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1

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

科学的心理观认为: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2、神经元的功能

兴奋功能:神经元接受刺激而进入活动状态的功能。

整合功能:细胞体把各方面传来的兴奋加以整合,使兴奋加强或减弱。

传导功能:细胞体把整合后的兴奋作为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向下一个神经元。

3、神经元的分类

4、突触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是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出和传入信息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控制人的全部行为,包括从眨眼到解决复杂的符号逻辑问题。

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在神经活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传入神经纤维把来自感受器的信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另一方面,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官。它们起着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作用。

植物性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腺体极其它一些平滑肌,象体内脏器的运动变化、呼吸、心跳、消化、排泄、分泌都是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来控制的。它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脊髓

脊髓上接脑部,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分布于它的两侧,脊髓的活动受脑的控制。功能是传导上行和下行的神经冲动,调节简单的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 脑

脑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脑的结构与功能

脑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通常把延脑、桥脑、中脑合称脑干。另外还有两个结构也很重要,分别是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延脑

延脑上接桥脑,它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它支配着心跳、呼吸、咀嚼、吞咽、唾液分泌、呕吐、喷嚏、咳嗽等活动,因此又叫做“生命中枢”。

桥脑

桥脑在延脑的上方,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调节肌肉紧张和某些内脏活动的反射中枢,它主要就是调节面部肌肉的运动,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中脑

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是视觉和听觉的低级中枢,对调节骨骼肌肉的紧张度,对姿势的调节,运动的协调和定向反射有重要作用。

间脑

间脑位于大脑的两半球之间,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皮质下较高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所有的感觉信息都先传送到丘脑,进行初步的加工,再由丘脑传送到大脑皮质的各感觉中枢。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重要控制中枢,主要机能是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正常的代谢,以及饥饿、渴、性等生理活动,也是情绪反应的重要中枢。

小脑

小脑是调节和校正肌肉的紧张度,以便保持身体平衡,维持身体姿势,保证动作正常运行,小脑受损会导致运动失调。

网状结构

在脑干的中央部分,有些神经核团和神经纤维交织形成网络,叫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分为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上行系统控制着觉醒和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下行系统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的作用,两种调节系统的协调活动维持了大脑功能的正常运行。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位于大脑和脑干的边缘,其功能不仅与嗅觉有关,且与一系列的内脏活动、躯体活动、情绪活动有关。

大脑

大脑位于间脑之上,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因此,我们通常将大脑称为高级神经中枢。

大脑的结构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总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70%左右。在两个半球表面覆盖着一层2~5毫米厚的灰质,叫大脑皮层或皮质,总面积约2200厘米~2600厘米,约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半球表面布满了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回,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主要的沟裂将大脑半球分了四个叶。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概念

反射弧、反射环

反射的种类: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系统性:动力定型、两种信号系统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基本过程: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

反射的概念

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反射的具体程序是:

反射弧

感觉器官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脑或脊髓)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效应器官

反射环

反射弧的终末环节并不意味着反射活动的结束,在通常情况下,由效应器官产生的反应动作又将成为对有机体的一种新鲜刺激,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反射“环形”通路。

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又称为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下来的反射活动,它是有机体的本能行为。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脊髓和脑干等低级中枢。

无条件反射主要有五种:食物反射、内脏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的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而建立起来的反射。

条件反射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

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

两种条件反射的异同点

经典性条件反射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把一只饿鼠放入实验箱内,当它偶然踩在杠杆上时即喂食以强化这一动作,经多次重复,鼠即会自动踩杠杆而得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训练动物只对某一个特定信号,如灯光、铃声出现后,作出踩杠杆的动作,才给以食物强化,这类必须通过自己某种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无条件刺激物和无关刺激分别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两个兴奋点 ,其中无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兴奋灶比较强,而无关刺激物所引起的兴奋灶比较弱,这两种刺激物在多次结合的过程中,较强的兴奋灶吸引较弱的兴奋灶,并且较弱的兴奋灶通过扩散,最终在两个兴奋灶之间形成了在功能上的暂时接通,从而无关刺激物变成了条件刺激物,当它单独作用时,引起的兴奋可沿暂时神经联系引起无条件反射皮层区的兴奋,而发生相应的反射活动。 两种条件反射的异同点: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以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基本条件,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地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但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另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后;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在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中,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操作性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

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只要有关刺激一旦出现,人们就表现出一系列的自动化的动作反应,这就是动力定型(简称动型)。

动力定型的特点是当它已经形成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自动地出现。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

两种信号系统

1927年巴甫洛夫提出了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他把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把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兴奋过程

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

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大类

非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两种

1.外抑制

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中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称为外抑制。如突然出现强声,立刻使原来的活动受到抑制。巴甫洛夫对外抑制的解释是额外刺激的出现引起皮层相应部位较强的兴奋时,这个新的兴奋中心增强了它对周围皮层区域的抑制,使原来的条件反射被抑制。

2.超限抑制

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使抑制发展,这叫超限抑制。这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或进入抑制状态,借以保护脑细胞,使其免受损坏,因此超限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病儿的沉睡,动物的“假死”,都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消退抑制

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称为消退抑制

2.分化抑制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类似的刺激物不强化,使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和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在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和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例如,当人体某处受到非常重的打击时,浑身都感到震颤,这说明强兴奋易于扩散;当身体某处的皮肤受到轻微的触摸时会感到浑身发麻,这说明弱兴奋也易于扩散;而只有中等强度的皮肤刺激,我

们对它感觉的定位才最分明,这说明中等强度的兴奋易于集中。

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一方面反映着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

2、个人经验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

3、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

(三)、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1、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人的行动的必要条件。

2、人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活动中发生,形成的。

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也可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和校正。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1、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重要性:感觉剥夺实验

(二)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1)视觉:适宜刺激为380~780毫微秒的光波,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 实验1:

研究人员给被试事先戴上一副特殊的三棱眼镜,使被试通过眼镜看到一根直的木棍

是弯曲的,同时请被试用手触摸这根木棍,触觉告诉他是直的,而当研究人员问:“木棍是什么形状的?”结果有90%的人都认为:“木棍是弯的”

几种视觉现象:

视觉后象: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颜色视觉: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了颜色视觉经验。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从而得到融合的感觉。

视敏度:即视力,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视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暗适应:指由亮处到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指由暗处到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2)听觉:

适宜刺激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

(3)嗅觉和味觉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感觉。

味觉是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通过味蕾产生的感觉。

(4)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称为肤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2、内部感觉:

(1)机体觉(内脏感觉)

机体觉由于内脏活动作用于感受器而产生的,包括饥饿、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

(2)平衡觉(静觉)

静觉是由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3)运动觉(本体感觉)

运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二、 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1、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共同点 区别 联系

感觉 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知觉的基础

知觉 的直接反映 整体 感觉的深入

(二)知觉的种类:

1、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特性不同,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

(1)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负责处理物体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方向知觉与性格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及速度的反映。

真动现象: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 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似动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运动的现象。

①动景运动; ②自主运动; ③诱导运动

2、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及其清晰程度高低,可将知觉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

(1)精确知觉:符合实际的清晰的知觉。

(2)模糊知觉:不清晰的模糊的知觉。

(3)错觉(illusion):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包括视错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和方位错觉。

(4)幻觉:无中生有的知觉。

方向知觉与性格

从心理活动看,人们运用视觉线索和前庭感觉信息时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当两类信息不一致时,有的人更多地依赖于内耳前庭感觉的信息,而有的人则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环境的视觉线索。可以通过棒框仪测量。

测验是在缺乏其他参照线索的情景下,让被试面对一个倾斜的方框(图A),框内有一根倾斜的直棒,要求被试仅凭知觉把框内的直棒调节垂直。 结果发现,被试有两类反应:一类反应是不受周围方框的影响,把直棒调节成与地面相垂直(图B);另一类是以方框为依据,把直棒调节成与方框边沿相垂直(图C)。分别被称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研究发现,具有这两种不同方向知觉特点的人,其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

场独立性(B)强的人,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喜欢独来独往,对社会交往不感兴趣,生活上不太注意别人的意见,不轻易动感情,喜欢从事与人少有交往的职业。

场依存性强(C)的人,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喜欢寻求社会支助,喜欢社会交往,重视他人的意见,容易接受团体的建议,好动感情,喜欢从事与热闹打交道的工作。

(三)、社会知觉的偏差

1、首因效应(prinacy effect)

最先接受到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的现象。

实验:James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2、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实验:改变Lichens的部分条件。Lichens提醒被试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评价;并将E、I两段文字隔开呈现给被试。呈现一段描述后花5分钟让其做无关工作(数学题、听故事等)。此种情况下,被试倾向于根据后面一段描3、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对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印象后,倾向于根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戴恩实验)

4、刻板印象(stereotype)

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台湾大学生对各国人的刻板印象:

美国人 — 民主、天真、乐观、友善、坦率

英国人 — 有绅士风度、聪明、守旧、传统

法国人 — 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

德国人 — 严谨、勤奋、呆板、聪明

日本人 — 爱国、尚武、进取、善模范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持续一定时间,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就是感

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指感觉出来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刺

激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刚能引起

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也成反比关系:即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

二、感受性的变化:

㈠感觉的适应:

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适应。

㈡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

比。

(1)同时对比是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现象。

(2)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2、不同分析器的相互作用。

(1) 一种分析器的微弱(强烈)刺激,能提高(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2)感觉补偿,它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3)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三、知觉的特性

㈠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特性。

影响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2、对象的动静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人的主观状态符合人们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事物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知觉对象 。 ㈡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对客体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进行整体性的反映的特性。 主观轮廓图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

(1)接近性:凡距离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2)相似性:凡形状或颜色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被看成一个整体。

(3)连续性:凡能够组成一个连续体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5)良好图形: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看成是一个完美的图形。

㈢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有语词加以标志的特性。

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识经验、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言语提示)

㈣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即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等。

第四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感觉强度律的运用

刺激物的强度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教师讲课的声音大小、板书大

小都要适度,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听清楚;实验、演示应该使实验观象明显,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二、知觉选择性规律的运用

根据知觉选择性的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感知对象。

对象的活动性是知觉选择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当的手势动作等都可以使对象被优先感知。

演示直观教具和做实验如果注意增加活动的特点,效果会更好。

知觉对象的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容易被优先感知。因此,教师要使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一定新意。

三、知觉理解性规律的运用

根据知觉的理解性是知识经验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规律,教师应该使感性认识与语言指导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做到语言和直观相结合。

四、克服社会知觉偏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社会知觉的偏差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既不能凭第一印象,个别品质或某种新异性去看待学生,更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

去评价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全面、深入、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学生,更要善于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五、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运用

运用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多种分桥器协同活动。从而提高感知效果。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学习的积极性。

六、正确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强度对直观效果的影响

3、直观刺激对象与周围背景之间有一定的对比差异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人知觉,从而提高直观效果

5、运用直观教具的目的要明确,呈现时机要适当,间隔距离得当,保持直观映像的整体性

6、直观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七、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与观察力

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2、观察力即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知觉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善于发现事物典型特征的能

力。

(二)、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目的任务

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首要条件。观察的目的任务愈明确,观察者

对知觉对象的反映就愈完整,愈清晰;反之,否则,盲目地知觉就会走马看花,甚至无所收获。

2、做有关的知识准备

观察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对相应事物不可能作精细的观察。因此,要使学生从良好的观察中培养观察力,就要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为观察做好知识准备。

3、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训练

合理的观察方法或程序一般是从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即先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再分出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现察了解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整体获得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

4、加强个别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观察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5、 启发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鼓励创见。

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使学生的观察有明确的方向性。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事物的特点,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要诱导学生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要指导学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启发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

要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就要及时把所见、所闻、所得详细记录下来(或作笔记和日记),并且对这些片断的、日积月累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理清脉络,了解到事物的关系,找出前因后果,写出总结或报告。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习惯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思 考 题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什么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3、影响感受性变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根椐感知觉规律怎样提高直观效果?

5、什么是观察?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五章 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通过识记、 保持、再认或回忆的方式在人脑中的反映。 ㈡ 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是把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再认和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二、记忆表象:

㈠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出现的该事物的形象。

㈡ 特征:

1、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

2、概括性:表象不是知觉的翻版或重复,它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是反映事物的个别特点,而是反映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具有概括性。

㈢ 种类:

1、按概括性分:

个别表象:是指在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感知基础上产生的形象,又称为单一表象。 一般表象:是在个别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一类事物的共同的主要特征的形象。

2、按感知特点分:

视觉表象是由视觉获得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浮现。

听觉表象是由听觉器官获得的声音表象,主要有言语听觉表象和音乐听觉表象。

运动表象是和运动感觉相联系的,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关于动作和动作系统的形象。 ㈣ 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介于知觉与思维的中间环节,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三、记忆的种类:

(一) 根据记忆的内容分: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

逻辑记忆:以事物关系、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为内容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

运动记忆:以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 内容

(二) 根据保持时间,分为三个记忆系统:

⒈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当引起感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信息仍能保持一个极短暂时间的记忆形式。 感觉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短:约0.25~2秒;

②信息编码依据其物理特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③记忆容量大:一般认为是9个~20个字母;

④感觉记忆痕迹易消褪。

⒉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不超过1分钟。

实验:Miller实验—你能记住多少?

短时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短:约5~20秒,不超过1分钟;

②记忆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③信息编码多为言语编码存储;

3.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ory )

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记忆形式。

长时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

②记忆容量无限:5万~10万组块或1015bits

③信息编码多为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存储;

④信息提取有两种方式:回忆和再认。

四、一些有趣的记忆现象

㈠ 回忆的最佳环境就是记忆时的地点

㈡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㈢ 特殊事件—不随时间消逝的记忆

㈣ 前瞻性记忆

第二节 记忆过程及规律

一、识记:

㈠ 识记是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印象,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㈡ 种类:

1、根据识记目的分:

无意识记: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而进行

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努力而进行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分:

机械识记:对无意义材料或没理解的事物依据其外在联系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其内部联系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的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任务:

由于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识记材料时的组织也不同,如果目的是要求回忆的精确性,那么学习者就会在心里默默地复习单个句子和词,如果目的是要求连贯地回忆材料,那么就会去建立意义联系,理解材料的逻辑性。

2、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难易不同的材料在识记过程中的效果是不同的。识记容易的材料一般开始时进展较快,后来逐步缓慢,成一减速曲线,识记难度较深的材料,常是开始时进展较慢,后来逐步加快,成一加速曲线。一般说,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材料越多,平均所用的时间就越多。

3、识记的方法

整体识记方法是将识记材料整篇阅读,直至成诵为止,部分识记法是将识记材料一段一段阅读,到分段背诵完毕再合成整篇背诵,综合识记法是先进行整体识记再进行部分识记,最后再进行整体识记,直到成诵为止。

一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综合识记法,而最不合理的是部分识记法。

不过,这三种方法的优劣是有相对性的。一般说来,如果材料较短且具有密切的意义联系,可用整体识记;如果材料本身没有多少意义联系,可用部分识记;如果材料有意义联系但既

长又难,则采用综合识记效果较好。

4、主体的情绪、注意状态

积极情绪和注意力集中状态的认识

二、保持和遗忘:

㈠ 保持

保持是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并得到巩固的过程。

量的变化:减少、保持、增加

质的变化:简略、概括、匀称、合理化

㈡ 遗忘:

对过去曾经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进行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⒈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利用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绘制出了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称为遗忘曲线或记忆曲线。

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⑴材料的性质、数量:

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⑵材料的系列位置

一般情况下,人门在学习中最后学习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学习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⑶学习的程度: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通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的材料;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种材料称之为过度学习材料。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150%,效果最为经济合理。

3.遗忘的原因:

⑴ 衰退说:这一理论用“用进废退”的观点来解释遗忘,认为遗忘可能是不用的结果。 ⑵干扰说:遗忘是先前的学习和后来的学习相互干扰,以致造成抑制效应的结果。(干扰的形式有两种)

(1)前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指在识记之前所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发生的干扰作用。

(2)倒摄抑制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一般来说,干扰作用的大小与先后两种材料的相似程度、时间间隔以及所学材料的巩固程度有关。研究发现:中等相似程度的两种学习材料干扰最大,先后学习的材料间隔时间越长干扰越小,学习的材料巩固程度越高产生的干扰也就越小。

⑶ 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三、再认和回忆

㈠ 再认: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

㈡ 回忆: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回忆的种类:

①根据回忆目的分:

有意回忆:是有回忆任务、自觉追忆以往经验的回忆

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回忆。

②根据回忆的中介物分:

直接回忆: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经验的重现是直接回忆。

间接回忆:借助于中介物进行的回忆叫间接回忆。

③追忆:

追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回忆,它同时具有有意回忆、间接回忆的特点。这种回忆需要较大的意志努力,也需要思维活动的参加。

第三节 记忆与教学

一、 科学地识记:

(一)明确识记的目的任务;

(二)善于运用各种识记的方式、方法;

1、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识记;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3、反复诵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恰当选择整体、部分或综合法;5、适当运用记忆术。

(三)合理的安排每次识记材料的数量;

二、记忆过程中保持的组织

(一)有效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一般是先快后慢。所以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之前及时进行。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复习时间分配有两种方式,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连续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学习,学习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称为分散学习。很多实验证明,一般情况下,分散学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但是在使用与分散复习时,时间间隔长短,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确定。一般是“先密后疏”既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之间时间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

3、复习要系统化

系统化复习能使复习材料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形成清晰的思路;既避免干扰,又具有线索,提高保持效果。

4、多样化的复习

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到疲劳,降低复习效果;而多样化的复习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颖,注意力更能集中,并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复习效果。

(二)适当超额学习

三、 提高回忆的效果

(一)利用联想

1、接近联想;2、相似联想;3、对比联想;4、关系联想。

(二)运用推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精确性

(三)记忆的持久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讨论:

联系实际分析自己的记忆特点,并提出改善记忆的方法。

案例分析:

王虎考上大学后,妈妈送给他一块比较贵重的新手表,并嘱咐他要好好学习。王虎对这块新表的款式非常欣赏,倍加喜爱,有时还向别人炫耀几句。可是,有一天晚上,他洗脸的时候把表摘下来忘记了再戴上,等到回去再去找时已经不见了。可是,当他到保卫科报案时候却不能把自己表的特征详细的描述出来。

问:为什么?

思考题

1、记忆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2、简述三种记忆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3、试述遗忘的基本规律及现象。

4、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组织复习?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㈠ 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㈡ 特征:

1、间接性: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

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这是思维的间接性。

2、概括性:思维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

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与思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

三、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不同分:

(1)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2、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分:

(1)求同思维

(2)求异思维

3、根据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成分不同分:

(1)再现思维

(2)创造思维

4、从意识角度分:

(1)现实思维

(2)我向思维

第二节、思维的过程和形式:

一、思维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1、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方面或各特征。

2、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综合起来,了解它们之

间的联系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

(二)比较与分类:

1、比较是在头脑里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

关系。

2、分类是在头脑里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种类。

(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2、概括就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

(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1、具体化是指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理论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2、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使之建立联系的过程。

二、思维形式

1、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的概括反映。

2、判断:是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式。

3、推理:是从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一、 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

1、发现问题: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2、分析问题:弄清问题的要求是什么,哪些是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与要求之间有什么联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

3、提出假设: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和方法,即要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推测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4、检验假设: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是否与某些原理、原则、公式相符合。

二、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动机强度

在一定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

决问题的效率,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状态下,人的思维活动才有较大的准确性与灵活性,更好的解决问题,并且这一动机强度的适中点还会随问题解决的难度而变化。

2、问题情境

一般说来,问题情境越复杂,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之,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方面

的功能。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物体固有功能的局限而影响到问题的解决。

4、定势

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可以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使人以某种比较习惯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行为反应。它对问题解决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5、原形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而能给人获得解决问题启发的事物叫做原型。

6、迁移作用 :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

7、策略:

8、情绪:

9、个性特征: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逐步接近策略

2、图表解释策略

3、重新表述策略

4、分割限定策略

5、充分略举策略

6、系列连环策略

第四节 想 象

一、什么是想象

㈠ 概念: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㈡ 想象的特点:

1、形象性: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以直

观的形象呈现在人们头脑中,而不是词或者符号。

2、新颖性: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它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已有表象的基

础上加工改造的结果。

二、 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想象是一种超前反映现实的形式,具有预见性。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总是先想象出劳动的成果,再进行某项工作

2.补充功能: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借助言语描述通过想象补充感知上的不足,扩大认识范围。

3. 代替功能:由于现实生活的局限,人们的某些需要有时不能实际得到满足,他们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三、想象的形式

1、粘合:生活中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夸张: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

4、拟人化: 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5、猜想:先提出假设,然后再去证明它的存在方式。

四、想象的种类:

㈠ 无意想象: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㈡ 有意想象:

是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1、再造想象:

①概念:根据他人的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②形成条件:

a. 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b. 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① 概念: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②创造想象的特点:

a.首创性、新颖性、独立性

b.严格的构思过程

③ 形成条件:

a.细致观察、储备丰富的形象材料

b.激发创造动机

c.利用原型启发

3、幻想:

① 概念: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② 幻想的特点:

a.与愿望想联系,是人们希望的寄托;

b.不立即体现于实际生活,是对未来的设想。

③ 种类:

a.积极幻想:理想等

b.消极幻想:空想、迷信等

五、想象与教学

(一)影响想象的因素

1、记忆表象贫乏;2、思维刻板;3、缺乏判断力

(二)怎样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1、要引导学生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应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一)非逻辑性

1、直觉:指对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与理解,从而产生能够直接阐明问题的思想,使

问题得到解决。

2、灵感:是一种最富创造性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状态。

(二)发散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精密性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

3、豁朗阶段

4、验证阶段

四、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民主、和谐、宽松的充满鼓励的环境。

(二)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

1、多元评价学生;2、发挥哲学课程、艺术学科和学校潜在课程的作用;3、培养健康人格;4、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5、训练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

(三)运用开发个体创造力的方法

1、智力激励法;

2、信息交合法(魔球法);

3、联想法;

4、综摄法。

第六节 思维品质与教学

一、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逻辑性;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5、思维的创造性。

二、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引导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2、强调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3、加强对学生的言语训练;

4、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发展求同思维;限制心理定势的消极作用,发展求异思维;

5、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 考 题

1、想象的形成方式有哪些?

2、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3、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哪些?

4、什么是问题解决,它有哪些基本阶段?

5、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情绪:生理需要、情境性、外显性

情感:社会需要、稳定性、内隐性

(二)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三、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一)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基础

聋者不知噪音之讨厌,盲者不知丽色之可喜。知之深,爱之切。

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培养认识兴趣,调动积极性,激发潜能等。

四、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与生理变化

(一)、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也叫表情,包括:

1、面部表情

2、体态表情

3、言语表情

表情猜、猜、猜 (二)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二)、生理变化:

1、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2、消化系统的变化

3、腺体和内分泌变化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按主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分(基本情绪)

古代把基本情绪分为“喜、怒、哀、乐、爱、恶、惧”七种,谓之“七情”;现代则将之

分为以下四种:

1、快乐:

因为需要、目标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2、悲哀:

因为所热爱事物的失去或愿望幻灭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3、愤怒:

因为不满或受到攻击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4、恐惧:

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摆脱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情绪体

验。

二、按情绪、情感的强度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

㈠ 心境:

1、含义: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情感状态。

2、心境的特点:缓和而又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具有弥散性。

㈡ 激情:

1、含义: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情感状态。

2、激情的特点:激情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力量;发作短促,冲

动一过,迅速弱化或消失;发作通常有特定的对象引起,明显有指向性。

㈢ 应激:

1、含义: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情感状态。

2、应激的特点:应激状态最重要的特点是广泛而强烈的生理反应。

(四)热情:

1、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情感状态。

2、热情的特点:深刻而持久,具有强大的动力效应。

三、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

(一)道德感 :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二)理智感 :

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中是否满足人的认识或探究真理的需要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美感 :

美感是由审美的需要与美的观念是否满足或实现而产生的情感。

第三节 情绪、情感与教育

一、情绪和情感与身心健康

情绪情感既能够增进也能够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可以造成疾病,损害人的健康,而良好的情绪则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焦虑、忧愁、悲伤、压抑可能导致精神分裂、高血压、心脏病、溃疡、胃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一般称它为心因性疾病。

二、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

(一)兴趣、爱好是伴随着愉快情绪的认识和活动倾向。

(二)在智力活动中,情绪、情感具有动力功能。

(三)在智力活动中,情绪、情感具有信号功能。

(四)在智力活动中,情绪、情感具有感染功能。

(五)情绪的激动水平影响学习效率。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随着操作的难易和情绪的高低,学习效率也发生变化。一般的,难度高的学习内容所需的激动水平较低;难度较低的学习内容所需的激动水平则较高。

三、情绪、情感与思想品德发展

道德情感是品德四大心理要素之一,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重要作用。

四、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教师课堂上的情绪、情感具有强大的感染性。首先教师通过其丰富的表情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其次,教师通过其富有感情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培养兴趣;再次,教师通过其积极、健康的情感来引起共鸣并产生移情效应。

五、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

(一)提高对情绪、情感的认识

(二)创设培养情绪、情感的良好情境

(三)提高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

1、理智调适法

2、合理宣泄法

3、转移注意法

4、自我暗示法

5、幽默法

6、升华法

*几种测验

一、焦虑自测

焦虑: 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二、抑郁

抑郁症的基本症状表现:

烦躁不安(感觉不适)或者冷漠的情绪。

回避刺激。

长期没有体验快乐的能力或者缺乏快感。

停止与别人接触。

反复思考自杀或者死亡。

睡眠不安特别是早醒。

精神运动不安或者迟钝。

食欲减少或遭到破坏。

自责;无价值感;没有理由的内疚感。

缺乏决定能力;思想迟钝;缺乏专注力。

饮酒或用药增多。

没来由的哭叫。

三、情绪智力商数

依照戈尔曼的的说法,情商包括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对他人情绪的

识别、移情及适度反应能力5个方面。

第八章 意 志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一、关于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它的特征是:

1、自觉目的性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名人论意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东坡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认识活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也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2、意志与情感的关系:积极的情感可以鼓舞人的意志,成为意志的动力;消极的情感也可以成为人的意志的阻力,它会削弱人的意志,阻碍人去实现原定目标,使意志行动半途而废;意志可以调节、控制情感。

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爱迪生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的心理分析

一、采取决定阶段

(一)动机斗争

1、按趋避方向,可将动机斗争分为:

(1)双趋式斗争:当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并存的但又不能同时实现的目的,所产生的心理矛盾。

(2)双避式斗争:当一个人遇到两个威胁而都想避开的情境,但又不能全避开时的心理矛盾。

(3)趋避式斗争:当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两种相反的动机时,即既想要又怕要的心理矛盾。

2、按内容不同,可将动机斗争分为:

(1)原则性动机斗争。与社会道德标准关系不大的动机斗争。

(2)非原则性动机斗争。与社会道德标准密切相关的动机斗争。

(二)确定目的

1.关于活动目的: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

2.解决目的之间冲突的建议:

(1)以正确的动机为基础,不要患得患失;

(2)郑重思考,面对现实,权衡利弊,分清远近主次;

(3)保持镇定自若、愉快和乐观的情绪;

(三)、选择方法与策略,制定行动计划

影响因素:

1、个体意识和智力的差异,影响方法与策略水平;

2、动机冲突的解决也影响行动手段、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3、个人的知识经验丰富与否。

二、克服困难执行决定阶段

克服困难依赖的心理条件:

1、坚定的信心和世界观是高尚动机的基础,也是克服困难的基本条件;

2、目的是否明确,适当和切实可行;

3、对行动胜利美好前景的憧憬,对失败招致的严重后果的认识;

3、防止机械刻板;

4、首先争取局部的胜利。

第三节 意志品质及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意志品质

(一)自觉性与盲目性、独断性

有自觉性的人能自觉地、独立地、主动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为实现预定目的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力量。遇到障碍和危险的时,也能百折不挠地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具有盲目性的人缺乏独立精神和倡导精神,对自己的行动没有信心,盲目地轻信别人的言辞和极易屈从环境影响。

(二)果断性与优柔寡断、冒失

具有果断性的人往往善于捕捉时机,当机立断,关键时刻决不犹豫、不退却。危急情景下,也能镇定自若,赴汤滔火,大义凛然;当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又能根据主、客观条件,适时地做出新的决定,并坚决执行。具有优柔寡断的人总是患得患失,顾虑重重而拖延决定、错过时机;或者作了决定,又反复审查,担心后果,而不坚决执行。

(三)自制性与冲动

意志的自制性即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一种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1)善于促使自己去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并克服不利因素;(2)善于克服盲目冲动行为和克制自己的困惑恐惧、慌张、厌倦和懒惰等消极情绪。

自制力的强弱取决于对行动目的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认识越清,自制力就愈强。

(四)坚持性与动摇性、顽固

坚持性是指在行动中,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为实现预定的目的坚持到底的心理品质。具有坚持性的人善于抵制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他们不仅能顺利完成轻易而感兴趣的工作,而且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已经开展的,甚至是枯燥无味的工作,也决不半途而废,在坚持目的性的原则下,灵活地改变达到目的的手段,努力做出优异的成绩。 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朝秦暮楚等也是与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

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发展健康的情感

(三)组织实践活动

(四)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

(五)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六)针对学生意志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三、挫折应对与意志调节

(一)什么是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者是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消极的心理准备。

(二)挫折应对与意志调节

思考题

1、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有哪些基本特点?请举例说明。

2、意志行动包括哪些过程?请举例说明。

3、意志有哪些基本品质?举例说明。

4、青少年的意志发展特征是什么?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伐木工

一天,一位伐木工人在森林里单独伐木时,不小心,右腿被伐倒的树木压住,如果等同伴们来救他,恐怕那时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在危急关头,只能靠自己。他试着用电锯来锯树,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这种情况下使用电锯极易出故障,那样的话他只能坐以待辟。经过一番紧张的思考,他毫不迟疑,当机立断,只有把自己的腿锯断才可能脱险,他狠了狠心用电锯锯断了右腿,并忍着剧痛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凭着顽强的毅力回到了家。

思考:袁隆平﹑梁振国以及某离休干部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获由国家主席江泽民授予的“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这一世界公认的难题,矢志提高水稻产量,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培育出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品种,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他已年过七旬,还在继续努力,要把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再提高一步,并推向世界,造福人类。

材料二:运动场上的英雄——梁振国

梁振国是位刚满19岁的运动员,他在参加八运会山地车越野赛时,因为赛车前叉断裂,他扛着摔坏前轮的赛车 ,奔跑了一千多米。到达终点时,因过度疲劳休克了,并一度停止呼吸。经过抢救和治疗,才恢复了健康。

材料三:

某部队离休干部居住在某交通岗亭附近,看到交通警察们一年四季地忙碌,很辛苦,便主动为交警义务送开水,这一送就是13年。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由开始的骑自行车送开水,到骑三轮车送开水,现在老人已不便骑车,还坚持每天步行送水。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从未间断过。即使老人生病住院,也不忘嘱咐家人去送开水。送开水看似平凡不过的小事,但老人已坚持了4700多天的时间,反映了老人有着多么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黄乃上中学时在足球场上右眼被踢伤,视网膜脱落,后影响到左眼,1949年双目完全失明。在痛苦中,他想到父亲黄兴为中华民族振兴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终于振作起来。由已及人,他想到千千万万处在黑暗中的盲人,没有一种较理想的文字来互相交流。黄乃静下心来,开始研究世界各国的盲文,俄文的,英文的,世界语的,从中找出了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大胆地实行中外结合,把字母国际化。经过无数次实验、失败、改进,终于研究出了以背景语言为标准,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相形盲文体系。这种盲文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普通人身上,只要我们具有靠拼搏奋斗获得成功的心理品质

坚强的桑兰

1998年7月,美国纽约世界友好运动会体操赛场,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意外受伤,那一瞬间的画面,令人心痛。桑兰在她如花的年纪遭受如此的厄运,她怎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架着脖套做牵引,虽很痛苦,但她没有一丝愁眉苦脸;桑兰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总是以一副发自内心的阳光笑容和健康的心态面对大家。桑兰灿烂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桑兰坚强的意志感动了全世界。桑兰说:我要学会照顾自己,我要笑对人生

第九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

它代表剧中人的身分,后来引申为一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结构:

三、个性的特征:

㈠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心理成分的一致性,正常人能正确评价认识自己,能及

时地调整个性中的矛盾成分,使其心理和行为保持一致。其次,个性是由各个紧密联系的成分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

㈡ 个性的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个性是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然而人的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性,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同一群体在个性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性。 ㈢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在个体的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不是个性特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个性并不是天赋的,主要是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固,但是复杂的现实生活、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改变同样会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变化。

㈣ 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是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体。在个性形成和发展中,既要受到生物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个体的遗传因素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

第二节 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点

1、需要的对象性;

2、需要的不平衡性;

3、需要的动力性;

4、需要的周期性。

三、需要的种类

㈠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关的需要。如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嗣后需要等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求知需要等

㈡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娱乐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需要

物质需要:如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时髦等。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1943年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主要有五种基本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马斯洛认为,个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不完全像陡立的、间断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满足,较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像波浪式地演进,

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

五、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⒉他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方面是有区别是,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

⒊他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仍然是受本能论的影响。

⒋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例如,有些人虽然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所创造;有些人为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⒌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测量指标。

第三节 动机与兴趣

一、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是与一个人发动、维持、抑制某种活动相关的心理倾向。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1、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

2、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称为诱因。

诱因可以分为正诱因(负)和物质(精神)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

激而获得满足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者,称为负诱因。

(二)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指由外力诱发的动机。如学生为了获得表扬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指

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如学生因为学习本身给他带来了愉悦和充实努力学习。

2、根据个体需要,可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由生理需要所引发行为的动力。如饥饿动机、干渴动机等。社会

性动机是由社会性需要所引发的行为的动力。如求知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等。

3、根据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可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远景性动机影响范围大,作用的时间长,且较稳定。近景性动机影响范围小,

作用的时间较短,且不够稳定,常受个人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三)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

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引起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

动起着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行为总是指向特定的对象。动机不一样,有机体活动的

方向及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当活动产生后,动机可以维持此活动,并及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当活动

指向于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动机就获得强化,活动就会持续下去。当活动偏离个体所追求目标时,动机得不到强化,活动就会逐渐停止。

(四)动机理论

⒈本能论

⒉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成败的原因如何分析将会影响他的成就动机的高低。主

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归类:

⑴控制位置:把成败归于自身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能力、努力的程度、身心状况等是内

部原因;而工作难度、运气、别人反应等是外部原因。

⑵稳定性:原因在性质上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能力、工作难度较稳定,而努力、动力、

身心状况、别人反应是不稳定的。

⑶可控性:原因可否受自己控制。努力的程度有可控性;而能力、工作难度、运气等具有不

控性。

⒊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指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

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个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高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而低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挑战较高难度或较容易的工作,而避免对失败的恐惧心理。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视中等难度的任务为挑战,并全力获取成功;对达到的目标明确,

并抱有成功的期望;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二、 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

上产生和发展的。当兴趣发展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为了爱好。

(二)兴趣的分类:

1、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表现为对物质生活环境、条件和生活用品的兴趣。物质兴趣过强将会发展成

畸形的、贪婪的低级兴趣。精神兴趣表现为人对精神财富的渴望。如对学习、娱乐、社会活动等的兴趣。

2、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指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如对电影、绘画等的兴趣。间接兴趣指对活动结果或

意义感兴趣。如学生因为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而产生了学英语的间接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指向性是指个体对什么事物感兴趣。人们的兴趣指向的不同,主要是由于

生活实践和教育的不同所造成的,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兴趣有高尚和低级的倾向。人们的兴趣指向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生活实践和教育的不同所造成的,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2、兴趣的广度

兴趣的广度即兴趣的范围,指兴趣指向客观事物范围的大小。广阔的兴趣应该在

正确倾向的指导下,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中心兴趣指在广阔兴趣的基础上,对事物或活动极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3、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稳定性指保持在某事物或活动上时间的长短。人们的兴趣可能是持久不变

的,也可能是变化无常的。稳定的兴趣能使人的思维长时间专注于某项活动,能使人的注意力和 探索热情指向研究的问题并且进行长期的研究,从而使人走向成功。

4、兴趣的效能

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对于活动产生积极效果的大小。有的人的兴趣只满足于对事

物当前的感知;有的人不仅仅限于从客体的知觉中享受到快乐,而且渴望进一步地认识客体,掌握自己感兴趣的客体。

思考题:

⒈需要有哪些特点?对人的活动起什么作用?

⒉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⒊试述成就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

⒋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十章 个性心理特征

第一节 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

二、气质类型

(一)气质的学说

1、体液说

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内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液体,并根据这些液体混合比例哪一种占优势,把人分为不同的气质类型:

体内血液占优势属于多血质;

黄胆汁占优势属于胆汁质;

黏液占优势属于黏液质;

黑胆汁占优势属于抑郁质。

2、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Kretschmer,1925)根据他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

肥胖型(身材短胖,圆肩阔腰) : 易患躁狂抑郁症;好社交,通融,健谈,活泼,好动,表情丰富,情绪不定;此谓狂躁性气质(cyclotymes temperament)。

瘦长型(高瘦纤弱、细长、窄小) :易患精神分裂症;不善社交,内向,退缩,世事通融,害羞沉静,寡言多思;此谓分裂性气质(schizothymes temperament)。

筋骨型(骨肉均匀,体态与身高成比例):易患癫痫症;其特点是:正义感强,注意礼仪,节俭,遵守纪律和秩序;此谓粘着性气质(visköses temperament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Shelden,1940,1950)把体型分为三类:

内胚叶型:肥胖。特点是图舒服,好美食,好睡觉,会找轻松的事干,好交际,行为随和。

中胚叶型:肌肉发达,结实。特点是武断,过分自信,体格健壮,主动积极,咄咄逼人。 外胚叶型:瘦小。特点是善于自制,对艺术有特殊爱好,并倾向于智力活动,敏感,反应迅速。工作热心负责,睡眠差,易疲劳。

3、激素说

伯曼(L.Berman)等人提出,人的气质是由某种内分泌腺的活动所决定的。他根据人的某种内分泌腺特别发达而把人划分为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以及性腺

过分活动型。

4、气质的活动特性说

情绪性美国心理学家巴斯(Buss,1975)用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等反应活动的特性为指标,区分出四种气质类型。

的人觉醒程度和反应强度大 。

社交性的人渴望活动性的人总是抢先迎接新的任务,爱活动,不知疲倦。

与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

冲动性的人缺乏抑制能力。

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神经过程的强度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

1、构成心理类型的几种特性

感受性: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最小强度的产生心理反应的能力。

耐受性:指人长时间经受外界刺激的能力。

反应的灵敏性:包括不随意的反应性和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两种特性。 可塑性:指人根据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难易程度。

情绪兴奋性: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

外倾性和内倾性:指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是内的特性。

2、不同气质类型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胆汁质:该类型的人热情,坦率,精力旺盛,脾气暴躁,好冲动、反应迅速、情绪反应强烈,外倾性明显。能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缺乏耐心。在正确教育下,他们也能具备坚强的毅力、主动性和独创性等良好的品质。

多血质:该类型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对一切引起他注意的事物都能作出兴致勃勃的反应。行动敏捷,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也快,表情生动。在良好的教育下,他们也能培养出高度集体主义情感,易于形成对学习、劳动的积极主动的态度。

黏液质:该类型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

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在良好教育下,他们容易形成勤勉、实事求是、坚毅等特性。而在不良教育下,则可能发展为萎靡、迟钝、消极、倦怠、冷漠、顽固等不良品质。

抑郁质:该类型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三、气质类型与教育

教师要善于区别和正确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具体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施教。

按照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智力和知识技能的教育。

第二节 性格

一、性格概述

(一)性格的含义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具有评价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

(二)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1)从生理基础上看,气质以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组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性格是神经类型的特点与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合金”。

(2)从稳定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3)从评价方面上看,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联系:

(1)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2)性格对气质的影响

2.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性格与能力是个性的两个不同侧面。

二者是在相互制约中发展的。

良好的性格特征能弥补某些能力的不足。

性格与能力的结合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性格的结构与类型

(一)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态度特征

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表现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特征;表现为对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表现为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在: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紧急或困难情况下

表现出的意志特征;对已作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人对情绪的控制水平和方式方法的特征就是性格的情绪特征。

情绪强度方面的特征;情绪稳定性方面的特征;情绪持久性方面的特征;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方面的性格特征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

性格的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1.心理技能类型说

培因(A.Bain)和里波特(T.Ribot)提出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向性类型说

荣格根据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里比多指个人内在的、本能的力量。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指向于内部世界,属于内倾型;也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属于外倾型。

3.社会-文化类型说

斯普兰格(E.Spranger)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出发,根据人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4.独立——顺从说

威特金(H.A.Witkin)等人根据场的理论,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前者也称顺从型,后者又称独立性。

5. 特质分析说

“特质” 是个体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时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倾向。

①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

首要特质

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s) 中央特质

次要特质

②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

特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

质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

三、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一)家庭影响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环境。

(四)个体主观因素。

第三节 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二、智力结构理论

(一)智力二因素说(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的。

(二)智力的群因素说(塞斯登)认为智力是由一群彼此无关的原始心理能力所构成的,一般有七种原始因素:计算;词的流畅;言语的意义;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

三、能力的测量

比奈-西蒙量表

IQ=智力年龄(M·A) ÷实际年龄(C·A) ×100

四、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类型的差异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三)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五、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及营养状况。

(二)早期经验。

(三)教育 。

(四)实践活动。

三、气质类型的教育含义

教师要善于区别和正确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具体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施教。

按照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智力和知识技能的教育。

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

科学的心理观认为: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2、神经元的功能

兴奋功能:神经元接受刺激而进入活动状态的功能。

整合功能:细胞体把各方面传来的兴奋加以整合,使兴奋加强或减弱。

传导功能:细胞体把整合后的兴奋作为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向下一个神经元。

3、神经元的分类

4、突触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是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出和传入信息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控制人的全部行为,包括从眨眼到解决复杂的符号逻辑问题。

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在神经活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传入神经纤维把来自感受器的信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另一方面,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官。它们起着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作用。

植物性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腺体极其它一些平滑肌,象体内脏器的运动变化、呼吸、心跳、消化、排泄、分泌都是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来控制的。它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脊髓

脊髓上接脑部,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分布于它的两侧,脊髓的活动受脑的控制。功能是传导上行和下行的神经冲动,调节简单的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 脑

脑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脑的结构与功能

脑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通常把延脑、桥脑、中脑合称脑干。另外还有两个结构也很重要,分别是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延脑

延脑上接桥脑,它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它支配着心跳、呼吸、咀嚼、吞咽、唾液分泌、呕吐、喷嚏、咳嗽等活动,因此又叫做“生命中枢”。

桥脑

桥脑在延脑的上方,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调节肌肉紧张和某些内脏活动的反射中枢,它主要就是调节面部肌肉的运动,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中脑

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是视觉和听觉的低级中枢,对调节骨骼肌肉的紧张度,对姿势的调节,运动的协调和定向反射有重要作用。

间脑

间脑位于大脑的两半球之间,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皮质下较高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所有的感觉信息都先传送到丘脑,进行初步的加工,再由丘脑传送到大脑皮质的各感觉中枢。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重要控制中枢,主要机能是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正常的代谢,以及饥饿、渴、性等生理活动,也是情绪反应的重要中枢。

小脑

小脑是调节和校正肌肉的紧张度,以便保持身体平衡,维持身体姿势,保证动作正常运行,小脑受损会导致运动失调。

网状结构

在脑干的中央部分,有些神经核团和神经纤维交织形成网络,叫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分为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上行系统控制着觉醒和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下行系统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的作用,两种调节系统的协调活动维持了大脑功能的正常运行。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位于大脑和脑干的边缘,其功能不仅与嗅觉有关,且与一系列的内脏活动、躯体活动、情绪活动有关。

大脑

大脑位于间脑之上,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因此,我们通常将大脑称为高级神经中枢。

大脑的结构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总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70%左右。在两个半球表面覆盖着一层2~5毫米厚的灰质,叫大脑皮层或皮质,总面积约2200厘米~2600厘米,约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半球表面布满了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回,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主要的沟裂将大脑半球分了四个叶。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概念

反射弧、反射环

反射的种类: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系统性:动力定型、两种信号系统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基本过程: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

反射的概念

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反射的具体程序是:

反射弧

感觉器官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脑或脊髓)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效应器官

反射环

反射弧的终末环节并不意味着反射活动的结束,在通常情况下,由效应器官产生的反应动作又将成为对有机体的一种新鲜刺激,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反射“环形”通路。

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又称为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下来的反射活动,它是有机体的本能行为。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脊髓和脑干等低级中枢。

无条件反射主要有五种:食物反射、内脏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的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而建立起来的反射。

条件反射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

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

两种条件反射的异同点

经典性条件反射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把一只饿鼠放入实验箱内,当它偶然踩在杠杆上时即喂食以强化这一动作,经多次重复,鼠即会自动踩杠杆而得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训练动物只对某一个特定信号,如灯光、铃声出现后,作出踩杠杆的动作,才给以食物强化,这类必须通过自己某种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无条件刺激物和无关刺激分别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两个兴奋点 ,其中无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兴奋灶比较强,而无关刺激物所引起的兴奋灶比较弱,这两种刺激物在多次结合的过程中,较强的兴奋灶吸引较弱的兴奋灶,并且较弱的兴奋灶通过扩散,最终在两个兴奋灶之间形成了在功能上的暂时接通,从而无关刺激物变成了条件刺激物,当它单独作用时,引起的兴奋可沿暂时神经联系引起无条件反射皮层区的兴奋,而发生相应的反射活动。 两种条件反射的异同点: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以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基本条件,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地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但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另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后;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在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中,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操作性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

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只要有关刺激一旦出现,人们就表现出一系列的自动化的动作反应,这就是动力定型(简称动型)。

动力定型的特点是当它已经形成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自动地出现。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

两种信号系统

1927年巴甫洛夫提出了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他把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把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兴奋过程

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

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大类

非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两种

1.外抑制

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中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称为外抑制。如突然出现强声,立刻使原来的活动受到抑制。巴甫洛夫对外抑制的解释是额外刺激的出现引起皮层相应部位较强的兴奋时,这个新的兴奋中心增强了它对周围皮层区域的抑制,使原来的条件反射被抑制。

2.超限抑制

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使抑制发展,这叫超限抑制。这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或进入抑制状态,借以保护脑细胞,使其免受损坏,因此超限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病儿的沉睡,动物的“假死”,都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消退抑制

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称为消退抑制

2.分化抑制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类似的刺激物不强化,使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和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在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和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例如,当人体某处受到非常重的打击时,浑身都感到震颤,这说明强兴奋易于扩散;当身体某处的皮肤受到轻微的触摸时会感到浑身发麻,这说明弱兴奋也易于扩散;而只有中等强度的皮肤刺激,我

们对它感觉的定位才最分明,这说明中等强度的兴奋易于集中。

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一方面反映着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

2、个人经验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

3、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

(三)、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1、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人的行动的必要条件。

2、人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活动中发生,形成的。

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也可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和校正。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1、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重要性:感觉剥夺实验

(二)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1)视觉:适宜刺激为380~780毫微秒的光波,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 实验1:

研究人员给被试事先戴上一副特殊的三棱眼镜,使被试通过眼镜看到一根直的木棍

是弯曲的,同时请被试用手触摸这根木棍,触觉告诉他是直的,而当研究人员问:“木棍是什么形状的?”结果有90%的人都认为:“木棍是弯的”

几种视觉现象:

视觉后象: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颜色视觉: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了颜色视觉经验。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从而得到融合的感觉。

视敏度:即视力,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视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暗适应:指由亮处到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指由暗处到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2)听觉:

适宜刺激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

(3)嗅觉和味觉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感觉。

味觉是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通过味蕾产生的感觉。

(4)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称为肤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2、内部感觉:

(1)机体觉(内脏感觉)

机体觉由于内脏活动作用于感受器而产生的,包括饥饿、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

(2)平衡觉(静觉)

静觉是由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3)运动觉(本体感觉)

运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二、 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1、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共同点 区别 联系

感觉 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知觉的基础

知觉 的直接反映 整体 感觉的深入

(二)知觉的种类:

1、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特性不同,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

(1)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负责处理物体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方向知觉与性格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及速度的反映。

真动现象: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 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似动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运动的现象。

①动景运动; ②自主运动; ③诱导运动

2、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及其清晰程度高低,可将知觉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

(1)精确知觉:符合实际的清晰的知觉。

(2)模糊知觉:不清晰的模糊的知觉。

(3)错觉(illusion):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包括视错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和方位错觉。

(4)幻觉:无中生有的知觉。

方向知觉与性格

从心理活动看,人们运用视觉线索和前庭感觉信息时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当两类信息不一致时,有的人更多地依赖于内耳前庭感觉的信息,而有的人则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环境的视觉线索。可以通过棒框仪测量。

测验是在缺乏其他参照线索的情景下,让被试面对一个倾斜的方框(图A),框内有一根倾斜的直棒,要求被试仅凭知觉把框内的直棒调节垂直。 结果发现,被试有两类反应:一类反应是不受周围方框的影响,把直棒调节成与地面相垂直(图B);另一类是以方框为依据,把直棒调节成与方框边沿相垂直(图C)。分别被称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研究发现,具有这两种不同方向知觉特点的人,其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

场独立性(B)强的人,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喜欢独来独往,对社会交往不感兴趣,生活上不太注意别人的意见,不轻易动感情,喜欢从事与人少有交往的职业。

场依存性强(C)的人,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喜欢寻求社会支助,喜欢社会交往,重视他人的意见,容易接受团体的建议,好动感情,喜欢从事与热闹打交道的工作。

(三)、社会知觉的偏差

1、首因效应(prinacy effect)

最先接受到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的现象。

实验:James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2、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实验:改变Lichens的部分条件。Lichens提醒被试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评价;并将E、I两段文字隔开呈现给被试。呈现一段描述后花5分钟让其做无关工作(数学题、听故事等)。此种情况下,被试倾向于根据后面一段描3、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对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印象后,倾向于根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戴恩实验)

4、刻板印象(stereotype)

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台湾大学生对各国人的刻板印象:

美国人 — 民主、天真、乐观、友善、坦率

英国人 — 有绅士风度、聪明、守旧、传统

法国人 — 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

德国人 — 严谨、勤奋、呆板、聪明

日本人 — 爱国、尚武、进取、善模范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持续一定时间,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就是感

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指感觉出来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刺

激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刚能引起

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也成反比关系:即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

二、感受性的变化:

㈠感觉的适应:

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适应。

㈡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

比。

(1)同时对比是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现象。

(2)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2、不同分析器的相互作用。

(1) 一种分析器的微弱(强烈)刺激,能提高(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2)感觉补偿,它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3)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三、知觉的特性

㈠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特性。

影响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2、对象的动静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人的主观状态符合人们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事物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知觉对象 。 ㈡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对客体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进行整体性的反映的特性。 主观轮廓图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

(1)接近性:凡距离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2)相似性:凡形状或颜色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被看成一个整体。

(3)连续性:凡能够组成一个连续体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5)良好图形: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看成是一个完美的图形。

㈢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有语词加以标志的特性。

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识经验、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言语提示)

㈣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即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等。

第四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感觉强度律的运用

刺激物的强度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教师讲课的声音大小、板书大

小都要适度,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听清楚;实验、演示应该使实验观象明显,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二、知觉选择性规律的运用

根据知觉选择性的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感知对象。

对象的活动性是知觉选择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当的手势动作等都可以使对象被优先感知。

演示直观教具和做实验如果注意增加活动的特点,效果会更好。

知觉对象的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容易被优先感知。因此,教师要使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一定新意。

三、知觉理解性规律的运用

根据知觉的理解性是知识经验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规律,教师应该使感性认识与语言指导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做到语言和直观相结合。

四、克服社会知觉偏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社会知觉的偏差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既不能凭第一印象,个别品质或某种新异性去看待学生,更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

去评价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全面、深入、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学生,更要善于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五、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运用

运用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多种分桥器协同活动。从而提高感知效果。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学习的积极性。

六、正确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强度对直观效果的影响

3、直观刺激对象与周围背景之间有一定的对比差异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人知觉,从而提高直观效果

5、运用直观教具的目的要明确,呈现时机要适当,间隔距离得当,保持直观映像的整体性

6、直观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七、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与观察力

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2、观察力即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知觉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善于发现事物典型特征的能

力。

(二)、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目的任务

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首要条件。观察的目的任务愈明确,观察者

对知觉对象的反映就愈完整,愈清晰;反之,否则,盲目地知觉就会走马看花,甚至无所收获。

2、做有关的知识准备

观察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对相应事物不可能作精细的观察。因此,要使学生从良好的观察中培养观察力,就要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为观察做好知识准备。

3、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训练

合理的观察方法或程序一般是从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即先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再分出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现察了解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整体获得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

4、加强个别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观察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5、 启发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鼓励创见。

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使学生的观察有明确的方向性。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事物的特点,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要诱导学生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要指导学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启发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

要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就要及时把所见、所闻、所得详细记录下来(或作笔记和日记),并且对这些片断的、日积月累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理清脉络,了解到事物的关系,找出前因后果,写出总结或报告。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习惯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思 考 题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什么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3、影响感受性变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根椐感知觉规律怎样提高直观效果?

5、什么是观察?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五章 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通过识记、 保持、再认或回忆的方式在人脑中的反映。 ㈡ 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是把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再认和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二、记忆表象:

㈠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出现的该事物的形象。

㈡ 特征:

1、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

2、概括性:表象不是知觉的翻版或重复,它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是反映事物的个别特点,而是反映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具有概括性。

㈢ 种类:

1、按概括性分:

个别表象:是指在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感知基础上产生的形象,又称为单一表象。 一般表象:是在个别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一类事物的共同的主要特征的形象。

2、按感知特点分:

视觉表象是由视觉获得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浮现。

听觉表象是由听觉器官获得的声音表象,主要有言语听觉表象和音乐听觉表象。

运动表象是和运动感觉相联系的,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关于动作和动作系统的形象。 ㈣ 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介于知觉与思维的中间环节,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三、记忆的种类:

(一) 根据记忆的内容分: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

逻辑记忆:以事物关系、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为内容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

运动记忆:以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 内容

(二) 根据保持时间,分为三个记忆系统:

⒈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当引起感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信息仍能保持一个极短暂时间的记忆形式。 感觉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短:约0.25~2秒;

②信息编码依据其物理特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③记忆容量大:一般认为是9个~20个字母;

④感觉记忆痕迹易消褪。

⒉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不超过1分钟。

实验:Miller实验—你能记住多少?

短时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短:约5~20秒,不超过1分钟;

②记忆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③信息编码多为言语编码存储;

3.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ory )

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记忆形式。

长时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

②记忆容量无限:5万~10万组块或1015bits

③信息编码多为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存储;

④信息提取有两种方式:回忆和再认。

四、一些有趣的记忆现象

㈠ 回忆的最佳环境就是记忆时的地点

㈡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㈢ 特殊事件—不随时间消逝的记忆

㈣ 前瞻性记忆

第二节 记忆过程及规律

一、识记:

㈠ 识记是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印象,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㈡ 种类:

1、根据识记目的分:

无意识记: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而进行

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努力而进行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分:

机械识记:对无意义材料或没理解的事物依据其外在联系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其内部联系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的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任务:

由于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识记材料时的组织也不同,如果目的是要求回忆的精确性,那么学习者就会在心里默默地复习单个句子和词,如果目的是要求连贯地回忆材料,那么就会去建立意义联系,理解材料的逻辑性。

2、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难易不同的材料在识记过程中的效果是不同的。识记容易的材料一般开始时进展较快,后来逐步缓慢,成一减速曲线,识记难度较深的材料,常是开始时进展较慢,后来逐步加快,成一加速曲线。一般说,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材料越多,平均所用的时间就越多。

3、识记的方法

整体识记方法是将识记材料整篇阅读,直至成诵为止,部分识记法是将识记材料一段一段阅读,到分段背诵完毕再合成整篇背诵,综合识记法是先进行整体识记再进行部分识记,最后再进行整体识记,直到成诵为止。

一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综合识记法,而最不合理的是部分识记法。

不过,这三种方法的优劣是有相对性的。一般说来,如果材料较短且具有密切的意义联系,可用整体识记;如果材料本身没有多少意义联系,可用部分识记;如果材料有意义联系但既

长又难,则采用综合识记效果较好。

4、主体的情绪、注意状态

积极情绪和注意力集中状态的认识

二、保持和遗忘:

㈠ 保持

保持是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并得到巩固的过程。

量的变化:减少、保持、增加

质的变化:简略、概括、匀称、合理化

㈡ 遗忘:

对过去曾经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进行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⒈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利用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绘制出了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称为遗忘曲线或记忆曲线。

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⑴材料的性质、数量:

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⑵材料的系列位置

一般情况下,人门在学习中最后学习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学习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⑶学习的程度: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通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的材料;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种材料称之为过度学习材料。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150%,效果最为经济合理。

3.遗忘的原因:

⑴ 衰退说:这一理论用“用进废退”的观点来解释遗忘,认为遗忘可能是不用的结果。 ⑵干扰说:遗忘是先前的学习和后来的学习相互干扰,以致造成抑制效应的结果。(干扰的形式有两种)

(1)前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指在识记之前所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发生的干扰作用。

(2)倒摄抑制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一般来说,干扰作用的大小与先后两种材料的相似程度、时间间隔以及所学材料的巩固程度有关。研究发现:中等相似程度的两种学习材料干扰最大,先后学习的材料间隔时间越长干扰越小,学习的材料巩固程度越高产生的干扰也就越小。

⑶ 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三、再认和回忆

㈠ 再认: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

㈡ 回忆: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回忆的种类:

①根据回忆目的分:

有意回忆:是有回忆任务、自觉追忆以往经验的回忆

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回忆。

②根据回忆的中介物分:

直接回忆: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经验的重现是直接回忆。

间接回忆:借助于中介物进行的回忆叫间接回忆。

③追忆:

追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回忆,它同时具有有意回忆、间接回忆的特点。这种回忆需要较大的意志努力,也需要思维活动的参加。

第三节 记忆与教学

一、 科学地识记:

(一)明确识记的目的任务;

(二)善于运用各种识记的方式、方法;

1、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识记;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3、反复诵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恰当选择整体、部分或综合法;5、适当运用记忆术。

(三)合理的安排每次识记材料的数量;

二、记忆过程中保持的组织

(一)有效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一般是先快后慢。所以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之前及时进行。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复习时间分配有两种方式,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连续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学习,学习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称为分散学习。很多实验证明,一般情况下,分散学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但是在使用与分散复习时,时间间隔长短,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确定。一般是“先密后疏”既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之间时间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

3、复习要系统化

系统化复习能使复习材料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形成清晰的思路;既避免干扰,又具有线索,提高保持效果。

4、多样化的复习

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到疲劳,降低复习效果;而多样化的复习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颖,注意力更能集中,并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复习效果。

(二)适当超额学习

三、 提高回忆的效果

(一)利用联想

1、接近联想;2、相似联想;3、对比联想;4、关系联想。

(二)运用推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精确性

(三)记忆的持久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讨论:

联系实际分析自己的记忆特点,并提出改善记忆的方法。

案例分析:

王虎考上大学后,妈妈送给他一块比较贵重的新手表,并嘱咐他要好好学习。王虎对这块新表的款式非常欣赏,倍加喜爱,有时还向别人炫耀几句。可是,有一天晚上,他洗脸的时候把表摘下来忘记了再戴上,等到回去再去找时已经不见了。可是,当他到保卫科报案时候却不能把自己表的特征详细的描述出来。

问:为什么?

思考题

1、记忆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2、简述三种记忆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3、试述遗忘的基本规律及现象。

4、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组织复习?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㈠ 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㈡ 特征:

1、间接性: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

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这是思维的间接性。

2、概括性:思维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

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与思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

三、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不同分:

(1)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2、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分:

(1)求同思维

(2)求异思维

3、根据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成分不同分:

(1)再现思维

(2)创造思维

4、从意识角度分:

(1)现实思维

(2)我向思维

第二节、思维的过程和形式:

一、思维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1、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方面或各特征。

2、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综合起来,了解它们之

间的联系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

(二)比较与分类:

1、比较是在头脑里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

关系。

2、分类是在头脑里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种类。

(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2、概括就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

(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1、具体化是指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理论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2、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使之建立联系的过程。

二、思维形式

1、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的概括反映。

2、判断:是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式。

3、推理:是从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一、 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

1、发现问题: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2、分析问题:弄清问题的要求是什么,哪些是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与要求之间有什么联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

3、提出假设: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和方法,即要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推测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4、检验假设: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是否与某些原理、原则、公式相符合。

二、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动机强度

在一定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

决问题的效率,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状态下,人的思维活动才有较大的准确性与灵活性,更好的解决问题,并且这一动机强度的适中点还会随问题解决的难度而变化。

2、问题情境

一般说来,问题情境越复杂,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之,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方面

的功能。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物体固有功能的局限而影响到问题的解决。

4、定势

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可以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使人以某种比较习惯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行为反应。它对问题解决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5、原形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而能给人获得解决问题启发的事物叫做原型。

6、迁移作用 :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

7、策略:

8、情绪:

9、个性特征: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逐步接近策略

2、图表解释策略

3、重新表述策略

4、分割限定策略

5、充分略举策略

6、系列连环策略

第四节 想 象

一、什么是想象

㈠ 概念: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㈡ 想象的特点:

1、形象性: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以直

观的形象呈现在人们头脑中,而不是词或者符号。

2、新颖性: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它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已有表象的基

础上加工改造的结果。

二、 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想象是一种超前反映现实的形式,具有预见性。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总是先想象出劳动的成果,再进行某项工作

2.补充功能: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借助言语描述通过想象补充感知上的不足,扩大认识范围。

3. 代替功能:由于现实生活的局限,人们的某些需要有时不能实际得到满足,他们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三、想象的形式

1、粘合:生活中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夸张: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

4、拟人化: 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5、猜想:先提出假设,然后再去证明它的存在方式。

四、想象的种类:

㈠ 无意想象: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㈡ 有意想象:

是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1、再造想象:

①概念:根据他人的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②形成条件:

a. 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b. 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① 概念: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②创造想象的特点:

a.首创性、新颖性、独立性

b.严格的构思过程

③ 形成条件:

a.细致观察、储备丰富的形象材料

b.激发创造动机

c.利用原型启发

3、幻想:

① 概念: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② 幻想的特点:

a.与愿望想联系,是人们希望的寄托;

b.不立即体现于实际生活,是对未来的设想。

③ 种类:

a.积极幻想:理想等

b.消极幻想:空想、迷信等

五、想象与教学

(一)影响想象的因素

1、记忆表象贫乏;2、思维刻板;3、缺乏判断力

(二)怎样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1、要引导学生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应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一)非逻辑性

1、直觉:指对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与理解,从而产生能够直接阐明问题的思想,使

问题得到解决。

2、灵感:是一种最富创造性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状态。

(二)发散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精密性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

3、豁朗阶段

4、验证阶段

四、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民主、和谐、宽松的充满鼓励的环境。

(二)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

1、多元评价学生;2、发挥哲学课程、艺术学科和学校潜在课程的作用;3、培养健康人格;4、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5、训练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

(三)运用开发个体创造力的方法

1、智力激励法;

2、信息交合法(魔球法);

3、联想法;

4、综摄法。

第六节 思维品质与教学

一、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逻辑性;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5、思维的创造性。

二、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引导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2、强调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3、加强对学生的言语训练;

4、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发展求同思维;限制心理定势的消极作用,发展求异思维;

5、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 考 题

1、想象的形成方式有哪些?

2、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3、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哪些?

4、什么是问题解决,它有哪些基本阶段?

5、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情绪:生理需要、情境性、外显性

情感:社会需要、稳定性、内隐性

(二)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三、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一)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基础

聋者不知噪音之讨厌,盲者不知丽色之可喜。知之深,爱之切。

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培养认识兴趣,调动积极性,激发潜能等。

四、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与生理变化

(一)、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也叫表情,包括:

1、面部表情

2、体态表情

3、言语表情

表情猜、猜、猜 (二)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二)、生理变化:

1、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2、消化系统的变化

3、腺体和内分泌变化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按主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分(基本情绪)

古代把基本情绪分为“喜、怒、哀、乐、爱、恶、惧”七种,谓之“七情”;现代则将之

分为以下四种:

1、快乐:

因为需要、目标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2、悲哀:

因为所热爱事物的失去或愿望幻灭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3、愤怒:

因为不满或受到攻击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4、恐惧:

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摆脱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情绪体

验。

二、按情绪、情感的强度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

㈠ 心境:

1、含义: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情感状态。

2、心境的特点:缓和而又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具有弥散性。

㈡ 激情:

1、含义: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情感状态。

2、激情的特点:激情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力量;发作短促,冲

动一过,迅速弱化或消失;发作通常有特定的对象引起,明显有指向性。

㈢ 应激:

1、含义: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情感状态。

2、应激的特点:应激状态最重要的特点是广泛而强烈的生理反应。

(四)热情:

1、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情感状态。

2、热情的特点:深刻而持久,具有强大的动力效应。

三、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

(一)道德感 :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二)理智感 :

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中是否满足人的认识或探究真理的需要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美感 :

美感是由审美的需要与美的观念是否满足或实现而产生的情感。

第三节 情绪、情感与教育

一、情绪和情感与身心健康

情绪情感既能够增进也能够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可以造成疾病,损害人的健康,而良好的情绪则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焦虑、忧愁、悲伤、压抑可能导致精神分裂、高血压、心脏病、溃疡、胃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一般称它为心因性疾病。

二、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

(一)兴趣、爱好是伴随着愉快情绪的认识和活动倾向。

(二)在智力活动中,情绪、情感具有动力功能。

(三)在智力活动中,情绪、情感具有信号功能。

(四)在智力活动中,情绪、情感具有感染功能。

(五)情绪的激动水平影响学习效率。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随着操作的难易和情绪的高低,学习效率也发生变化。一般的,难度高的学习内容所需的激动水平较低;难度较低的学习内容所需的激动水平则较高。

三、情绪、情感与思想品德发展

道德情感是品德四大心理要素之一,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重要作用。

四、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教师课堂上的情绪、情感具有强大的感染性。首先教师通过其丰富的表情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其次,教师通过其富有感情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培养兴趣;再次,教师通过其积极、健康的情感来引起共鸣并产生移情效应。

五、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

(一)提高对情绪、情感的认识

(二)创设培养情绪、情感的良好情境

(三)提高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

1、理智调适法

2、合理宣泄法

3、转移注意法

4、自我暗示法

5、幽默法

6、升华法

*几种测验

一、焦虑自测

焦虑: 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二、抑郁

抑郁症的基本症状表现:

烦躁不安(感觉不适)或者冷漠的情绪。

回避刺激。

长期没有体验快乐的能力或者缺乏快感。

停止与别人接触。

反复思考自杀或者死亡。

睡眠不安特别是早醒。

精神运动不安或者迟钝。

食欲减少或遭到破坏。

自责;无价值感;没有理由的内疚感。

缺乏决定能力;思想迟钝;缺乏专注力。

饮酒或用药增多。

没来由的哭叫。

三、情绪智力商数

依照戈尔曼的的说法,情商包括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对他人情绪的

识别、移情及适度反应能力5个方面。

第八章 意 志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一、关于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它的特征是:

1、自觉目的性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名人论意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东坡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认识活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也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2、意志与情感的关系:积极的情感可以鼓舞人的意志,成为意志的动力;消极的情感也可以成为人的意志的阻力,它会削弱人的意志,阻碍人去实现原定目标,使意志行动半途而废;意志可以调节、控制情感。

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爱迪生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的心理分析

一、采取决定阶段

(一)动机斗争

1、按趋避方向,可将动机斗争分为:

(1)双趋式斗争:当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并存的但又不能同时实现的目的,所产生的心理矛盾。

(2)双避式斗争:当一个人遇到两个威胁而都想避开的情境,但又不能全避开时的心理矛盾。

(3)趋避式斗争:当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两种相反的动机时,即既想要又怕要的心理矛盾。

2、按内容不同,可将动机斗争分为:

(1)原则性动机斗争。与社会道德标准关系不大的动机斗争。

(2)非原则性动机斗争。与社会道德标准密切相关的动机斗争。

(二)确定目的

1.关于活动目的: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

2.解决目的之间冲突的建议:

(1)以正确的动机为基础,不要患得患失;

(2)郑重思考,面对现实,权衡利弊,分清远近主次;

(3)保持镇定自若、愉快和乐观的情绪;

(三)、选择方法与策略,制定行动计划

影响因素:

1、个体意识和智力的差异,影响方法与策略水平;

2、动机冲突的解决也影响行动手段、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3、个人的知识经验丰富与否。

二、克服困难执行决定阶段

克服困难依赖的心理条件:

1、坚定的信心和世界观是高尚动机的基础,也是克服困难的基本条件;

2、目的是否明确,适当和切实可行;

3、对行动胜利美好前景的憧憬,对失败招致的严重后果的认识;

3、防止机械刻板;

4、首先争取局部的胜利。

第三节 意志品质及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意志品质

(一)自觉性与盲目性、独断性

有自觉性的人能自觉地、独立地、主动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为实现预定目的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力量。遇到障碍和危险的时,也能百折不挠地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具有盲目性的人缺乏独立精神和倡导精神,对自己的行动没有信心,盲目地轻信别人的言辞和极易屈从环境影响。

(二)果断性与优柔寡断、冒失

具有果断性的人往往善于捕捉时机,当机立断,关键时刻决不犹豫、不退却。危急情景下,也能镇定自若,赴汤滔火,大义凛然;当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又能根据主、客观条件,适时地做出新的决定,并坚决执行。具有优柔寡断的人总是患得患失,顾虑重重而拖延决定、错过时机;或者作了决定,又反复审查,担心后果,而不坚决执行。

(三)自制性与冲动

意志的自制性即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一种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1)善于促使自己去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并克服不利因素;(2)善于克服盲目冲动行为和克制自己的困惑恐惧、慌张、厌倦和懒惰等消极情绪。

自制力的强弱取决于对行动目的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认识越清,自制力就愈强。

(四)坚持性与动摇性、顽固

坚持性是指在行动中,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为实现预定的目的坚持到底的心理品质。具有坚持性的人善于抵制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他们不仅能顺利完成轻易而感兴趣的工作,而且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已经开展的,甚至是枯燥无味的工作,也决不半途而废,在坚持目的性的原则下,灵活地改变达到目的的手段,努力做出优异的成绩。 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朝秦暮楚等也是与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

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发展健康的情感

(三)组织实践活动

(四)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

(五)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六)针对学生意志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三、挫折应对与意志调节

(一)什么是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者是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消极的心理准备。

(二)挫折应对与意志调节

思考题

1、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有哪些基本特点?请举例说明。

2、意志行动包括哪些过程?请举例说明。

3、意志有哪些基本品质?举例说明。

4、青少年的意志发展特征是什么?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伐木工

一天,一位伐木工人在森林里单独伐木时,不小心,右腿被伐倒的树木压住,如果等同伴们来救他,恐怕那时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在危急关头,只能靠自己。他试着用电锯来锯树,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这种情况下使用电锯极易出故障,那样的话他只能坐以待辟。经过一番紧张的思考,他毫不迟疑,当机立断,只有把自己的腿锯断才可能脱险,他狠了狠心用电锯锯断了右腿,并忍着剧痛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凭着顽强的毅力回到了家。

思考:袁隆平﹑梁振国以及某离休干部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获由国家主席江泽民授予的“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这一世界公认的难题,矢志提高水稻产量,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培育出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品种,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他已年过七旬,还在继续努力,要把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再提高一步,并推向世界,造福人类。

材料二:运动场上的英雄——梁振国

梁振国是位刚满19岁的运动员,他在参加八运会山地车越野赛时,因为赛车前叉断裂,他扛着摔坏前轮的赛车 ,奔跑了一千多米。到达终点时,因过度疲劳休克了,并一度停止呼吸。经过抢救和治疗,才恢复了健康。

材料三:

某部队离休干部居住在某交通岗亭附近,看到交通警察们一年四季地忙碌,很辛苦,便主动为交警义务送开水,这一送就是13年。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由开始的骑自行车送开水,到骑三轮车送开水,现在老人已不便骑车,还坚持每天步行送水。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从未间断过。即使老人生病住院,也不忘嘱咐家人去送开水。送开水看似平凡不过的小事,但老人已坚持了4700多天的时间,反映了老人有着多么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黄乃上中学时在足球场上右眼被踢伤,视网膜脱落,后影响到左眼,1949年双目完全失明。在痛苦中,他想到父亲黄兴为中华民族振兴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终于振作起来。由已及人,他想到千千万万处在黑暗中的盲人,没有一种较理想的文字来互相交流。黄乃静下心来,开始研究世界各国的盲文,俄文的,英文的,世界语的,从中找出了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大胆地实行中外结合,把字母国际化。经过无数次实验、失败、改进,终于研究出了以背景语言为标准,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相形盲文体系。这种盲文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普通人身上,只要我们具有靠拼搏奋斗获得成功的心理品质

坚强的桑兰

1998年7月,美国纽约世界友好运动会体操赛场,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意外受伤,那一瞬间的画面,令人心痛。桑兰在她如花的年纪遭受如此的厄运,她怎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架着脖套做牵引,虽很痛苦,但她没有一丝愁眉苦脸;桑兰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总是以一副发自内心的阳光笑容和健康的心态面对大家。桑兰灿烂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桑兰坚强的意志感动了全世界。桑兰说:我要学会照顾自己,我要笑对人生

第九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

它代表剧中人的身分,后来引申为一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结构:

三、个性的特征:

㈠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心理成分的一致性,正常人能正确评价认识自己,能及

时地调整个性中的矛盾成分,使其心理和行为保持一致。其次,个性是由各个紧密联系的成分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

㈡ 个性的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个性是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然而人的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性,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同一群体在个性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性。 ㈢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在个体的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不是个性特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个性并不是天赋的,主要是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固,但是复杂的现实生活、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改变同样会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变化。

㈣ 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是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体。在个性形成和发展中,既要受到生物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个体的遗传因素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

第二节 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点

1、需要的对象性;

2、需要的不平衡性;

3、需要的动力性;

4、需要的周期性。

三、需要的种类

㈠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关的需要。如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嗣后需要等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求知需要等

㈡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娱乐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需要

物质需要:如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时髦等。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1943年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主要有五种基本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马斯洛认为,个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不完全像陡立的、间断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满足,较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像波浪式地演进,

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

五、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⒉他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方面是有区别是,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

⒊他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仍然是受本能论的影响。

⒋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例如,有些人虽然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所创造;有些人为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⒌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测量指标。

第三节 动机与兴趣

一、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是与一个人发动、维持、抑制某种活动相关的心理倾向。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1、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

2、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称为诱因。

诱因可以分为正诱因(负)和物质(精神)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

激而获得满足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者,称为负诱因。

(二)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指由外力诱发的动机。如学生为了获得表扬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指

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如学生因为学习本身给他带来了愉悦和充实努力学习。

2、根据个体需要,可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由生理需要所引发行为的动力。如饥饿动机、干渴动机等。社会

性动机是由社会性需要所引发的行为的动力。如求知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等。

3、根据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可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远景性动机影响范围大,作用的时间长,且较稳定。近景性动机影响范围小,

作用的时间较短,且不够稳定,常受个人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三)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

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引起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

动起着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行为总是指向特定的对象。动机不一样,有机体活动的

方向及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当活动产生后,动机可以维持此活动,并及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当活动

指向于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动机就获得强化,活动就会持续下去。当活动偏离个体所追求目标时,动机得不到强化,活动就会逐渐停止。

(四)动机理论

⒈本能论

⒉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成败的原因如何分析将会影响他的成就动机的高低。主

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归类:

⑴控制位置:把成败归于自身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能力、努力的程度、身心状况等是内

部原因;而工作难度、运气、别人反应等是外部原因。

⑵稳定性:原因在性质上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能力、工作难度较稳定,而努力、动力、

身心状况、别人反应是不稳定的。

⑶可控性:原因可否受自己控制。努力的程度有可控性;而能力、工作难度、运气等具有不

控性。

⒊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指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

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个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高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而低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挑战较高难度或较容易的工作,而避免对失败的恐惧心理。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视中等难度的任务为挑战,并全力获取成功;对达到的目标明确,

并抱有成功的期望;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二、 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

上产生和发展的。当兴趣发展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为了爱好。

(二)兴趣的分类:

1、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表现为对物质生活环境、条件和生活用品的兴趣。物质兴趣过强将会发展成

畸形的、贪婪的低级兴趣。精神兴趣表现为人对精神财富的渴望。如对学习、娱乐、社会活动等的兴趣。

2、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指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如对电影、绘画等的兴趣。间接兴趣指对活动结果或

意义感兴趣。如学生因为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而产生了学英语的间接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指向性是指个体对什么事物感兴趣。人们的兴趣指向的不同,主要是由于

生活实践和教育的不同所造成的,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兴趣有高尚和低级的倾向。人们的兴趣指向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生活实践和教育的不同所造成的,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2、兴趣的广度

兴趣的广度即兴趣的范围,指兴趣指向客观事物范围的大小。广阔的兴趣应该在

正确倾向的指导下,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中心兴趣指在广阔兴趣的基础上,对事物或活动极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3、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稳定性指保持在某事物或活动上时间的长短。人们的兴趣可能是持久不变

的,也可能是变化无常的。稳定的兴趣能使人的思维长时间专注于某项活动,能使人的注意力和 探索热情指向研究的问题并且进行长期的研究,从而使人走向成功。

4、兴趣的效能

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对于活动产生积极效果的大小。有的人的兴趣只满足于对事

物当前的感知;有的人不仅仅限于从客体的知觉中享受到快乐,而且渴望进一步地认识客体,掌握自己感兴趣的客体。

思考题:

⒈需要有哪些特点?对人的活动起什么作用?

⒉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⒊试述成就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

⒋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十章 个性心理特征

第一节 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

二、气质类型

(一)气质的学说

1、体液说

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内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液体,并根据这些液体混合比例哪一种占优势,把人分为不同的气质类型:

体内血液占优势属于多血质;

黄胆汁占优势属于胆汁质;

黏液占优势属于黏液质;

黑胆汁占优势属于抑郁质。

2、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Kretschmer,1925)根据他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

肥胖型(身材短胖,圆肩阔腰) : 易患躁狂抑郁症;好社交,通融,健谈,活泼,好动,表情丰富,情绪不定;此谓狂躁性气质(cyclotymes temperament)。

瘦长型(高瘦纤弱、细长、窄小) :易患精神分裂症;不善社交,内向,退缩,世事通融,害羞沉静,寡言多思;此谓分裂性气质(schizothymes temperament)。

筋骨型(骨肉均匀,体态与身高成比例):易患癫痫症;其特点是:正义感强,注意礼仪,节俭,遵守纪律和秩序;此谓粘着性气质(visköses temperament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Shelden,1940,1950)把体型分为三类:

内胚叶型:肥胖。特点是图舒服,好美食,好睡觉,会找轻松的事干,好交际,行为随和。

中胚叶型:肌肉发达,结实。特点是武断,过分自信,体格健壮,主动积极,咄咄逼人。 外胚叶型:瘦小。特点是善于自制,对艺术有特殊爱好,并倾向于智力活动,敏感,反应迅速。工作热心负责,睡眠差,易疲劳。

3、激素说

伯曼(L.Berman)等人提出,人的气质是由某种内分泌腺的活动所决定的。他根据人的某种内分泌腺特别发达而把人划分为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以及性腺

过分活动型。

4、气质的活动特性说

情绪性美国心理学家巴斯(Buss,1975)用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等反应活动的特性为指标,区分出四种气质类型。

的人觉醒程度和反应强度大 。

社交性的人渴望活动性的人总是抢先迎接新的任务,爱活动,不知疲倦。

与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

冲动性的人缺乏抑制能力。

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神经过程的强度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

1、构成心理类型的几种特性

感受性: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最小强度的产生心理反应的能力。

耐受性:指人长时间经受外界刺激的能力。

反应的灵敏性:包括不随意的反应性和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两种特性。 可塑性:指人根据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难易程度。

情绪兴奋性: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

外倾性和内倾性:指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是内的特性。

2、不同气质类型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胆汁质:该类型的人热情,坦率,精力旺盛,脾气暴躁,好冲动、反应迅速、情绪反应强烈,外倾性明显。能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缺乏耐心。在正确教育下,他们也能具备坚强的毅力、主动性和独创性等良好的品质。

多血质:该类型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对一切引起他注意的事物都能作出兴致勃勃的反应。行动敏捷,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也快,表情生动。在良好的教育下,他们也能培养出高度集体主义情感,易于形成对学习、劳动的积极主动的态度。

黏液质:该类型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

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在良好教育下,他们容易形成勤勉、实事求是、坚毅等特性。而在不良教育下,则可能发展为萎靡、迟钝、消极、倦怠、冷漠、顽固等不良品质。

抑郁质:该类型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三、气质类型与教育

教师要善于区别和正确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具体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施教。

按照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智力和知识技能的教育。

第二节 性格

一、性格概述

(一)性格的含义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具有评价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

(二)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1)从生理基础上看,气质以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组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性格是神经类型的特点与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合金”。

(2)从稳定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3)从评价方面上看,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联系:

(1)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2)性格对气质的影响

2.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性格与能力是个性的两个不同侧面。

二者是在相互制约中发展的。

良好的性格特征能弥补某些能力的不足。

性格与能力的结合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性格的结构与类型

(一)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态度特征

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表现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特征;表现为对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表现为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在: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紧急或困难情况下

表现出的意志特征;对已作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人对情绪的控制水平和方式方法的特征就是性格的情绪特征。

情绪强度方面的特征;情绪稳定性方面的特征;情绪持久性方面的特征;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方面的性格特征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

性格的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1.心理技能类型说

培因(A.Bain)和里波特(T.Ribot)提出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向性类型说

荣格根据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里比多指个人内在的、本能的力量。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指向于内部世界,属于内倾型;也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属于外倾型。

3.社会-文化类型说

斯普兰格(E.Spranger)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出发,根据人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4.独立——顺从说

威特金(H.A.Witkin)等人根据场的理论,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前者也称顺从型,后者又称独立性。

5. 特质分析说

“特质” 是个体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时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倾向。

①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

首要特质

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s) 中央特质

次要特质

②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

特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

质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

三、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一)家庭影响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环境。

(四)个体主观因素。

第三节 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二、智力结构理论

(一)智力二因素说(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的。

(二)智力的群因素说(塞斯登)认为智力是由一群彼此无关的原始心理能力所构成的,一般有七种原始因素:计算;词的流畅;言语的意义;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

三、能力的测量

比奈-西蒙量表

IQ=智力年龄(M·A) ÷实际年龄(C·A) ×100

四、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类型的差异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三)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五、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及营养状况。

(二)早期经验。

(三)教育 。

(四)实践活动。

三、气质类型的教育含义

教师要善于区别和正确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具体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施教。

按照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智力和知识技能的教育。


相关内容

  • 课件---咨询心理学
  •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简史与现状 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 教材(基础知识)P393 1882年高尔顿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 : 1890年心理测验的创始人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 的论 ...

  • 第二章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 课程教学基本信息 第二章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内容及其主要观点,为以后的理论知识铺路. [教学重点]心理学的各个流派. [教学难点]心理学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 [教学方式及手段]采用班级授课,讲课讨论结合的方式,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学过程中采取 ...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 ...

  • 2011秋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 ...

  • 山西省教师考试用书
  • 山西省教师考试用书: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最新版) <高教版考试用书·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及培训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 >既适用于参加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又可用做小学教师培训教材. 目录 模块一 ...

  • 青海教授介绍
  • 校历次组织的教师教学效果测评中成绩均位于前列. (十六)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李美华 教授 女,心理学教授,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师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海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 ...

  •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书本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
  •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书本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txt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绝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 ...

  • 心理学2014年考研择校:盘点全国重点高校(1)
  • 心理学2014年考研择校:盘点全国重点 高校(1) 2014心理学考研择校:盘点全国重点高校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就要结合自身条件.兴趣.专业就业方向等几个方面来考察.以广州的暨南大学为例,该学校连续三年应用心理学班硕士研究生有30%到 40%进的外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心理学从事人力资源管理 ...

  • 鲁东大学考研简章
  • 鲁 东 大 学 201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 校 简 介鲁东大学,原名烟台师范学院,2006 年 4 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 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兴学育人为根本,砥 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 性大学. 学校位于黄 ...

  •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总结
  •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总结 绪论 识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领会: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