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政策研究

48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增加,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投入资金也不产品加工、

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断增加。从现有的支持渠道看,很多支农资金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项目都涉及了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有如下六个成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

方面: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1年,国家1.农产品初加工惠民工程专项资金。2012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新技年设立的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资金,以财政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副产品的储藏加工及补贴的方式支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储藏、增值技术转化是其支持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保鲜、烘干等产后初加工设施设备,减少产后损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为5亿元。

失,增强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项资金也6.其他相关资金。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首个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资金。目前规专项资金也有部分用于支持合作社发展储藏、运模为5亿元。

输、烘干等初加工产业,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也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世纪80年都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代末期,我国设立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农原料基地。

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低产田的改造,逐步(二)完善税收政策,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专项资金。从负担。

199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就专门拨出一定税收政策是国家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比例的资金,设立产业化经营项目,以财政补贴手段,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和贷款体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策,主要政策措施有:

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999年财政部1.减轻农产品加工业经营主体的增值税负印发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担。增值税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承担的主要税种。法》把农副产品初加工列入综合开发的支持内自1993年全面开征增值税以来,国家对农产品容。“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产业化增值税政策进行逐步完善。1995年财政部、国经营项目投入173亿元。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资金达到36亿元。

(财税字[1995]52号),把部分初加工产品也列3.国家扶贫开发资金。为了真正解决贫困入农产品范围。这样,通过外购农产品进行加工地区农民的生计问题,近年来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和销售的企业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到13%。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2002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提高农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2004年开始,产品进项税抵扣率的通知》

(财税[2002]12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国家级扶贫龙号),明确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头企业,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据统计,在扶贫者销售的免税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扣除率由龙头企业中,

80%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10%提高到13%。为解决部分加工品增值税4.现代农业发展资金。2008年中央财政设“高征抵扣”的问题,2012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各地优势主局发布了

《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导产业和安全高效农业发展,促进粮食等主要农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

(财税[2012]38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该资金还把支持农

号),在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加工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行业先行试点,将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率由现行的13%修改为纳税人再销售时货物的适用税进一步减轻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收负担。率,

2.减免农产品加工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所缴纳的重要税种。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利润水平较低的现状,国家给予了所得税减免政策。2008年1月实施的《企业所第27条规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作了具体规定,把农产品初加工作法实施条例》

列为所得税免征范围。2008年财政部、国家税《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务总局下发了

(财税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2008]149号),进一步明确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2011年财政《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2011]26号),进一步规范了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相关事项进行了细化。

3.对部分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引进项目的农产品加工《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设备,在录》所列商品以外的,继续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龙头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类的产业项目,引进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加工生产设备,按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是符合WTO规则的,旨在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2年,国务院批准对出口大米、小麦和玉米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政策,并且出口免征销项税,按出口货物计税价格的13%计算应退税款。2005年,对小麦粉、玉米粉等农产品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5%调高到13%。2008年财政部、国家

《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税务总局

退税率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2009年《关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9]88号)规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

定,自2009年6月1日起,罐头、果汁、桑丝等农业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部分玉米淀粉、酒水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

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出口退税率的提推动农产品加工高对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创新金融服务,缓解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

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展的资金瓶颈问中央文件多次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创新金题,

融服务手段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以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财政部、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制定了具体的金融支持政策,主要内容有:

1.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中央明确要求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将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流动资金,应积极予以支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贷款,应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担保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应把中小型农产抵押条件,

品加工企业列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优先扶持对象。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支持一批提出了多项具体政策措施,

竞争能力强、带动农户面广、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2.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资金的重要对象。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

50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家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资金,对信用担保机作用。二是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农构为中小企业担保给予保费补贴。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主体。对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成为这项政策的重要受心,国家在财税、金融、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益者。

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3.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国项目。

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出口,对农产品出口实行与法二、扶持政策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定退税率一致的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尚未达到业发展

法定征税率的农产品,

优先考虑适当提高出口退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税率。此外,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对农产品出口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带动作需流动资金贷款优先安排,

重点支持。对出口型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积极拓宽和影响力的产业。

企业融资渠道。对资信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核一是规模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年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用于对外出具投标、履约和底,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4.1万家,预付金保函。

资产总额达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以上;4.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上加工业总产值14.2万亿元,实现利润1.1万亿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对于农产品加工龙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170%、头企业快速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办310.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公厅

《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国办“十五”期末的1.1∶1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发[2002]62号)明确,符合股票上市条件和市场1.7∶1左右。随着规模实力的增强,带动作用开拓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可申请也不断加大。2010年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2010年中央1号文件再工企业从业人员达2666万人,比“十五”期末增次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

加617万人。

(四)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科技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期加强科技创新。

间,农产品加工技术日益向精深开发,农产品加为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科技创工进一步呈现原料专用化、工程度精深化、资源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相继制定了技利用高效化、质量控制规范化的特征,提高了加术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工效率。此外,企业的质量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也免所得税、

技术创新资助等政策。近几年,中央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年底,近30%的农产品加有关文件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工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

HACCP、GAP、GMP等行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一是支持农产质量体系认证,

90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加工企业申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专项资品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1.8金。允许各类农业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组织申万家企业的4.2万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等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资金,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龙头三是领军企业逐步形成。随着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

企业队伍的壮大,伊利、蒙牛、三元、得利斯、韩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伟、金锣、皓月、雨润、德大、龙大、汇源、大成、华龙等一大批规模大、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头羊,带动了同团涌现出来,

类或相关企业的发展,对健全行业标准、规范企增强行业竞争力起到了标杆性作用。业行为,

四是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一些地方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区,

配套产业,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紧密、分工协作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良好、

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架构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带动力量。

在看到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农产品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突出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缺乏系统的政策安排。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从财政投入、金融、税收和用地用电等方面提出了支持农产品加工的总体安排,但由于中央财政没有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资金,主要是通过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相关项目来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种局面所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大小、支持的重点领域都依赖其他相关资金和项目的安排,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安排,针对性也不强。如目前主要利用中小企业信贷担解决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难问保资金,

题,但由于加工业原料收购资金季节性强、资金周转期较长的行业特点,导致现有政策难以真正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二是财政投入力度总体较小。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涉及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资金大幅增加。总体来看,尽管涉及农产品加工业的项目和资金并不少,但实际用于支持农

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量并不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投入较少;国家扶贫开发资金重点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民生工程,对于扶贫龙头企业的支持主要限于少量的贷款贴息;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重点是推动粮棉油、肉蛋奶等大宗产品的生产投入,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投入资金量不多;农业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也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环节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对于加工领域新技术的支持也并不多。广应用,

三是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难以获得支持。目前,各项政策支持大企业的倾向依然明显,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支持获得国家和省级龙头资格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他的相关资金扶持政策也多数向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据我们的调查和测算,获得各种国家级称号的大型农产品企业所获得财政补贴占对农产品加工业补贴的40%以上,获得的贷款占到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信贷总额的50%以上。而众多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和有关部门沟通渠道少,难以获得财政支持;可抵押资产少,也很难获得信贷资金。如何适当调整政策倾向,让中小加工企业获得“雪中送炭”的支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政策手段相对较少。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融资、外贸、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方面都需要相关政策措施,但目前的政策措施仍以财税政其他手段力度相对较弱。而且,随着我策为主,

“走出去”国农业步伐的加快,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到境外建设生产基地并将农产品运回国内加工,这就需要国家出面与相关国家沟通,建立境外农业投资利益保护制度,同时在检验检疫、产品返销进口配额、支持境外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出台或完善政策措施。

52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三、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险大、

保险少,以及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困难题和挑战

大、矛盾多等问题,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在中央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

企业的原料大都来源于分散推动下,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的小农户生产,加工原料的质量和数量供应都没展势头。然而总体来看,

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农有保障。一方面,

小农户生产可能带来品种混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受企业自身杂、质量退化、化肥使用不当、农残超标等问题,实力和资源条件、

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加工制品的质量和档次。另一方面,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于某些行业加工能力增长过快,

部分原料短缺的(一)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少企业产品销路很好,但由1.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我国农产品于原料供应不足,

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很加工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集中度不高,不利于多企业甚至长期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质量控制,也削3.技术创新能力弱,物质装备落后。受规模弱了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企和实力影响,绝大部分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科业结构看,

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经营较为分散,研人才和科研设施设备,很多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小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十分突出,产业集再生产,

无力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企业中度较低,企业同质化问题严重。从产品结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看,一般性产品、初加工产品多,技术含量高、附创新意识,重模仿、不重开发,重引进、不重创新,重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单打独斗,不重联合,对一些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缺增值能力不强。加上行业自律机制的缺失,市场乏联合攻关,产业发展难以突破这些关键技术的制恶性竞争严重,

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加工增值能力约。在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环节,农户、专和资本积累能力,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调研中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微小企业加工设施异常简陋,工了解到,四川省名山县是一个以茶叶加工为主导艺落后,产后损失大,质量安全隐患突出。

产业的农产品加工大县,然而,由于加工企业众4.食品安全意识不够,质量水平仍待提高。多,行业无序竞争非常严重。2011年该县有茶目前,一些企业标准化生产建设滞后,从原料生叶加工企业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3家,产到加工再到流通过程管理分散,产品可追溯制绝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加工作坊化、管理家族度和质量检验监测制度不健全,还未形成完整有化、经营摊点化,生产设备落后,质量控制能力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上部分企低,生产基本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严重不业质量、

卫生意识淡薄,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质量、足;在茶叶上市季节,一些小企业肆意哄抬价格、食品安全、加工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给整个行抢购原料,引发行业竞争无序,整个行业的持续业的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近年来发生的三聚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比较弱。

氰胺、

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给消费者信心以沉2.基地建设滞后,原料保障能力差。随着重打击,也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农产品加工业的较快发展以及加工水平的不断(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高,企业对原料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1.资源要素约束加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求。然而,由于原料基地建设投入大、回报低,风

展,资源要素的稀缺性逐步强化,农产品加工企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业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上的制约越来越大。一是资金约束严重。农产品加工季产年销的特引起季节性收购资金紧张问题突出。由于贷点,

款门槛较高且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很多小企业资金运转困难。据四川省名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山县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介绍,加工企业的资金缺口一般在30%~40%,很多加工企业为缓解不得不使用月利率达1.5%~4%的眼前困难,

民间资本。二是招工难问题凸显。农产品加工尤其在农产品集中企业的招工问题也比较普遍,

上市时期和生产旺季,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招工困发展前景等难。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环境、

都有着较高的期望,一些环境较差、劳动强度较大的企业,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很多企业不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得不使用45岁以上的工人,

未来谁来工作的严重问题。三是用地问题较为突出。与工业企业相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值、利润、税收等较低,在争取企业用地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加之现有的土地政策中缺乏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的制度性安排,企业用地问题十分突出。尤其对一些养殖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受环境指标的制约,很难在城市周围和加工园区获得土地。

2.多重风险叠加。当前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对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风险的三重考验。一是农产品我国农质量安全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和农业产业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消费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者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

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当前,金融资本、气候变化及生物质能源等非传统因素对农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逐步

加上国内外市场联动的加强,国际市场的加大,

波动也极易通过贸易、投资等途径传导至国内,未来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将可能更频繁地发生,这势必导致农业生产波动,破坏农业生产能力,进而增加农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三是自然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性天灾害影响加重。近年来,

自然灾害影响加重,加大了农业防气多发频发,

灾减灾、灾后恢复生产的难度和压力,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3.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受原料价格、工资水平、流通费用以及其他一些费用上涨的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压力。一是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从加工业龙头企业监测的情况看,近两年国家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原料价格平均涨幅为16.2%,“生产不赚钱,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不生产的两难局面。二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就丢市场”

受生活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影响,目前劳动力成本上涨很快。据吉林省一些企业反映,工人工资普遍较比2011年增长30%左右。三是流通成本上涨。由于人工成本、石油价格的攀物流费用大幅提高。据调研了解,目前企业流升,

尤其是产品进入超市面通成本涨幅在15%以上,

临高额的进场费、促销的现象,加之超市结算时间长,拖欠货款严重,增加了企业资金使用成本。

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重点和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先导和杠杆作用,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力度,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

(一)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

1.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领军企

54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业是一个行业的标杆,对于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联系紧密、上下承接的企业集群。集成集聚区内力,规范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引导龙头技术人才、实验设备等资源,建立公共科研开发企业和成长型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推广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方式,

整合资源要素,组建规模化、集团化领军企式的联合,

共同开发先进适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艺。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推动企业集群与专业要求,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市场和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对接,形成与主导产提升质量和效益。引导和支持领军企业跨地区、业紧密联系的原料和加工制品集散中心。构建跨行业组建产业集团,支持领军企业与上下游企区域营销公共平台,整合区域内企业品牌与市场业组成战略联盟,着力提升领军企业的技术研发资源,采取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式,联合打造区域品牌。

动专业化、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增强辐射带动5.建设高标准原料基地。建设高标准生产农户的能力。

基地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支持2.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

积极建设专业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开展科技创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强化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合同、订单基地的生产指导与服务。引导企业发科技研发机构,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合攻关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增强农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引导企业、专业合作,

对引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再作社带动农户与超市对接,

提高产品的产销率。创新,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积极到西部地区建基地办3.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地初加工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发国外农工是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

提高商品化率和入市业资源,

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品级的重要途径。要依托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二)政策建议。

带,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通过成熟适用1.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建议将农业综技术的筛选与示范推广,

支持农民和专业合作组合开发、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织改善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转化、粮油项目贴息、扶贫专项、中小企业发展专装备条件,

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提升入市品级;项等现有项目资金,

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支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以及技术服务机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构,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的引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对企业采用低能进、

研发、储备、筛选和示范推广。耗、

低水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加工机械4.构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推动企业装备,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信贷支持。进一步集群集聚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

促进产业加快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优惠政策,

扩大享受农产品发展的有效途径。要积极规划引导农产品加工初加工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范围,对从事饲料和食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集中,

推动示范基地内企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

减轻企业的业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形成相互配套、

(下转第71页)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23]MichaelSpackman,TimeDiscountingandoftheImpactofCorporateGovernanceontheCostofEquity:CostofCapitalinGovernment[J].FiscalStudies(2004)EmpiricalEvidencefromPakistaniListedCompanies[J].vol.25,No.4:467-518.

TheLahoreJournalofEconomics,Summer,2009:139-171.

[24]Cauley,RobertN.,Zimmer,StevenA.,The[26]AlanGregoryMariaMichou,IndustryCostofCostofCapitalforSecuritiesFirmsintheUnitedStatesandEquityCapital:UKEvidence[J].JournalofBusinessJapan[J].QuarterlyReview.

Finance&Accounting,36(5)&(6),June/July2009:[25]SyedZulfiqarAliShah,SafdarAliButt,The

679-704.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上接第55页)

目,切实改善基地生产设施条件。

负担。统一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进销项税率,4.降低企业行政性收费标准。建议对农产解决“高征低扣”的问题。对购置国产农产品加品加工企业在养殖小区、

设施农业等方面的用地工机械的中小型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所得税减需求给予优先安排和税费减免,对农产品初加工免,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中小型企业免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用地按农业用地收费。对农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产品加工企业用电、用水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2.创新金融保险服务方式。建议金融机构建议对农产品初加工用电统一按农业用电收费。增加中长期贷款新品种,提供灵活多样、能满足全面清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农业行业特点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实际的贷款品担,对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费用给种和服务,

并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优惠利率。扩予适当减免。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担保物范围,推广存货质政策,适当扩大“绿色通道”政策适用范围;支持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动产浮动质押等加工企业产品进入超市,适当降低农产品市场和多种抵押质押方式,

解决企业贷款担保抵押物超市的收费标准。

不足的问题。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支持有条件的公司设立小额贷款公参考文献

司,专门针对订单农户提供专项小额贷款。扩[1]宋洪远等:《“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政策回顾大农业保险范围,

建议将政策性保险覆盖农产与评价》,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版。

品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建立风险救助机制,并把[2]杨明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理论与政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风险救助纳入政策性保险策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的范围。

[3]赵海、张照新:《关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竞3.支持原料基地建设。建议采取财政、税争力的思考—

——基于油脂加工业和乳业发展演变的比收、

金融等综合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较分析》,载于

《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自建原料基[4]赵海、张照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政策地。有关支持农业生产的项目,

优先安排农产品的演变与问题分析》

,载于《农产品加工》2012年第5期。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实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5]赵海:《政策扶持、创新驱动与农业产业化龙头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企业发展—

——基于894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实证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商品粮基地建设等农业项

析》,载于

《技术经济》2012年第8期。

48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增加,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投入资金也不产品加工、

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断增加。从现有的支持渠道看,很多支农资金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项目都涉及了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有如下六个成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

方面: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1年,国家1.农产品初加工惠民工程专项资金。2012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新技年设立的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资金,以财政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副产品的储藏加工及补贴的方式支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储藏、增值技术转化是其支持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保鲜、烘干等产后初加工设施设备,减少产后损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为5亿元。

失,增强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项资金也6.其他相关资金。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首个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资金。目前规专项资金也有部分用于支持合作社发展储藏、运模为5亿元。

输、烘干等初加工产业,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也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世纪80年都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代末期,我国设立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农原料基地。

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低产田的改造,逐步(二)完善税收政策,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专项资金。从负担。

199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就专门拨出一定税收政策是国家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比例的资金,设立产业化经营项目,以财政补贴手段,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和贷款体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策,主要政策措施有:

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999年财政部1.减轻农产品加工业经营主体的增值税负印发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担。增值税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承担的主要税种。法》把农副产品初加工列入综合开发的支持内自1993年全面开征增值税以来,国家对农产品容。“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产业化增值税政策进行逐步完善。1995年财政部、国经营项目投入173亿元。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资金达到36亿元。

(财税字[1995]52号),把部分初加工产品也列3.国家扶贫开发资金。为了真正解决贫困入农产品范围。这样,通过外购农产品进行加工地区农民的生计问题,近年来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和销售的企业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到13%。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2002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提高农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2004年开始,产品进项税抵扣率的通知》

(财税[2002]12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国家级扶贫龙号),明确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头企业,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据统计,在扶贫者销售的免税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扣除率由龙头企业中,

80%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10%提高到13%。为解决部分加工品增值税4.现代农业发展资金。2008年中央财政设“高征抵扣”的问题,2012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各地优势主局发布了

《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导产业和安全高效农业发展,促进粮食等主要农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

(财税[2012]38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该资金还把支持农

号),在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加工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行业先行试点,将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率由现行的13%修改为纳税人再销售时货物的适用税进一步减轻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收负担。率,

2.减免农产品加工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所缴纳的重要税种。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利润水平较低的现状,国家给予了所得税减免政策。2008年1月实施的《企业所第27条规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作了具体规定,把农产品初加工作法实施条例》

列为所得税免征范围。2008年财政部、国家税《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务总局下发了

(财税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2008]149号),进一步明确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2011年财政《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2011]26号),进一步规范了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相关事项进行了细化。

3.对部分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引进项目的农产品加工《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设备,在录》所列商品以外的,继续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龙头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类的产业项目,引进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加工生产设备,按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是符合WTO规则的,旨在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2年,国务院批准对出口大米、小麦和玉米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政策,并且出口免征销项税,按出口货物计税价格的13%计算应退税款。2005年,对小麦粉、玉米粉等农产品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5%调高到13%。2008年财政部、国家

《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税务总局

退税率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2009年《关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9]88号)规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

定,自2009年6月1日起,罐头、果汁、桑丝等农业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部分玉米淀粉、酒水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

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出口退税率的提推动农产品加工高对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创新金融服务,缓解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

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展的资金瓶颈问中央文件多次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创新金题,

融服务手段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以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财政部、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制定了具体的金融支持政策,主要内容有:

1.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中央明确要求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将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流动资金,应积极予以支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贷款,应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担保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应把中小型农产抵押条件,

品加工企业列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优先扶持对象。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支持一批提出了多项具体政策措施,

竞争能力强、带动农户面广、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2.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资金的重要对象。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

50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家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资金,对信用担保机作用。二是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农构为中小企业担保给予保费补贴。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主体。对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成为这项政策的重要受心,国家在财税、金融、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益者。

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3.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国项目。

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出口,对农产品出口实行与法二、扶持政策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定退税率一致的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尚未达到业发展

法定征税率的农产品,

优先考虑适当提高出口退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税率。此外,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对农产品出口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带动作需流动资金贷款优先安排,

重点支持。对出口型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积极拓宽和影响力的产业。

企业融资渠道。对资信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核一是规模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年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用于对外出具投标、履约和底,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4.1万家,预付金保函。

资产总额达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以上;4.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上加工业总产值14.2万亿元,实现利润1.1万亿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对于农产品加工龙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170%、头企业快速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办310.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公厅

《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国办“十五”期末的1.1∶1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发[2002]62号)明确,符合股票上市条件和市场1.7∶1左右。随着规模实力的增强,带动作用开拓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可申请也不断加大。2010年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2010年中央1号文件再工企业从业人员达2666万人,比“十五”期末增次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

加617万人。

(四)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科技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期加强科技创新。

间,农产品加工技术日益向精深开发,农产品加为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科技创工进一步呈现原料专用化、工程度精深化、资源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相继制定了技利用高效化、质量控制规范化的特征,提高了加术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工效率。此外,企业的质量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也免所得税、

技术创新资助等政策。近几年,中央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年底,近30%的农产品加有关文件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工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

HACCP、GAP、GMP等行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一是支持农产质量体系认证,

90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加工企业申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专项资品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1.8金。允许各类农业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组织申万家企业的4.2万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等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资金,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龙头三是领军企业逐步形成。随着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

企业队伍的壮大,伊利、蒙牛、三元、得利斯、韩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伟、金锣、皓月、雨润、德大、龙大、汇源、大成、华龙等一大批规模大、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头羊,带动了同团涌现出来,

类或相关企业的发展,对健全行业标准、规范企增强行业竞争力起到了标杆性作用。业行为,

四是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一些地方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区,

配套产业,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紧密、分工协作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良好、

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架构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带动力量。

在看到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农产品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突出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缺乏系统的政策安排。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从财政投入、金融、税收和用地用电等方面提出了支持农产品加工的总体安排,但由于中央财政没有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资金,主要是通过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相关项目来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种局面所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大小、支持的重点领域都依赖其他相关资金和项目的安排,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安排,针对性也不强。如目前主要利用中小企业信贷担解决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难问保资金,

题,但由于加工业原料收购资金季节性强、资金周转期较长的行业特点,导致现有政策难以真正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二是财政投入力度总体较小。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涉及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资金大幅增加。总体来看,尽管涉及农产品加工业的项目和资金并不少,但实际用于支持农

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量并不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投入较少;国家扶贫开发资金重点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民生工程,对于扶贫龙头企业的支持主要限于少量的贷款贴息;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重点是推动粮棉油、肉蛋奶等大宗产品的生产投入,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投入资金量不多;农业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也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环节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对于加工领域新技术的支持也并不多。广应用,

三是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难以获得支持。目前,各项政策支持大企业的倾向依然明显,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支持获得国家和省级龙头资格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他的相关资金扶持政策也多数向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据我们的调查和测算,获得各种国家级称号的大型农产品企业所获得财政补贴占对农产品加工业补贴的40%以上,获得的贷款占到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信贷总额的50%以上。而众多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和有关部门沟通渠道少,难以获得财政支持;可抵押资产少,也很难获得信贷资金。如何适当调整政策倾向,让中小加工企业获得“雪中送炭”的支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政策手段相对较少。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融资、外贸、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方面都需要相关政策措施,但目前的政策措施仍以财税政其他手段力度相对较弱。而且,随着我策为主,

“走出去”国农业步伐的加快,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到境外建设生产基地并将农产品运回国内加工,这就需要国家出面与相关国家沟通,建立境外农业投资利益保护制度,同时在检验检疫、产品返销进口配额、支持境外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出台或完善政策措施。

52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三、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险大、

保险少,以及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困难题和挑战

大、矛盾多等问题,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在中央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

企业的原料大都来源于分散推动下,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的小农户生产,加工原料的质量和数量供应都没展势头。然而总体来看,

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农有保障。一方面,

小农户生产可能带来品种混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受企业自身杂、质量退化、化肥使用不当、农残超标等问题,实力和资源条件、

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加工制品的质量和档次。另一方面,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于某些行业加工能力增长过快,

部分原料短缺的(一)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少企业产品销路很好,但由1.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我国农产品于原料供应不足,

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很加工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集中度不高,不利于多企业甚至长期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质量控制,也削3.技术创新能力弱,物质装备落后。受规模弱了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企和实力影响,绝大部分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科业结构看,

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经营较为分散,研人才和科研设施设备,很多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小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十分突出,产业集再生产,

无力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企业中度较低,企业同质化问题严重。从产品结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看,一般性产品、初加工产品多,技术含量高、附创新意识,重模仿、不重开发,重引进、不重创新,重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单打独斗,不重联合,对一些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缺增值能力不强。加上行业自律机制的缺失,市场乏联合攻关,产业发展难以突破这些关键技术的制恶性竞争严重,

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加工增值能力约。在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环节,农户、专和资本积累能力,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调研中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微小企业加工设施异常简陋,工了解到,四川省名山县是一个以茶叶加工为主导艺落后,产后损失大,质量安全隐患突出。

产业的农产品加工大县,然而,由于加工企业众4.食品安全意识不够,质量水平仍待提高。多,行业无序竞争非常严重。2011年该县有茶目前,一些企业标准化生产建设滞后,从原料生叶加工企业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3家,产到加工再到流通过程管理分散,产品可追溯制绝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加工作坊化、管理家族度和质量检验监测制度不健全,还未形成完整有化、经营摊点化,生产设备落后,质量控制能力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上部分企低,生产基本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严重不业质量、

卫生意识淡薄,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质量、足;在茶叶上市季节,一些小企业肆意哄抬价格、食品安全、加工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给整个行抢购原料,引发行业竞争无序,整个行业的持续业的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近年来发生的三聚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比较弱。

氰胺、

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给消费者信心以沉2.基地建设滞后,原料保障能力差。随着重打击,也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农产品加工业的较快发展以及加工水平的不断(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高,企业对原料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1.资源要素约束加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求。然而,由于原料基地建设投入大、回报低,风

展,资源要素的稀缺性逐步强化,农产品加工企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业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上的制约越来越大。一是资金约束严重。农产品加工季产年销的特引起季节性收购资金紧张问题突出。由于贷点,

款门槛较高且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很多小企业资金运转困难。据四川省名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山县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介绍,加工企业的资金缺口一般在30%~40%,很多加工企业为缓解不得不使用月利率达1.5%~4%的眼前困难,

民间资本。二是招工难问题凸显。农产品加工尤其在农产品集中企业的招工问题也比较普遍,

上市时期和生产旺季,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招工困发展前景等难。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环境、

都有着较高的期望,一些环境较差、劳动强度较大的企业,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很多企业不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得不使用45岁以上的工人,

未来谁来工作的严重问题。三是用地问题较为突出。与工业企业相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值、利润、税收等较低,在争取企业用地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加之现有的土地政策中缺乏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的制度性安排,企业用地问题十分突出。尤其对一些养殖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受环境指标的制约,很难在城市周围和加工园区获得土地。

2.多重风险叠加。当前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对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风险的三重考验。一是农产品我国农质量安全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和农业产业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消费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者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

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当前,金融资本、气候变化及生物质能源等非传统因素对农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逐步

加上国内外市场联动的加强,国际市场的加大,

波动也极易通过贸易、投资等途径传导至国内,未来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将可能更频繁地发生,这势必导致农业生产波动,破坏农业生产能力,进而增加农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三是自然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性天灾害影响加重。近年来,

自然灾害影响加重,加大了农业防气多发频发,

灾减灾、灾后恢复生产的难度和压力,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3.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受原料价格、工资水平、流通费用以及其他一些费用上涨的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压力。一是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从加工业龙头企业监测的情况看,近两年国家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原料价格平均涨幅为16.2%,“生产不赚钱,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不生产的两难局面。二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就丢市场”

受生活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影响,目前劳动力成本上涨很快。据吉林省一些企业反映,工人工资普遍较比2011年增长30%左右。三是流通成本上涨。由于人工成本、石油价格的攀物流费用大幅提高。据调研了解,目前企业流升,

尤其是产品进入超市面通成本涨幅在15%以上,

临高额的进场费、促销的现象,加之超市结算时间长,拖欠货款严重,增加了企业资金使用成本。

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重点和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先导和杠杆作用,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力度,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

(一)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

1.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领军企

54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业是一个行业的标杆,对于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联系紧密、上下承接的企业集群。集成集聚区内力,规范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引导龙头技术人才、实验设备等资源,建立公共科研开发企业和成长型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推广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方式,

整合资源要素,组建规模化、集团化领军企式的联合,

共同开发先进适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艺。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推动企业集群与专业要求,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市场和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对接,形成与主导产提升质量和效益。引导和支持领军企业跨地区、业紧密联系的原料和加工制品集散中心。构建跨行业组建产业集团,支持领军企业与上下游企区域营销公共平台,整合区域内企业品牌与市场业组成战略联盟,着力提升领军企业的技术研发资源,采取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式,联合打造区域品牌。

动专业化、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增强辐射带动5.建设高标准原料基地。建设高标准生产农户的能力。

基地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支持2.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

积极建设专业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开展科技创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强化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合同、订单基地的生产指导与服务。引导企业发科技研发机构,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合攻关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增强农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引导企业、专业合作,

对引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再作社带动农户与超市对接,

提高产品的产销率。创新,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积极到西部地区建基地办3.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地初加工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发国外农工是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

提高商品化率和入市业资源,

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品级的重要途径。要依托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二)政策建议。

带,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通过成熟适用1.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建议将农业综技术的筛选与示范推广,

支持农民和专业合作组合开发、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织改善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转化、粮油项目贴息、扶贫专项、中小企业发展专装备条件,

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提升入市品级;项等现有项目资金,

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支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以及技术服务机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构,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的引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对企业采用低能进、

研发、储备、筛选和示范推广。耗、

低水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加工机械4.构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推动企业装备,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信贷支持。进一步集群集聚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

促进产业加快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优惠政策,

扩大享受农产品发展的有效途径。要积极规划引导农产品加工初加工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范围,对从事饲料和食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集中,

推动示范基地内企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

减轻企业的业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形成相互配套、

(下转第71页)

2012年第57期(总第2473期)

[23]MichaelSpackman,TimeDiscountingandoftheImpactofCorporateGovernanceontheCostofEquity:CostofCapitalinGovernment[J].FiscalStudies(2004)EmpiricalEvidencefromPakistaniListedCompanies[J].vol.25,No.4:467-518.

TheLahoreJournalofEconomics,Summer,2009:139-171.

[24]Cauley,RobertN.,Zimmer,StevenA.,The[26]AlanGregoryMariaMichou,IndustryCostofCostofCapitalforSecuritiesFirmsintheUnitedStatesandEquityCapital:UKEvidence[J].JournalofBusinessJapan[J].QuarterlyReview.

Finance&Accounting,36(5)&(6),June/July2009:[25]SyedZulfiqarAliShah,SafdarAliButt,The

679-704.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上接第55页)

目,切实改善基地生产设施条件。

负担。统一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进销项税率,4.降低企业行政性收费标准。建议对农产解决“高征低扣”的问题。对购置国产农产品加品加工企业在养殖小区、

设施农业等方面的用地工机械的中小型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所得税减需求给予优先安排和税费减免,对农产品初加工免,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中小型企业免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用地按农业用地收费。对农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产品加工企业用电、用水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2.创新金融保险服务方式。建议金融机构建议对农产品初加工用电统一按农业用电收费。增加中长期贷款新品种,提供灵活多样、能满足全面清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农业行业特点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实际的贷款品担,对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费用给种和服务,

并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优惠利率。扩予适当减免。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担保物范围,推广存货质政策,适当扩大“绿色通道”政策适用范围;支持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动产浮动质押等加工企业产品进入超市,适当降低农产品市场和多种抵押质押方式,

解决企业贷款担保抵押物超市的收费标准。

不足的问题。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支持有条件的公司设立小额贷款公参考文献

司,专门针对订单农户提供专项小额贷款。扩[1]宋洪远等:《“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政策回顾大农业保险范围,

建议将政策性保险覆盖农产与评价》,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版。

品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建立风险救助机制,并把[2]杨明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理论与政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风险救助纳入政策性保险策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的范围。

[3]赵海、张照新:《关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竞3.支持原料基地建设。建议采取财政、税争力的思考—

——基于油脂加工业和乳业发展演变的比收、

金融等综合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较分析》,载于

《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自建原料基[4]赵海、张照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政策地。有关支持农业生产的项目,

优先安排农产品的演变与问题分析》

,载于《农产品加工》2012年第5期。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实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5]赵海:《政策扶持、创新驱动与农业产业化龙头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企业发展—

——基于894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实证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商品粮基地建设等农业项

析》,载于

《技术经济》2012年第8期。


相关内容

  • 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 论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湖南农业大学 商学院 王一淳 摘要:今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国家对于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呈现出逐年加大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大型企业.支柱性企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跻身世界经济前列,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诺言已经兑现.但是,我国是一个地缘辽阔,人口众多 ...

  • 关于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几点建议
  • 一.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开发带是一次重大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如何建立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已经表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有效途径.既符合我国必须长期坚持家庭承 ...

  • 川陕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模式研究_巴中_广元_达州调研
  • 川陕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巴中.广元.达州调研 刘世庆 刘渝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 610072) ※ 摘 要:川陕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发展滞后问题最为突出.川陕革命老区创新发展要突出扶贫攻坚.基 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城镇体系构建.保障民生.生 ...

  • 中国林业产业发展指南
  • 中国林业产业发展指南(一) 林业产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多个门类,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和十分特殊的作用. 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林业产业造成的严重 ...

  • 2014年文化创意服装设计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文化创意服装 设计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4月 目 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法规政策 ........................................................ 5 1.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管理体制........................... ...

  • 论农业产业化
  • 论农业产业化 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这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必须贯彻的九条重要方针之一.<建议>还指出,落实这个方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从今天开始,本报将连续发表山东省潍坊市实行农业产业化的系列报道.我们希望他们的经 ...

  • 加快杭州汽车工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2012年第14期 ‰..dTe黜留誓麓emenlRe.一h 2012N0.14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2.14.025 加快杭州汽车工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施勇峰,林 晔,罗如意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1) 摘要:通过分析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特 ...

  • 我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问题
  • 中国经贸 我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问题 王琴华 编者按:科技兴贸战略是以贸易为龙头,以产业为主体,以科技为动力,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科技兴贸战 ...

  •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研究
  •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经营方式。 我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根据农业部对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统计调查的 标准,全省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