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与预测论文

摘要: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扩招,毕业生的人数快速增加,就业岗位越来越饱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大学生的就业人数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分析 预测 三次指数平滑法

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一) 对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分析预测

本文将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我国高校的就业人数进行分析预测。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三次指数平滑法。 1、 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是1960年由美国人布郎为进行库存预测而首先提出来的,是一种在逐次实际观察基础上系统地对某一预测模型的估计系统进行修正的预测方法。预测策略是将历史观察外推至未来,然后根据自适应原理,对变化了的需求型式进行修正。即就是将历史数据中的随机因素加以过滤,消除统计数据的起伏波动状况,使不规则的线型大致规则化,以便把握事物发展的主流,突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这一方法作为移动平均法的改进和发展,与其它时间序列法相比既不需要存储很多历史数据,考虑了各期数据的重要性,且使用了全部历史资料,在进行时间预测时,只需要有当期的实际值和前期的预测值,再由预测者选用一个较合理的平滑系数a即可进行简单的预测,当然进行二次、三次、乃至更高次预测时,就稍微复杂点。这一方法既简捷又方便,故它在实际预测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

2、 三次指数平滑原理

一次指数平滑值对于原时间序列数据存在一个滞后偏差。所以,当时间序列数据呈递增或递减的趋势,即存在线性趋势时,就不能使用一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与移动平均法同样道理,我们可以求出二次指数平滑值并利用滞后偏差的规律性,建立线性平滑时间关系模型,然后进行预测。如果时间序列数据的倾向性呈非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就不足以解决预测问题,而必须使用三次指数平滑。三次指数平滑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时间序列数据预测问题。

三次指数平滑的公式:

s

(1)t

y+(1-α)s

t

(1)t-1

ss

(2)t(3)t

=αst+(1-α)st-1 =αst+(1-α)st-1

t+l

(2)

(3)

(1)(2)

三次指数平滑时间关系预测模型为:y平滑系数公式为:at=3

=at+btl+ctl

2

s

(1)

t

-3s

(2)

t

+st

(3)

b

t

=

α(1)(2)(3)

(6-5α)-2(5-4α)+(4-3α)ststst 2(1-α)2

[]

α2

ct=2(1-α)2

(1)

[s

(1)

t

-2st+st

(2)(3)

]

其中:st___第t时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s

(2)t(3)

___第t时期的二次指数平滑值;

st___第t时期的三次指数平滑值; y ___第t时期研究对象的数值;

t

α___加权系数,且0

l___由当前时期t到需要预测的时期之间的时期个数; y___第(t+l)时期的预测值;

t+l

at、bt、ct是二次曲线预测模型的参数。

下面根据2001年到2012年的数据进行计算

来源:学信网

2001年至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由表可以看出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具有迅速且明显的变动趋势所以,确定将取平滑指数α=0.3,s0=

(1)

y进行预测。利用指数平滑的公式,分别计算一次指数

1(1)

平滑值、二次指数平滑值和三次指数平滑值。

sss

(1)

1(2)

y

1

+(1-α)s0=0.3⨯81+(1-0.3)⨯81=81

(2)

1(3)

=αs1+(1-α)s0=0.3⨯81+(1-0.3)⨯81=81 =αs1+(1-α)s0=0.3⨯81+(1-0.3)⨯81=81

(2)

(3)

(1)

1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算出2001年—2012年的指数平滑数据

2001—2012年全国大学生就业人数指数平滑法数据表 单位:(万)

a

12

=519.38

b

12

=36.07

c

12

=0.31

由公式可知,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为:y

10+l

=519.38+36.07l+0.31l

2

取l=1预测2013年全国大学生就业人数为:

yy

10+1

=519.38+36.07+0.31=555.76(万人)

取l=5预测2017年全国大学生就业人数为:

10+8

=519.38+36.07⨯5+0.31⨯52=707.48(万人)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年的就业人数是逐年增加的,但是高校每年的毕业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2001-2012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失业,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下面让我们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二)分析原因

1. 扩招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这就是造成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中国大学生表面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总量上过剩,而是结构上过剩。 2.教育层次与教育内容的结构不适应社会发展

。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用人单位门槛过高,职场“经验准入”,动辄要求求职者具有2至3年的工作经验。而多数大学生知识陈旧,知识转化率低,表现出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这势必造成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3.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胜任素质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能

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开发的趋势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知识单一、技能单一的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人,是没有竞争力的。目前高等教育虽然也强调素质培养,但效果甚微。

(三)提出建议

根据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企业的用人偏好,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评价自己,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转变职业理念,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主动把握就业机会;其次,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最后,注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求职时就会有自信。尤其是对于非名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点更为重要。

第二,从学校来说,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不断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其次,动员学生珍惜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各种活动的机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自我,不断积累经验, 增强自信心;最后,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例如对于大一的学生,可围绕了解自己、专业、职业开展系列课程;对大四学生则主要是求职技巧的指导。

(四)总结

本文历年的数据为依据,通过使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分析预测了大学生就业人数,结合每年的就业率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慢慢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我国人才的分布,企业科技含量的高低等。处理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将会拥有其它国不可比的人才数量,这是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同样作为大学生一员的我们也要为我们将来初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的现状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我们只有先改变自己,然后再去影响其他。因为社会是要我们去适应它而不是要它来为我们改变的。

【参考文献】

1. 2001年至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 学信网 3. 人力资源网 4. 搜狐教育

5. 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朱庆华主编 6. 大学生就业信息网

7. 近二十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评述--叶忠

8. 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范明

9.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张高辉,高耀明 上海:学林出版社 10. 大学生与现代社会--朱永新编 11. 就业展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

摘要: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扩招,毕业生的人数快速增加,就业岗位越来越饱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大学生的就业人数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分析 预测 三次指数平滑法

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一) 对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分析预测

本文将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我国高校的就业人数进行分析预测。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三次指数平滑法。 1、 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是1960年由美国人布郎为进行库存预测而首先提出来的,是一种在逐次实际观察基础上系统地对某一预测模型的估计系统进行修正的预测方法。预测策略是将历史观察外推至未来,然后根据自适应原理,对变化了的需求型式进行修正。即就是将历史数据中的随机因素加以过滤,消除统计数据的起伏波动状况,使不规则的线型大致规则化,以便把握事物发展的主流,突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这一方法作为移动平均法的改进和发展,与其它时间序列法相比既不需要存储很多历史数据,考虑了各期数据的重要性,且使用了全部历史资料,在进行时间预测时,只需要有当期的实际值和前期的预测值,再由预测者选用一个较合理的平滑系数a即可进行简单的预测,当然进行二次、三次、乃至更高次预测时,就稍微复杂点。这一方法既简捷又方便,故它在实际预测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

2、 三次指数平滑原理

一次指数平滑值对于原时间序列数据存在一个滞后偏差。所以,当时间序列数据呈递增或递减的趋势,即存在线性趋势时,就不能使用一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与移动平均法同样道理,我们可以求出二次指数平滑值并利用滞后偏差的规律性,建立线性平滑时间关系模型,然后进行预测。如果时间序列数据的倾向性呈非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就不足以解决预测问题,而必须使用三次指数平滑。三次指数平滑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时间序列数据预测问题。

三次指数平滑的公式:

s

(1)t

y+(1-α)s

t

(1)t-1

ss

(2)t(3)t

=αst+(1-α)st-1 =αst+(1-α)st-1

t+l

(2)

(3)

(1)(2)

三次指数平滑时间关系预测模型为:y平滑系数公式为:at=3

=at+btl+ctl

2

s

(1)

t

-3s

(2)

t

+st

(3)

b

t

=

α(1)(2)(3)

(6-5α)-2(5-4α)+(4-3α)ststst 2(1-α)2

[]

α2

ct=2(1-α)2

(1)

[s

(1)

t

-2st+st

(2)(3)

]

其中:st___第t时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s

(2)t(3)

___第t时期的二次指数平滑值;

st___第t时期的三次指数平滑值; y ___第t时期研究对象的数值;

t

α___加权系数,且0

l___由当前时期t到需要预测的时期之间的时期个数; y___第(t+l)时期的预测值;

t+l

at、bt、ct是二次曲线预测模型的参数。

下面根据2001年到2012年的数据进行计算

来源:学信网

2001年至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由表可以看出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具有迅速且明显的变动趋势所以,确定将取平滑指数α=0.3,s0=

(1)

y进行预测。利用指数平滑的公式,分别计算一次指数

1(1)

平滑值、二次指数平滑值和三次指数平滑值。

sss

(1)

1(2)

y

1

+(1-α)s0=0.3⨯81+(1-0.3)⨯81=81

(2)

1(3)

=αs1+(1-α)s0=0.3⨯81+(1-0.3)⨯81=81 =αs1+(1-α)s0=0.3⨯81+(1-0.3)⨯81=81

(2)

(3)

(1)

1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算出2001年—2012年的指数平滑数据

2001—2012年全国大学生就业人数指数平滑法数据表 单位:(万)

a

12

=519.38

b

12

=36.07

c

12

=0.31

由公式可知,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为:y

10+l

=519.38+36.07l+0.31l

2

取l=1预测2013年全国大学生就业人数为:

yy

10+1

=519.38+36.07+0.31=555.76(万人)

取l=5预测2017年全国大学生就业人数为:

10+8

=519.38+36.07⨯5+0.31⨯52=707.48(万人)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年的就业人数是逐年增加的,但是高校每年的毕业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2001-2012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失业,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下面让我们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二)分析原因

1. 扩招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这就是造成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中国大学生表面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总量上过剩,而是结构上过剩。 2.教育层次与教育内容的结构不适应社会发展

。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用人单位门槛过高,职场“经验准入”,动辄要求求职者具有2至3年的工作经验。而多数大学生知识陈旧,知识转化率低,表现出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这势必造成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3.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胜任素质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能

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开发的趋势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知识单一、技能单一的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人,是没有竞争力的。目前高等教育虽然也强调素质培养,但效果甚微。

(三)提出建议

根据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企业的用人偏好,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评价自己,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转变职业理念,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主动把握就业机会;其次,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最后,注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求职时就会有自信。尤其是对于非名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点更为重要。

第二,从学校来说,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不断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其次,动员学生珍惜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各种活动的机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自我,不断积累经验, 增强自信心;最后,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例如对于大一的学生,可围绕了解自己、专业、职业开展系列课程;对大四学生则主要是求职技巧的指导。

(四)总结

本文历年的数据为依据,通过使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分析预测了大学生就业人数,结合每年的就业率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慢慢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我国人才的分布,企业科技含量的高低等。处理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将会拥有其它国不可比的人才数量,这是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同样作为大学生一员的我们也要为我们将来初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的现状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我们只有先改变自己,然后再去影响其他。因为社会是要我们去适应它而不是要它来为我们改变的。

【参考文献】

1. 2001年至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 学信网 3. 人力资源网 4. 搜狐教育

5. 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朱庆华主编 6. 大学生就业信息网

7. 近二十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评述--叶忠

8. 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范明

9.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张高辉,高耀明 上海:学林出版社 10. 大学生与现代社会--朱永新编 11. 就业展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


相关内容

  • 信息检索课题大作业课题分析
  • 课题大作业(打印版) 课题名称: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人口结构预测--以福建省为例 1 课题的分析 1.1你的课题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分析(推荐使用思维导图). 要求:要有主概念面.相关概念.隐含概念.英文检索词 总 量预测模 主概念面:投入产出模型.人口结构预测 相关概念:投入产出.人口变动.人口迁移 ...

  • 目标企业产品销量的预测模型与分析
  • 2008年第3期(总第145期) 山东纺织经济 目标企业产品销量的预测模型与分析 大目吴蕾 (长春税务学院经济模拟研究所吉林长春 1:5011 7) 摘要:本文主要应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AEIMA模型.疏系数ARIMA模型和自回归.残差自回归几种模型,对目标空调企业1996-2007年的全国空调总销售 ...

  • 矿产普查与勘探毕业论文题目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 ...

  • 降雨量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降雨量预测模型的应用与研究 姓 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 职称: 教授 评 阅 人: 职称: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

  • 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
  •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 ...

  •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 ...

  • Gartner趋势预测报告与科学研究相关性实证分析
  • 作者:吉久明黄凯顾震宇刘颖朱世琴李楠任福兵 图书馆杂志 2016年05期 DOI:10.13663/j.cnki.1j.2016.02.009 0 引言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异常迅猛,由于不同技术受到来自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媒体及大众.各项政策的影响不同,一项技术从发明到产业化经历的时间可能很长,也可 ...

  • 生物信息学软件
  • 生物信息学软件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课程编号: X10001 总学时数: 20学时 主讲教师: 肖 云 教材名称: 生物信息学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 主 编: 李 霞 开课教研室: 生物信息教研室 学 分: 1学分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课 ...

  • 非参数方法在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 第35卷第3期 2008年5月 Journal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Editionlhttp://WWW.journals.zjU.eda.cn/sci V01.35NO.3May2008 非参数方法在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过蓓蓓,张曙光 ...

  • 货币政策论文货币学论文
  • 货币政策论文货币学论文 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中前瞻性货币政策信息研究述评 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近年金融危机后一种金融研究的新视角--金融资产价格信息提取的蓬勃发展,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势必将在国内逐渐发挥其应用作用.文章对国内此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梳理回顾,以为我国后续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