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君子风范课后作业答案

1.1

1 【单选题】司马迁对先秦君子的评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出自于《史记》哪一篇:()

A 《孔子世家》 B 《五帝本纪》 C 《太史公自序》 D 《老子韩非列传》

2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著作:() A 《诗经》 B 《论衡》 C 《周易》 D 《春秋》

3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诗经》中的篇章:() A 《九歌》 B 《望月》 C 《关雎》 D 《禹贡》

4 【判断题】“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周公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祖先。(对)

5 【判断题】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君子文化人格与战国时期的士大夫文化人格相同。(错) 1.2

1 【单选题】根据先秦时期的话语体系,“君子”与以下哪一项是对立关系:() A 圣人 B 士人 C 小人 D 大人

2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先秦君子的要求:() A 良好的道德修养 B 广博的文化知识 C 文雅得体的举止 D 刻薄寡恩的心胸

3 【单选题】广义的先秦君子的含义不包括()。 A 特异节操的人 B 必须是贵族男子 C 才德出众的人

4 【判断题】与周朝时期不同,春秋时代的人对君子的解释开始重视个人品质的含义。(对) 1.3

1 【单选题】从现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周朝取代殷商的主要是依靠以下哪一项:() A 掌握正朔 B 宗教祈祷 C 口诛笔伐 D 武力争夺

2 【单选题】根据《诗经》中对周朝祖先后稷歌颂的内容,周朝特别重视的行业是()。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商业

3 【单选题】

周初立国的统治思想是()。 A 敬德和戮民 B 开疆和戮民 C 开疆和保民 D 敬德和保民

4 【单选题】以下《尚书》的篇章中哪一篇与周公制作和颁布诰命有关:() A 《虞书·尧典》 B 《夏书·禹贡》 C 《周书·大诰》 D 《周书·秦誓》

5 【判断题】淝水之战是指“武王伐纣”期间殷商与西周之间发生的著名战役。(错) 1.4

1【单选题】从某种程度而言,以下哪一朝代的人首次将自我个体的道德完善作为人生第一目的:() A 夏人 B 商人 C 周人 D 秦人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君子风范产生的历史背景:()

C 宗法政治体制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3【单选题】以下哪一先秦著作是以艺术为主的形式来记载了先秦君子风范:() A 《国语》 B 《诗经》 C 《左传》 D 《春秋》

4【判断题】根据先秦文献的描述,周人必然是无意识和无目的地塑造了周代君王的正面形象。(错)

5【判断题】根据周朝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先秦君子风范起源于周人对理想世界和人格的追求过程中。(对) 2.1

1【单选题】“文质彬彬”是以下哪一位先秦思想家对君子的描述:() A 老子 B 孙子 C 孔子 D 孟子

2【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服饰装扮和君子之间的关系是()。

A 仪表优美和标新立异 B 仪表优美和举止规范 C 身份认同和标新立异 D 身份认同和举止规范

3【单选题】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西周贵族的外在服饰具有以下哪一种特征:() A 消极性 B 庸俗性 C 单一性 D 等级性

4【判断题】周代贵族君子最讲究的品质是由外在和内在所共同体现出的个人风度。(对) 4.2

1【单选题】根据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贵族君子使人信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 A 家族富裕 D 奴隶众多

2【单选题】周朝贵族君子风度的必要条件是()。 A 穿戴得体 B 行止得当 C 威仪得彰 D 以上都是

3【单选题】根据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以下哪一种物件是对先秦君子的最佳体现:() A 玉 B 石 C 蒲 D 墨

4【判断题】先秦君子追求表里相错、行前德后,因此最为重视服饰的彰显作用。(错) 3.1

1【单选题】《诗经》中收录的最晚创作的一首诗是()。A 《小雅·鹿鸣》 B 《周颂·丰年》 C 《周南·关雎》 D 《陈风·株林》

2【单选题】先秦时期贵族君子对《诗》尤为重视的意义不包括()。 A 学习文化知识 B 学习反叛独立精神 C 能够感发意志 D 学习社交辞令

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贵族君子在政治场合运用诗的目的:() A 抒情 B 讽谏 C 炫耀 D 言志

4【判断题】《左传》郑庄公“其乐融融”的诗歌属于自我创作式的即兴赋诗。(对) 3.2

1【单选题】郑国伯有赋卫国人为讽刺卫伯所作的《鄘风·鹑之奔奔》是为了表达对以下哪一位的不满:()

C 郑国国君 D 以上都是

2【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子西赋《小雅·黍苗》暗赞赵孟”是以下哪种用诗方式:() A 抒情 B 讽谏 C 炫耀 D 言志

3【单选题】相比于其他部分,《诗经》中的哪部分保存了大量先秦贵族君子创作的诗:() A 《雅》和《颂》 B 《风》和《颂》 C 《风》和《雅》 D 只有《颂》

4【判断题】先秦贵族君子高度的诗学修养对政治外交活动起到了负面作用。(错) 4.1

1【单选题】根据《晏子春秋》的记载,晏婴出使楚国拒不进城所表现出的礼仪的作用不包括()。 A 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 B 指责楚国的无礼 C 称赞楚国是诸侯之首

D 给楚国回旋和补救的机会

2【单选题】一般来说,西周文化被称作为以下哪种文化:() A 部落文化 B 城邦文化 C 礼乐文化 D 游牧文化

3【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先秦时期的“舅氏之国”指的是以下哪种类型的诸侯国:() A 同姓诸侯 B 异性诸侯 C 蛮夷部落 D 欧洲城邦

4【单选题】《仪礼》首篇论述的先秦贵族礼仪是()。 A 士虞礼 B 士相见礼 C 士婚礼 5【判断题】在外交场合中讲礼仅仅是先秦贵族具备君子德行的标志,而完全不会影响国家大事的成败。(错) 4.2

1【单选题】根据《周礼》的记载,先秦时期掌管国家音乐制度的最高长官是()。 A 大司徒 B 大司空 C 大司农 D 大司乐

2【单选题】根据《周礼》的记载,先秦贵族在瞽宗习乐的内容不包括()。 A 乐器发声原理 B 音乐中包含的道理 C 配乐诗歌的应用 D 乐舞

3【单选题】根据“季札观乐”的典故,吴国季札认为《诗经》中哪一部分最具礼乐精神的内涵:() A 《风》 B 《雅》 C 《颂》 D 以上都是

4【判断题】对于先秦贵族君子而言,乐的修养能够完全替代诗的修养。(错)

5【判断题】根据《周礼》的记载,先秦时期祭天活动需要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对) 5.1

1【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先秦时期的社会教育模式是()。 A 学在山野 B 学在官府 C 学在庶民 D 学在戎狄

2【单选题】根据《学记》的记载,先秦时期贵族君子的大学教育内容不包括:() A 离经辨志 B 敬业乐群 C 辨文识字 D 论学取友

史、太师等官职。(对)

4【判断题】根据《学记》的记载,先秦时期贵族君子在大学教育中达到小成境界后才能够做到化民易俗。(错) 5.2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以下哪一个成语出自于“宫之奇力谏假道”:() A 其乐融融 B 唇亡齿寒 C 朝闻夕死 D 完璧归赵

2【单选题】先秦文献中记载君子预言的目的不包括()。 A 表明事件成败的原因 B 记录有德君子的事迹 C 彰显君子的特异功能 D 彰显君子有先见之明

3【判断题】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先秦贵族君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形象鲜明的、具有相当文化品格的社会群体。(对)

4【判断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与殷商以德立国不同,西周以鬼神立国。(错) 6.1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颖考叔助郑庄公母子和好的事迹主要表明了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的精神:() A 武 B 义 C 孝 D 恭

2【单选题】《诗经·小雅·蓼莪》中“蓼蓼者莪,匪莪伊蒿”用抱娘蒿起兴是为了以下哪一个目的:() A 感叹子女孝顺之心 B 感叹国君体恤之思 C 感叹兄长爱护之情 D 感叹父母养育之恩

3【判断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智是先秦时期的家庭道德核心。(错) 来思考人生的价值问题。(对) 6.2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弃疾自杀事件表明了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的品质矛盾:() A 只有忠 B 只有孝 C 先孝后忠 D 先忠后孝

2【单选题】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以下哪一项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根本:() A 耕种 B 御人 C 孝道 D 富强

3【单选题】根据先秦君子的品质特征,《国语·晋语》记载的申生自缢事件的原因是()。 A 抑郁 B 叛国 C 奸佞 D 崇孝

4【判断题】先秦时期的君子孝道在道德层面上不存在任何负面影响。(错) 7.1

1【单选题】先秦时期君臣关系是以下哪一种关系的延展:() A 二元关系 B 圣俗关系 C 邦交关系 D 亲族关系

2【单选题】“忠”不见诸甲骨文、金文而广泛出现在西周文献中,表明了先秦君子忠的品质从以下哪一时期开始兴盛:() A 原始部落时期 B 夏商时期 C 西周时期 D 隋唐时期

3【判断题】先秦君子公忠和私忠的内涵是其日常生活和政治外交行动的原则之一。(对)

秦君子“忠”的对象是具体个人而非国家社稷。(错) 7.2

1【单选题】先秦君子“忠”的内涵源自于古老氏族社会以来的哪种观念:() A 群体意识观念 B 个体意识观念 C 自然意识观念 D 宗教意识观念

2【单选题】以下哪一个典故属于先秦君子私忠精神的表现:()

A 赵孟临患不忘国 B 子产直谏 C 委质而策死

D 邵公谏厉王弭谤

3【单选题】以下哪一篇《诗经》中的怨刺诗不属于先秦君子公忠精神的表现:() A 《民劳》召穆公刺厉王 B 《抑》卫武公刺厉王 C 《关雎》文王刺厉王 D 《桑柔》芮伯刺厉王

4【判断题】在西周宗法制社会背景下,公忠与私忠是完全分离的两种先秦君子精神。(错) 8.1

1 【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以下哪一种事迹是先秦君子最为看重的义:() A 大义灭亲和仗义疏财 B 仗义疏财和义结金兰 C 大义灭亲和舍生取义 D 舍生取义和义结金兰

2 【单选题】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以下哪一项属于“义”的本义:() A 己之本质 B 己之义气 C 己之威仪 D 己之姓名

3 【判断题】对于先秦君子而言,符合平民和戎狄道德规范的行为举止也能被称之为义。(错)

8.2

1 【单选题】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个是先秦君子最为看重的事物:() A 生命 B 生命价值 C 钱财

D 钱财价值

2 【单选题】以下哪一个典故是先秦君子舍生取义的典范:()

A 姬氏孤儿 B 芈氏孤儿 C 赵氏孤儿 D 嬴氏孤儿

3 【单选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对先秦君子风范的评价出自于以下哪一位历史学家:() A 司马错 B 司马懿 C 司马谈 D 司马迁

4 【判断题】先秦君子用“义”来阐释了社会经济的价值与意义。(错)

5 【判断题】以刘向《新序》为例,先秦君子和两汉士人对于生命和义气孰轻孰重的态度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对) 9.1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尚书》对“德”的分类方法:() A 三德 B 四德 C 九德 D 十八德

2 【单选题】《春秋》《左传》《国语》等作者记载先秦君子嘉言懿行的目的是()。 A 道德表彰和搬弄是非 B 道德诋毁和搬弄是非 C 道德表彰和以垂后世 D 道德诋毁和以垂后世

同层次的价值取向上都具有一致性。(错)

4 【判断题】《周礼》中记载的“六德”是个人品格和社会基本人伦关系规范的结合。(对) 9.2

1【单选题】先秦君子的“义”代表了以下哪种封建社会人伦关系:()

A 家族血缘伦理关系 B 封建君主政治伦理关系 C 邦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D 社会普通的人际关系

2【单选题】从先秦君子风度的角度而言,舜被称为“圣君”的原因是他具有以下哪种特征:() A 真诚的孝子 B 非凡的智慧 C 治国的才能 D 高贵的血统

3【单选题】根据孔子的观点,先秦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下哪一项:() A 经济表率 B 战法表率 C 道德表率 D 农耕表率

4【单选题】根据孔子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贵族统治者的理想:() A 称为仁人君子

B 使他的亲戚朋友们幸福 C 使天下百姓们安乐 D 使敌国彻底灭亡

5【判断题】先秦君子忠、孝、义三种风度都能完美实现的史例在先秦时期是极为常见的。(错) 10.1

1 【单选题】先秦君子晏婴是以下哪一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 A 秦国 B 楚国 C 齐国 D 燕国

2【单选题】先秦君子的尚俭是以下哪组元素相结合的B 军事素质和军人道德 C 经济素质和商业道德 D 政治素质和宗国道德

3【判断题】尚俭不仅是先秦君子的个人生活方式,也是他们作为贵族政治家或思想家品格的一部分。(对)

4【判断题】根据《论语·公冶长》的记载,左丘明和孔子都不认为“巧言、令色、足恭”是可耻的行为。(错) 10.2

1【单选题】《新序·节士》中“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反应了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风范:() A 尚俭 B 忠君 C 安贫 D 孝顺

2【单选题】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对以下哪组先秦君子风范的总结:() A 忠君和尚俭 B 诚信和安贫 C 尚俭和安贫 D 忠君和诚信

3【判断题】与“尚俭”相比,先秦君子风范中的“安贫”主要是指上层贵族和富贵士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错)

4【判断题】根据《尚书·太甲上》的记载,先秦君子尚俭观的起源早于战国时期。(对) 11.1

1【单选题】根据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君子之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恭 B 敬 C 惠 D 圣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先秦君子所崇尚的最重要的处世原则:() A 无信 B 诡辩 C 恭敬 D 多谋

秦君子风范:() A 智 B 义 C 孝 D 仁

4【单选题】先秦君子风范中“敬”的对象主要是()。 A 蛮夷和生人 B 平辈和友人 C 晚辈和奴仆 D 长辈和君上

5【判断题】对天的恭敬是先秦社会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对) 11.1

1 【单选题】体现先秦君子谦和风范的“满招损,谦受益”出自于以下哪一本著作:() A 《诗经·鹿鸣》 B 《周易·乾卦》 C 《礼记·文王世子》 D 《尚书·大禹谟》

2 【单选题】《周礼》记载的两种“六德”所共同拥有的德性是:() A 忠 B 和 C 孝 D 义

3 【单选题】《周易》哪一卦的卦辞体现了先秦君子风范中的“谦和”:() A 《师卦》 B 《复卦》 C 《谦卦》 D 《咸卦》

4 【单选题】先秦君子风范中“和”的含义不包括()。 A 各种社会关系的隔离 B 礼貌待人、态度温和 C 宽厚待人、对人不苛求 D 人与人之间的团结

5 【判断题】孔子的“和”没有固定的原则,对所有人都能做到温和宽厚。(错) 1【单选题】“鄙语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前车覆,后车诫。”中“鄙语”的含义是()。 A 谶纬 B 方言 C 脏话 D 俗语

2【单选题】周初的统治者将以下哪一项当做鉴戒的对象:() A 殷商 B 古希腊 C 匈奴 D 秦汉

3【单选题】根据先秦君子的风范,本意为镜子的“鉴”被引申为以下哪一种含义:() A 书签 B 照影 C 借鉴 D 水盆

4【单选题】根据《尚书》的记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周公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管理殷民的治国方略:() A 尚德 B 戒酒 C 征伐 D 和民

5【判断题】《尚书·无逸》的主旨是周成王告诫周公不要贪图安逸。(错) 12.2

1【单选题】成语“惩前毖后”的出处《诗经·周颂·小毖》是以下哪一位先秦人物创作的:() A 周成王 B 周武王 C 周文王 D 周公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孔子“自省”思想的内涵:() A 内省不疚 B 外省自足 C 内省他疚 D 外省自傲

C 戒得 D 戒酒

4【判断题】自省是改正错误的结果,也是也是继续前进的阻力。(错)

5【判断题】《尚书·秦誓》记载了秦孝公对率军偷袭郑国一事而做的反省。(错) 13.1

1【单选题】“管鲍之交”指的是以下哪一组的友谊:() A 管宁和鲍叔牙 B 管宁和鲍广父 C 管仲和鲍叔牙 D 管仲和鲍广父

2【单选题】先秦时期“友”的含义是()。 A 同师 B 同乡 C 同党 D 同志

3【判断题】“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是孟子提出的交友思想。(错)

4【判断题】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名叫姜纠。(错) 13.2

1【单选题】孔子的“益者三友”不包括()。 A 友善柔 B 友直 C 友谅 D 友多闻

2【单选题】晋国大夫祁奚和他举荐给晋悼公的解狐之间的关系是:() A 同乡 B 友人 C 亲人 D 仇人

3【判断题】根据孔子的思想,选举人才时做到“举直错诸枉”就能使百姓心服。(对)

1【单选题】在先秦时期,“祃祭”指的是在以下哪一地区进行的祭祀活动:() A 朝歌之北 B 岐山之南 C 所征服之地 D 世代居住地

2【单选题】根据《诗经·大雅·皇矣》的记载,周人主要是歌颂文王的以下哪一项功绩:() A 经商 B 务农 C 德治 D 武功

3【单选题】《诗经·大雅·皇矣》“帝谓文王,询尔仇方”中的“帝”指的是()。 A 放勋 B 季历 C 商纣 D 上帝

4【判断题】根据《诗经·大雅·皇矣》的记载,文王的文德仅仅是忠孝等伦理道德。(错)

5【判断题】根据《诗经·大雅·皇矣》的记载,文王在讨伐密国之后迁都于岐山之南。(对) 14.2

1【单选题】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名叫()。 A 重耳 B 小白 C 勾践 D 阖闾

2【单选题】井田制在西周时期哪一位政治家的推动下逐渐成为普及全国的土地制度:() A 邵伯 B 姜尚 C 周公 D 伯禽

3【单选题】晋文公春秋霸业的成功主要是依靠以下哪一位政治家的辅佐:() A 子产

4【判断题】西周初期周公将洛邑定为东都,并迁殷商贵族于此以便监控。(对)

5【判断题】晋文公最终在秦惠文王的帮助下回国做了国君。(错) 15.1

1【单选题】管仲在齐国的改革内容不包括:() A 成民之事 B 选贤任能 C 披发左衽 D 军政相合

2【单选题】根据童书业《春秋史》的划分方式,“尊王攘夷”是对齐桓公霸业哪一阶段的总结:() A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 以上都不是

3【单选题】得益于管仲改革的齐桓公霸业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A 12年 B 32年 C 42年 D 62年

4【判断题】自管仲改革之后,齐国才真正成为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大国。(对) 15.2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子产的改革内容不包括()。 A 改制度 B 作丘赋 C 废井田 D 铸刑书

2【单选题】子产是以下哪一先秦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 A 晋国 B 楚国 C 郑国 了卓越的外交能力。(对)

4【判断题】根据《左传》的记载,子皮阻碍了子产在郑国实施的改革。(错) 16.1

1【单选题】“风马牛不相及”一事中订立召陵之盟的屈完是哪一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 A 蔡国 B 郑国 C 楚国 D 齐国

2【单选题】“烛之武退秦师”一事中的烛之武是哪一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 A 秦国 B 晋国 C 楚国 D 郑国

3【单选题】先秦时期齐国第一位国君是()。 A 周公旦 B 召康公 C 姜太公 D 田忌

4【判断题】“烛之武退秦师”一事中晋国出兵楚国的外交说辞是楚庄王曾对晋文公不够尊重。(错) 16.2

1【单选题】与春秋时期的国家外交相比,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崇尚的是()。 A 重农和抑商 B 尊王和攘夷 C 权智和奸诈 D 仁义和道德

2【单选题】“子产坏晋馆垣”一事的起因是()。 A 晋侯以子丧不见客 B 晋侯以郑丧不见客 C 晋侯以鲁丧不见客 D 晋侯以母丧不见客

3【判断题】根据《论语》的记载,“言以足志,文以足

4【判断题】与春秋时期的君子相比,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拥有更加强烈的祖国意识。(错) 17.1

1【单选题】根据刘向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对先秦时期著名政治家晏子的事迹的最佳概括:() A 尽忠和极谏 B 尽忠和止戈 C 大义和极谏 D 大义和止戈

2【单选题】根据《史记》的记载,以下哪一位不属于孔子所言的“殷有三仁”:() A 微子 B 箕子 C 比干 D 晏子

3【单选题】根据《国语·周语》的记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讽谏典故:() A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B 邵公谏厉王弭谤 C 魏征谏唐太宗十思疏 D 仲山父谏宣王立戏

4【判断题】在商纣王时期,箕子因讽谏纣王而惨遭剖心之刑。(错) 17.2

1【单选题】卫武公“耳提面命”的典故始见于以下哪一部先秦著作:() A 《史记》 B 《周易》 C 《左传》 D 《诗经》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国家讽谏制度:() A 明台 B 衢室 C 天坛 D 谏鼓

3【判断题】西周时期周王室近臣讽谏周王的政治依据是西周的贵族参政制和宗法制社会形式。(对) “同”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错) 18.1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贵族君子的学校名称:() A 庠 B 序 C 康 D 学

2【单选题】根据《周礼·夏官司马》的记载,周王直接统御的军队数量是()。 A 1 B 2 C 3 D 6

3【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以下哪一组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A 祭祀与经商 B 务农与战争 C 祭祀与战争 D 经商与战争

4【判断题】在春秋早期,各诸侯国文职和武职的区别并不明显。(对) 5【判断题】周代贵族君子仅仅只是文士而不谙军事。(错) 18.2

1【单选题】先秦时期“万舞”指的是在进行以下哪一种祭祀时所表演的舞蹈:() A 祭鬼 B 祭社 C 祭天

D 祭宗庙山川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中赞美或思念武士的诗:() A 《秦风·驷驖》 B 《秦风·小戎》 C 《国风·关雎》 D 《小雅·车攻》

3【单选题】《郑风·叔于田》中的“叔”指的是()。

C 男子对心上人或者妻子的通称 D 男子对父亲兄弟的通称

4【判断题】先秦时期的“万舞”由“羽舞”和“兵舞”两部分组成。(对) 19.1 1【单选题】西周亡于以下哪一少数民族势力的入侵:() A 南楚 B 三苗 C 犬戎 D 西羌

2【单选题】“城濮之战”是先秦时期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爆发的战争:() A 晋国和楚国 B 秦国和晋国 C 齐国和楚国 D 晋国和齐国

3【单选题】以下哪一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吴国

4【判断题】春秋时期“葵丘盟会”的主角是齐桓公。(对)

5【判断题】“退避三舍”的典故发生在牧野之战时期。(错) 19.2

1【单选题】春秋时期的“侯伯”指的是()。 A 诸侯之一 B 诸侯之末 C 诸侯之长 D 诸侯之主

2【单选题】先秦著名典故“爱鹤失众”的主角是()。 A 卫武公 B 卫懿公 C 卫庄公 D 卫灵公

3【判断题】先秦时期君子“为义而战”的信条贯穿始终未曾改变。(错)

4【判断题】先秦时期诸侯征伐讲究的“讲信与修礼”指的是对内取信于民和对外修好诸侯。(对) 20.1

1【单选题】“长勺之战”是先秦时期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爆发的战争:() A 晋国和鲁国 B 晋国和楚国 C 齐国和鲁国 D 齐国和楚国

2【单选题】根据《军志》的记载,春秋时期的“军志”不包括()。 A 允当则归 B 知难而退 C 有德不可敌 D 诡道诈计

3【单选题】“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以下哪一位先秦军事家的思想:() A 孙坚 B 孙胜 C 孙膑 D 孙武

4【判断题】晋国大夫荀吴攻克鼓城的依据是他的德行。(对)

5【判断题】春秋时期战争思想中的“有德”仅仅指的是武德。(错) 20.2

1【单选题】从先秦君子风范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武”的含义:() A 禁止残暴 B 消弭战争 C 兵燹杀戮 D 安定事功 2【单选题】养由基是以下哪一诸侯国知名的神箭手:()A 楚国 B 齐国 C 晋国 D 秦国

3【判断题】与后世武士相比,春秋武士在战场上不忘君臣之礼和言语风度。(对)

4【判断题】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父亲是孔融。(错) 21.1

1【单选题】根据《史记》的记载,司马迁的儒学老师是()。 A 孔融 B 董仲舒 C 司马谈 D 朱熹 2【单选题】根据《史记》的记载,《周易》的作者是()。 A 周成王 B 周公旦 C 周武王 D 周文王

3【判断题】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征战有以血衅鼓的传统。(对)

4【判断题】根据《史记》的记载,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摘选出史书中的君子大意并批评诋毁。(错) 21.2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出自于以下哪一位政治家之口:() A 林则徐 B 子思 C 子路 D 子产

2【单选题】《大雅·烝民》赞颂的仲山甫是哪一朝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3【判断题】《诗经》中赞诗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赞颂周朝创立者的赫赫功业来抒发诗人对宗族国家的热爱。(对)

4【判断题】以“耳提面命”的典故为例,先秦君子的人格是一种奴性人格。(错) 21.3

1【单选题】中国古代“改正朔”指的是()。

A 改正军备

B 改正历法 C 改正文字 D 改正语言

2【单选题】先秦君子文化人格的核心是()。 A 世界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群体主义 D 个人主义

3【单选题】《过秦论》作者贾谊是以下哪一朝代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 A 隋唐 B 西晋 C 南宋 D 西汉

4【判断题】根据《诗经》的记载,西周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猃狁。(对) 21.4

1【单选题】根据《史记》的记载,“其志洁,其行廉”是司马迁对以下哪一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 A 伍子胥 B 张仪 C 烛之武 D 屈原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作:() A 《出师表》 B 《洛神赋》 C 《七哀诗》

D 《求自试表中》

3【单选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以下哪一位先秦思想家对君子品格的阐述:() A 孔子 B 曾子 C 孟子 D 荀子

4【判断题】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触怒唐高祖一事体现了其高尚的谏诤品格。(错)

1.1

1 【单选题】司马迁对先秦君子的评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出自于《史记》哪一篇:()

A 《孔子世家》 B 《五帝本纪》 C 《太史公自序》 D 《老子韩非列传》

2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著作:() A 《诗经》 B 《论衡》 C 《周易》 D 《春秋》

3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诗经》中的篇章:() A 《九歌》 B 《望月》 C 《关雎》 D 《禹贡》

4 【判断题】“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周公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祖先。(对)

5 【判断题】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君子文化人格与战国时期的士大夫文化人格相同。(错) 1.2

1 【单选题】根据先秦时期的话语体系,“君子”与以下哪一项是对立关系:() A 圣人 B 士人 C 小人 D 大人

2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先秦君子的要求:() A 良好的道德修养 B 广博的文化知识 C 文雅得体的举止 D 刻薄寡恩的心胸

3 【单选题】广义的先秦君子的含义不包括()。 A 特异节操的人 B 必须是贵族男子 C 才德出众的人

4 【判断题】与周朝时期不同,春秋时代的人对君子的解释开始重视个人品质的含义。(对) 1.3

1 【单选题】从现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周朝取代殷商的主要是依靠以下哪一项:() A 掌握正朔 B 宗教祈祷 C 口诛笔伐 D 武力争夺

2 【单选题】根据《诗经》中对周朝祖先后稷歌颂的内容,周朝特别重视的行业是()。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商业

3 【单选题】

周初立国的统治思想是()。 A 敬德和戮民 B 开疆和戮民 C 开疆和保民 D 敬德和保民

4 【单选题】以下《尚书》的篇章中哪一篇与周公制作和颁布诰命有关:() A 《虞书·尧典》 B 《夏书·禹贡》 C 《周书·大诰》 D 《周书·秦誓》

5 【判断题】淝水之战是指“武王伐纣”期间殷商与西周之间发生的著名战役。(错) 1.4

1【单选题】从某种程度而言,以下哪一朝代的人首次将自我个体的道德完善作为人生第一目的:() A 夏人 B 商人 C 周人 D 秦人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君子风范产生的历史背景:()

C 宗法政治体制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3【单选题】以下哪一先秦著作是以艺术为主的形式来记载了先秦君子风范:() A 《国语》 B 《诗经》 C 《左传》 D 《春秋》

4【判断题】根据先秦文献的描述,周人必然是无意识和无目的地塑造了周代君王的正面形象。(错)

5【判断题】根据周朝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先秦君子风范起源于周人对理想世界和人格的追求过程中。(对) 2.1

1【单选题】“文质彬彬”是以下哪一位先秦思想家对君子的描述:() A 老子 B 孙子 C 孔子 D 孟子

2【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服饰装扮和君子之间的关系是()。

A 仪表优美和标新立异 B 仪表优美和举止规范 C 身份认同和标新立异 D 身份认同和举止规范

3【单选题】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西周贵族的外在服饰具有以下哪一种特征:() A 消极性 B 庸俗性 C 单一性 D 等级性

4【判断题】周代贵族君子最讲究的品质是由外在和内在所共同体现出的个人风度。(对) 4.2

1【单选题】根据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贵族君子使人信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 A 家族富裕 D 奴隶众多

2【单选题】周朝贵族君子风度的必要条件是()。 A 穿戴得体 B 行止得当 C 威仪得彰 D 以上都是

3【单选题】根据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以下哪一种物件是对先秦君子的最佳体现:() A 玉 B 石 C 蒲 D 墨

4【判断题】先秦君子追求表里相错、行前德后,因此最为重视服饰的彰显作用。(错) 3.1

1【单选题】《诗经》中收录的最晚创作的一首诗是()。A 《小雅·鹿鸣》 B 《周颂·丰年》 C 《周南·关雎》 D 《陈风·株林》

2【单选题】先秦时期贵族君子对《诗》尤为重视的意义不包括()。 A 学习文化知识 B 学习反叛独立精神 C 能够感发意志 D 学习社交辞令

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贵族君子在政治场合运用诗的目的:() A 抒情 B 讽谏 C 炫耀 D 言志

4【判断题】《左传》郑庄公“其乐融融”的诗歌属于自我创作式的即兴赋诗。(对) 3.2

1【单选题】郑国伯有赋卫国人为讽刺卫伯所作的《鄘风·鹑之奔奔》是为了表达对以下哪一位的不满:()

C 郑国国君 D 以上都是

2【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子西赋《小雅·黍苗》暗赞赵孟”是以下哪种用诗方式:() A 抒情 B 讽谏 C 炫耀 D 言志

3【单选题】相比于其他部分,《诗经》中的哪部分保存了大量先秦贵族君子创作的诗:() A 《雅》和《颂》 B 《风》和《颂》 C 《风》和《雅》 D 只有《颂》

4【判断题】先秦贵族君子高度的诗学修养对政治外交活动起到了负面作用。(错) 4.1

1【单选题】根据《晏子春秋》的记载,晏婴出使楚国拒不进城所表现出的礼仪的作用不包括()。 A 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 B 指责楚国的无礼 C 称赞楚国是诸侯之首

D 给楚国回旋和补救的机会

2【单选题】一般来说,西周文化被称作为以下哪种文化:() A 部落文化 B 城邦文化 C 礼乐文化 D 游牧文化

3【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先秦时期的“舅氏之国”指的是以下哪种类型的诸侯国:() A 同姓诸侯 B 异性诸侯 C 蛮夷部落 D 欧洲城邦

4【单选题】《仪礼》首篇论述的先秦贵族礼仪是()。 A 士虞礼 B 士相见礼 C 士婚礼 5【判断题】在外交场合中讲礼仅仅是先秦贵族具备君子德行的标志,而完全不会影响国家大事的成败。(错) 4.2

1【单选题】根据《周礼》的记载,先秦时期掌管国家音乐制度的最高长官是()。 A 大司徒 B 大司空 C 大司农 D 大司乐

2【单选题】根据《周礼》的记载,先秦贵族在瞽宗习乐的内容不包括()。 A 乐器发声原理 B 音乐中包含的道理 C 配乐诗歌的应用 D 乐舞

3【单选题】根据“季札观乐”的典故,吴国季札认为《诗经》中哪一部分最具礼乐精神的内涵:() A 《风》 B 《雅》 C 《颂》 D 以上都是

4【判断题】对于先秦贵族君子而言,乐的修养能够完全替代诗的修养。(错)

5【判断题】根据《周礼》的记载,先秦时期祭天活动需要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对) 5.1

1【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先秦时期的社会教育模式是()。 A 学在山野 B 学在官府 C 学在庶民 D 学在戎狄

2【单选题】根据《学记》的记载,先秦时期贵族君子的大学教育内容不包括:() A 离经辨志 B 敬业乐群 C 辨文识字 D 论学取友

史、太师等官职。(对)

4【判断题】根据《学记》的记载,先秦时期贵族君子在大学教育中达到小成境界后才能够做到化民易俗。(错) 5.2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以下哪一个成语出自于“宫之奇力谏假道”:() A 其乐融融 B 唇亡齿寒 C 朝闻夕死 D 完璧归赵

2【单选题】先秦文献中记载君子预言的目的不包括()。 A 表明事件成败的原因 B 记录有德君子的事迹 C 彰显君子的特异功能 D 彰显君子有先见之明

3【判断题】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先秦贵族君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形象鲜明的、具有相当文化品格的社会群体。(对)

4【判断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与殷商以德立国不同,西周以鬼神立国。(错) 6.1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颖考叔助郑庄公母子和好的事迹主要表明了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的精神:() A 武 B 义 C 孝 D 恭

2【单选题】《诗经·小雅·蓼莪》中“蓼蓼者莪,匪莪伊蒿”用抱娘蒿起兴是为了以下哪一个目的:() A 感叹子女孝顺之心 B 感叹国君体恤之思 C 感叹兄长爱护之情 D 感叹父母养育之恩

3【判断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智是先秦时期的家庭道德核心。(错) 来思考人生的价值问题。(对) 6.2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弃疾自杀事件表明了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的品质矛盾:() A 只有忠 B 只有孝 C 先孝后忠 D 先忠后孝

2【单选题】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以下哪一项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根本:() A 耕种 B 御人 C 孝道 D 富强

3【单选题】根据先秦君子的品质特征,《国语·晋语》记载的申生自缢事件的原因是()。 A 抑郁 B 叛国 C 奸佞 D 崇孝

4【判断题】先秦时期的君子孝道在道德层面上不存在任何负面影响。(错) 7.1

1【单选题】先秦时期君臣关系是以下哪一种关系的延展:() A 二元关系 B 圣俗关系 C 邦交关系 D 亲族关系

2【单选题】“忠”不见诸甲骨文、金文而广泛出现在西周文献中,表明了先秦君子忠的品质从以下哪一时期开始兴盛:() A 原始部落时期 B 夏商时期 C 西周时期 D 隋唐时期

3【判断题】先秦君子公忠和私忠的内涵是其日常生活和政治外交行动的原则之一。(对)

秦君子“忠”的对象是具体个人而非国家社稷。(错) 7.2

1【单选题】先秦君子“忠”的内涵源自于古老氏族社会以来的哪种观念:() A 群体意识观念 B 个体意识观念 C 自然意识观念 D 宗教意识观念

2【单选题】以下哪一个典故属于先秦君子私忠精神的表现:()

A 赵孟临患不忘国 B 子产直谏 C 委质而策死

D 邵公谏厉王弭谤

3【单选题】以下哪一篇《诗经》中的怨刺诗不属于先秦君子公忠精神的表现:() A 《民劳》召穆公刺厉王 B 《抑》卫武公刺厉王 C 《关雎》文王刺厉王 D 《桑柔》芮伯刺厉王

4【判断题】在西周宗法制社会背景下,公忠与私忠是完全分离的两种先秦君子精神。(错) 8.1

1 【单选题】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以下哪一种事迹是先秦君子最为看重的义:() A 大义灭亲和仗义疏财 B 仗义疏财和义结金兰 C 大义灭亲和舍生取义 D 舍生取义和义结金兰

2 【单选题】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以下哪一项属于“义”的本义:() A 己之本质 B 己之义气 C 己之威仪 D 己之姓名

3 【判断题】对于先秦君子而言,符合平民和戎狄道德规范的行为举止也能被称之为义。(错)

8.2

1 【单选题】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个是先秦君子最为看重的事物:() A 生命 B 生命价值 C 钱财

D 钱财价值

2 【单选题】以下哪一个典故是先秦君子舍生取义的典范:()

A 姬氏孤儿 B 芈氏孤儿 C 赵氏孤儿 D 嬴氏孤儿

3 【单选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对先秦君子风范的评价出自于以下哪一位历史学家:() A 司马错 B 司马懿 C 司马谈 D 司马迁

4 【判断题】先秦君子用“义”来阐释了社会经济的价值与意义。(错)

5 【判断题】以刘向《新序》为例,先秦君子和两汉士人对于生命和义气孰轻孰重的态度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对) 9.1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尚书》对“德”的分类方法:() A 三德 B 四德 C 九德 D 十八德

2 【单选题】《春秋》《左传》《国语》等作者记载先秦君子嘉言懿行的目的是()。 A 道德表彰和搬弄是非 B 道德诋毁和搬弄是非 C 道德表彰和以垂后世 D 道德诋毁和以垂后世

同层次的价值取向上都具有一致性。(错)

4 【判断题】《周礼》中记载的“六德”是个人品格和社会基本人伦关系规范的结合。(对) 9.2

1【单选题】先秦君子的“义”代表了以下哪种封建社会人伦关系:()

A 家族血缘伦理关系 B 封建君主政治伦理关系 C 邦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D 社会普通的人际关系

2【单选题】从先秦君子风度的角度而言,舜被称为“圣君”的原因是他具有以下哪种特征:() A 真诚的孝子 B 非凡的智慧 C 治国的才能 D 高贵的血统

3【单选题】根据孔子的观点,先秦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下哪一项:() A 经济表率 B 战法表率 C 道德表率 D 农耕表率

4【单选题】根据孔子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贵族统治者的理想:() A 称为仁人君子

B 使他的亲戚朋友们幸福 C 使天下百姓们安乐 D 使敌国彻底灭亡

5【判断题】先秦君子忠、孝、义三种风度都能完美实现的史例在先秦时期是极为常见的。(错) 10.1

1 【单选题】先秦君子晏婴是以下哪一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 A 秦国 B 楚国 C 齐国 D 燕国

2【单选题】先秦君子的尚俭是以下哪组元素相结合的B 军事素质和军人道德 C 经济素质和商业道德 D 政治素质和宗国道德

3【判断题】尚俭不仅是先秦君子的个人生活方式,也是他们作为贵族政治家或思想家品格的一部分。(对)

4【判断题】根据《论语·公冶长》的记载,左丘明和孔子都不认为“巧言、令色、足恭”是可耻的行为。(错) 10.2

1【单选题】《新序·节士》中“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反应了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风范:() A 尚俭 B 忠君 C 安贫 D 孝顺

2【单选题】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对以下哪组先秦君子风范的总结:() A 忠君和尚俭 B 诚信和安贫 C 尚俭和安贫 D 忠君和诚信

3【判断题】与“尚俭”相比,先秦君子风范中的“安贫”主要是指上层贵族和富贵士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错)

4【判断题】根据《尚书·太甲上》的记载,先秦君子尚俭观的起源早于战国时期。(对) 11.1

1【单选题】根据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君子之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恭 B 敬 C 惠 D 圣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先秦君子所崇尚的最重要的处世原则:() A 无信 B 诡辩 C 恭敬 D 多谋

秦君子风范:() A 智 B 义 C 孝 D 仁

4【单选题】先秦君子风范中“敬”的对象主要是()。 A 蛮夷和生人 B 平辈和友人 C 晚辈和奴仆 D 长辈和君上

5【判断题】对天的恭敬是先秦社会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对) 11.1

1 【单选题】体现先秦君子谦和风范的“满招损,谦受益”出自于以下哪一本著作:() A 《诗经·鹿鸣》 B 《周易·乾卦》 C 《礼记·文王世子》 D 《尚书·大禹谟》

2 【单选题】《周礼》记载的两种“六德”所共同拥有的德性是:() A 忠 B 和 C 孝 D 义

3 【单选题】《周易》哪一卦的卦辞体现了先秦君子风范中的“谦和”:() A 《师卦》 B 《复卦》 C 《谦卦》 D 《咸卦》

4 【单选题】先秦君子风范中“和”的含义不包括()。 A 各种社会关系的隔离 B 礼貌待人、态度温和 C 宽厚待人、对人不苛求 D 人与人之间的团结

5 【判断题】孔子的“和”没有固定的原则,对所有人都能做到温和宽厚。(错) 1【单选题】“鄙语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前车覆,后车诫。”中“鄙语”的含义是()。 A 谶纬 B 方言 C 脏话 D 俗语

2【单选题】周初的统治者将以下哪一项当做鉴戒的对象:() A 殷商 B 古希腊 C 匈奴 D 秦汉

3【单选题】根据先秦君子的风范,本意为镜子的“鉴”被引申为以下哪一种含义:() A 书签 B 照影 C 借鉴 D 水盆

4【单选题】根据《尚书》的记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周公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管理殷民的治国方略:() A 尚德 B 戒酒 C 征伐 D 和民

5【判断题】《尚书·无逸》的主旨是周成王告诫周公不要贪图安逸。(错) 12.2

1【单选题】成语“惩前毖后”的出处《诗经·周颂·小毖》是以下哪一位先秦人物创作的:() A 周成王 B 周武王 C 周文王 D 周公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孔子“自省”思想的内涵:() A 内省不疚 B 外省自足 C 内省他疚 D 外省自傲

C 戒得 D 戒酒

4【判断题】自省是改正错误的结果,也是也是继续前进的阻力。(错)

5【判断题】《尚书·秦誓》记载了秦孝公对率军偷袭郑国一事而做的反省。(错) 13.1

1【单选题】“管鲍之交”指的是以下哪一组的友谊:() A 管宁和鲍叔牙 B 管宁和鲍广父 C 管仲和鲍叔牙 D 管仲和鲍广父

2【单选题】先秦时期“友”的含义是()。 A 同师 B 同乡 C 同党 D 同志

3【判断题】“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是孟子提出的交友思想。(错)

4【判断题】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名叫姜纠。(错) 13.2

1【单选题】孔子的“益者三友”不包括()。 A 友善柔 B 友直 C 友谅 D 友多闻

2【单选题】晋国大夫祁奚和他举荐给晋悼公的解狐之间的关系是:() A 同乡 B 友人 C 亲人 D 仇人

3【判断题】根据孔子的思想,选举人才时做到“举直错诸枉”就能使百姓心服。(对)

1【单选题】在先秦时期,“祃祭”指的是在以下哪一地区进行的祭祀活动:() A 朝歌之北 B 岐山之南 C 所征服之地 D 世代居住地

2【单选题】根据《诗经·大雅·皇矣》的记载,周人主要是歌颂文王的以下哪一项功绩:() A 经商 B 务农 C 德治 D 武功

3【单选题】《诗经·大雅·皇矣》“帝谓文王,询尔仇方”中的“帝”指的是()。 A 放勋 B 季历 C 商纣 D 上帝

4【判断题】根据《诗经·大雅·皇矣》的记载,文王的文德仅仅是忠孝等伦理道德。(错)

5【判断题】根据《诗经·大雅·皇矣》的记载,文王在讨伐密国之后迁都于岐山之南。(对) 14.2

1【单选题】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名叫()。 A 重耳 B 小白 C 勾践 D 阖闾

2【单选题】井田制在西周时期哪一位政治家的推动下逐渐成为普及全国的土地制度:() A 邵伯 B 姜尚 C 周公 D 伯禽

3【单选题】晋文公春秋霸业的成功主要是依靠以下哪一位政治家的辅佐:() A 子产

4【判断题】西周初期周公将洛邑定为东都,并迁殷商贵族于此以便监控。(对)

5【判断题】晋文公最终在秦惠文王的帮助下回国做了国君。(错) 15.1

1【单选题】管仲在齐国的改革内容不包括:() A 成民之事 B 选贤任能 C 披发左衽 D 军政相合

2【单选题】根据童书业《春秋史》的划分方式,“尊王攘夷”是对齐桓公霸业哪一阶段的总结:() A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 以上都不是

3【单选题】得益于管仲改革的齐桓公霸业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A 12年 B 32年 C 42年 D 62年

4【判断题】自管仲改革之后,齐国才真正成为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大国。(对) 15.2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子产的改革内容不包括()。 A 改制度 B 作丘赋 C 废井田 D 铸刑书

2【单选题】子产是以下哪一先秦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 A 晋国 B 楚国 C 郑国 了卓越的外交能力。(对)

4【判断题】根据《左传》的记载,子皮阻碍了子产在郑国实施的改革。(错) 16.1

1【单选题】“风马牛不相及”一事中订立召陵之盟的屈完是哪一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 A 蔡国 B 郑国 C 楚国 D 齐国

2【单选题】“烛之武退秦师”一事中的烛之武是哪一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 A 秦国 B 晋国 C 楚国 D 郑国

3【单选题】先秦时期齐国第一位国君是()。 A 周公旦 B 召康公 C 姜太公 D 田忌

4【判断题】“烛之武退秦师”一事中晋国出兵楚国的外交说辞是楚庄王曾对晋文公不够尊重。(错) 16.2

1【单选题】与春秋时期的国家外交相比,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崇尚的是()。 A 重农和抑商 B 尊王和攘夷 C 权智和奸诈 D 仁义和道德

2【单选题】“子产坏晋馆垣”一事的起因是()。 A 晋侯以子丧不见客 B 晋侯以郑丧不见客 C 晋侯以鲁丧不见客 D 晋侯以母丧不见客

3【判断题】根据《论语》的记载,“言以足志,文以足

4【判断题】与春秋时期的君子相比,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拥有更加强烈的祖国意识。(错) 17.1

1【单选题】根据刘向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对先秦时期著名政治家晏子的事迹的最佳概括:() A 尽忠和极谏 B 尽忠和止戈 C 大义和极谏 D 大义和止戈

2【单选题】根据《史记》的记载,以下哪一位不属于孔子所言的“殷有三仁”:() A 微子 B 箕子 C 比干 D 晏子

3【单选题】根据《国语·周语》的记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讽谏典故:() A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B 邵公谏厉王弭谤 C 魏征谏唐太宗十思疏 D 仲山父谏宣王立戏

4【判断题】在商纣王时期,箕子因讽谏纣王而惨遭剖心之刑。(错) 17.2

1【单选题】卫武公“耳提面命”的典故始见于以下哪一部先秦著作:() A 《史记》 B 《周易》 C 《左传》 D 《诗经》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国家讽谏制度:() A 明台 B 衢室 C 天坛 D 谏鼓

3【判断题】西周时期周王室近臣讽谏周王的政治依据是西周的贵族参政制和宗法制社会形式。(对) “同”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错) 18.1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贵族君子的学校名称:() A 庠 B 序 C 康 D 学

2【单选题】根据《周礼·夏官司马》的记载,周王直接统御的军队数量是()。 A 1 B 2 C 3 D 6

3【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以下哪一组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A 祭祀与经商 B 务农与战争 C 祭祀与战争 D 经商与战争

4【判断题】在春秋早期,各诸侯国文职和武职的区别并不明显。(对) 5【判断题】周代贵族君子仅仅只是文士而不谙军事。(错) 18.2

1【单选题】先秦时期“万舞”指的是在进行以下哪一种祭祀时所表演的舞蹈:() A 祭鬼 B 祭社 C 祭天

D 祭宗庙山川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中赞美或思念武士的诗:() A 《秦风·驷驖》 B 《秦风·小戎》 C 《国风·关雎》 D 《小雅·车攻》

3【单选题】《郑风·叔于田》中的“叔”指的是()。

C 男子对心上人或者妻子的通称 D 男子对父亲兄弟的通称

4【判断题】先秦时期的“万舞”由“羽舞”和“兵舞”两部分组成。(对) 19.1 1【单选题】西周亡于以下哪一少数民族势力的入侵:() A 南楚 B 三苗 C 犬戎 D 西羌

2【单选题】“城濮之战”是先秦时期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爆发的战争:() A 晋国和楚国 B 秦国和晋国 C 齐国和楚国 D 晋国和齐国

3【单选题】以下哪一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吴国

4【判断题】春秋时期“葵丘盟会”的主角是齐桓公。(对)

5【判断题】“退避三舍”的典故发生在牧野之战时期。(错) 19.2

1【单选题】春秋时期的“侯伯”指的是()。 A 诸侯之一 B 诸侯之末 C 诸侯之长 D 诸侯之主

2【单选题】先秦著名典故“爱鹤失众”的主角是()。 A 卫武公 B 卫懿公 C 卫庄公 D 卫灵公

3【判断题】先秦时期君子“为义而战”的信条贯穿始终未曾改变。(错)

4【判断题】先秦时期诸侯征伐讲究的“讲信与修礼”指的是对内取信于民和对外修好诸侯。(对) 20.1

1【单选题】“长勺之战”是先秦时期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爆发的战争:() A 晋国和鲁国 B 晋国和楚国 C 齐国和鲁国 D 齐国和楚国

2【单选题】根据《军志》的记载,春秋时期的“军志”不包括()。 A 允当则归 B 知难而退 C 有德不可敌 D 诡道诈计

3【单选题】“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以下哪一位先秦军事家的思想:() A 孙坚 B 孙胜 C 孙膑 D 孙武

4【判断题】晋国大夫荀吴攻克鼓城的依据是他的德行。(对)

5【判断题】春秋时期战争思想中的“有德”仅仅指的是武德。(错) 20.2

1【单选题】从先秦君子风范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武”的含义:() A 禁止残暴 B 消弭战争 C 兵燹杀戮 D 安定事功 2【单选题】养由基是以下哪一诸侯国知名的神箭手:()A 楚国 B 齐国 C 晋国 D 秦国

3【判断题】与后世武士相比,春秋武士在战场上不忘君臣之礼和言语风度。(对)

4【判断题】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父亲是孔融。(错) 21.1

1【单选题】根据《史记》的记载,司马迁的儒学老师是()。 A 孔融 B 董仲舒 C 司马谈 D 朱熹 2【单选题】根据《史记》的记载,《周易》的作者是()。 A 周成王 B 周公旦 C 周武王 D 周文王

3【判断题】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征战有以血衅鼓的传统。(对)

4【判断题】根据《史记》的记载,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摘选出史书中的君子大意并批评诋毁。(错) 21.2

1【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出自于以下哪一位政治家之口:() A 林则徐 B 子思 C 子路 D 子产

2【单选题】《大雅·烝民》赞颂的仲山甫是哪一朝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3【判断题】《诗经》中赞诗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赞颂周朝创立者的赫赫功业来抒发诗人对宗族国家的热爱。(对)

4【判断题】以“耳提面命”的典故为例,先秦君子的人格是一种奴性人格。(错) 21.3

1【单选题】中国古代“改正朔”指的是()。

A 改正军备

B 改正历法 C 改正文字 D 改正语言

2【单选题】先秦君子文化人格的核心是()。 A 世界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群体主义 D 个人主义

3【单选题】《过秦论》作者贾谊是以下哪一朝代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 A 隋唐 B 西晋 C 南宋 D 西汉

4【判断题】根据《诗经》的记载,西周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猃狁。(对) 21.4

1【单选题】根据《史记》的记载,“其志洁,其行廉”是司马迁对以下哪一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 A 伍子胥 B 张仪 C 烛之武 D 屈原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作:() A 《出师表》 B 《洛神赋》 C 《七哀诗》

D 《求自试表中》

3【单选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以下哪一位先秦思想家对君子品格的阐述:() A 孔子 B 曾子 C 孟子 D 荀子

4【判断题】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触怒唐高祖一事体现了其高尚的谏诤品格。(错)


相关内容

  • 2015年先秦君子风范作业标准答案
  • 2015先秦君子风范作业标准答案(大全) 贵族文化(一) 先秦儒家在描述周胜商时没有突出强调的是(B ) A周代的文化 B文化吸引 C文王的仁政 D商纣王的残暴 谁为百姓焚身祭天(A) A成汤 B文王 C尧 D舜 判断 1三不朽是指立德.立言.立功(对) 2.为解除百姓疾苦遍尝百超的是黄帝(错) 贵 ...

  • 先秦君子风范(赵敏俐)--考试答案(含选择.填空)
  •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尚书>对"德"的分类方法:()1.0 分A.三德B.四德C.九德D.十八德我的答案:D2"烛之武退秦师"一事中的烛之武是哪一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1.0 分A.秦国B.晋 ...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先秦君子风范考试答案
  •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先秦君子风范考试选择题(60 分)1.以艺术方式再现先秦君子形象的作品是 (2.00 分)  A.<国语>C.<左传>D.<诗经>2.春秋时行人行动的目的是 (2.00 分)   A.博得名声B.推销自己的主张C.维护 ...

  • 先秦君子风范答案2014-10-26
  • 1 .擅长慎思明辨的是 (6.00分) A.孙周 B.周王 C.王孙 D.谭伯 2.<左传>开篇中跟郑庄公争夺权力的弟弟的姓名是? (6.00分) A.颖考叔 B.共叔段 C.武姜 D.寤生 3.经过系统的大学学习之后,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 (6.00分) A.博物君子 B.断句读书 C. ...

  •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案(人教版)
  • 吴堡中学 课题 课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必读课 备课时间 课 时 3 课时 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上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 语>中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而且具有很 高的鉴赏价值.本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完整版课后练习答案
  • 超星尔雅 黄黎星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答案作业答案课后测试题目答案期末考试答案章节测试答案.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一) 1 [单选题](B )创制了八卦. A .盘古 B .伏羲 C .蚩尤 D .黄帝 2 [单选题]"<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quo ...

  • 先秦诸子散文教案集
  • 篇一: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3 ...

  • 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 <劝学>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大量文言实词,如"利.备.望.用.疾.致.假.绝.兴.功.强.间"等:文言常用虚词,如"于.者.而":古今字和通假字,如"有(又) .暴(曝) .生(性) .輮(煣) .知(智) .乎(于 ...

  • 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
  •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