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的有效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作文的有效教学之我见

重庆市黔江区水田乡中心小学校 龚明开

(电话:[1**********] 邮编:409009 学段: 小学 学科: 语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有效教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在有限的作文课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一、创设氛围 ,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想克服学生对作文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写作心理环境。如写雪的作文,就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裁进行创作。如《夸夸我们组》、《我的好伙伴》等的写作,又可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创作。在班级里还可开设“悄悄话”信箱,以信箱为媒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促进沟通,融洽情感。

除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趣味因子,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一方面,在平时我有目的地收集课本上有关作家、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成就的故事、特写和日记,向学生介绍并让学生联系作家、诗人的成才道路,学习名人精神,激发写作热情。如讲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我就适时穿插了诗人数次锤炼“绿”字的故事。另一方面,依据教材中给出的环境、情节、

人物,有时配上乐曲,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故事续尾、诗歌改写、切

换角色等富有个性新意的作文创作。如读了《凡卡》后写《凡卡的梦》,读了《小音乐家杨科》写《小音乐家杨科来到我们中间》。教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写写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后会怎么样。

二、灵活多样的形式激起孩子多动笔的好习惯

农村的孩子好动,农村的孩子好玩,农村的孩子好说,但农村的孩子并不好写。他们看书不多,词句的积累量不足;他们心中有话却不知如何表达;他们只想早点完成作业,玩比表达自己心中所语来得更为痛快。所以他们有时把动笔当成一种作业,当成一种负担,完成的质量便可想而知,写作的内驱力不足应成为老师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那么激发学生写“心情日记”是否可以扭转乾坤呢?实践证明,效果甚佳。每天写日记对于学生来说负担太重,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独特感受值得一写,反而使他们更为厌烦。那么让孩子在一个星期里写一篇,改一篇同学的日记应该不是问题。所以所谓的“心情日记”就是以四人为一队同用一个日记本,给小队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后,一个小集体便成立了。一周五天,每人轮流写一篇,写之前修改上一位同学的习作,当他的评点老师,在每周五下午放学前交到老师处进行最后评议。老师在看过每一队每一篇的作品以后,在首页写上自己的点评,并打上等级。周一的时候进行公布,对于表现突出或进步的小队颁发喜报或奖励物品,同时选读一些有个性的习作或点评语,进行欣赏,给予借鉴。就这样,通过小团队的力量,互相督促伙伴及时完成,在互相鼓励中提高其写作的质量,共享写作给他们小队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多练笔可以成就一双勤劳的手,多练笔可以及时抒发学生的情怀。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时常会发生一些非常值得学生一写的“小插曲”,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些精彩素材,留出空间,给予学生“十分钟练笔”的机会,重在抒写心中所想,心中所感,使学生深切体会及时书写的必要与乐趣,加快其写作的速度。习作之后,他们可以互相倾听他人的感言,吸收不同学生针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捕捉,学会借鉴。

所以,教师选择练笔的形式尽量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有兴趣才有激情,有激情,学生的思维才能迸发出熠熠的火花,才能别具匠心。记得周一贯老师曾说过:只有从内心出来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只有从内心出来的作文才能进入人的内

心,好文章的标准就是这个。

三、立足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广阔的田野无处不美,孩子们喜欢洒满童年欢乐的竹林,喜欢夏季游泳的池塘,还喜欢自家的菜园子,美丽的小院。在那里,没有任何浓妆淡抹,没有人为雕饰,全是实实在在的“朴”和“真”。如果我们当教师的能给以充分的引导,深切的关注,并给他们观察方法的指导,拨动学生心灵之弦,生命的灵性与活力能得到凸现,独特的感受就会油然而生,童真童趣就会得以释放,写景状物的习作孩子们就不仅有话可写,而且写得还颇有情趣。

在农村,乡风民俗式节日应接不暇:正月里拜年祝寿说吉祥话;三月扫墓“插清明”,五月端午赛龙舟,吊唁屈原吃粽子;七月初七观银河,牛郎织女会鹊桥;八月中秋吃月饼;九九重阳敬老人;腊月家家忙过年。还有小孩过周岁,婚嫁迎娶中的闹洞房、哭新娘等等,构成了灿烂的乡土文化,是农村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孩子们留意,教孩子们筛选,其中该有多少人和事可以入文。很多的时候,孩子们对此熟视无睹,犹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对此,我常提醒孩子们留意身边的这些乡风民俗,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节日让他们去参与,去体验,并将其当作一次次的作文契机,每当孩子们群情激奋,我便予以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一篇篇鲜活的习作便应运而生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你看,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小别墅代替了低矮的平房,奔驰在乡间的汽车、摩托车已不再是新奇事。村里兴建了健身活动场地,农民一有空就到活动中心去摆弄摆弄城里人才能玩的健身器材,现在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并有切身的体验。生活教育“担负着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于是,我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让学生到自己的村子里去走一走,看一看,看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并完成“走进新农村”为主题的作文。由此可知,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但如何将泉眼打开,确实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才行。

走进自然景观,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努力地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兴趣和观察习惯,像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游芳草地,去赏绿荷池,去唱秋收歌,去吟白雪诗,让孩子们欢欣鼓舞,情绪高昂,在一次又一次的亢奋之中感受大自然无穷的魅力,促成其“情动而辞发”。孩子们收获了成功,尝到了走进大自然的甜头,往往自觉地去拥抱大自然而乐此不疲。这不失为写作收集素材的妙法。

四、注重因材施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作文评改上,应根据学生作文的差异,有所区别,侧重对待。我的做法,优秀生以“评”为主,中差生以“改”为主。

优秀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锦上添花。教师应在文章的立意、结构等写作方法这些有一定难度的方面提高要求,给予指导。选评优秀生作文,我把它称为“突破口”,它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每次教一个新班,都从最初作文中发现一两篇较好的作文,加以讲评、鼓励。开始可以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目的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我发现受过两次以上评讲的同学,作文态度都较前认真,希望自己的作文再一次获评。之后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次讲评都增换新的学生名单,逐渐扩大优秀面。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我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如办作文园地,开展作文竞赛,编优秀作文选,读书评报,写观察日记,给报刊投稿等。这样,我的周围很快团结了一批喜爱作文的同学。他们作文成绩的迅速提高极大鼓舞了中、差学生。

差生作文差的原因,不难发现他们主要差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而且这种不足非一日形成,久而久之,产生了“怕作文、作文难”的心理状态。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克服这种心态是前提,其次是给他们具体帮助,应在最基础的选材、写具体、字词句的训练上多给予帮助,使他们走出作文困境。对待差生作文,我主要是面批面改。针对主要差缺,一学期每个学生只需批改2次。最初面稍大,逐渐形成宝塔形。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从不马虎;二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不歧视,有耐性,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点滴火花,给予鼓励。改后作文不免写上几句“你进步了,难能可贵”“祝贺你进步了,你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之类热情鼓励的话。寥寥数语,往往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有个学生对我说:“其实我们都怕作文,我们又都想写好作文,不让老师失望。”

至此,我又改变了评改的方法,由教师评改为主变为以学生评改为主,具体办法是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我把好作文标准编成易懂易记的的三字歌,让学生记牢。这三字歌是:主题好,选材新,感情真,写具体,段落明,语句通,用词好,无错字。这样,学生作文评文都有所依傍,简便实用。

总之,农村天地广阔,写作素材丰富,辽阔的农村蕴涵着丰富的语文资源,在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善于发掘,勤于开拓,我们农村的小孩子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许许多多的作文知识。我相信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风景这边独好。

[参考文献]

[1] 蔡伟飞,蔡慧敏.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EB /OL].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

[2] 叶圣陶.叶圣陶文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 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年。

[4](《谈生活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第267页)。

[5]罗斌斌 . 万年县梓埠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Z.

农村小学作文的有效教学之我见

重庆市黔江区水田乡中心小学校 龚明开

(电话:[1**********] 邮编:409009 学段: 小学 学科: 语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有效教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在有限的作文课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一、创设氛围 ,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想克服学生对作文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写作心理环境。如写雪的作文,就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裁进行创作。如《夸夸我们组》、《我的好伙伴》等的写作,又可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创作。在班级里还可开设“悄悄话”信箱,以信箱为媒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促进沟通,融洽情感。

除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趣味因子,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一方面,在平时我有目的地收集课本上有关作家、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成就的故事、特写和日记,向学生介绍并让学生联系作家、诗人的成才道路,学习名人精神,激发写作热情。如讲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我就适时穿插了诗人数次锤炼“绿”字的故事。另一方面,依据教材中给出的环境、情节、

人物,有时配上乐曲,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故事续尾、诗歌改写、切

换角色等富有个性新意的作文创作。如读了《凡卡》后写《凡卡的梦》,读了《小音乐家杨科》写《小音乐家杨科来到我们中间》。教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写写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后会怎么样。

二、灵活多样的形式激起孩子多动笔的好习惯

农村的孩子好动,农村的孩子好玩,农村的孩子好说,但农村的孩子并不好写。他们看书不多,词句的积累量不足;他们心中有话却不知如何表达;他们只想早点完成作业,玩比表达自己心中所语来得更为痛快。所以他们有时把动笔当成一种作业,当成一种负担,完成的质量便可想而知,写作的内驱力不足应成为老师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那么激发学生写“心情日记”是否可以扭转乾坤呢?实践证明,效果甚佳。每天写日记对于学生来说负担太重,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独特感受值得一写,反而使他们更为厌烦。那么让孩子在一个星期里写一篇,改一篇同学的日记应该不是问题。所以所谓的“心情日记”就是以四人为一队同用一个日记本,给小队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后,一个小集体便成立了。一周五天,每人轮流写一篇,写之前修改上一位同学的习作,当他的评点老师,在每周五下午放学前交到老师处进行最后评议。老师在看过每一队每一篇的作品以后,在首页写上自己的点评,并打上等级。周一的时候进行公布,对于表现突出或进步的小队颁发喜报或奖励物品,同时选读一些有个性的习作或点评语,进行欣赏,给予借鉴。就这样,通过小团队的力量,互相督促伙伴及时完成,在互相鼓励中提高其写作的质量,共享写作给他们小队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多练笔可以成就一双勤劳的手,多练笔可以及时抒发学生的情怀。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时常会发生一些非常值得学生一写的“小插曲”,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些精彩素材,留出空间,给予学生“十分钟练笔”的机会,重在抒写心中所想,心中所感,使学生深切体会及时书写的必要与乐趣,加快其写作的速度。习作之后,他们可以互相倾听他人的感言,吸收不同学生针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捕捉,学会借鉴。

所以,教师选择练笔的形式尽量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有兴趣才有激情,有激情,学生的思维才能迸发出熠熠的火花,才能别具匠心。记得周一贯老师曾说过:只有从内心出来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只有从内心出来的作文才能进入人的内

心,好文章的标准就是这个。

三、立足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广阔的田野无处不美,孩子们喜欢洒满童年欢乐的竹林,喜欢夏季游泳的池塘,还喜欢自家的菜园子,美丽的小院。在那里,没有任何浓妆淡抹,没有人为雕饰,全是实实在在的“朴”和“真”。如果我们当教师的能给以充分的引导,深切的关注,并给他们观察方法的指导,拨动学生心灵之弦,生命的灵性与活力能得到凸现,独特的感受就会油然而生,童真童趣就会得以释放,写景状物的习作孩子们就不仅有话可写,而且写得还颇有情趣。

在农村,乡风民俗式节日应接不暇:正月里拜年祝寿说吉祥话;三月扫墓“插清明”,五月端午赛龙舟,吊唁屈原吃粽子;七月初七观银河,牛郎织女会鹊桥;八月中秋吃月饼;九九重阳敬老人;腊月家家忙过年。还有小孩过周岁,婚嫁迎娶中的闹洞房、哭新娘等等,构成了灿烂的乡土文化,是农村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孩子们留意,教孩子们筛选,其中该有多少人和事可以入文。很多的时候,孩子们对此熟视无睹,犹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对此,我常提醒孩子们留意身边的这些乡风民俗,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节日让他们去参与,去体验,并将其当作一次次的作文契机,每当孩子们群情激奋,我便予以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一篇篇鲜活的习作便应运而生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你看,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小别墅代替了低矮的平房,奔驰在乡间的汽车、摩托车已不再是新奇事。村里兴建了健身活动场地,农民一有空就到活动中心去摆弄摆弄城里人才能玩的健身器材,现在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并有切身的体验。生活教育“担负着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于是,我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让学生到自己的村子里去走一走,看一看,看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并完成“走进新农村”为主题的作文。由此可知,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但如何将泉眼打开,确实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才行。

走进自然景观,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努力地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兴趣和观察习惯,像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游芳草地,去赏绿荷池,去唱秋收歌,去吟白雪诗,让孩子们欢欣鼓舞,情绪高昂,在一次又一次的亢奋之中感受大自然无穷的魅力,促成其“情动而辞发”。孩子们收获了成功,尝到了走进大自然的甜头,往往自觉地去拥抱大自然而乐此不疲。这不失为写作收集素材的妙法。

四、注重因材施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作文评改上,应根据学生作文的差异,有所区别,侧重对待。我的做法,优秀生以“评”为主,中差生以“改”为主。

优秀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锦上添花。教师应在文章的立意、结构等写作方法这些有一定难度的方面提高要求,给予指导。选评优秀生作文,我把它称为“突破口”,它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每次教一个新班,都从最初作文中发现一两篇较好的作文,加以讲评、鼓励。开始可以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目的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我发现受过两次以上评讲的同学,作文态度都较前认真,希望自己的作文再一次获评。之后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次讲评都增换新的学生名单,逐渐扩大优秀面。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我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如办作文园地,开展作文竞赛,编优秀作文选,读书评报,写观察日记,给报刊投稿等。这样,我的周围很快团结了一批喜爱作文的同学。他们作文成绩的迅速提高极大鼓舞了中、差学生。

差生作文差的原因,不难发现他们主要差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而且这种不足非一日形成,久而久之,产生了“怕作文、作文难”的心理状态。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克服这种心态是前提,其次是给他们具体帮助,应在最基础的选材、写具体、字词句的训练上多给予帮助,使他们走出作文困境。对待差生作文,我主要是面批面改。针对主要差缺,一学期每个学生只需批改2次。最初面稍大,逐渐形成宝塔形。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从不马虎;二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不歧视,有耐性,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点滴火花,给予鼓励。改后作文不免写上几句“你进步了,难能可贵”“祝贺你进步了,你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之类热情鼓励的话。寥寥数语,往往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有个学生对我说:“其实我们都怕作文,我们又都想写好作文,不让老师失望。”

至此,我又改变了评改的方法,由教师评改为主变为以学生评改为主,具体办法是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我把好作文标准编成易懂易记的的三字歌,让学生记牢。这三字歌是:主题好,选材新,感情真,写具体,段落明,语句通,用词好,无错字。这样,学生作文评文都有所依傍,简便实用。

总之,农村天地广阔,写作素材丰富,辽阔的农村蕴涵着丰富的语文资源,在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善于发掘,勤于开拓,我们农村的小孩子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许许多多的作文知识。我相信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风景这边独好。

[参考文献]

[1] 蔡伟飞,蔡慧敏.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EB /OL].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

[2] 叶圣陶.叶圣陶文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 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年。

[4](《谈生活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第267页)。

[5]罗斌斌 . 万年县梓埠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Z.


相关内容

  • 教育技术对课堂带来的好处
  • 教育技术对课堂带来的好处 冷冰 一. 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积极探究的学习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只是停留在"说教" ...

  • 浅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策略
  • 浅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策略 岷县蒲麻镇中心小学 刘平新 在农村学校的日常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费时多而收效微.学生怕写.厌写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写起作文东拼西凑,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连篇.学生抱怨作文好难写,教师感慨作文难教.一节作文指导课,学生愁眉苦脸, 教师 ...

  • 小学语文学科_3
  • (一)新课程实施 1.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2.课程意识的全面体现和落实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作业设计 4.防止低年级识字回生的研究 5.扩大阅读量与增加学习负担的辩证关系 6.综合性与学科性贯通的综合研究 7.基础落实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9.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

  • 综合实践为农村小学作文添光彩
  • 综合实践为农村小学作文添光彩 作者:路萍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1期 摘 要: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训练,需要教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作文添光彩. 关键词:作文:实践:添光彩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则关 ...

  • 小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内容提要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将"提出问题.观察.读书求知.实践探索.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与学生作文时"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和体验.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统一:将"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 ...

  • 毕业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 系科:班级: 学号:盐城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专业: 小学教育 09级泗洪 姓名: 潘玉美 指导老师: 柴江 二〇一一年五月 题目: 盐城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泗洪站点 09级 潘玉美 [摘要]: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凡是 ...

  • 研究性作文教学研究的论文答辩
  • 研究性作文教学研究的论文答辩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九十一 研究性作文教学研究的论文答辩 按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要求,7月份,我们要写出研究课题的阶段研究报告. 暑假期间,我调来了各个实验学校的所有材料--实验的数据统计.学生的作文.老师的实验心得笔记.然后,我坐在电脑前,开始写实验的阶段报 ...

  •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小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这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 ...

  • 解困农村小学生作文之难
  • 附件一: "广东教育学会201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征集和评选登记表 解困农村小学生作文之难 [摘要] 20多年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我所面对的新班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几乎每个学生都对作文闻之色变.如教师能深入学生心中,进行角色的转换,同时能从作文的批改.点评.选材方面入手,加强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