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所谓楹联,就是挂在或贴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门框上的上下相对的联语,因此,楹联也叫对联。
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即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盛行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朝开始盛行。而明朝,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春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经明太祖的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 成为文学艺术形式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学的载体之一,因此其张贴位置和内容也有一定的讲究。 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每幅的最后一个字有阴平、阳平、上、去等声调,正确的贴法是:面对大门,上联即尾字为上声、去声的(普通话注音第三、四声)在右边,下联即尾字为平声的(普通话注音第一、二声)在左边。而横批,传统写法为从右向左,建国后新排版规定为从左向右,两种都可。
误区解析
很多人认为既然横批很多都从左向右写和念,那么门上的对联也应该由左向右贴和念,即左为上,右为下。但是,根据排版规定,横批文字从左从右写和念都可以,竖写文字排版则应由右向左。因此春联的正确贴法和念法也应右为上,左为下,而不能因为横批从左向右写就左为上,右为下了。
上下联字数要相当
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类的现象。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四川有一位文人为袁世凯送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人们都说上联的“袁世凯”三字,对不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字,文人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挽联,但挽联也属于对联的一种,这就说明无论春联还是其他的对联,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 上下联词性要一致
上下联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横批选择有讲究
春联常见的横批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披是“吉星高照”,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
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如,“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的横批是“前程似锦”。
忌合掌
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一副春联,一般字都不多,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这就是要“忌”的道理。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因此属于合掌。
忌平仄失调
平仄失调往往表现为平仄相同的字连续使用过多,从而违反平仄交替的原则。就是说一联内连续使用三、四个平声字或者三、四个仄声字。如“家庭和睦生产好,夫妻美满幸福多”这副对联,本当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格律。下联一、二号位当用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夫妻”,第三、四号位当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美满”,平仄失调.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所谓楹联,就是挂在或贴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门框上的上下相对的联语,因此,楹联也叫对联。
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即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盛行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朝开始盛行。而明朝,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春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经明太祖的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 成为文学艺术形式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学的载体之一,因此其张贴位置和内容也有一定的讲究。 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每幅的最后一个字有阴平、阳平、上、去等声调,正确的贴法是:面对大门,上联即尾字为上声、去声的(普通话注音第三、四声)在右边,下联即尾字为平声的(普通话注音第一、二声)在左边。而横批,传统写法为从右向左,建国后新排版规定为从左向右,两种都可。
误区解析
很多人认为既然横批很多都从左向右写和念,那么门上的对联也应该由左向右贴和念,即左为上,右为下。但是,根据排版规定,横批文字从左从右写和念都可以,竖写文字排版则应由右向左。因此春联的正确贴法和念法也应右为上,左为下,而不能因为横批从左向右写就左为上,右为下了。
上下联字数要相当
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类的现象。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四川有一位文人为袁世凯送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人们都说上联的“袁世凯”三字,对不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字,文人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挽联,但挽联也属于对联的一种,这就说明无论春联还是其他的对联,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 上下联词性要一致
上下联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横批选择有讲究
春联常见的横批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披是“吉星高照”,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
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如,“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的横批是“前程似锦”。
忌合掌
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一副春联,一般字都不多,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这就是要“忌”的道理。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因此属于合掌。
忌平仄失调
平仄失调往往表现为平仄相同的字连续使用过多,从而违反平仄交替的原则。就是说一联内连续使用三、四个平声字或者三、四个仄声字。如“家庭和睦生产好,夫妻美满幸福多”这副对联,本当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格律。下联一、二号位当用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夫妻”,第三、四号位当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美满”,平仄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