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战争史]

作者:台湾三军大学

简介: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关键字: 蒋介石 中国历代战争史 钱穆 三军大学

第一卷

·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

·第三章 尧舜禹之平治水患与夏·第三章 尧舜禹之平治水患与夏·第三章 尧舜禹之平治水患与夏·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1)

·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2)·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3)·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4)·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5)

·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6)·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2)·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3)

·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4)·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5)·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6)·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7)

·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8)·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9)·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0)·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1)

·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2)·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3)·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4)·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5)

第二卷

·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

·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四章 吴楚战争二——鸡父

·第十四章 吴楚战争二——鸡父·第十四章 吴楚战争二——鸡父·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

·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

·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1)

·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2)·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3)·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4)·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5)

·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6)·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7)·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8)·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9)

·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10)·第十七章 春秋末期之局势(1)·第十七章 春秋末期之局势(2)·第十八章 申论春秋时代(1)

·第十八章 申论春秋时代(2)·第十八章 申论春秋时代(3)

第三卷

·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1)·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2)·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3)·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4)

·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5)·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6)·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7)·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

·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

·第三章 彭城会战(1)·第三章 彭城会战(2)·第三章 彭城会战(3)·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

·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

·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第五章 韩信破魏之战·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

·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1·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2·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3

·第八章 垓下会战(1)·第八章 垓下会战(2)·第八章 垓下会战(3)·第八章 垓下会战(4)

·第九章 楚汉战争总论(1)·第九章 楚汉战争总论(2)

4 三国

1.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1) 2.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2) 3.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3) 4.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4) 5.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5) 6.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6) 7.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7) 8.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8) 9.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9)

5 南北朝

1.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 2.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2) 3.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3) 4.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4) 5.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5) 6.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6) 7.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7) 8.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8) 9.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9) 10.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0) 11.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1) 12.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2) 13.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3) 14.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4) 15.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5) 16.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6)

作者:台湾三军大学

简介: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关键字: 蒋介石 中国历代战争史 钱穆 三军大学

第一卷

·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

·第三章 尧舜禹之平治水患与夏·第三章 尧舜禹之平治水患与夏·第三章 尧舜禹之平治水患与夏·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1)

·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2)·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3)·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4)·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5)

·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6)·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2)·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3)

·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4)·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5)·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6)·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7)

·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8)·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9)·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0)·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1)

·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2)·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3)·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4)·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15)

第二卷

·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

·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一——初期·第十四章 吴楚战争二——鸡父

·第十四章 吴楚战争二——鸡父·第十四章 吴楚战争二——鸡父·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

·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

·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1)

·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2)·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3)·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4)·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5)

·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6)·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7)·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8)·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9)

·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10)·第十七章 春秋末期之局势(1)·第十七章 春秋末期之局势(2)·第十八章 申论春秋时代(1)

·第十八章 申论春秋时代(2)·第十八章 申论春秋时代(3)

第三卷

·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1)·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2)·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3)·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4)

·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5)·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6)·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7)·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

·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

·第三章 彭城会战(1)·第三章 彭城会战(2)·第三章 彭城会战(3)·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

·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

·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第五章 韩信破魏之战·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

·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1·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2·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3

·第八章 垓下会战(1)·第八章 垓下会战(2)·第八章 垓下会战(3)·第八章 垓下会战(4)

·第九章 楚汉战争总论(1)·第九章 楚汉战争总论(2)

4 三国

1.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1) 2.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2) 3.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3) 4.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4) 5.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5) 6.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6) 7.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7) 8.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8) 9.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附图4-146 4-147)(9)

5 南北朝

1.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 2.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2) 3.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3) 4.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4) 5.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5) 6.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6) 7.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7) 8.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8) 9.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9) 10.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0) 11.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1) 12.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2) 13.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3) 14.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4) 15.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5) 16.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16)


相关内容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3篇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3篇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一) --'自由主义经济学'浅析 近日读了吴晓波所写<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以下称<历>)一书,在钦佩作者对中国两千多年经济(变革)史所做大量梳理和总结的同时,也为作者并未将所著内容与基本经济学原理做关联而感到遗憾.本 ...

  • 中国文化中的"暴力"倾向
  • 中国文化中的"暴力"倾向 古今中外,均盛称中国自古"热爱和平".确实,中国外侵,即非绝无,也是少有.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铁蹄,虽曾踏遍欧亚大地,但我们却可辩称,他们是"非我族类",尽管毛泽东在<咏雪>词中称其为"英雄&q ...

  • 中国历代纪年详表
  • 中国历代纪年详表 大致分5部分: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4000多年前).奴隶社会(夏到春秋时期).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到 1911 年).当代(1911年-1949年).近代(1949年-至今). 1.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外战争三大胜仗三大败仗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外战争三大胜仗&三大败仗 一.西汉 三大败仗: 1.高祖时白登山之围,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达七天七夜,因美人计侥幸逃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汉朝不得不以屈辱的和亲来讨好匈奴,换取了七十年的和平. 2.吕后时征讨南越赵佗之战,两万汉军在东南山地中几乎全军覆没,吕后本人也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综述
  • 第27卷第2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 27No. 22007年3月 Journ al of S outh-Central Un ivers 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M ar. 2007 2 ...

  • "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湖南邵阳人,清朝军事思想家和战略家.鸦片战争后,不少爱国志士开始寻求革故鼎新.富国强兵的道路.魏源通过对资本主义列强的认真研究,破天荒地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 ...

  •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 作者:杨圣敏 中央民族大学 要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首先应了解中国历史如下的几个特点: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现在的56 个民族及其祖先, 几千年来一直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除了俄罗斯等少数几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以外, 绝大多数民族, 都是中国的原住民族, 都可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

  • 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 一. 总体进程 传统的舆地学孕育了历史地理学.舆地学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变异,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附庸,是治史的四把钥匙之一,它的成果往往仅被视为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个空间舞台而已. 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传入,逐渐冲破了舆地学的藩篱,学者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新的方法和 ...

  • 02[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高度与深度
  • [摘 要]本文是重温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重要篇章的体会.笔者认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代表谁的利益执政,为什么要执政为民,如何执政为民,具有很高的思想高度.同时,笔者比较了这篇文章所体现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民本思想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