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和新型产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就必须推行企业信息化。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设途径提供了一些参考。       一、推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从全国来看,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而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并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作用则更加显著,其贡献之大,约占二、三产业总量的40%―70%(大中城市除外)。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推进了西部的城市化进程,既为西部市场增加了供给,又促进了西部的开发;既满足了西部的市场需求,又促进了西部资源的产品开发和销售。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域环境和历史因素,经济发展状况与东部地区形成强烈反差,要缩小差距,增强企业竞争力,信息化建设指明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首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管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解决企业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增强制度的约束性,提高管理透明度;其次,信息化能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及时处理大量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再次,信息化建设将使企业精简组织机构,转变经营理念,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分流富余人员,从而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提高决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      二、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相对于中东部企业还很落后,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一)信息化意识淡薄,管理观念落后   从企业发展进程来看,由于西部老工业企业居多,很多中小企业成立时往往是照搬这些国有企业的模式,企业管理层受传统观念束缚,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信息化的观念,加入WTO以后,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依然没有转变,仍然围绕在产品(成本)、价格、利润三者中寻求平衡,停留在旧有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效。   虽然不少中小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但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模式、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仅仅把信息化建设看成纯技术性问题,认为只要购进几台计算机,组建了企业网站或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就实现了信息化。信息化根本目的是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缺乏与业务战略相结合的信息化建设,通常导致业务驱动的建设路线,即“业务要什么,信息化系统就做什么”,这样往往容易引起信息系统应用的无效现象,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看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个单纯的口号,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对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行方式等进行变革,这将给企业内部现状带来很大的冲击。      (二)管理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力   西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成本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技术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差、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管理方面表现出基础薄弱、意识淡薄、手段缺乏、措施落后、基础数据不准确等等,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通病,使得以前的那种感性管理模式难以向计算机管理模式转变。      (三)企业的资金短缺,投入不合理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大,自有资金不足,银行信任度低,因而很难获得贷款,资金短缺成为西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困难,而一套信息化系统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包括运行中的管理和维护都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不断投入和支持,所以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金至关重要。然而不少企业在软硬件的选择下,投入比例不合理,往往是硬件选购占用了资金的大部分,而对于软件和培训的投入明显不足,另外,信息系统上线后的维护工作也没有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持,使得信息化建设事倍功半。      (四)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1.从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上看,大多数西部中小企业家并不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息工具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电脑等信息工具的领导则更少,有很多企业是占据了西部资源的优势,加上市场机遇好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就要求领导人一方面能对信息化有充分的认识,能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另一方面又能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定制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2.从专业技术人员上看,现阶段,企业普遍缺乏的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特别在西部中小企业中,技术人员更加匮乏。据《2003中国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介绍,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是由高层领导直接兼任首席信息官CIO职务,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CIO;另一方面专业的IT技术人员薪水普遍要求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相比较而言,西部中小企业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还是发展机会,与大企业都有不小的差距,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中小企业在人才问题上面临“难招人、难用人、难留人”的局面。      (五)宏观环境不成熟,企业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   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企业的内部事务,它与其所在产业链的企业及全社会都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企业要实现电子商务,光靠一个企业自己采用信息技术是不够的,必须使其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都具备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与银行、税务、海关等外部环境在信息认证、电子支付与结算、计税缴税、报关通关等各方面提供便利条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然而,目前西部地区对于实施企业信息化支持的力度不够,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支付手段落后,物流配送体系滞后,诚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束缚了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积极探索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从企业自身角度看    1.转变观念,深化认识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论是哪种所有制中小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观念的转变不仅包括企业领导层,更要包括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消除信息化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观念阻碍和人为阻碍。企业领导层对于信息化的认识首先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所以要明确这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能把它单纯理解为计算机软硬件的简单配置,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改造、技术的促进以及企业管理模式中的深刻影响。       2.对于信息化实施方来说,整个工程是按照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管理的,因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也应该按照项目管理阶段的思想进行指导建设,这对于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安排计划、完成既定目标有很高的借鉴作用。

  第一,信息化建设的酝酿阶段,即项目的概念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领导层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用处,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包括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可能性、经济性。企业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否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所付出的财力物力人力是不是企业所能承受的,这些都需要在实施前进行全方位评估和投资决策分析。    第二,一旦企业决定进行信息化建设,就要进行前期规划,等同于项目的规划阶段,包括整体规划的制定、软硬件的选购、第三方咨询公司的选择等。企业信息整体规划一般包括四个步骤:首先从企业的业务战略入手,在了解了企业的竞争环境、市场重心和业务优先顺序后,得出支撑业务战略和业务的优先顺序;第二步是确定关键业务和流程以及实现业务功能所需的信息技术;第三步是分析、诊断现有信息系统在功能上的满足程度和主要差距;最后设计出基于实现业务战略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提交企业信息建设项目的优先级顺序。   资金不足是阻碍西部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的最大难题,这就要其根据本企业的现状充分合理地利用资金,在硬件选择上要以实用为主,兼顾扩展性,不要盲目追求高配置;而软件系统的选择则要适合中国国情,适合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本着安全、好用的原则。国外厂商的信息化系统费用高、维护成本大,管理理念的差异并不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国内用友、金碟为代表的厂商开发的产品已经被中小企业所认可。还需要注意的是咨询公司的选择对于信息化建设也非常重要,企业需要对经营、管理、计算机控制技术能够一体化统筹考虑,有高水平综合咨询能力的中介机构,通过咨询服务诊断问题,通过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解决软件的实用化问题,应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常规流程。   第三,信息化建设正式启动后,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这期间要做好的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定额、计量、标准、统计、物料及产品编码的规范化管理,可以说信息化的过程正是规范管理的过程。然后要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企业信息化,紧紧围绕以效益为中心,采取滚动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信息化实施成功企业的经验,可以把信息化建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单机商务应用,这个阶段为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在生产管理经营中推行计算机应用;第二是简单的局域网应用,实现协同办公、信息共享,规范业务流程;第三是企业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这一阶段开展ERP管理,建立基于网络的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相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资源最优配置。每一期间设定里程碑事件,确定计划完成程度,不能一味求快,欲速则不达。   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把信息化培训提上日程,使企业全体成员对信息化有明确的认识,并逐渐熟悉信息化一系列的操作规范;二是各部门要充分配合信息化实施人员的工作,让实施方尽可能地融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三是这一期间是资源投入最多的时候,所以必须保证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同时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企业经营管理,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努力培养和建立自己的软件开发、应用和维护队伍。   第四,信息化建设结束时,对于实施方来说意味着项目的收尾,但对于建设方来说只是信息化建设另一阶段的开始,需要进行信息化系统的评测(验收成果)、维护(保持正常运转)、更新(适应新的需求)等。评测体系的建立对于检验信息化建设成果非常关键,恰恰中小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认为信息化建设已经可以运行了,对于企业能信息化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却不甚关心。在信息系统投入使用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其正常运作以及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要不定期地更新系统,来适应新的需求,这些都是需要企业统筹规划的。    在这四个阶段中,企业需要以项目管理的思想来进行风险管理,包括:变革风险,人力资源配置风险,信息化成本风险,选择风险,合同风险等,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有效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有力措施。       (二)从企业信息化所需要的配套环境来看    1.政府方面。一是政府要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积极为企业搭建政策平台;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性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广成功经验;四是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公共平台,提供网络、技术、信息、人才的共享配套服务,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成本和风险。    2.社会方面。建立一个完善、诚信、高效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开放的良好环境。同时需要更多有专业素质的信息化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统筹规划,帮助企业获取信息化效益。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大连民族学院网络中心)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和新型产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就必须推行企业信息化。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设途径提供了一些参考。       一、推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从全国来看,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而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并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作用则更加显著,其贡献之大,约占二、三产业总量的40%―70%(大中城市除外)。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推进了西部的城市化进程,既为西部市场增加了供给,又促进了西部的开发;既满足了西部的市场需求,又促进了西部资源的产品开发和销售。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域环境和历史因素,经济发展状况与东部地区形成强烈反差,要缩小差距,增强企业竞争力,信息化建设指明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首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管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解决企业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增强制度的约束性,提高管理透明度;其次,信息化能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及时处理大量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再次,信息化建设将使企业精简组织机构,转变经营理念,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分流富余人员,从而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提高决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      二、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相对于中东部企业还很落后,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一)信息化意识淡薄,管理观念落后   从企业发展进程来看,由于西部老工业企业居多,很多中小企业成立时往往是照搬这些国有企业的模式,企业管理层受传统观念束缚,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信息化的观念,加入WTO以后,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依然没有转变,仍然围绕在产品(成本)、价格、利润三者中寻求平衡,停留在旧有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效。   虽然不少中小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但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模式、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仅仅把信息化建设看成纯技术性问题,认为只要购进几台计算机,组建了企业网站或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就实现了信息化。信息化根本目的是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缺乏与业务战略相结合的信息化建设,通常导致业务驱动的建设路线,即“业务要什么,信息化系统就做什么”,这样往往容易引起信息系统应用的无效现象,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看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个单纯的口号,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对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行方式等进行变革,这将给企业内部现状带来很大的冲击。      (二)管理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力   西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成本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技术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差、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管理方面表现出基础薄弱、意识淡薄、手段缺乏、措施落后、基础数据不准确等等,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通病,使得以前的那种感性管理模式难以向计算机管理模式转变。      (三)企业的资金短缺,投入不合理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大,自有资金不足,银行信任度低,因而很难获得贷款,资金短缺成为西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困难,而一套信息化系统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包括运行中的管理和维护都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不断投入和支持,所以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金至关重要。然而不少企业在软硬件的选择下,投入比例不合理,往往是硬件选购占用了资金的大部分,而对于软件和培训的投入明显不足,另外,信息系统上线后的维护工作也没有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持,使得信息化建设事倍功半。      (四)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1.从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上看,大多数西部中小企业家并不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息工具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电脑等信息工具的领导则更少,有很多企业是占据了西部资源的优势,加上市场机遇好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就要求领导人一方面能对信息化有充分的认识,能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另一方面又能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定制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2.从专业技术人员上看,现阶段,企业普遍缺乏的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特别在西部中小企业中,技术人员更加匮乏。据《2003中国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介绍,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是由高层领导直接兼任首席信息官CIO职务,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CIO;另一方面专业的IT技术人员薪水普遍要求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相比较而言,西部中小企业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还是发展机会,与大企业都有不小的差距,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中小企业在人才问题上面临“难招人、难用人、难留人”的局面。      (五)宏观环境不成熟,企业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   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企业的内部事务,它与其所在产业链的企业及全社会都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企业要实现电子商务,光靠一个企业自己采用信息技术是不够的,必须使其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都具备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与银行、税务、海关等外部环境在信息认证、电子支付与结算、计税缴税、报关通关等各方面提供便利条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然而,目前西部地区对于实施企业信息化支持的力度不够,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支付手段落后,物流配送体系滞后,诚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束缚了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积极探索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从企业自身角度看    1.转变观念,深化认识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论是哪种所有制中小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观念的转变不仅包括企业领导层,更要包括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消除信息化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观念阻碍和人为阻碍。企业领导层对于信息化的认识首先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所以要明确这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能把它单纯理解为计算机软硬件的简单配置,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改造、技术的促进以及企业管理模式中的深刻影响。       2.对于信息化实施方来说,整个工程是按照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管理的,因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也应该按照项目管理阶段的思想进行指导建设,这对于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安排计划、完成既定目标有很高的借鉴作用。

  第一,信息化建设的酝酿阶段,即项目的概念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领导层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用处,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包括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可能性、经济性。企业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否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所付出的财力物力人力是不是企业所能承受的,这些都需要在实施前进行全方位评估和投资决策分析。    第二,一旦企业决定进行信息化建设,就要进行前期规划,等同于项目的规划阶段,包括整体规划的制定、软硬件的选购、第三方咨询公司的选择等。企业信息整体规划一般包括四个步骤:首先从企业的业务战略入手,在了解了企业的竞争环境、市场重心和业务优先顺序后,得出支撑业务战略和业务的优先顺序;第二步是确定关键业务和流程以及实现业务功能所需的信息技术;第三步是分析、诊断现有信息系统在功能上的满足程度和主要差距;最后设计出基于实现业务战略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提交企业信息建设项目的优先级顺序。   资金不足是阻碍西部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的最大难题,这就要其根据本企业的现状充分合理地利用资金,在硬件选择上要以实用为主,兼顾扩展性,不要盲目追求高配置;而软件系统的选择则要适合中国国情,适合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本着安全、好用的原则。国外厂商的信息化系统费用高、维护成本大,管理理念的差异并不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国内用友、金碟为代表的厂商开发的产品已经被中小企业所认可。还需要注意的是咨询公司的选择对于信息化建设也非常重要,企业需要对经营、管理、计算机控制技术能够一体化统筹考虑,有高水平综合咨询能力的中介机构,通过咨询服务诊断问题,通过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解决软件的实用化问题,应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常规流程。   第三,信息化建设正式启动后,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这期间要做好的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定额、计量、标准、统计、物料及产品编码的规范化管理,可以说信息化的过程正是规范管理的过程。然后要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企业信息化,紧紧围绕以效益为中心,采取滚动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信息化实施成功企业的经验,可以把信息化建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单机商务应用,这个阶段为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在生产管理经营中推行计算机应用;第二是简单的局域网应用,实现协同办公、信息共享,规范业务流程;第三是企业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这一阶段开展ERP管理,建立基于网络的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相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资源最优配置。每一期间设定里程碑事件,确定计划完成程度,不能一味求快,欲速则不达。   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把信息化培训提上日程,使企业全体成员对信息化有明确的认识,并逐渐熟悉信息化一系列的操作规范;二是各部门要充分配合信息化实施人员的工作,让实施方尽可能地融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三是这一期间是资源投入最多的时候,所以必须保证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同时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企业经营管理,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努力培养和建立自己的软件开发、应用和维护队伍。   第四,信息化建设结束时,对于实施方来说意味着项目的收尾,但对于建设方来说只是信息化建设另一阶段的开始,需要进行信息化系统的评测(验收成果)、维护(保持正常运转)、更新(适应新的需求)等。评测体系的建立对于检验信息化建设成果非常关键,恰恰中小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认为信息化建设已经可以运行了,对于企业能信息化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却不甚关心。在信息系统投入使用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其正常运作以及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要不定期地更新系统,来适应新的需求,这些都是需要企业统筹规划的。    在这四个阶段中,企业需要以项目管理的思想来进行风险管理,包括:变革风险,人力资源配置风险,信息化成本风险,选择风险,合同风险等,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有效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有力措施。       (二)从企业信息化所需要的配套环境来看    1.政府方面。一是政府要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积极为企业搭建政策平台;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性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广成功经验;四是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公共平台,提供网络、技术、信息、人才的共享配套服务,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成本和风险。    2.社会方面。建立一个完善、诚信、高效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开放的良好环境。同时需要更多有专业素质的信息化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统筹规划,帮助企业获取信息化效益。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大连民族学院网络中心)


相关内容

  • 西部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思路的探索与思考
  • 西部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思路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杨凛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04期 摘要:工业园区是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园区具有的低成本.高创新能力以及完整组织结构等条件正是产业集群发展所必须的.工业园区的建设是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园区发展取得一定成果 ...

  • 地理必修三答案
  •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3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 ...

  • "东西问题"的探讨
  • 作者:李伟超 原生文献专栏 2003年05期 1"数字鸿沟"产生背景.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已经成了这个有史以来最富创造性时代的引导者,它决定了我们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以及我们从事商务的方式.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产业分工逐渐有了分晓 ...

  • 学校应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学校应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5-11-6 2015年10月31日晚--11月4日晚,德城区教育学院鲍银生书记.干训部王绣娟校长.督导室肖麟钦校长带领9位学员赴江西贵溪.鹰潭.南昌等地五所学校考察学习,行程很紧,但学习收获很多.特别是在看到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数日之间仿佛让人感受到跨 ...

  •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背景下的滁州发展
  • 摘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是国家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将会对滁州市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滁州应紧紧把握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必须认真思考滁州市在中部地区的地位以及在格局变化发展中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奠定坚 ...

  • 西部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的战略思考
  • 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权转让是我国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探索性实践,本文在对西部旅游发展中引入特许经营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战略对策,指出我们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这种新生制度. 景区经营权转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旅游业在发展中进行的探索性实践,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敏感也比较 ...

  • 以西安市物流发展规划为例
  • 构建城市物流园区研究 --以西安市物流发展规划为例 张蕾(作者编号:0221) 摘要:本文阐述了物流园区对于中心城市发展物流业的重要作用,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建设物流园区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的拉动和辐射效应.最后结合西安市在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和自身物流发展情况,对构建物流园区的可行性及物流园区节点 ...

  • 四川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目录 第一部分 2016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分析 ........................................... 1 1.1就业规模和就业率................................................................... ...

  • 对我国成人教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思考
  • 作者:乐传永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04期 中图分类号:G71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02)01-0012-05 一.成人教育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 非均衡发展是指梯度发展.所谓梯度有层次.顺序等含义.梯度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能优先发展的优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