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2014)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英伟 左云霞 李师阳 连庆泉 姜丽华 张建敏(执笔人/负责人)

目 录

一、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特点

二、麻醉前准备

三、麻醉方法和装置

四、麻醉期间监测

五、麻醉期间输液、输血

六、麻醉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新生儿是批产生后28天内的小儿, 低体重新生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 LBW )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 ,500g的新生儿,不论是否足月或过期,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接受外科治疗的机会增多,存活率日趋增加。由于其解剖、生理发育不成熟,术前合并症多,对手术麻醉的耐受性差,麻醉

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几率高。因此要求麻醉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特点,麻醉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尽可能保障围手术期的安全。

一、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

1、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呼吸功能常不稳定,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主要与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有关。尤其低体重新生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因而容易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并发肺气肿、肺容量减少以及肺间质水肿。

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由于机械损伤以及氧中毒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表现为持续性呼吸困难、肺局部过度膨胀或膨胀不良。

3、胎粪吸入性综合征 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肺炎和窒息。当呼吸停止超过15~30秒时,常有心动过缓和发绀。

4、持续性肺高压 肺血管反应性增高,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新生儿,可出现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又会导致右向分流和发绀,上述症状右见于在心脏发育异常、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性综合征、膈疝和链球菌B 败血症等患儿。

5、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保留着左向右分流胎儿式循环,常常引起心力衰竭。

6、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小肠结肠粘膜缺血损伤可以导致肠管坏死、肠穿孔,临床表现为肠管扩张、血便、窒息、酸中毒和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见于早产儿,这些患儿生后曾有缺氧、窒息史,肠黏膜因缺血缺氧发生损伤,此时过早喂养则肠道内细菌易获得良好的繁殖条件,并通过损伤黏膜入血,产生上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7、胃食管返流 所有新生儿都存在生理性返流,而病理性返流可以导致生存困难和呼吸异常,包括支气管痉挛或窒息、食管炎、溃疡和胃肠出血。

8、黄疸 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结合障碍或排泄减少造成的。低体重新生儿出现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常超过15mg/dl。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生理性黄疸可持续3~4周消退,如果进行性加重可导致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因间接胆红素过多,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称为“核黄疸”。

9、低血糖症 新生儿低血糖症一般指:足月儿出生3天内全血血糖

低血糖症。母亲孕期糖尿病史、出生时诊断为巨大儿的患儿更易形成新生儿低血糖,因为宫内的高糖环境对胎儿自身的血糖系统产生了明显抑制,生后血糖水平不能迅速恢,进而出现低血糖症。低出生体重儿生后也可出现血糖降低,表现为淡漠、肌张力低、颤抖、窒息和惊厥。

10、低血钙症 血清钙浓度小于1.7mmol/dl或离子钙低于0.6~0.9mmol/dl即为低血钙症,表现为易激惹、肌张力低和惊厥。

11、脑室内出血 与发育不成熟和贫血有关,表现为心动过缓、呼吸不规则、窒息、惊厥、四肢肌张力低。

12、早产儿视网膜病 新生儿,尤其低体重新生儿发育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对氧极为敏感,当长时间(>30d)、高浓度吸氧(FiO2>40%)时易致视网膜病。这一情况在早产儿中尤为常见,麻醉过程中要格外注意,避免长时间应用浓度过高的氧气。麻醉过程中,在患儿呼吸系统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氧气空气的混合气体吸入。

二、麻醉前准备

1、术前评估

(1)通过Apgar 评分和分娩史回顾,可帮助麻醉科医师发现围产期窒息史和存在的后遗症,家族史和孕妇用药史也同样重要;

(2)通过体检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3)实验室检查:常规进行血常规、血糖,特殊者可包括血气、血生化。

2、禁食 术前4小时禁喂养乳制品,包括母乳;术前2小时禁水。

3、术前药 新生儿和 低体重新生儿麻醉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1mg 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及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防止心率减慢。另外低体重新生儿凝血因子不足,可以肌注维生素K 110mg 。

4、术前准备

(1)低体重新生儿在麻醉期间易发生体温下降。术前应准备保温措施,如电热毯或照射加温、吸入经过加温湿化的麻醉气体,保持手术室的温度,所输液体和血也应该加温。手术间的温度应该维持在26℃~30℃。术中注意持续监测体温。

(2)新生儿体重低,体内血容量少,术前应充分估计术中可能的出血情况,预先备血,以便术中及时补充失血。

(3)术前应尽量对患儿已经存在的脱水、电解质紊乱、感染等进行纠正,尽可能调节患儿到最佳状态再行手术。

三、麻醉方法和装置

麻醉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手术部位、时间及患儿情况而定。

1、骶管麻醉 骶管麻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全麻同时使用,操作简便且风险性小,有术后镇痛的作用等。

(1)新生儿骶裂孔到胸部硬膜外腔的的途径,比成人更为平直,可以满足上腹部手术。

(2)新生儿骶管阻滞可在全麻诱导后施行,可以在气管插管或不插管下进行,患儿侧卧位下进行穿刺。

(3)局麻药常选用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的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其中利多卡因6~8mg/kg和罗哌卡因1~2mg/kg,其中利多卡因浓度,新生儿0.5~0.8%,低体重新生儿0.25~0.5%。

(4)穿刺时容易误穿硬膜,应当注意。推药时先给予试验剂量1~2ml ,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再给剩余量。

2、气管内插管麻醉 绝大多数新生儿手术均应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吗啡有明显的呼吸抑制,较少用于新生儿麻醉,低体重新生儿更属禁忌。异氟烷、安氟烷、七氟烷等吸入麻醉药可与氯胺酮、芬太尼复合应用。

(1)麻醉诱导

1)吸入麻醉诱导:如患儿诱导前没有开放静脉通路,通常采用吸入诱导,七氟烷对气道无刺激、诱导平稳快速,并具有芳香味,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入诱导药物。氧化亚氮不适合用于低体重新生儿的麻醉。

一旦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出现循环或呼吸严重抑制,应立即降低吸入麻醉药浓度,或完全关闭吸入麻醉药,用100%氧气冲洗回路。

2)静脉麻醉诱导:如患儿已具备静脉通路,可选用可控性好、对患儿影响小的药物。静脉麻醉药可选用丙泊酚、氯胺酮等;可使用芬太尼或代以吸入麻醉药以增强镇痛;肌松药可选用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

(2)气管插管:新生儿的喉头位置(C 3~C 4)较成人(C 5~C 6)高且前倾,不易暴露声门。插管时取中间位或颈部轻度屈曲,较易暴露声门。新生儿的会厌较长较硬,呈U 形,会厌在声门上方以45°角向后突出,喉镜暴露声门时,会厌往往挡住视线,所以新生儿气管插管时用直喉镜片可以挑起会厌暴露声门。新生儿呼吸道以声门下的环状软骨平面最为狭窄,此处覆盖着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与周围组织结合疏松,损伤后易引起水肿。因此,气管插管时应注意动作轻柔。气管插管时应注意动作轻柔,导管经过声门或声门下时如感觉有阻力,不要强行插入,可尝试换用小一号气管导管。新生儿一般选用ID2.5~3.0mm 号的气管导管,同时应该准备2~3根上下型号的气管导管备用。预计气管导管插入深度(门齿至气管中段),新生儿9~11cm ,低体重儿为7~9cm 。插管后要仔细听诊双肺呼吸音,并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确认气管导管在气管内,气管导管到达合适深度后,妥善固定导管,摆放好手术体位后,再次听诊双肺,确保手术中气管导管在正确位置。

(3)麻醉维持:可以采用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低体重新生儿对吸入麻醉药的需要量比正常新生儿低,且麻醉药物过量(心血管功能不稳定)与药物不足之间的范围很窄,同时可以间断加入芬太尼和肌松药。低体重新生儿的药物半衰期比成熟儿长、药物清除率低,达到相同的麻醉深度比成熟儿需要更少的麻醉药,故要控制静脉麻醉药及吸入麻醉药的用量。另外,早产低体重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高,围术期为避免视网膜出现病变,应该使用氧气-空气混合后吸入,不提倡纯氧吸入。建议术中维持SpO 2在85%以上,PaO 2在60~80mmHg 比较合适。

(4)术中通气

1)无阻力半开放式回路:气管内插管接改良“T”管装置,新鲜气流量为分钟通气量的2~3倍,可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也可进行手控或辅助呼吸,新生儿肺闭合容量高,全麻下功能残气量下降,在保持自主呼吸状态下应适当给予辅助呼吸,保证不致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这不失为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装置。但不足之处是吸入麻醉药的浪费和污染、患儿呼吸道水份和热量的丧失、不便于控制呼吸等。因此,常作为拔除气管内导管时从控制呼吸过渡到自主呼吸时的通气装置;

2)循环式带活瓣回路:常被用作术中的通气装置,但应注意:①在保证管径足够大的前提下,主张选择无套囊的气管导管,一般少有漏气; ②一般选择限压定时通气模式,调整通气压力、呼吸频率和氧浓度,严密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使其维持在35~40mmHg ,可以避

免单位时间内气道压过高引起肺损伤(肺气压伤) ,同时也可避免容量控制模式时因机器的压缩容积过大而使有效通气量不足。实时的血气监测更为重要。

(5)麻醉后处理:术后第1个24小时内进行监测是必需的,因为有窒息的危险,这些危险是由于高危婴儿的身体状况引起的。术后保留气管内导管送新生儿监护室并进行呼吸机支持治疗,较为安全。为预防喉头水肿,可考虑在拔除气管内导管前静注地塞米松0.5~1.0mg/kg。当患儿完全清醒并且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均比较充分时,才予以拔管。

四、麻醉期间监测

围手术期常规监测应包括心肺听诊、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体温、血糖、和尿量。重症患儿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等。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避免了因患儿小、外周动脉搏动弱、袖带宽度不适合等因素引起的无创血压测定不准确甚或测不出的情况,能及时准确判定麻醉深度及循环容量以便及时调整用药,结合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确保内环境的稳定。

五、麻醉期间输液、输血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易发生体液缺失和体液过荷,术前应尽量对电解质紊乱给予纠正,术中合理补充丢失液量及生理维持量。低体重新生儿输液要控制,术中多采用去钾维持液维持晶体渗透压,控制速度

在10~20ml/(kg·h )。根据HR 、MAP 和尿量[不低于1ml/(kg·h )]等情况,用输液泵调节输液速度。

因新生儿糖原储备少,禁食与应激状态下的小儿易发生低血糖症。若术前已存在低血糖症,可考虑先静脉输注葡萄糖200mg/kg后调整输液速度6~8ml/(kg ﹒min )和含糖浓度(2.5%~5%)。术中输液可加入2.5%葡萄糖溶液,按4~15ml/(kg ﹒min )的速度静滴,采用输液泵调节滴速。高血糖症,即血糖高于6.9~7.8mmol/l(125~14O mg/dl),是代谢障碍的另一重要问题。血糖增高而导致的高渗状态可诱发脑室出血或因渗透性利尿而导致脱水和低钠血症。因此建议手术中应常规监测血糖。扩溶或补充丢失的液体时必须给予不含葡萄糖的溶液。维持液体平衡需要含糖溶液,可以使用输液泵以避免大量葡萄糖输入。根据患儿需要,通过监测血糖水平来给予葡萄糖是可行的。当血糖>150mg/dl时,应立即减慢葡萄糖液输注速度至4~8mg/(kg·min ),避免静脉推注任何含葡萄糖的溶液。当减慢输液速度仍不能使血糖维持在较低安全水平时(如血糖250~300mg/dl)可以静脉给予胰岛素0.05~0.2U/(kg·h ),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并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新生儿对乳酸盐的代谢能力差,酸中毒时宜用碳酸氢钠液进行纠正。在术中进行纠酸补液时,其用量按mmol=[24-HCO3-实测]×体重(kg )×0.3,或mmol=BE×体重(kg )×0.3。0.3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比例。补充时速度宜慢。电解质的补充以乳酸林格液最适宜,但代谢性碱中毒或低氯血症时宜用生理盐水。

输血量应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时等量补充, 心血管功能正常者可耐受全血量10%的丢失,此时只需补充乳酸林格液。术中失血超过血容量的10%及红细胞压积小于30%时,应及时补充全血或红细胞。

六、麻醉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由于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的呼吸、心血管和代谢有其独特的发育特点,因此在麻醉恢复期有高度的危险,常见的并发症有:

1、术后呼吸暂停 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或有窒息史的新生儿,术后发生呼吸暂停的几率增加。术后呼吸暂停可持续15~20秒,伴心动过缓与血氧饱和度降低,多在术后2小时发生,但也可在术后12小时发生。

术后呼吸暂停的常见原因包括患儿脑干发育不全导致对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的通气反应异常、肺不张、低温和吸入麻醉药或麻醉性镇痛药等因素。由于术后呼吸暂停的高发性与病情的严重性,术后应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测直至术后12~24h ,协助患儿安全度过窒息的高风险时期。

2、低血压 新生儿心血管系统的发育不全、代偿能力差,主要靠增加心率来满足心输出量的要求,而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易出现低血压,因此术中维持患儿心率十分重要。吸入麻醉药削弱新生儿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机制,并可持续至手术后期,致使新

生儿对失血的反应能力差。因此维持血容量正常是术后的关键,必须确定术后是否有继续丢失需要补充。

3、代谢并发症

(1)高血糖常见于低体重新生儿手术恢复期。由于高血糖新生儿的死亡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血糖正常者高,因此应严密监测。

(2)术后低体温有很大的危险性,可间接导致代谢率和氧耗量增加而引起低氧血症、酸中毒和呼吸暂停。在低体温下,许多药物尤其是肌松药和麻醉药的作用时间将延长。因此,术后必须注意保温。

参考文献(略)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英伟 左云霞 李师阳 连庆泉 姜丽华 张建敏(执笔人/负责人)

目 录

一、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特点

二、麻醉前准备

三、麻醉方法和装置

四、麻醉期间监测

五、麻醉期间输液、输血

六、麻醉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新生儿是批产生后28天内的小儿, 低体重新生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 LBW )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 ,500g的新生儿,不论是否足月或过期,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接受外科治疗的机会增多,存活率日趋增加。由于其解剖、生理发育不成熟,术前合并症多,对手术麻醉的耐受性差,麻醉

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几率高。因此要求麻醉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特点,麻醉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尽可能保障围手术期的安全。

一、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

1、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呼吸功能常不稳定,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主要与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有关。尤其低体重新生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因而容易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并发肺气肿、肺容量减少以及肺间质水肿。

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由于机械损伤以及氧中毒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表现为持续性呼吸困难、肺局部过度膨胀或膨胀不良。

3、胎粪吸入性综合征 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肺炎和窒息。当呼吸停止超过15~30秒时,常有心动过缓和发绀。

4、持续性肺高压 肺血管反应性增高,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新生儿,可出现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又会导致右向分流和发绀,上述症状右见于在心脏发育异常、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性综合征、膈疝和链球菌B 败血症等患儿。

5、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保留着左向右分流胎儿式循环,常常引起心力衰竭。

6、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小肠结肠粘膜缺血损伤可以导致肠管坏死、肠穿孔,临床表现为肠管扩张、血便、窒息、酸中毒和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见于早产儿,这些患儿生后曾有缺氧、窒息史,肠黏膜因缺血缺氧发生损伤,此时过早喂养则肠道内细菌易获得良好的繁殖条件,并通过损伤黏膜入血,产生上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7、胃食管返流 所有新生儿都存在生理性返流,而病理性返流可以导致生存困难和呼吸异常,包括支气管痉挛或窒息、食管炎、溃疡和胃肠出血。

8、黄疸 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结合障碍或排泄减少造成的。低体重新生儿出现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常超过15mg/dl。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生理性黄疸可持续3~4周消退,如果进行性加重可导致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因间接胆红素过多,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称为“核黄疸”。

9、低血糖症 新生儿低血糖症一般指:足月儿出生3天内全血血糖

低血糖症。母亲孕期糖尿病史、出生时诊断为巨大儿的患儿更易形成新生儿低血糖,因为宫内的高糖环境对胎儿自身的血糖系统产生了明显抑制,生后血糖水平不能迅速恢,进而出现低血糖症。低出生体重儿生后也可出现血糖降低,表现为淡漠、肌张力低、颤抖、窒息和惊厥。

10、低血钙症 血清钙浓度小于1.7mmol/dl或离子钙低于0.6~0.9mmol/dl即为低血钙症,表现为易激惹、肌张力低和惊厥。

11、脑室内出血 与发育不成熟和贫血有关,表现为心动过缓、呼吸不规则、窒息、惊厥、四肢肌张力低。

12、早产儿视网膜病 新生儿,尤其低体重新生儿发育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对氧极为敏感,当长时间(>30d)、高浓度吸氧(FiO2>40%)时易致视网膜病。这一情况在早产儿中尤为常见,麻醉过程中要格外注意,避免长时间应用浓度过高的氧气。麻醉过程中,在患儿呼吸系统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氧气空气的混合气体吸入。

二、麻醉前准备

1、术前评估

(1)通过Apgar 评分和分娩史回顾,可帮助麻醉科医师发现围产期窒息史和存在的后遗症,家族史和孕妇用药史也同样重要;

(2)通过体检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3)实验室检查:常规进行血常规、血糖,特殊者可包括血气、血生化。

2、禁食 术前4小时禁喂养乳制品,包括母乳;术前2小时禁水。

3、术前药 新生儿和 低体重新生儿麻醉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1mg 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及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防止心率减慢。另外低体重新生儿凝血因子不足,可以肌注维生素K 110mg 。

4、术前准备

(1)低体重新生儿在麻醉期间易发生体温下降。术前应准备保温措施,如电热毯或照射加温、吸入经过加温湿化的麻醉气体,保持手术室的温度,所输液体和血也应该加温。手术间的温度应该维持在26℃~30℃。术中注意持续监测体温。

(2)新生儿体重低,体内血容量少,术前应充分估计术中可能的出血情况,预先备血,以便术中及时补充失血。

(3)术前应尽量对患儿已经存在的脱水、电解质紊乱、感染等进行纠正,尽可能调节患儿到最佳状态再行手术。

三、麻醉方法和装置

麻醉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手术部位、时间及患儿情况而定。

1、骶管麻醉 骶管麻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全麻同时使用,操作简便且风险性小,有术后镇痛的作用等。

(1)新生儿骶裂孔到胸部硬膜外腔的的途径,比成人更为平直,可以满足上腹部手术。

(2)新生儿骶管阻滞可在全麻诱导后施行,可以在气管插管或不插管下进行,患儿侧卧位下进行穿刺。

(3)局麻药常选用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的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其中利多卡因6~8mg/kg和罗哌卡因1~2mg/kg,其中利多卡因浓度,新生儿0.5~0.8%,低体重新生儿0.25~0.5%。

(4)穿刺时容易误穿硬膜,应当注意。推药时先给予试验剂量1~2ml ,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再给剩余量。

2、气管内插管麻醉 绝大多数新生儿手术均应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吗啡有明显的呼吸抑制,较少用于新生儿麻醉,低体重新生儿更属禁忌。异氟烷、安氟烷、七氟烷等吸入麻醉药可与氯胺酮、芬太尼复合应用。

(1)麻醉诱导

1)吸入麻醉诱导:如患儿诱导前没有开放静脉通路,通常采用吸入诱导,七氟烷对气道无刺激、诱导平稳快速,并具有芳香味,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入诱导药物。氧化亚氮不适合用于低体重新生儿的麻醉。

一旦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出现循环或呼吸严重抑制,应立即降低吸入麻醉药浓度,或完全关闭吸入麻醉药,用100%氧气冲洗回路。

2)静脉麻醉诱导:如患儿已具备静脉通路,可选用可控性好、对患儿影响小的药物。静脉麻醉药可选用丙泊酚、氯胺酮等;可使用芬太尼或代以吸入麻醉药以增强镇痛;肌松药可选用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

(2)气管插管:新生儿的喉头位置(C 3~C 4)较成人(C 5~C 6)高且前倾,不易暴露声门。插管时取中间位或颈部轻度屈曲,较易暴露声门。新生儿的会厌较长较硬,呈U 形,会厌在声门上方以45°角向后突出,喉镜暴露声门时,会厌往往挡住视线,所以新生儿气管插管时用直喉镜片可以挑起会厌暴露声门。新生儿呼吸道以声门下的环状软骨平面最为狭窄,此处覆盖着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与周围组织结合疏松,损伤后易引起水肿。因此,气管插管时应注意动作轻柔。气管插管时应注意动作轻柔,导管经过声门或声门下时如感觉有阻力,不要强行插入,可尝试换用小一号气管导管。新生儿一般选用ID2.5~3.0mm 号的气管导管,同时应该准备2~3根上下型号的气管导管备用。预计气管导管插入深度(门齿至气管中段),新生儿9~11cm ,低体重儿为7~9cm 。插管后要仔细听诊双肺呼吸音,并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确认气管导管在气管内,气管导管到达合适深度后,妥善固定导管,摆放好手术体位后,再次听诊双肺,确保手术中气管导管在正确位置。

(3)麻醉维持:可以采用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低体重新生儿对吸入麻醉药的需要量比正常新生儿低,且麻醉药物过量(心血管功能不稳定)与药物不足之间的范围很窄,同时可以间断加入芬太尼和肌松药。低体重新生儿的药物半衰期比成熟儿长、药物清除率低,达到相同的麻醉深度比成熟儿需要更少的麻醉药,故要控制静脉麻醉药及吸入麻醉药的用量。另外,早产低体重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高,围术期为避免视网膜出现病变,应该使用氧气-空气混合后吸入,不提倡纯氧吸入。建议术中维持SpO 2在85%以上,PaO 2在60~80mmHg 比较合适。

(4)术中通气

1)无阻力半开放式回路:气管内插管接改良“T”管装置,新鲜气流量为分钟通气量的2~3倍,可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也可进行手控或辅助呼吸,新生儿肺闭合容量高,全麻下功能残气量下降,在保持自主呼吸状态下应适当给予辅助呼吸,保证不致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这不失为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装置。但不足之处是吸入麻醉药的浪费和污染、患儿呼吸道水份和热量的丧失、不便于控制呼吸等。因此,常作为拔除气管内导管时从控制呼吸过渡到自主呼吸时的通气装置;

2)循环式带活瓣回路:常被用作术中的通气装置,但应注意:①在保证管径足够大的前提下,主张选择无套囊的气管导管,一般少有漏气; ②一般选择限压定时通气模式,调整通气压力、呼吸频率和氧浓度,严密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使其维持在35~40mmHg ,可以避

免单位时间内气道压过高引起肺损伤(肺气压伤) ,同时也可避免容量控制模式时因机器的压缩容积过大而使有效通气量不足。实时的血气监测更为重要。

(5)麻醉后处理:术后第1个24小时内进行监测是必需的,因为有窒息的危险,这些危险是由于高危婴儿的身体状况引起的。术后保留气管内导管送新生儿监护室并进行呼吸机支持治疗,较为安全。为预防喉头水肿,可考虑在拔除气管内导管前静注地塞米松0.5~1.0mg/kg。当患儿完全清醒并且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均比较充分时,才予以拔管。

四、麻醉期间监测

围手术期常规监测应包括心肺听诊、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体温、血糖、和尿量。重症患儿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等。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避免了因患儿小、外周动脉搏动弱、袖带宽度不适合等因素引起的无创血压测定不准确甚或测不出的情况,能及时准确判定麻醉深度及循环容量以便及时调整用药,结合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确保内环境的稳定。

五、麻醉期间输液、输血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易发生体液缺失和体液过荷,术前应尽量对电解质紊乱给予纠正,术中合理补充丢失液量及生理维持量。低体重新生儿输液要控制,术中多采用去钾维持液维持晶体渗透压,控制速度

在10~20ml/(kg·h )。根据HR 、MAP 和尿量[不低于1ml/(kg·h )]等情况,用输液泵调节输液速度。

因新生儿糖原储备少,禁食与应激状态下的小儿易发生低血糖症。若术前已存在低血糖症,可考虑先静脉输注葡萄糖200mg/kg后调整输液速度6~8ml/(kg ﹒min )和含糖浓度(2.5%~5%)。术中输液可加入2.5%葡萄糖溶液,按4~15ml/(kg ﹒min )的速度静滴,采用输液泵调节滴速。高血糖症,即血糖高于6.9~7.8mmol/l(125~14O mg/dl),是代谢障碍的另一重要问题。血糖增高而导致的高渗状态可诱发脑室出血或因渗透性利尿而导致脱水和低钠血症。因此建议手术中应常规监测血糖。扩溶或补充丢失的液体时必须给予不含葡萄糖的溶液。维持液体平衡需要含糖溶液,可以使用输液泵以避免大量葡萄糖输入。根据患儿需要,通过监测血糖水平来给予葡萄糖是可行的。当血糖>150mg/dl时,应立即减慢葡萄糖液输注速度至4~8mg/(kg·min ),避免静脉推注任何含葡萄糖的溶液。当减慢输液速度仍不能使血糖维持在较低安全水平时(如血糖250~300mg/dl)可以静脉给予胰岛素0.05~0.2U/(kg·h ),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并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新生儿对乳酸盐的代谢能力差,酸中毒时宜用碳酸氢钠液进行纠正。在术中进行纠酸补液时,其用量按mmol=[24-HCO3-实测]×体重(kg )×0.3,或mmol=BE×体重(kg )×0.3。0.3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比例。补充时速度宜慢。电解质的补充以乳酸林格液最适宜,但代谢性碱中毒或低氯血症时宜用生理盐水。

输血量应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时等量补充, 心血管功能正常者可耐受全血量10%的丢失,此时只需补充乳酸林格液。术中失血超过血容量的10%及红细胞压积小于30%时,应及时补充全血或红细胞。

六、麻醉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由于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的呼吸、心血管和代谢有其独特的发育特点,因此在麻醉恢复期有高度的危险,常见的并发症有:

1、术后呼吸暂停 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或有窒息史的新生儿,术后发生呼吸暂停的几率增加。术后呼吸暂停可持续15~20秒,伴心动过缓与血氧饱和度降低,多在术后2小时发生,但也可在术后12小时发生。

术后呼吸暂停的常见原因包括患儿脑干发育不全导致对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的通气反应异常、肺不张、低温和吸入麻醉药或麻醉性镇痛药等因素。由于术后呼吸暂停的高发性与病情的严重性,术后应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测直至术后12~24h ,协助患儿安全度过窒息的高风险时期。

2、低血压 新生儿心血管系统的发育不全、代偿能力差,主要靠增加心率来满足心输出量的要求,而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易出现低血压,因此术中维持患儿心率十分重要。吸入麻醉药削弱新生儿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机制,并可持续至手术后期,致使新

生儿对失血的反应能力差。因此维持血容量正常是术后的关键,必须确定术后是否有继续丢失需要补充。

3、代谢并发症

(1)高血糖常见于低体重新生儿手术恢复期。由于高血糖新生儿的死亡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血糖正常者高,因此应严密监测。

(2)术后低体温有很大的危险性,可间接导致代谢率和氧耗量增加而引起低氧血症、酸中毒和呼吸暂停。在低体温下,许多药物尤其是肌松药和麻醉药的作用时间将延长。因此,术后必须注意保温。

参考文献(略)


相关内容

  • 全凭静脉麻醉专家共识
  • 中华麻醉学杂志20J6年6月第36卷第6期ChinJAnesthesiol,June2016,V01.36,No.6 64l ・指南与共识・ 全凭静脉麻醉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凭静脉麻醉专家共识工作小组通信作者:岳云,100020 Email:yueyunbj@126.con DOI:10 ...

  • 成人与小儿手术麻醉前禁食指南2014版
  • 成人与小儿手术麻醉前禁食指南(2014版) 左云霞,刘斌(执笔人/负责人),杜怀清,连庆泉,吴新民,张建敏,陈煜 一.概述 患者在接受深度镇静或全身麻醉时,其保护性的呛咳及吞咽反射会减弱或消失.食道扩约肌的松弛使得胃内容物极易返流至口咽部,一旦误吸入呼吸道内,可引起呼吸道梗阻和吸入性肺炎,导致患者通 ...

  •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比较
  • [摘要] 目的 观察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分别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效果,为产科镇痛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将2011年2月-2013年2月确诊的120例病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成三组,其中C组40例不予镇痛药,B组40例采用芬太尼,A组40例采用舒芬太尼镇痛,A.B两组均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 ...

  • 地塞米松在 5 大系统中的用药经验
  • 地塞米松在 5 大系统中的用药经验 2016-06-19 地塞米松作为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在很多疾病中都有应用,但如果使用不合理,它就会变成魔鬼的角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合理使用它?我们来看一看吧. 内分泌系统疾病 1. 先天性肾上皮质腺增生:成年患者可从 0.75 mg/d 开始,稳定后改为 ...

  • 怎样做好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来看中德两国相关指南的差异
  • 无论何处儿科麻醉都将静脉输液作为手术麻醉管理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即便静脉输液管理是小儿麻醉中的关键环节,但在临床操作中,不同麻醉医生和单位之间仍存有差异. 2006年,德国麻醉和重症医学学会(DGAI)中的儿科麻醉科研工作组(WAKKA)出版了关于新生儿.婴幼儿围术期液体治疗的意见.近期有研究发现静脉 ...

  •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级综合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或区县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以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县或地级市医疗机构.二级综合医院依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置.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200张(可以超过500张). ...

  • 医院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 许昌市人民医院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53号令)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现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河南省处方管理办法实 ...

  • 最新 ACOG 指南:肩难产处理经典 10 问
  • 肩难产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肩难产是不可预测和预防的产科急症,孕妇和胎儿有受伤的危险.此外,孕前.产前或产时危险因素对预测肩难产具有极低的预测价值. 肩难产--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 1. 肩难产可以准确的预测么? 尽管有很多已知的肩难产危险因素,但是仍旧不能预测或预防肩难产.临床医生应该了解肩难产的危 ...

  • 新生儿复苏指南(2011年北京修订)
  • 新生儿复苏指南(2011年北京修订) 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 第一部分 指南目标和原则 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