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服装行业分析

从宝安区贸工局获悉,宝安区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中,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装及时尚创意产业,并已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服装产业“大区”。目前,宝安区已聚集了服装行业企业500多家,服装品牌百余个,2009年实现产值高达150亿元,出口12亿美元。借第十届深圳服交会开展之机,宝安区政府首次加盟成为主办单位,将以专馆形式——组织组成“宝安时尚馆”(9号馆)浓墨重彩地参展;并以此为重要契机,全力支持宝安服装企业进行展示和交易,助推宝安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打造服装时尚产业高地。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宝安力促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宝安区是深圳市出口大区、产业大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6.5亿元,占全市的26.9%;三次产业比例为0.11∶64.23∶35.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33.4亿元,占全市的48%。近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针对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资源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环境、人口难以为继的问题,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列为重中之重的问题,强力推进全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促进“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加工贸易企业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和内销,加快从“代工制造”向“设计制造”、“品牌制造”转变,成为宝安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重要抓手。据介绍,在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中,宝安区设立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积极引导全区服装、模具、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信息化改造,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制造和品牌服务能力。近几年,航盛电子等6家企业获得国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莱尔德电子等10家企业被认定为区级技术中心,共给予资金补助1320万元;123家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获得资金补助2906万元;华美、银星和嘉安达等3个工业园获评深圳市特色工业园,给予奖励资金600万元,并加快转移淘汰落后产能。据悉,仅2006年以来,宝安区累计转移企业65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涉及工业产值8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依法淘汰的“不良企业”达2300多家。

在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中,宝安区还加大对技术改造的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优势制造业,降低企业对低成本人工的依赖,改变依赖加班、低薪获得低端制造业竞争力的格局。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家具、模具、服装、食品、五金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竞争力。积极支持跨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宝安发展和建设研发设计、地区总部和提升高附加值等,力促其往高端化发展。

服装产业素为宝安区的一大优势传统产业。近年来,借助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宝安区服装产业能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的市场动态,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宝安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服装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更将获得强劲推动力。

深圳力推“时尚创意中心”:

宝安打造时尚产业“高地”遇良机

近年来,服装时尚产业已成为实现深圳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一支重要力量,深圳市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品牌生产基地。

据悉,历经20多年的发展,2009年深圳市服装业的产值规模已占全国的近10%。深圳服装企业3600多家其中时尚女装企业2300多家拥有自主品牌1200多个由深圳孵化的国内外知名品牌200多个在国内大城市一类商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深圳服装业已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具备了较好的聚集效应深圳女装更在国内取得了领先优势。深圳服装时尚产业通过设计研发、品牌销售等先发优势的确立逐步转型升级为高增加值、高知识密集型的优势新兴产业服装领域的“深圳制造”,已成为国内外响当当的一张城市名片和知名品牌。

在推动产业发展中,深圳市、宝安区还力推服装产业向高端的时尚创意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前不久召开的市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把深圳打造成为高端制造中心、时尚创意中心;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东方魅力都会”。

深圳要跻身国内外“时尚创意中心”,发展高端服装时尚产业不可或缺。早已由市委、市政府决策在宝安区大浪街道建设“深圳市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的宝安区,在力促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打造服装时尚创意产业方面,更将获得重要的产业和区位优势。 在刚刚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宝安区委常委、副区长王立新表示,宝安区政府一是非常重视对服装产业的扶持和提升,实现从“三来一补”、“贴牌生产”到原创设计、自创品牌、创立名牌转变,逐步调整升级为高设计含量、高附加值的时尚创意型产业。目前,宝安区有服装行业企业500多家,服装品牌百余个,2009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出口12亿美元。宝安区还重点扶持和推动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并抢得先机。服装基地总占地面积146.12万平方米,随着一期项目的推进和大批企业快速聚集,预计明年底将有十来家企业陆续投产,届时将形成近100亿元的新增产值,并打造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服装行业的“时尚高地”。

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展望

2009年,是深圳服装业紧抓机遇、不断探索、创新突破的一年。深圳服装行业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切合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适当调整发展方向,趋利避害, 化“危”为“机”,行业整体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09年深圳市服装行业实现产值一千多亿元,出口近百亿美元。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一线品牌不断发展壮大,能够代表深圳产业现状的大型品牌集群已经形成,深圳服装行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行业发展体现出国际化、专业化的趋势,极大地提升了深圳服装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力。

2009年,深圳服装行业协会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业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为产业解困、为产业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工作职能,除做好日常会员服务、当好政府参谋、加强自身建设之外,特别在推动产业升级、推动行业战略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良好促进了深圳市时尚产业健康发展。

深化服务、加强交流,当好政府参谋做好企业帮手

2009年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一方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行业平台,加强内外交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协会的服务、协调职能,及时与海关、工商、税务、劳动等政府相关职能机构沟通协调,帮企业排忧解难,为行业发声;同时还定期组织会员企业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讲座等,有效提高企业专业水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月26日,为了替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优质司法服务,深圳服装协会邀请深圳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郝丽雅一行,在深圳服装协会与服装企业座谈,法院领导就行业劳动纠纷、案件的审理等问题,认真听取了协会、企业建议,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9月7日,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到“民意直通车”现场接访,听取了服装行业协会翟小平会长、沈永芳秘书长关于深圳市服装行业打造深圳“国际时尚之都”的意见和建议,王荣市长对深圳服装产业积极打造深圳“国际时尚之都”,发展时尚创意产业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政府将对服装行业在原有基础上加以进一步提升,使其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深圳设计之都建设的重要内容,给予更多的支持。

8月至9月,协会组织人员走进企业,对深圳市的服装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研。通过协会与企业的深入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到深圳服装企业有关税收、海关、市场、技术、人才、场租以及和商场合作等实际性问题,并就以上诸多问题,协会主动联系深圳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劳动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帮企业排忧解难。

11月18日下午,协会专门邀请到法国设计师协会主席格拉斯曼一行,组织近百家企业举办格拉斯曼专题讲座,就欧美时尚设计、品牌发展等进行培训,良好促进了深圳企业与国际间的交流,为深圳服装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12月17日上午,在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刘洪、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的陪同下,由湖北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省民政厅等部门组成的湖北省考察团来到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参观考察,深入了解深圳服装产业的发展状况。双方就两地服装产业的态势,及将来两地如何整合资源、合理地发展两地服装产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抱团”出击,整合推广,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交流

为进一步提升深圳服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协会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开辟国内外市场。09年更是围绕“效益”这一核心,“抱团”出击,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展览,加强地区交流与合作,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深圳服装的整体形象,让更多的深圳服装企业走出深圳,走出国门,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2009年1月,协会组织几十家企业参观考察香港时装节,向海外展商大力推广深圳服交会和深圳服装品牌。

3月24日~26日的“2009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深圳组团以“时尚深圳”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活动,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尤令业界瞩目的是,深圳服装行业协会荣获了“2009中国服装品牌推动大奖”,成为国内唯一获得该项大奖的团体组织。

7月下旬,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百余家深圳服装、饰品企业前往山西太原“同至人畅货中心”进行考察与合作洽谈,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拓深和扩张深圳服装行业的营销渠道。

9月18~22日,由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的深圳“欧洲经贸代表团”,参加在伦敦举行的“2010春/夏伦敦时装周”,并成功举办了“时尚深圳”活动,随后又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了深圳时装产业推介会。这是中国服装首次跻身世界四大时装展示会,将深圳作为中国最具创新力、充满时尚和青春活力的城市个性,在欧洲广为传播,在欧洲时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1月6日,由深圳市卓钦锐副市长带团,“2009深圳时装精品展示会暨第七届深圳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展示会面积15000多平方米,表演面积2000平方米,共计500个标准展位,深圳数百个知名品牌参展,成交金额45亿元,签定合约380项,5万观众热捧。是深圳在国内其他城市举办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服装精品展示会。为深圳女装品牌拓展北方市场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大舞台,进一步提升深圳时装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备受业内关注的天津百货业与深圳时装品牌交流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展览中心3号馆举行。曼妞奴、衡韵、欧柏兰奴、古焉等几十家深圳品牌与天津百货业展开交流与合作,开创了深圳服装与天津百货渠道合作的新篇章。

此外,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与西安、青岛、杭州、上海、江苏等省市政府和行业协会等部门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努力寻找各种机会推广深圳服装品牌,为深圳服装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也加强了与圣马丁艺术学院、法国时尚协会、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等国外著名时尚机构的接洽,在办学、设计等领域开展合作和交流,让更多的深圳服装企业走出深圳,走出国门,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大展会,大品牌,打造国际服装交易会强势平台

7月9~11日由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承办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本届交易会展览面积扩大至8万平方米, 4000多个展位,展会成交额近100亿元,共接待观众10多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超过8万人次。本次展会在规模、参展人数等方面创历届之最。

今年的展会首次开设“罗湖时尚创意馆”、“福田时尚品牌文化节”、“2009中国时尚设计沙龙”等,积极引导服装企业走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原创品牌之路,从而使本届展会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专业、成熟,务实、新颖。

7月10日下午,“2009中国优秀服装代理商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百货业协会近百家会员代表出席了此次峰会,国内渠道专家与行业人士共同探讨政策引导、市场策略、品牌代理、渠道建设、人才经营等热门话题,实现品牌与代理商之间零距离沟通。

7月9日“2009中国时尚设计沙龙”成功举办,众多国际设计师展开交流,这是至今为止深圳服交会最高规格的设计师交流活动。使深圳服交会成为深圳服装自主品牌与国际时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进一步促进深圳服装自主原创品牌的繁荣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深圳服交会是贸易平台,是交流平台,更是时尚平台。今年的时尚秀,飞影思、鑫缔迩、波西米亚、诺玛茜、佳纷、万康、唤觉、惠葆、迪众金阳、况珈儿、格罗瑞等上演了多场高水平的时装发布会,展示了当前最为潮流的时尚理念和时尚文化,让人领略到服装时尚的无穷魅力。

今年的深圳服装交易会得到了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服装行业面临困境的形势下,由政府牵头主办“第九届深圳服交会”,意义深远。对深圳服装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增强信心、抱团过冬、转危为机,具有不可小看的战略意义。

品牌创新,产业升级,战略发展深圳时尚产业

“女装区域品牌”是市政府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深圳服装传统优势产业为“时尚创意产业”的重要举措。今年服装协会继续推进深圳“女装区域品牌”的建设,向市政府提交了深圳“女装区域品牌”品牌培育推广工程建议书,得到了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女装区域品牌”的宣传始终贯彻在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今年所举办的如深圳服交会、英国展、北京展一系列大型交流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打造深圳女装区域品牌,带领“深圳女装”走出去,创新商业模式,开拓更广泛的市场是产业重要的使命。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一方面开展以“时尚深圳”为主题的深圳女装全国巡展活动,一方面成立“时尚汇”,与全国大中城市和地区展开合作,开设以品牌服装服饰为主的时尚产业互动发展基地,构建服装产业的“时尚品牌联盟”,采取联合作战、整体连锁经营新型商业模式,将深圳服装和相关产业推向国内外,打造深圳服商业联合舰队。

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积极推进,该基地是深圳目前确定的十三个产业集聚基地之一,是深圳服装产业立足深圳实际,破解空间、资源紧约束,走高端发展新路的重要突破口。

2009年12月4日,海君时尚创意园、美宝和时尚产业园在宝安区大浪街道“深圳服装产业基地”联合奠基。这标志着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进入了全面建设的新阶段。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总占地面积146.12万平方米,其中一期用地108.88万平方米,已开发用地面积83.78万平方米。目前引进品牌服装企业23家,已经开工建设近十家,均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企业,建成后的深圳服装产业基地,将成为集产、学、研、商、行业协会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绿色制造示范基地,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服装行业、知名企业、配套产业的“时尚硅谷”。

未来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研发中心二期建设将在政府部门、业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有效地推进。

展望2010:新挑战新平台新发展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深圳服装业面临历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未来深圳服装行业协会将继往开来、再接再厉,尽心尽力地服务于行业,做好平台搭建、沟通、交流和产业提升工作,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带领深圳服装业这艘巨型航母乘风破浪,在2010年新的机遇中迎接新的挑战,在新的平台上取得新的发展,在不断拼搏中共创行业新的篇章,奏响深圳国际时尚之都发展的新旋律。

在新的一年里,协会秘书处将在市政府、服装界同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继往开来,努力做好以下几件大事,与企业同心协力、开创新的局面,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 完善规划,加快“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打造深圳的“时尚硅谷”。

※ 2010年1月18~21日组团参展“2010香港时装节秋冬系列”。期间将举行“时尚深圳”-深圳展

团时装专场发布、静态展示等系列活动,打造深圳品牌服装整体形象。

※ 2010年3月28~31日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打好深圳这张牌,进一步推广提升深圳服装整体形象。

※ 2010年重点落实“时尚品牌联盟”推广计划,在国内天津、上海、北京、惠州等10多个城市设立时尚产业互动发展基地,发展跨地区联合商业模式。

※在欧美设立多个办事机构,各方面与国际接轨,推动产业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

※2010年,在深圳用旧城改造方式,建立深圳时尚创意设计园,其中国内品牌区(深圳品牌为主)和国际品牌区,以设计创意为主(类似北京798)。

※积极与专业机构合作,协助中小企业贷款、融资。

※推进实施深圳女装区域品牌整体宣传推广方案。

※进一步提升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打造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争取2010年研发大厦全面动工。

※ 2010年7月8~10日举办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2010深圳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2010深圳国际孕·婴·童产业博览会,搭建产业贸易、合作、交流平台。逐步引进国际著名品牌参加交易会,提升展会国际化进程。

※2010年9月中旬,组织深圳知名设计师及品牌参加伦敦时装周,组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将发展的触角伸向海外,并拟组织参加境外其他专业展会,在欧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开连锁店,扩展海外销售网络。

※ 2010年10月中旬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2010深圳时装精品展示会”整体推广深圳“女装区域品牌”形象。

※2010年协会将积极响应联合国及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号召,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产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倡导绿色文明新时尚。

一、深圳服装业概况

服装业是深圳市的上风传统产业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服装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上风,在对外出口的拉动下,逐步形成了产业聚集上风。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截至2003年,深圳服装企业已经发展到3000余家,其中品牌服装企业600多家,从业职员30多万人,全市服装产业实现产业产值400亿元人民币,服装出口值30多亿美元。深圳服装的市场结构以外销为主,但近几年内销比重逐渐增加。目前,深圳服装出口比值占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香港、日本、美国、台湾。全行业产品外销出口的还有韩国、澳大利亚、中东、东南亚、俄罗斯及东欧等108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市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大连等大中城市。深圳服装尤其是女装在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以总量大、品种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质地优等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深圳品牌服装骨干企业有600多家,占服装企业总数的20%。涌现出了如“安莉芳”、“马天奴”、“桑迪丝”、“迪丝平”、“绅浪”、“菲妮迪”、“衡韵”、“玛丝菲尔”、“爱·特爱”、“季德纳”、“卡尔丹顿”、“凡思诺”、“歌力思”、“影儿”、“邓皓”、“天意”、 “城市俪人”等一批着名品牌。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深圳毗邻香港,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

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治理职员和营销职员,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纺织服装业的宝贵财富。深圳大学、深圳市高等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振西科技学院三家高等院校开设服装系或服装专业,再加上深圳市服装培训中心,深圳市服装研发中心人才培训部等社会培训机构,形成了深圳市较为完善的服装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源源不断地为深圳市的服装业输送专业人才。

深圳的服装企业除了少数国有企业外,尽大多数为“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和国际接轨早。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彻底,民营企业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治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强,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由于深圳服装长期以外销为主,而外销产品对质量的要求又比较高,外向型服装生产企业基本上是严格按照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总体上说,深圳服装企业对ISO9000、ISO14000等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理解比较深,自觉运用的意识比较强。目前,产值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企业(30余家)50%左右通过或正在通过不同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深圳市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行业治理组织——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治理经验。目前协会的会员单位涵盖了80%的品牌服装企业。协会一直不遗余力地组织、协助企业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发挥协会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团队合作精神”。除了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服装展览会、交易会之外,还成功地举办了专业的服装交易会—- “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衣饰交易会”。今年7月是第四届,规模和档次已经名列国内同类展会前茅。

2003年12月份还举办了首届深圳国际时装周,交易会与时装周相互照映,进一步繁荣

了深圳的服装市场,促进服装产业的升级。近几年协会及其上级主管部分十分注重深圳服装整体形象的塑造,增强行业组织的凝聚力与行业自律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均匀年龄不到30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因其独特的地缘上风和开放环境,在过往的20多年,一直是引进、开创、传播流行时尚的前沿阵地,居民的时尚意识在国内处于超前地位。深圳又是一座移民城市,包容性强,各种新思想,新创意不会轻易被排斥消融,为时尚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这种环境下,各种时尚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服装展览会、论坛、流行发布会、企业订货会、设计师沙龙、街头时装秀等时尚活动一年四季接连不断。深圳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全国第一,其服装消费水准是不问可知的。

深圳市政府把服装业列为本市的上风传统产业,并给予重点扶持。在刚刚出台的《深圳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对深圳服装产业的改造提升步伐。2005年品牌服装企业由现在占服装企业总数的20%进步到30%,争取使深圳成为区域性的在国内外有相当着名度的服装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中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市政府于往年出资筹建了服装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已经挂牌运作),并积极筹备建立一个集服装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服装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专业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名牌服装产业园(已批准立项)。6月30日CEPA的签署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经济走上一体化进程。这对于深圳服装业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迎接CEPA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吸引更多的香港服务机构为我市服装业服务,深圳服装协会正积极筹备建立一个集服装展示、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治理、服装博物馆、服装信息中心、服装图书阅览、服装文化活动以及专业人才培训、交流研讨、商务办公为一体的深港服装会馆。会馆将为服装企业创造一种良好的运营环境和服装文化氛围,大幅度地提升服装企业甚至整个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力推进我市服装产业的发展。

二、深圳服装业的上风

(1) 技术含量上风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深圳服装长期以外销为主,近百个国外名牌服装在深圳加工,深圳服装业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深圳服装尤其是女装在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深派”女装以总量大、品种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质地优等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2) 运作机制上风深圳的服装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政企分开彻底,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治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

(3) 产业聚集上风深圳依托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和周边地区共享产业聚集上风。深圳的中高档时装,虎门的中低档成衣、中山的休闲装、佛山的童装、普宁的布料、广州和虎门的物流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成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并立的纺织服装上风聚集的产业带。

深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斐然,为众人所瞩目,包括服装产品在内的深圳各类产品以款式新、材料好、质量优而享誉国内市场,与深圳的整体形象相得益彰。深圳市服装企业从1999年起连续多年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中国国际服装衣饰展览会及其他有影响的展览会,并于往年创办了自己的交易会,经过一系列大规模市场开拓活动,深圳市整体服装形象得到很大提升,深圳服装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4)区位及信息上风深圳毗邻香港,是发展服装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上风。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设计生产融中外理念于一体的服装款式,同时承接批量小、做工精、交货快的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加产业务,成为占领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基地。

(5)人才上风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治理职员和营销职员,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纺织服装业的宝贵财富。

(六)品牌上风深圳品牌服装骨干企业有600多家,涌现出了如“安莉芳”、“马天奴”、“桑迪丝”、“迪丝平”、“绅浪”、“菲妮迪”、“衡韵”、“玛丝菲尔”、“爱·特爱”、“季德纳”、“歌力思”、“影儿”、“邓皓”、“天意”、“苏迪”、“城市俪人”、“杰西”、“欧柏兰奴”等一批着名品牌。

一、深圳服装业发展历史

1980年特区成立后,凭借特区优惠政策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深圳市政府通过外引内联,积极开展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简称“三来一补”)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简称“三资”)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了许多内地服装企业和港商来深圳投资办厂。初步奠定了深圳服装行业以“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经济结构和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的产品经销模式。80年代末期,香港制衣业加快向内地迁移,深圳市政府进一步引导外资在深圳直接投资兴办服装企业, “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进一步成为行业经济的主体。

199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国际服装市场疲软,深圳服装行业生产出现下滑趋势。市政府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正确处理 “三来一补”与整体经济的关系,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重新调整行业的发展规划,提出 “内外销同时并行”的产销方针,制定“以设计为灵魂,以品牌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积极推动企业自创品牌和名牌产品,生产下滑有所缓和。通过这些措施,许多原来以出口为主的服装企业,开始自创品牌,开拓内销市场。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和国内服装市场的兴旺,服装行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民营中小服装企业有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深圳服装服装协会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鼓励、协助、组织企业开辟内销市场,使企业避免受单一市场的冲击。协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圳服装行业发展战略》,首次提出“五名”工程(名师、名牌、名企、名店名模),着力实施深圳服装名牌战略,并向主管部门提交了《深圳市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服装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意见》,引导企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对服装设计、加工等环节进行改造,促进企业由受托型的来料加工向自营型方向转变,鼓励没有

自己品牌的企业创品牌,有品牌的企业创名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服装业对外贸加工出口的依赖性大,企业原创设计与制造能力相对较弱,自有品牌、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较少偏少的现状,市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深圳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这一指导性文件,对于促进我市服装业发展已经并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市服装业品牌产品出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截至2004年底,深圳服装企业3200多家,实现产值520亿元,出口40亿美元。服装业对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6%左右,占工业总产值的9.5%左右,占出口总额的7%。品牌产品及内销比重逐年增加。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不足20%上升到40%。品牌企业由100多家增加到600多家,品牌数由不足200个增加到1200多个。品牌产品畅销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大连、长沙、沈阳、长春、杭州、哈尔滨、成都、重庆、西安、昆明、乌鲁木齐、天津、南京等100多个大中城市。涌现出了如“安莉芳”、“马天奴”、“桑迪丝”、“迪丝平”、“绅浪”、“菲妮迪”、“衡韵”、“玛丝菲尔”、“爱·特爱”、“季德纳”、“歌力思”、“影儿”、“邓皓”、“天意”、“苏迪”、“城市俪人”、“杰西”、“欧柏兰奴”等一批知名品牌。

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 2004年,深圳市服装行业拥有各类生产设备约14万台,其中外国进口设备占94%左右。国产设备占6左右%。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深圳毗邻香港,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

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纺织服装业的宝贵财富。行业中的高级技术职务人才,占行业员工总数的0.5%;中级技术职务人才,占4.3%;初级技术职务人才,占7.4%。全行业高、中、初技术职务人才占行业员工总数12.2%。深圳大学、深圳市高等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振西科技学院三家高等院校开设服装系或服装专业,再加上深圳市服装行业培训中心,深圳市服装研发中心人才培训部等社会培训机构,形成了深圳市较为完善的服装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源源不断地为深圳市的服装业输送专业人才。

深圳的服装企业除了少数国有企业外,绝大多数为“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和国际接轨早。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彻底,民营企业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管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强,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

深圳市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行业管理组织——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目前协会的会员单位涵盖了80%的品牌服装企业。协会一直不遗余力地组织、协助企业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发挥协会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团队合作精神”。除了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服装博览会、交易会之外,还成功地举办了本市的专业服装交易会—- “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近几年协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十分注重深圳服装整体形象的塑造,增强行业组织的凝聚力与行业自律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因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开放环境,在过去的20多年,一直是引进、开创、传播流行时尚的前沿阵地,居民的时尚意识在国内处于超前地位。深圳又是一座移民城市,包容性强,各种新思想,新创意不会轻易被排斥消融,为时尚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这种环境下,各种时尚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服装展览会、论坛、流行发布会、企业订货会、设计师沙龙、街头时装秀等时尚活动一年四季接连不断。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服装文化氛围,为深圳服装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圳服装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发展优势

20多年来,深圳服装品牌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显著的集群优势。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服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国外著名服装品牌伺机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它们成熟的经验、先进的理念、雄厚的实力,必将对我国乃至我市服装业自有品牌形成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地服装业基础较好的许多地区,也纷纷把服装业确立为支柱产业,通过制定倾斜的产业政策,加大对服装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而言,深圳特区原有的一些政策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同时,随着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企业营商成本也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下,我市服装业自有品牌的成长必将面临更大的困难。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制定对策,发挥优势,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保持领先优势。

1、技术优势

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 2004年,深圳市服装行业拥有各类生产设备约14万台,其中外国进口设备占94%左右。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2、观念与运作机制优势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服装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深圳服装特别是女装以总量大、品种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质地优等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内外许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深圳的服装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政企分开彻底,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管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

3、产业聚集优势

广东省是我国第一服装大省,服装业起步早,发展完善,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聚集优势。深圳依托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服装业和周边地区互补,融入以深圳的中高档时装,虎门的中低档成衣、中山的休闲装、佛山的童装、普宁的布料、广州和虎门的物流为骨架的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之中;深圳品牌服装骨干企业600多家,其中100多家全国知名品牌,构成了深圳服装整体形象,在国内逐步享有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都非常有利于企业的生长和品牌的发展。

4、区位及信息优势

深圳毗邻香港,是发展服装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设计生产融中外理念于一体的服装款式,成为发展自有品牌,占领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基地。

5、人才优势

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他们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服装业的宝贵财富。

三、深圳服装业面临的问题

1、产品开发和技术方面

由于我市服装企业大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扶持和引导,只注重门槛较低的模仿、加工、引进,自主科研开发能力欠缺,技术设备更新能力较低,产品创新意识不强。目前普遍存在着设计、销售力量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程度不高、面辅料加工处理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企业原创设计与制造以及原创品牌营销意识虽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和国外服装发达国家相比还不是很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自有品牌的培育发展。

2、经济结构、企业结构方面

我市服装业仍然以加工型为主,经济结构还不合理,外资和“三来一补”企业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外商的依附性强,内销市场的开拓意识和开拓力度不够。

服装业从小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水平,基本上走的是一条自发式的发展道路,在总体上缺少规划、统筹、引导和协调,服装企业和服装市场处于小、散、乱和竞争无序的状态,不利于形成规模效益。

我市服装企业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薄、竞争力弱。大多实行家族制管理,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和运作的企业少。

3、市场开拓及流通方面

服装业的企业大多数是自发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一开始就对政府的依赖性小,它们开拓市场注重的是自身利益、眼前利益,企业不容易形成真正的合力。

由于一直以外销为主,深圳到目前为止尚未能形成能代表深圳服装业发展水平和深圳整体形象的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市场,流通环节大大落后于广州、虎门、浙江等地区。

4、社会支持方面

由于社会上尤其是金融单位对现代服装业的认识不足,总以为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效益产业,再加上深圳服装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在现有的贷款担保政策下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一般情况下,它们也缺乏资本运作的意识和经验,这就造成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另外工厂用地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绝大多数数企业只能在没有自己厂房的情况下运作,营运成本高,稳定性差,综合实力不强。企业都是靠自身缓慢的积累扩大再生产,无法快速扩张,取得规模效益。

5、服装文化氛围方面

服装业发展的根基在服装文化,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良好的服装文化氛围,品牌产品就难以成长。一个营养丰富的文化基础不仅包括一个庞大的服装企业家群、设计师群以及聚集在周围的大量服装专业人才包括有服装修养的文化人群体如报刊杂志编辑、记者、专业撰稿人,还包括一个完善的外部营销体系、超级信息平台、资料库和服装文化广场等。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文化基础薄弱,大专院校极少,高级人才仍然短缺。如果不去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服装文化氛围,深圳服装业自有品牌产品的未来发展必将受到很大的制约。

6、产权保护方面

由于现有市场还不是很规范,相关法规不是很完善,行业自律性不强,自有品牌产品的产权保护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企业自有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被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所困扰。而相关部门的打击力度非常薄弱。失去保护的自有品牌,很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健康成长。

四、深圳服装业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根据我市服装业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贯彻实施《深圳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加快对深圳服装产业的改造提升步伐,大力培育与发展自有品牌。力争使我市服装业品牌产品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例,由现在的40%左右上升到60%至70%;品牌企业数由现在的600家上升到1200家;品牌数由现在的1000个左右上升到2000个以上;重点扶持50家左右骨干自有品牌企业,力争使其中5-10家产值超5亿元,成为中国名牌产品,10-20家产值超3亿元,成为广东名牌产品,20-30家产值超亿元,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与建设深圳经济中心城市相适应,争取使深圳成为区域性的在国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品牌服装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中心。具体来说,一是形成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接近国际时尚、领导国内服装潮流的区域性服装设计中心;二是形成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区域性中高档

服装面料和中高档服装展销中心;三是拥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较大规模的品牌服装的生产基地。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服装产业进行有序的整合,通过产业链的平衡与衔接,逐步形成产业定位互补的地区聚集特色,以及良性互补的健康竞争格局。逐步从区域割据、行业割据的自然经济运作模式向区域产业优势互补、链接的集约经济模式发展,从而提升珠江三角洲及我市服装业品牌产品的发展水平。

根据产业配套的需要,在未来5-10年内,建成一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集聚50家以上骨干品牌服装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在交通运输便利的市区建一个规模较大的高中档面辅料专业市场,一个服装交易专业市场;运作好现已建成的服装公共技术平台——服装研发中心;筹备建立一座兼具办公、销售、潮流服装展示、专业人士聚集、服装文化活动、人才交流、资料查阅等功能的服装大厦;建成一条名牌服装商业街。同时,要办好“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和“深圳国际时装周”,把交易会和时装周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展会,拉动深圳品牌服装的快速发展。

五、促进深圳服装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我市服装业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程度不高,企业原创设计与制造能力与国外服装发达地区相比还不强;内销市场的开拓意识和开拓力度不够;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较少;企业规模小、实力薄、竞争力弱;服装文化基础薄弱,高级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我们建议政府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使我市服装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加强地区交流,实现产业互补

进入21世纪以后,服装行业竞争趋于有序化、差异化。同质竞争、恶性竞争局面将有所改观。对这一趋势必须要有深刻的理解,并要相应做好准备。不能再去有意识地搞恶性竞争,而是要学会主动与对手合作,结为利益一致的联盟并创造多赢的格局。

我市服装业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服装产业进行有序的整合,通过产业链的平衡与衔接,逐步形成产业定位互补的地区聚集特色,以及良性互补的健康竞争格局。逐步从区域割据、行业割据的自然经济运作模式向区域产业优势互补、链接的集约经济模式发展,从而提升珠江三角洲及我市服装业的整体层次。

2、生产布局与产业配套

根据服装业发展的趋势,将来服装的设计营销环节将会集中在交通便利、资讯集中的市中心区,形成都市工业,生产加工环节将外迁或向经营成本更低的内地迁移。

根据产业配套的需要,未来5-10年内,争取在龙岗或宝安区建成投产一至两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或加工基地,品牌企业的生产加工集中在基地;在交通运输便利的市区扶持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高中档面辅料专业市场,一个服装批发交易专业市场,一个兼具研发、推广、培训、示范、信息功能的服装研发中心,一个兼具潮流服装展示、专业人士汇聚交流、服装文化活动、专业人才交流、资料查阅等功能的服装文化广场和一条名牌服装商业街。

3、技术政策

加强运用高新技术武装服装企业,帮助企业树立超前意识,自觉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和含量,对符合条件,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服装企业,从政策上鼓励、扶持。

4、产品政策

引导服装企业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由劳动低附加值效益产品向高附加值效益产品转变。扶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鼓励发展市场潜力大的产品;限制发展低附加值效益产品和市场需求萎缩的产品;禁止生产不利于人体健康、不利于环保的低级产品。加强

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5、资金政策

鼓励担保企业积极为服装企业服务,改变金融机构对服装业旧的认识,促成金融机构多向服装企业贷款,对于重点企业技改项目政府给予贴息贷款或财政支持。另外由政府牵头引进国外、境外风险资金,扩大服装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强强联合或重组,组建大型服装企业集团,上市融资。

建立服装企业专项发展基金,对企业技改、有潜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创业者给予支持。

6、运营机制与市场开拓

鼓励、扶持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增加企业集中区的配套服务;通过评比选出效益好、产品优、纳税多、发展快的企业进行奖励;在媒体宣传方面多关注发展好的服装企业。组织骨干品牌企业参加国内外著名的服装博览会、展示会,并展开系列推广活动,在此基础上,继续办好 “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和“深圳国际时装周”,通过展示推广,不仅使参展企业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树立起深圳服装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在参展企业的示范下,引导更多的企业发展自己的品牌。

7、人才引进与工业用地

加快服装专业人才引进步伐,高级技术服装人才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市政府重点扶持的服装企业,在用地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8、“产学研”结合

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服装行业技术孵化器,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适当的形式组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用高新技术直接改造服装产业的行业技术孵化器。这种孵化器的宗旨是侧重对品牌服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促进品牌服装产品的发展。

9、行业规范与行业自律

我市服装业行业标准很不完善,应加快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促进行业自律,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品牌健康发展。

10、办好“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加快服装企业技术改造提升

通过引进、研究、开发服装业高新应用技术,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品牌理念、管理理念和行销理念,打造一个融技术、设备、培训、示范为一体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以此推动服装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11、建立“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提升深圳服装业核心竞争力

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生存环境,帮助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做大、做强,使深圳服装业的综合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迈上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台阶。协会在主管部门指导下着手筹备建立一个集服装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服装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专业人才培训为一体的服装产业集聚基地。通过基地的规模聚集效应与中心功能、关联扩散效应与协作功能、孵化示范效应与辐射功能,为服装企业创造一种良好的运营环境和服装文化氛围,大幅度地提升基地服装企业甚至整个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力推进我市服装产业品牌产品的发展。

从宝安区贸工局获悉,宝安区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中,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装及时尚创意产业,并已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服装产业“大区”。目前,宝安区已聚集了服装行业企业500多家,服装品牌百余个,2009年实现产值高达150亿元,出口12亿美元。借第十届深圳服交会开展之机,宝安区政府首次加盟成为主办单位,将以专馆形式——组织组成“宝安时尚馆”(9号馆)浓墨重彩地参展;并以此为重要契机,全力支持宝安服装企业进行展示和交易,助推宝安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打造服装时尚产业高地。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宝安力促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宝安区是深圳市出口大区、产业大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6.5亿元,占全市的26.9%;三次产业比例为0.11∶64.23∶35.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33.4亿元,占全市的48%。近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针对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资源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环境、人口难以为继的问题,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列为重中之重的问题,强力推进全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促进“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加工贸易企业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和内销,加快从“代工制造”向“设计制造”、“品牌制造”转变,成为宝安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重要抓手。据介绍,在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中,宝安区设立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积极引导全区服装、模具、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信息化改造,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制造和品牌服务能力。近几年,航盛电子等6家企业获得国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莱尔德电子等10家企业被认定为区级技术中心,共给予资金补助1320万元;123家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获得资金补助2906万元;华美、银星和嘉安达等3个工业园获评深圳市特色工业园,给予奖励资金600万元,并加快转移淘汰落后产能。据悉,仅2006年以来,宝安区累计转移企业65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涉及工业产值8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依法淘汰的“不良企业”达2300多家。

在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中,宝安区还加大对技术改造的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优势制造业,降低企业对低成本人工的依赖,改变依赖加班、低薪获得低端制造业竞争力的格局。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家具、模具、服装、食品、五金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竞争力。积极支持跨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宝安发展和建设研发设计、地区总部和提升高附加值等,力促其往高端化发展。

服装产业素为宝安区的一大优势传统产业。近年来,借助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宝安区服装产业能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的市场动态,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宝安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服装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更将获得强劲推动力。

深圳力推“时尚创意中心”:

宝安打造时尚产业“高地”遇良机

近年来,服装时尚产业已成为实现深圳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一支重要力量,深圳市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品牌生产基地。

据悉,历经20多年的发展,2009年深圳市服装业的产值规模已占全国的近10%。深圳服装企业3600多家其中时尚女装企业2300多家拥有自主品牌1200多个由深圳孵化的国内外知名品牌200多个在国内大城市一类商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深圳服装业已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具备了较好的聚集效应深圳女装更在国内取得了领先优势。深圳服装时尚产业通过设计研发、品牌销售等先发优势的确立逐步转型升级为高增加值、高知识密集型的优势新兴产业服装领域的“深圳制造”,已成为国内外响当当的一张城市名片和知名品牌。

在推动产业发展中,深圳市、宝安区还力推服装产业向高端的时尚创意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前不久召开的市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把深圳打造成为高端制造中心、时尚创意中心;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东方魅力都会”。

深圳要跻身国内外“时尚创意中心”,发展高端服装时尚产业不可或缺。早已由市委、市政府决策在宝安区大浪街道建设“深圳市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的宝安区,在力促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打造服装时尚创意产业方面,更将获得重要的产业和区位优势。 在刚刚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宝安区委常委、副区长王立新表示,宝安区政府一是非常重视对服装产业的扶持和提升,实现从“三来一补”、“贴牌生产”到原创设计、自创品牌、创立名牌转变,逐步调整升级为高设计含量、高附加值的时尚创意型产业。目前,宝安区有服装行业企业500多家,服装品牌百余个,2009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出口12亿美元。宝安区还重点扶持和推动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并抢得先机。服装基地总占地面积146.12万平方米,随着一期项目的推进和大批企业快速聚集,预计明年底将有十来家企业陆续投产,届时将形成近100亿元的新增产值,并打造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服装行业的“时尚高地”。

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展望

2009年,是深圳服装业紧抓机遇、不断探索、创新突破的一年。深圳服装行业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切合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适当调整发展方向,趋利避害, 化“危”为“机”,行业整体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09年深圳市服装行业实现产值一千多亿元,出口近百亿美元。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一线品牌不断发展壮大,能够代表深圳产业现状的大型品牌集群已经形成,深圳服装行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行业发展体现出国际化、专业化的趋势,极大地提升了深圳服装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力。

2009年,深圳服装行业协会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业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为产业解困、为产业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工作职能,除做好日常会员服务、当好政府参谋、加强自身建设之外,特别在推动产业升级、推动行业战略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良好促进了深圳市时尚产业健康发展。

深化服务、加强交流,当好政府参谋做好企业帮手

2009年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一方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行业平台,加强内外交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协会的服务、协调职能,及时与海关、工商、税务、劳动等政府相关职能机构沟通协调,帮企业排忧解难,为行业发声;同时还定期组织会员企业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讲座等,有效提高企业专业水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月26日,为了替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优质司法服务,深圳服装协会邀请深圳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郝丽雅一行,在深圳服装协会与服装企业座谈,法院领导就行业劳动纠纷、案件的审理等问题,认真听取了协会、企业建议,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9月7日,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到“民意直通车”现场接访,听取了服装行业协会翟小平会长、沈永芳秘书长关于深圳市服装行业打造深圳“国际时尚之都”的意见和建议,王荣市长对深圳服装产业积极打造深圳“国际时尚之都”,发展时尚创意产业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政府将对服装行业在原有基础上加以进一步提升,使其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深圳设计之都建设的重要内容,给予更多的支持。

8月至9月,协会组织人员走进企业,对深圳市的服装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研。通过协会与企业的深入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到深圳服装企业有关税收、海关、市场、技术、人才、场租以及和商场合作等实际性问题,并就以上诸多问题,协会主动联系深圳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劳动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帮企业排忧解难。

11月18日下午,协会专门邀请到法国设计师协会主席格拉斯曼一行,组织近百家企业举办格拉斯曼专题讲座,就欧美时尚设计、品牌发展等进行培训,良好促进了深圳企业与国际间的交流,为深圳服装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12月17日上午,在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刘洪、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的陪同下,由湖北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省民政厅等部门组成的湖北省考察团来到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参观考察,深入了解深圳服装产业的发展状况。双方就两地服装产业的态势,及将来两地如何整合资源、合理地发展两地服装产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抱团”出击,整合推广,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交流

为进一步提升深圳服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协会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开辟国内外市场。09年更是围绕“效益”这一核心,“抱团”出击,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展览,加强地区交流与合作,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深圳服装的整体形象,让更多的深圳服装企业走出深圳,走出国门,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2009年1月,协会组织几十家企业参观考察香港时装节,向海外展商大力推广深圳服交会和深圳服装品牌。

3月24日~26日的“2009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深圳组团以“时尚深圳”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活动,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尤令业界瞩目的是,深圳服装行业协会荣获了“2009中国服装品牌推动大奖”,成为国内唯一获得该项大奖的团体组织。

7月下旬,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百余家深圳服装、饰品企业前往山西太原“同至人畅货中心”进行考察与合作洽谈,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拓深和扩张深圳服装行业的营销渠道。

9月18~22日,由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的深圳“欧洲经贸代表团”,参加在伦敦举行的“2010春/夏伦敦时装周”,并成功举办了“时尚深圳”活动,随后又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了深圳时装产业推介会。这是中国服装首次跻身世界四大时装展示会,将深圳作为中国最具创新力、充满时尚和青春活力的城市个性,在欧洲广为传播,在欧洲时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1月6日,由深圳市卓钦锐副市长带团,“2009深圳时装精品展示会暨第七届深圳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展示会面积15000多平方米,表演面积2000平方米,共计500个标准展位,深圳数百个知名品牌参展,成交金额45亿元,签定合约380项,5万观众热捧。是深圳在国内其他城市举办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服装精品展示会。为深圳女装品牌拓展北方市场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大舞台,进一步提升深圳时装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备受业内关注的天津百货业与深圳时装品牌交流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展览中心3号馆举行。曼妞奴、衡韵、欧柏兰奴、古焉等几十家深圳品牌与天津百货业展开交流与合作,开创了深圳服装与天津百货渠道合作的新篇章。

此外,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与西安、青岛、杭州、上海、江苏等省市政府和行业协会等部门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努力寻找各种机会推广深圳服装品牌,为深圳服装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也加强了与圣马丁艺术学院、法国时尚协会、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等国外著名时尚机构的接洽,在办学、设计等领域开展合作和交流,让更多的深圳服装企业走出深圳,走出国门,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大展会,大品牌,打造国际服装交易会强势平台

7月9~11日由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承办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本届交易会展览面积扩大至8万平方米, 4000多个展位,展会成交额近100亿元,共接待观众10多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超过8万人次。本次展会在规模、参展人数等方面创历届之最。

今年的展会首次开设“罗湖时尚创意馆”、“福田时尚品牌文化节”、“2009中国时尚设计沙龙”等,积极引导服装企业走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原创品牌之路,从而使本届展会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专业、成熟,务实、新颖。

7月10日下午,“2009中国优秀服装代理商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百货业协会近百家会员代表出席了此次峰会,国内渠道专家与行业人士共同探讨政策引导、市场策略、品牌代理、渠道建设、人才经营等热门话题,实现品牌与代理商之间零距离沟通。

7月9日“2009中国时尚设计沙龙”成功举办,众多国际设计师展开交流,这是至今为止深圳服交会最高规格的设计师交流活动。使深圳服交会成为深圳服装自主品牌与国际时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进一步促进深圳服装自主原创品牌的繁荣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深圳服交会是贸易平台,是交流平台,更是时尚平台。今年的时尚秀,飞影思、鑫缔迩、波西米亚、诺玛茜、佳纷、万康、唤觉、惠葆、迪众金阳、况珈儿、格罗瑞等上演了多场高水平的时装发布会,展示了当前最为潮流的时尚理念和时尚文化,让人领略到服装时尚的无穷魅力。

今年的深圳服装交易会得到了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服装行业面临困境的形势下,由政府牵头主办“第九届深圳服交会”,意义深远。对深圳服装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增强信心、抱团过冬、转危为机,具有不可小看的战略意义。

品牌创新,产业升级,战略发展深圳时尚产业

“女装区域品牌”是市政府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深圳服装传统优势产业为“时尚创意产业”的重要举措。今年服装协会继续推进深圳“女装区域品牌”的建设,向市政府提交了深圳“女装区域品牌”品牌培育推广工程建议书,得到了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女装区域品牌”的宣传始终贯彻在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今年所举办的如深圳服交会、英国展、北京展一系列大型交流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打造深圳女装区域品牌,带领“深圳女装”走出去,创新商业模式,开拓更广泛的市场是产业重要的使命。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一方面开展以“时尚深圳”为主题的深圳女装全国巡展活动,一方面成立“时尚汇”,与全国大中城市和地区展开合作,开设以品牌服装服饰为主的时尚产业互动发展基地,构建服装产业的“时尚品牌联盟”,采取联合作战、整体连锁经营新型商业模式,将深圳服装和相关产业推向国内外,打造深圳服商业联合舰队。

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积极推进,该基地是深圳目前确定的十三个产业集聚基地之一,是深圳服装产业立足深圳实际,破解空间、资源紧约束,走高端发展新路的重要突破口。

2009年12月4日,海君时尚创意园、美宝和时尚产业园在宝安区大浪街道“深圳服装产业基地”联合奠基。这标志着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进入了全面建设的新阶段。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总占地面积146.12万平方米,其中一期用地108.88万平方米,已开发用地面积83.78万平方米。目前引进品牌服装企业23家,已经开工建设近十家,均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企业,建成后的深圳服装产业基地,将成为集产、学、研、商、行业协会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绿色制造示范基地,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服装行业、知名企业、配套产业的“时尚硅谷”。

未来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研发中心二期建设将在政府部门、业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有效地推进。

展望2010:新挑战新平台新发展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深圳服装业面临历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未来深圳服装行业协会将继往开来、再接再厉,尽心尽力地服务于行业,做好平台搭建、沟通、交流和产业提升工作,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带领深圳服装业这艘巨型航母乘风破浪,在2010年新的机遇中迎接新的挑战,在新的平台上取得新的发展,在不断拼搏中共创行业新的篇章,奏响深圳国际时尚之都发展的新旋律。

在新的一年里,协会秘书处将在市政府、服装界同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继往开来,努力做好以下几件大事,与企业同心协力、开创新的局面,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 完善规划,加快“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打造深圳的“时尚硅谷”。

※ 2010年1月18~21日组团参展“2010香港时装节秋冬系列”。期间将举行“时尚深圳”-深圳展

团时装专场发布、静态展示等系列活动,打造深圳品牌服装整体形象。

※ 2010年3月28~31日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打好深圳这张牌,进一步推广提升深圳服装整体形象。

※ 2010年重点落实“时尚品牌联盟”推广计划,在国内天津、上海、北京、惠州等10多个城市设立时尚产业互动发展基地,发展跨地区联合商业模式。

※在欧美设立多个办事机构,各方面与国际接轨,推动产业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

※2010年,在深圳用旧城改造方式,建立深圳时尚创意设计园,其中国内品牌区(深圳品牌为主)和国际品牌区,以设计创意为主(类似北京798)。

※积极与专业机构合作,协助中小企业贷款、融资。

※推进实施深圳女装区域品牌整体宣传推广方案。

※进一步提升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打造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争取2010年研发大厦全面动工。

※ 2010年7月8~10日举办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2010深圳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2010深圳国际孕·婴·童产业博览会,搭建产业贸易、合作、交流平台。逐步引进国际著名品牌参加交易会,提升展会国际化进程。

※2010年9月中旬,组织深圳知名设计师及品牌参加伦敦时装周,组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将发展的触角伸向海外,并拟组织参加境外其他专业展会,在欧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开连锁店,扩展海外销售网络。

※ 2010年10月中旬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2010深圳时装精品展示会”整体推广深圳“女装区域品牌”形象。

※2010年协会将积极响应联合国及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号召,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产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倡导绿色文明新时尚。

一、深圳服装业概况

服装业是深圳市的上风传统产业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服装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上风,在对外出口的拉动下,逐步形成了产业聚集上风。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截至2003年,深圳服装企业已经发展到3000余家,其中品牌服装企业600多家,从业职员30多万人,全市服装产业实现产业产值400亿元人民币,服装出口值30多亿美元。深圳服装的市场结构以外销为主,但近几年内销比重逐渐增加。目前,深圳服装出口比值占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香港、日本、美国、台湾。全行业产品外销出口的还有韩国、澳大利亚、中东、东南亚、俄罗斯及东欧等108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市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大连等大中城市。深圳服装尤其是女装在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以总量大、品种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质地优等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深圳品牌服装骨干企业有600多家,占服装企业总数的20%。涌现出了如“安莉芳”、“马天奴”、“桑迪丝”、“迪丝平”、“绅浪”、“菲妮迪”、“衡韵”、“玛丝菲尔”、“爱·特爱”、“季德纳”、“卡尔丹顿”、“凡思诺”、“歌力思”、“影儿”、“邓皓”、“天意”、 “城市俪人”等一批着名品牌。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深圳毗邻香港,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

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治理职员和营销职员,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纺织服装业的宝贵财富。深圳大学、深圳市高等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振西科技学院三家高等院校开设服装系或服装专业,再加上深圳市服装培训中心,深圳市服装研发中心人才培训部等社会培训机构,形成了深圳市较为完善的服装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源源不断地为深圳市的服装业输送专业人才。

深圳的服装企业除了少数国有企业外,尽大多数为“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和国际接轨早。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彻底,民营企业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治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强,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由于深圳服装长期以外销为主,而外销产品对质量的要求又比较高,外向型服装生产企业基本上是严格按照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总体上说,深圳服装企业对ISO9000、ISO14000等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理解比较深,自觉运用的意识比较强。目前,产值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企业(30余家)50%左右通过或正在通过不同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深圳市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行业治理组织——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治理经验。目前协会的会员单位涵盖了80%的品牌服装企业。协会一直不遗余力地组织、协助企业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发挥协会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团队合作精神”。除了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服装展览会、交易会之外,还成功地举办了专业的服装交易会—- “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衣饰交易会”。今年7月是第四届,规模和档次已经名列国内同类展会前茅。

2003年12月份还举办了首届深圳国际时装周,交易会与时装周相互照映,进一步繁荣

了深圳的服装市场,促进服装产业的升级。近几年协会及其上级主管部分十分注重深圳服装整体形象的塑造,增强行业组织的凝聚力与行业自律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均匀年龄不到30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因其独特的地缘上风和开放环境,在过往的20多年,一直是引进、开创、传播流行时尚的前沿阵地,居民的时尚意识在国内处于超前地位。深圳又是一座移民城市,包容性强,各种新思想,新创意不会轻易被排斥消融,为时尚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这种环境下,各种时尚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服装展览会、论坛、流行发布会、企业订货会、设计师沙龙、街头时装秀等时尚活动一年四季接连不断。深圳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全国第一,其服装消费水准是不问可知的。

深圳市政府把服装业列为本市的上风传统产业,并给予重点扶持。在刚刚出台的《深圳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对深圳服装产业的改造提升步伐。2005年品牌服装企业由现在占服装企业总数的20%进步到30%,争取使深圳成为区域性的在国内外有相当着名度的服装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中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市政府于往年出资筹建了服装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已经挂牌运作),并积极筹备建立一个集服装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服装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专业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名牌服装产业园(已批准立项)。6月30日CEPA的签署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经济走上一体化进程。这对于深圳服装业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迎接CEPA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吸引更多的香港服务机构为我市服装业服务,深圳服装协会正积极筹备建立一个集服装展示、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治理、服装博物馆、服装信息中心、服装图书阅览、服装文化活动以及专业人才培训、交流研讨、商务办公为一体的深港服装会馆。会馆将为服装企业创造一种良好的运营环境和服装文化氛围,大幅度地提升服装企业甚至整个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力推进我市服装产业的发展。

二、深圳服装业的上风

(1) 技术含量上风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深圳服装长期以外销为主,近百个国外名牌服装在深圳加工,深圳服装业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深圳服装尤其是女装在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深派”女装以总量大、品种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质地优等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2) 运作机制上风深圳的服装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政企分开彻底,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治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

(3) 产业聚集上风深圳依托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和周边地区共享产业聚集上风。深圳的中高档时装,虎门的中低档成衣、中山的休闲装、佛山的童装、普宁的布料、广州和虎门的物流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成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并立的纺织服装上风聚集的产业带。

深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斐然,为众人所瞩目,包括服装产品在内的深圳各类产品以款式新、材料好、质量优而享誉国内市场,与深圳的整体形象相得益彰。深圳市服装企业从1999年起连续多年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中国国际服装衣饰展览会及其他有影响的展览会,并于往年创办了自己的交易会,经过一系列大规模市场开拓活动,深圳市整体服装形象得到很大提升,深圳服装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4)区位及信息上风深圳毗邻香港,是发展服装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上风。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设计生产融中外理念于一体的服装款式,同时承接批量小、做工精、交货快的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加产业务,成为占领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基地。

(5)人才上风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治理职员和营销职员,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纺织服装业的宝贵财富。

(六)品牌上风深圳品牌服装骨干企业有600多家,涌现出了如“安莉芳”、“马天奴”、“桑迪丝”、“迪丝平”、“绅浪”、“菲妮迪”、“衡韵”、“玛丝菲尔”、“爱·特爱”、“季德纳”、“歌力思”、“影儿”、“邓皓”、“天意”、“苏迪”、“城市俪人”、“杰西”、“欧柏兰奴”等一批着名品牌。

一、深圳服装业发展历史

1980年特区成立后,凭借特区优惠政策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深圳市政府通过外引内联,积极开展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简称“三来一补”)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简称“三资”)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了许多内地服装企业和港商来深圳投资办厂。初步奠定了深圳服装行业以“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经济结构和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的产品经销模式。80年代末期,香港制衣业加快向内地迁移,深圳市政府进一步引导外资在深圳直接投资兴办服装企业, “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进一步成为行业经济的主体。

199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国际服装市场疲软,深圳服装行业生产出现下滑趋势。市政府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正确处理 “三来一补”与整体经济的关系,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重新调整行业的发展规划,提出 “内外销同时并行”的产销方针,制定“以设计为灵魂,以品牌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积极推动企业自创品牌和名牌产品,生产下滑有所缓和。通过这些措施,许多原来以出口为主的服装企业,开始自创品牌,开拓内销市场。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和国内服装市场的兴旺,服装行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民营中小服装企业有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深圳服装服装协会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鼓励、协助、组织企业开辟内销市场,使企业避免受单一市场的冲击。协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圳服装行业发展战略》,首次提出“五名”工程(名师、名牌、名企、名店名模),着力实施深圳服装名牌战略,并向主管部门提交了《深圳市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服装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意见》,引导企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对服装设计、加工等环节进行改造,促进企业由受托型的来料加工向自营型方向转变,鼓励没有

自己品牌的企业创品牌,有品牌的企业创名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服装业对外贸加工出口的依赖性大,企业原创设计与制造能力相对较弱,自有品牌、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较少偏少的现状,市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深圳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这一指导性文件,对于促进我市服装业发展已经并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市服装业品牌产品出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截至2004年底,深圳服装企业3200多家,实现产值520亿元,出口40亿美元。服装业对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6%左右,占工业总产值的9.5%左右,占出口总额的7%。品牌产品及内销比重逐年增加。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不足20%上升到40%。品牌企业由100多家增加到600多家,品牌数由不足200个增加到1200多个。品牌产品畅销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大连、长沙、沈阳、长春、杭州、哈尔滨、成都、重庆、西安、昆明、乌鲁木齐、天津、南京等100多个大中城市。涌现出了如“安莉芳”、“马天奴”、“桑迪丝”、“迪丝平”、“绅浪”、“菲妮迪”、“衡韵”、“玛丝菲尔”、“爱·特爱”、“季德纳”、“歌力思”、“影儿”、“邓皓”、“天意”、“苏迪”、“城市俪人”、“杰西”、“欧柏兰奴”等一批知名品牌。

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 2004年,深圳市服装行业拥有各类生产设备约14万台,其中外国进口设备占94%左右。国产设备占6左右%。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深圳毗邻香港,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

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纺织服装业的宝贵财富。行业中的高级技术职务人才,占行业员工总数的0.5%;中级技术职务人才,占4.3%;初级技术职务人才,占7.4%。全行业高、中、初技术职务人才占行业员工总数12.2%。深圳大学、深圳市高等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振西科技学院三家高等院校开设服装系或服装专业,再加上深圳市服装行业培训中心,深圳市服装研发中心人才培训部等社会培训机构,形成了深圳市较为完善的服装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源源不断地为深圳市的服装业输送专业人才。

深圳的服装企业除了少数国有企业外,绝大多数为“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和国际接轨早。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彻底,民营企业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管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强,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

深圳市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行业管理组织——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目前协会的会员单位涵盖了80%的品牌服装企业。协会一直不遗余力地组织、协助企业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发挥协会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团队合作精神”。除了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服装博览会、交易会之外,还成功地举办了本市的专业服装交易会—- “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近几年协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十分注重深圳服装整体形象的塑造,增强行业组织的凝聚力与行业自律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因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开放环境,在过去的20多年,一直是引进、开创、传播流行时尚的前沿阵地,居民的时尚意识在国内处于超前地位。深圳又是一座移民城市,包容性强,各种新思想,新创意不会轻易被排斥消融,为时尚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这种环境下,各种时尚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服装展览会、论坛、流行发布会、企业订货会、设计师沙龙、街头时装秀等时尚活动一年四季接连不断。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服装文化氛围,为深圳服装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圳服装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发展优势

20多年来,深圳服装品牌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显著的集群优势。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服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国外著名服装品牌伺机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它们成熟的经验、先进的理念、雄厚的实力,必将对我国乃至我市服装业自有品牌形成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地服装业基础较好的许多地区,也纷纷把服装业确立为支柱产业,通过制定倾斜的产业政策,加大对服装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而言,深圳特区原有的一些政策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同时,随着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企业营商成本也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下,我市服装业自有品牌的成长必将面临更大的困难。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制定对策,发挥优势,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保持领先优势。

1、技术优势

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 2004年,深圳市服装行业拥有各类生产设备约14万台,其中外国进口设备占94%左右。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2、观念与运作机制优势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服装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深圳服装特别是女装以总量大、品种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质地优等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内外许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深圳的服装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政企分开彻底,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管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

3、产业聚集优势

广东省是我国第一服装大省,服装业起步早,发展完善,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聚集优势。深圳依托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服装业和周边地区互补,融入以深圳的中高档时装,虎门的中低档成衣、中山的休闲装、佛山的童装、普宁的布料、广州和虎门的物流为骨架的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之中;深圳品牌服装骨干企业600多家,其中100多家全国知名品牌,构成了深圳服装整体形象,在国内逐步享有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都非常有利于企业的生长和品牌的发展。

4、区位及信息优势

深圳毗邻香港,是发展服装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设计生产融中外理念于一体的服装款式,成为发展自有品牌,占领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基地。

5、人才优势

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他们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服装业的宝贵财富。

三、深圳服装业面临的问题

1、产品开发和技术方面

由于我市服装企业大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扶持和引导,只注重门槛较低的模仿、加工、引进,自主科研开发能力欠缺,技术设备更新能力较低,产品创新意识不强。目前普遍存在着设计、销售力量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程度不高、面辅料加工处理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企业原创设计与制造以及原创品牌营销意识虽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和国外服装发达国家相比还不是很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自有品牌的培育发展。

2、经济结构、企业结构方面

我市服装业仍然以加工型为主,经济结构还不合理,外资和“三来一补”企业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外商的依附性强,内销市场的开拓意识和开拓力度不够。

服装业从小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水平,基本上走的是一条自发式的发展道路,在总体上缺少规划、统筹、引导和协调,服装企业和服装市场处于小、散、乱和竞争无序的状态,不利于形成规模效益。

我市服装企业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薄、竞争力弱。大多实行家族制管理,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和运作的企业少。

3、市场开拓及流通方面

服装业的企业大多数是自发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一开始就对政府的依赖性小,它们开拓市场注重的是自身利益、眼前利益,企业不容易形成真正的合力。

由于一直以外销为主,深圳到目前为止尚未能形成能代表深圳服装业发展水平和深圳整体形象的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市场,流通环节大大落后于广州、虎门、浙江等地区。

4、社会支持方面

由于社会上尤其是金融单位对现代服装业的认识不足,总以为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效益产业,再加上深圳服装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在现有的贷款担保政策下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一般情况下,它们也缺乏资本运作的意识和经验,这就造成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另外工厂用地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绝大多数数企业只能在没有自己厂房的情况下运作,营运成本高,稳定性差,综合实力不强。企业都是靠自身缓慢的积累扩大再生产,无法快速扩张,取得规模效益。

5、服装文化氛围方面

服装业发展的根基在服装文化,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良好的服装文化氛围,品牌产品就难以成长。一个营养丰富的文化基础不仅包括一个庞大的服装企业家群、设计师群以及聚集在周围的大量服装专业人才包括有服装修养的文化人群体如报刊杂志编辑、记者、专业撰稿人,还包括一个完善的外部营销体系、超级信息平台、资料库和服装文化广场等。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文化基础薄弱,大专院校极少,高级人才仍然短缺。如果不去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服装文化氛围,深圳服装业自有品牌产品的未来发展必将受到很大的制约。

6、产权保护方面

由于现有市场还不是很规范,相关法规不是很完善,行业自律性不强,自有品牌产品的产权保护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企业自有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被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所困扰。而相关部门的打击力度非常薄弱。失去保护的自有品牌,很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健康成长。

四、深圳服装业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根据我市服装业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贯彻实施《深圳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加快对深圳服装产业的改造提升步伐,大力培育与发展自有品牌。力争使我市服装业品牌产品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例,由现在的40%左右上升到60%至70%;品牌企业数由现在的600家上升到1200家;品牌数由现在的1000个左右上升到2000个以上;重点扶持50家左右骨干自有品牌企业,力争使其中5-10家产值超5亿元,成为中国名牌产品,10-20家产值超3亿元,成为广东名牌产品,20-30家产值超亿元,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与建设深圳经济中心城市相适应,争取使深圳成为区域性的在国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品牌服装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中心。具体来说,一是形成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接近国际时尚、领导国内服装潮流的区域性服装设计中心;二是形成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区域性中高档

服装面料和中高档服装展销中心;三是拥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较大规模的品牌服装的生产基地。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服装产业进行有序的整合,通过产业链的平衡与衔接,逐步形成产业定位互补的地区聚集特色,以及良性互补的健康竞争格局。逐步从区域割据、行业割据的自然经济运作模式向区域产业优势互补、链接的集约经济模式发展,从而提升珠江三角洲及我市服装业品牌产品的发展水平。

根据产业配套的需要,在未来5-10年内,建成一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集聚50家以上骨干品牌服装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在交通运输便利的市区建一个规模较大的高中档面辅料专业市场,一个服装交易专业市场;运作好现已建成的服装公共技术平台——服装研发中心;筹备建立一座兼具办公、销售、潮流服装展示、专业人士聚集、服装文化活动、人才交流、资料查阅等功能的服装大厦;建成一条名牌服装商业街。同时,要办好“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和“深圳国际时装周”,把交易会和时装周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展会,拉动深圳品牌服装的快速发展。

五、促进深圳服装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我市服装业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程度不高,企业原创设计与制造能力与国外服装发达地区相比还不强;内销市场的开拓意识和开拓力度不够;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较少;企业规模小、实力薄、竞争力弱;服装文化基础薄弱,高级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我们建议政府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使我市服装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加强地区交流,实现产业互补

进入21世纪以后,服装行业竞争趋于有序化、差异化。同质竞争、恶性竞争局面将有所改观。对这一趋势必须要有深刻的理解,并要相应做好准备。不能再去有意识地搞恶性竞争,而是要学会主动与对手合作,结为利益一致的联盟并创造多赢的格局。

我市服装业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服装产业进行有序的整合,通过产业链的平衡与衔接,逐步形成产业定位互补的地区聚集特色,以及良性互补的健康竞争格局。逐步从区域割据、行业割据的自然经济运作模式向区域产业优势互补、链接的集约经济模式发展,从而提升珠江三角洲及我市服装业的整体层次。

2、生产布局与产业配套

根据服装业发展的趋势,将来服装的设计营销环节将会集中在交通便利、资讯集中的市中心区,形成都市工业,生产加工环节将外迁或向经营成本更低的内地迁移。

根据产业配套的需要,未来5-10年内,争取在龙岗或宝安区建成投产一至两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或加工基地,品牌企业的生产加工集中在基地;在交通运输便利的市区扶持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高中档面辅料专业市场,一个服装批发交易专业市场,一个兼具研发、推广、培训、示范、信息功能的服装研发中心,一个兼具潮流服装展示、专业人士汇聚交流、服装文化活动、专业人才交流、资料查阅等功能的服装文化广场和一条名牌服装商业街。

3、技术政策

加强运用高新技术武装服装企业,帮助企业树立超前意识,自觉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和含量,对符合条件,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服装企业,从政策上鼓励、扶持。

4、产品政策

引导服装企业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由劳动低附加值效益产品向高附加值效益产品转变。扶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鼓励发展市场潜力大的产品;限制发展低附加值效益产品和市场需求萎缩的产品;禁止生产不利于人体健康、不利于环保的低级产品。加强

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5、资金政策

鼓励担保企业积极为服装企业服务,改变金融机构对服装业旧的认识,促成金融机构多向服装企业贷款,对于重点企业技改项目政府给予贴息贷款或财政支持。另外由政府牵头引进国外、境外风险资金,扩大服装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强强联合或重组,组建大型服装企业集团,上市融资。

建立服装企业专项发展基金,对企业技改、有潜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创业者给予支持。

6、运营机制与市场开拓

鼓励、扶持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增加企业集中区的配套服务;通过评比选出效益好、产品优、纳税多、发展快的企业进行奖励;在媒体宣传方面多关注发展好的服装企业。组织骨干品牌企业参加国内外著名的服装博览会、展示会,并展开系列推广活动,在此基础上,继续办好 “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和“深圳国际时装周”,通过展示推广,不仅使参展企业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树立起深圳服装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在参展企业的示范下,引导更多的企业发展自己的品牌。

7、人才引进与工业用地

加快服装专业人才引进步伐,高级技术服装人才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市政府重点扶持的服装企业,在用地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8、“产学研”结合

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服装行业技术孵化器,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适当的形式组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用高新技术直接改造服装产业的行业技术孵化器。这种孵化器的宗旨是侧重对品牌服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促进品牌服装产品的发展。

9、行业规范与行业自律

我市服装业行业标准很不完善,应加快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促进行业自律,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品牌健康发展。

10、办好“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加快服装企业技术改造提升

通过引进、研究、开发服装业高新应用技术,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品牌理念、管理理念和行销理念,打造一个融技术、设备、培训、示范为一体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以此推动服装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11、建立“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提升深圳服装业核心竞争力

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生存环境,帮助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做大、做强,使深圳服装业的综合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迈上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台阶。协会在主管部门指导下着手筹备建立一个集服装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服装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专业人才培训为一体的服装产业集聚基地。通过基地的规模聚集效应与中心功能、关联扩散效应与协作功能、孵化示范效应与辐射功能,为服装企业创造一种良好的运营环境和服装文化氛围,大幅度地提升基地服装企业甚至整个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力推进我市服装产业品牌产品的发展。


相关内容

  • 深圳服装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深圳服装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 景预测报告(2015版) 报告编号:151675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 ...

  • 精彩纷呈引领时尚潮流
  • 精彩纷呈引领时尚潮流 作者: 来源:<中国制衣>2014年第08期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名誉会长许坤元.副会长张莉,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李当岐,中国国际促进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副 ...

  • 职业技能自我鉴定
  • 职业技能鉴定 深圳服装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深圳市现有纺织服装企业近3000多家,产值260亿元,出口值25.6亿美元.产品60%外销,而深圳女装更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世界60多个知名品牌都有在深圳生产,已形成品种齐全,以女装.丝绸.服装.西服.制服为主的产品特色.随着深圳服装 ...

  • 珠三角主要城市产业转移行业特点 - - 阿力士招商网
  • 珠三角主要城市产业转移行业特点 关注度:615     2008-6-4   中国工业地产杂志   唐晶晶 随着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歇业和迁移,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已正式启动.对于年初的珠三角部分企业外迁事件,众说纷纭:乐观派认为其预示着珠三角产业转型和升级出现了转机:悲观派则认为珠三角产 ...

  • QC7大手法
  • QC7大手法 [课程背景] 品管七大手法是品质管理工作中最基本也是必不可缺的,在品质問題的处理和资料的初步整理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广泛应用在制造.服务.商业流程的管理中. 通过对七种方法的理解,我們可以运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找到影响产品品质的問題並加以对症下药. 新旧品管七大手法將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练和小 ...

  • 李志梅特色经营
  • 在广东省湛江市,今年23岁的李志梅是一位懂得找市场的经营者.别看她年纪轻轻,做起生意来一点都不含糊.虽然她做生意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她善于找市场,终于使她走上了成功之路. 从小立志要创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志梅的家里很穷,她从小就下定决心要自主创业.不敢说要做到出人头地,但起码可以养活自己,生活得好 ...

  • 2016年女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女装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 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66752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 ...

  • 服装饰品类
  • 项目编号:2701 项目类别:服饰 项目单位:深圳市志天缘服饰有限公司 合作方式: 招商加盟 投资额度:10万元 场所要求:50平方米 网 址:http://www.laudiasanfe.com 项目简介:公司旗下设制服事业部.品牌事业部及工厂事业部,是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时尚服饰企业 ...

  • 服装零售行业投资分析报告_目录
  • 公司背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战略参考价值的细分产业竞争决策支持系统.细分产业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互联网+转型咨询.产业园区规划.区域(城市) 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数据库营销服务等专项市场研究解决方案. 前瞻产业研究院现有480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