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千雪:红军长征在甘肃概略

一、红25军首先进入甘肃

公元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诞生于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3000多人,于公元1934年11月开始转移。公元1935年8月1日,在陕甘交界的双石铺,消灭胡宗南部4个连后,经凤县西进入甘肃。8月3日,攻克两当县城。然后挥师北上,夜袭天水北关,乘胜北渡渭河,克秦安,逼静宁。由于得不到党中央和红军一、四方面军的消息,决定前往陕北,与红26军会师。东进途中,红25军不断与前来围追堵截的毛炳文部6师17旅,马鸿宾部35师105旅、骑兵团和104旅展开激战,军政委吴焕先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公元1935年9月7日,部队抵达陕北根据地豹子川,随后又到达延川的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红27军会师,合编为红15军团。红25军在甘肃境内活动1月零5天,边战边进,行程1500余公里,牵制了大量国民党政府军,截断西兰公路交通18天,为红军长征的整体胜利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二、三军胜利会师

中共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越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于公元1935年9月初进入甘肃迭部县境内。

为了扭转张国焘错误对红军所造成的严重局面,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开了紧急扩大会议。会后,红一方面军一举攻克甘肃军阀鲁大昌以3个团的兵力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通了北上抗日的大门。9月18日,抵达哈达铺。从缴获的国民党报纸中,党中央了解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和红25军到达陕北的消息,遂决定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军,并对部队进行了整编,组成了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全军约7000余人。

陕甘支队于9月27日抵达通渭县西南的榜罗镇。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放弃原来创建川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正式制定了'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的战略决策。随后,部队经通渭县城,继续北上,跨西兰公路,越过六盘山,经陇东,翻梢山,于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并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与此同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后也分头北上。公元1936年8月初,红四方面军进入甘肃境内,在岷县二郎山歼灭鲁大昌部2000余人。接着发动了'岷(县)洮(州)西(固)战役',先后攻占了漳县、洮州(今临潭)、渭源、通渭4县。9月初,红二方面军进入甘肃,到达哈达铺一带,发动了成徽两康战役',解放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数座县城,占领了西和、礼县和陕西省凤县、略阳等县的广大乡村。9月30日,红四方面军从岷县、漳县等地开始北上。10月9日,红军总部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抵达会宁城,受到了为接应二、四方面军而先期到达的一方面军的热烈欢迎。10日,两军在会宁召开了庆祝会师的盛大联欢会。在陇南的红二方面军也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 10月 22日抵达红一方面军1军团指挥部所在地将台堡。

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大大增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力,标志着长期处于被分割状态的红军主力开始汇聚在了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为以后的中国革命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国民党政府军继续追击堵截。 11月 21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密切配合,在环县山城堡全歼胡宗南部232旅及234旅两个团,以辉煌的胜利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25军和红一、 二、四方面军长征在甘肃境内行程3500余公里,占领了10余座县城及30余县的部分乡村,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甘肃人民中的影响,播下了革命火种,促进了甘肃人民的觉醒。

三、西路军的悲壮历程

公元1936年10月25日,红四方面军第5、9、30军,在靖远奉命渡黄河西征。11月8日,中共中央复电正式同意其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的部队称西路军;并批准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政委陈昌浩、副主席兼总指挥徐向前。此后,2万余名西路军指战员,在无粮草弹药补充、自然环境恶劣等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一路血战,开始了悲壮的历程。

河西走廊是军阀马步芳长期盘踞的重要基地。公元1931年后,马步芳的新2军和马步青的骑5师,先后分驻河西走廊各县。西路军渡河后,马步芳得蒋介石电令,任马元海为总指挥,马廷祥为副总指挥,率步骑兵l.6万人日夜兼程向景泰进发,阻击西路军。

西路军首战吴家川,击溃马禄第1旅和祁明山第3旅;再捷一条山,歼敌2000多人,击毙副总指挥马廷祥;打拉排一战,又击溃马全义、马呈祥两个团,于11月15日进抵古浪。在古浪城下血战3昼夜,虽歼敌2000余人,但红9军亦伤亡惨重,军参谋长陈伯稚等先后牺牲。遂于17日夜绕开古浪,进军永昌县城。12月21日,马元海率重兵,并配以飞机、大炮向永昌县城发起进攻。红军战士英勇反击,激战3昼夜,歼敌2000余人。尔后,主动撤离永昌城。

永昌战役之后,西路军以5军为前卫继续西进。12月下旬,红5军从山丹出发,进军临泽、高台,红9军进抵沙河堡。30军进抵临泽县倪家营子。西路军从高台到倪家营子摆成百里长蛇阵。

公元1937年元旦拂晓,红5军攻克高台。12日,马步芳、马步青集结4个旅、3个团及部分民团共约2万余人开始围攻高台。红5军主力在城外抗击数日后,被迫全部退守城内。20日,马部集结所有的兵力及炮火发起猛攻,红军血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高台失陷。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壮烈牺牲。守城红军3000余名将士,除少数幸免外,全部血洒沙场。

高台失陷后,驻守临泽的红军突出重围,集结于倪家营子,很快又遭马步芳等部重兵围攻。红军苦战月余,歼敌3800余人。2月21日,西路军突围东返,在张掖西洞堡一带,全歼马家军一个主力团。26日,西路军重返倪家营子,复陷马军包围之中,血战7昼夜,3月5日,由倪家营子再次突围。两天后,在临泽西南之三道柳沟恶战5天,伤亡严重。在掩护部队经梨园口向祁连山转移中,红9军几乎全部覆没。3月14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祁连山中的石窝召开会议,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决定部队分散行动,保存有生力量;陈昌浩、徐向前离开部队东返陕北;有战斗力的人员编为左右两个支队打游击。同时,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李先念负责军事指挥。不久,西路军右支队因遭敌人的追击包围而溃散。左支队在李先念率领下在祁连山中顽强奋战,3月23日收到中共中央电令后向新疆转移。部队在冰天雪地中,经过月余的艰苦行程,于4月16日走出了祁连山,到达安西城南十工村,这时部队只有903人(一说850人)。接着在王家围子、红柳园突破敌人重围后,于4月25日胜利到达甘新交界的星星峡。5月1日,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从迪化(今乌鲁木齐)带领数十辆汽车、大批衣服、食物、药品和节日礼品,到星星峡迎接历经艰难险阻的西路军战士。

2万余名西路红军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前仆后继,经过大小70余次战斗,毙敌2万余人。西路军7000余将士血洒疆场,9000余人不幸被俘(其中近 5000人遭残害),还有 1300多人流落在甘、青、新、宁一带。西征中,西路军地方工作部门曾建立了中共甘州中心县委和中共山永、高抚两个县委,并建立了永昌、山丹、高台、临泽4个县苏维埃政权及两支地方武装。

对西路军的失散被俘人员,中共中央通过多种途径,组织营救。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以主要精力从事营救工作,至1937年底共营救2000多人。进步人士高金城受党的委托在张掖以开办'福音堂医院'作掩护,千方百计收容西路军失散伤员200余人,高因此被马步芳部师长韩起功逮捕杀害。

西路军在河西的历程是悲壮的,但它在中国和甘肃革命斗争史上,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一、红25军首先进入甘肃

公元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诞生于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3000多人,于公元1934年11月开始转移。公元1935年8月1日,在陕甘交界的双石铺,消灭胡宗南部4个连后,经凤县西进入甘肃。8月3日,攻克两当县城。然后挥师北上,夜袭天水北关,乘胜北渡渭河,克秦安,逼静宁。由于得不到党中央和红军一、四方面军的消息,决定前往陕北,与红26军会师。东进途中,红25军不断与前来围追堵截的毛炳文部6师17旅,马鸿宾部35师105旅、骑兵团和104旅展开激战,军政委吴焕先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公元1935年9月7日,部队抵达陕北根据地豹子川,随后又到达延川的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红27军会师,合编为红15军团。红25军在甘肃境内活动1月零5天,边战边进,行程1500余公里,牵制了大量国民党政府军,截断西兰公路交通18天,为红军长征的整体胜利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二、三军胜利会师

中共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越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于公元1935年9月初进入甘肃迭部县境内。

为了扭转张国焘错误对红军所造成的严重局面,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开了紧急扩大会议。会后,红一方面军一举攻克甘肃军阀鲁大昌以3个团的兵力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通了北上抗日的大门。9月18日,抵达哈达铺。从缴获的国民党报纸中,党中央了解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和红25军到达陕北的消息,遂决定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军,并对部队进行了整编,组成了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全军约7000余人。

陕甘支队于9月27日抵达通渭县西南的榜罗镇。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放弃原来创建川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正式制定了'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的战略决策。随后,部队经通渭县城,继续北上,跨西兰公路,越过六盘山,经陇东,翻梢山,于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并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与此同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后也分头北上。公元1936年8月初,红四方面军进入甘肃境内,在岷县二郎山歼灭鲁大昌部2000余人。接着发动了'岷(县)洮(州)西(固)战役',先后攻占了漳县、洮州(今临潭)、渭源、通渭4县。9月初,红二方面军进入甘肃,到达哈达铺一带,发动了成徽两康战役',解放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数座县城,占领了西和、礼县和陕西省凤县、略阳等县的广大乡村。9月30日,红四方面军从岷县、漳县等地开始北上。10月9日,红军总部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抵达会宁城,受到了为接应二、四方面军而先期到达的一方面军的热烈欢迎。10日,两军在会宁召开了庆祝会师的盛大联欢会。在陇南的红二方面军也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 10月 22日抵达红一方面军1军团指挥部所在地将台堡。

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大大增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力,标志着长期处于被分割状态的红军主力开始汇聚在了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为以后的中国革命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国民党政府军继续追击堵截。 11月 21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密切配合,在环县山城堡全歼胡宗南部232旅及234旅两个团,以辉煌的胜利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25军和红一、 二、四方面军长征在甘肃境内行程3500余公里,占领了10余座县城及30余县的部分乡村,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甘肃人民中的影响,播下了革命火种,促进了甘肃人民的觉醒。

三、西路军的悲壮历程

公元1936年10月25日,红四方面军第5、9、30军,在靖远奉命渡黄河西征。11月8日,中共中央复电正式同意其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的部队称西路军;并批准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政委陈昌浩、副主席兼总指挥徐向前。此后,2万余名西路军指战员,在无粮草弹药补充、自然环境恶劣等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一路血战,开始了悲壮的历程。

河西走廊是军阀马步芳长期盘踞的重要基地。公元1931年后,马步芳的新2军和马步青的骑5师,先后分驻河西走廊各县。西路军渡河后,马步芳得蒋介石电令,任马元海为总指挥,马廷祥为副总指挥,率步骑兵l.6万人日夜兼程向景泰进发,阻击西路军。

西路军首战吴家川,击溃马禄第1旅和祁明山第3旅;再捷一条山,歼敌2000多人,击毙副总指挥马廷祥;打拉排一战,又击溃马全义、马呈祥两个团,于11月15日进抵古浪。在古浪城下血战3昼夜,虽歼敌2000余人,但红9军亦伤亡惨重,军参谋长陈伯稚等先后牺牲。遂于17日夜绕开古浪,进军永昌县城。12月21日,马元海率重兵,并配以飞机、大炮向永昌县城发起进攻。红军战士英勇反击,激战3昼夜,歼敌2000余人。尔后,主动撤离永昌城。

永昌战役之后,西路军以5军为前卫继续西进。12月下旬,红5军从山丹出发,进军临泽、高台,红9军进抵沙河堡。30军进抵临泽县倪家营子。西路军从高台到倪家营子摆成百里长蛇阵。

公元1937年元旦拂晓,红5军攻克高台。12日,马步芳、马步青集结4个旅、3个团及部分民团共约2万余人开始围攻高台。红5军主力在城外抗击数日后,被迫全部退守城内。20日,马部集结所有的兵力及炮火发起猛攻,红军血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高台失陷。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壮烈牺牲。守城红军3000余名将士,除少数幸免外,全部血洒沙场。

高台失陷后,驻守临泽的红军突出重围,集结于倪家营子,很快又遭马步芳等部重兵围攻。红军苦战月余,歼敌3800余人。2月21日,西路军突围东返,在张掖西洞堡一带,全歼马家军一个主力团。26日,西路军重返倪家营子,复陷马军包围之中,血战7昼夜,3月5日,由倪家营子再次突围。两天后,在临泽西南之三道柳沟恶战5天,伤亡严重。在掩护部队经梨园口向祁连山转移中,红9军几乎全部覆没。3月14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祁连山中的石窝召开会议,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决定部队分散行动,保存有生力量;陈昌浩、徐向前离开部队东返陕北;有战斗力的人员编为左右两个支队打游击。同时,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李先念负责军事指挥。不久,西路军右支队因遭敌人的追击包围而溃散。左支队在李先念率领下在祁连山中顽强奋战,3月23日收到中共中央电令后向新疆转移。部队在冰天雪地中,经过月余的艰苦行程,于4月16日走出了祁连山,到达安西城南十工村,这时部队只有903人(一说850人)。接着在王家围子、红柳园突破敌人重围后,于4月25日胜利到达甘新交界的星星峡。5月1日,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从迪化(今乌鲁木齐)带领数十辆汽车、大批衣服、食物、药品和节日礼品,到星星峡迎接历经艰难险阻的西路军战士。

2万余名西路红军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前仆后继,经过大小70余次战斗,毙敌2万余人。西路军7000余将士血洒疆场,9000余人不幸被俘(其中近 5000人遭残害),还有 1300多人流落在甘、青、新、宁一带。西征中,西路军地方工作部门曾建立了中共甘州中心县委和中共山永、高抚两个县委,并建立了永昌、山丹、高台、临泽4个县苏维埃政权及两支地方武装。

对西路军的失散被俘人员,中共中央通过多种途径,组织营救。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以主要精力从事营救工作,至1937年底共营救2000多人。进步人士高金城受党的委托在张掖以开办'福音堂医院'作掩护,千方百计收容西路军失散伤员200余人,高因此被马步芳部师长韩起功逮捕杀害。

西路军在河西的历程是悲壮的,但它在中国和甘肃革命斗争史上,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七律长征]教案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七律 长征>教案 (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 ...

  • 25课七律长征
  • 课题:25七律·长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2.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 ...

  • 苦不苦,数读红军长征两万五,快来学知识!
  • X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胜利80年了 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历时两个寒暑. 红一方面军中走得最远的作战部 ...

  • [七律·长征]名师教案
  • <七律·长征>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3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 ...

  • [七律长征]赏析
  • <七律•长征>赏析 这首诗是毛主席于1935年10月写于甘肃,当时正是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曙光在前,胜利在望,毛主席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中国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与磨难.保存和锻炼了 ...

  • 红军长征的历史转折:从遵义会议到瓦窑堡会议
  • 2008年07月29日 14:40中国军网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抓住难得的敌军重兵暂时没有扑上来的时机,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即历史性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最 为紧迫的中央领导权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的党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 ...

  • 七律长征的意思
  • 译诗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 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 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从1934年10月开始,中国工农红军为 ...

  • 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 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律·长征>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

  • 长征de诗歌(整理版)
  • <长征 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