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四 日本明治维新综合检测试题单元检测

单元四 日本明治维新综合检测试题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 ④支持尊攘运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

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

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

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

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 .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 .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4.日本国门被打开后,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开放通商口岸 ②领事裁判权 ③议定关税制度 ④片面最惠国待遇 ⑤设置租界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5.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给日本社会各阶层带来的影响有

①农民更加贫困,生活更加困苦

②某些生产和经营生丝、茶叶等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增长 ③某些大名开始进行自强改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6.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前者包括后者 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 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不包括

A .木户孝允 B .西乡隆盛

C .大久保利通 D .伊藤博文

8.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

A .农业耕地增加 B .手工业得到发展

C .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9.日本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不包括

A .使土地所有权得到确认和保护

B .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C .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使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10.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A .中下级武士破产 B .西南大名的强大 C .民族危机的加剧 D .倒幕运动的胜利

11.关于右图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指挥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战役中打败幕府军

B .出任日本第一任内阁首相

C .负责起草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

D .曾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12.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在于

A .建立天皇的专制统治

B .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废除旧的封建体制

D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

13.日本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

①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 ②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③消除封建割据势力 ④强化天皇专制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4.右图所示地契最早颁发于

A .]868年 B .1872年

C .1873年 D .1889年

15.日本在明治政府时期对待世界文明的态度表现为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 ②翻译西方著作

③许多政府官员提出“脱亚人欧”④生活习俗的西化

A .①②④ B .②③①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6.为倡导“文明开化”,日本政府派出了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其成员不包括

A .大久保利通 B .高杉晋 C .伊藤博文 D .岩仓具视

17.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措施包括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

②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③改进军事装备

④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8.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表现在

①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②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③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② D .①③

19.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②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④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⑤是日本近代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八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20.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 .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 .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 .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 .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两道小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枢轴,几百权利皆由来于此。”依此原则,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 材料二 关于议会、内阁,该宪法规定:“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伊藤博文说,内阁“一方面对君主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有同样责任”。

材料三 “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别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究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其大权。”

材料四 宪法只涉及有关帝国政治的大纲目,其条文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顺应将来国运的发展而伸缩自如。

——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89年日本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 (2分)

(2)据材料二,1889年日本宪法中的帝国议会和内阁各有什么权力? 这种权力与天皇有什么关系? (4分)

(3)据材料三,1889年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 (4分)

(4)据材料一、二、三,1889年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6分)

(5)据上述材料,评价1889年日本宪法。(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 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 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 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 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4分)

(2)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一种观点的理解。(5分)

(4)从明治维新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五条誓文》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 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涩泽荣一被誉为整个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祖师爷。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 ——《涩泽子爵·话论语》

请回答:

(1)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五条誓文》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增强民族力量”的。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3)椐材料三,谈谈你对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看法。(不得照搬材料)

解析:第(1)问根据题干中“广兴会议”“破例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说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中明治维新的内容结合材料中“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的表现回答对西方文明的学习;结合史实和根据“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一句回答说明其实行对外侵略政策。第

(3)问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回答,“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等回答。

答案:(1)制定了改革的施政纲领。体现了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2)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3)他主张发展经济要与儒家重知识、重集体、重道德、讲奉献、提倡和谐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仁”与“富”的结合) 。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这种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23.(浙江百校2011届高三联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因此,归根到底,是依据政府官吏之诱导鼓励之力。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材料二 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 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伊藤博文则在《宪法》中结合进了本国的传统。„„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实施。„„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大久保利通建议的主旨是什么?根据这一建议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并归纳日本学习西方文明的特点。

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可知,大久保利通主张置产兴业,以实现富国强兵;回忆教材知识可知明治政府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第(2)问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社会风尚、工业生产、政治体制的变化,结合教材知识总结“重要措施”;从材料信息可知日本学习西方时对西方有选择的学习,并将西方文化与日本传统相结合,从而总结其特点。

答案:(1)政府扶植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实现国家富强。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2)在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西化(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制定宪法。

学习西方全面但有选择,并跟日本传统相融合。

24.(长春市2011届高三调研,4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木户孝允指出:“如果大权不迅速归于朝廷,则将来之天下,必将落入幕府与法国手中。”“于是决定”“先发制人”,萨摩、长州、安艺诸藩的军队开始向京都进发。同时,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到京都与宫廷中的倒幕派岩仓具视、三条实美共同出谋划策,让15岁的睦仁天皇向萨摩、长州二藩发出讨幕密敕,萨、长二藩军队遵命开进京都,名正言顺的倒幕战争正式开始。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

——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倒幕战争开始后,日本历史上出现了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政府的什么意图?其结果如何?由此说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中“如果大权不迅速归于朝廷„„”回答事件;原因根据日本在倒幕运动前的政治、经济、阶级状况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中“开拓朝鲜之釜山港”一句回答其意图,结果结合前一问的内容和1869年之后的史实回答,变化结合明治维新前后的显著变化回答。

答案:(1)事件:“大政奉还”。

原因:①是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日本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②是中下级武士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他们最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和国家的命运。③是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④是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2)企图侵略朝鲜,以武力逼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结果最终吞并朝鲜。变化:由闭关锁国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

25.(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解析:第(1)问比较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不难归纳出两者的共同点即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日本和英国政体的差异在于君主的实际权力不同,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结论“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第(2)问主要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分为二的辩证看待,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局限性;答题时注意逻辑严谨,点到为止即可。

答案:(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2)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26.(江苏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调研,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3年9月日本遣外使团考察记述)(欧洲) 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

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

——《欧罗巴州政俗总论》

材料二 邦人迄今习欧美之风有两误端。其一为不习欧美人之所以致文明之路,而仅习文明后呈现之皮相;其二为应后习之物为先习,而应先习之物为后习,实为颠倒了本末前后之顺序。至此,吾人习欧美之风虽近二十年有余,而似文明开化之物唯止于其外表之相,致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列举所学史实说明日本政府对待“考察记述”的态度。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及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概括,作者认为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是“以快美生活为主意”“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一味追营私利”“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等,可从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等方面进行回答。对欧洲的考查,是日本政府进行明治维新的重要步骤,随后制定宪法,确立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第(2)问也需要根据材料来回答,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有国力疲惫,人心浮薄。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是学习西方没有学及本质,而只是学习了表面、肤浅的内容。

答案:(1)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日本政府进行明治维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定和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国力疲惫,人心浮薄。学习西方本末倒置,浮于表面不及本质。

27.(南京市2011届高三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它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道教科书。

——[日]依田熹家《日本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它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材料三 朕,念我皇祖皇宗荦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通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

——天涯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学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教育敕语》产生的主要背景。

(4)你赞同材料四的哪种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问注意材料一、二的比较,得出正确答案;第(3)问,说明传统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即宣传忠君思想,与这一时代潮流不符合,但对日本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第(4)问,日本近代教育中的近代化思想和传统的忠君思想相结合,导致了不同的影响,可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两种观点都可,但要注意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答案:(1)特点:民间办学;注重教育的通俗适用;偏重儒家传统文化。

(2)不同:政府主导;重视近代科学技术;重视外语教育;

(3)核心:忠君思想(或儒家忠孝思想) 。

背景: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4)(前者) 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大量人才。(后者) 理由:宣扬忠君爱国

和武士道精神,最终使日本因对外侵略扩张而战败;给日本人民以及东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注意题干中的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是从17世纪初到1868年4月。③属于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④与史实相反。

2.B 本题以一名武士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制“德川幕府统治时期”,④是明治政府时期的。

3.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

4.B 本题考查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等条约的内容。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并注意同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比较。

5.C 注意题干限制“社会各阶层”。西方资本主义入侵造成日本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根据教材叙述②③也正确。

6.B 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7.D A 、B 、C 三位是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符合题干“不包括”之意的是“伊藤博文”。

8.D “新的因素”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9.D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土地改革的影响。D 项是“殖产兴业”政策带来的影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

10.C 19世纪中期的幕府统治已出现危机,而西方的入侵,刺激了国内矛盾,加剧了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就是在西方殖民势力入侵,导致民族危机加剧而发生的。

11.A 该题图中人物是伊藤博文,B 、C 、D 三项是他所为,符合题干“不正确”之意的是A 项。

12.B 明治维新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出发点在于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3.C 藩国的存在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天皇专制制度。

14.B 明治政府于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15.C 考查日本“文明开化”的表现。①②③④都表明日本积极求“知识于世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倡导“文明开化”。

16.B 高杉晋作于1867年病逝,使节团出访欧美是在1871年。

17.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考查明治维新军事改革的内容。根据教材叙述可得出答案。

18.A 本题考查19世纪末日本崛起的表现。注意时间限制“19世纪末”,③是20世纪初的事,故排除③。

19.A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落后的历史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惟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是日本历史上的转折点,为其扩张提供了条件。

20.C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和侵略扩张道路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但最重要的是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近代天皇制是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二、非选择题

21.【解析】 回答上述问题,一要读懂材料、熟悉材料;二要熟练《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三要灵活地把材料的内涵与所学相关基础知识联系起来。

答案:

(1)具有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2分)

(2)“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参与天皇立法。内阁拥有行政权,对天皇负责,也对议会负责。(4分)

(3)天皇虽然有最高权力,但具体行使三权“整个机体”中某一权利时,必须经过其他机构“辅翼”。不如此“则无法表明国权。”这是用一种分割的办法来限制天皇权力。(4分)

(4)天皇的职能具有双重特点:无限的权威和一定限度的权力。(2分)

原因:日本是在“还政天皇”的口号下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为稳定全国政局,巩固维新成果,立宪者需要天皇具有无限的权威;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家的政治体制必须近代化,要对天皇的权力有一定的限制。(4分)

(5)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式宪法,含有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具有绝对权威和很大的权力。对当时的日本来说,这部宪法只会使日本走上专制主义的道路。这部宪法不仅保证了日本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而且使日本挤进了世界强国之列。(4分)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注意材料二中日本学习的几种模式都是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3)题属于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4)题应从改革成败的角度来分析,注意改革成败的条件。

答案:

(1)原因: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4分)

(2)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6分)

(3)理解:(5分)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三种观点任选一种,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4)启示:应坚决反对外来压迫;改革者要有魄力;改革应顺应世界潮流;既要重视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又要重视文化教育改革。(答对其中2点即得满分) (5分)

单元四 日本明治维新综合检测试题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 ④支持尊攘运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

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

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

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

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 .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 .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4.日本国门被打开后,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开放通商口岸 ②领事裁判权 ③议定关税制度 ④片面最惠国待遇 ⑤设置租界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5.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给日本社会各阶层带来的影响有

①农民更加贫困,生活更加困苦

②某些生产和经营生丝、茶叶等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增长 ③某些大名开始进行自强改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6.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前者包括后者 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 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不包括

A .木户孝允 B .西乡隆盛

C .大久保利通 D .伊藤博文

8.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

A .农业耕地增加 B .手工业得到发展

C .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9.日本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不包括

A .使土地所有权得到确认和保护

B .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C .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使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10.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A .中下级武士破产 B .西南大名的强大 C .民族危机的加剧 D .倒幕运动的胜利

11.关于右图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指挥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战役中打败幕府军

B .出任日本第一任内阁首相

C .负责起草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

D .曾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12.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在于

A .建立天皇的专制统治

B .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废除旧的封建体制

D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

13.日本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

①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 ②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③消除封建割据势力 ④强化天皇专制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4.右图所示地契最早颁发于

A .]868年 B .1872年

C .1873年 D .1889年

15.日本在明治政府时期对待世界文明的态度表现为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 ②翻译西方著作

③许多政府官员提出“脱亚人欧”④生活习俗的西化

A .①②④ B .②③①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6.为倡导“文明开化”,日本政府派出了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其成员不包括

A .大久保利通 B .高杉晋 C .伊藤博文 D .岩仓具视

17.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措施包括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

②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③改进军事装备

④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8.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表现在

①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②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③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② D .①③

19.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②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④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⑤是日本近代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八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20.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 .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 .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 .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 .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两道小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枢轴,几百权利皆由来于此。”依此原则,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 材料二 关于议会、内阁,该宪法规定:“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伊藤博文说,内阁“一方面对君主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有同样责任”。

材料三 “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别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究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其大权。”

材料四 宪法只涉及有关帝国政治的大纲目,其条文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顺应将来国运的发展而伸缩自如。

——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89年日本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 (2分)

(2)据材料二,1889年日本宪法中的帝国议会和内阁各有什么权力? 这种权力与天皇有什么关系? (4分)

(3)据材料三,1889年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 (4分)

(4)据材料一、二、三,1889年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6分)

(5)据上述材料,评价1889年日本宪法。(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 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 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 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 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4分)

(2)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一种观点的理解。(5分)

(4)从明治维新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五条誓文》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 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涩泽荣一被誉为整个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祖师爷。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 ——《涩泽子爵·话论语》

请回答:

(1)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五条誓文》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增强民族力量”的。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3)椐材料三,谈谈你对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看法。(不得照搬材料)

解析:第(1)问根据题干中“广兴会议”“破例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说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中明治维新的内容结合材料中“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的表现回答对西方文明的学习;结合史实和根据“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一句回答说明其实行对外侵略政策。第

(3)问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回答,“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等回答。

答案:(1)制定了改革的施政纲领。体现了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2)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3)他主张发展经济要与儒家重知识、重集体、重道德、讲奉献、提倡和谐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仁”与“富”的结合) 。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这种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23.(浙江百校2011届高三联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因此,归根到底,是依据政府官吏之诱导鼓励之力。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材料二 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 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伊藤博文则在《宪法》中结合进了本国的传统。„„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实施。„„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大久保利通建议的主旨是什么?根据这一建议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并归纳日本学习西方文明的特点。

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可知,大久保利通主张置产兴业,以实现富国强兵;回忆教材知识可知明治政府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第(2)问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社会风尚、工业生产、政治体制的变化,结合教材知识总结“重要措施”;从材料信息可知日本学习西方时对西方有选择的学习,并将西方文化与日本传统相结合,从而总结其特点。

答案:(1)政府扶植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实现国家富强。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2)在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西化(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制定宪法。

学习西方全面但有选择,并跟日本传统相融合。

24.(长春市2011届高三调研,4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木户孝允指出:“如果大权不迅速归于朝廷,则将来之天下,必将落入幕府与法国手中。”“于是决定”“先发制人”,萨摩、长州、安艺诸藩的军队开始向京都进发。同时,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到京都与宫廷中的倒幕派岩仓具视、三条实美共同出谋划策,让15岁的睦仁天皇向萨摩、长州二藩发出讨幕密敕,萨、长二藩军队遵命开进京都,名正言顺的倒幕战争正式开始。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

——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倒幕战争开始后,日本历史上出现了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政府的什么意图?其结果如何?由此说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中“如果大权不迅速归于朝廷„„”回答事件;原因根据日本在倒幕运动前的政治、经济、阶级状况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中“开拓朝鲜之釜山港”一句回答其意图,结果结合前一问的内容和1869年之后的史实回答,变化结合明治维新前后的显著变化回答。

答案:(1)事件:“大政奉还”。

原因:①是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日本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②是中下级武士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他们最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和国家的命运。③是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④是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2)企图侵略朝鲜,以武力逼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结果最终吞并朝鲜。变化:由闭关锁国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

25.(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解析:第(1)问比较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不难归纳出两者的共同点即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日本和英国政体的差异在于君主的实际权力不同,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结论“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第(2)问主要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分为二的辩证看待,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局限性;答题时注意逻辑严谨,点到为止即可。

答案:(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2)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26.(江苏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调研,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3年9月日本遣外使团考察记述)(欧洲) 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

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

——《欧罗巴州政俗总论》

材料二 邦人迄今习欧美之风有两误端。其一为不习欧美人之所以致文明之路,而仅习文明后呈现之皮相;其二为应后习之物为先习,而应先习之物为后习,实为颠倒了本末前后之顺序。至此,吾人习欧美之风虽近二十年有余,而似文明开化之物唯止于其外表之相,致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列举所学史实说明日本政府对待“考察记述”的态度。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及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概括,作者认为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是“以快美生活为主意”“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一味追营私利”“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等,可从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等方面进行回答。对欧洲的考查,是日本政府进行明治维新的重要步骤,随后制定宪法,确立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第(2)问也需要根据材料来回答,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有国力疲惫,人心浮薄。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是学习西方没有学及本质,而只是学习了表面、肤浅的内容。

答案:(1)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日本政府进行明治维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定和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国力疲惫,人心浮薄。学习西方本末倒置,浮于表面不及本质。

27.(南京市2011届高三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它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道教科书。

——[日]依田熹家《日本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它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材料三 朕,念我皇祖皇宗荦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通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

——天涯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学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教育敕语》产生的主要背景。

(4)你赞同材料四的哪种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问注意材料一、二的比较,得出正确答案;第(3)问,说明传统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即宣传忠君思想,与这一时代潮流不符合,但对日本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第(4)问,日本近代教育中的近代化思想和传统的忠君思想相结合,导致了不同的影响,可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两种观点都可,但要注意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答案:(1)特点:民间办学;注重教育的通俗适用;偏重儒家传统文化。

(2)不同:政府主导;重视近代科学技术;重视外语教育;

(3)核心:忠君思想(或儒家忠孝思想) 。

背景: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4)(前者) 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大量人才。(后者) 理由:宣扬忠君爱国

和武士道精神,最终使日本因对外侵略扩张而战败;给日本人民以及东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注意题干中的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是从17世纪初到1868年4月。③属于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④与史实相反。

2.B 本题以一名武士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制“德川幕府统治时期”,④是明治政府时期的。

3.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

4.B 本题考查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等条约的内容。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并注意同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比较。

5.C 注意题干限制“社会各阶层”。西方资本主义入侵造成日本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根据教材叙述②③也正确。

6.B 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7.D A 、B 、C 三位是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符合题干“不包括”之意的是“伊藤博文”。

8.D “新的因素”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9.D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土地改革的影响。D 项是“殖产兴业”政策带来的影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

10.C 19世纪中期的幕府统治已出现危机,而西方的入侵,刺激了国内矛盾,加剧了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就是在西方殖民势力入侵,导致民族危机加剧而发生的。

11.A 该题图中人物是伊藤博文,B 、C 、D 三项是他所为,符合题干“不正确”之意的是A 项。

12.B 明治维新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出发点在于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3.C 藩国的存在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天皇专制制度。

14.B 明治政府于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15.C 考查日本“文明开化”的表现。①②③④都表明日本积极求“知识于世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倡导“文明开化”。

16.B 高杉晋作于1867年病逝,使节团出访欧美是在1871年。

17.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考查明治维新军事改革的内容。根据教材叙述可得出答案。

18.A 本题考查19世纪末日本崛起的表现。注意时间限制“19世纪末”,③是20世纪初的事,故排除③。

19.A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落后的历史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惟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是日本历史上的转折点,为其扩张提供了条件。

20.C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和侵略扩张道路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但最重要的是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近代天皇制是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二、非选择题

21.【解析】 回答上述问题,一要读懂材料、熟悉材料;二要熟练《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三要灵活地把材料的内涵与所学相关基础知识联系起来。

答案:

(1)具有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2分)

(2)“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参与天皇立法。内阁拥有行政权,对天皇负责,也对议会负责。(4分)

(3)天皇虽然有最高权力,但具体行使三权“整个机体”中某一权利时,必须经过其他机构“辅翼”。不如此“则无法表明国权。”这是用一种分割的办法来限制天皇权力。(4分)

(4)天皇的职能具有双重特点:无限的权威和一定限度的权力。(2分)

原因:日本是在“还政天皇”的口号下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为稳定全国政局,巩固维新成果,立宪者需要天皇具有无限的权威;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家的政治体制必须近代化,要对天皇的权力有一定的限制。(4分)

(5)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式宪法,含有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具有绝对权威和很大的权力。对当时的日本来说,这部宪法只会使日本走上专制主义的道路。这部宪法不仅保证了日本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而且使日本挤进了世界强国之列。(4分)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注意材料二中日本学习的几种模式都是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3)题属于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4)题应从改革成败的角度来分析,注意改革成败的条件。

答案:

(1)原因: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4分)

(2)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6分)

(3)理解:(5分)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三种观点任选一种,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4)启示:应坚决反对外来压迫;改革者要有魄力;改革应顺应世界潮流;既要重视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又要重视文化教育改革。(答对其中2点即得满分) (5分)


相关内容

  • 九上答案(09秋新版历史)[1]
  • 历史九上参考答案和提示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1.D 2.A 3.D 4.A 5.D 6.C 7.C 8.D 9.B 10.A 11.(1)人文主义(或者人的精神.或者美好生活)等. (2)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或艺术家们对人的力量的向往,或古典希腊.罗马文化 ...

  • 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2012年9月)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III部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 本学期坚持贯彻赵校长提出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创建四星级学校的目标,围绕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聚焦有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本备课组立足于努力 ...

  •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题2.5分,20题,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表中) 1.小明同学搜索引擎上输入了"发现新大陆"."环球航行""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等关 键词后,查 ...

  • 世界历史上单元测试题
  • 世界古代史 公元前594年:伯里克利改革 考点: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战争方式: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 和平方式:马可·波罗东游 古罗马: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 395年 ...

  • 八年级历史上册上第1-9课单元测试题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2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 1.中国近代史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瑗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有人说 ...

  • 中考历史复习方法探究
  • 近几年中考历史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如何在短时间内将繁杂的历史知识条分缕析的复习到位,绝非易事,作为历史科任老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对重大历史事件.杰出历史人物等了如指掌,并善于整合各单元各专题知识结构: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在长期的历史教 ...

  •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 初三历史阶段试题 2016.10.14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命题:马正美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请注意:考生须将31-50题所选答案填涂到答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1. "它创立了一种世俗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引发了14-17世纪欧洲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 ...

  • 北京版初一下历史试题
  • 第一单元 侵略与抗争 一.选择题 1.指出鸦片输入将造成"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清朝大臣 是 B .关天培 C .葛云飞 D .郑国鸿 2.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严重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一项是 A .割让香港岛 B .五口通商 C .协定关 ...

  • 初三历史学业指导答案
  • 2010年<淄博市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丛书·历史> 参考答案 第1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B 5.C 6.D 7.D 8.D 9.C 10.B 11.C 12.D 13.C 14.B 15.C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儒家学派 他提出了"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