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公平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某些方面有差距扩大的趋势。本文对教育公平的内涵进行了科学解读,对教育公平进行哲学解读说明了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增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问题 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公平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人们自觉加强对教育目标、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教育法规等问题的关注。因此,系统审视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对于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深入改革不无裨益。

  一、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对教育存在决定作用,教育的发展同样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公平正义。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社会公平的延伸,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

  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在法律上,是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在教育政策领域,是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在教育活动中,是人人受到平等地教育对待,人人具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

  (一)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人们不受政治、财产、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1]。这项权利已经明确地写入现代国家法律之中,成为一项受到法律确认和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公民不能平等地享有教育权利,那么彼此之间不能同等地享受生存权、发展权及其他各项基本人权。在此意义上说,教育不公平损害的不仅是人们之间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而且是人们之间的平等人权;不仅是部分人的人权,而且是整个人类的人权体系。

  (二)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最直接地体现在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机会。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了入学机会均等、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及教育结果对未来生活前景的影响均等。从这方面说,教育公平即是不同类型或阶段的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人群之间的平等分配,或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缩小业已存在的教育机会差距。

  (三)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与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原因,在事实层面上,并非人人享有的公共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是平等的。因此,教育公平所要求的人人享受平等受教育权利、人人平等享有公共教育资源要想真正地得到实现,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法律或政策文本中,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矫正历史形成的教育不均衡,减少不同地域、城乡、性别、种族及学校类型等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整个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更均衡和协调地发展[2]。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不仅要求平等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还要求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适当地向各种社会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倾斜。

  (四)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教育公平的实现要求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形形色色的教育特权是威胁与破坏教育公平、引发社会舆论公平性抱怨的现实因素。教育特权的实质是要求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权力大小、财富多少或关系远近分配,以满足个别人或少数强势利益集团的特殊教育需求。在公共教育领域,个别人或少数强势利益集团热衷于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财富或各种社会关系,试图影响或牺牲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以实现自身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从思想上、制度上、社会舆论上加快教育民主化进程,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有效地遏制教育特权、预防教育腐败成为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二、关于教育公平的哲学思考

  从认识论哲学角度说,教育以追求知识为目的。在这种教育哲学视野中,教育的价值观是一种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以知识创新、学术探究、科学研究为价值,教育最终是为了知识的创新和发展,它尊重的是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发展潜力。在这种哲学视野中,把适宜于知识创新与发展的人才选入大学就是最大的教育公平。

  从政治论哲学视角看,教育的政治论哲学认为:“按照这种观点,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如果没有学院和大学,那么,想理解复杂社会的复杂问题就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3]。在这种哲学主导下,学校以服务社会、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价值[4]。在这种哲学视野中,教育的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教育公平的实现与否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从以人为本的哲学角度看,教育的公平取向是个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有生命力的个人,实行通识教育,因材施教。教育要给每个人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尊重个人的意愿和能力,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教育公平更多地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和自身特点。

  三、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我国采取许多政策与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能行的,当前我国教育在许多方面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现象。具体来讲,包括农村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重点学校及择校等问题。

  (一)农村教育。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最突出矛盾就是城乡教育差距。我国农村教育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师资力量的配置、教育效果等长期落后于城市。随着教育公平逐渐为国家所重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农村教育的落后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现实中仍然落后于城市。另一方面,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也产生一些问题,如我国2000年左右开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导致大量校舍闲置,同时还导致偏远山区适龄儿童因路途远而无法上学的情况[5]。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进城子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近年来教育公平的焦点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方面都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受到包括制度排斥、经济排斥和文化排斥在内的社会排斥。造成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有效供给滞后等。

  (三)重点学校与择校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在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紧迫需求的条件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形成一批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是,重点学校制度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强化阶层及城乡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差距,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重点学校制度与其他一些因素一起还造成我国当前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气,使择校问题成为我国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问题[6]。

  四、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

  如何实施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公平研究的重点问题。笔者围绕途径、方式、策略和原则等进行大量的讨论和探索,大致可总结为:确立理念、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注重均衡、侧重补偿等方面,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补充的,只有综合统筹、多管齐下才能切实地推进我国的教育公平进程[7]。

  (一)确立理念。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政府要牢固树立公平的教育理念,因为如果没有理念上的改变,政府在政策上是很难做出稳固而持久的调整的。

  (二)加大投入力度。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不断增长,但当前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远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坚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此外,有学者研究美国教育财政政策后认为,“充足财政政策”是教育公平发展新形势下的财政政策创新[8],对我国教育财政政策制定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在增加教育投入时,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根据本地教育现状从人、财、物三方面实行精准投入,而不是一刀切,以期更有效地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三)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健全的教育法律和制度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健全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应该切实担负起健全教育公平制度的责任,为教育公平保驾护航。要建立和完善政府问责机制、教育资源使用的监督机制和对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9]。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办学基准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加快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均衡配置。

  (四)注重均衡、侧重补偿。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均衡包括地区均衡、城乡均衡和群体间均衡,也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制度供给均衡和教育权力均衡。教育均衡还应注意权力制衡,特别是对政府权力的制衡[10]。只有通过民主决策机制才能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根据我国当前教育现实,我国公共教育资源应当侧重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通过侧重补偿切实缩小地区间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哲学卷[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00.

  [2]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S社会意义,石中英,教育科学大讲堂,(2008)03-0001-06.

  [3]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15.

  [4]胡建华,周川.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26.

  [5][7]龙安邦,范蔚.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及特点.现代教育管理,(2013)01,18.

  [6]吴遵民,沈俊强.论择校与教育公平的追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111-118.

  [8]薛二勇.论教育公平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J].教育研究,2011(10):95-100.

  [9]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1):38-41.

  [10]孙新.教育公平制度供需均衡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3):151-154.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某些方面有差距扩大的趋势。本文对教育公平的内涵进行了科学解读,对教育公平进行哲学解读说明了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增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问题 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公平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人们自觉加强对教育目标、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教育法规等问题的关注。因此,系统审视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对于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深入改革不无裨益。

  一、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对教育存在决定作用,教育的发展同样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公平正义。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社会公平的延伸,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

  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在法律上,是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在教育政策领域,是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在教育活动中,是人人受到平等地教育对待,人人具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

  (一)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人们不受政治、财产、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1]。这项权利已经明确地写入现代国家法律之中,成为一项受到法律确认和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公民不能平等地享有教育权利,那么彼此之间不能同等地享受生存权、发展权及其他各项基本人权。在此意义上说,教育不公平损害的不仅是人们之间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而且是人们之间的平等人权;不仅是部分人的人权,而且是整个人类的人权体系。

  (二)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最直接地体现在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机会。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了入学机会均等、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及教育结果对未来生活前景的影响均等。从这方面说,教育公平即是不同类型或阶段的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人群之间的平等分配,或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缩小业已存在的教育机会差距。

  (三)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与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原因,在事实层面上,并非人人享有的公共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是平等的。因此,教育公平所要求的人人享受平等受教育权利、人人平等享有公共教育资源要想真正地得到实现,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法律或政策文本中,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矫正历史形成的教育不均衡,减少不同地域、城乡、性别、种族及学校类型等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整个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更均衡和协调地发展[2]。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不仅要求平等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还要求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适当地向各种社会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倾斜。

  (四)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教育公平的实现要求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形形色色的教育特权是威胁与破坏教育公平、引发社会舆论公平性抱怨的现实因素。教育特权的实质是要求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权力大小、财富多少或关系远近分配,以满足个别人或少数强势利益集团的特殊教育需求。在公共教育领域,个别人或少数强势利益集团热衷于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财富或各种社会关系,试图影响或牺牲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以实现自身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从思想上、制度上、社会舆论上加快教育民主化进程,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有效地遏制教育特权、预防教育腐败成为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二、关于教育公平的哲学思考

  从认识论哲学角度说,教育以追求知识为目的。在这种教育哲学视野中,教育的价值观是一种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以知识创新、学术探究、科学研究为价值,教育最终是为了知识的创新和发展,它尊重的是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发展潜力。在这种哲学视野中,把适宜于知识创新与发展的人才选入大学就是最大的教育公平。

  从政治论哲学视角看,教育的政治论哲学认为:“按照这种观点,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如果没有学院和大学,那么,想理解复杂社会的复杂问题就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3]。在这种哲学主导下,学校以服务社会、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价值[4]。在这种哲学视野中,教育的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教育公平的实现与否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从以人为本的哲学角度看,教育的公平取向是个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有生命力的个人,实行通识教育,因材施教。教育要给每个人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尊重个人的意愿和能力,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教育公平更多地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和自身特点。

  三、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我国采取许多政策与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能行的,当前我国教育在许多方面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现象。具体来讲,包括农村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重点学校及择校等问题。

  (一)农村教育。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最突出矛盾就是城乡教育差距。我国农村教育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师资力量的配置、教育效果等长期落后于城市。随着教育公平逐渐为国家所重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农村教育的落后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现实中仍然落后于城市。另一方面,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也产生一些问题,如我国2000年左右开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导致大量校舍闲置,同时还导致偏远山区适龄儿童因路途远而无法上学的情况[5]。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进城子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近年来教育公平的焦点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方面都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受到包括制度排斥、经济排斥和文化排斥在内的社会排斥。造成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有效供给滞后等。

  (三)重点学校与择校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在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紧迫需求的条件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形成一批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是,重点学校制度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强化阶层及城乡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差距,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重点学校制度与其他一些因素一起还造成我国当前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气,使择校问题成为我国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问题[6]。

  四、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

  如何实施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公平研究的重点问题。笔者围绕途径、方式、策略和原则等进行大量的讨论和探索,大致可总结为:确立理念、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注重均衡、侧重补偿等方面,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补充的,只有综合统筹、多管齐下才能切实地推进我国的教育公平进程[7]。

  (一)确立理念。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政府要牢固树立公平的教育理念,因为如果没有理念上的改变,政府在政策上是很难做出稳固而持久的调整的。

  (二)加大投入力度。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不断增长,但当前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远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坚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此外,有学者研究美国教育财政政策后认为,“充足财政政策”是教育公平发展新形势下的财政政策创新[8],对我国教育财政政策制定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在增加教育投入时,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根据本地教育现状从人、财、物三方面实行精准投入,而不是一刀切,以期更有效地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三)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健全的教育法律和制度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健全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应该切实担负起健全教育公平制度的责任,为教育公平保驾护航。要建立和完善政府问责机制、教育资源使用的监督机制和对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9]。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办学基准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加快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均衡配置。

  (四)注重均衡、侧重补偿。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均衡包括地区均衡、城乡均衡和群体间均衡,也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制度供给均衡和教育权力均衡。教育均衡还应注意权力制衡,特别是对政府权力的制衡[10]。只有通过民主决策机制才能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根据我国当前教育现实,我国公共教育资源应当侧重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通过侧重补偿切实缩小地区间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哲学卷[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00.

  [2]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S社会意义,石中英,教育科学大讲堂,(2008)03-0001-06.

  [3]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15.

  [4]胡建华,周川.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26.

  [5][7]龙安邦,范蔚.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及特点.现代教育管理,(2013)01,18.

  [6]吴遵民,沈俊强.论择校与教育公平的追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111-118.

  [8]薛二勇.论教育公平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J].教育研究,2011(10):95-100.

  [9]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1):38-41.

  [10]孙新.教育公平制度供需均衡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3):151-154.


相关内容

  • 内涵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趋向
  • 作者:范国睿李树峰 上海教育科研 2007年11期 当前,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发展逐步走向内涵发展.① 外延式发展主要是依靠追加外部教育资源投入② 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均衡:而内涵发展主要是依靠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均衡.外延 ...

  • 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论坛综述
  • 作者:本刊记者 中国教育学刊 2002年12期 为贯彻落实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推动当前基础教育工作中热点问题的研究解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育发展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报社.人民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单 ...

  • 教育公平问题浅谈
  • 教育公平问题浅谈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思辨与内因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教育公平的内涵分析.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主要表现以及和形成这些不公平现象的因素探讨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并说明这种不公平所造成的危害同时并尝试着总结归纳出实现教育我国教育公平策略. [关键字]教育公平 机会均等 不公平现象 因素 策略 ...

  •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
  • 试卷代号:115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开卷) 2014年7月 一.多项选择题 1. AB 2.ABCD 3.ABD 4.BCD 5.ACD 6. ABC 7.ABCD 8.CD 9.ABCD 10. BCD分 ...

  • 宫献军 浅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
  • 浅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 吕标初中 宫献军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及相互关系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方面.教师资源方面,实现相对均衡,保证所有学生受教育权利与机会的平等和公平.均衡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办学条件.教师资源.教育质量的 ...

  • 2015年南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 2015年南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2015年广西南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2015年广西南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大纲详情如下: 推荐:2015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全攻略 推荐:2015年广西教师招聘笔试辅导课程 推荐:<广西教师招 ...

  • 教育的公平论文
  • 教学公平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摘要]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中的重要方面,它具有四种属性:协同性.差异性.整体性和共益性.教学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确保教师责任的履行,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保证教学和谐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学生合理的发展.教学公平的主要实施策略有:教师 ...

  • 试论公平与效率并重
  • 试论公平与效率并重 摘要:效率与公平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 ...

  • 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走出去战略
  • 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走出去战略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概念的首次阐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