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尾可阅读《THAD历史大事记》
阅读原文可查看THAD宣传纪录片
创建之前(1952-1958)
1952年初,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调整合并。为适应三校调整后学校自营基本建设项目的需要,3月初,教育部成立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调整建设计划委员会”(简称“三校建委会”),以梁思成为主任委员,张龙翔(前北大副校长)为副主任委员,负责三校调整所有增建项目的建筑规划及设计工作。学校抽调建筑、土木两系的教师进行规划设计,两系部分四年级和建筑系一年级学生停课参加施工,投入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新清华”的重大任务。
三校建委会共完成教学楼、教师住宅、学生宿舍、食堂等约10万平方米的工程项目建设。其中,壳体、叠合梁、槽形预制板等项工程技术的应用属国内首创。
三校建委会部分成员合影
一工区的建设者们
前排左起:章又新、叶湘菡、罗福午、张静娴
后排左起:楼庆西、杜念申
后排右起:张梅丽、谈文正
西大饭厅29.5米跨度木拱架吊装现场
1952年,梁思成、张维在三校建委会设计室指导建校设计工作
第一教学楼及阶梯教室(近照)
蒋南翔到任校长后,为加强对本校基本建设的领导,于1953年5月成立校基本建设委员会,蒋南翔任主任,梁思成等为副主任,汤纪敏为秘书。直到1958年,基本建设委员会设计科承担了清华大学基础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
1955年-1958年,基本建设委员会设计科承担了我校基建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其中主要工程有:新水利馆,3-8公寓,学生5-12号楼,压、铸、焊实验室等,并在校园总体规划确定后,陆续完成清华大学行政及教学主楼建筑群设计。关肇邺主持西主楼设计,1956年5月通过设计方案,年底开工,东主楼1958年开工,均于1959年建成。
殷一和、关肇邺1965年在清华大学主楼西配楼工地前合影
中央主楼
第二教学楼
新水利馆
建设者在新落成的学生宿舍2号楼的阳台上庆贺
1954年学生宿舍工程的质量检查组成员:
郭清山(左1)、罗福午(中)、黄晓梅(右1)、郑金床(右2)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大事记
1958年7月24日
创办“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
1961年
更名为“清华大学土建综合设计院”
1980年4月28日
更名为“清华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
1981年9月20日
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书》((81)教设证字第5号),建筑设计综合甲级
1987年7月1日
获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工程设计证书》(城设证甲字第0107字),建筑设计综合甲级
1990年9月3日
更名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992年9月3日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所在原有乙级设计资质基础上,划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统一管理
1993年4月1日
获住建部颁发的建筑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编号:0100341)、水利水电乙级工程设计证书及工程设计收费资格证书
1996年3月
获市政工程所,获建设部颁发的市政乙级设计资质证书
1998年11月
增设交通工程设计研究所,获建设部颁发的交通工程乙级设计资质证书
1999年4月19日
获建设部颁发的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设计(临)资质证书
1999年8月18日
获建设部颁发的建筑甲级工程设计证书(证书编号:0100341)
2002年2月8日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转正
2002年7月17日
获建设部颁发的公路行业(公路、交通)、水利行业(水库枢纽)乙级设计资质证书“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
2002年11月18日
获国家计委颁发的建筑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和水电、水利工程乙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2004年1月17日
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甲级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
文尾可阅读《THAD历史大事记》
阅读原文可查看THAD宣传纪录片
创建之前(1952-1958)
1952年初,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调整合并。为适应三校调整后学校自营基本建设项目的需要,3月初,教育部成立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调整建设计划委员会”(简称“三校建委会”),以梁思成为主任委员,张龙翔(前北大副校长)为副主任委员,负责三校调整所有增建项目的建筑规划及设计工作。学校抽调建筑、土木两系的教师进行规划设计,两系部分四年级和建筑系一年级学生停课参加施工,投入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新清华”的重大任务。
三校建委会共完成教学楼、教师住宅、学生宿舍、食堂等约10万平方米的工程项目建设。其中,壳体、叠合梁、槽形预制板等项工程技术的应用属国内首创。
三校建委会部分成员合影
一工区的建设者们
前排左起:章又新、叶湘菡、罗福午、张静娴
后排左起:楼庆西、杜念申
后排右起:张梅丽、谈文正
西大饭厅29.5米跨度木拱架吊装现场
1952年,梁思成、张维在三校建委会设计室指导建校设计工作
第一教学楼及阶梯教室(近照)
蒋南翔到任校长后,为加强对本校基本建设的领导,于1953年5月成立校基本建设委员会,蒋南翔任主任,梁思成等为副主任,汤纪敏为秘书。直到1958年,基本建设委员会设计科承担了清华大学基础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
1955年-1958年,基本建设委员会设计科承担了我校基建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其中主要工程有:新水利馆,3-8公寓,学生5-12号楼,压、铸、焊实验室等,并在校园总体规划确定后,陆续完成清华大学行政及教学主楼建筑群设计。关肇邺主持西主楼设计,1956年5月通过设计方案,年底开工,东主楼1958年开工,均于1959年建成。
殷一和、关肇邺1965年在清华大学主楼西配楼工地前合影
中央主楼
第二教学楼
新水利馆
建设者在新落成的学生宿舍2号楼的阳台上庆贺
1954年学生宿舍工程的质量检查组成员:
郭清山(左1)、罗福午(中)、黄晓梅(右1)、郑金床(右2)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大事记
1958年7月24日
创办“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
1961年
更名为“清华大学土建综合设计院”
1980年4月28日
更名为“清华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
1981年9月20日
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书》((81)教设证字第5号),建筑设计综合甲级
1987年7月1日
获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工程设计证书》(城设证甲字第0107字),建筑设计综合甲级
1990年9月3日
更名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992年9月3日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所在原有乙级设计资质基础上,划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统一管理
1993年4月1日
获住建部颁发的建筑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编号:0100341)、水利水电乙级工程设计证书及工程设计收费资格证书
1996年3月
获市政工程所,获建设部颁发的市政乙级设计资质证书
1998年11月
增设交通工程设计研究所,获建设部颁发的交通工程乙级设计资质证书
1999年4月19日
获建设部颁发的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设计(临)资质证书
1999年8月18日
获建设部颁发的建筑甲级工程设计证书(证书编号:0100341)
2002年2月8日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转正
2002年7月17日
获建设部颁发的公路行业(公路、交通)、水利行业(水库枢纽)乙级设计资质证书“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
2002年11月18日
获国家计委颁发的建筑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和水电、水利工程乙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2004年1月17日
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甲级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