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优化培训-DT测试部分

无线网络优化培训

DT测试

2011年4月

目录

1. GSM原理 ........................................................................................................................... 2

1.4. 信道介绍 ...................................................................................................................... 5

1.5. 基本流程介绍............................................................................................................... 6

2. 无线网络测试方法 ......................................................................................................... 10

2.1. DT/CQT介绍 ............................................................................................................ 10

2.2. DT测试.................................................................................................................... 11

2.2.1. DT测试的测试内容 ........................................................................................ 11

2.2.2. DT测试的测试方法 ........................................................................................ 11

2.3. CQT测试.................................................................................................................. 11

2.3.1. CQT测试的测试内容 ...................................................................................... 11

2.3.2. CQT测试中的各项指标测试方法 .................................................................. 12

2.4. 测试常用术语介绍 ................................................................................................. 12

3. 使用鼎利Premier进行路测 ......................................................................................... 13

3.1. 新建工程................................................................................................................. 13

3.1.1. 新建工程 ......................................................................................................... 13

3.1.2. 基站信息导入 ................................................................................................. 14

3.1.3. 地理道路信息导入 ......................................................................................... 15

3.1.4. 测试图例设置 ................................................................................................. 16

3.2. 硬件设备连接 ......................................................................................................... 17

3.3. 开始测试................................................................................................................. 20

3.4. 数据保存................................................................................................................. 24

4. 数据分析处理................................................................................................................. 24

4.1. 指标统计................................................................................................................. 24

4.1.1. 覆盖率............................................................................................................. 24

4.1.2. 话音质量 ......................................................................................................... 26

4.1.3. 接通率............................................................................................................. 27

4.1.4. 掉话率............................................................................................................. 29

4.2. DT问题点分析 ........................................................................................................ 29

4.2.1. 覆盖类问题定义及分析 ................................................................................. 29

4.2.2. 质量类问题定义及分析 ................................................................................. 30

4.2.3. 接入失败问题定义及分析 ............................................................................. 32

4.2.4. 切换问题定义及分析 ..................................................................................... 33

4.2.5. 掉话问题定义及分析 ..................................................................................... 33

5. 层3信令介绍................................................................................................................. 35 1. GSM原理

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缩写。意思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分GSM900、DCS1800两个频段,分别是工作在890~960mhz/1710~1880mhz频段的。 GSM900 上行890~925MHZ 下行935~960MH;频道号1---124. 联通96-124 GSM1800 上行1710~1785MHZ 下行1805~1880MHZ;频道号 512—885. 上行和下行组成一频率对, 上行就是手机发射、机站接收;下行就是基站到手机。

相邻两频道间隔为200kHz,每个频道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每信道占用带宽200kHz/8=25kHz

GSM900主频段

 上行:Fl = 890 + 0.2x N (MHz) (1  N  124)

 下行:Fu = Fl + 45 (MHz)

DCS1800频段

 上行:Fl = 1710.2 + 0.2 x (N-512) (MHz)

 下行:Fu = Fl + 95 (MHz) (512  N  885)

例:频道号112,上行频率为890+0.2x112=912.4MHz,下行频率为912.4MHz+45=957.4MHz 1.2. GSM网络组成

GSM网络由操作维护子系统(OMS)、基站子系统(BSS)、交换子系统(NSS)和移动台(MS)这四部分组成。

主要网络部件介绍如下: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器,

b)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1. 几个BTS基站连接一个BSC, 基站安排信道配置、切换、和BTS连接BSC; 所有的BSC连接至MSC,

2. 在BSC可提供小区广播等服务。

TRAN转换13KB/S的GSM速率为标准的64KB/S;使用在下行时,将64kbps转换成16kbps. e)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

1. 在MSC中有所有的用户数据库存在于HLR。HLR中有永久用户数据库。

2. 用户发出呼叫时,MSC从HLR之中获得用户数据。是用户核心数据库,大部分在SIM卡中的数据都可以在HLR中获得。

f) VLR: visiting location register 访问位置寄存器。

1. 在VLR中有被激活的所有的用户号码。

2. 当别的MSC中的用户漫游到新的MSC时,MSC和HLR之间通信,新的MSC就将漫游的用户注册到它的VLR中。

3. 当手机漫游时,用户访问区被别的网络覆盖,而且归属位置网络批准它使用被访问的网络,它的用户信息将从HLR被拷贝到VLR(访问位置寄存器)中暂存。 g) 鉴权中心AUC----Authentication center

1. 是SIM 卡的验证过程。

2. 每个SIM卡有一个IMSI, 在IMSI有加密码

3. 在HLR中有IMSI和密码

4. 手机通信时,首先验证SIM 卡的合法性,由AUC 进行验证。

h)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Equipment identify register

1. 包含了IMEI信息。所有的手机IMEI都存储在EIR中,是手机的数据库。

2. 在GSM中有助于验证当手机遗失时,运营商可以禁止已经报失手机的使用。

3. EIR分类:Permitted list\evaluation list\stolen list\unknown

i) 操作维护中心: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

1. 每个GSM网络超过100 个BTS组成,每一个实体需要操作和维护。

2. 一些远程操纵是必要的,检测和远程进入。

3. 有时有两种OMC(不同的供应商),OMC-S: Deal with switch; OMC-R :deal with radio network。

1.3. 多址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多址方式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三种。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按照频率的不同给每个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按照时间的不同给每个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按照代码的不同给每个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

GSM系统采用FDMA和TDMA GSM 使用了TDMA 和FDMA多路传输:124 Frequency channels for GSM900; 100khz channel; mobile share ARFCN by TDMA. 0.3GMSK Modulation 270.833kbits/sec. 在GSM系统中有124个频道, 频道间隔是200khz; 每个频道由8个用户共享, 在时间上进行时分复用。就是说信号的发送是突发的不是连续的发送的。上行和下行规定使用相同的信道号(ARFCN)和时系号,而且基站和移动台相差三个时系,即上行电路落后于下行电路三个时系时间。

广播控制信道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BTS在所有时间都发送广播控制信道,用来载送BCCH的无线载频称为BCCH载频,当移动台开机但没有通话时,会周期性的监视BCCH中的信息(至少每30秒)

广播控制信道BCCH中传送的信息有:

位置区识别号LAI (Location Area Identity)

移动台应监视的相邻小区列表

本小区使用的频率列表

小区识别号

功率控制指示

是否允许不间断发射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接入控制(如紧急呼叫、呼叫阻断)

小区广播信道描述。

BCCH总是在所有的时刻以恒定功率发射,使所有可能会用到它的移动台能测量它的信号强度。当BCCH没有信息发送时就发送填充比特,或称为虚拟突发脉冲序列。

通用控制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

通用控制信道用于在BTS和移动台之间传送控制信息,完成呼叫建立和呼叫寻呼功能 通用控制信道包括:

 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

移动台在发起呼叫或响应寻呼时须接入到系统,这时将使用到RACH信道。  寻呼信道PCH(Paging Channel)

用来寻呼MS。(可以通过IMSI、TMSI或IMEI来寻呼移动台)

 接入允许信道AGCH(Access Grant Control Channel)

BTS在RACH上收到MS的接入消息后,通过AGCH给MS分配专用控制信道,MS再转到专用信道上继续呼叫处理。MS的呼叫处理可能是呼叫建立、寻呼响应、位置更新或短消息业务。  小区广播信道CBCH(Cell Broadcast Channel)

该信道用来传送需要广播到小区中所有移动台的信息。CBCH用专用控制信道来发送信息,但被看作是通用信道,因为小区中所有的移动台都能收到它发送的消息。

专用控制信道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DCCH是RF载频中的一个时隙,该时隙用来传送8个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s)。一个SDCCH可以供一个MS做呼叫建立、鉴权、位置更新和点到点的短

随路控制信道ACCH(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ACCH可以和SDCCH或TCH用在一起,随SDCCH或TCH发送一些相关信息。

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在下行方向传送功率控制和定时信息,在上行方向传送RSSI和链路质量报告。

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Fas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FACCH在TCH上发送。FACCH从TCH“偷”一个突发脉冲序列(Burst),插入自己的信息发送出去。FACCH用于传送用户鉴权和切换信息。

不同的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时隙共用同一个无线信道,多个控制信道可以在不同时间共用一个无线信道的一个时隙,这样可以有效的传送控制信息而不会降低网络容量,所以我们需要把业务信道的时隙和控制信令的时隙很好的组织在一起。

业务信道TCH(Traffic Channel)

业务信道用于传送话音和数据信息。共有以下几种业务信道:

 全速率(Full rate)

TCH/FS: 话音 ( 业务信息13kbit/s , 全部信息 22.8kbit/s gross )

TCH/EFR: 话音 ( 业务信息12.2kbit/s , 全部信息

22.8kbit/s gross )

TCH/F9.6: TCH/F4.8: TCH/F2.4: 9.6kbit/s – 数据 4.8kbit/s – 数据 2.4kbit/s – 数据

 半速率(Half rate)

TCH/HS: 话音(业务信息6.5kbit/s,全部信息

11.4kbit/s)

TCH/H4.8 4.8kbit/s – 数据 TCH/H2.4 2.4kbit/s – 数据

1.5. 基本流程介绍

主叫流程:

步骤 1 MS 在空中接口的接入信道上(RACH 上)向BTS 发送Channel Request 步骤 2 BTS 向BSC 发送Channel Required 消息;

步骤 3 BSC 收到Channel Required 后,分配信令信道,向BTS 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步骤 4 BTS 收到Channel Activation 后,如果信道类型正确,则在指定信道上开功率放大器, 上行开始接收信息,并向BSC 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Acknowledge(信道激活确认); 步骤 5 BSC 通过BTS 向MS 发送Immediate Assignment Command,Um 接口中该消息在 AGCH 上发送;

步骤 6 MS 在SDCCH 上发SABM 帧接入;

步骤 7 BTS 在SDCCH 上回UA 帧进行确认;

步骤 8 BTS 向BSC 发Establishment Indication(建立指示),内含CM Service Request (业务请求)消息

内容;

步骤 12 主叫MS 在SDCCH 上发Setup;

步骤 13 MSC 向主叫MS 发Call Proceeding,Um 接口中该消息在SDCCH 上发送; 步骤 14 MSC 向BSC 发Assignment Request,在该消息中,分配了A 接口CIC; 步骤 15 BSC 分配话音信道,向BTS 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步骤 16 BTS 收到Channel Activation 后,如果信道类型正确,则在指定信道上开功率放大器, 上行开始接收信息,并向BSC 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Acknowledge;

步骤 17 BSC 通过BTS 向MS 发送Assignment Command,Um 接口中该消息在SDCCH 上发送; 步骤 18 MS 在Assignment Command 中指定的FACCH 上发SABM 帧来接入; 步骤 19 BTS 在FACCH 上回UA 帧进行确认;

步骤 20 BTS 向BSC 发Establishment Indication;

步骤 21 MS 在接入话音信道后,在FACCH 上发送Assignment Complete;

步骤 22 无线业务信道和地面电路均成功连接后,BSC 向MSC 发送Assignment Complete,并 认为该呼叫进入通话状态;

步骤 23 MSC 向主叫MS 发Alerting 消息,主叫MS 听到回铃音,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上发送; 步骤 24 MSC 向主叫MS 发Connect,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 上发送; 步骤 25 主叫MS 在FACCH 上向MSC 回Connect Acknowledge;

步骤 26 主叫MS 和被叫MS 进入语音通话状态;

步骤 27 通话完毕,主叫MS 挂机,主叫MS 在FACCH 上发Disconnect 消息; 步骤 28 MSC 向MS 发Release,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 上发送;

步骤 29 MS 回Release Complete,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 上发送;

步骤 30 MSC 向BSC 发Clear Command,BSC 收到该消息后,启动释放流程;后续的释放流程 参见释放流程的描述;

步骤 31 BSC 通过BTS 向MS 发送Channel Release,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 上发送; 步骤 32 MS 在FACCH 上发DISC 帧;

步骤 33 BTS 在FACCH 上回UA 帧进行确认。

----结束

2、切换流程

2.1. DT/CQT介绍

在对无线网络的性能评估中,通常采用两种测试方法:DT测试和CQT呼叫拨打测试。DT测试即为通常所说的路测,是通过测试车上的测试仪表进行的一种测试,它的全称为Drive test。CQT测试是路测(DT)的一种补充测试,主要是用于室内场所及一些DT测试无法到达的特殊地点的一种呼叫测试,它的全称为Call quality test。

DT测试主要是使用路测设备沿指定的路线行驶,让手机做不同类型的呼叫,记录下空中接口信息和RXLEV、RXQUAL等信息,然后统计出无线覆盖率、话音质量、接通率、掉话率等参数。

CQT测试主要是采用大规模拨打电话的方法,然后统计所拨打电话中的接通的次数、掉话的次数、单方通话的次数、出现话音断续的通话次数、出现回声的通话次数、出现背景噪音较大的通话次数和出现串话的通话次数,并统计出总的试呼次数,然后分别计算出来接通率、掉话率、单方通话率、话音断续率、回声率、背景噪声率和串话率等。

2.2.1. DT测试的测试内容

1) 2) 3) 4)

覆盖率 话音质量 接通率 掉话率

2.2.2. DT测试的测试方法

一. 测试手机置于车内,主叫手机与测试仪表相连,同时连接GPS接收机进行测试。 二. GSM主、被叫手机均使用自动双频测试。

三. 短呼采用手机相互拨打的方式,手机拨叫、接听、挂机都采用自动方式。每次呼叫建

立时长为15秒,通话保持时长为90秒,呼叫间隔15秒;如出现未接通或掉话,应间隔15秒进行下一次试呼。

四. 长呼没有像短呼那样的通话时间限制,通话一直保持直到掉话,间隔15秒进行下一

次试呼。

2.3. CQT测试

2.3.1. CQT测试的测试内容

1) 覆盖率:(>=-90dBm测试点数)/总测试点数×100% 2) 接通率:接通总次数 / 试呼总次数×100% 3) 掉话率:掉话总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4) 单方通话率:单方通话总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5) 话音断续率:出现话音断续的通话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6) 回声率:出现回声的通话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7) 背景噪声率:出现背景噪音较大的通话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8) 串话率:出现串话的通话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1) 两组定点CQT的测试人员在不同测试点互相拨打对方的测试手机。

2) 测试必须使用同种具有测试功能的双频测试手机;测试中手机设为自动双频模式。 3) 每个测试点要求定点CQT测试人员做主叫、被叫各10次,每次通话时长不得少于45

秒钟,呼叫间隔大约掌握在15秒钟左右。出现未接通的现象,下次呼叫在15秒以后开始测试。

4) 记录试拨的总次数、掉话的次数、接入失败的次数、单方通话的次数、出现话音断续

的通话次数、出现回声的通话次数、出现背景噪音较大的通话次数和出现串话的通话次数。

5) 如果在同一次呼叫中,出现相同的现象,那么按照测试内容的先后顺序只记一次。 6) 按照测试内容所给出的公式计算出接通率、掉话率、单方通话率、话音断续率、回声

率、背景噪声率和串话率。

要求每次主叫拨测前,连续查看手机空闲状态下的信号强度5秒钟,若信号强度连续小于-90dBm,则判定在该测试位置覆盖不符合要求,不再作拨测,也不进行补测。

2.4. 测试常用术语介绍

CI:Cell Identity,小区识别号,网络中每个小区都由唯一的识别号,用于区分其它小区。 Handover:切换,手机通信从一个小区/信道到另外一个小区/信道。 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测试中特指广播控制信道所用的频道号。 BSIC: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identity code基站识别码 LAC:Location area code位置区域码

RxLevelSub:手机接收到的当前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单位dBm。 RxLevelFull:手机接收到的全帧信号强度,单位dBm。 RxqualSub:手机接收到的当前服务小区话音质量等级。 RxqualFull:手机接收到的全帧信号话音质量等级。 FER:Frame Error Rate帧误码率

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不连续发射 TxPower:发射功率,单位dBm。

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就是为了保证信号能在准确的时间内到达BTS, 当MS移动时, 随着MS距离BTS 的远近, 上行传递的时延的可变,基站命令移动台提前发送。 由BTS在SACCH信道上命令MS来改变它的迁时的大小. 手机在空闲模式时接收机站和解码BCH,在BCH中的SCH允许手机调整它的内部时间,当手机接收到SCH时不知道距离基站多远,通过SACH特殊的 短突发。当手机在下行的SACCH上获得迁时信息,才发送正常的突发,30KM 手机设置迟延100US. Neighbour:邻小区

用相同的通道号。

3. 使用鼎利Premier进行路测

软件安装好之后,首先要新建立一个工程,把相关的基站信息,地理道路信息,测试图例等设置好后保存,以后每次测试时打开这个工程就可以方便的进行测试。一个完整的路测包括硬件设备连接、开始测试、数据保存。下面分别介绍这几个步骤。

3.1. 新建工程

包括新建工程、基站信息导入、地理信息导入、设置测试图例等

3.1.1. 新建工程

Premier软件安装好打开后界面如上,由于没有工程,Project窗口为空白,点击新建工程

配置好工程后点击ok,工程已经建立完毕,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这个新建的工程进行设置。

3.1.2. 基站信息导入

基站信息导入:点击菜单栏Data-Import-Sites出现如下窗口

点击ok,基站信息导入完毕。

基站信息文件是一个包括小区名、CI、经纬度、方向角、BSIC、BCCH等信息的文本文档。

3.1.3. 地理道路信息导入

地理道路信息导入:点击菜单栏Data-Import-External Map出现如下选择地图窗口

3.1.4. 测试图例设置

测试图例设置:点击菜单栏Data-Configure-Coverage或双击工程窗口中Coverage图标

以上三部分设置好后,点击保存,给新工程起一个名字,下次测试时直接打开这个工程就可以。

3.2. 硬件设备连接

双击Preject窗口的Devices图标,出现硬件选择窗口

选择好相应的型号及端口后把左边Device下的方框勾上,点击ok。

测试手机及GPS设备所用的电脑端口可以在设备管理器里面查看

点击菜单栏右边的Connect/Disconnect图标进行连接

以上为正在进行设备连接的窗口,如有设备连接不上,则会出现如下提示,需重新正确选择端口/手机型号,如果确定端口及手机型号选择正确,可用替换法检查手机(包括数据线)和GPS(包括数据线)是否有故障。

设备连接好后,菜单栏右边的Start/Stop Logging图标会变成红色,点击该图标则开始记录数据进行测试

3.3. 开始测试

设备连接成功后,点击Start/Stop Logging图标,出现数据保存窗口

点击上图中ok按钮,出现初始的测试界面如下:

等信息,控制开始/结束呼叫。

Server窗口:显示当前服务小区信息。 Radio窗口:显示手机接收到的无线信息。 Neighbour窗口:显示邻小区信息。

Graph窗口:以连续的坐标形式显示各项无线信息。

Chart窗口:显示扫频仪的扫频信息(现阶段未用到此功能)。 Message窗口:显示手机上下行信息。

把基站、地理信息导入Map窗口:

设置呼叫信息

点击开始呼叫后,完整的测试界面如下:

3.4. 数据保存

测试完成后,点击Start/Stop Logging停止记录,再点击菜单栏下面的保存按钮保存数据,数据保存在新建工程时选择的保存目录。如果测试中遇到电脑突然死机或者无法保存数据的情况,可以在windows的临时文件夹找到这些数据文件。

4. 数据分析处理

4.1. 指标统计

DT测试需统计覆盖率、话音质量、掉话率、接通率这几项指标。

4.1.1. 覆盖率

描述:通过测试手机Rxlevsub的提取,将Rxlevsub与某一固定值相比较。如果大于固定

×100%;

统计方法:Premier软件菜单栏Analysys-Statistics-By Data,出现统计窗口:

输出结果如下: RxLevSub Count Distribution Cumulative >=-75 10355 73.05% 73.05% >=-80 2676 18.88% 91.92% >=-85 998 7.04% 98.96% >=-90 142 1.00% 99.96% >=-120 5 0.04% 100.00%

Count为各级区间采样点数,Distribution为各级区间采样点所占比例,Cumulative 为累计的比例,RxLevSub>=-90dBm的采样点占总采样点的比例为99.96%,即覆盖率=99.96%。

4.1.2. 话音质量

描述:话音质量代表了实际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的感受。对于非跳频系统,话音质量

输出测试结果:计算出Rxqual(0-7)级各占的百分比,话音质量按下述算法得到:话音质量=[RxQual(0级)+RxQual(1级)+RxQual(2级)+RxQual(3级)]×1+[RxQual(4级)+RxQual(5级)+RxQual(6级)]×0.7。

统计方法:前面步骤和统计覆盖率一样,Report Items窗口选择RxQulSub:

输出结果如下: RxQualSub Count Distribution >=0 12801 90.30% >=1 742 5.23% >=4 468 3.30% >=7 165 1.16%

话音质量=(90.30%+5.23%)x1+3.30%x0.7=97.84%

Cumulative 90.30% 95.53% 98.84% 100.00%

4.1.3. 接通率

描述:这项指标是测试整个系统的呼叫接通率。通过采集软件统计总的尝试呼叫的次数以及呼叫失败的次数计算出接入成功的次数和接入成功率。 输出测试结果:接通率=接通总次数/试呼总次数×100%; 说明:

(1) 试呼次数:以channel request和CM service request同时出现来确定试呼开始。 (2) 接通次数:当一次试呼开始后出现了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消息中的

任何一条就计数为一次接通。

(3) 接通率=总接通的次数/总尝试呼叫的次数×100%

统计方法:Premier软件菜单栏Diagnosis-User Events,出现选择数据窗口:

输出结果如下:我们选取cmcc call success和Outgoing Call这两个输出项, cmcc call success Call Dropped 1 Call Success 0

Outgoing Call Outgoing Fail 1 Outgoing OK 7

接通率=总接通的次数/总尝试呼叫的次数×100%=7/8×100%=87.5%

4.1.4. 掉话率

描述:掉话率是指发生掉话的次数与成功发起呼叫并接通的总数的比值。发生掉话的呼叫是指非移动台的原因、系统意外地失去了与移动台的射频连接,这会迫使移动台重新发起呼叫。

输出测试结果:掉话率=总掉话次数/总接通次数×100% 说明:

(1) 接通次数:当一次试呼开始后出现了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消息中

的任何一条就计数为一次接通

掉话次数:在一次通话中如出现Disconnect或Channel Release中任意一条,就计为一次呼叫正常释放。只有当两条消息都未出现而由专用模式转为空闲模式时,才计为一次掉话。(如通话时间不足规定时长,出现释放,要求通过层3信令解码判断原因) 统计方法:方法和接通率相同

cmcc call success Call Dropped 1 Call Success 0

Outgoing Call Outgoing Fail 1 Outgoing OK 7

掉话率=总掉话次数/总接通次数×100%=1/7×100%=14.29%

4.2. DT问题点分析

在DT测试过程中出现质差、弱覆盖、掉话、呼叫失败、切换失败5类情况之一者,均认定为网络问题。

4.2.1. 覆盖类问题定义及分析

覆盖类问题定义

DT测试中同时满足以下3点条件的归纳为覆盖问题: 1) 服务小区采样点持续30M以上 rx_level

以上为一个典型的覆盖问题,服务小区与邻小区信号都在-90dBm以下,覆盖类问题主要因为距离基站较远或者地形阻挡导致该区域覆盖差,需增加资源(基站,直放站等)才能解决。

4.2.2. 质量类问题定义及分析

质量类问题定义

在DT测试中,rx_qual(话音质量等级)>=4级(非跳频系统)或rx_qual(话音质量等级)>=5级(跳频系统),且持续时间6秒以上,评定为质量类问题。质量类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1) 弱覆盖导致质差问题。 2) 干扰导致质差问题。 3) 硬件故障导致质差问题; 4) 切换问题导致质差;

质量类问题分析

以上为一个质量差问题,服务小区CI23023BCCH106,RxLevSub为-79dBm,R xQualSub为7。通过对周围小区的频率查找,发现另一个小区CI23032BCCH106与其同频干扰导致话音质量差。我们可以采用修改其中一个小区频率或下压天线倾角的方法解决干扰问题。

接入失败问题定义

在DT测试中,手机发起接入尝试,但未成功接通的情况,定义为接入失败。在以上接通率的统计中我们知道,以channel request和CM service request同时出现来确定试呼开始,当一次试呼开始后出现了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消息中的任何一条就计数为一次接通。那么接入失败即为试呼开始后未出现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消息中的任何一条。 接入失败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1) 拥塞导致接入失败; 2) 弱覆盖导致接入失败; 3) 硬件问题导致接入失败; 4) 内部干扰导致接入失败; 5) 外部干扰导致接入失败;

接入失败问题分析

以上是一个呼叫失败的问题,channel request和CM service request同时出现试呼开始,后面并未出现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而转入空闲模式。呼叫失败在非干扰

4.2.4. 切换问题定义及分析

切换问题定义

在DT测试中,发生了影响网络质量的异常切换或切换失败事件,评定为切换问题。切换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1) 乒乓切换 2) 慢切换 3) 切换失败

切换问题分析

通过Handover Command信息知道切换的目标小区,通过Handover Failure信息判断这是一个切换失败问题,重点检查目标小区是否拥塞及硬件故障。

4.2.5. 掉话问题定义及分析

掉话问题定义

在DT测试过程中,手机由通话状态转为空闲模式,其间层三信令中若既未出现Disconnect,也未出现Channel Release,则评定为一次掉话。掉话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3) 切换掉话 4) 硬件故障掉话

掉话问题分析

以上为一个掉话问题,在消息中未出现未出现Disconnect或Channel Release而转入空闲模式,在Rx较好的情况下,话音质量持续特别差导致掉话,频率干扰的可能性比较大,通话对周边小区频率查找发现另一小区23135频率同样为102且覆盖方向也是问题区域,可以判断为这两个小区频率干扰,解决方法是控制小区23135信号(压低其天线倾角或降低载波发射功率)

5. 层3信令介绍

一个完整的主叫信令流程如下:(--﹥:表示上行 ﹤--:表示下行) 信道请求:Channel Request Report--﹥

MS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向BSS发送信道请求消息

立即指配:﹤--Immediate Assignment

BSC为其分配相应的信道成功后,在接入允许信道(AGCH)中通过立即分配消息通知MS为其分配的专用信道SDCCH

CM业务请求:CM Service Request--﹥

MS在为其分配的SDCCH上发送一个层三消息---CM业务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CM业务类型为移动发起呼叫

CM业务请求:﹤--CM Service Request

MSC向BSC回连接确认消息

鉴权请求:﹤--Authentication Request

MSC向MS下发鉴权请求,在该命令中含有鉴权参数

鉴权响应:Authentication Response--﹥

MS收到鉴权请求后,利用SIM卡中的IMSI和鉴权算法,得出鉴权结果,通过鉴权响应消息送达MSC

CM业务接受:﹤--CM Service Accept

MSC通知MS业务请求获得通过

建立呼叫:Setup--﹥

MS向MSC发送一个setup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有被叫号码和主叫标识等更

指配命令:﹤--Assignment Command

MS向BSC发送指配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选定某条A接口电路,BSC收到该指令后,向BTS、MS指定无线资源

指配完成:Assignment Complete--﹥

MS占用TCH成功,回送分配完成消息,到此TCH指配阶段完成

振铃:﹤--Alerting 被叫振铃 连接:﹤--Connect 被叫接线

连接响应:Connect Acknowledge--﹥ 连接响应,通话开始 通话过程

主叫挂机:Disconnect--﹥ 释放:﹤--Release

释放完成:Release Complete--﹥ 信道释放:﹤--Channel Release

无线网络优化培训

DT测试

2011年4月

目录

1. GSM原理 ........................................................................................................................... 2

1.4. 信道介绍 ...................................................................................................................... 5

1.5. 基本流程介绍............................................................................................................... 6

2. 无线网络测试方法 ......................................................................................................... 10

2.1. DT/CQT介绍 ............................................................................................................ 10

2.2. DT测试.................................................................................................................... 11

2.2.1. DT测试的测试内容 ........................................................................................ 11

2.2.2. DT测试的测试方法 ........................................................................................ 11

2.3. CQT测试.................................................................................................................. 11

2.3.1. CQT测试的测试内容 ...................................................................................... 11

2.3.2. CQT测试中的各项指标测试方法 .................................................................. 12

2.4. 测试常用术语介绍 ................................................................................................. 12

3. 使用鼎利Premier进行路测 ......................................................................................... 13

3.1. 新建工程................................................................................................................. 13

3.1.1. 新建工程 ......................................................................................................... 13

3.1.2. 基站信息导入 ................................................................................................. 14

3.1.3. 地理道路信息导入 ......................................................................................... 15

3.1.4. 测试图例设置 ................................................................................................. 16

3.2. 硬件设备连接 ......................................................................................................... 17

3.3. 开始测试................................................................................................................. 20

3.4. 数据保存................................................................................................................. 24

4. 数据分析处理................................................................................................................. 24

4.1. 指标统计................................................................................................................. 24

4.1.1. 覆盖率............................................................................................................. 24

4.1.2. 话音质量 ......................................................................................................... 26

4.1.3. 接通率............................................................................................................. 27

4.1.4. 掉话率............................................................................................................. 29

4.2. DT问题点分析 ........................................................................................................ 29

4.2.1. 覆盖类问题定义及分析 ................................................................................. 29

4.2.2. 质量类问题定义及分析 ................................................................................. 30

4.2.3. 接入失败问题定义及分析 ............................................................................. 32

4.2.4. 切换问题定义及分析 ..................................................................................... 33

4.2.5. 掉话问题定义及分析 ..................................................................................... 33

5. 层3信令介绍................................................................................................................. 35 1. GSM原理

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缩写。意思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分GSM900、DCS1800两个频段,分别是工作在890~960mhz/1710~1880mhz频段的。 GSM900 上行890~925MHZ 下行935~960MH;频道号1---124. 联通96-124 GSM1800 上行1710~1785MHZ 下行1805~1880MHZ;频道号 512—885. 上行和下行组成一频率对, 上行就是手机发射、机站接收;下行就是基站到手机。

相邻两频道间隔为200kHz,每个频道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每信道占用带宽200kHz/8=25kHz

GSM900主频段

 上行:Fl = 890 + 0.2x N (MHz) (1  N  124)

 下行:Fu = Fl + 45 (MHz)

DCS1800频段

 上行:Fl = 1710.2 + 0.2 x (N-512) (MHz)

 下行:Fu = Fl + 95 (MHz) (512  N  885)

例:频道号112,上行频率为890+0.2x112=912.4MHz,下行频率为912.4MHz+45=957.4MHz 1.2. GSM网络组成

GSM网络由操作维护子系统(OMS)、基站子系统(BSS)、交换子系统(NSS)和移动台(MS)这四部分组成。

主要网络部件介绍如下: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器,

b)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1. 几个BTS基站连接一个BSC, 基站安排信道配置、切换、和BTS连接BSC; 所有的BSC连接至MSC,

2. 在BSC可提供小区广播等服务。

TRAN转换13KB/S的GSM速率为标准的64KB/S;使用在下行时,将64kbps转换成16kbps. e)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

1. 在MSC中有所有的用户数据库存在于HLR。HLR中有永久用户数据库。

2. 用户发出呼叫时,MSC从HLR之中获得用户数据。是用户核心数据库,大部分在SIM卡中的数据都可以在HLR中获得。

f) VLR: visiting location register 访问位置寄存器。

1. 在VLR中有被激活的所有的用户号码。

2. 当别的MSC中的用户漫游到新的MSC时,MSC和HLR之间通信,新的MSC就将漫游的用户注册到它的VLR中。

3. 当手机漫游时,用户访问区被别的网络覆盖,而且归属位置网络批准它使用被访问的网络,它的用户信息将从HLR被拷贝到VLR(访问位置寄存器)中暂存。 g) 鉴权中心AUC----Authentication center

1. 是SIM 卡的验证过程。

2. 每个SIM卡有一个IMSI, 在IMSI有加密码

3. 在HLR中有IMSI和密码

4. 手机通信时,首先验证SIM 卡的合法性,由AUC 进行验证。

h)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Equipment identify register

1. 包含了IMEI信息。所有的手机IMEI都存储在EIR中,是手机的数据库。

2. 在GSM中有助于验证当手机遗失时,运营商可以禁止已经报失手机的使用。

3. EIR分类:Permitted list\evaluation list\stolen list\unknown

i) 操作维护中心: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

1. 每个GSM网络超过100 个BTS组成,每一个实体需要操作和维护。

2. 一些远程操纵是必要的,检测和远程进入。

3. 有时有两种OMC(不同的供应商),OMC-S: Deal with switch; OMC-R :deal with radio network。

1.3. 多址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多址方式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三种。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按照频率的不同给每个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按照时间的不同给每个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按照代码的不同给每个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

GSM系统采用FDMA和TDMA GSM 使用了TDMA 和FDMA多路传输:124 Frequency channels for GSM900; 100khz channel; mobile share ARFCN by TDMA. 0.3GMSK Modulation 270.833kbits/sec. 在GSM系统中有124个频道, 频道间隔是200khz; 每个频道由8个用户共享, 在时间上进行时分复用。就是说信号的发送是突发的不是连续的发送的。上行和下行规定使用相同的信道号(ARFCN)和时系号,而且基站和移动台相差三个时系,即上行电路落后于下行电路三个时系时间。

广播控制信道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BTS在所有时间都发送广播控制信道,用来载送BCCH的无线载频称为BCCH载频,当移动台开机但没有通话时,会周期性的监视BCCH中的信息(至少每30秒)

广播控制信道BCCH中传送的信息有:

位置区识别号LAI (Location Area Identity)

移动台应监视的相邻小区列表

本小区使用的频率列表

小区识别号

功率控制指示

是否允许不间断发射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接入控制(如紧急呼叫、呼叫阻断)

小区广播信道描述。

BCCH总是在所有的时刻以恒定功率发射,使所有可能会用到它的移动台能测量它的信号强度。当BCCH没有信息发送时就发送填充比特,或称为虚拟突发脉冲序列。

通用控制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

通用控制信道用于在BTS和移动台之间传送控制信息,完成呼叫建立和呼叫寻呼功能 通用控制信道包括:

 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

移动台在发起呼叫或响应寻呼时须接入到系统,这时将使用到RACH信道。  寻呼信道PCH(Paging Channel)

用来寻呼MS。(可以通过IMSI、TMSI或IMEI来寻呼移动台)

 接入允许信道AGCH(Access Grant Control Channel)

BTS在RACH上收到MS的接入消息后,通过AGCH给MS分配专用控制信道,MS再转到专用信道上继续呼叫处理。MS的呼叫处理可能是呼叫建立、寻呼响应、位置更新或短消息业务。  小区广播信道CBCH(Cell Broadcast Channel)

该信道用来传送需要广播到小区中所有移动台的信息。CBCH用专用控制信道来发送信息,但被看作是通用信道,因为小区中所有的移动台都能收到它发送的消息。

专用控制信道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DCCH是RF载频中的一个时隙,该时隙用来传送8个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s)。一个SDCCH可以供一个MS做呼叫建立、鉴权、位置更新和点到点的短

随路控制信道ACCH(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ACCH可以和SDCCH或TCH用在一起,随SDCCH或TCH发送一些相关信息。

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在下行方向传送功率控制和定时信息,在上行方向传送RSSI和链路质量报告。

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Fas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FACCH在TCH上发送。FACCH从TCH“偷”一个突发脉冲序列(Burst),插入自己的信息发送出去。FACCH用于传送用户鉴权和切换信息。

不同的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时隙共用同一个无线信道,多个控制信道可以在不同时间共用一个无线信道的一个时隙,这样可以有效的传送控制信息而不会降低网络容量,所以我们需要把业务信道的时隙和控制信令的时隙很好的组织在一起。

业务信道TCH(Traffic Channel)

业务信道用于传送话音和数据信息。共有以下几种业务信道:

 全速率(Full rate)

TCH/FS: 话音 ( 业务信息13kbit/s , 全部信息 22.8kbit/s gross )

TCH/EFR: 话音 ( 业务信息12.2kbit/s , 全部信息

22.8kbit/s gross )

TCH/F9.6: TCH/F4.8: TCH/F2.4: 9.6kbit/s – 数据 4.8kbit/s – 数据 2.4kbit/s – 数据

 半速率(Half rate)

TCH/HS: 话音(业务信息6.5kbit/s,全部信息

11.4kbit/s)

TCH/H4.8 4.8kbit/s – 数据 TCH/H2.4 2.4kbit/s – 数据

1.5. 基本流程介绍

主叫流程:

步骤 1 MS 在空中接口的接入信道上(RACH 上)向BTS 发送Channel Request 步骤 2 BTS 向BSC 发送Channel Required 消息;

步骤 3 BSC 收到Channel Required 后,分配信令信道,向BTS 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步骤 4 BTS 收到Channel Activation 后,如果信道类型正确,则在指定信道上开功率放大器, 上行开始接收信息,并向BSC 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Acknowledge(信道激活确认); 步骤 5 BSC 通过BTS 向MS 发送Immediate Assignment Command,Um 接口中该消息在 AGCH 上发送;

步骤 6 MS 在SDCCH 上发SABM 帧接入;

步骤 7 BTS 在SDCCH 上回UA 帧进行确认;

步骤 8 BTS 向BSC 发Establishment Indication(建立指示),内含CM Service Request (业务请求)消息

内容;

步骤 12 主叫MS 在SDCCH 上发Setup;

步骤 13 MSC 向主叫MS 发Call Proceeding,Um 接口中该消息在SDCCH 上发送; 步骤 14 MSC 向BSC 发Assignment Request,在该消息中,分配了A 接口CIC; 步骤 15 BSC 分配话音信道,向BTS 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步骤 16 BTS 收到Channel Activation 后,如果信道类型正确,则在指定信道上开功率放大器, 上行开始接收信息,并向BSC 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Acknowledge;

步骤 17 BSC 通过BTS 向MS 发送Assignment Command,Um 接口中该消息在SDCCH 上发送; 步骤 18 MS 在Assignment Command 中指定的FACCH 上发SABM 帧来接入; 步骤 19 BTS 在FACCH 上回UA 帧进行确认;

步骤 20 BTS 向BSC 发Establishment Indication;

步骤 21 MS 在接入话音信道后,在FACCH 上发送Assignment Complete;

步骤 22 无线业务信道和地面电路均成功连接后,BSC 向MSC 发送Assignment Complete,并 认为该呼叫进入通话状态;

步骤 23 MSC 向主叫MS 发Alerting 消息,主叫MS 听到回铃音,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上发送; 步骤 24 MSC 向主叫MS 发Connect,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 上发送; 步骤 25 主叫MS 在FACCH 上向MSC 回Connect Acknowledge;

步骤 26 主叫MS 和被叫MS 进入语音通话状态;

步骤 27 通话完毕,主叫MS 挂机,主叫MS 在FACCH 上发Disconnect 消息; 步骤 28 MSC 向MS 发Release,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 上发送;

步骤 29 MS 回Release Complete,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 上发送;

步骤 30 MSC 向BSC 发Clear Command,BSC 收到该消息后,启动释放流程;后续的释放流程 参见释放流程的描述;

步骤 31 BSC 通过BTS 向MS 发送Channel Release,Um 接口中该消息在FACCH 上发送; 步骤 32 MS 在FACCH 上发DISC 帧;

步骤 33 BTS 在FACCH 上回UA 帧进行确认。

----结束

2、切换流程

2.1. DT/CQT介绍

在对无线网络的性能评估中,通常采用两种测试方法:DT测试和CQT呼叫拨打测试。DT测试即为通常所说的路测,是通过测试车上的测试仪表进行的一种测试,它的全称为Drive test。CQT测试是路测(DT)的一种补充测试,主要是用于室内场所及一些DT测试无法到达的特殊地点的一种呼叫测试,它的全称为Call quality test。

DT测试主要是使用路测设备沿指定的路线行驶,让手机做不同类型的呼叫,记录下空中接口信息和RXLEV、RXQUAL等信息,然后统计出无线覆盖率、话音质量、接通率、掉话率等参数。

CQT测试主要是采用大规模拨打电话的方法,然后统计所拨打电话中的接通的次数、掉话的次数、单方通话的次数、出现话音断续的通话次数、出现回声的通话次数、出现背景噪音较大的通话次数和出现串话的通话次数,并统计出总的试呼次数,然后分别计算出来接通率、掉话率、单方通话率、话音断续率、回声率、背景噪声率和串话率等。

2.2.1. DT测试的测试内容

1) 2) 3) 4)

覆盖率 话音质量 接通率 掉话率

2.2.2. DT测试的测试方法

一. 测试手机置于车内,主叫手机与测试仪表相连,同时连接GPS接收机进行测试。 二. GSM主、被叫手机均使用自动双频测试。

三. 短呼采用手机相互拨打的方式,手机拨叫、接听、挂机都采用自动方式。每次呼叫建

立时长为15秒,通话保持时长为90秒,呼叫间隔15秒;如出现未接通或掉话,应间隔15秒进行下一次试呼。

四. 长呼没有像短呼那样的通话时间限制,通话一直保持直到掉话,间隔15秒进行下一

次试呼。

2.3. CQT测试

2.3.1. CQT测试的测试内容

1) 覆盖率:(>=-90dBm测试点数)/总测试点数×100% 2) 接通率:接通总次数 / 试呼总次数×100% 3) 掉话率:掉话总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4) 单方通话率:单方通话总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5) 话音断续率:出现话音断续的通话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6) 回声率:出现回声的通话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7) 背景噪声率:出现背景噪音较大的通话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8) 串话率:出现串话的通话次数 / 接通总次数×100%

1) 两组定点CQT的测试人员在不同测试点互相拨打对方的测试手机。

2) 测试必须使用同种具有测试功能的双频测试手机;测试中手机设为自动双频模式。 3) 每个测试点要求定点CQT测试人员做主叫、被叫各10次,每次通话时长不得少于45

秒钟,呼叫间隔大约掌握在15秒钟左右。出现未接通的现象,下次呼叫在15秒以后开始测试。

4) 记录试拨的总次数、掉话的次数、接入失败的次数、单方通话的次数、出现话音断续

的通话次数、出现回声的通话次数、出现背景噪音较大的通话次数和出现串话的通话次数。

5) 如果在同一次呼叫中,出现相同的现象,那么按照测试内容的先后顺序只记一次。 6) 按照测试内容所给出的公式计算出接通率、掉话率、单方通话率、话音断续率、回声

率、背景噪声率和串话率。

要求每次主叫拨测前,连续查看手机空闲状态下的信号强度5秒钟,若信号强度连续小于-90dBm,则判定在该测试位置覆盖不符合要求,不再作拨测,也不进行补测。

2.4. 测试常用术语介绍

CI:Cell Identity,小区识别号,网络中每个小区都由唯一的识别号,用于区分其它小区。 Handover:切换,手机通信从一个小区/信道到另外一个小区/信道。 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测试中特指广播控制信道所用的频道号。 BSIC: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identity code基站识别码 LAC:Location area code位置区域码

RxLevelSub:手机接收到的当前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单位dBm。 RxLevelFull:手机接收到的全帧信号强度,单位dBm。 RxqualSub:手机接收到的当前服务小区话音质量等级。 RxqualFull:手机接收到的全帧信号话音质量等级。 FER:Frame Error Rate帧误码率

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不连续发射 TxPower:发射功率,单位dBm。

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就是为了保证信号能在准确的时间内到达BTS, 当MS移动时, 随着MS距离BTS 的远近, 上行传递的时延的可变,基站命令移动台提前发送。 由BTS在SACCH信道上命令MS来改变它的迁时的大小. 手机在空闲模式时接收机站和解码BCH,在BCH中的SCH允许手机调整它的内部时间,当手机接收到SCH时不知道距离基站多远,通过SACH特殊的 短突发。当手机在下行的SACCH上获得迁时信息,才发送正常的突发,30KM 手机设置迟延100US. Neighbour:邻小区

用相同的通道号。

3. 使用鼎利Premier进行路测

软件安装好之后,首先要新建立一个工程,把相关的基站信息,地理道路信息,测试图例等设置好后保存,以后每次测试时打开这个工程就可以方便的进行测试。一个完整的路测包括硬件设备连接、开始测试、数据保存。下面分别介绍这几个步骤。

3.1. 新建工程

包括新建工程、基站信息导入、地理信息导入、设置测试图例等

3.1.1. 新建工程

Premier软件安装好打开后界面如上,由于没有工程,Project窗口为空白,点击新建工程

配置好工程后点击ok,工程已经建立完毕,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这个新建的工程进行设置。

3.1.2. 基站信息导入

基站信息导入:点击菜单栏Data-Import-Sites出现如下窗口

点击ok,基站信息导入完毕。

基站信息文件是一个包括小区名、CI、经纬度、方向角、BSIC、BCCH等信息的文本文档。

3.1.3. 地理道路信息导入

地理道路信息导入:点击菜单栏Data-Import-External Map出现如下选择地图窗口

3.1.4. 测试图例设置

测试图例设置:点击菜单栏Data-Configure-Coverage或双击工程窗口中Coverage图标

以上三部分设置好后,点击保存,给新工程起一个名字,下次测试时直接打开这个工程就可以。

3.2. 硬件设备连接

双击Preject窗口的Devices图标,出现硬件选择窗口

选择好相应的型号及端口后把左边Device下的方框勾上,点击ok。

测试手机及GPS设备所用的电脑端口可以在设备管理器里面查看

点击菜单栏右边的Connect/Disconnect图标进行连接

以上为正在进行设备连接的窗口,如有设备连接不上,则会出现如下提示,需重新正确选择端口/手机型号,如果确定端口及手机型号选择正确,可用替换法检查手机(包括数据线)和GPS(包括数据线)是否有故障。

设备连接好后,菜单栏右边的Start/Stop Logging图标会变成红色,点击该图标则开始记录数据进行测试

3.3. 开始测试

设备连接成功后,点击Start/Stop Logging图标,出现数据保存窗口

点击上图中ok按钮,出现初始的测试界面如下:

等信息,控制开始/结束呼叫。

Server窗口:显示当前服务小区信息。 Radio窗口:显示手机接收到的无线信息。 Neighbour窗口:显示邻小区信息。

Graph窗口:以连续的坐标形式显示各项无线信息。

Chart窗口:显示扫频仪的扫频信息(现阶段未用到此功能)。 Message窗口:显示手机上下行信息。

把基站、地理信息导入Map窗口:

设置呼叫信息

点击开始呼叫后,完整的测试界面如下:

3.4. 数据保存

测试完成后,点击Start/Stop Logging停止记录,再点击菜单栏下面的保存按钮保存数据,数据保存在新建工程时选择的保存目录。如果测试中遇到电脑突然死机或者无法保存数据的情况,可以在windows的临时文件夹找到这些数据文件。

4. 数据分析处理

4.1. 指标统计

DT测试需统计覆盖率、话音质量、掉话率、接通率这几项指标。

4.1.1. 覆盖率

描述:通过测试手机Rxlevsub的提取,将Rxlevsub与某一固定值相比较。如果大于固定

×100%;

统计方法:Premier软件菜单栏Analysys-Statistics-By Data,出现统计窗口:

输出结果如下: RxLevSub Count Distribution Cumulative >=-75 10355 73.05% 73.05% >=-80 2676 18.88% 91.92% >=-85 998 7.04% 98.96% >=-90 142 1.00% 99.96% >=-120 5 0.04% 100.00%

Count为各级区间采样点数,Distribution为各级区间采样点所占比例,Cumulative 为累计的比例,RxLevSub>=-90dBm的采样点占总采样点的比例为99.96%,即覆盖率=99.96%。

4.1.2. 话音质量

描述:话音质量代表了实际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的感受。对于非跳频系统,话音质量

输出测试结果:计算出Rxqual(0-7)级各占的百分比,话音质量按下述算法得到:话音质量=[RxQual(0级)+RxQual(1级)+RxQual(2级)+RxQual(3级)]×1+[RxQual(4级)+RxQual(5级)+RxQual(6级)]×0.7。

统计方法:前面步骤和统计覆盖率一样,Report Items窗口选择RxQulSub:

输出结果如下: RxQualSub Count Distribution >=0 12801 90.30% >=1 742 5.23% >=4 468 3.30% >=7 165 1.16%

话音质量=(90.30%+5.23%)x1+3.30%x0.7=97.84%

Cumulative 90.30% 95.53% 98.84% 100.00%

4.1.3. 接通率

描述:这项指标是测试整个系统的呼叫接通率。通过采集软件统计总的尝试呼叫的次数以及呼叫失败的次数计算出接入成功的次数和接入成功率。 输出测试结果:接通率=接通总次数/试呼总次数×100%; 说明:

(1) 试呼次数:以channel request和CM service request同时出现来确定试呼开始。 (2) 接通次数:当一次试呼开始后出现了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消息中的

任何一条就计数为一次接通。

(3) 接通率=总接通的次数/总尝试呼叫的次数×100%

统计方法:Premier软件菜单栏Diagnosis-User Events,出现选择数据窗口:

输出结果如下:我们选取cmcc call success和Outgoing Call这两个输出项, cmcc call success Call Dropped 1 Call Success 0

Outgoing Call Outgoing Fail 1 Outgoing OK 7

接通率=总接通的次数/总尝试呼叫的次数×100%=7/8×100%=87.5%

4.1.4. 掉话率

描述:掉话率是指发生掉话的次数与成功发起呼叫并接通的总数的比值。发生掉话的呼叫是指非移动台的原因、系统意外地失去了与移动台的射频连接,这会迫使移动台重新发起呼叫。

输出测试结果:掉话率=总掉话次数/总接通次数×100% 说明:

(1) 接通次数:当一次试呼开始后出现了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消息中

的任何一条就计数为一次接通

掉话次数:在一次通话中如出现Disconnect或Channel Release中任意一条,就计为一次呼叫正常释放。只有当两条消息都未出现而由专用模式转为空闲模式时,才计为一次掉话。(如通话时间不足规定时长,出现释放,要求通过层3信令解码判断原因) 统计方法:方法和接通率相同

cmcc call success Call Dropped 1 Call Success 0

Outgoing Call Outgoing Fail 1 Outgoing OK 7

掉话率=总掉话次数/总接通次数×100%=1/7×100%=14.29%

4.2. DT问题点分析

在DT测试过程中出现质差、弱覆盖、掉话、呼叫失败、切换失败5类情况之一者,均认定为网络问题。

4.2.1. 覆盖类问题定义及分析

覆盖类问题定义

DT测试中同时满足以下3点条件的归纳为覆盖问题: 1) 服务小区采样点持续30M以上 rx_level

以上为一个典型的覆盖问题,服务小区与邻小区信号都在-90dBm以下,覆盖类问题主要因为距离基站较远或者地形阻挡导致该区域覆盖差,需增加资源(基站,直放站等)才能解决。

4.2.2. 质量类问题定义及分析

质量类问题定义

在DT测试中,rx_qual(话音质量等级)>=4级(非跳频系统)或rx_qual(话音质量等级)>=5级(跳频系统),且持续时间6秒以上,评定为质量类问题。质量类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1) 弱覆盖导致质差问题。 2) 干扰导致质差问题。 3) 硬件故障导致质差问题; 4) 切换问题导致质差;

质量类问题分析

以上为一个质量差问题,服务小区CI23023BCCH106,RxLevSub为-79dBm,R xQualSub为7。通过对周围小区的频率查找,发现另一个小区CI23032BCCH106与其同频干扰导致话音质量差。我们可以采用修改其中一个小区频率或下压天线倾角的方法解决干扰问题。

接入失败问题定义

在DT测试中,手机发起接入尝试,但未成功接通的情况,定义为接入失败。在以上接通率的统计中我们知道,以channel request和CM service request同时出现来确定试呼开始,当一次试呼开始后出现了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消息中的任何一条就计数为一次接通。那么接入失败即为试呼开始后未出现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消息中的任何一条。 接入失败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1) 拥塞导致接入失败; 2) 弱覆盖导致接入失败; 3) 硬件问题导致接入失败; 4) 内部干扰导致接入失败; 5) 外部干扰导致接入失败;

接入失败问题分析

以上是一个呼叫失败的问题,channel request和CM service request同时出现试呼开始,后面并未出现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而转入空闲模式。呼叫失败在非干扰

4.2.4. 切换问题定义及分析

切换问题定义

在DT测试中,发生了影响网络质量的异常切换或切换失败事件,评定为切换问题。切换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1) 乒乓切换 2) 慢切换 3) 切换失败

切换问题分析

通过Handover Command信息知道切换的目标小区,通过Handover Failure信息判断这是一个切换失败问题,重点检查目标小区是否拥塞及硬件故障。

4.2.5. 掉话问题定义及分析

掉话问题定义

在DT测试过程中,手机由通话状态转为空闲模式,其间层三信令中若既未出现Disconnect,也未出现Channel Release,则评定为一次掉话。掉话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3) 切换掉话 4) 硬件故障掉话

掉话问题分析

以上为一个掉话问题,在消息中未出现未出现Disconnect或Channel Release而转入空闲模式,在Rx较好的情况下,话音质量持续特别差导致掉话,频率干扰的可能性比较大,通话对周边小区频率查找发现另一小区23135频率同样为102且覆盖方向也是问题区域,可以判断为这两个小区频率干扰,解决方法是控制小区23135信号(压低其天线倾角或降低载波发射功率)

5. 层3信令介绍

一个完整的主叫信令流程如下:(--﹥:表示上行 ﹤--:表示下行) 信道请求:Channel Request Report--﹥

MS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向BSS发送信道请求消息

立即指配:﹤--Immediate Assignment

BSC为其分配相应的信道成功后,在接入允许信道(AGCH)中通过立即分配消息通知MS为其分配的专用信道SDCCH

CM业务请求:CM Service Request--﹥

MS在为其分配的SDCCH上发送一个层三消息---CM业务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CM业务类型为移动发起呼叫

CM业务请求:﹤--CM Service Request

MSC向BSC回连接确认消息

鉴权请求:﹤--Authentication Request

MSC向MS下发鉴权请求,在该命令中含有鉴权参数

鉴权响应:Authentication Response--﹥

MS收到鉴权请求后,利用SIM卡中的IMSI和鉴权算法,得出鉴权结果,通过鉴权响应消息送达MSC

CM业务接受:﹤--CM Service Accept

MSC通知MS业务请求获得通过

建立呼叫:Setup--﹥

MS向MSC发送一个setup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有被叫号码和主叫标识等更

指配命令:﹤--Assignment Command

MS向BSC发送指配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选定某条A接口电路,BSC收到该指令后,向BTS、MS指定无线资源

指配完成:Assignment Complete--﹥

MS占用TCH成功,回送分配完成消息,到此TCH指配阶段完成

振铃:﹤--Alerting 被叫振铃 连接:﹤--Connect 被叫接线

连接响应:Connect Acknowledge--﹥ 连接响应,通话开始 通话过程

主叫挂机:Disconnect--﹥ 释放:﹤--Release

释放完成:Release Complete--﹥ 信道释放:﹤--Channel Release


相关内容

  • 从事3G工作的个人工作总结
  • 工作单位: 中国联通 部门: 班组: 网优班 工作时段: 2011-01-01 至 2011-12-17 职责: 从事3g(dt、投诉、cqt)方面的具体工作。 报告简介:按照《2011年度中国联通驻马店市分公司干部员工述职考核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关于员工述职内容的要求分为下面三个部分:一是提纲式表 ...

  • 无线网络优化
  • 无线网络优化 简介 近几年,随着移动用户的迅猛增长,用户对网络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运营商 考核标准.2003年,伴随着CDMA网络的扩容建设,联通关于GSM的建设思想已经由大规模的网络建设转为以网络的优化.挖潜作为主要目标,满足全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对于带宽本来就极其有限的GSM网络,这其实是 ...

  • 06福建移动考试
  • 1.1.1中国移动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 1.1.2 网络工作长期战略目标是" 质量领先.运行高效.支撑有力_ ". 1.1.3 福建移动2G无线网络优化策略是" 集中管理.分层优化 ". 1.1.4 网优流程的驱动 ...

  • 中国移动河池GSM基站替换工程
  • 摘 要: 介绍中国移动河池G14.1期华为替换爱立信基站工程,分析基站替换的原因,确定基站替换的思路,在广西相对比较恶劣的无线电环境条件下,通过细致的网络调整及优化,较好地保证网络的整体指标和网络质量. 关键词: 移动基站: 网络规划: 网络优化: 网络测评 中图分类号: TN925?34 文献标识 ...

  • 东北区2007年"两会"通信保障总结_优化组
  • 东北区2007年"两会"通信保障总结 为保证1月25日到29日"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东北区域进行以下工作,全力做好会议期间的通信保障工作. 一. 前期准备 1. 前期通信保障工作  保障地点情况 北京会议中心:由会议大厅.多功能厅.住宿楼等多个低层的建筑物 ...

  • 对某同志的考察材料
  • ** 男 **年出生汉族 **年参加工作 大学毕业,现任**有限责任公司**中心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 **同志长期从事北京公司无线通信事业,工作努力,身先士卒,雷厉风行.政治立场鲜明,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一贯倡导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响应党的号召. 去年cmcc全国评比期间,网 ...

  • 联通公司技术工作总结
  • 工作单位: 中国联通 驻马店市分公司 部门: 移动网络有限公司驻马店市分公司 网络公司网络优化中心 班组: 网优班 日常优化 中兴 3g组 成员 工作时段: 2010-01-01 至 2010-7-15 职责: 从事3g方面的具体工作。 报告简介:按照《2010年度中国联通驻马店市分公司干部员工述职 ...

  • 网络工程投标书样本2006(DOC18页)
  • 建设项目名称:(****)技术有限公司办公网络系统建设 投 标 单 位: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参与组员: (****)组员 投标单位: 公章 2006年 9 月 21日 目 录 一.投标函................................................... ...

  • 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
  • [摘 要]无线通信技术现如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干扰的存在,会影响它的覆盖范围,因而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质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要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质量,就要对无线网络进行优化,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是一项持续性长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实际无线网络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