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利用废弃物改造纯碱生产装置
螺杆式压缩机安装方案
建设单位(批准)
监理单位(批准)
施工单位(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化十六公司纯碱项目经理部
二○○八年七月三日
目 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前准备
4、施工程序及主要步骤施工方法 5、质量保证措施 6、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7、人力需求计划
8、施工机具、测量工具需求计划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山东海化综合利用废弃物改造纯碱生产装置 1.2工程地点:山东海化60万/年纯碱厂内
1.3工程内容: SLG-435/-0.1~3.8型二氧化碳混合气螺杆式压缩机6台套 1.4主要技术参数: 1.4.1排气量:435m3/min 1.4.2吸入压力:0.09Mpa 1.4.3排气压力:≤0.38Mpa 1.4.4排气温度:≤150℃ 1.4.5压缩机转速2985r/min -13+5%
1.4.6驱动方式:由汽轮机端头通过减速箱带动压缩机 1.4.7主机重量:11t
1.4.8其汽轮机为杭州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NG25/20/0; 进气温度:400℃; 压力:3.14Mpa 排气压力:0.15Mpa 转速:100083r/min
功率:2000kw(常)、最大功率:2300kw。 1.5本工段压缩机简述:
本工段压缩机采用上海压缩机厂生产的SLG-435/-0.1~3.8型二氧化碳混合气螺杆式压缩机6台套,其主要用于碱厂压送窑气、炉气至碳化塔的固定式机组。该机组经一级喷水压缩可达0.38Mpa(表压),转子直径为Φ630mm,通过齿轮连接轴节与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减速箱由NG25/20/0背压式汽轮机直接驱动。 2.编制依据
2.1潍坊科达设计院压缩工段建筑与安装设计施工图纸;
2.2上海压缩机有限公司SLG-435/-0.1~3.8二氧化碳混合气螺杆式压缩机制造厂生产装配图(含零部件图)及使用说明书;
2.3杭州汽轮机有限公司NG25/20/0设备制造装配图及使用说明书; 2.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2.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2.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3.施工前准备
3.1设备基础施工完成,具备验收条件。 3.2设备到达施工现场。
3.3室内桥式起重机安装完成,具备使用条件。 3.4施工人员按照劳动需求计划已确定。
3.5施工机具按照施工机具需求计划已校验并到达现场。 3.6施工方案已编写完成,并经监理批准。 3.7施工用电已接到指定地点。 4.施工程序及主要步骤施工方法 4.1施工程序
设备安装前的施工准备→设备开箱验收→设备基础验收及处理→汽轮机组安 4.2主要步骤施工方法 4.2.1施工准备
⑴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并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安全、质量、施工方法交底。 ⑵施工人员熟悉设备装配图纸。 ⑶施工现场按照安全保证措施已落实。
⑷设备垫铁按照技术要求已加工完毕并到达现场。 4.2.2开箱检验及管理
4.2.2.1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员参加下,按照装箱清单进行,并做好记录,其检验内容包括:
⑴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是否完;
⑵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⑶设备的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⑷设备无短缺缺陷件,表面无损坏和锈蚀等; ⑸参检人员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并存档。
4.2.2.2备件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 4.2.3基础验收及处理
⑴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GB《钢筋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并要有验收资料或记录,设备安装前应按本方案中表一中允许偏差对设备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进行复查;
⑵基础上应明显画出标高基准线及基础纵横中心线,在建筑物上应标有坐轴线,需要预压的基础应预压合格并应有沉降记录;
⑶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一般不小于10mm,密度以每平方分米内有3-5个点为宜。
⑷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
表一 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4.2.3汽轮机组安装
⑴根据机组垫铁布置图在基础上划出垫铁的安装位置,铲出垫铁窝进行研
磨。研磨的面积应较垫铁的点和宽各大20mm左右,以便位置变动时进行调整,垫铁与基础表面接触时应均匀,且不得小于垫铁面积的50%,并无翘边现象。
⑵在垫铁窝研磨完毕,垫铁初找平后用桥式起重机将汽机组的就位,初步找正找平。
⑶用行车将减速器、压缩机、汽轮机分别调到相应的基础上,机组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机组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不得大于±5mm,测量减速器的标高,使其底座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压缩机的联轴节端面与减速器被动轴联轴节端面距离为符合设计要求,汽轮机联轴节端面与减速器主动轴联轴节端面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⑷对机组进行初找,减速器纵横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m,压缩机的纵横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m,汽轮机的纵横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0.04mm/m,压缩机和汽轮机的标高应以减速器的被动轴联轴节和主动轴联轴节为基准。
⑸减速器检查:
a.打开减速器上盖,拆卸各轴承上半。用行车吊下大小齿轮轴,放在干净的橡胶板上。行车的吊勾上应挂上倒链,以便在吊装之时,保持齿轮轴的水平,以免碰伤轴上推力盘工作面。在拆卸时,应检查各部件上的标记,如无标记应在非工作面上打上标记,以免在组装时发生错误。与此同时,应检测各部件的接触情况和间隙,并作详细记录。
b.用煤油清洗大小齿轮轴,各轴承及减速器箱体,仔细检查各部件表面有无缺损,箱体及各轴承油路是否畅通,并用煤油对减速器箱体作渗漏试验。
c.将轴瓦浸入煤油中,停放30分钟,清洗后擦干,涂上白粉,检查巴氏合金层与瓦面的贴合情况,并检查其表面是否有裂纹、孔洞、重皮、加渣、斑痕,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技术部门处理。
d.用涂色法检查各轴承上下瓦背与箱体轴承洼窝的接触情况。其中,被动齿轮轴的径向轴承和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有调整垫铁,其垫块与洼窝的接触面积不小于75%。
e.主动齿轮轴二径向轴承上下瓦背和洼窝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60%,这一要求可以通过研刮瓦背达到要求,但洼窝不允许研刮。
f.用压铅法检查主动齿轮轴二径向轴承与轴承盖的紧力,其紧力要求为0.05-0.07mm。 ⑹汽轮机检查:
a.根据杭州汽轮机厂的要求,汽轮机无需解体,只作整体安装。
b.打开汽轮机前后轴承上盖,在其中分面上放置水平仪进行初找。汽轮机组的纵横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0.04mm/m。
c.对初找后的汽轮机进行二次找正找平,与此同时,以找好的减速器为基准,用百分表找正汽轮机转子和减速器主动轴中心。汽轮机联轴节与减速器联轴节之径向误差不得大于0.02mm,轴向误差不得大于0.15mm。
d.达到要求后,装上前后轴承座上盖,拧紧地脚螺栓。 4.2.4压缩机的安装
⑴压缩机的二次找正和转子零部件的拆卸清洗。
a.打开压缩机的上盖,对上下气缸,各部气封,轴承,阴阳转子,进行仔细
的检查,其不应有裂纹等机械损伤。
b.检测压缩机各部间隙的原始值。并作好详细记录。
c.用行车吊出阴阳转子,并放在擦洗干净的橡胶板上,在吊装时,一定要使
转子处于水平状态,避免碰撞和损伤。吊装用随机带来的的专用工具。
d.在缸体中分面和轴承洼窝处放置水平仪对压缩机进行二次找正找平。 e.用煤油清洗各部零件,并仔细检查轴瓦油孔与轴承体油孔是否吻合与畅通,用轴承拆卸专用工具将阴阳转子上的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及球面止推轴承拆下,并放在煤油中浸泡30分钟,清洗干净并擦干,涂上百粉,检查巴氏合金层情况,观察其是否有裂纹、孔洞、重皮、夹渣、斑痕等现象。
f.按顺序将清洗好的零部件装配在阴、阳转子尚且不得装错然后将阴阳转子吊放在下缸体内。
⑵压缩机各轴承间隙的调整
a.由涂色法检查阴阳转子各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止推球面轴承与下缸体轴承洼窝的接触情况,其接触面积不得小于60%.
b.用压铅法检查阴、阳转子各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止推球面轴承与上缸体轴承瓦窝的紧力,其紧力应为0.03-0.07mm。
c.用涂色法检查轴颈与轴瓦的接触情况,其接触角为60°-90°,接触点为3-4点/cm2。
d.用塞尺检查阴阳转子各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止推球面轴承轴瓦与轴颈的顶间隙和侧间隙,要求顶间隙为0.18-0.23mm,侧间隙为0.09-0.12mm。
e.将阴、阳转子推向进气侧,用百分表测量止推轴承推力间隙,其值应为0.15-0.17mm,它可以通过调整环进行调整,在用塞尺测量排气侧端面与缸体端面之间间隙,其间隙要求达到0.26-0.28mm;测量进气侧端面与缸体端面之间间隙,间隙值为1.02-1.24mm。
⑶阴阳转子与气缸体间隙调整
a.阴阳转子外圆轮廓与气缸体的间隙为0.5-0.55mm,转子与上缸内壁及转子与下缸内壁间隙大致相等,即各为0.25-0.27mm。
b.转子与下缸体间隙可用塞尺进行检测,上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测。 ⑷转子啮合间隙的调整:
a.要求啮合上下间隙之和为0.55-0.6mm,上下间隙大致相等,若所测的间隙不符合要求,应松掉同步齿轮上二销钉及锁紧螺母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要求。
b.调整好转子啮合间隙后,应调整同步齿轮啮合侧间隙至0.05-0.07mm,并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情况,要求沿齿高方向接触面积不少于50%,沿齿宽方向不少于70%,调整完毕后重新铰孔,打上销钉,拧紧禁固螺母,并对各紧固件进行翻边保险。
4.2.5.联轴节的找正
以找好的减速器为基准,用百分表法找正压缩机的联轴节,使其与减速器被动轴联轴节同心。在找正联轴节的同时,将框式水平仪放在缸体中分面上进行辅助检测,当达到要求后,拧紧地脚螺栓,进一步复测,合格后,整理好所有的技术记录,放可扣上大盖。扣大盖时,在中分面上涂上一层适当厚度且均匀的密封胶,然后成对角线拧紧中分面螺栓。压缩机联轴节找正的具体要求:
a.压缩机联轴结对减速器被动轴联轴节的径向误差为0.03mm b.压缩机联轴结对减速器被动轴联轴节的轴向误差为0.05mm。 4.2.6附属设备及管道安装
本机组附属设备包括油系统和汽(气)系统。油系统的主要设备有:主油箱、事故油箱、主油泵、辅助油泵、事故油泵、总油器、冷油器等。
⑴油系统设备安装
a.各附属设备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安装。
b.各附属设备和油管接口的法兰间应加耐油纸垫。 ⑵油系统管道安装
油系统管道在油系统设备就位安装完毕,管道清洗干净后,即可进行安装,油管道的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安装之前认真阅读图纸,然后进行预制加工。 b.油系统所有管道均采用氩弧焊。 c.管头接口处毛刺应清除干净。
d.油系统中所有阀门均应进行清洗,试压。
e.所有排油管必须向回油方向略作倾斜,压缩机回油管倾斜坡度大致为1/20,汽轮机和减速器回油管倾斜为1°。
f.法兰连接的管头,在法兰之间应加耐油纸垫。 g.管道上的窥视镜、管件、三通伐应进行仔细的清洗。 4.2.7单机试车详见单机试车方案 5.质量保证措施 5.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5.2设立A、B、C(R)控制点,严格按控制点进行检查。
5.3认真研究图纸、资料,对施工重点,难点要组织专门会议讨论。 5.4严格按施工程序图及施工控制点进行施工。
5.5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整个机组的安装质量在预控之中。 5.6采用单机单人负责的原则,质量和奖金挂钩。 5.7吊装压缩机组零部件必须有防护措施。 6.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6.1进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戴安全带。 6.2楼上的予留孔洞不用时应堵好或加安全网。 6.3楼上的吊装孔应设有可靠的围栏。
6.4桁车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操作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6.5起重设备去吊时必须垂直状态下卸除钢丝绳,并严禁重物下站人。 6.6所有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良好,符合规程规定,不得随便接线。 6.7施工现场严禁烟火,若必须动火,需有动火证。 6.8局部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 6.9.现场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6.10酸洗人员应穿好防护服装,如橡胶鞋、橡胶围裙、手套等。
6.11起吊设备要平缓,信号要准确,安装时要注意标记,轻举轻放。 6.12应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掌握一般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 7.人力需求计划
11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利用废弃物改造纯碱生产装置
螺杆式压缩机安装方案
建设单位(批准)
监理单位(批准)
施工单位(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化十六公司纯碱项目经理部
二○○八年七月三日
目 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前准备
4、施工程序及主要步骤施工方法 5、质量保证措施 6、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7、人力需求计划
8、施工机具、测量工具需求计划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山东海化综合利用废弃物改造纯碱生产装置 1.2工程地点:山东海化60万/年纯碱厂内
1.3工程内容: SLG-435/-0.1~3.8型二氧化碳混合气螺杆式压缩机6台套 1.4主要技术参数: 1.4.1排气量:435m3/min 1.4.2吸入压力:0.09Mpa 1.4.3排气压力:≤0.38Mpa 1.4.4排气温度:≤150℃ 1.4.5压缩机转速2985r/min -13+5%
1.4.6驱动方式:由汽轮机端头通过减速箱带动压缩机 1.4.7主机重量:11t
1.4.8其汽轮机为杭州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NG25/20/0; 进气温度:400℃; 压力:3.14Mpa 排气压力:0.15Mpa 转速:100083r/min
功率:2000kw(常)、最大功率:2300kw。 1.5本工段压缩机简述:
本工段压缩机采用上海压缩机厂生产的SLG-435/-0.1~3.8型二氧化碳混合气螺杆式压缩机6台套,其主要用于碱厂压送窑气、炉气至碳化塔的固定式机组。该机组经一级喷水压缩可达0.38Mpa(表压),转子直径为Φ630mm,通过齿轮连接轴节与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减速箱由NG25/20/0背压式汽轮机直接驱动。 2.编制依据
2.1潍坊科达设计院压缩工段建筑与安装设计施工图纸;
2.2上海压缩机有限公司SLG-435/-0.1~3.8二氧化碳混合气螺杆式压缩机制造厂生产装配图(含零部件图)及使用说明书;
2.3杭州汽轮机有限公司NG25/20/0设备制造装配图及使用说明书; 2.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2.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2.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3.施工前准备
3.1设备基础施工完成,具备验收条件。 3.2设备到达施工现场。
3.3室内桥式起重机安装完成,具备使用条件。 3.4施工人员按照劳动需求计划已确定。
3.5施工机具按照施工机具需求计划已校验并到达现场。 3.6施工方案已编写完成,并经监理批准。 3.7施工用电已接到指定地点。 4.施工程序及主要步骤施工方法 4.1施工程序
设备安装前的施工准备→设备开箱验收→设备基础验收及处理→汽轮机组安 4.2主要步骤施工方法 4.2.1施工准备
⑴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并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安全、质量、施工方法交底。 ⑵施工人员熟悉设备装配图纸。 ⑶施工现场按照安全保证措施已落实。
⑷设备垫铁按照技术要求已加工完毕并到达现场。 4.2.2开箱检验及管理
4.2.2.1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员参加下,按照装箱清单进行,并做好记录,其检验内容包括:
⑴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是否完;
⑵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⑶设备的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⑷设备无短缺缺陷件,表面无损坏和锈蚀等; ⑸参检人员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并存档。
4.2.2.2备件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 4.2.3基础验收及处理
⑴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GB《钢筋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并要有验收资料或记录,设备安装前应按本方案中表一中允许偏差对设备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进行复查;
⑵基础上应明显画出标高基准线及基础纵横中心线,在建筑物上应标有坐轴线,需要预压的基础应预压合格并应有沉降记录;
⑶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一般不小于10mm,密度以每平方分米内有3-5个点为宜。
⑷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
表一 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4.2.3汽轮机组安装
⑴根据机组垫铁布置图在基础上划出垫铁的安装位置,铲出垫铁窝进行研
磨。研磨的面积应较垫铁的点和宽各大20mm左右,以便位置变动时进行调整,垫铁与基础表面接触时应均匀,且不得小于垫铁面积的50%,并无翘边现象。
⑵在垫铁窝研磨完毕,垫铁初找平后用桥式起重机将汽机组的就位,初步找正找平。
⑶用行车将减速器、压缩机、汽轮机分别调到相应的基础上,机组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机组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不得大于±5mm,测量减速器的标高,使其底座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压缩机的联轴节端面与减速器被动轴联轴节端面距离为符合设计要求,汽轮机联轴节端面与减速器主动轴联轴节端面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⑷对机组进行初找,减速器纵横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m,压缩机的纵横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m,汽轮机的纵横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0.04mm/m,压缩机和汽轮机的标高应以减速器的被动轴联轴节和主动轴联轴节为基准。
⑸减速器检查:
a.打开减速器上盖,拆卸各轴承上半。用行车吊下大小齿轮轴,放在干净的橡胶板上。行车的吊勾上应挂上倒链,以便在吊装之时,保持齿轮轴的水平,以免碰伤轴上推力盘工作面。在拆卸时,应检查各部件上的标记,如无标记应在非工作面上打上标记,以免在组装时发生错误。与此同时,应检测各部件的接触情况和间隙,并作详细记录。
b.用煤油清洗大小齿轮轴,各轴承及减速器箱体,仔细检查各部件表面有无缺损,箱体及各轴承油路是否畅通,并用煤油对减速器箱体作渗漏试验。
c.将轴瓦浸入煤油中,停放30分钟,清洗后擦干,涂上白粉,检查巴氏合金层与瓦面的贴合情况,并检查其表面是否有裂纹、孔洞、重皮、加渣、斑痕,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技术部门处理。
d.用涂色法检查各轴承上下瓦背与箱体轴承洼窝的接触情况。其中,被动齿轮轴的径向轴承和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有调整垫铁,其垫块与洼窝的接触面积不小于75%。
e.主动齿轮轴二径向轴承上下瓦背和洼窝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60%,这一要求可以通过研刮瓦背达到要求,但洼窝不允许研刮。
f.用压铅法检查主动齿轮轴二径向轴承与轴承盖的紧力,其紧力要求为0.05-0.07mm。 ⑹汽轮机检查:
a.根据杭州汽轮机厂的要求,汽轮机无需解体,只作整体安装。
b.打开汽轮机前后轴承上盖,在其中分面上放置水平仪进行初找。汽轮机组的纵横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0.04mm/m。
c.对初找后的汽轮机进行二次找正找平,与此同时,以找好的减速器为基准,用百分表找正汽轮机转子和减速器主动轴中心。汽轮机联轴节与减速器联轴节之径向误差不得大于0.02mm,轴向误差不得大于0.15mm。
d.达到要求后,装上前后轴承座上盖,拧紧地脚螺栓。 4.2.4压缩机的安装
⑴压缩机的二次找正和转子零部件的拆卸清洗。
a.打开压缩机的上盖,对上下气缸,各部气封,轴承,阴阳转子,进行仔细
的检查,其不应有裂纹等机械损伤。
b.检测压缩机各部间隙的原始值。并作好详细记录。
c.用行车吊出阴阳转子,并放在擦洗干净的橡胶板上,在吊装时,一定要使
转子处于水平状态,避免碰撞和损伤。吊装用随机带来的的专用工具。
d.在缸体中分面和轴承洼窝处放置水平仪对压缩机进行二次找正找平。 e.用煤油清洗各部零件,并仔细检查轴瓦油孔与轴承体油孔是否吻合与畅通,用轴承拆卸专用工具将阴阳转子上的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及球面止推轴承拆下,并放在煤油中浸泡30分钟,清洗干净并擦干,涂上百粉,检查巴氏合金层情况,观察其是否有裂纹、孔洞、重皮、夹渣、斑痕等现象。
f.按顺序将清洗好的零部件装配在阴、阳转子尚且不得装错然后将阴阳转子吊放在下缸体内。
⑵压缩机各轴承间隙的调整
a.由涂色法检查阴阳转子各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止推球面轴承与下缸体轴承洼窝的接触情况,其接触面积不得小于60%.
b.用压铅法检查阴、阳转子各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止推球面轴承与上缸体轴承瓦窝的紧力,其紧力应为0.03-0.07mm。
c.用涂色法检查轴颈与轴瓦的接触情况,其接触角为60°-90°,接触点为3-4点/cm2。
d.用塞尺检查阴阳转子各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止推球面轴承轴瓦与轴颈的顶间隙和侧间隙,要求顶间隙为0.18-0.23mm,侧间隙为0.09-0.12mm。
e.将阴、阳转子推向进气侧,用百分表测量止推轴承推力间隙,其值应为0.15-0.17mm,它可以通过调整环进行调整,在用塞尺测量排气侧端面与缸体端面之间间隙,其间隙要求达到0.26-0.28mm;测量进气侧端面与缸体端面之间间隙,间隙值为1.02-1.24mm。
⑶阴阳转子与气缸体间隙调整
a.阴阳转子外圆轮廓与气缸体的间隙为0.5-0.55mm,转子与上缸内壁及转子与下缸内壁间隙大致相等,即各为0.25-0.27mm。
b.转子与下缸体间隙可用塞尺进行检测,上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测。 ⑷转子啮合间隙的调整:
a.要求啮合上下间隙之和为0.55-0.6mm,上下间隙大致相等,若所测的间隙不符合要求,应松掉同步齿轮上二销钉及锁紧螺母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要求。
b.调整好转子啮合间隙后,应调整同步齿轮啮合侧间隙至0.05-0.07mm,并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情况,要求沿齿高方向接触面积不少于50%,沿齿宽方向不少于70%,调整完毕后重新铰孔,打上销钉,拧紧禁固螺母,并对各紧固件进行翻边保险。
4.2.5.联轴节的找正
以找好的减速器为基准,用百分表法找正压缩机的联轴节,使其与减速器被动轴联轴节同心。在找正联轴节的同时,将框式水平仪放在缸体中分面上进行辅助检测,当达到要求后,拧紧地脚螺栓,进一步复测,合格后,整理好所有的技术记录,放可扣上大盖。扣大盖时,在中分面上涂上一层适当厚度且均匀的密封胶,然后成对角线拧紧中分面螺栓。压缩机联轴节找正的具体要求:
a.压缩机联轴结对减速器被动轴联轴节的径向误差为0.03mm b.压缩机联轴结对减速器被动轴联轴节的轴向误差为0.05mm。 4.2.6附属设备及管道安装
本机组附属设备包括油系统和汽(气)系统。油系统的主要设备有:主油箱、事故油箱、主油泵、辅助油泵、事故油泵、总油器、冷油器等。
⑴油系统设备安装
a.各附属设备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安装。
b.各附属设备和油管接口的法兰间应加耐油纸垫。 ⑵油系统管道安装
油系统管道在油系统设备就位安装完毕,管道清洗干净后,即可进行安装,油管道的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安装之前认真阅读图纸,然后进行预制加工。 b.油系统所有管道均采用氩弧焊。 c.管头接口处毛刺应清除干净。
d.油系统中所有阀门均应进行清洗,试压。
e.所有排油管必须向回油方向略作倾斜,压缩机回油管倾斜坡度大致为1/20,汽轮机和减速器回油管倾斜为1°。
f.法兰连接的管头,在法兰之间应加耐油纸垫。 g.管道上的窥视镜、管件、三通伐应进行仔细的清洗。 4.2.7单机试车详见单机试车方案 5.质量保证措施 5.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5.2设立A、B、C(R)控制点,严格按控制点进行检查。
5.3认真研究图纸、资料,对施工重点,难点要组织专门会议讨论。 5.4严格按施工程序图及施工控制点进行施工。
5.5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整个机组的安装质量在预控之中。 5.6采用单机单人负责的原则,质量和奖金挂钩。 5.7吊装压缩机组零部件必须有防护措施。 6.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6.1进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戴安全带。 6.2楼上的予留孔洞不用时应堵好或加安全网。 6.3楼上的吊装孔应设有可靠的围栏。
6.4桁车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操作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6.5起重设备去吊时必须垂直状态下卸除钢丝绳,并严禁重物下站人。 6.6所有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良好,符合规程规定,不得随便接线。 6.7施工现场严禁烟火,若必须动火,需有动火证。 6.8局部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 6.9.现场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6.10酸洗人员应穿好防护服装,如橡胶鞋、橡胶围裙、手套等。
6.11起吊设备要平缓,信号要准确,安装时要注意标记,轻举轻放。 6.12应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掌握一般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 7.人力需求计划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