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中的梅花意蕴

  【摘要】梅花以清秀雅洁、幽香浮动的不凡气宇,俏丽挺拔、凌霜傲雪的卓越英姿,深为人们所钟爱。歌咏她的诗词佳作俯拾即是,玉成了她清高潇洒、生机活力、坚贞顽强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演绎了其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性,象征着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梅花诗词成为中国文化绚丽的瑰宝,深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广袤的沃土。

  【关键词】诗词;梅花;意蕴

  梅花,以清秀雅洁、幽香浮动的不凡气宇,俏丽挺拔、凌霜傲雪的卓越英姿,博得文人雅士的钟爱,“千红万紫,终让梅花为魁。”梅花摘得“花魁”桂冠,成为咏物抒怀的理想对象。流金岁月里,千姿百态的梅花,载不尽千古愫怨,惹不完百家争鸣,经久不衰地被传诵,凝结着沉淀厚重的情感寄托与无边遐思。在歌咏她的诗词佳作中,诗人把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寓于其中,玉成了梅花清高潇洒、生机活力、坚贞顽强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一、梅花之清高潇洒

  咏梅始于战国前,发展于唐五代,鼎盛于两宋。人们赋予梅花超越世俗功利、追求自由高尚的品质,也借梅花清高潇洒的品行,表达自身清静淡泊、闲雅高远的心志。

  被苏轼誉为“神清谷冷无尘俗”的林逋开创梅花高洁隐逸的新人格化主题,对后世影响颇巨。如元朝咏梅诗人王冕的题画诗《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描绘了砚池边用淡墨画成的梅花,不求人夸其颜色,看重的是满乾坤的清气,追求的是清高潇洒的风骨,境界深邃辽远,气魄恢弘壮阔。这也是王冕心志的流露。又如其《白梅》组诗中一首:“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将白梅置于冰雪中玉立斗雪绽放,凸显了其傲然清高的风骨与气度,有异于凡尘中桃李等花的俗艳。最后两句从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化用而来,白梅在雪夜清香幽发,香满乾坤,化为万里春色,虽然香满天下却持守谦逊的风气,恰合诗人正气长存的抱负。王冕在《墨梅》与《白梅》中,借喻梅花高洁端庄、清香漫动、潇洒飘逸的品性,寄寓了清高奔放的志向,展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洒脱的胸怀。

  寓志于物,梅花的清高潇洒,其实是文人自身品性的投放,以我之志,寓之于物,文人雅士把清高潇洒之品性赋予梅花,正演绎、彰显着自身的才德品质,意向抱负。

  二、梅花之生机活力

  梅花傲迎寒冬雪,凭借是其生机活力。“一夜霜清不成梦,起来春意满人间”、“一气独先天下春,两三花占十分清。冰霜不隔阳和力,半点机缄如化生。”梅花寒冬傲雪,独先暖春,充满生机活力,非一般春色之咏能比。

  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颂扬梅树敢于迎风霜寒露独自盛开,结出累累果实,又“摇荡春风媚春日”的旺盛繁茂的生命力,表明自己不随俗流的坚韧意志。卢梅坡的《雪梅二首》其一,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残冬未尽,春寒料峭,唯美的梅花绽放、雪花起舞恭迎新春,这引起诗人的兴趣,让梅雪发生“磨擦”来争春,再费心仔细推敲进行评比,却难判高下。以其“色、香、逊、输”的嬉戏对抗中渗透出寒风肃瑟的冬日蕴藏着勃勃生机,积蓄了天地精华的梅花蓬苒跃出,抒发拥抱春天的喜悦情怀。

  梅花具有春芳独先,传递春意春色新景,管领春风,化生万物的天意生机与活力;绽放时阳和开新勃发的阔大气象,生动活泼�畅的坦荡气度。富有理学思想的诗人们将着眼点放在梅的“天地初心”即气机上,认为梅花天理独赋地承载着道贯古今,德配天地人合一的情结,象征着崇高博大的德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时运。

  三、梅花之坚贞顽强

  在浩如烟海的梅诗词中,宋文人独树一帜,塑造了梅花完美无缺的全德形象,使她成为理想人格的最佳载体,热情讴歌坚贞顽强、敢为天下先的品格。如“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等被烙刻意志情操、忠贞傲骨的人格印迹的诗句,为梅花审美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酷爱梅花,把真情实感及处世态度揉进梅花意象中,以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旋律贯穿始终,真挚而贴切。颂梅香佳作《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梅花的寂寞高洁与孤芳自赏,无心争得春艳名利,任由百花羡慕嫉妒恨,即使飘落遭受践踏,纵然粉身碎骨化为尘泥,依旧清香如往昔,无法泯灭其清高。末句振起全篇,体现梅格,更突出梅魂。以人格论梅格,以人格之高喻梅格之高。人亦梅魂,梅亦人魂,梅花焕发出坚贞不屈、死而后已的精神之美,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豪情气魄展露“生亦高洁,死亦留芳”的道德追求,体现了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贞节意志。句句写梅,笔笔自状,充满了抑郁感伤的悲愤之情,激越不平之气,刚毅果决之心,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操守和傲骨。

  明朝诗人高启以诗文透逸俊明,兼备众体而闻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述:“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1]其诗作《梅花九首》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以瑶台仙姿赞其超凡脱俗,以高士美人歌其孤傲高洁,以疏影残香怜其澹泊自爱,刻画梅花傲骨玉姿及高洁坚贞之精气神。九首梅花诗独摄其魂,首首不见“梅”字,都有孤独高傲而无凄凉抑郁,怜梅惜梅却不神伤心碎的特点。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阅高启诗《梅花九首》,得启发并鉴之;读陆游词《卜算子・咏梅》,反其意而用之”创作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咏梅词,满怀豪情地赋予了梅花崭新的风姿和战斗的风貌,焕发新的景观气象,使其有驾凌云之气势、旷阔达之气魄,形象愈加丰满高大,礼赞梅花是战士、英雄、革命家、胜利者,象征着积极进取、永不屈服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人们沿着前辈的足迹,以“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的情怀,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爱国主义战歌,唱响“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这可歌可泣的时代颂歌。

  梅花这一亘古不变的物象所生发出来的千万种多变的意蕴,各领风骚,相得益彰,成为中国文化绚丽的瑰宝。梅花先木而春含苞吐芳,清逸宜人傲然挺立;独领春芳,生机盎然;傲霜历雪,坚贞勇敢,百折不挠。其“清、生、贞”三种核心品质,深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广袤的沃土,凝成一个解不开也不愿解的尚梅情结,世代传诵,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永�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九1472页)[M].中华书局,1983.

  [2]冰迪.弘扬梅花精神的一部好书――读《中国咏梅诗词集萃》[J].东岳论丛,2002(1).

  [3]黄群.中国古代诗词中梅花的意蕴[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

  [4]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的盛况及其原因与意义[J].阴山学刊,2002(2).

  【摘要】梅花以清秀雅洁、幽香浮动的不凡气宇,俏丽挺拔、凌霜傲雪的卓越英姿,深为人们所钟爱。歌咏她的诗词佳作俯拾即是,玉成了她清高潇洒、生机活力、坚贞顽强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演绎了其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性,象征着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梅花诗词成为中国文化绚丽的瑰宝,深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广袤的沃土。

  【关键词】诗词;梅花;意蕴

  梅花,以清秀雅洁、幽香浮动的不凡气宇,俏丽挺拔、凌霜傲雪的卓越英姿,博得文人雅士的钟爱,“千红万紫,终让梅花为魁。”梅花摘得“花魁”桂冠,成为咏物抒怀的理想对象。流金岁月里,千姿百态的梅花,载不尽千古愫怨,惹不完百家争鸣,经久不衰地被传诵,凝结着沉淀厚重的情感寄托与无边遐思。在歌咏她的诗词佳作中,诗人把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寓于其中,玉成了梅花清高潇洒、生机活力、坚贞顽强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一、梅花之清高潇洒

  咏梅始于战国前,发展于唐五代,鼎盛于两宋。人们赋予梅花超越世俗功利、追求自由高尚的品质,也借梅花清高潇洒的品行,表达自身清静淡泊、闲雅高远的心志。

  被苏轼誉为“神清谷冷无尘俗”的林逋开创梅花高洁隐逸的新人格化主题,对后世影响颇巨。如元朝咏梅诗人王冕的题画诗《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描绘了砚池边用淡墨画成的梅花,不求人夸其颜色,看重的是满乾坤的清气,追求的是清高潇洒的风骨,境界深邃辽远,气魄恢弘壮阔。这也是王冕心志的流露。又如其《白梅》组诗中一首:“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将白梅置于冰雪中玉立斗雪绽放,凸显了其傲然清高的风骨与气度,有异于凡尘中桃李等花的俗艳。最后两句从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化用而来,白梅在雪夜清香幽发,香满乾坤,化为万里春色,虽然香满天下却持守谦逊的风气,恰合诗人正气长存的抱负。王冕在《墨梅》与《白梅》中,借喻梅花高洁端庄、清香漫动、潇洒飘逸的品性,寄寓了清高奔放的志向,展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洒脱的胸怀。

  寓志于物,梅花的清高潇洒,其实是文人自身品性的投放,以我之志,寓之于物,文人雅士把清高潇洒之品性赋予梅花,正演绎、彰显着自身的才德品质,意向抱负。

  二、梅花之生机活力

  梅花傲迎寒冬雪,凭借是其生机活力。“一夜霜清不成梦,起来春意满人间”、“一气独先天下春,两三花占十分清。冰霜不隔阳和力,半点机缄如化生。”梅花寒冬傲雪,独先暖春,充满生机活力,非一般春色之咏能比。

  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颂扬梅树敢于迎风霜寒露独自盛开,结出累累果实,又“摇荡春风媚春日”的旺盛繁茂的生命力,表明自己不随俗流的坚韧意志。卢梅坡的《雪梅二首》其一,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残冬未尽,春寒料峭,唯美的梅花绽放、雪花起舞恭迎新春,这引起诗人的兴趣,让梅雪发生“磨擦”来争春,再费心仔细推敲进行评比,却难判高下。以其“色、香、逊、输”的嬉戏对抗中渗透出寒风肃瑟的冬日蕴藏着勃勃生机,积蓄了天地精华的梅花蓬苒跃出,抒发拥抱春天的喜悦情怀。

  梅花具有春芳独先,传递春意春色新景,管领春风,化生万物的天意生机与活力;绽放时阳和开新勃发的阔大气象,生动活泼�畅的坦荡气度。富有理学思想的诗人们将着眼点放在梅的“天地初心”即气机上,认为梅花天理独赋地承载着道贯古今,德配天地人合一的情结,象征着崇高博大的德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时运。

  三、梅花之坚贞顽强

  在浩如烟海的梅诗词中,宋文人独树一帜,塑造了梅花完美无缺的全德形象,使她成为理想人格的最佳载体,热情讴歌坚贞顽强、敢为天下先的品格。如“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等被烙刻意志情操、忠贞傲骨的人格印迹的诗句,为梅花审美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酷爱梅花,把真情实感及处世态度揉进梅花意象中,以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旋律贯穿始终,真挚而贴切。颂梅香佳作《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梅花的寂寞高洁与孤芳自赏,无心争得春艳名利,任由百花羡慕嫉妒恨,即使飘落遭受践踏,纵然粉身碎骨化为尘泥,依旧清香如往昔,无法泯灭其清高。末句振起全篇,体现梅格,更突出梅魂。以人格论梅格,以人格之高喻梅格之高。人亦梅魂,梅亦人魂,梅花焕发出坚贞不屈、死而后已的精神之美,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豪情气魄展露“生亦高洁,死亦留芳”的道德追求,体现了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贞节意志。句句写梅,笔笔自状,充满了抑郁感伤的悲愤之情,激越不平之气,刚毅果决之心,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操守和傲骨。

  明朝诗人高启以诗文透逸俊明,兼备众体而闻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述:“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1]其诗作《梅花九首》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以瑶台仙姿赞其超凡脱俗,以高士美人歌其孤傲高洁,以疏影残香怜其澹泊自爱,刻画梅花傲骨玉姿及高洁坚贞之精气神。九首梅花诗独摄其魂,首首不见“梅”字,都有孤独高傲而无凄凉抑郁,怜梅惜梅却不神伤心碎的特点。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阅高启诗《梅花九首》,得启发并鉴之;读陆游词《卜算子・咏梅》,反其意而用之”创作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咏梅词,满怀豪情地赋予了梅花崭新的风姿和战斗的风貌,焕发新的景观气象,使其有驾凌云之气势、旷阔达之气魄,形象愈加丰满高大,礼赞梅花是战士、英雄、革命家、胜利者,象征着积极进取、永不屈服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人们沿着前辈的足迹,以“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的情怀,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爱国主义战歌,唱响“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这可歌可泣的时代颂歌。

  梅花这一亘古不变的物象所生发出来的千万种多变的意蕴,各领风骚,相得益彰,成为中国文化绚丽的瑰宝。梅花先木而春含苞吐芳,清逸宜人傲然挺立;独领春芳,生机盎然;傲霜历雪,坚贞勇敢,百折不挠。其“清、生、贞”三种核心品质,深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广袤的沃土,凝成一个解不开也不愿解的尚梅情结,世代传诵,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永�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九1472页)[M].中华书局,1983.

  [2]冰迪.弘扬梅花精神的一部好书――读《中国咏梅诗词集萃》[J].东岳论丛,2002(1).

  [3]黄群.中国古代诗词中梅花的意蕴[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

  [4]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的盛况及其原因与意义[J].阴山学刊,2002(2).


相关内容

  • 才有梅花便不同--诗词鉴赏说咏梅
  •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是不惧风霜的一派气节,是赛过百花的一抹清丽:是挺立严寒的一种意志 ...

  •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卜算子 咏梅> [教学目标] 1.能感情诵读<卜算子 咏梅>. 2.积累关于"愁"的诗句. 3.理解词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的排挤. 4.对比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与毛泽东的<卜 ...

  • [秋湖月夜]的宁静之美
  • <秋湖月夜>的宁静之美 -------------------------------浅析宋词在笛子曲<秋湖月夜>中的应用 内容概要: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创作笛子曲<秋湖月夜>时,为了寻找美的灵感,一头栽进了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名篇<念奴娇"过洞庭& ...

  •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香](自度曲)赏析
  • 沈松怀 (序)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 ...

  • 中班古诗[落花]教案
  • 篇一:古诗 <落花>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 ...

  •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理解与赏析(植物类)有大量的诗词实例和详解0
  •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理解与赏析(植物类) 一.什么是意象? • 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的结合.即指诗歌中浸润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 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 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二.诗讲究 ...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摘 要:花卉,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不绝的对象,而在中国婉约词大家.创造别具一格"易安体"的女性词人李清照的笔下,花卉这一意象更是频频出现.与花卉描写有关的词作几乎占李清照全词的五分之四,显然花已经成为词人构建其词的主要意象,也已成为词人情感表达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对李清照词集 ...

  • 杜鹃啼血阅读答案
  •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城>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 ...

  • l李清照与朱淑真
  • 花 开 荼 蘼,尘 烟 过,知 多 少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作中花意象的对比分析 [摘 要] 女人如花花似梦,那如花如梦般的两位宋代著名女词人,她们的词作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都爱花,花在她们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风情,本文试从二者笔下的花意象出发,选取梅.菊.梨三种花意象,比较其花意象的异同,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