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关于出手,全部的人生

  差不多是40年前的事情了。彼时,成龙刚刚出道,做的是“龙虎武师”。你可能不知道,李小龙的《精武门》里就有他,他演的是被李小龙暴揍的日本浪人,并且还做了片末被李小龙一脚踢飞的铃木先生的替身。   如是在香港影坛混了几年,快要灰心丧气去澳洲转行当厨师了,却来了好运气,签了“罗维影业公司”,认了罗维做干爹。罗维自负能捧红李小龙,当然也能成就其他人。不过,第一部戏,《新精武门》,失败;第二部,《少林木人巷》,再败;第三部是《剑花烟雨江南》,由古龙小说改编,三败。   成龙一直都记得那个时候自己的失意——罗维带着他去见古龙,然而一见面,古龙就十分不悦,显然是嫌成龙不好看。之后喝酒,古龙便借着醉意把实话说了出来,“我小说的男主角是写给狄龙、尔冬升拍的”。成龙被古龙如此看扁,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借故去洗手间大哭一场,出来后,继续笑容满面。   当然,成龙的确不是帅哥。所以他不可能是西门吹雪也不可能是小李飞刀,李连杰的角色也并不适合他——像方世玉、黄飞鸿,一边要风流倜傥地和关之琳、李嘉欣这样的大美女谈得了恋爱,一边和其他一些小美女搞点儿三边关系,一边,还得惦记着光大中华武术的重任,内斗得了清朝狗官,外惩得住东洋西洋人。成龙有的只是一张喜剧脸,虽然他也演过“陈真”这位最赚票房的“爱国英雄”,但结果却是仆街。他的演艺之路,须得从小丑式的人物开始。   成龙第一部成功的电影是1978年的《蛇形刁手》,导演是刚从武师转行的袁和平。剧情极为简单,两派世代敌对,一派倾覆,长老逃出,不小心收了一个便宜徒弟(即成龙),没想到该徒弟深具天赋,最后竟将本门武功发扬光大,还替自己师门报了仇。然而此片大火,轰动香港、日本、东南亚,全因袁和平为成龙设计的动作诙谐幽默,自此开创了功夫喜剧片潮流。   那个时候成龙的电影背景时代通常是在民初,《蛇形刁手》是,《醉拳》是,还有《师弟计划》、《龙拳》、《A计划》等等。民初的故事似乎的确格外适合那个时候的成龙——如果再往前一点,长发飘飘的古装片成龙的外形吃不下来,打得太飘逸太唯美也发挥不了成龙的长项;往后一点,当代社会有了枪这样的大杀器,一个功夫少年能做些什么呢?所以还是民初的好,可以被赋予鱼龙混杂的架空,功夫正盛行,但却不至于有飞檐走壁的轻功。这刚好可以讲一个不那么起眼的小青年,如何一不小心学艺成功,一边拳拳到肉打得淋漓酣畅,一边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而他最著名的系列片应该要算《警察故事》,前前后后拍了5部,从1985年拍到2004年,女主角从林青霞到张曼玉杨紫琼再到吴辰君,最后一次是退出影坛后又复出的杨采妮。因为这个系列,成龙的电影形象从民初功夫小子逐渐变成了现代警察。在民初阶段,成龙出手是因为擂台赛,是因为师门被灭,是因为江湖仇杀,或者不为了什么,有人宣战,那就便战——这一切都这么不假思索,该不该出手,暴力是否能够制止暴力这样的动作片后现代式痛苦,在这里都不是问题。而到了警察时代,关于成龙的天真岁月便过去了,来到了当代社会。警察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维护当代社会秩序——然而社会为什么失序?坏人为什么要成为坏人,仅仅是因为天性不好吗?对与错是那么绝对的事情吗?情与理冲突起来的时候,要怎样选择才好?这些一闪而过的痛苦与诘问,成龙电影里有,但不多。   但好在,电影可以做到自圆其说。里面的人物即便冲动了、脆弱了、犯错了,也都可以理解——大银幕给你展示了他暴起的青筋,握紧的拳头,你对他多少会感同身受。当你了解了一个角色的童年和成长,他的命门所在,于是你宽容他所有的能与不能,偏执与乖戾,那便成了一种“角色魅力”。更何况,身为警察,便拥有了出手绝对的正义性,有什么问题,最后总是要大打出手的,不打则不得民心,不打就无法安邦。   而电影外的成龙渐渐变得不可爱。他对于公共事务的发言,他对于女性的态度,似乎都那么让人难以忍受。更何况现实生活不是电影,没有画外音没有蒙太奇替他辩白。再后来,电影里的成龙也不那么可爱了——他出手的理由更加繁杂了,像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我拍每一部片子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东西要讲的。比如《新宿事件》,我就是跟所有中国人讲,别移民,没有一个国家会比自己的国家更好。比如《神话》,有那句台词:没有人可以从别人的国家抢走人家的文物摆在自己国家的博物馆,说是帮人家保管,其实是想据为己有,这是可耻的行为。”   2012年的贺岁档,成龙拿出了他的第101部电影,《十二生肖》。成龙演一个侠盗,最终将圆明园的失落国宝追回,归还给祖国。剧中人物的台词,“不管你做什么职业,如果你对不起自己国家、朋友、孩子、家人、良心,你就永远抬不起头来”。在这里,出手的理由是为了国家。   30多年了,演民族英雄电影却仆街的憾事,如今成龙正变本加厉地弥补。但你知道,这样出手的理由已经不再受欢迎——你看甄子丹,即便是拍《叶问》,也试图巧妙地把自己从“民族”两个字里解放出来,只是想和你说一个武师而非侠客的故事。《十二生肖》里的成龙依然卖命,《碟中谍4》里阿汤哥跳了迪拜塔,他于是就去跳了火山。可是,因为他是成龙,关心他如何出手的人去了电影院,没有去电影院的人,只关心他出手的理由——有一种春晚式的落伍和可笑。   所有动作片的剧情和逻辑,都只为了铺垫出手那一刻的正义性。30多年来,从他电影中出手的理由,就能知道关于成龙,全部的人生。你还希望成龙以什么理由出手呢?成龙已经用新电影证明了自己还打得动,但问题其实不在于此,而在于,很多人或许希望,他永远不要再出手了。(文 | koekje)

  差不多是40年前的事情了。彼时,成龙刚刚出道,做的是“龙虎武师”。你可能不知道,李小龙的《精武门》里就有他,他演的是被李小龙暴揍的日本浪人,并且还做了片末被李小龙一脚踢飞的铃木先生的替身。   如是在香港影坛混了几年,快要灰心丧气去澳洲转行当厨师了,却来了好运气,签了“罗维影业公司”,认了罗维做干爹。罗维自负能捧红李小龙,当然也能成就其他人。不过,第一部戏,《新精武门》,失败;第二部,《少林木人巷》,再败;第三部是《剑花烟雨江南》,由古龙小说改编,三败。   成龙一直都记得那个时候自己的失意——罗维带着他去见古龙,然而一见面,古龙就十分不悦,显然是嫌成龙不好看。之后喝酒,古龙便借着醉意把实话说了出来,“我小说的男主角是写给狄龙、尔冬升拍的”。成龙被古龙如此看扁,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借故去洗手间大哭一场,出来后,继续笑容满面。   当然,成龙的确不是帅哥。所以他不可能是西门吹雪也不可能是小李飞刀,李连杰的角色也并不适合他——像方世玉、黄飞鸿,一边要风流倜傥地和关之琳、李嘉欣这样的大美女谈得了恋爱,一边和其他一些小美女搞点儿三边关系,一边,还得惦记着光大中华武术的重任,内斗得了清朝狗官,外惩得住东洋西洋人。成龙有的只是一张喜剧脸,虽然他也演过“陈真”这位最赚票房的“爱国英雄”,但结果却是仆街。他的演艺之路,须得从小丑式的人物开始。   成龙第一部成功的电影是1978年的《蛇形刁手》,导演是刚从武师转行的袁和平。剧情极为简单,两派世代敌对,一派倾覆,长老逃出,不小心收了一个便宜徒弟(即成龙),没想到该徒弟深具天赋,最后竟将本门武功发扬光大,还替自己师门报了仇。然而此片大火,轰动香港、日本、东南亚,全因袁和平为成龙设计的动作诙谐幽默,自此开创了功夫喜剧片潮流。   那个时候成龙的电影背景时代通常是在民初,《蛇形刁手》是,《醉拳》是,还有《师弟计划》、《龙拳》、《A计划》等等。民初的故事似乎的确格外适合那个时候的成龙——如果再往前一点,长发飘飘的古装片成龙的外形吃不下来,打得太飘逸太唯美也发挥不了成龙的长项;往后一点,当代社会有了枪这样的大杀器,一个功夫少年能做些什么呢?所以还是民初的好,可以被赋予鱼龙混杂的架空,功夫正盛行,但却不至于有飞檐走壁的轻功。这刚好可以讲一个不那么起眼的小青年,如何一不小心学艺成功,一边拳拳到肉打得淋漓酣畅,一边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而他最著名的系列片应该要算《警察故事》,前前后后拍了5部,从1985年拍到2004年,女主角从林青霞到张曼玉杨紫琼再到吴辰君,最后一次是退出影坛后又复出的杨采妮。因为这个系列,成龙的电影形象从民初功夫小子逐渐变成了现代警察。在民初阶段,成龙出手是因为擂台赛,是因为师门被灭,是因为江湖仇杀,或者不为了什么,有人宣战,那就便战——这一切都这么不假思索,该不该出手,暴力是否能够制止暴力这样的动作片后现代式痛苦,在这里都不是问题。而到了警察时代,关于成龙的天真岁月便过去了,来到了当代社会。警察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维护当代社会秩序——然而社会为什么失序?坏人为什么要成为坏人,仅仅是因为天性不好吗?对与错是那么绝对的事情吗?情与理冲突起来的时候,要怎样选择才好?这些一闪而过的痛苦与诘问,成龙电影里有,但不多。   但好在,电影可以做到自圆其说。里面的人物即便冲动了、脆弱了、犯错了,也都可以理解——大银幕给你展示了他暴起的青筋,握紧的拳头,你对他多少会感同身受。当你了解了一个角色的童年和成长,他的命门所在,于是你宽容他所有的能与不能,偏执与乖戾,那便成了一种“角色魅力”。更何况,身为警察,便拥有了出手绝对的正义性,有什么问题,最后总是要大打出手的,不打则不得民心,不打就无法安邦。   而电影外的成龙渐渐变得不可爱。他对于公共事务的发言,他对于女性的态度,似乎都那么让人难以忍受。更何况现实生活不是电影,没有画外音没有蒙太奇替他辩白。再后来,电影里的成龙也不那么可爱了——他出手的理由更加繁杂了,像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我拍每一部片子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东西要讲的。比如《新宿事件》,我就是跟所有中国人讲,别移民,没有一个国家会比自己的国家更好。比如《神话》,有那句台词:没有人可以从别人的国家抢走人家的文物摆在自己国家的博物馆,说是帮人家保管,其实是想据为己有,这是可耻的行为。”   2012年的贺岁档,成龙拿出了他的第101部电影,《十二生肖》。成龙演一个侠盗,最终将圆明园的失落国宝追回,归还给祖国。剧中人物的台词,“不管你做什么职业,如果你对不起自己国家、朋友、孩子、家人、良心,你就永远抬不起头来”。在这里,出手的理由是为了国家。   30多年了,演民族英雄电影却仆街的憾事,如今成龙正变本加厉地弥补。但你知道,这样出手的理由已经不再受欢迎——你看甄子丹,即便是拍《叶问》,也试图巧妙地把自己从“民族”两个字里解放出来,只是想和你说一个武师而非侠客的故事。《十二生肖》里的成龙依然卖命,《碟中谍4》里阿汤哥跳了迪拜塔,他于是就去跳了火山。可是,因为他是成龙,关心他如何出手的人去了电影院,没有去电影院的人,只关心他出手的理由——有一种春晚式的落伍和可笑。   所有动作片的剧情和逻辑,都只为了铺垫出手那一刻的正义性。30多年来,从他电影中出手的理由,就能知道关于成龙,全部的人生。你还希望成龙以什么理由出手呢?成龙已经用新电影证明了自己还打得动,但问题其实不在于此,而在于,很多人或许希望,他永远不要再出手了。(文 | koekje)


相关内容

  • 好口才需要积累话题
  • 好口才需要积累话题.积累素材 好口才需要积累话题.积累素材.见闻广博,好口才需要有好的演讲话题,平时生活中我们要积累话题,要积累素材,还要有广博的见闻.只有这样,我们讲出来的话才会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 演讲话题--生活可以慢一点 书上说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每分每秒.我从小也是这么做的,比别人早到 ...

  • [功夫熊猫]影评
  • 奥斯卡影视欣赏 <功夫熊猫1>影评 姓名:杨俊川 学号:[1**********]9 班级:08生物技术 院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功夫熊猫>影评 2008年6月20日,一只来自美国的"熊猫"登陆中国电影大银幕,这个名叫"阿宝"的憨态 ...

  • 小孩不笨1
  • <小孩不笨1>观后感 第四组 梁冠才 <小孩不笨1>这部电影写了国宾,文福,Terry三个好朋友他们都读了EM3(被视为无药可救的班级),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给予不同教育,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形成不同的性格和日后的待人处世.<小孩不笨>将人物性格和背景融合 ...

  • 功夫熊猫:给中国的情书
  • <功夫熊猫>也许是一封"写给中国的情书",但在中国人看来,写这封情书的,毕竟还是美国人. 毫无疑问,美国人真正领教"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始于一代宗师李小龙.1964年8月2日,24岁的李小龙作为表演嘉宾,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州长堤市举行的国际空手道锦 ...

  • 六一儿童节小品台词
  • 六一儿童节小品台词 儿童相声:其父其子(其一)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 甲乙分别携子(小甲 小乙)上 甲 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俩来为你们表演相声. 乙 同时呢,还给你们带来两位小客人. 甲 这是我儿子,小嘻嘻! 小甲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以后有事呼我,我这儿有BP机! 乙 这是我儿子,小哈哈! 小乙 ...

  • 2014全球最热门的话题
  • 虎略龙韬 关键词 限购令 “限购”作为此次宏观调控的虎略龙韬,无疑是20xx年楼市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都被“限”得“元气大伤”,但种种迹象表明,20xx年限购令已经不会松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宁波业内官方人士吐露:目前房地产调控刚刚取得一些效果,并不具备放松条件,如果这时候限购 ...

  • 新课标Ⅱ第一辑2016届高三第六次月考 语文
  • 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Ⅱ-1版]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 ...

  • 拓展阅读2014.4.17
  • 好莱坞银幕上的中国人 2014年04月16日16:04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好莱坞正在努力迎合中国",这已经不是世界第一次如此解读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所明显体现的对于"倾向中国"的顾虑.今年春天<黑衣人3>在中国放映的版本中,反面角色中国人和主人公在 ...

  • 写给女友感人的话
  • >>当我哭泣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没有脚. >>有财富的人追求优裕的生活,有智慧的人追求优质的生活. >>让人失去理智的,常常是外界的诱-惑;让人耗尽心力的,往往是自己的欲望. >>人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 >>最清晰的脚印是留在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