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我的母亲]教案完整版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视频导入新课.

满文军演唱的这首《懂你》是上世纪中国电影《九香》中的插曲,由宋春丽主演。该影片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电影中有一幕经典的镜头:母亲舔碗。一个母亲独自扶养五个孩子,由于生活贫困,连饭都不够,母亲把窝窝头留送给了自己正在上学的孩子,而上学回家的孩子撞见自己的母亲正在舔自己吃完的饭碗。这首歌娓娓唱出了一种母亲对儿女的爱,以及儿女对父母的心里话。是目前中国把情感互动做得最好的母爱赞歌。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的母亲》,感受老舍笔下那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中国现代作家。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代表作:《茶馆》《龙须沟》等。

(2)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

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

(1)作者有个什么样的母亲?

勤劳、热情 、乐于助人、善良而坚强、感情内敛而深厚

(2)母亲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

a. 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b.养成好客的习惯

c. 形成了软而硬的性格 d.给“我”生命的教育

2、 重点段落研读

(1)第12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①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②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③北平许多次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2)请复述第13段中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个故事,并拟标题。

a 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b 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c 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3. 找出事例中令自己最感动的话语或细节, 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明理由。

(四)、拓展延伸

1、请讲述自己生活中经历的或听到的关于母爱的一个小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三段中表现作者对母亲深厚情意的语句。

3、播放北京大学母亲节的视频

4、真情告白: 妈妈, 我想对您说——

5、你知道哪些有关亲情的名句?请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五) 作业布置

写一篇《我的母亲》的同题作文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视频导入新课.

满文军演唱的这首《懂你》是上世纪中国电影《九香》中的插曲,由宋春丽主演。该影片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电影中有一幕经典的镜头:母亲舔碗。一个母亲独自扶养五个孩子,由于生活贫困,连饭都不够,母亲把窝窝头留送给了自己正在上学的孩子,而上学回家的孩子撞见自己的母亲正在舔自己吃完的饭碗。这首歌娓娓唱出了一种母亲对儿女的爱,以及儿女对父母的心里话。是目前中国把情感互动做得最好的母爱赞歌。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的母亲》,感受老舍笔下那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中国现代作家。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代表作:《茶馆》《龙须沟》等。

(2)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

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

(1)作者有个什么样的母亲?

勤劳、热情 、乐于助人、善良而坚强、感情内敛而深厚

(2)母亲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

a. 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b.养成好客的习惯

c. 形成了软而硬的性格 d.给“我”生命的教育

2、 重点段落研读

(1)第12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①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②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③北平许多次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2)请复述第13段中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个故事,并拟标题。

a 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b 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c 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3. 找出事例中令自己最感动的话语或细节, 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明理由。

(四)、拓展延伸

1、请讲述自己生活中经历的或听到的关于母爱的一个小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三段中表现作者对母亲深厚情意的语句。

3、播放北京大学母亲节的视频

4、真情告白: 妈妈, 我想对您说——

5、你知道哪些有关亲情的名句?请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五) 作业布置

写一篇《我的母亲》的同题作文


相关内容

  • 我的母亲老舍精编教案
  • <我的母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写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及情感.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成语积累 由轮到 ...

  • 八上[想北平]优秀教案
  • 八上<想北平>优秀教案 <想北平>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 ...

  • 四年级语文上册母鸡教案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 上册 16* 母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有要求会认的生字7个,其中"怨.侮.绩.凄"的读音要注意读准确.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 ...

  • 1我的母亲中职语文第一册教案
  • 一.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 ...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公开课教案
  • 16.母鸡 一.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小动物的的文章--<母鸡>,看了课题,谁能说几个带有鸡的成语?(鸡飞蛋打 鸡飞狗叫 鸡毛蒜皮 小肚鸡肠 闻鸡起舞 鸡犬不宁 鹤立鸡群 杀鸡取卵)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打开课本,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 ...

  • 想北平最后教案1
  • 想 北 平 -- 老舍 授课教师:杨 金 平 授课班级:幼教1301班 授课时间:2015年3月24日上午第三节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找关键语句和领悟情感的能力. 2.了解散文的对比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感受和感情.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学 ...

  • 优秀教案设计_济南的冬天__张华清[1]1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们不说温暖明媚的春天.喧嚣热烈的夏天.金色辉煌的秋天,单表一下多姿的冬天."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说燕京一带冬天雪花的特点,"瀚海阑干百丈冰"是描绘边塞冬天的奇寒:东北的 ...

  • [济南的冬天]教案和反思
  • 济宁十五中青年教师磨课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李吉朋 教学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 ...

  • 母鸡优秀教案
  • <母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课文懂得母爱是伟大的. 教学重点: 体会本课第九段.懂得一位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难点: 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教具: 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老舍笔下的猫如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