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分享]一次儿童技能教养法读书实践的体会

我和孩子一起学习实践细菌不咬技能

  《儿童技能教养法》不仅提供了一套15步简明操作的方法,可算是理想的实践应用参考书籍,而且它还是基于我们正在学习的SFBT理念,加上有了共同意愿的学习伙伴,于是有了这么一个读书会—可以共同讨论学习、互相支持的空间。

共读过半时,回头再问自己,读完这一本书的时候,我希望有些什么收获呢?想到其中一点,平时零散地随机应用,有所收获,但还没有完整系统地用过。读完这本书,至少得完整地尝试用一次这个方法,不管成与不成,体验一下过程和每个步骤。不去试过,永远不会有完整的体验。

早早读过一遍,但迟迟不愿完整地尝试,我反思,我的不情愿,可能是对不熟悉的新方法使用信心不足。那不如试试换个角度想——这不仅是帮助孩子在学习某个技能,它同时也是自己学习与孩子合作使用新方法的过程。

于是我和孩子一起尝试了一次简单的技能学习过程。在这简单的过程中,居然也有了满满的体会,尝试着梳理出来,分享给共读的伙伴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可能的参考,也希望能听到伙伴们反馈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互相交流。一、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遇到各种挑战和困惑第一步,技能选定:我定了三个简单的技能,请孩子选择一个。不跪坐在地上(蹲着),吃饭少说话(安静),自己收拾玩具。这第一步,我就遇到了内心的斗争,我心里其实特别希望孩子能选吃饭这项,因为孩子偏瘦,且在幼儿园老师也反映吃饭话太多影响自己和其他孩子进餐。但孩子坚定地选择了不跪坐在地上这项,这项在我心里觉得太过简单,似乎都有些不值得去做,甚至都有点后悔自己提了这一项。但为了实施这个新方法,我只好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试试看,不能在第一步就谈崩了。总算是战胜了自己的控制欲。

给技能取名字:这一步倒是无比顺利,孩子灵光一闪就搞定了——“细菌不咬”。技能的好处,也很顺利。

魔法宝贝:选择了动画片角色,海豚酷宝,考验了一下我的简笔画水平。

招募支持者:这一步,我想第一次用,就限定在家里三个人范围内吧。没想到孩子一下就想到了好朋友,还有他妈妈。我的心里顿时又天人交战了一番,万一不成功不是很没面子?可广而告之不是方法之一吗?要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有伙伴参加更加有效。最后咬咬牙,也不干涉。

提醒:当他忘记的时候,说“海豚来了!”

庆祝:这个吃喝玩乐部分,孩子最喜欢,三两下就讨论完毕。在家请支持者们一起吃汽车蛋糕 ,感谢支持者,和好朋友一起玩蹦床。

技能定义:这是最难的部分,因为我也不清晰。我们花了有半个小时在商量,怎样算是成功学会了呢?修改了三次之后,才达成一致,坚持10天不跪坐地上(蹲着)就算成功,每天可以有两次忘记。

信心:没信心可怎么办?也许是由于技能定义的部分讨论到了许多可能的困难,也许是时间讨论时间太长了,在整个框架都有了之后,孩子却带着哭腔地说“不行,我做不好怎么办?”可把我吓坏了,别啊,好不容易到了最后,怎么可以放弃。怎么办?长长地沉默之后,终于想到,提问。“你担心做不到,感觉还不够有信心是吗?”“那你觉得我们来做点什么,可以让你信心更足一些呢?”感谢焦点,问到点子上了。小家伙列了好几条觉得可以提高信心的方法,比如吃个冰激淋,去商场的球池玩一通等,最后落在妈妈你要对我温柔点,我就有信心了。于是,我们在信心一栏上写上“每天练习一次;妈妈态度温柔”。整整一个小时,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明确,解释和讨论的过程真的相当考验耐心。同时心里也很惊奇,这个上幼儿园中班的小家伙,可以这样和一个大人讨论这么长时间,真有些不可思议。对于他到底懂了几分我还是保持怀疑的。但是在后来的执行中验证到,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次长长地耐心的对话,让他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很乐意做这件事情,并且非常期待完成后的庆祝会。二、孩子—好伙伴,支持者计划有了,海报有了。接下来要执行了。困惑也来了。

提醒“海豚来了!”没反应。连续好几次都没有反应,我困惑了,这怎么进行下去?感觉有点沮丧,但又不死心。也许孩子有想法?于是试着问问他。没想到孩子很积极,愉快地说:“有用的,有用的。不信你说说看啊。”他居然主动做坐地状,等着我说,并且鼓励我:“你看,不是可以的嘛。”孩子都这么积极了,我还有什么理由沮丧呢。

这一个解决了,又有一个新状况。这回轮到孩子不开心了。刚一坐到地上,就马上起来了,算做到还是算失败?忘记了,一提醒,马上起来了,算做到还是算失败?说好的两次机会一晃而过。孩子顿时情绪低到谷底。

这第一天刚才开始实施,学会技能的定义不清晰,好像继续不下去了。怎么办?那么修改,怎么才合理?后来经过半天的观察和互相断断续续的讨论,把马上起来和一经提醒马上起来都算成功。并且把这些小小的进步画表格记录下来。

后来第二天和第三天其实又有了一些新的改进。最感动的是,每次孩子都尝试做得更好,并且主动跑来确认:“妈妈,****这样可以的吗?算吗?”然后我们又讨论一下,再作些调整。我想,如果没有孩子的主动积极的参与,开头都这么不容易,我可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三、后续变化和调整后来,因为老家有事,回去后,环境和支持者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孩子觉得提醒要做个调整。在杭州,说“海豚来了”。在老家,要说“蛙王来了”。再后来,因为观察到一些新的状况,发现按时间来约定并不是很合理,最后调整成了每天练习,并记录进步,做一个练习手册,每天为他点赞。学会与否,以访问他自己和支持者们的评价结果为参考标准,如果大家都一致认为是学会了,就可以开庆祝会。四、收获和思考看书思考和实践应用的感受的确大有不同,收获满满

—— 事情还在继续,没有完结,但在实践过程中解开了前面读书时的一个疑惑,关于如何定义成功学会技能的困惑这一点。

—— 一次与孩子合作完成一样陌生新任务的体验。增进了亲子的关系。

—— 以前零散片段的实践,都是有意义的,并且为这次完整的尝试铺垫了基础。

—— 保持轻松游戏的心情,关注正向的每个小小的进步和变化,及时赞美肯定,这些帮助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

—— 观察过程,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也很重要。

—— 当孩子被足够相信、尊重和允许的时候,不仅是很好的协作者,也可以是很棒的支持者。我们互相合作进行了这次尝试。

  思考:—— 是否能因这次尝试而养成不跪坐地上的习惯,我还不确定。但是至少提供给了孩子一个新的方法,一种新的体验。即使他现在不太理解,没有用上,相信他未来会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而在心里多存了一种方法。孩子们都拥有一颗有吸收力的心灵。—— 假如就此成功了,这便是一个未来可以参考的成功经验和资源。—— 感谢读书会,感谢有伙伴的支持和鼓励,才有了这次踏踏实实地实践过程和文字的梳理。做一遍,想一遍,说一遍,写一遍,体会更加深刻,也为下一次的实践增添了信心。人生无捷径,没经过自己实践的方法,终归是别人的经验。有时,每天实践一点,可能胜过大本大本地读厚厚的书。有句话说,懂得道理也未必过得好人生,说的是理论和践行的差距吧。能落实到行动上的,才最可能成为自己的经验,形成来自内部的影响力。

从他人的经验学习,在其中照见自己。从自己的实践思考,探索适合的方法。在讨论中,看见不同的角度,拓展视域。在互相支持和鼓励中,得到勇气和能量坚持下去,走得更远。期待我们一起读书,思考,实践,探讨,把一个个好的理念和方法落实到生活中。

PS:这里仅是针对《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的实践应用的一些体会。好书很多,好的方法很多,殊途同归,期待大家共同探讨,更多实践。

我和孩子一起学习实践细菌不咬技能

  《儿童技能教养法》不仅提供了一套15步简明操作的方法,可算是理想的实践应用参考书籍,而且它还是基于我们正在学习的SFBT理念,加上有了共同意愿的学习伙伴,于是有了这么一个读书会—可以共同讨论学习、互相支持的空间。

共读过半时,回头再问自己,读完这一本书的时候,我希望有些什么收获呢?想到其中一点,平时零散地随机应用,有所收获,但还没有完整系统地用过。读完这本书,至少得完整地尝试用一次这个方法,不管成与不成,体验一下过程和每个步骤。不去试过,永远不会有完整的体验。

早早读过一遍,但迟迟不愿完整地尝试,我反思,我的不情愿,可能是对不熟悉的新方法使用信心不足。那不如试试换个角度想——这不仅是帮助孩子在学习某个技能,它同时也是自己学习与孩子合作使用新方法的过程。

于是我和孩子一起尝试了一次简单的技能学习过程。在这简单的过程中,居然也有了满满的体会,尝试着梳理出来,分享给共读的伙伴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可能的参考,也希望能听到伙伴们反馈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互相交流。一、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遇到各种挑战和困惑第一步,技能选定:我定了三个简单的技能,请孩子选择一个。不跪坐在地上(蹲着),吃饭少说话(安静),自己收拾玩具。这第一步,我就遇到了内心的斗争,我心里其实特别希望孩子能选吃饭这项,因为孩子偏瘦,且在幼儿园老师也反映吃饭话太多影响自己和其他孩子进餐。但孩子坚定地选择了不跪坐在地上这项,这项在我心里觉得太过简单,似乎都有些不值得去做,甚至都有点后悔自己提了这一项。但为了实施这个新方法,我只好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试试看,不能在第一步就谈崩了。总算是战胜了自己的控制欲。

给技能取名字:这一步倒是无比顺利,孩子灵光一闪就搞定了——“细菌不咬”。技能的好处,也很顺利。

魔法宝贝:选择了动画片角色,海豚酷宝,考验了一下我的简笔画水平。

招募支持者:这一步,我想第一次用,就限定在家里三个人范围内吧。没想到孩子一下就想到了好朋友,还有他妈妈。我的心里顿时又天人交战了一番,万一不成功不是很没面子?可广而告之不是方法之一吗?要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有伙伴参加更加有效。最后咬咬牙,也不干涉。

提醒:当他忘记的时候,说“海豚来了!”

庆祝:这个吃喝玩乐部分,孩子最喜欢,三两下就讨论完毕。在家请支持者们一起吃汽车蛋糕 ,感谢支持者,和好朋友一起玩蹦床。

技能定义:这是最难的部分,因为我也不清晰。我们花了有半个小时在商量,怎样算是成功学会了呢?修改了三次之后,才达成一致,坚持10天不跪坐地上(蹲着)就算成功,每天可以有两次忘记。

信心:没信心可怎么办?也许是由于技能定义的部分讨论到了许多可能的困难,也许是时间讨论时间太长了,在整个框架都有了之后,孩子却带着哭腔地说“不行,我做不好怎么办?”可把我吓坏了,别啊,好不容易到了最后,怎么可以放弃。怎么办?长长地沉默之后,终于想到,提问。“你担心做不到,感觉还不够有信心是吗?”“那你觉得我们来做点什么,可以让你信心更足一些呢?”感谢焦点,问到点子上了。小家伙列了好几条觉得可以提高信心的方法,比如吃个冰激淋,去商场的球池玩一通等,最后落在妈妈你要对我温柔点,我就有信心了。于是,我们在信心一栏上写上“每天练习一次;妈妈态度温柔”。整整一个小时,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明确,解释和讨论的过程真的相当考验耐心。同时心里也很惊奇,这个上幼儿园中班的小家伙,可以这样和一个大人讨论这么长时间,真有些不可思议。对于他到底懂了几分我还是保持怀疑的。但是在后来的执行中验证到,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次长长地耐心的对话,让他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很乐意做这件事情,并且非常期待完成后的庆祝会。二、孩子—好伙伴,支持者计划有了,海报有了。接下来要执行了。困惑也来了。

提醒“海豚来了!”没反应。连续好几次都没有反应,我困惑了,这怎么进行下去?感觉有点沮丧,但又不死心。也许孩子有想法?于是试着问问他。没想到孩子很积极,愉快地说:“有用的,有用的。不信你说说看啊。”他居然主动做坐地状,等着我说,并且鼓励我:“你看,不是可以的嘛。”孩子都这么积极了,我还有什么理由沮丧呢。

这一个解决了,又有一个新状况。这回轮到孩子不开心了。刚一坐到地上,就马上起来了,算做到还是算失败?忘记了,一提醒,马上起来了,算做到还是算失败?说好的两次机会一晃而过。孩子顿时情绪低到谷底。

这第一天刚才开始实施,学会技能的定义不清晰,好像继续不下去了。怎么办?那么修改,怎么才合理?后来经过半天的观察和互相断断续续的讨论,把马上起来和一经提醒马上起来都算成功。并且把这些小小的进步画表格记录下来。

后来第二天和第三天其实又有了一些新的改进。最感动的是,每次孩子都尝试做得更好,并且主动跑来确认:“妈妈,****这样可以的吗?算吗?”然后我们又讨论一下,再作些调整。我想,如果没有孩子的主动积极的参与,开头都这么不容易,我可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三、后续变化和调整后来,因为老家有事,回去后,环境和支持者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孩子觉得提醒要做个调整。在杭州,说“海豚来了”。在老家,要说“蛙王来了”。再后来,因为观察到一些新的状况,发现按时间来约定并不是很合理,最后调整成了每天练习,并记录进步,做一个练习手册,每天为他点赞。学会与否,以访问他自己和支持者们的评价结果为参考标准,如果大家都一致认为是学会了,就可以开庆祝会。四、收获和思考看书思考和实践应用的感受的确大有不同,收获满满

—— 事情还在继续,没有完结,但在实践过程中解开了前面读书时的一个疑惑,关于如何定义成功学会技能的困惑这一点。

—— 一次与孩子合作完成一样陌生新任务的体验。增进了亲子的关系。

—— 以前零散片段的实践,都是有意义的,并且为这次完整的尝试铺垫了基础。

—— 保持轻松游戏的心情,关注正向的每个小小的进步和变化,及时赞美肯定,这些帮助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

—— 观察过程,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也很重要。

—— 当孩子被足够相信、尊重和允许的时候,不仅是很好的协作者,也可以是很棒的支持者。我们互相合作进行了这次尝试。

  思考:—— 是否能因这次尝试而养成不跪坐地上的习惯,我还不确定。但是至少提供给了孩子一个新的方法,一种新的体验。即使他现在不太理解,没有用上,相信他未来会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而在心里多存了一种方法。孩子们都拥有一颗有吸收力的心灵。—— 假如就此成功了,这便是一个未来可以参考的成功经验和资源。—— 感谢读书会,感谢有伙伴的支持和鼓励,才有了这次踏踏实实地实践过程和文字的梳理。做一遍,想一遍,说一遍,写一遍,体会更加深刻,也为下一次的实践增添了信心。人生无捷径,没经过自己实践的方法,终归是别人的经验。有时,每天实践一点,可能胜过大本大本地读厚厚的书。有句话说,懂得道理也未必过得好人生,说的是理论和践行的差距吧。能落实到行动上的,才最可能成为自己的经验,形成来自内部的影响力。

从他人的经验学习,在其中照见自己。从自己的实践思考,探索适合的方法。在讨论中,看见不同的角度,拓展视域。在互相支持和鼓励中,得到勇气和能量坚持下去,走得更远。期待我们一起读书,思考,实践,探讨,把一个个好的理念和方法落实到生活中。

PS:这里仅是针对《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的实践应用的一些体会。好书很多,好的方法很多,殊途同归,期待大家共同探讨,更多实践。


相关内容

  • [知识]儿童技能教养法15步骤
  • 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不断犯错和改错中长大以怎样的方式对待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生格局 如果你正为孩子的问题而绞尽脑汁却无计可施那么可以尝试这样一套方法 儿童技能教养法   英文名称:kidsskills                                     简称:KS 巧 ...

  • 香港教育理念
  • 我的教育理念 + 经验实践 香港 梁伟明校长 ss 很荣幸能有机会到这里与各位经验丰富的校长交流工作经验,下面所述的是我过去八年在香港一所小学校的经验总结,那是我个人对教育工作的看法和实践经验.这经验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在那些年里实实在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教育改革.在处于这改革大潮中,我从各信息接触到有 ...

  • 七年级语文上教材分析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选文文情并茂,多数出自名家之手,主要特点是物象典型.意境优美.描写细腻.巧用修辞.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等. 学习这四篇课文,接受美的巡礼,汲取语文滋养,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1.朗读课文,想象文中 ...

  • 殷健灵: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读书?
  • 尹琳 2015-11-13 18:21 来自 亲子学堂 热闹的上海国际童书展开幕了,那些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的人们是怎么看待亲子阅读.亲子关系以及儿童的语文教育呢?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作品有<纸人>.<橘子鱼>.<蜻蜓,蜻蜓>和<甜心小米>系列等,曾 ...

  • 蒙氏教育与读经教育
  • 文/空山泠雨 两种感动 初读蒙台梭利的著作,就非常感动,后来接触到王财贵教授的儿童读经理论,同样非常感动.但这两种教育理论,在做法上截然不同,一个强调自由和活动,一个主张老实大量的读经.当时就觉得,这两者要么有一个是错的:要么两者都对,只是我没有足够的深度将它们统一起来.从事读经教育几年来,这个疑问 ...

  • 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 附件: 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及&l ...

  • 在学习中汲取营养---外出培训心得体会
  • 在学习中汲取营养 在工作中提升能量 --赴南通学习心得 2013年4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新疆伊宁县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4月11日开始我们进入了学习培训阶段,首先听取的是孙国春校长的<基于发展的学校老师管理策略>讲座,在讲座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说的这样一句话:一所学校最重要的 ...

  •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 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4.参 加业务学习和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 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 12.P105 老师应具备怎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1.儿童权利观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 ...

  • 现代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_漆仲明
  • 2015年第6期(总第288期) No.6,2015 现代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 2 漆仲明1, (1. 皖西学院思政部,安徽六安237012: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 摘要:转型期人的社会化因传统.现代乃至后现代相杂糅而混沌,青少年良好社会化更是 难上加难.当前青少年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