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为灭商扫清了道路。《史记〈周本纪.正义〉》引皇甫谧曰:“崇国盖在丰、镐之间。”即今陕西西安市一带。

开明帝鳖灵也称丛帝,即崇帝。开明氏的祖籍同夏周人一样,也原在晋南昆仑山上[10]  ,晋南崇山为昆仑山支脉。崇族为夏族的一支,开明氏是由远古的荆人归化到崇族的,所以史称鳖灵“化从井(荆)中出。”

川北阆中市、渠县一带汉代还生活着一种被称为“賨”(cong)的民族,应当就是崇族。《华阳国志》说:“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善勇,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舆地纪胜.卷162》载:“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春秋时有偃姓宗国在安徽舒城县东南。从上述可知,名山曰崇,名族作賨,名国和姓作宗。崇氏名人在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宗楼,三国时蜀汉有大将军宗预,南朝有画家宗炳,齐朝有艺术家宗测,唐朝有宰相宗楚客,宋代有抗金名将宗泽,明代有文学家宗臣。

六、丛(崇)神

(一)后羿。《淮南子〈汜论训〉》云:“羿除天下之害,死而为宗布。”宗布即崇神。后羿因“除害”有功,死后受到族人的敬仰而成“宗布”。四川巫山县淀粉厂汉墓中出土的一件有“天门”标题的鎏金铜牌,铜牌上的力士,赵殿增、袁曙光认为就是传说中的天神──宗布。铜牌“边长45厘米,四面均为十三齿锯齿形花边,宽3厘米,中间采取阴线刻画并将衬底镂空的办法,刻绘力士和“四灵”图像。力士头戴方盔,身着鳞片式盔甲,上身通肩,下身及膝,小腿扎绑带,腕笼窄箭袖,上臂战炮肥大飘舞。力士作‘蹲步’状,双脚蹬踏弩身,双手力挽弩弦,口中横含一支菱形镞锋的长箭,正欲将箭装入弩机中部长条形的箭槽之中,力士浓眉大眼,方颐立胡,十分威武,此人可能是神话传说中能射害骧灾的天神──‘宗布’。”[11] 此说是正确的。因为铜牌上不仅有后羿的善射的特征,还有“天门”的榜题,我曾撰文论述过在三皇五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天”特指晋南昆仑山地区。[12]  而帝尧正称“天帝”,也居于此,后羿射日,正是受尧的派遣。此铜牌正是善射、居于天门的天神宗布。后羿“上射十日,下杀猰貐”,战功卓著,而被崇族奉为神。《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此处“下地、下国”,过去人们多以天神下凡于地的神话来解释,其实,“下地、下国”是与昆仑山相对比而言,即昆仑山下之地、昆仑山下之国,“下地之百艰”是指昆仑山下受“十日、猰貐”危害的受苦受难的民众,“恤”是同情、拯救。从夏族的立场来说,帝尧和后羿发动的战争是一场拯救“百艰”中的人民的正义战争。而站在蚕族的立场来说,则是一场抗击侵略的保卫战。

(二)马祖。崇族既以马为图腾,马祖是为崇神。台湾海峡两岸及东南亚的华人盛行着祭祀马祖的习俗,“马祖”又称“妈祖”,据传是位女性海神,是当地人民的保护神。马祖崇拜的范围广,声势大,仅台湾岛上就有马祖庙500座之多。远在万里的海外华人也常常成批地到福建湄洲岛朝圣行香、旅游观光。至于马祖的来历,民间传说不一,有的说她“以巫祝行事”,有的说她是唐代一位林姓巡都检的女儿,因有非凡的海上救难“灵感”和“功德”,而被尊为海神。

其实,无论多大“功德”的官员的女儿也难以具备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再从文献的记载来看,马祖崇拜源远流长,绝非唐宋年间的事。早在夏代时,就有祭马习俗。《吴越春秋》:“禹乃冬巡,登衡山,血白马以祭。”在周朝,马祖祭祀记入了国家祀典。《周礼〈夏官.廋人〉》也有祭马祖的记载《诗〈小雅.吉日〉》:“吉日维戊,即伯即祷。”毛传:“伯,马祖也。”

马祖祭祀一直延续到隋、唐都有记载。《隋书〈礼仪志〉》曾对马祖祭仪有过简单记述:“隋制,常以仲春用少牢祭马祖于大泽。诸预祭官皆于祭所致斋一日,积柴于燎坛,礼毕,就燎。仲夏祭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并于大泽,皆以刚日,牲用少牢,如祭马祖,埋而不燎。”唐宋时期,仍行马祖之祭。《大唐陇右监校颂德碑》:“若夫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广泛流行于吴越、岭南的马形铜鼓则是马祖崇拜的标志品。

祭马祖,即祭祀以马为图腾的氏族的先祖。如前所述,在中国古代的氏族中,崇族、氐族、夏族、周族曾以马为图腾。而以马为图腾的氏族的先祖,现在已知的有崇伯鲧、崇伯禹。而马祖又称妈祖,在民间信仰中是一位女性。大概只有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嫄可当之。姜嫄为帝喾元妃,为有邰氏女,有邰氏又作有骀氏,“骀”为劣马。有邰氏始居今山西侯马市西北十里的东、西台神村。《元和郡县志〈曲沃县〉》载:“台骀神祠在县西南三十六里,今台神村在曲沃县西南34里处,与志书说合。”陕西武功县的“有邰国”当是姜嫄之子后稷的封国。

周族从后稷起,出了不少杰出的人物,如公刘、亶父、季历、文王姬昌等,文王之子姬发灭商,建立周朝,拥有天下800余年,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地处晋南的、《海内西经》中的昆仑地区被称为“天”。台神村正好处于此地。马祖称为“天妃”“天后”,正与帝喾、姜嫄在晋南相一致。马祖台神的源头在晋南还有《左传》为证。《左传〈昭公九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宴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

后稷的子孙遍天下。台湾的林姓人氏自称马祖的子孙,这也并非虚妄之说,因为“林姓原出姬姓”[13],而姜嫄的丈夫帝喾就“姓姬,名俊,号亡斤,是黄帝轩辕的曾孙,少昊金天氏的子孙。”《左传》中的“台骀”与有邰氏姜嫄应是马祖文化的源头,也就是说马祖不是神仙,应是祖先。其实台州、台湾的得名也正是源于有邰氏。金门岛也即来源于少昊金天氏。澎湖岛当与彭祖有关,而彭祖正是姬姓黄帝的子孙。总之,今天的台、彭、金、马四岛都与马祖相关,台湾同胞身上流着华夏先祖的血脉,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马祖文化是怎样从晋南传到台湾、传到海外的呢?是通过马图腾的氏族的迁徙,从中原迁播江淮、再迁沿海,最后流传传到台湾的。史籍对此是有记载的,童书业说:“汾水流域附近之国名、地名,常出现于江淮汉水之间,如隋、鄂、沈、黄、唐等国,江淮汉水间与汾水流域附近既有唐国,亦应有虞国,此虞当即吴之初封乎,吴既建国于汉水附近的荆蛮之地,后来才随周人南征,又因受楚之逼迫,由西向东南迁移到江东去的。”[14]接着,崇族又从江淮、汉水迁到吴越和岭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裴松之《后汉书〈刘表传〉》中就记吴越有“宗党、宗兵、宗贼”,即“崇党、崇兵、崇贼”。说明到了汉代,迁到东南沿海的崇族还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后来屡见于史书的生活在吴越之地的“山夷、山越”应是崇人,生活在海峡两岸的“高山族”同胞即为其后裔,高山即崇高山之意。台湾高山族为越人的一支,专家们多有论述。陈国强在《从台湾考古发现探讨高山族来源》一文中,“再次论证了高山族祖先是祖国南方古代百越的一支,先是三国的山夷,后是隋代流球土人,唐代以后,才有马来人等迁入台湾,最后才融合形成高山族。”[15]

七、蚕丛氏与蚕丛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云:“青衣神即蚕丛氏也。按,传蚕丛氏初为蜀侯,后为蜀王,常服青衣,巡行郊野,教民蚕事。乡人感其德,因为立祠祀之。祠庙遍于西土,罔不灵验,俗乎之曰青衣神。”《山海经》中记叙了两位青衣神,一是《大荒北经》的黄帝女魃,一是《大荒西经》的女丑之尸。下面分述之。

(一)黄帝女魃。四川古时有地名青衣江,青神县。因此,人们多以为青衣神出自四川。宗力、刘群在《中国民间诸神》一书中就把青衣神列为“四川地方之蚕神”。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其实,青衣神与前面提到的蚕神、崇神一样,其根在中原,而不在四川。

记叙青衣神最早的文献资料不在四川的地方文献中,而出在中央王朝的文献《山海经》中。《山海经〈大荒北经〉》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说文》:“魃,旱鬼也。从鬼,发声。”也即旱魃。《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毛传》:“魃,旱神也。”青衣神旱魃应是生活在轩辕黄帝时代。因为只有轩辕黄帝才在“冀州之野”擒杀过蚩尤。至于轩辕黄帝生活的地域,肯定在中原,具体地说在晋南,因为黄帝与蚩尤之战在“冀州之野”。因为“两河之间曰冀”,所谓“两河之间”,即环绕山西的西(黄)河之东,东(黄)河之西。黄帝是在晋南的解州(古称阪泉)擒杀蚩尤的。女魃参加了此战役,当然蚕丛氏青衣神女魃也生活在晋南。这不仅是靠“冀州之野”一条孤证的支持,还有《山海经》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西山经〉、〈北山经〉中共有五次提到了轩辕国、轩辕丘、轩辕山的方位。此录〈西山经〉、〈大荒西经〉两则如下:“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西山经〉)

“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青鸟。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之台。(〈大荒西经〉)

〈西山经〉中的轩辕丘,其所邻黑水,正是《水经注〈汾水篇〉》中的黑水:“(汾水)又西南合黑水岭,水导源东北黑水下谷,西南流经翼城北。”“正说明黑水在崇(蛩)山南,与〈西山经〉中的黑水在轩辕之丘南同。黑水西有周朝便存在的旬邑位于汾水交界处。出轩辕丘又流入黑水的洵水,当即由旬地而得名。如此,则轩辕丘也当位于汾、浍之间的穷(蛩)山附近了。轩辕台与三青鸟并出,郭璞注三青鸟云:‘皆西王母所使也’而据载,西王母所居玉山,便紧邻轩辕丘条而出。可见轩辕台或即轩辕丘。轩辕山、轩辕丘或轩辕台与轩辕国之蛩山都在汾浍之间,轩辕国所在地可定矣。”[16]喻先生所考之轩辕丘与我在前一章《昆仑山考》中的穷山轩辕国在绛县、垣曲一带相近。

以上材料再次充分证明轩辕黄帝生活在晋南,所以,青衣蚕丛神黄帝女魃当然也在晋南。黄帝女魃的生活年代要比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早得多,所以川西蚕丛氏是从中原迁入的。

(二)女丑之尸。女丑之尸在《山海经》中共出现三条:《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大荒东经〉:“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海内西经〉:“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我曾在〈蒲卑氏考〉一文中论述过,女丑之尸即晋语“蜀”的拼音字。由于方言的差异,川人读“蜀”为Shu(署),晋人读蜀为Shou(寿),山东人则读蜀为Zhu(祝)。在文献中可以看出,古代晋人多用同音通假的办法来写蜀(寿、叟、廋、搜)字和同音通假的办法来拼写蜀字(如石幼、石坳、隽周、石妞),女丑合起来为“妞”字,“女丑之尸”即“妞尸”,是蜀人“尸妞”的左言,晋人用“尸妞”来拼写蜀(寿)字。当时这种拼写法还可举出其它的例子,如《左传〈昭公元年〉》:“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的“实沈”,喻权中就认为是“舜”的缓读,舜“道死苍梧”之“苍梧”即是“崇”的缓读。另外,王子年《拾遗记》中“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的“邹屠”在《帝王世纪》写作“诹訾”。同一个故事,为什么写在“邹屠、“诹訾”这两个不同的人身上?我认为“邹屠”是山东语对“蜀”(祝)的拼写,“诹訾”是河南人对“蚕”的拼写。而“蚕”与“蜀”是一个族。前面《大荒西经》的那段话的意思是说,《山海图》中那个穿着青衣的人,是蜀人。还有“黄帝纳女丑”,是说黄帝娶了个蜀人女子作妻子,因为黄帝元妃嫘祖就是蜀人。

女丑之尸在〈海外西经〉中与“十日”相邻,据《淮南子》“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知女丑之尸生活在帝尧时期。关于“女丑之尸”的地望,〈海外西经〉有“巫咸国在女丑北”的话,巫咸国的地望是明确的。《水经〈涑水注〉》云:“(涑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在巫咸山北。”此巫咸山即张澍粟《归藏〈易〉》:“黄帝将战,筮于巫咸”之巫咸山。《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东。”那么,女丑也就在晋南安邑县东,即今天的夏县东。而〈大荒西经〉中的女丑之尸与龙山和三泽水相邻。“龙山”即后稷垅,“三泽水”即至今仍一断为三的澥池,也即所谓勃澥(断水曰澥,澥州因此而名。)。澥池与夏县靠得很近。这说明〈海外西经〉中的女丑之尸与〈大荒西经〉中的女丑之尸其实是一个地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女丑之尸生活在帝尧时期的晋南,而女魃生活在黄帝时期的晋南。两位青衣蚕丛神同地域、同族属、不同时代,当是一脉相承。

八、蚕丛氏的迁徙路线

以往人们多认为蚕丛氏的活动范围只在川西一隅,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西南蚕丛氏是从中原迁徙来的。因为中原的蚕丛氏黄帝女魃、女丑之尸要比西南的蚕丛氏年代早得多。蚕丛氏的迁徙路线是多条的,但由于其他路线上的民族融合早,蚕丛文化保留不多。而西南一线由于交通险阻,民族文化融合缓慢,蚕丛文化因此而有较多的保留。

蚕丛氏西南迁徙的首要地为关中黄渭流域,蚕丛氏称为蜀,咸阳附近古时就有蜀山。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句话并不像一位先生在电视节目中解说的那样:“秦始皇为修建阿房宫,把四川山上的树都砍光了。”须知,秦始皇盖房子完全没有必要到四川去砍树,西安附近的秦岭到现在都还有原始森林。四川自古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把树砍伐了,在当时也很难运到咸阳。《阿房宫赋》中的蜀山应在咸阳附近。赋中的意思是说秦始皇消灭了其他六个诸侯后,于是大兴土木,在咸阳附近高而平的蜀山上修建了壮丽的阿房宫。户县南有首阳山,首阳山的晋语是蜀阳山,户县的首阳山是晋南的蜀人西迁而得名的。

入川的蚕丛氏分为两路,一路沿嘉陵江南下到达重庆,一路沿岷江南下到达乐山。章樵注《蜀都赋》引《纪蜀王本记》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蜀水考》云:“(岷江)又南过蚕陵山,古蚕丛氏之国也。”

徐学书先生认为与茂汶隔龙门山而邻的绵阳边堆山遗址也与蚕丛氏文化有关:“在绵阳边堆山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其文化面貌上承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下启广汉三星堆遗址二期下层文化,应即与岷江上游的蚕丛氏蜀人有关。”[17]。绵阳地区的盐亭县金鸡镇近年发现了大量的嫘祖文化,它应是和边堆文化一起都是蚕丛氏南迁之迹。盐亭古时又叫潺亭,潺亭实即蚕亭。盐亭嫘轩宫所塑一百二十六尊圣像,几乎是蚕丛氏所有列祖列宗,却毁于今世,实在可惜。

段渝先生认为“蚕丛氏进入成都平原的年代,约在早商之前,与夏代相当。”[18]“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大型青铜人兽形象合一的神像即蚕丛氏神的偶像,该祭祀坑反映的此次祭祀的主要对象即此蚕丛神的偶像。”[19] 都江堰市的蚕崖关也是蚕丛氏的遗迹。《方舆览胜》云:“蚕崖关在导江县西五十里,以振西山之走(市)集。”《外史》云:“关去县廿里,实汶川地,有巨石高丈余,峙山之麓,土人云:‘此蚕崖石也。’关以此得名。”

崇州、望丛、邛崃皆因蚕丛而名,为蚕丛之迹。崇州的邛崃是因邛山而名。《水经注》:“墨子以为尧死葬蛩山之阴。《山海经》:‘尧葬于狄山之阳,一名崇山。’崇、邛声近,蛩山又狄山之别名。”邛山也是《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的“穷山”。崇州、邛山都是蚕丛氏从晋南搬过来的,因族迁而名随之故。

蚕丛氏主要经邛崃、汉源进入青衣江、大渡河。(清)李元《蜀水经》:“沫水亦名铜江,在古为青衣水。蚕丛氏青衣劝农,子孙遂为青衣国。”徐学书先生说:“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川西大渡河下游流域发现有一种与岷江上游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及绵阳边堆山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近似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当与此南迁的蚕丛氏蜀人有关。…汉源狮子山文化遗址同绵阳边堆山遗址相比,二者文化面貌则更接近,表明二者属同一文化系统。…汉源狮子山遗址代表的大渡河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应与由岷江上游南迁的蚕丛氏蜀人有关,这与古史传说记载是一致的。”[20]

蚕丛氏从大渡河下游流域进入凉山地区。凉山的“凉”就是夷(彝)语“马”的意思。我曾惊奇地发现,在四川攀枝花市金江火车站后山岗上的许多民间墓碑上面,不是雕刻汉族地区流行的龙凤图案,而是马图案,这正是蚕丛氏马图腾崇拜之遗风,或曰马祖崇拜之遗风。

我们还应注意到,古代东南和西南的氏族之间的共性。一是名称上,东南有吴越,西南称夷越(《华阳国志〈南中志〉》:“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蜀志》谓蜀地有賨人、賨僰。宗、賨、僰都指崇族。东南有“宗党、宗兵”。二是在马图腾崇拜上,吴越有马形铜鼓,夷越墓碑有马图象。三是在丧葬习俗上,吴越、岭南与夷越都有屈肢蹲葬的习俗。“在广西的桂林甑皮岩遗址,南宁的西津、长塘等贝丘遗址都发现有一种特殊的葬式,这种葬式是下肢蹲状,上肢稍屈前,考古学上习惯称之为“屈肢蹲葬”。[21]这种“屈肢蹲葬”习俗也出现在四川平武“白马藏族”地区。因此,似乎可以认为:我国古代东南的吴越和西南的夷越都是蚕丛氏。他们虽地处两地,却来自于晋南同一个地方。

川南也为蚕丛氏的迁徙之地,曹学诠《蜀中名胜记》引《旧经》云:“青衣江在南溪县南十五里。古有青衣国,与叙州相邻,其人因贾至蜀,见汉衣冠,遂求内属,因以名焉。”迁居川南的蚕丛氏后来被溯长江而上的开明氏攻伐灭国,《正义》引《普记》云:“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巂。”“姚巂”即云南的姚安、四川的越嶲(西)。西昌古称邛都,有邛海,西昌礼州镇有西陵村,它们都应是蚕丛之迹。徐学书先生说:“战国时在滇西北出现的丹、犁二国应即其(蚕丛氏蜀人)后裔的两个部落制国家。…按,丹、犁二国在唐之姚府管内,姚府即姚州,据《史记〈三代世表〉正义》言姚州为蚕丛氏蜀人子孙所居之境,故此,丹、犁二国当为战国时居于其地的蚕丛氏蜀人后裔所建的二个部落国家。”[22]

注释:

[1]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5,487.

[2]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5,417.

[3]唐群.华夏始祖炎帝与炎帝陵[M].西安:三秦出钣社,2003,15-20.

[4]王德奎,赵均中.嫘祖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40.

[5]伏元杰.蒲卑氏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0 (专辑).

[6]王德奎,赵均中.嫘祖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50.

[7]王德奎,赵均中.嫘祖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4.

[8]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144.

[9]喻权中.中国上古文化的新大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121.

[10]伏元杰.蜀王开明氏考[J].四川文物,1998(1)

[11]赵殿增,袁曙光.天门考[J].四川文物,1990(6).

[12]伏元杰.蒲卑氏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0 (专辑).

[13]胡尧.中国姓氏寻根[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54.

[14]童书业.中国古代地理考证论文集--春秋左传研究[M].

[15]陈国强.从台湾考古发现探讨高山族来源[J].社会科学战线,1980(3).

[16]喻权中.中国上古文化的新大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35.

[17]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J].四川文物,1987(2).

[18]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58.

[19]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J].四川文物,1987(2).

[20]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J].四川文物,1987(2).

[21]张民、何英德.从出土文物探骆越源流及其分布[J].中南民族学院学 报.1986(增刊)。

[22]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J].四川文物,1987(2).

第十章  蚕丛考

蚕丛之名最早见于《蜀王本纪》和《先蜀记》。前人对蚕丛氏的研究多在其文化特征上,而对它的族属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对它的发源地普遍认为在川西。本文以丰富的史料揭示出蚕丛与少典、大典、五帝、女登的关系,揭示出蚕神、嫘祖、宛窳妇人、寓氏公主、马头娘、丛(崇)神后羿、马祖的文化特征;论证了蚕丛氏由蚕族(蜀族)与丛族(崇族)复合而成;皇帝女魃、女丑之尸为蚕丛之神;勾画了蚕丛氏发祥于豫北,崛起于山东,迁徙于川、滇的活动轨迹。下面先介绍蚕族的族属和文化特征,再介绍丛(崇)族的族属和文化特征,最后讨论两族复合成蚕丛氏后的文化特征及其迁徙路线。

一、蚕丛氏由蚕族与丛族复合而成

蚕丛氏是由蚕族与丛族复合而成的。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所谓“青铜龙虎尊”(如图10—1),其外壁上有一对饰物,为马首蚕身,马头耳大脸长,蚕身修长,足和环节十分清晰,形象十分逼真。正象俗语形容蚕所说的那样:“九对气门,八对足,十三环节,咪(小)脑壳”一样,确是蚕而非龙。蚕为蚕族之图腾,马为丛族之图腾(论证详后)。此图表达了蚕丛氏是由蚕族与丛族复合而成的意义。可以说,“龙虎尊”上的马首蚕身饰物正是蚕丛氏族微。图10—1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龙虎尊”上的蚕丛氏族徽(太平洋基金会《三星堆传奇》)

早在宋代的罗萍注《路史〈前纪四.蜀山〉》一文时就已指出了这种“金蚕”属蚕丛之物。他说:“永明二年,萧鉴判益,治园江南,凿石冢,有椁无棺,得铜器数千种,玉麈三斗,金蚕蛇数万。朱砂为阜,水银为池,珍玩多所不识。有篆云:‘蚕丛氏之墓’。鉴责功曹何伫坟之,一无所犯,于上立神,衣青衣,即今成都青衣神也。”唐代杜甫有“蚕丛铁马瘦,灌口米船稀。”的诗句。杜甫在灌口(今都江堰市)蚕崖关看到的“蚕丛铁马”,大概就是《外史》所记的“峙山之麓,字丈余的蚕崖石。”也当是一种有蚕有马,形状与“金蚕”相似、用黑色铁矿石凿成的蚕丛氏图象。

蚕丛氏复合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通过武力兼并,二是通过联姻和平融合。记叙的就是崇族的领袖帝尧,派出了后羿带兵攻伐蚕族的故事,后羿上射十日,下杀猰貐,征战有功,被崇族封为宗布神。交战对方蚕族的领袖窫窳在战争中表现卓越,而被族人尊为蚕神或者民族英雄。寓氏公主大概是在抵抗帝尧和羲仲的攻伐时表现卓越而被立为神的。

马头娘故事多种古籍都有记载,兹录《神女传》版本以飨读者:蚕女者,当高辛帝时,蜀地未立君长,无以统摄,其父为邻所掠去,已逾年,唯所乘之马犹在。女念父隔绝,或废饮食。其母慰抚之,因示于众曰:“有得父还者,以此女嫁之。”部下之人,唯闻其誓,无能致父归者。马闻其言,惊跃振迅,绝其拘绊而去。数日,父乃乘马归。自此马嘶呜不肯饮龁。父问其故,母以誓众之言白之。父曰:“誓以人而不誓于马,安有人而偶非类乎?”但厚其刍食,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则怒目奋击,如是不一。父怒,射杀之,曝其皮于庭。女行过其侧,马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旬日得皮于桑树之下,女化为蚕,食桑叶吐丝为茧,以衣被于人间。父母悔恨,念念不已,忽见蚕女乘流云驾此马,侍卫数十人,自天而下,谓父母曰:“太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义,授以九宫仙嫔之任,长生于天矣,无复忆念也!”乃冲虚而去。今家在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宫观诸处塑女子之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焉。

马头娘的故事表面上看,是一则神话故事,实际上反映的则是以蚕为图腾的蚕族与以马为图腾的崇族联姻的故事,它折射出的是史实的影子。

二、蚕族之名义

四川亦称为“蜀”,由古代的蜀族、蜀国之名而来。人们普遍认为:“蜀”是一种动物,是古代蜀族的图腾物。这个动物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蜀是野蚕,此观点占绝大多数,是主流派。第二种意见认为,蜀是一种与蚕相似的毒虫,即毛毛虫。此观点以古代的《韩非子》、《淮南子》和现代的吴其昌、童恩正先生为代表。第三种意见以任乃强先生等为代表,他认为蜀就是蚕。

笔者今从生物学分类法来分析蚕与蜀的关系。《辞海》说:“蠋(Zhu),本作蜀,昆虫纲,鳞翅目昆虫幼虫。是蛾蝶类的幼虫。”而蚕其注则是“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和天蚕蛾科昆虫的幼虫。”蜀为蠋的本字有《诗经》为证,《诗〈豳风.东山〉》古本为:“蜎蜎者蜀”,今本作:“蜎蜎者蠋”。知蜀为蠋的本字,其读音和意义都等于蠋。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蜀(蠋)包含了家蚕、野蚕、毛毛虫及其蝶蛾类的全部幼虫。而蚕只含蛾类的幼虫。因此,蚕是蜀的一部分。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四川峨嵋山一地,各种蝶类就有4千多种,全世界蝶蛾类有1万4千多种。那么,蜀(蠋)就有一万四千多种。这几乎包含了家蚕、野蚕、毛毛虫等及其蝶蛾类的全部幼虫,绝非家蚕和野蚕两种。而蛾类的幼虫——蚕大概只有数千种。可见,蜀与蚕的关系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从蜀为蠋来说,蜀具有以下几项意义:⑴、蜀在当时的读音为zhu;⑵、蜀的形状像蚕;⑶、蜀的范围包括家蚕、野蚕在内的、数以万计的蝶蛾类幼虫(蚕)。⑷.蜀在古代曾作过民族的图腾。

三、蚕族先祖少典、大庭(典)、五典、女登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云:“蚕音腆。”上古时文字不发达,假借字的使用很普遍,即使氏族方国名也不例外。这不由得使人想到少典原本可能就写作少蚕。少典在历史上颇负盛名,《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生炎帝。”《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生子大业,取少典之子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从以上史料看,少典从炎帝至秦都存在,因而,少典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即蚕族。

少典为少蚕可从两个方面来证明:一是从族属上。《伏羲庙残碑》云:“东迁少典君于颛顼,以奉伏羲之祀。”[1]少典应为伏羲族裔,否则是不会奉祀伏羲的。而《皇图御览》云“伏羲化蚕。”伏羲曾为蚕族应是事实,伏羲既为蚕族,其族裔少典也必为蚕族,因此少典为少蚕。“黄帝师有大填”[2]“大填”即大腆也即大典。《帝王世纪》谓:“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次有柏皇氏、中央式、栗陆式、骊连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皆袭庖牺之号。”此“大庭”即大典。大庭氏为炎帝之号,大庭氏能袭庖牺之号,证明大庭氏(大典氏)也当归附伏羲之族。伏羲既已化蚕,说明少典、大典也为蚕族,为蚕族之先。

二是从地域上,大庭在山东曲阜,《郡国志》:“自陈徙都于此,昔大庭阪。”《通纪》以大庭为炎帝之号,鲁有大庭之库,《路史〈大庭氏〉》:“(大庭)库在鲁城中曲阜之高处。今在仙源县内东隅,高二丈。”《帝王世纪》和《历代宅京记》都说:“伏羲氏都陈。”“陈”即河南淮阳市。而谯周《古史考》说少典是有熊国的国君。皇甫谧注说:“有熊在今河南新郑。”淮阳与新郑相去不远。从族属和地域上考查,都说明少典即少蚕,大填、大庭即大典,为大蚕。典、腆、填、庭、蚕五字同音通假,蚕是本字,而庭、填、典、腆都为蚕的通假字。由此而揭示了上古少典来无踪、去无影的奥秘。

少典妃女登其实也是蚕族,也居鲁。金文中有“女登氏”徽铭(如图10—2),《山海經〈海外北经〉》说:“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博物志〈异人〉》也说:“呕丝之野,有女子跪树而呕丝,北海外也。”“呕丝”不能解释成“吐丝”。(晋)郭璞注呕丝之野云:“盖蚕类也。”《山海经》诠释的是《山海图》上的蚕族方国。图10—2少典妃女登(安登)徽铭,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第143页)

“呕丝”读若“区丝”,与地名“歧舌、曲桑、穷桑”同。“呕丝之野”即“穷桑之野。”如解释成“吐丝”,不仅荒诞且与“之野”在语法上不搭配。

上图的“女登”由女、又、禾、豆四部分组成,左边跪地、胸部凸起的图形是个象形字“女”字,“又”通“有”,表示女登为有蟜氏的苗裔。豆字是祭器,《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豆和登都是祭器,二者的不同在于制作材料的不同。《毛传》:“木曰豆,瓦曰登。”豆上的禾表示谷物或麦穗,女子跪对祭器、祭品,是在祈祝五谷丰登,而非锯树。呕丝当是出现在《山海图》上,没有出现在金文徽铭上的图画字,表示女登属“蚕类”。今河南的登封、鄧州、鄧县应是女登族的故地。少典既娶蚕类的女登为妃,少典族也当为蚕类亲族。《山海经》中有“夸父逐日”的故事,这个神话,折射出了历史的事实。它描写的就是夸父族与以日为图腾的部落的战争,夸父族最后战败放下武器(弃其杖),投降(化为)女登族(鄧林)的故事。

《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少典既为蚕族,五典也就是五蚕,即五个蜀王。

神农氏的图腾本是鵀鸟,中期变换成鱼及牛,晚期成为蚕。炎帝之父少典是蚕族,炎帝之母女登是蚕族,女登之母有蟜氏也是蚕族。(彭曦先生认为:蟜是野蚕。)炎帝大庭即大典也是蚕族。大庭氏不见于八炎帝之列,当是其炎帝子裔。炎帝的大女儿英姬是“蚕娘娘”。在宝鸡民间有一则炎帝女儿戏言酿祸的传说,说炎帝出了远门,只留下长女英姬在家,英姬无聊,便与家里的白马逗趣说:“马呀,你若能找回我那远方的父亲,我便同你结为夫妻。”谁知白马听了此话,点了点头便扬蹄嘶呜,挣断缰绳,跑到渭河下游入黃河口处找到了炎帝。炎帝觉得奇怪,飞身跃马回到家里。当听了女儿逗马订婚的戏言后,用箭射死了马,用石刀剥了马皮晒干备作它用。谁知马皮却裹走英姬,挂在黄河边上的桑树上变成了一颗硕大的蚕茧。人们就把炎帝的女儿又叫做帝女桑,又叫“蚕娘娘。”此故事与《神女传》里蚕马故事相同。当地还流传着神农共十七个子女,其中男儿十三个,女儿四个。十七个子女与神农氏传十七世而有天下的史事相合,儿子们默默无闻,女儿的故事却很多。这又与当时男卑女尊有关。长女英姬戏马成祸,被白马裹胁配为夫妻。此“白马”可能是氐族白马,白马氐族生活在甘南成县西汉水上游,也属炎帝族系。次女瑶姬美丽非凡,隐居巫山之阳,朝云暮雨,后演义为与楚怀王巫山云雨交欢的故事。季女女娃随炎帝东巡,不幸溺死海中,化作“精卫”,人称“帝女雀。”民间“帝女雀”故事与《山海经〈北次三经〉》中的“精卫填海”故事相同。么女芹姬为炎帝的三个大臣雷公、风伯、雨师所仰慕,雨师在擒拿倮倮国使臣中,表现非凡被炎帝择为婿。这雨师本名叫赤松子,因为战胜了南方的名叫魃的干旱之神,被昆仑山中的西王母派遣给炎帝作助手。看来,西王母与炎帝是盟友或族友。这与《山海经》说西王母“戴胜”的记述相合,“戴胜”即“戴鵀”,与神农族鹰图腾相符。炎帝的儿子柱儿住在渭河南岸姜水一带,后与渭河北岸姬水的黄帝的女儿姬罗自由恋爱成婚。这时的炎帝国有人口十二万八千人,[3]  这个数字大概应包括炎帝治下的所有部族,也包括黄帝族在内。

四、蚕神

史书上的蚕神按时代先后有嫘祖、宛窳妇人、寓氏公主三人,《路史〈后纪五〉》云:“黄帝之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汉旧仪》“春桑生而皇后亲桑于苑中,蚕室养蚕千簿以上,祀以中牢羊豕祭蚕神,曰宛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先蚕嫘祖加宛窳妇人、寓氏公主共三蚕神。所以盐亭县金鸡镇的唐碑《嫘祖圣地》上的蚕神为三人。唐碑说:“嫘轩宫距地千丈,总殿五层。宫前设先蚕坛,宫内塑王母、轩辕、嫘祖、伏羲、燧人、神农、岐伯、风后、常伯等一百二十六尊圣像。宫之前殿为嫘祖殿,敬塑嫘祖、马头娘宛窳、寓氏公主三尊圣像。”[4]  下面对三蚕神分别考述之。

(一)嫘祖。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路史〈后纪五〉》云:“黄帝之妃西陵氏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隋书〈礼仪志〉》“后周制,皇后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宋史〈礼志〉》:“《开宝通礼》季春吉日,享先蚕于公桑,设先蚕氏神坐于坛上北方,南向。《唐会要》黄帝遣有司享先蚕,如先农可也。礼院又言:《周礼》蚕于北郊,以纯阴也。汉蚕于东郊,以春桑生也。”刘恕《通鉴外纪》:“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嫘祖为黄帝元妃、为蚕神,这是大家公认的,有争议的是嫘祖的籍贯问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四川省盐亭县发现了大量的有关嫘祖的人文资料和景观,特别是发现了唐碑《嫘祖圣地》,该碑文记载嫘祖是四川盐亭县叠溪场(今金鸡镇)人,引起全国轰动,于是很多人认为嫘祖是四川盐亭县人。接着又有专家据《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认为黄帝与嫘祖是古蜀国人,即今四川人。我们说,不错,黄帝、嫘祖、大禹、彭祖都生活在古代的蜀国,但那个蜀国并不在四川,而在晋南。详见本书第十三章〈蒲卑氏考〉。

黄帝有很多世系,黄帝各世系名号也不相同,或公孙,或姬,或轩辕,或有熊,或帝鸿,或归藏等。现在没有丝毫迹象能证明哪一世黄帝的幼年生活在四川。现在虽无法确证黄帝文化的源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与嫘祖成为夫妻的轩辕黄帝不生活在四川,而生活在晋南,葬于陕北黄陵。对此,我已用大量的史料作了论证[5],其中比较有力的证据是轩辕黄帝和嫘祖生活地有河水(今黄河)及其环绕的昆仑,有后稷葬,有炎帝文化,有一断为三的渤澥(今解池),有大夏等这些只出现在晋南的地理标志物。

黄帝既生活在晋南,而作为黄帝元妃的嫘祖也只能出在晋南。盐亭嫘祖人文景观当是嫘祖后裔蚕丛氏所为。盐亭的嫘祖景观除了嫘祖的籍贯外,其余都应该是真实的。比如嫘轩宫内“塑王母、轩辕、伏羲、燧人、神农、岐伯、风后、常伯等一百二十六尊圣像”,盐亭县嫘轩宫这种“通祀三皇”的行为,就被有的学者斥为“伪作”[6]。因为在有的学者眼里看来,嫘轩宫只应祭奠嫘祖和三皇之一皇就行了,怎么要“通祀三皇”呢?其实,从本文前面的考证可以看出,蚕族与三皇都沾亲带故,天皇伏羲、人皇神农就不必说了,女娲则属燧人氏族系,岂止三皇,蚕族与五帝也有亲缘关系。这从本文前面的蚕神与后面的丛(崇)神考也将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嫘轩宫通祀三皇是可以的。

盐亭县金鸡镇玉皇山的谷父蚕母神像也不是“伪造”出来的。据金鸡乡退休教师衡全三回忆:“童年时,在玉皇山我去瞻仰过谷父蚕母的神像,龛前的那幅对联是‘则祀之谷父蚕母、俱飨也五帝三皇’。”[7]“谷父”当是夸父的变音,因为盐亭县金鸡乡的唐碑上有“元妃嫘祖其名王凤,乃盘古、伏羲之后,夸父、精卫之女”的说法。“在今(河南)灵宝三百里桃林塞的夸父山以东的共谷、共水之东,有山名谷山,山上多谷,山下多桑,有谷水,有鬼山,有谷城之山(今洛阳市西)”[8]这里的谷山谷水就是盐亭“谷父蚕母”的源头。桃林又称邓林,为女登族居地。

(二)宛窳妇人。世人都知蚕神嫘祖,鲜知宛窳妇人、寓氏公主为何方神圣,《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的作者也疑惑不已:“(此祭祀自古)沿至魏晋,不改其俗,不知是何根据。”余以为宛窳妇人即《山海经〈北山经〉》中的窫窳(音yayu),说:“(少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也即《淮南子〈本经训〉》中故事中的猰貐。云:“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之上,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猰貐、修蛇等在《山海经》中都是形象奇特的怪兽,这是因为《山海经》的作者已不能尽识《山海图》中远古时期民族图腾符号。猰貐等实为东方部族,他们大都生活在古代的东夷,今山东省青州地区。猰貐族的具体方位不详,但与猰貐一起受到攻伐的凿齿、大风、封豨的方位是清楚的。何光岳先生在《南蛮源流史》中说:“寿华,又作畴华,今泰安市东五十里有祝阳,长清县东北四十五里有古祝国,历城县有铸乡,临沂县东南有祝丘,胶县西南有祝兹城,阳谷县南三十里有寿张,江苏赣榆县南有古祝其县,这些以祝为地名,实与寿、畴、铸音义皆同,应读铸字。这寿华之野,即在泰安一带,这些以祝、寿为名的古地名,恰好与泰安大汶口、曲阜西夏候、胶县三里河、诸城程子崖、邳县大墩子、兖州王因和青连冈文化等拨牙墓葬基本一致,可证凿齿人就分布在这一带地区。”

后羿所“缴大风于青邱之泽”的“大风”,郭沫若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史稿第1册》中说:“大风可能是居于山东境内青邱地区的风夷,风豨可能是住在山东境内有仍氏的别名,因为有仍也曾经称为封豕。”喻权中先生说:“羿缴大风之青邱有泽,当为山东广饶县北之青丘。这里,据《读史方舆纪要》载,相传齐景公尝畋于此。因其旁有大泽,又被称为青丘泊或青丘泺(见《清一统志》)。大风,则当为一以凤鸟为族徽的方国。青丘南不足百里处,即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商代时为“逢”国所在地。《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曰:“有逢伯陵因之。…夏代大风族所在为商代逢方之地,则夏之‘风’当为商之逢先族,列夏之时九夷之一。”[9]

猰貐既与凿齿、大风为邻,而凿齿地在今山东的泰安附近,大風也在今山東廣饒附近,那么,猰貐必然在这一带。这一代正是古代的蜀国所在地。由于方言的差异,古代山东人把“蜀”读为“祝”。生活在山东三邾古国就是三蜀。因此我们可以说,《山海经》和《淮南子》中的猰貐是山东地区古代的蜀国人。许慎《说文解字》说:“蜀,葵中蚕也。”现代史学家任乃强也说:“论界以为字,(蜀)盖即原蚕之本称也。”蜀人以擅长养蚕而名,其族因此以蚕(蜀)得名。猰貐之“为民害”,这是站在帝尧族的立场上的观点,猰貐之所以成为“神”,这是站在蜀族的立场上的观点。大概是她在带领蜀族与帝尧及后羿的战争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为蜀人所敬仰而祭祀为神。

(三)寓氏公主。余以为寓氏公主即《尚书〈尧典〉》中的“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日出,平称东作”中的“嵎夷”。也即《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居郁夷,曰旸谷”的“郁夷”。称其人曰“寓”,称其地曰“嵎”,称其族曰“嵎夷”。“郁”则是“寓”的假借字。今论“寓氏公主”谓“嵎夷”,这有《禹贡》为证。《禹贡》说嵎夷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晋)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引《郡县释名》认为郁州山即朐山:“郁州,即临朐之朐县也。”历史上东方之族称为夷。山东的青州或临朐都在东夷地区,与窫窳为近邻,且都为帝尧时代。《尧典》所谓“命羲仲宅嵎夷”中的“宅”用作动词,是驻守、占领的意思,就是帝尧派遣羲仲带兵驻守在嵎夷,这表明寓氏公主和窫窳一样都曾受到帝尧的军队的攻伐,只不过攻伐宛窳的将领是后羿,而攻伐寓氏公主的将领是羲仲。寓氏公主和窫窳妇人一样也都是蜀族领袖或英雄,是在抗击帝尧的民族战争中有过卓越贡献而成为族人敬仰的“神”。

《后羿射日》作为范文选入了许多高校教材,但这些教材几乎都否认它的史实,把它列入了虚妄的“神话”,把后羿射日的史实说成“是人们对太阳何以只有一个的幼稚解释”“它反映了人民战胜灾害的迫切愿望”,这些错误认识是需要澄清的。

(四)马头娘。唐《乘异记》载:“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马头娘,以祈蚕。”早先,人们只知道马头娘为蚕神,并不认为马头娘就是宛窳妇人、寓氏公主。近年,在盐亭县金鸡镇发现的唐碑《嫘祖圣地》,才揭示了马头娘就是宛窳妇人、寓氏公主。前引帝高辛之时马娶蚕女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蚕图腾部族与马图腾联姻的史实。而蚕马联姻又恰恰是后羿和宛窳所代表的两个氏族。

从前面我们已知道后羿死后称为“宗布神”,宗即崇的省写。《海内经》云:“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知崇族以马为图腾。(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云:“夏后氏骆马黑鬣。”后羿为崇族,当然也以马为图腾,因为崇族为夏族的一支,蜀族为华族的一支,所以“后羿射日”小而言之,反映的是蚕马之战,大而言之,是华夏之争。而马头娘的故事,小而言之,反映的是蚕马联姻,大而言之,则是华夏之和。

五、丛族之名义

《小尔雅〈广诂〉》说:“崇,丛也。”乐府诗《董逃行》有“吾欲上谒丛高山”句,而其他典籍中的丛高山又作崇高山。《庄子〈齐物论篇〉》:“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人间世篇》则云:“尧攻丛、枝、胥敖。”从上三例可证丛、崇互通,丛族即崇族。

崇为高山之意,崇族意即住在高山上的部族。这个“山”即指《海内西经》之昆仑山,它以今天晋南的王屋山为中心,包括历山、中条山、稷山等昆仑山余脉。帝尧和崇伯鲧居高山之上,可谓之崇族。崇族和氐族都以白马为图腾。崇族以白马为图腾在本文前面引用的《海内经》“皇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而鲧又称为崇伯鲧可知。而氐族以白马为图腾在(唐)杜佑的《通典》中有记载:“武都郡武州,古白马氐之国,同谷郡成州,古白马氐国。”武都郡、同谷郡在今甘南,而氐族最早和崇族一样,都生活在晋南。〈北山经.北次三经〉云:“自太行山以至于无逢山,万二千三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古太行山西南端起于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雷首山,蜿蜒于山西省、河北省境内,北端与燕山山脉连接。这证明古代生活在中条山区的崇族确以马为图腾。《华阳国志》:“梁,夷言马也。”《尔雅》:“梁山,晋望。”说明晋南的吕梁山、甘肃的西凉、川西的凉山都因夷言马而名。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图3)就出现在甘肃武威,证明古之西凉地区确实崇拜马。“马踏飞燕”当是当地古代氏族马图腾崇拜之遗物。图10—3马踏飞燕

章太炎在《神权时代居山说》中指出:“夏禹居所曰嵩山,夏都阳城,即嵩山所在。古无嵩字,但以崇字为之,故《周语》称鲧为崇伯鲧,《逸周书》称禹为崇禹。”而禹通常称夏禹,知崇族为夏族,确切地说,崇族为夏族的一支。周族也称宗周,宗或为崇的省写,宗周即崇周。

崇族的始居地当在晋南的崇山与豫北的嵩山一带,晋南的崇山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在(襄汾)县东南四十里,一名卧龙山,俗名大尖山,南北连亘长二十余里。”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云:“崇山在(襄陵)县东南四十里,一名卧龙,山顶有塔,俗名大尖山,山之西,峤(山)也曰卧龙岗,东南接曲沃、翼城;北接临汾、浮山,皆谓之分水岭。”和司马相如、王充所言冀州唐尧所葬的崇山地望相合。

到了商代,崇国在丰、镐之间。《诗〈大雅.皇矣〉》云:“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此“同尔兄弟”即夏与周。夏与周联合起来攻打崇墉。当周族力量壮大,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的时候,周露出了灭商称帝之志。为了扩大版图,扫清灭商的道路,于是联夏攻伐崇国。崇侯虎在崇国处于危急的情况下,与商王密谋,将周文王囚于羑(you)里,文王被囚后,周人用献地纳贡、进美女宝物的办法,使纣“乃赦西伯,赐之以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文王受命后五年,“伐崇侯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为灭商扫清了道路。《史记〈周本纪.正义〉》引皇甫谧曰:“崇国盖在丰、镐之间。”即今陕西西安市一带。

开明帝鳖灵也称丛帝,即崇帝。开明氏的祖籍同夏周人一样,也原在晋南昆仑山上[10]  ,晋南崇山为昆仑山支脉。崇族为夏族的一支,开明氏是由远古的荆人归化到崇族的,所以史称鳖灵“化从井(荆)中出。”

川北阆中市、渠县一带汉代还生活着一种被称为“賨”(cong)的民族,应当就是崇族。《华阳国志》说:“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善勇,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舆地纪胜.卷162》载:“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春秋时有偃姓宗国在安徽舒城县东南。从上述可知,名山曰崇,名族作賨,名国和姓作宗。崇氏名人在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宗楼,三国时蜀汉有大将军宗预,南朝有画家宗炳,齐朝有艺术家宗测,唐朝有宰相宗楚客,宋代有抗金名将宗泽,明代有文学家宗臣。

六、丛(崇)神

(一)后羿。《淮南子〈汜论训〉》云:“羿除天下之害,死而为宗布。”宗布即崇神。后羿因“除害”有功,死后受到族人的敬仰而成“宗布”。四川巫山县淀粉厂汉墓中出土的一件有“天门”标题的鎏金铜牌,铜牌上的力士,赵殿增、袁曙光认为就是传说中的天神──宗布。铜牌“边长45厘米,四面均为十三齿锯齿形花边,宽3厘米,中间采取阴线刻画并将衬底镂空的办法,刻绘力士和“四灵”图像。力士头戴方盔,身着鳞片式盔甲,上身通肩,下身及膝,小腿扎绑带,腕笼窄箭袖,上臂战炮肥大飘舞。力士作‘蹲步’状,双脚蹬踏弩身,双手力挽弩弦,口中横含一支菱形镞锋的长箭,正欲将箭装入弩机中部长条形的箭槽之中,力士浓眉大眼,方颐立胡,十分威武,此人可能是神话传说中能射害骧灾的天神──‘宗布’。”[11] 此说是正确的。因为铜牌上不仅有后羿的善射的特征,还有“天门”的榜题,我曾撰文论述过在三皇五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天”特指晋南昆仑山地区。[12]  而帝尧正称“天帝”,也居于此,后羿射日,正是受尧的派遣。此铜牌正是善射、居于天门的天神宗布。后羿“上射十日,下杀猰貐”,战功卓著,而被崇族奉为神。《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此处“下地、下国”,过去人们多以天神下凡于地的神话来解释,其实,“下地、下国”是与昆仑山相对比而言,即昆仑山下之地、昆仑山下之国,“下地之百艰”是指昆仑山下受“十日、猰貐”危害的受苦受难的民众,“恤”是同情、拯救。从夏族的立场来说,帝尧和后羿发动的战争是一场拯救“百艰”中的人民的正义战争。而站在蚕族的立场来说,则是一场抗击侵略的保卫战。

(二)马祖。崇族既以马为图腾,马祖是为崇神。台湾海峡两岸及东南亚的华人盛行着祭祀马祖的习俗,“马祖”又称“妈祖”,据传是位女性海神,是当地人民的保护神。马祖崇拜的范围广,声势大,仅台湾岛上就有马祖庙500座之多。远在万里的海外华人也常常成批地到福建湄洲岛朝圣行香、旅游观光。至于马祖的来历,民间传说不一,有的说她“以巫祝行事”,有的说她是唐代一位林姓巡都检的女儿,因有非凡的海上救难“灵感”和“功德”,而被尊为海神。

其实,无论多大“功德”的官员的女儿也难以具备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再从文献的记载来看,马祖崇拜源远流长,绝非唐宋年间的事。早在夏代时,就有祭马习俗。《吴越春秋》:“禹乃冬巡,登衡山,血白马以祭。”在周朝,马祖祭祀记入了国家祀典。《周礼〈夏官.廋人〉》也有祭马祖的记载《诗〈小雅.吉日〉》:“吉日维戊,即伯即祷。”毛传:“伯,马祖也。”

马祖祭祀一直延续到隋、唐都有记载。《隋书〈礼仪志〉》曾对马祖祭仪有过简单记述:“隋制,常以仲春用少牢祭马祖于大泽。诸预祭官皆于祭所致斋一日,积柴于燎坛,礼毕,就燎。仲夏祭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并于大泽,皆以刚日,牲用少牢,如祭马祖,埋而不燎。”唐宋时期,仍行马祖之祭。《大唐陇右监校颂德碑》:“若夫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广泛流行于吴越、岭南的马形铜鼓则是马祖崇拜的标志品。

祭马祖,即祭祀以马为图腾的氏族的先祖。如前所述,在中国古代的氏族中,崇族、氐族、夏族、周族曾以马为图腾。而以马为图腾的氏族的先祖,现在已知的有崇伯鲧、崇伯禹。而马祖又称妈祖,在民间信仰中是一位女性。大概只有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嫄可当之。姜嫄为帝喾元妃,为有邰氏女,有邰氏又作有骀氏,“骀”为劣马。有邰氏始居今山西侯马市西北十里的东、西台神村。《元和郡县志〈曲沃县〉》载:“台骀神祠在县西南三十六里,今台神村在曲沃县西南34里处,与志书说合。”陕西武功县的“有邰国”当是姜嫄之子后稷的封国。

周族从后稷起,出了不少杰出的人物,如公刘、亶父、季历、文王姬昌等,文王之子姬发灭商,建立周朝,拥有天下800余年,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地处晋南的、《海内西经》中的昆仑地区被称为“天”。台神村正好处于此地。马祖称为“天妃”“天后”,正与帝喾、姜嫄在晋南相一致。马祖台神的源头在晋南还有《左传》为证。《左传〈昭公九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宴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

后稷的子孙遍天下。台湾的林姓人氏自称马祖的子孙,这也并非虚妄之说,因为“林姓原出姬姓”[13],而姜嫄的丈夫帝喾就“姓姬,名俊,号亡斤,是黄帝轩辕的曾孙,少昊金天氏的子孙。”《左传》中的“台骀”与有邰氏姜嫄应是马祖文化的源头,也就是说马祖不是神仙,应是祖先。其实台州、台湾的得名也正是源于有邰氏。金门岛也即来源于少昊金天氏。澎湖岛当与彭祖有关,而彭祖正是姬姓黄帝的子孙。总之,今天的台、彭、金、马四岛都与马祖相关,台湾同胞身上流着华夏先祖的血脉,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马祖文化是怎样从晋南传到台湾、传到海外的呢?是通过马图腾的氏族的迁徙,从中原迁播江淮、再迁沿海,最后流传传到台湾的。史籍对此是有记载的,童书业说:“汾水流域附近之国名、地名,常出现于江淮汉水之间,如隋、鄂、沈、黄、唐等国,江淮汉水间与汾水流域附近既有唐国,亦应有虞国,此虞当即吴之初封乎,吴既建国于汉水附近的荆蛮之地,后来才随周人南征,又因受楚之逼迫,由西向东南迁移到江东去的。”[14]接着,崇族又从江淮、汉水迁到吴越和岭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裴松之《后汉书〈刘表传〉》中就记吴越有“宗党、宗兵、宗贼”,即“崇党、崇兵、崇贼”。说明到了汉代,迁到东南沿海的崇族还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后来屡见于史书的生活在吴越之地的“山夷、山越”应是崇人,生活在海峡两岸的“高山族”同胞即为其后裔,高山即崇高山之意。台湾高山族为越人的一支,专家们多有论述。陈国强在《从台湾考古发现探讨高山族来源》一文中,“再次论证了高山族祖先是祖国南方古代百越的一支,先是三国的山夷,后是隋代流球土人,唐代以后,才有马来人等迁入台湾,最后才融合形成高山族。”[15]

七、蚕丛氏与蚕丛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云:“青衣神即蚕丛氏也。按,传蚕丛氏初为蜀侯,后为蜀王,常服青衣,巡行郊野,教民蚕事。乡人感其德,因为立祠祀之。祠庙遍于西土,罔不灵验,俗乎之曰青衣神。”《山海经》中记叙了两位青衣神,一是《大荒北经》的黄帝女魃,一是《大荒西经》的女丑之尸。下面分述之。

(一)黄帝女魃。四川古时有地名青衣江,青神县。因此,人们多以为青衣神出自四川。宗力、刘群在《中国民间诸神》一书中就把青衣神列为“四川地方之蚕神”。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其实,青衣神与前面提到的蚕神、崇神一样,其根在中原,而不在四川。

记叙青衣神最早的文献资料不在四川的地方文献中,而出在中央王朝的文献《山海经》中。《山海经〈大荒北经〉》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说文》:“魃,旱鬼也。从鬼,发声。”也即旱魃。《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毛传》:“魃,旱神也。”青衣神旱魃应是生活在轩辕黄帝时代。因为只有轩辕黄帝才在“冀州之野”擒杀过蚩尤。至于轩辕黄帝生活的地域,肯定在中原,具体地说在晋南,因为黄帝与蚩尤之战在“冀州之野”。因为“两河之间曰冀”,所谓“两河之间”,即环绕山西的西(黄)河之东,东(黄)河之西。黄帝是在晋南的解州(古称阪泉)擒杀蚩尤的。女魃参加了此战役,当然蚕丛氏青衣神女魃也生活在晋南。这不仅是靠“冀州之野”一条孤证的支持,还有《山海经》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西山经〉、〈北山经〉中共有五次提到了轩辕国、轩辕丘、轩辕山的方位。此录〈西山经〉、〈大荒西经〉两则如下:“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西山经〉)

“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青鸟。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之台。(〈大荒西经〉)

〈西山经〉中的轩辕丘,其所邻黑水,正是《水经注〈汾水篇〉》中的黑水:“(汾水)又西南合黑水岭,水导源东北黑水下谷,西南流经翼城北。”“正说明黑水在崇(蛩)山南,与〈西山经〉中的黑水在轩辕之丘南同。黑水西有周朝便存在的旬邑位于汾水交界处。出轩辕丘又流入黑水的洵水,当即由旬地而得名。如此,则轩辕丘也当位于汾、浍之间的穷(蛩)山附近了。轩辕台与三青鸟并出,郭璞注三青鸟云:‘皆西王母所使也’而据载,西王母所居玉山,便紧邻轩辕丘条而出。可见轩辕台或即轩辕丘。轩辕山、轩辕丘或轩辕台与轩辕国之蛩山都在汾浍之间,轩辕国所在地可定矣。”[16]喻先生所考之轩辕丘与我在前一章《昆仑山考》中的穷山轩辕国在绛县、垣曲一带相近。

以上材料再次充分证明轩辕黄帝生活在晋南,所以,青衣蚕丛神黄帝女魃当然也在晋南。黄帝女魃的生活年代要比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早得多,所以川西蚕丛氏是从中原迁入的。

(二)女丑之尸。女丑之尸在《山海经》中共出现三条:《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大荒东经〉:“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海内西经〉:“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我曾在〈蒲卑氏考〉一文中论述过,女丑之尸即晋语“蜀”的拼音字。由于方言的差异,川人读“蜀”为Shu(署),晋人读蜀为Shou(寿),山东人则读蜀为Zhu(祝)。在文献中可以看出,古代晋人多用同音通假的办法来写蜀(寿、叟、廋、搜)字和同音通假的办法来拼写蜀字(如石幼、石坳、隽周、石妞),女丑合起来为“妞”字,“女丑之尸”即“妞尸”,是蜀人“尸妞”的左言,晋人用“尸妞”来拼写蜀(寿)字。当时这种拼写法还可举出其它的例子,如《左传〈昭公元年〉》:“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的“实沈”,喻权中就认为是“舜”的缓读,舜“道死苍梧”之“苍梧”即是“崇”的缓读。另外,王子年《拾遗记》中“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的“邹屠”在《帝王世纪》写作“诹訾”。同一个故事,为什么写在“邹屠、“诹訾”这两个不同的人身上?我认为“邹屠”是山东语对“蜀”(祝)的拼写,“诹訾”是河南人对“蚕”的拼写。而“蚕”与“蜀”是一个族。前面《大荒西经》的那段话的意思是说,《山海图》中那个穿着青衣的人,是蜀人。还有“黄帝纳女丑”,是说黄帝娶了个蜀人女子作妻子,因为黄帝元妃嫘祖就是蜀人。

女丑之尸在〈海外西经〉中与“十日”相邻,据《淮南子》“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知女丑之尸生活在帝尧时期。关于“女丑之尸”的地望,〈海外西经〉有“巫咸国在女丑北”的话,巫咸国的地望是明确的。《水经〈涑水注〉》云:“(涑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在巫咸山北。”此巫咸山即张澍粟《归藏〈易〉》:“黄帝将战,筮于巫咸”之巫咸山。《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东。”那么,女丑也就在晋南安邑县东,即今天的夏县东。而〈大荒西经〉中的女丑之尸与龙山和三泽水相邻。“龙山”即后稷垅,“三泽水”即至今仍一断为三的澥池,也即所谓勃澥(断水曰澥,澥州因此而名。)。澥池与夏县靠得很近。这说明〈海外西经〉中的女丑之尸与〈大荒西经〉中的女丑之尸其实是一个地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女丑之尸生活在帝尧时期的晋南,而女魃生活在黄帝时期的晋南。两位青衣蚕丛神同地域、同族属、不同时代,当是一脉相承。

八、蚕丛氏的迁徙路线

以往人们多认为蚕丛氏的活动范围只在川西一隅,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西南蚕丛氏是从中原迁徙来的。因为中原的蚕丛氏黄帝女魃、女丑之尸要比西南的蚕丛氏年代早得多。蚕丛氏的迁徙路线是多条的,但由于其他路线上的民族融合早,蚕丛文化保留不多。而西南一线由于交通险阻,民族文化融合缓慢,蚕丛文化因此而有较多的保留。

蚕丛氏西南迁徙的首要地为关中黄渭流域,蚕丛氏称为蜀,咸阳附近古时就有蜀山。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句话并不像一位先生在电视节目中解说的那样:“秦始皇为修建阿房宫,把四川山上的树都砍光了。”须知,秦始皇盖房子完全没有必要到四川去砍树,西安附近的秦岭到现在都还有原始森林。四川自古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把树砍伐了,在当时也很难运到咸阳。《阿房宫赋》中的蜀山应在咸阳附近。赋中的意思是说秦始皇消灭了其他六个诸侯后,于是大兴土木,在咸阳附近高而平的蜀山上修建了壮丽的阿房宫。户县南有首阳山,首阳山的晋语是蜀阳山,户县的首阳山是晋南的蜀人西迁而得名的。

入川的蚕丛氏分为两路,一路沿嘉陵江南下到达重庆,一路沿岷江南下到达乐山。章樵注《蜀都赋》引《纪蜀王本记》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蜀水考》云:“(岷江)又南过蚕陵山,古蚕丛氏之国也。”

徐学书先生认为与茂汶隔龙门山而邻的绵阳边堆山遗址也与蚕丛氏文化有关:“在绵阳边堆山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其文化面貌上承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下启广汉三星堆遗址二期下层文化,应即与岷江上游的蚕丛氏蜀人有关。”[17]。绵阳地区的盐亭县金鸡镇近年发现了大量的嫘祖文化,它应是和边堆文化一起都是蚕丛氏南迁之迹。盐亭古时又叫潺亭,潺亭实即蚕亭。盐亭嫘轩宫所塑一百二十六尊圣像,几乎是蚕丛氏所有列祖列宗,却毁于今世,实在可惜。

段渝先生认为“蚕丛氏进入成都平原的年代,约在早商之前,与夏代相当。”[18]“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大型青铜人兽形象合一的神像即蚕丛氏神的偶像,该祭祀坑反映的此次祭祀的主要对象即此蚕丛神的偶像。”[19] 都江堰市的蚕崖关也是蚕丛氏的遗迹。《方舆览胜》云:“蚕崖关在导江县西五十里,以振西山之走(市)集。”《外史》云:“关去县廿里,实汶川地,有巨石高丈余,峙山之麓,土人云:‘此蚕崖石也。’关以此得名。”

崇州、望丛、邛崃皆因蚕丛而名,为蚕丛之迹。崇州的邛崃是因邛山而名。《水经注》:“墨子以为尧死葬蛩山之阴。《山海经》:‘尧葬于狄山之阳,一名崇山。’崇、邛声近,蛩山又狄山之别名。”邛山也是《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的“穷山”。崇州、邛山都是蚕丛氏从晋南搬过来的,因族迁而名随之故。

蚕丛氏主要经邛崃、汉源进入青衣江、大渡河。(清)李元《蜀水经》:“沫水亦名铜江,在古为青衣水。蚕丛氏青衣劝农,子孙遂为青衣国。”徐学书先生说:“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川西大渡河下游流域发现有一种与岷江上游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及绵阳边堆山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近似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当与此南迁的蚕丛氏蜀人有关。…汉源狮子山文化遗址同绵阳边堆山遗址相比,二者文化面貌则更接近,表明二者属同一文化系统。…汉源狮子山遗址代表的大渡河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应与由岷江上游南迁的蚕丛氏蜀人有关,这与古史传说记载是一致的。”[20]

蚕丛氏从大渡河下游流域进入凉山地区。凉山的“凉”就是夷(彝)语“马”的意思。我曾惊奇地发现,在四川攀枝花市金江火车站后山岗上的许多民间墓碑上面,不是雕刻汉族地区流行的龙凤图案,而是马图案,这正是蚕丛氏马图腾崇拜之遗风,或曰马祖崇拜之遗风。

我们还应注意到,古代东南和西南的氏族之间的共性。一是名称上,东南有吴越,西南称夷越(《华阳国志〈南中志〉》:“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蜀志》谓蜀地有賨人、賨僰。宗、賨、僰都指崇族。东南有“宗党、宗兵”。二是在马图腾崇拜上,吴越有马形铜鼓,夷越墓碑有马图象。三是在丧葬习俗上,吴越、岭南与夷越都有屈肢蹲葬的习俗。“在广西的桂林甑皮岩遗址,南宁的西津、长塘等贝丘遗址都发现有一种特殊的葬式,这种葬式是下肢蹲状,上肢稍屈前,考古学上习惯称之为“屈肢蹲葬”。[21]这种“屈肢蹲葬”习俗也出现在四川平武“白马藏族”地区。因此,似乎可以认为:我国古代东南的吴越和西南的夷越都是蚕丛氏。他们虽地处两地,却来自于晋南同一个地方。

川南也为蚕丛氏的迁徙之地,曹学诠《蜀中名胜记》引《旧经》云:“青衣江在南溪县南十五里。古有青衣国,与叙州相邻,其人因贾至蜀,见汉衣冠,遂求内属,因以名焉。”迁居川南的蚕丛氏后来被溯长江而上的开明氏攻伐灭国,《正义》引《普记》云:“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巂。”“姚巂”即云南的姚安、四川的越嶲(西)。西昌古称邛都,有邛海,西昌礼州镇有西陵村,它们都应是蚕丛之迹。徐学书先生说:“战国时在滇西北出现的丹、犁二国应即其(蚕丛氏蜀人)后裔的两个部落制国家。…按,丹、犁二国在唐之姚府管内,姚府即姚州,据《史记〈三代世表〉正义》言姚州为蚕丛氏蜀人子孙所居之境,故此,丹、犁二国当为战国时居于其地的蚕丛氏蜀人后裔所建的二个部落国家。”[22]

注释:

[1]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5,487.

[2]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5,417.

[3]唐群.华夏始祖炎帝与炎帝陵[M].西安:三秦出钣社,2003,15-20.

[4]王德奎,赵均中.嫘祖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40.

[5]伏元杰.蒲卑氏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0 (专辑).

[6]王德奎,赵均中.嫘祖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50.

[7]王德奎,赵均中.嫘祖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4.

[8]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144.

[9]喻权中.中国上古文化的新大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121.

[10]伏元杰.蜀王开明氏考[J].四川文物,1998(1)

[11]赵殿增,袁曙光.天门考[J].四川文物,1990(6).

[12]伏元杰.蒲卑氏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0 (专辑).

[13]胡尧.中国姓氏寻根[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54.

[14]童书业.中国古代地理考证论文集--春秋左传研究[M].

[15]陈国强.从台湾考古发现探讨高山族来源[J].社会科学战线,1980(3).

[16]喻权中.中国上古文化的新大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35.

[17]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J].四川文物,1987(2).

[18]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58.

[19]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J].四川文物,1987(2).

[20]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J].四川文物,1987(2).

[21]张民、何英德.从出土文物探骆越源流及其分布[J].中南民族学院学 报.1986(增刊)。

[22]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J].四川文物,1987(2).


相关内容

  • 关于大学生考证热问题调查报告
  • 学生实践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体系概论 调查题目:关于大学生考证热问题调查报告 专业班级:15级注会26班 学号姓名:林绮璇 指导老师:朱亿维 2017年 2 月 23 日 关于大学生考证热问题调查报告 目录 导言 .............................. ...

  • 大学生考证统计分析
  •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 导言 近年来,大学生考证成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 ...

  • 大学生考证热的调查报告
  • 大学生‚考证热‛的心理调查 从几年前起,大学生‚考证热‛就引起了社会关注.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股狂潮愈演愈烈.很多学生觉得,未来是不可预期的,拥有证书也就拥有了一定的安全感.除传统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外,TOEFL(托福).IELTS(雅思).BEC(剑桥商务英语).导游证.教师资格证.注册 ...

  • 2016年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16年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暂未公布,考生可先参照2015年准考证打印入口,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省份 网上2015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 咨询电话 湖南 湖南2015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点击进入) 北京 北京2015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 ...

  • 大学生考证热现状调查
  • 大学生"考证热"现状调查 调查背景: 大学生"考证热"由来已久,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近年来,这种现象更是愈演愈烈.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双学位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导游证.驾驶证......各 ...

  • 关于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社会调查报告
  •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日期:2012-6-13 班级: 组长: 组员: 一.引言 当前在社会上普遍流传一句话:一块广告牌砸下来,其中九个半都是大学生,还有半个是在读的.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当其学历相同时,其他一些证件就起到增加应聘者就业砝码的作用,考证热急剧升温.面对种类 ...

  • 浅析大学生_考证热_
  • 86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HUNANVOCATIONALCOLLEGEFORNATIONALITIES 2007年9月 浅析大学生"考证热" 肖河水阳德华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摘 南充 637002) 要: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股& ...

  • 浅析大学生的_考证热_
  • 第6卷第1期2008年2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iaoningMed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l16No11Feb1,2008 浅析大学生的"考证热" 肖河水,阳德华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 ...

  • 关于大学生考证
  • 关于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调查 希望花费您宝贵的时间帮忙填一下这份问卷,非常感谢! 您的性别:女 专业:金融091班 年级:大二 1.您会不会考取一些非自身专业范畴的证书(英语能力证书除外)?( B) A.会 B.不会 2.请问您是依据什么来选择要考的证书的?( A) A.选择与 ...

  • 2015年考研准考证打印注意事项(图)
  • 距离2015年研究生考试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接下来的时间有一张纸对大家很重要,那就是准考证. 关于打印准考证的四件事情: 一.核查信息 首先,在这里在重申一下:每个考研(微博)人必须记住,2015考研准考证打印时间是201412.15-29.也就是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准考证都可以打印.这样安排本身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