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曾让他受胯下之辱,后来却成了刘邦最信任的人

韩信早年未得志时,在闹市被一屠夫侮辱,为不与对方争执,韩信只好从屠夫胯下钻过。然而,受胯下之辱的并非韩信一人,还有一位周昌。

周昌是刘邦的同乡,刘邦在沛县起兵时,周昌便追随刘邦。刘邦夺得天下后,周昌被封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谏,朝臣没有人不敬畏他的。

刘邦向来花心,称帝后将年老色衰的吕后晾在一边,整天与戚夫人腻在一起。有一天,周昌在刘邦休息时进宫奏事,刘邦和戚夫人正抱在一起,周昌见此情景,转头就走。刘邦为此十分不爽,追出去将他摁倒在地。

周昌倒地后,刘邦仍不依不饶,还顺势骑到了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皇帝?”周昌挺直脖子,仰着面毫不客气地说:“您跟夏桀、商纣没什么两样!”刘邦这一行为是不雅的,当时周昌仰着面,刘邦的裆部紧贴着周昌的下巴。腐女们一定很喜欢这个画面。

经此事之后,刘邦反而有些害怕周昌,周昌的话,他都会听,但心里又有些不服(又爱又恨)。由于刘邦太宠幸戚夫人,戚夫人向刘邦吹枕边风,要刘邦封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一向不太喜欢性情柔弱的刘盈(吕后的儿子),听戚夫人一说,也有意改封刘如意。

但大臣们却不同意改封太子一事,吕后也不甘示弱拉拢张良,刘邦只好放弃。在改封太子这件事情上周昌也持反对意见,由于吕后偷听到周昌与刘邦的对话,事后跪谢周昌说:“如果不是您反对的话,我儿刘盈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

刘邦一直很喜欢刘如意,怕自己过世之后,吕后会对其不利。有一天,刘邦又为此事闷闷不乐,赵尧看出刘邦心思,对刘邦说:“您的儿子刘如意被封为赵王,您可以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去保护他。”刘邦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但众多朝臣中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为人直正,满朝文武没有不敬畏他的,他去了赵国的话,您就无后顾之忧了!”

刘邦得赵尧意见,召见周昌。周昌说:“我一生追随您,如今您却要把我抛给诸侯王么?”刘邦说:“你一直对我忠心耿耿,上到吕后下到大臣,没有人不敬畏你的。为了赵王的安危,你就为我走这一遭吧!”

刘邦死后,吕后展开了疯狂地报复,戚夫人被吕后熏聋、毒哑、砍去四肢扔在茅厕。收拾完戚夫人后,吕后又准备向刘如意下毒手,多次派使臣召刘如意进京。周昌是个聪明人,深知吕后目的,对使臣说:“赵王身染重病,不能进京见她。”

吕后也不傻,计谋几次未成,全在周昌。为了尽快铲除刘如意,吕后想出了调虎离山的妙计,把周昌调到京城任职。周昌到京城后,吕后又派使臣召刘如意进京。刘如意太过年幼,完全不知吕后用意,到了京城。

刘如意虽不知吕后用意,但刘盈深知母亲用意,将刘如意接到自己宫中,吃饭睡觉都在一起。但吕后还是趁刘盈早出狩猎之机,毒死了刘如意。刘如意死后,周昌十分难过,因为这毕竟是刘邦重托,而自己却没保护好刘如意,惨遭吕后毒手。此后的周昌闷闷不乐,不再参与朝政。三年后,带着无限哀怨离开了人世。

韩信早年未得志时,在闹市被一屠夫侮辱,为不与对方争执,韩信只好从屠夫胯下钻过。然而,受胯下之辱的并非韩信一人,还有一位周昌。

周昌是刘邦的同乡,刘邦在沛县起兵时,周昌便追随刘邦。刘邦夺得天下后,周昌被封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谏,朝臣没有人不敬畏他的。

刘邦向来花心,称帝后将年老色衰的吕后晾在一边,整天与戚夫人腻在一起。有一天,周昌在刘邦休息时进宫奏事,刘邦和戚夫人正抱在一起,周昌见此情景,转头就走。刘邦为此十分不爽,追出去将他摁倒在地。

周昌倒地后,刘邦仍不依不饶,还顺势骑到了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皇帝?”周昌挺直脖子,仰着面毫不客气地说:“您跟夏桀、商纣没什么两样!”刘邦这一行为是不雅的,当时周昌仰着面,刘邦的裆部紧贴着周昌的下巴。腐女们一定很喜欢这个画面。

经此事之后,刘邦反而有些害怕周昌,周昌的话,他都会听,但心里又有些不服(又爱又恨)。由于刘邦太宠幸戚夫人,戚夫人向刘邦吹枕边风,要刘邦封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一向不太喜欢性情柔弱的刘盈(吕后的儿子),听戚夫人一说,也有意改封刘如意。

但大臣们却不同意改封太子一事,吕后也不甘示弱拉拢张良,刘邦只好放弃。在改封太子这件事情上周昌也持反对意见,由于吕后偷听到周昌与刘邦的对话,事后跪谢周昌说:“如果不是您反对的话,我儿刘盈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

刘邦一直很喜欢刘如意,怕自己过世之后,吕后会对其不利。有一天,刘邦又为此事闷闷不乐,赵尧看出刘邦心思,对刘邦说:“您的儿子刘如意被封为赵王,您可以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去保护他。”刘邦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但众多朝臣中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为人直正,满朝文武没有不敬畏他的,他去了赵国的话,您就无后顾之忧了!”

刘邦得赵尧意见,召见周昌。周昌说:“我一生追随您,如今您却要把我抛给诸侯王么?”刘邦说:“你一直对我忠心耿耿,上到吕后下到大臣,没有人不敬畏你的。为了赵王的安危,你就为我走这一遭吧!”

刘邦死后,吕后展开了疯狂地报复,戚夫人被吕后熏聋、毒哑、砍去四肢扔在茅厕。收拾完戚夫人后,吕后又准备向刘如意下毒手,多次派使臣召刘如意进京。周昌是个聪明人,深知吕后目的,对使臣说:“赵王身染重病,不能进京见她。”

吕后也不傻,计谋几次未成,全在周昌。为了尽快铲除刘如意,吕后想出了调虎离山的妙计,把周昌调到京城任职。周昌到京城后,吕后又派使臣召刘如意进京。刘如意太过年幼,完全不知吕后用意,到了京城。

刘如意虽不知吕后用意,但刘盈深知母亲用意,将刘如意接到自己宫中,吃饭睡觉都在一起。但吕后还是趁刘盈早出狩猎之机,毒死了刘如意。刘如意死后,周昌十分难过,因为这毕竟是刘邦重托,而自己却没保护好刘如意,惨遭吕后毒手。此后的周昌闷闷不乐,不再参与朝政。三年后,带着无限哀怨离开了人世。


相关内容

  • 2012级井陉之战学案(学生版2)
  • <井陉之战>学案 [课题]<井陉之战>(选读)第四单元 [课型]新授课 [学案序号]27 [课时]第2课时 [使用日期]4月3日 [学习目标] 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 ...

  • 历史奇案:韩信为什么甘心钻人裤裆
  • 中华鬼谷子学院阿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ku)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忍受胯下之辱 ...

  •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四)
  • 100个成语典故 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 76.前倨后恭(苏秦) [释义]先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

  • 中国18个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 一饭千金 解释: 吃了别人一顿饭,就拿千金来报答.比喻受恩厚报. 故事: 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讨饭过日子. 韩信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 ...

  • 让韩信遭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后来怎么样了
  • 让韩信遭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后来怎么样了 韩信这个人的性格不像刘邦那样随和,平时看着一副十分高傲的样子,看人的眼光也往往带着几分不屑的感觉.这并不是说他就真的看不起众人,而是可能他在内心之中,确实自恃甚高,因此,才会自然而然地在眼神中表露了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他这样的性格,也曾经给他招致了许多的麻烦. ...

  • 中华成语故事 第一章 中华历史成语故事100个(上)
  • 作者:潘恩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46    更新时间:2008-9-23 1.太公钓鱼 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 ...

  • 志异非志高_浅析韩信的人生悲剧
  • 在历史的星空中,韩信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流星.他集项羽之"勇".刘邦之"忍",张良之"谋"于一身却更见复杂.既虚怀若谷,又矜功自傲:既情深意重,又睚眦必报.他曾一文不名,遭世人厌弃,却一夜之间骤封大将,威名远扬.他曾深谋远虑,为刘邦计议天下大势 ...

  • 从楚汉相争结局谈领导人的定位
  • 从楚汉相争结局谈领导人的定位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酒宴,高帝说到":各位列候.各位将军,不要对朕隐瞒,都来说说这个道理: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之所以失掉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呀"?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掠地,攻占了城邑.土地就分封 ...

  • 项羽失败原因
  • 1.价值取向导致 项羽出身贵族,而且是武将世家,处事原则常以武者风范.<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皇帝本纪>中分别记述了在见秦始皇的仪仗时,项羽与刘邦各自的表现--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言"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对比之下充分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