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0-9973(2005)12-0010-04
豆腐乳中的功能性成分
程丽娟,(天津科技大学,摘要:,风味好等特点。主要就腐乳的营养价值、腐乳、、大豆异黄铜、大豆低聚糖等)的保健功能及研究现状、、新技术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前景作概述。关键词:腐乳;;保健功能。中图分类号:TS264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Fermentedbeancurd.isatraditionalfermentedsoybeanproductinChinawithapro2nouncedflavour.Inthispaper,wemainlymadeasummaryaboutnutritivevalueofthefermentedbeancurd.,bioactivesubstance(soybeanoligpeptide、SOD、soybeanisoflavoneect.)andhealthfunctionoffermentedbeancurd,currentproblemsthatexistintheproductionoffermentedbean2curd.,newtechnologyapplicationandprospectforecastintheproductionKeywords:fermentedbeancurd.;bioactivesubstance;healthfunction
腐乳又被称作酱豆腐、乳豆腐、霉豆腐、长毛豆腐,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发酵食品之一,
它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磨浆、制坯、长毛、腌坯、装瓶后经过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它起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以独特的工艺,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低廉的价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至今仍是重要的家庭佐餐品和调味品。主要就腐乳的营养价值、腐乳中的活性物质、保健功能和研究现状、现行腐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新技术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作一概述。
生物价均大大提高,同时产生了多种有香味的有机酸、醇、酯、氨基酸[1]。腐乳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腐乳的营养成分
成分含量
水分
58~70
(%)蛋白质
12~17
(%)脂肪
8~12
(%)粗纤维
0.2~1.5
(%)碳水化合物
6~12
(%)灰分
4~9
成分含量磷
150~300
(mg/100g)
铁
7~16
(mg/100g)
VB1
0.04~0.09
(mg/100g)
VB2
0.13~0.36
(mg/100g)VB12
1.7~22
(mg/100g)烟酸
0.5~1.2
1 腐乳的营养价值
腐乳是经过多种微生物作用后的大豆发酵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后大豆的腥味、含有的胀气因子、抗营养因子等被分解,消化率和
收稿日期:2005-09-04
腐乳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在12%~17%之间,通过我们对市售腐乳的含氮组分的研
究,豆腐经微生物作用后可溶性蛋白,低分子肽的含量都较豆腐提高了数倍,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经微生物作用后,还产生了相当多的维生素B12,其含量仅次于乳制品的维生素B12含量。
制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在人体血压调节过程中起重要的生理作用。它可以使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II,血管紧张素II2 腐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保健功能
高[5]。(,起到,。日本学者MegumiKUBA[6]等应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豆腐乳中分离出两种ACE抑制肽,并测得腐乳提取液的ACE抑制活性IC50值为1.77mg/mL。WangLi2jun[7]等通过对亚洲几个国家的发酵豆制品的研究比较,得出结论是中国腐乳对ACE的抑制活性最强。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许多降压药都是合成的ACE抑制剂,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从腐乳中提取ACE抑制肽,为食品代替药品防治高血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能催化超氧负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的金属酶类[8]。该类酶能有效清除机体内的超氧自由基,有效预防活性氧对生物品的毒害作用,具有抗辐射、抗肿瘤及延缓机体衰老等功能。目前从植物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很多,但对腐乳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并不很多见。饶平凡[9]等采用凝胶色层分析方法对腐乳提取液进行分离,并对个组分进行了SOD样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腐乳中存在明显SOD样活性,最高SOD样活性出现在第32组分(Fd)左右,其IC50值可达0.2mg蛋白质/mL。2.3 大豆异黄酮(SoybeanIsoflavone)异黄酮是一类黄酮化合物。异黄酮的母核是指具有两个芳环A和B,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通常豆科植物
及研究现状
,,大豆制品中关注。腐乳作为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因其独特的风味、细腻的质构、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而倍受关注。目前对腐乳研究较多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有大豆多肽、大豆异黄铜、超氧化物歧化酶等。2.1 大豆多肽(SoybeanOligopeptide)大豆多肽也称大豆肽,是由大豆蛋白经蛋白酶的作用降解而生成的一种复合物[2]。腐乳中的大豆肽主要是由微生物(毛霉或细菌)产生的蛋白酶作用于大豆蛋白而得的降解产物。李里[3]等对毛霉产蛋白酶的产酶特性的研究表明,在毛霉蛋白酶酶系中含有酸性、中性、碱性蛋白酶,所以豆腐乳中的大豆多肽是多种蛋白酶作用的结果,而且经质谱仪测定的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3000D之间,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D。
大豆多肽与蛋白质和氨基酸相比,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4],而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易消化吸收性;低过敏性;促进脂肪代谢和抗肥胖作用;降血压作用;降血脂和胆固醇作用;增强运动员肌肉和消除疲劳作用;促进矿物质吸收的作用。大豆多肽是比大豆蛋白更优质的蛋白质。
腐乳中的大豆多肽的生理活性物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
中的异黄酮都是O———糖苷的形式出现,称为异黄酮糖苷。
大豆异黄酮最突出的作用是预防骨疏松症以及减轻更年期障碍作用,经免疫调查以及动物实验表明,经常服用豆制品的日本人的骨疏松症发病比欧美人要低的多,究其原因是由于大豆异黄酮的作用[10]酵后,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范俊峰[11]的腐乳的研究得出,
98.2%的异黄铜以苷原型存在。张玉梅等用
成形不好,腐乳坯上出现白点,褐变等质量问题[14]。
腐乳是高盐分食品,虽其营养价值丰富,,。2,人们已将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改造传统发酵工艺。王瑞芝在《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酿造腐乳的技术探讨》一文中提出腐乳酿造过程中,前期培菌使用毛霉、根霉双菌种混合培养,后发酵添加面曲、米曲、酵母、红曲米等多种微生物及复合蛋白酶,以强化腐乳风味形成,加快腐乳成熟期,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酿造腐乳的必由之路。王瑞芝在《腐乳生产新技术》一文中对腐乳发酵周期缩短、白腐乳表面层发黑(褐变)及“白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经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出腐乳发酵助剂新技术,加快腐乳成熟、缩短发酵周期,通过采用专用助剂新技术,使表面层保持原色,还有加快成熟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的孙君社[15]等用酶法生产腐乳,改善了传统豆腐乳含盐量高,生产周期长等不足之处,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途径。
腐乳成品形成后,酶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仍然继续进行,最终会导致腐乳过度熟化,以致软烂变质,因此北京王致和腐乳厂的李启成等在《微波技术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了将微波技术应用于腐乳生产,得出腐乳经微波处理后,风味不变,且延长了腐乳的保存时间,更利于腐乳的保藏的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哈尔滨市售腐乳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0.153%。2.4 大豆低聚糖
低聚糖,又称双岐因子,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功能性成分。已明确大豆低聚糖具有改善人的消化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降低有毒产物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12]。腐乳中存在的低聚糖除大豆中天然存在的棉籽糖外,还包括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酶类降解所得的低聚糖类,包括蔗果三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
3 现行腐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新
技术的应用
3.1 腐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腐乳的生产历史虽然悠久,但工业化生产发展较慢,长期以来处于落后的状态,生产设备简陋,工艺操作繁琐,劳动强度高,环境条件差,生产率低下[13]。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的调整和改善,腐乳的生产状况现在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发酵后期,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导致周期发酵失败,使成品发臭变绿,生蛆生花,
4 展望
腐乳作为一种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营养丰富,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及保健功能。但长久以来仅仅局限
于作为一种调味品,并且在生产中常出现“白点”和“产气”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极大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发展。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打破传统束缚,开发新型保健腐乳,使我国的腐乳真正成为一种物美价廉的功能性食品而畅销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家槐1[J1chem.,67(6),1278-1283,20031
[7]WangLijun,MasayoshiSAITO,EizoTATSU2MIandLiLiteAntioxidativeandAngiotensinI-covertingEnzymeActiveofSufu(FermentedTofu)sJARQ2003.37(2)-1
[8],,1从大蒜细胞中
[J]1食品科学,2001.22(9):47-491
[9]饶平凡,李建才,魏峥1四种传统中国食品中
SOD样活性的研究[J]1中国粮油学报,1996,11(2):18-211
[10]吴定,江汉湖1发酵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形成及
造,2002,(4):4-61
[2]郭心义1[J]1,2004,(5):13-151[3]李理,罗泽民,卢向阳1毛霉产蛋白酶的特性及
其应用研究[J]1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5(3)1
[4]邓勇,冯学武1大豆多肽分子量分布与苦味的
其功能[J]1中国调味品,2001,6(6):3-61[11]李里特,范俊峰,汪立君1中国传统大豆发酵
确定[J]1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6(4):98-1021
[5]辛志宏,马海乐,吴守一,骆琳1从小麦胚芽蛋
制品的生理功能1全国氨基酸行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及技术成果应用交流大会论文集1[12]唐传核,彭志英1大豆功能性成分的开发现状
[J]1中国油脂,2000,25(4):44-471
[13]王瑞芝1中国腐乳酿造[W]1北京:中国轻工
白中分离和鉴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J]1食品科学,2003,24(7):130-1321[6]MegumiKUBA,KumiTANAKA,Shinkichi
TAWATA,YasuhitoTAKEDA,andMasaakiYASUDAAngiotensinI-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yPeptidesIsolatedfromTofuyoFer2mentedSoybeanFoodBiosci.Biotechnol.Bio2(上接第9页)
[36]TereLubetkin,PatrickMulqueen,Eric
Paterson.Communicationtotheeditor[J].PesticSci,1999,55:1123-11251[37]MatsuuraKenji.Exterminationofinsectpest
bytransportationofimitationegg[P].JP,2000342149.
[38]ClydeCDowler.PolymericMicrocapsulesof
AlachlorandMetolachlor:PreparationandE2valuationofControlled-ReleaseProperties[J].JAgricFoodChem,1999,47:2908-2913.
[39]EckerJohnM,SzamosiJanos,GarciaHylsa
E.Microencapsulatedclomazoneinthepres2
业出版社,1984,(4)1
[14]赵忠平1浅谈豆腐乳的质量问题[J]1经营管
理1
[15]孙君社,鲁绯,韩北忠,翟永岭1论腐乳的酶法
生产[J]1中国酿造,2002,(6):7-91
enceoffatandresin[P].WO0054590,2000.
[40]殷永霞,杨荣杰.微胶囊技术在硝酸铵改性中
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1,30(4):139-141.[41]夏宇正,陈晓.精细高分子化工及应用[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90-198.
[42]MahisaKiyokazu,KashiwabaraHiromi.Ul2
trasonicmotor[P].JP3022880.20001[43]MagdassiShlomo,AvnirDavid,Seri-Lery
Alon.Shale-stabilizingadditives[P].WO0009625.20001
[44]HawladerMNA.InternationalJournalof
EnergyResearch,2002,6(2):159.
文章编号:1000-9973(2005)12-0010-04
豆腐乳中的功能性成分
程丽娟,(天津科技大学,摘要:,风味好等特点。主要就腐乳的营养价值、腐乳、、大豆异黄铜、大豆低聚糖等)的保健功能及研究现状、、新技术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前景作概述。关键词:腐乳;;保健功能。中图分类号:TS264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Fermentedbeancurd.isatraditionalfermentedsoybeanproductinChinawithapro2nouncedflavour.Inthispaper,wemainlymadeasummaryaboutnutritivevalueofthefermentedbeancurd.,bioactivesubstance(soybeanoligpeptide、SOD、soybeanisoflavoneect.)andhealthfunctionoffermentedbeancurd,currentproblemsthatexistintheproductionoffermentedbean2curd.,newtechnologyapplicationandprospectforecastintheproductionKeywords:fermentedbeancurd.;bioactivesubstance;healthfunction
腐乳又被称作酱豆腐、乳豆腐、霉豆腐、长毛豆腐,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发酵食品之一,
它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磨浆、制坯、长毛、腌坯、装瓶后经过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它起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以独特的工艺,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低廉的价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至今仍是重要的家庭佐餐品和调味品。主要就腐乳的营养价值、腐乳中的活性物质、保健功能和研究现状、现行腐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新技术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作一概述。
生物价均大大提高,同时产生了多种有香味的有机酸、醇、酯、氨基酸[1]。腐乳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腐乳的营养成分
成分含量
水分
58~70
(%)蛋白质
12~17
(%)脂肪
8~12
(%)粗纤维
0.2~1.5
(%)碳水化合物
6~12
(%)灰分
4~9
成分含量磷
150~300
(mg/100g)
铁
7~16
(mg/100g)
VB1
0.04~0.09
(mg/100g)
VB2
0.13~0.36
(mg/100g)VB12
1.7~22
(mg/100g)烟酸
0.5~1.2
1 腐乳的营养价值
腐乳是经过多种微生物作用后的大豆发酵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后大豆的腥味、含有的胀气因子、抗营养因子等被分解,消化率和
收稿日期:2005-09-04
腐乳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在12%~17%之间,通过我们对市售腐乳的含氮组分的研
究,豆腐经微生物作用后可溶性蛋白,低分子肽的含量都较豆腐提高了数倍,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经微生物作用后,还产生了相当多的维生素B12,其含量仅次于乳制品的维生素B12含量。
制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在人体血压调节过程中起重要的生理作用。它可以使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II,血管紧张素II2 腐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保健功能
高[5]。(,起到,。日本学者MegumiKUBA[6]等应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豆腐乳中分离出两种ACE抑制肽,并测得腐乳提取液的ACE抑制活性IC50值为1.77mg/mL。WangLi2jun[7]等通过对亚洲几个国家的发酵豆制品的研究比较,得出结论是中国腐乳对ACE的抑制活性最强。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许多降压药都是合成的ACE抑制剂,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从腐乳中提取ACE抑制肽,为食品代替药品防治高血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能催化超氧负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的金属酶类[8]。该类酶能有效清除机体内的超氧自由基,有效预防活性氧对生物品的毒害作用,具有抗辐射、抗肿瘤及延缓机体衰老等功能。目前从植物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很多,但对腐乳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并不很多见。饶平凡[9]等采用凝胶色层分析方法对腐乳提取液进行分离,并对个组分进行了SOD样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腐乳中存在明显SOD样活性,最高SOD样活性出现在第32组分(Fd)左右,其IC50值可达0.2mg蛋白质/mL。2.3 大豆异黄酮(SoybeanIsoflavone)异黄酮是一类黄酮化合物。异黄酮的母核是指具有两个芳环A和B,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通常豆科植物
及研究现状
,,大豆制品中关注。腐乳作为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因其独特的风味、细腻的质构、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而倍受关注。目前对腐乳研究较多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有大豆多肽、大豆异黄铜、超氧化物歧化酶等。2.1 大豆多肽(SoybeanOligopeptide)大豆多肽也称大豆肽,是由大豆蛋白经蛋白酶的作用降解而生成的一种复合物[2]。腐乳中的大豆肽主要是由微生物(毛霉或细菌)产生的蛋白酶作用于大豆蛋白而得的降解产物。李里[3]等对毛霉产蛋白酶的产酶特性的研究表明,在毛霉蛋白酶酶系中含有酸性、中性、碱性蛋白酶,所以豆腐乳中的大豆多肽是多种蛋白酶作用的结果,而且经质谱仪测定的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3000D之间,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D。
大豆多肽与蛋白质和氨基酸相比,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4],而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易消化吸收性;低过敏性;促进脂肪代谢和抗肥胖作用;降血压作用;降血脂和胆固醇作用;增强运动员肌肉和消除疲劳作用;促进矿物质吸收的作用。大豆多肽是比大豆蛋白更优质的蛋白质。
腐乳中的大豆多肽的生理活性物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
中的异黄酮都是O———糖苷的形式出现,称为异黄酮糖苷。
大豆异黄酮最突出的作用是预防骨疏松症以及减轻更年期障碍作用,经免疫调查以及动物实验表明,经常服用豆制品的日本人的骨疏松症发病比欧美人要低的多,究其原因是由于大豆异黄酮的作用[10]酵后,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范俊峰[11]的腐乳的研究得出,
98.2%的异黄铜以苷原型存在。张玉梅等用
成形不好,腐乳坯上出现白点,褐变等质量问题[14]。
腐乳是高盐分食品,虽其营养价值丰富,,。2,人们已将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改造传统发酵工艺。王瑞芝在《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酿造腐乳的技术探讨》一文中提出腐乳酿造过程中,前期培菌使用毛霉、根霉双菌种混合培养,后发酵添加面曲、米曲、酵母、红曲米等多种微生物及复合蛋白酶,以强化腐乳风味形成,加快腐乳成熟期,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酿造腐乳的必由之路。王瑞芝在《腐乳生产新技术》一文中对腐乳发酵周期缩短、白腐乳表面层发黑(褐变)及“白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经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出腐乳发酵助剂新技术,加快腐乳成熟、缩短发酵周期,通过采用专用助剂新技术,使表面层保持原色,还有加快成熟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的孙君社[15]等用酶法生产腐乳,改善了传统豆腐乳含盐量高,生产周期长等不足之处,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途径。
腐乳成品形成后,酶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仍然继续进行,最终会导致腐乳过度熟化,以致软烂变质,因此北京王致和腐乳厂的李启成等在《微波技术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了将微波技术应用于腐乳生产,得出腐乳经微波处理后,风味不变,且延长了腐乳的保存时间,更利于腐乳的保藏的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哈尔滨市售腐乳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0.153%。2.4 大豆低聚糖
低聚糖,又称双岐因子,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功能性成分。已明确大豆低聚糖具有改善人的消化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降低有毒产物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12]。腐乳中存在的低聚糖除大豆中天然存在的棉籽糖外,还包括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酶类降解所得的低聚糖类,包括蔗果三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
3 现行腐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新
技术的应用
3.1 腐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腐乳的生产历史虽然悠久,但工业化生产发展较慢,长期以来处于落后的状态,生产设备简陋,工艺操作繁琐,劳动强度高,环境条件差,生产率低下[13]。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的调整和改善,腐乳的生产状况现在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发酵后期,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导致周期发酵失败,使成品发臭变绿,生蛆生花,
4 展望
腐乳作为一种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营养丰富,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及保健功能。但长久以来仅仅局限
于作为一种调味品,并且在生产中常出现“白点”和“产气”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极大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发展。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打破传统束缚,开发新型保健腐乳,使我国的腐乳真正成为一种物美价廉的功能性食品而畅销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家槐1[J1chem.,67(6),1278-1283,20031
[7]WangLijun,MasayoshiSAITO,EizoTATSU2MIandLiLiteAntioxidativeandAngiotensinI-covertingEnzymeActiveofSufu(FermentedTofu)sJARQ2003.37(2)-1
[8],,1从大蒜细胞中
[J]1食品科学,2001.22(9):47-491
[9]饶平凡,李建才,魏峥1四种传统中国食品中
SOD样活性的研究[J]1中国粮油学报,1996,11(2):18-211
[10]吴定,江汉湖1发酵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形成及
造,2002,(4):4-61
[2]郭心义1[J]1,2004,(5):13-151[3]李理,罗泽民,卢向阳1毛霉产蛋白酶的特性及
其应用研究[J]1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5(3)1
[4]邓勇,冯学武1大豆多肽分子量分布与苦味的
其功能[J]1中国调味品,2001,6(6):3-61[11]李里特,范俊峰,汪立君1中国传统大豆发酵
确定[J]1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6(4):98-1021
[5]辛志宏,马海乐,吴守一,骆琳1从小麦胚芽蛋
制品的生理功能1全国氨基酸行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及技术成果应用交流大会论文集1[12]唐传核,彭志英1大豆功能性成分的开发现状
[J]1中国油脂,2000,25(4):44-471
[13]王瑞芝1中国腐乳酿造[W]1北京:中国轻工
白中分离和鉴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J]1食品科学,2003,24(7):130-1321[6]MegumiKUBA,KumiTANAKA,Shinkichi
TAWATA,YasuhitoTAKEDA,andMasaakiYASUDAAngiotensinI-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yPeptidesIsolatedfromTofuyoFer2mentedSoybeanFoodBiosci.Biotechnol.Bio2(上接第9页)
[36]TereLubetkin,PatrickMulqueen,Eric
Paterson.Communicationtotheeditor[J].PesticSci,1999,55:1123-11251[37]MatsuuraKenji.Exterminationofinsectpest
bytransportationofimitationegg[P].JP,2000342149.
[38]ClydeCDowler.PolymericMicrocapsulesof
AlachlorandMetolachlor:PreparationandE2valuationofControlled-ReleaseProperties[J].JAgricFoodChem,1999,47:2908-2913.
[39]EckerJohnM,SzamosiJanos,GarciaHylsa
E.Microencapsulatedclomazoneinthepres2
业出版社,1984,(4)1
[14]赵忠平1浅谈豆腐乳的质量问题[J]1经营管
理1
[15]孙君社,鲁绯,韩北忠,翟永岭1论腐乳的酶法
生产[J]1中国酿造,2002,(6):7-91
enceoffatandresin[P].WO0054590,2000.
[40]殷永霞,杨荣杰.微胶囊技术在硝酸铵改性中
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1,30(4):139-141.[41]夏宇正,陈晓.精细高分子化工及应用[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90-198.
[42]MahisaKiyokazu,KashiwabaraHiromi.Ul2
trasonicmotor[P].JP3022880.20001[43]MagdassiShlomo,AvnirDavid,Seri-Lery
Alon.Shale-stabilizingadditives[P].WO0009625.20001
[44]HawladerMNA.InternationalJournalof
EnergyResearch,2002,6(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