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常识
一、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老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二、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三、就餐礼仪
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大声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自己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净桌椅等。
四、形象礼仪
1、在校统一穿校服,在家也要做到穿着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
2、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3、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4、女同学提倡理短发,若长发必须扎起来;男同学头发不得超过耳际 。
5、不化妆,不佩戴饰物(如耳环、耳钉、项链等)。
6、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五、尊师礼仪
1、见到师长,面带微笑,上午说“某某老师(长辈),上午好”,中午说“某某老师(长辈),中午好”,晚上说“某某老师(长辈),晚上好”。星期五离校时应与老师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或长辈,应让老师或长辈先行。
3、进老师办公室要先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4、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时要起立、站直。
六、课堂礼仪
1、预备铃响,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上课。
2、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先喊“报告”,经老师示意后方可进教室入座。
3、课堂上,应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发言。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4、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取笑他人。
5、下课时,应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后(文具盒置于课桌正中,课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离开教室。离开教室时,要让老师先行。
七、同学交往礼仪
1、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
2、同学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
3、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4、向同学请教问题,要说“请问……”,问完后要说“谢谢”。
5、不给同学取绰号,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如果自己的语言不慎伤害了他人,应及时真诚地道歉。
6、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八、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步速适中,杜绝追跑。
2、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行,出操、集会等要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不大声喧哗。
3、在校外,要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九、升旗礼仪
1、升旗时,衣着整齐。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
2、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要洪亮。
3、认真倾听国旗下的讲话,不能在底下窃窃私语,更不能大声吵嚷。
十、活动礼仪
1、参加活动排队时要做到快、静、齐,遵守秩序,不得大声说话。
2、观看演出要提前入场,观看时聚精会神,要适时、适度地鼓掌,不起哄,不喝倒彩。主持人宣布结束后,要听指挥有秩序地退场。
3、活动中不吃零食,不在场内留下杂物,保护好环境卫生。 十一、接待礼仪
1、有客人来访,要热情接待,主动招呼,让座倒茶。
2、客人离开时要起身道别,送到门口。
十二、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喧哗吵闹;
爱护花草树木,不在文物古迹、建筑物上涂抹刻画等。
德育处
2013-2-19
小学生礼仪常识
一、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老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二、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三、就餐礼仪
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大声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自己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净桌椅等。
四、形象礼仪
1、在校统一穿校服,在家也要做到穿着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
2、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3、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4、女同学提倡理短发,若长发必须扎起来;男同学头发不得超过耳际 。
5、不化妆,不佩戴饰物(如耳环、耳钉、项链等)。
6、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五、尊师礼仪
1、见到师长,面带微笑,上午说“某某老师(长辈),上午好”,中午说“某某老师(长辈),中午好”,晚上说“某某老师(长辈),晚上好”。星期五离校时应与老师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或长辈,应让老师或长辈先行。
3、进老师办公室要先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4、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时要起立、站直。
六、课堂礼仪
1、预备铃响,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上课。
2、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先喊“报告”,经老师示意后方可进教室入座。
3、课堂上,应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发言。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4、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取笑他人。
5、下课时,应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后(文具盒置于课桌正中,课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离开教室。离开教室时,要让老师先行。
七、同学交往礼仪
1、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
2、同学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
3、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4、向同学请教问题,要说“请问……”,问完后要说“谢谢”。
5、不给同学取绰号,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如果自己的语言不慎伤害了他人,应及时真诚地道歉。
6、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八、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步速适中,杜绝追跑。
2、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行,出操、集会等要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不大声喧哗。
3、在校外,要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九、升旗礼仪
1、升旗时,衣着整齐。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
2、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要洪亮。
3、认真倾听国旗下的讲话,不能在底下窃窃私语,更不能大声吵嚷。
十、活动礼仪
1、参加活动排队时要做到快、静、齐,遵守秩序,不得大声说话。
2、观看演出要提前入场,观看时聚精会神,要适时、适度地鼓掌,不起哄,不喝倒彩。主持人宣布结束后,要听指挥有秩序地退场。
3、活动中不吃零食,不在场内留下杂物,保护好环境卫生。 十一、接待礼仪
1、有客人来访,要热情接待,主动招呼,让座倒茶。
2、客人离开时要起身道别,送到门口。
十二、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喧哗吵闹;
爱护花草树木,不在文物古迹、建筑物上涂抹刻画等。
德育处
201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