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的三大趋势

  从优先发展沿海到全国各地的均衡发展,是中国未来的重大变化。此外,城市化的深化,大都市圈经济的兴起,亦将改变中国经济地理的版图。       “十二五”规划公告中,特别提出要实施区域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战略,完善城市布局和形态。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时势。沿海地区在经过数十年发展之后,其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而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危机中,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疲软,未来时代,中国由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将成为长期的趋势。   同时,在最近几年,内地的发展速度,呈后来居上之势,以中国经济的地理中心湖北为例,2009最湖北增长为13.2%,而作为西部重镇,四川增长为14.5%,在东北基地,辽宁增长13.1%。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沿海的广东增长为9.5%,浙江为8.9%,上海更只有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这种变化,将引起中国未来区域格局的重大改变,中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雏形渐成。   中国走向均衡战略   区域规划,星火燎原。   自去年至今,中国先后将十几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自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发轫,至海西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图们江,黄河三角洲,到今年的鄱阳湖、皖江、海南国际旅游岛,乃至最近的新疆、西藏振兴,成渝经济区等,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几乎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棋局之中。   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领域的“先富带动后富”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区域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即奉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然后辐射到中西部。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已历沧桑巨变,实现了狂飙突起式的飞跃,亦崛起了一些初具实力的经济区域,如早年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而在这些比较发达的区域,也崛起了所谓的北上广深。特别是珠三角的崛起,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东部沿海与内地发展的不平衡。   在本次的规划中,以少见的篇幅,将未来时代的各个区域进行全面的点名,西部地区,其表述为“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西藏和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其表述为“加大对于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其表述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中部地区,其表述为“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东部地区,其表述为“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老区与边区,其表述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对于各个新区,其表述为“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可以说,本次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几乎划定了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版图。   大都市经济圈聚焦与分散   普遍的城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随之会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破除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是“十二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大体制问题。   根据诺瑟姆(R.M. Northam)的城市化进程S型曲线理论,当一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20%~30%以后,将会出现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趋势,这种趋势一直要到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0%以后才能下降。而目前,我国的实际城市化率,还远未达到这一标准。   我国从整体上已进入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在未来,大都市化将成为中国未来潮流,大都市经济圈的崛起,势在必行。都市经济圈都是伴随着城市化而出现的,而且在所在国都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角城市经济圈,则以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而在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将出现三个变化。   其一是城市圈的扩散。目前,中国成规模的城市圈有三个,但是,内地亦开始崛起大都市经济圈,如长株潭都市经济圈,大武汉都市经济圈,以郑州和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经济圈,以及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都市经济圈等。   其二是大城市的发展将日益集中,中国将出现更多的特大型城市。   以前,在中国100万以上就是大城市,现在,这一标准变成了1000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常住城市人口均超过了1000万。还有一大批接近此规模的城市。在未来,中国将形成大约10个人口1000左右规模的城市,三四个人口超过2000万以上的国际性大都市。最典型的是北京,从二环到三环,直接到现在的五环外,都已经成为市区,城区面积和城市人口都不断增长。而深圳、厦门等特区在取消二线关之后,未来人口亦将更快发展。   其三是城市群的逐渐呈现分散化的格局。   本次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同时,要促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事实上,城市的分散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美国既有三大都市圈,同时亦小镇发达,加拿大的多伦多,更是由无数的小城市构造成一个大城市。   城市的分散化,在珠三角最为典型。在广州和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带动下,普遍出现了“小城小镇”的格局,如顺德,面积只有800多平方公里,比通州和大兴都要小,但是却拆分为10个镇,东莞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除城区外,还设有28个镇,每个镇都非常发达。特别是顺德,形成了一镇一产业的局面,中国的家具王国、家电王国、木工王国,均在这些小镇产生。   在未来,大城市之外,形成普遍繁荣的小镇,亦是后城市化之后的趋势。

  从优先发展沿海到全国各地的均衡发展,是中国未来的重大变化。此外,城市化的深化,大都市圈经济的兴起,亦将改变中国经济地理的版图。       “十二五”规划公告中,特别提出要实施区域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战略,完善城市布局和形态。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时势。沿海地区在经过数十年发展之后,其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而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危机中,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疲软,未来时代,中国由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将成为长期的趋势。   同时,在最近几年,内地的发展速度,呈后来居上之势,以中国经济的地理中心湖北为例,2009最湖北增长为13.2%,而作为西部重镇,四川增长为14.5%,在东北基地,辽宁增长13.1%。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沿海的广东增长为9.5%,浙江为8.9%,上海更只有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这种变化,将引起中国未来区域格局的重大改变,中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雏形渐成。   中国走向均衡战略   区域规划,星火燎原。   自去年至今,中国先后将十几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自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发轫,至海西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图们江,黄河三角洲,到今年的鄱阳湖、皖江、海南国际旅游岛,乃至最近的新疆、西藏振兴,成渝经济区等,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几乎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棋局之中。   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领域的“先富带动后富”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区域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即奉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然后辐射到中西部。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已历沧桑巨变,实现了狂飙突起式的飞跃,亦崛起了一些初具实力的经济区域,如早年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而在这些比较发达的区域,也崛起了所谓的北上广深。特别是珠三角的崛起,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东部沿海与内地发展的不平衡。   在本次的规划中,以少见的篇幅,将未来时代的各个区域进行全面的点名,西部地区,其表述为“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西藏和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其表述为“加大对于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其表述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中部地区,其表述为“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东部地区,其表述为“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老区与边区,其表述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对于各个新区,其表述为“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可以说,本次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几乎划定了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版图。   大都市经济圈聚焦与分散   普遍的城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随之会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破除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是“十二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大体制问题。   根据诺瑟姆(R.M. Northam)的城市化进程S型曲线理论,当一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20%~30%以后,将会出现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趋势,这种趋势一直要到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0%以后才能下降。而目前,我国的实际城市化率,还远未达到这一标准。   我国从整体上已进入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在未来,大都市化将成为中国未来潮流,大都市经济圈的崛起,势在必行。都市经济圈都是伴随着城市化而出现的,而且在所在国都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角城市经济圈,则以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而在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将出现三个变化。   其一是城市圈的扩散。目前,中国成规模的城市圈有三个,但是,内地亦开始崛起大都市经济圈,如长株潭都市经济圈,大武汉都市经济圈,以郑州和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经济圈,以及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都市经济圈等。   其二是大城市的发展将日益集中,中国将出现更多的特大型城市。   以前,在中国100万以上就是大城市,现在,这一标准变成了1000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常住城市人口均超过了1000万。还有一大批接近此规模的城市。在未来,中国将形成大约10个人口1000左右规模的城市,三四个人口超过2000万以上的国际性大都市。最典型的是北京,从二环到三环,直接到现在的五环外,都已经成为市区,城区面积和城市人口都不断增长。而深圳、厦门等特区在取消二线关之后,未来人口亦将更快发展。   其三是城市群的逐渐呈现分散化的格局。   本次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同时,要促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事实上,城市的分散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美国既有三大都市圈,同时亦小镇发达,加拿大的多伦多,更是由无数的小城市构造成一个大城市。   城市的分散化,在珠三角最为典型。在广州和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带动下,普遍出现了“小城小镇”的格局,如顺德,面积只有800多平方公里,比通州和大兴都要小,但是却拆分为10个镇,东莞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除城区外,还设有28个镇,每个镇都非常发达。特别是顺德,形成了一镇一产业的局面,中国的家具王国、家电王国、木工王国,均在这些小镇产生。   在未来,大城市之外,形成普遍繁荣的小镇,亦是后城市化之后的趋势。


相关内容

  • 21世纪初期中国大都市圈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 作者:陶希东 现代城市研究 2009年08期 文章编号:1009-6000(2009)04-0032-05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以全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圈,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战略单元.在某种程度上,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世界级大都市圈之间的 ...

  • 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 作者:张平 经济评论 2007年11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加速变动的趋势,这种变动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由于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条件不同,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和水平的差距,造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绩效方面的明显差异. 一.三大区 ...

  •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
  • 作者:姜跃春 国际问题研究 2005年02期 一.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几大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使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增强,以致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上个世 ...

  •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与特征研究
  •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研究 毛蕴诗 戴勇 2012-12-26 14:32:19 来源:<经济评论>(武汉)2006年4期 作者简介:毛蕴诗/戴勇,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275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明显的趋势,不仅体现为世界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并超过世界国内生 ...

  • _经济圈_极化效应_下山东省区域发展面临的竞争格局分析_戴桂林
  • 2008年7月总147期 第4期 DOI :10. 13962/j . cn ki . 37-1486/f . 2008. 04. 006 山 东 经 济 SHANDONG ECONOMY J ul . , 2008Gen . 147 No . 4 [区域经济研究] "经济圈-极化效应&q ...

  • %AD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Abstract „„„„„„„„„„„„„„„„„„„„„„„„„„„„ 1 第一章 导论„„„„„„„„„„„„„„„„„„„„„„„„„„ 2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2 ...

  • 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
  •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LEARNING.SOHU.COM 2004年8月26日11:08 来源:[ 双博士在线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Ⅱ 本章新大纲修订情况 (一)2005年新增加的知识点 人口.粮 ...

  •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汇总
  •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两大体系 1.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建立的背景:二战后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①西欧实力削弱: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2)时间:1944年七月:地点:美 ...

  •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
  •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 董国良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 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东部地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占GDP 的65%以上,东部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承接国际高技术产业转移的任务和挑战,也有产业雷同的问题,中部 ...